第一至三单元复习提升练习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1页
第一至三单元复习提升练习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2页
第一至三单元复习提升练习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3页
第一至三单元复习提升练习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4页
第一至三单元复习提升练习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复习提升(1)易混易错练易错点1理解地理环境对早期文明的影响1.(2021天津南开区一模)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一书中说:“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浩浩无际和渺渺无限的观念……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是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流域把人类束缚在土壤上,把他卷入无穷的依赖性里边……”据此可知()A.海洋环境催生了欧洲列强的争霸战争B.海洋资源取之不尽,要加大开发利用C.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D.地理环境对社会存在和发展有重要影响2.(2022湖北鄂州部分高中期中)古希腊耕地少,粮食难以满足需要。古希腊人利用希腊众多优良海港和海岛的便利,发展海外贸易和商品经济,人们在思想观念上逐渐接受平等互利思想。这表明()A.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当地的政治制度B.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经济模式乃至思想文化C.大河流域文明不可能采用西方的民主政治D.古希腊农业与工商业无法共存和发展易错点2辨析罗马帝国与秦汉王朝的异同3.(2022河北保定一模)几乎在同一个时代,东西方崛起了两个大国,一个是亚洲的大汉王朝,一个是欧洲的罗马帝国。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国家;罗马屋大维建立了元首制,并在广阔的帝国疆域内推行行省制。据此可知()A.中国文化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B.人类政治文明具有共性C.丝绸之路推动了政治文明的交流D.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4.(2023广东汕头模拟考试)下表是古代世界一些大帝国的交通状况,它们发展交通的根本目的是()国家交通罗马罗马帝国的道路把罗马与各行省连接起来,形成“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盛况秦统一后,修建了驰道、直道和五尺道,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波斯最著名的是从小亚细亚的以弗所到帝国行政中心苏萨2400多千米的“御道”便利帝国人口流动B.调动军队巩固统治推动丝绸之路开通D.促进经济文化交流易错点3辩证看待古代战争及其影响5.(2022辽宁铁岭期末)到公元前327年止,亚历山大征服和组建的12个省中有11个省仍任用波斯人为总督;他把长期以来一直戴着作为胜利者标志的马其顿帽,换成被征服了的波斯人的头巾;他鼓励马其顿人和东方显贵女子结婚。材料表明亚历山大东征后()A.希腊化的成果显著B.没有战胜波斯帝国C.政策带有东方特色D.成功推动社会转型6.(2022江苏南京江宁期末)共和国时期,罗马已经修筑了通向南方卡普亚的阿庇安大道。帝国建立后,罗马人筑路的步伐并未停止,如德鲁苏斯战役后,克劳迪亚大道“使得阿尔卑斯山脉可以通行”。1世纪末2世纪初,罗马道路修筑至中东地区等。据此可知,古代罗马()A.对外扩张促进交通发展B.疆域扩大促进文化交流C.道路建设维持帝国繁荣D.边疆开发加快道路建设单元复习提升(2)易混易错练易错点1正确理解中古时期西欧封建社会的内涵和特征1.(2022浙江嘉兴五中月考)马克·布洛赫在《封建社会》中指出,“西欧的封建制不能涵盖日本,更不能涵盖中国”“在西欧之外,还存在着埃及封建主义、希腊封建主义”。该作者旨在强调()A.人类文明起源的多元性B.中古亚非文明的先进性C.人类历史发展的曲折性D.西欧封建社会的独特性2.(2023广东三地部分名校联考)1131年列日宗教会议上,教皇英诺森二世头戴装饰华美的三重冠,骑着白马,以罗马皇帝般的盛大仪式进入会场,德意志国王洛泰尔三世为其牵马。这一典礼活动反映了当时()A.王权与教权矛盾有所缓和B.德意志分裂导致王权削弱C.基督教是罗马帝国的国教D.世俗王权受制于宗教神权易错点2认识阿拉伯帝国文化的特点3.(2021浙江宁波期中)有学者指出:公元7世纪,阿拉伯帝国首都迁到巴格达后,哈里发成为专制君主。在这一君主政体所强加的秩序与防护下,一种融合了犹太传统、希腊—罗马传统和波斯—美索不达米亚传统的混合文明,在随后几个世纪中逐渐形成。这表明()A.阿拉伯文明是东西方文明融合的产物B.阿拉伯文明缺乏本土的文明成就C.君主哈里发是阿拉伯文明的捍卫者D.阿拉伯帝国的军事扩张与文明发展同步4.(2022浙江宁波北仑中学期中)9世纪初,阿拉伯帝国的哈里发鼓励并组织对希腊古典哲学的大规模翻译活动。柏拉图、托勒密、盖伦、希波克拉底等大批希腊人、印度人和波斯人的哲学、科学和医学名著的译本经整理、注释之后,相继问世。可见,阿拉伯帝国()A.推动了西方人文精神的复兴B.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桥梁C.重视对伊斯兰教文明的创新D.奉行较为开明的文化政策易错点3正确认识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与统一性5.(2023湖南岳阳一模)中古时期,西欧的封建制度明显不同于拜占庭和俄罗斯的中央集权,阿拉伯帝国的政治文明明显有别于笈多帝国以及德里苏丹国。这反映了亚欧大陆()A.宗教信仰的多元化B.区域文明的多元性C.地区交往的密切化D.经济基础的统一性6.(2023辽宁重点高中协作体期末)下图分别为埃及最高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由打磨整齐的巨石堆砌而成,现高136.5米,建于公元前26世纪)和美洲最高的金字塔(提卡尔金字塔,由石灰岩堆砌而成,高度约70米)。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A.