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T8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压轴考试语文试题 - 副本_第1页
湖北省T8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压轴考试语文试题 - 副本_第2页
湖北省T8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压轴考试语文试题 - 副本_第3页
湖北省T8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压轴考试语文试题 - 副本_第4页
湖北省T8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压轴考试语文试题 - 副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T8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压轴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近日,为切实加强网络暴力信息治理力度,营造良好网络生态,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起草了《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本规定所称网络暴力信息,是指通过网络对个人集中发布的,侮辱谩骂、造谣诽谤、侵犯隐私,以及严变影响身心健康的道德绑架、贬低歧视、恶意揣测等违法和不良信息。征求意见稿捉出,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发现存在网络暴力风险时,应当及时公布治理工作情况,回应社会关切,引导网民理性发声,防范抵制网络暴力行为(《摘编自《网信办拟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借网络暴力事件恶意营销炒作》)材料二:网络暴力是网络生态的“毒瘤”,网络暴力针对个人集中发布侮辱说马、造谣诽谤、侵犯隐私等违法信息及其他不友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互联网的放大传播、往往就成了“伤人利器”。有的网络热点事件中,当事人的姓名、职务、单位等隐私信息被“人肉搜索”,引来了陌生人没完没了的强扰。有的网民因“信息茧房”,频繁接收片面信息,陷入非黑即白的“马战”,更为人不齿的是,一些机构迫逐所谓“流量至上”,借网暴事件增炒热度、推广引流、故意“带偏节奏”或者跨平台搬运拼接虚假信息等,这种悉恋营仿炒作更是毒化了网络环境。网络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但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在有的网络暴力事件中,少数网民自以为站在“道德高地”,将网络暴力当成“网络正义”,对他人合法权益随意践路。特别是一些网民往往抱着“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忽视了对自身行为的应有约来。(摘编自《对网络暴力说“不”》)材料三:一方面,网络暴力对受害人来说更直观的是精神仿害,那么对伤害程度如何认定、对网络暴力与造成伤害之间因果关系如何认定,一直是司法实践的难点。另一方面,平台在接到涉及网络暴力的投诉后,需要对相关信息进行核查,在对网络暴力事件的处理上存在滞后性。而且,平台对网络暴力的认定及处理,并不一定能与用户的期待很快达成一致。在这个过程中,施暴者未能及时受到处罚,伤密将持续进行。由于网络暴力信息传播逸度快,并且可能跨平台大量出现,尤其遇到恶意营销、网络“水军”推波功澜时,网络暴力的汹涌之势很难抵挡。对于被害人来说,根本无法一一确认侵害人的信息,且在收集证据、因定证据方面存在极大困难。网暴被害人遭遇网络暴力寻求救济时,个人用户与网络平台处于不对等地位。同时,侮辱、诽谤刑事案件的公诉标准缺乏细化指引、“门槛过高”,导致侮辱、诽谤行为被追诉处罚较难,造成网络侮辱、诽谤案件大幅增长,而有罪判决却极少的巨大反差。随着网络技术和网络产品的更新迭代,互联网应用呈现主体多元化、行为隐蔽化、网络生态复杂化的特点。传统的网络治理方式和法律法规已不能完全覆益新场景、新应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指出对网络暴力违法犯罪,应坚持从严惩治,同时应明确相关各方的权责,以制度化、规范化的操作细则指引网络暴力治理实践.