世界文化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B.区域文明发展兼具共性和个性C.金字塔建筑都承担祭祀的功能D.古埃及科技水平高于古代美洲单元复习提升(3)易混易错练易错点1正确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1.(2023山西联考)在15—16世纪的西欧社会,无论是国王、教皇、贵族,还是庶民商贾,“个个着了财迷”。其中专制君主对于权势和财富的追求,新兴资产阶级扩大原始积累的愿望……对物质利益的共同追求,为专制君主与私人航行相结合提供了社会前提。据此可以推知,新航路开辟的根源在于()A.人文主义的影响B.商品经济的发展C.争霸战争的需要D.资产阶级的推动2.(2022河南许平汝九校联考)有学者研究显示,14—15世纪,亚洲控制着高附加值的丝织、陶瓷业,而此时的欧洲仅能提供粮食、小装饰品和少量呢绒制品,致使欧洲外贸大量入超,但又不得不保持这种贸易关系,于是只好用黄金、白银等硬通货与亚洲交易,最终出现了钱荒。这项研究旨在说明()A.欧洲贸易逆差促使新航路开辟B.商路受阻抬高了亚洲商品价格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D.白银成为当时中国的主流货币易错点2不能掌握西班牙与新航路开辟之间的关系3.(2022黑龙江大庆一模)15世纪末,哥伦布坚持不断地向西班牙国王请求支持其远航计划,女王伊萨贝拉出于对新殖民地和贵金属的向往接受了他的请求。开辟新航路的资金以投资、分利的方式筹集。由此可知,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主要原因是()A.人文主义思潮兴起鼓励追求财富B.资本主义和封建因素的双重扩张C.西班牙王室提供资金技术等支持D.哥伦布个人勇于挑战的冒险精神4.(2022广东佛山二模)17世纪,有西班牙贵族认为,“整个世界服侍她(西班牙),而她毋需为任何人服务”“让伦敦满意地生产纤维吧,让荷兰满意地生产条纹布……让意大利和佛兰德生产它们的亚麻布吧”。这反映了西班牙()A.已占据世界市场枢纽地位B.殖民霸主地位的巩固C.错失经济转型的有利时机D.实施自由贸易的政策易错点3不能区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的内涵5.(2023山东德州一中月考)1609年,荷兰成立阿姆斯特丹银行,该银行由市政府提供保证金,经营货币兑换、客户转账等业务,为世界贸易提供金融服务,它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个多边支付体系”。这一现象的出现()A.推动了荷兰制造业发展B.顺应了价格革命的趋势C.体现了商业革命的发展D.改变了世界贸易的格局6.(2023江苏海安中学月考)16世纪的西欧,随着粮食价格的上涨,拥有小块土地,需向庄园主交纳定额货币地租的农民也获得较大收益,由此形成了一批“富裕”佃农。这反映出()A.新航路开辟促进资本原始积累B.商业革命增强地主经济实力C.生产技术的提高加速贫富分化D.价格革命加速社会阶层分化单元复习提升(1)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单元复习提升易混易错练1.D2.B3.B4.B5.C6.A1.D根据材料可知,黑格尔认为大海给了人们探索的观念和从事商业的可能,使人们摆脱了土地束缚,由此可知,黑格尔认为地理环境对社会存在和发展有重要影响,故D项正确;欧洲列强的争霸战争不是海洋造就的,排除A项;B项脱离材料主旨,排除;C项错在“决定”,排除。2.B材料表明自然地理环境促使古希腊人发展海外贸易和商品经济,进而形成平等互利思想,这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经济模式乃至思想文化,B项正确。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但并不能起决定作用,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大河流域文明的政治制度,排除C项;D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A项,原因在于把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绝对化、扩大化。地理环境对文明发展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决定因素。3.B由材料可知,汉朝、罗马帝国在国家管理上均实行集权政治和地方分区管理,这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共性,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罗马帝国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丝绸之路的作用,排除C项;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是在新航路开辟后,排除D项。4.B据材料可知,依靠军事征服建立的强大帝国注重发展交通,根本目的是调动军队巩固统治,B项正确。便利人口流动并非帝国政府发展交通的根本目的,排除A项;丝绸之路开通是在西汉汉武帝时期,与三个帝国无关,排除C项;促进经济文化交流是客观结果,并非其根本目的,排除D项。易错分析秦汉帝国主要依靠郡县制维持地方政治稳定,罗马帝国以宗主国地位统治属地,推行行省制。秦汉帝国推行思想专制,分别在法家和儒家思想下延续统一;罗马帝国信奉基督教,有强烈的排他性。秦汉帝国和罗马帝国都注重加强皇权,重视帝国境内交通建设。5.C亚历山大任用波斯人为总督,戴波斯人头巾,鼓励马其顿人和东方显贵女子结婚,这些举措体现了其政策带有明显的东方特色,C项正确;希腊化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A项;亚历山大征服了波斯帝国,排除B项;D项夸大了亚历山大举措的作用,排除D项。6.A根据材料可知,罗马人在对外扩张的过程中,为加强对各地的管理,修建了通往各地的道路,体现了对外扩张促进交通发展,A项正确。文化交流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B项;材料不仅仅涉及帝国时期,C项表述不全面,排除;道路建设加快了边疆地区的开发,排除D项。