在互联网治理实践中,会遇到各种形态的新情况、新问题。相关部门应加快反应速度,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法律的修改调整,跟进修订司法解释,制定规范性文件,以达到及时、有力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目标。网络暴力行为表现不同,性质认定和法律责任也不尽相同。总的来说,明确的法律责任能为执法实践提供其体指导,明确哪些信息是不可发布的内容,对潜在的违法犯罪进行警示,也有利于规范网络用户的行为。网络平台作为信息服务提供者,对协助治理网络暴力信息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平台应建立完善网络暴力信息治理机制,健全账号管理机制,健全信息发布审核、监测、预警机制,畅通举报救助渠道,建立健全网络暴力信息应急处置机制等。平台的管理措施既应该包括对负面信息的及时处理,也应该包括对用户正当权利的保护。在用户可能遭遇网络暴力风险时,平台应当及时发送系统信息,提示其启动一键防护功能。平台应当完善私信规则,允许用户根据自身需要设置仅接收好友私信或拒绝接收所有私信,采取技术措施阻断网络暴力信息通过私信传输。同时,平台也应当向用户捉供针对网络暴力信息的一键取证等功能,提高证据收集便捷性。广大互联网用户要增强尊法守法意识,认识到发布网络暴力信九是违法行为。用户应充分意识到网络暴力会对他人造成多重伤害,时刻提醒自已不妥口出恶言,主动远离网络暴力。成年用户应监督和关注家庭成员中未成年人的网络使用情况,避免未成年人卷入网格暴力中。由于网络暴力往往是针对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实施的,款受劣人在确认便害人、收集证据等方面存在现实困难,维权成本极商。当事人进遇网络恭力,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应及时向公安机关寻求帮助。同时,用户也应知晓与自身有关的权利,例如,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依法为公安机关取证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协助等。推动网络暴力治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各社会主体应各司其职、各尽其力,以预防为先、惩处为要、治理为本,加强行政监管、强化行业治理和落实平台责任,彻底斩断犯罪链条、铲除黑灰产业,协同推进社会共治。(摘编自《浅析网络暴力的现状及治理》)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在发现存在网络暴力风险时及时采取行动,有助于防止网络暴力的发生,对于促进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B.“这种恶意营销炒作更是毒化了网络环境”中的“这”,指的是追求流证、利用网络暴力事件来炒作和推广、故意制造虚假信息的营销手段。C.网络暴力的认定颇具挑战性,且认定过程尤为复杂。即便事后采取处理措施,也无法彻底消除对被网暴者的伤害,这无疑增加了处理的难度。D.为了更好地应对网络暴力,政府部门应建立完善的网络暴力信息治理机制,明确法律责任,为执法实践提供具体指导,规范网络用户行为。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网络暴力问题,国家网信办积极起草《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对于治理网络暴力、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意义重大。B.网络暴力对个人隐私和合法权益造成伤害,部分网民和机构恶意营销炒作,恶化网络环境,但网络非法外之地,网民应加强自我约束,共同维护网络空间。C.广大互联网用户应增强法律意识,远离网络暴力,同时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学会应对侵权行为。若遭遇网络暴力,维权经济成本过商,可向公安机关求助。D.网络暴力治理任重而道远,需要网络主管部门、网络平台和广大用户扮演好各自的角色,以预防为主,惩处为辅,共同营造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3.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A.张大爷平日喜欢在网络点评热门事件,某次因在某平台发布不当言论,被大量网友围观、谴责,同时与网友展开骂战,最终被一名网友举报,张大爷因此被警方依法拘留。B.刘女士因对某化妆品牌发表了负面评价,被大量网友人肉搜索和骚扰,甚至被一些人威胁要“教训教训她”。她和家人的个人信息也被曝光,生活也因此受到了严里的干扰。C.小思在某平台发布了一组自拍艺术照,结果被一些网友评论为“绿茶嫩”“心机女”,甚至还编造了她的个人信息,对她进行了恶意攻击,最终她因不堪重负而选择跳楼自杀。D.丽丽因被同学排挤、孤立,而在网络发帖寻求帮助,但她不仅没有得到广大网友的理解和支持,反而受到了更多的嘲笑和辱骂,这使她感到无助和绝望并选择辍学在家。4.如果将上述三则材料整合成一篇文章,请写出这篇新文章的行文思路。(4分)5.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在网络暴力愈演愈烈的当下,应如何提升网络文明素养,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半支蜡烛谢志强那天出差,我来到北方一个陌生的小城市,投宿在一家普通的旅馆。进进出出的,都是陌生面孔。房间内有三个床位。入晚,仍是我一人;我担心着随时可能阅进一个陌生人来。我看着电视,荧屏一闪一闪换着人物,很频繁。我略为轻松了。蓦然,荧屏内热热闹闹的人群没了影儿,室内一片漆黑,像险重的舞会一下断了电。楼外的灯光也消逝了。整幢楼传出惊愣的呼叫。我摸近写字台,拉开抽屉,捏住了空荡荡的抽屉一隅的半裁蜡烛。这是我进入这个房间时,无意中发现的。半支蜡烛,躯杆很细很圆,也很凉,它躺了不知多久,几乎被遗忘了,连服务员清理房间时也忽视了它的存在。我担着它。我没有火柴,捏着蝴烛,走出房门,能看到长长的走廊尽头一扇窗口外边朦胧的夜色。走麻内一片紊乱,开门声、脚步声、召唤声。显然,大家都没料到断电。于是,我想,我手里的半截蜡烛已有些年月了——人们似乎已经忘记了它的存在。可现在我挺着它、生怕它失落,我握着它,我的体温通过掌心沿暖了它。迎面闪过一个身影。我说:有没有火柴。她说没有。她一开口,我才知道是个女性,声音使我想到了山泉。她喊服务员,声音包含着恐慌。我说我有蜡烛。她使朝走廊内毫无目标地喊,谁有火柴打火机,点个亮。她仿佛向人问呼吁,我继续试探着朝走廊尽头的窗口方向走。我的眼睛渐渐适应了突然降临的黑暗。我像持着旗帜招兵买马,我大声喊:我有蜡烛,谁有火柴。那个女性也尾随着我协同呐喊。我说:这么多旅客,肯定会有火柴的。似乎自言自语,似乎在安慰她。①数步远,猛然跳出一朵火苗,像茫茫戈壁的暗夜中遥远处闪现出一堆篝火。他说快点快点。一个中年男子粗犷的喉音。我赶上前,蜡烛的顶端棉芯接触了打火机的火苗,像恋人美好深情的吻。②蜡烛的火苗陶醉般地摇摇晃晃,渐渐明亮起来,欢跃起来。它的光亮映出其他两张绽开了微笑的脸,接着,又惊喜地围过来几张陌生的脸,都笑着。我看着他们并不陌生的脸,我也笑了。我没急于返回房问。这亮光属于众人,我不能独自享用。她说:你倒有经验,出差还各着这玩意儿。我说:我在抽屉里发现的,我可没先见之明,现在出差到哪里会没有电灯呢?③在城市,蜡烛已成稀罕物了。我持着蜡烛,缓缓地走过一张张敞开的门——迎接光明的门,我十分乐意地接受里边的旅客偶尔提出借个光的要求。他们是在寻觅断电的瞬间失却或遗落的物件;找着了那物件,像重逢一样的欢欣,简直显出孩童的纯真。我的心房也随着烛光一亮一亮闪动。这座旅馆这座城市不再陌生和恐惧——一个人进入一个陌生地难免生出的感觉。经过一扇一扇敞开的门,我到达了房问。又是意外,豁然灯火通明,荧屏又出现一个彩色的世界。④走席传来惊善的声音,接着,传来纷纷“砰砰”地关闭房门的响声。我也关上了房门。(有删改)文本二:问:近几年,你的小说创作突出了幻想特征,评论称之为“魔幻小小说”,这与你的经历有何关系?答:一个作家写什么,某种意义上取决于他的经历,或者说童年生活注定了他在写作中关注的重心。童年的种种经历(听的看的),已为我写所谓“魔幻”类小小说莫定了心灵基础。问:你认为新世纪里小说将朝什么方面突破,结合你的创作具体谈谈。答:小说创作是每个作家的心灵探寻。当然,某种意义上说,与其说作家写小说,不如说小说写作家、小说发展过程中,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写实,以巴尔扎克为高峰,现在,国内这类小说势头颇盛;另一条是奇幻,《聊斋志异》是个高峰,据我阅读,国外正强化这类小说,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异军突起。我偏爱后一类小说,魔幻是手法,表现的是现实。而且、短篇小说,尤其是小小说擅长运用这个手法。小说是虚构的艺术,按略萨的说法,是“真实的谎言”,其特征是发挥想象。弗兰纳里。奥康纳认为,精短小说是在现实与神奇的融合中给人以愉悦。小小说讲究阅读的顿悟和效果,它应以神奇来创造这种效采。问:你的小说有着浓重的魔幻色彩,你是否相信它们,你又如何表达它们?答:相信是讲这类小说故事的前提和基础,连自己也不相信,怎能让人家相信?否则,讲出的故事就虚假、造作、别扭、生硬。