易错分析古代的征服和扩张战争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在征服和扩张的过程中伴随着暴力、奴役和压迫,但是在客观上也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世界各地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共同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单元复习提升(2)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单元复习提升易混易错练1.D2.D3.A4.D5.B6.B1.D据材料“不能涵盖日本,更不能涵盖中国”“还存在着埃及封建主义、希腊封建主义”并结合所学可知,布洛赫认为西欧的封建制与日本、中国、埃及、希腊等封建制不同,具有独特性,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故选D项。2.D根据材料可知,宗教会议上德意志国王为教皇牵马,反映出世俗王权受制于宗教神权,D项正确。易错分析中古西欧封建社会在政治上,以土地的封授为基础,形成了金字塔式的封君封臣制,王权较弱。在经济上,以封建主为核心的庄园经济占主导地位。在文化领域内,基督教会占统治地位,垄断文化与教育,对人民进行精神统治。中古西欧封建社会整体上呈现发展缓慢的局面。3.A根据“一种融合了犹太传统、希腊—罗马传统和波斯—美索不达米亚传统的混合文明,在随后几个世纪中逐渐形成”可知,材料强调的是阿拉伯文明的交融性,即阿拉伯文明是东西方文明融合的结果,A正确。阿拉伯人在天文学、数学、文学等诸多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就,排除B;C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阿拉伯帝国的军事扩张稍晚于其文明发展,排除D。4.D由题干材料可知,哈里发作为帝国统治者,鼓励并组织人员翻译希腊人、印度人和波斯人的哲学、科学和医学著述,说明统治者奉行较为开明的文化政策,故选D项;西方人文精神的复兴发生在意大利,排除A项;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排除B项;C项在题干中体现不出来,排除。易错分析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的原因:一是他们重视吸收被征服地区的文化;二是注重保护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文化;三是将中国的造纸术、印度发明的数字等传入欧洲,有力地推动了西欧文化的发展。5.B“西欧的封建制度明显不同于拜占庭和俄罗斯的中央集权”“阿拉伯帝国的政治文明明显有别于笈多帝国以及德里苏丹国”,由此可知欧亚大陆上的文明各具特色,即区域文明具有多元性,B项正确。材料中的“封建制度”“中央集权”“政治文明”等词汇述及的是政治制度方面,而不是宗教信仰,排除A项;材料没有述及不同地区交往,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经济基础的统一性”,排除D项。6.B根据材料可知,非洲和美洲均有金字塔,但是二者在高度、制作材料等方面却有不同,说明区域文明发展兼具共性和个性,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区域文明,非世界文化,排除A项;与埃及人把金字塔作为陵墓不同,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在塔顶建起祭祀神灵的神庙,祭司也在塔上观察天象,排除C项;根据材料不能得出古埃及科技水平高于古代美洲的结论,排除D项。单元复习提升(3)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单元复习提升易混易错练1.B2.A3.B4.C5.C6.D1.B依据材料“新兴资产阶级扩大原始积累的愿望……对物质利益的共同追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的根源是商品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人文主义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精神动力,但不是根源,排除A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与争霸战争无关,排除C项;新航路开辟的根源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并不是资产阶级的推动,排除D项。2.A依据材料“欧洲外贸大量入超”“只好用黄金、白银等硬通货与亚洲交易,最终出现了钱荒”可知,14—15世纪的欧亚贸易中,欧洲处于逆差地位,并出现贵金属外流的现象。结合所学可知,为了扭转这一现象,欧洲国家开辟新航路,找寻东方的黄金和财富,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商路受阻”,排除B项;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欧洲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白银成为当时中国的主流货币”,排除D项。易错分析新航路开辟不仅是由于欧洲人对黄金的狂热追求和商业危机,而且是西欧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必然结果,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对于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这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源。造船和航海技术以及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可能性。3.B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动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资本主义发展需要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西班牙当时是封建国家,女王伊萨贝拉出于对新殖民地和贵金属的向往接受了哥伦布的远航请求。由此可知,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主要原因是资本主义和封建因素的双重扩张,故B项正确。4.C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西班牙在新航路开辟以后,将大量的资本用于采购其他国家的手工业产品,而不是用来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发展资本主义,这必然会导致其错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