而且,相信了讲述的故事,讲出来就自然、诚实,真有那么回事一样。马尔克斯说首先要相信神奇的平常。神奇、魔幻就发生在现实生活里,没什么大惊小怪的。有过一定生活阅历的人可能体会到这一点。关键是我们如果不相信,那么,奇迹就无法显现。这里,应将神奇和迷信划分开来,应该用文学的眼光看待处理现实生活。(摘编自谢志强《我为何要写“魔幻”小说》)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与《百年孤独》采用全知视角不同,小说采用有限视角展开叙述,开头反复渲染“陌生”在情节上与结尾首尾照应,使小说结构更加完整,B.小说借写旅途中的一段经历,揭示了现代都市人群关系的冷漠隔膜,用“半支蜡烛”米审视人性的变化,同时也折射出人性的光辉。C.小说中提到的“光属于众人”是因为蜡烛并不属于“我”,它属于房间里以前的旅客、因为“我”人性温暖的力证,才愿意分享给众人亮光。D.断电前后陌生人由冷淡隔阂到互帮互助的情节描写,反映了现实社会彼此防卫的现状,突出了作品呼吁消除隔闳、融洽相处的主题。7.对文本一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句子①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火苗”给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带来了温暖与希望,表现了“我”的惊讶和意外。B.句子②中火苗人格化地“陶醉”“欢跃”,具有了动态的美感与诗意,表现了“我”再次见到光明的喜悦。C.句子③影射社会现实,揭示现代都市人群相处冷漠疏离的状况,反衬了蜡烛光中照映出的真情可贵。D.句子④中“砰砰”声和“我也关上了房门”的动作,表现了“我”对众人的不满情绪与自己内心的失落感。8.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请简要分析文本一标题的精妙之处。(4分)9.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是“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实”,文本二中也认为“要相信神奇的平常”。请结合文本一,分析小说是如何达到“真实”效果的。(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武安侯田蚡者,孝景后①同母弟也,生长陵。魏其②已为大将军后,方盛,蚡为诸郎,未贵,往来侍酒魏其,跪起如子姓。及孝景晚节,蚡益贵幸,为太中大夫。蚡辩有口,学《盘盂》诸书,王太后贤之。孝景崩,即日太子立,后称制,所镇抚多有田蚡宾客计策。蚡弟田胜,皆以太后弟,孝景后三年封蚡为武安侯,胜为周阳侯。武安者,貌侵,生贵甚。又以为诸侯王多长,上③初即位,富于春秋,蚡以肺腑为京师相,非痛折节以礼屈之,天下不肃。当是时,丞相入奏事,坐语移日,所言皆听。荐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权移主上。上乃曰:“君除吏已尽未?吾亦欲除吏。”尝请考工地益宅,上怒曰:“君何不遂取武库!”是后乃退。尝召客饮,坐其兄盖侯南乡④,自坐东乡,以为汉相尊,不可以兄故私桡。武安由此滋骄治宅甲诸第田园极膏腴而市买郡其器物相属于道。前受罗钟鼓,立曲旃;后房妇女以百数。诸侯奉金玉狗马玩好,不可胜数。而婴失窦太后,益疏不用,无势,诸公稍自引而怠骜,故婴默默不得意。(节选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有删改)材料二:孝景崩,武帝即位,纷以舅封为武安侯。上所镇抚,多纷宾客计策。会丞相卫给病免,上议置丞相、太尉。籍福说纷曰:“魏共侯贵久矣,素天下士归之。今将军初兴,未如。即上以将军为相,必让魏其。魏其为相,将军必为太厨。太尉、相尊等耳,有让贤名。”纷乃微言太后风上,于是乃以婴为丞相,纷为太尉。婴与纷有陈。纷已罢朝,出止车门,召御史大夫韩安国成,怒曰:“与长孺⑤共一秃翁,何为首鼠两端?”安国良久谓纷曰:“夫魏其毁君,君当免冠解印绶归,如此,上必多君有让,不废君。今人效君,君亦毁之,何其无大体也?”纷谢曰:“争时争,不知出此。”(节选自《汉书·窦田灌韩传》,有删改)【注】①孝景后:指汉景帝刘启的皇后,即后文的王太后。②魏其(jī):指魏其侯窦婴,窦太后之侄,七国之乱时担任大将军,叛乱被平定后封魏其侯。③上:指汉武帝。④乡:同“向”。⑤长儒:韩安国,字长儒。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武安由此A滋骄B治C宅甲D诸第E田园F极膏腴G而市买郡县H器物相属于道。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太后贤之”的“贤”与《孔雀东南飞》中“戒之慎勿忘”中的“戒”用法不同。B.“称制”,通常指皇帝即位执政,在文中指王太后代替汉武帝行使皇帝职权。C.“富于春秋”与《烛之武退秦师》中“以其无礼于晋”一句句式结构不同。D.“会丞相卫缩病免”与《鸿门宴》中“会其怒,不敢献”的“会”意义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田蚡身份显赫,他是王太后的胞弟,起初官位远不如窦婴,直到汉景帝晚年方受宠信,担任太中大夫。B.田纷在汉武帝即位后,自恃才高且自认皇帝心腹,整顿朝政,推荐官员,逐渐拉权,引起汉武帝不满。C.窦婴在窦太后离世后逐渐失势,被朝廷疏远,愈发不受重用,而众门客自引而退,甚至对他态度倨傲。D.田纷与窦婴不睦,欲联合韩安国对窦婴挟嫌报复,但被韩安国讲的一番大道理折服,最终打消了念头,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当是时,丞相入类事,坐语移日,所言皆听。(2)魏其侯贵久矣、素天下士归之。今将军初兴,未如。14.两则材料反映了田纷形象的多面性,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15~16题。观雨①陈与义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晴。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不嫌屋漏无干处,正要群龙洗甲兵②。柳州开元寺夏雨③吕本中风雨潇潇似晚秋,鸦归门掩伴僧幽。云深不见千岩秀,水涨初闻万壑流。钟唤梦回空怅望,人传书至竟沉浮。面如田字④非吾相,莫羡班超封列侯。【注】①写作此诗时,诗人正流寓湖、湘,金兵正进迤深州(今湖南长沙)。②洗甲兵:武王伐殷,兵行之日大雨,太公曰:“是洗濯甲兵。”③南宋初年,诗人长途跋涉从北方流亡到柳州《今属广西)避乱,因有所感即兴作此诗。④田字:据《南齐书·李安民传》载,“帝大惊,目安民曰:卿面方如田,封侯状也”。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陈诗开篇以“山客”二字表明隐士身份,写诗人在老态龙钟的状态之下,开窗观风雨,不禁感到有些危险。B.吕诗尾联感叹壮志难酬,郁郁不平,寄托了与《猫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椎泪满襟”两句类似的情感。C.两首诗都描绘了诗人因时局动荡、国事艰难而颠沛流离、处境艰难,因雨寄怀,即景抒情,却难掩忧国之思。D.两首诗情与景浑然一体,却各有不同。陈诗写景雄浑,窝情于景,意蕴丰窃;吕诗写景开阔,曲笔委婉,意味深长。16,这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较多相同点,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春江花月夜》中“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与李煜《虞美人》中的“,”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表达了物是人非之感。(2)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注重“为官先为人”的品质,我党亦坚守“以德为先”的用人准则,对领导干部的做人标准有严格要求。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以树木、清泉为喻,强调“,”,体现了对领导者品行的重视。(3)马是人类挚友,自古以来,便与人们结下了深厚的缘分,常在古人诗文中出现,如“强调“,”。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如果说,道家的目光是超越的,儒家的目光是温暖的,墨家的目光是热烈的,那么,①会让人产生一阵阵寒意。老子淡淡地走在路上,孔子苦苦地走在路上,墨子急急地走在路上。路边树丛间,早就有几副冷冷的目光。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学者,完全不讲老子、孔子、墨子的情怀,只讲严格的社会管理,并把这种管理组成一种绝对权力。在韩非看来,社会管理离不开“法”“术”“势”三种力量。“法”是法令如山,赏罚分明;“术”是运用谋术,控制群臣;②。猛然一听,法家让人不太愉快,但仔细一想,社会历史还真少不了法家。无论是老子,孔子还是墨子,都是理想主义者,但法家是现实主义者,对于现实的社会政治,老子③;孔子主张道德领先,苦口婆心;墨子主张一腔热血,行使江湖。这三条道路,都很难有效把整个社会管理起来。与他们不同的是,法家强硬地追求有效,依傍并试用权力。最后在春秋战国时期,他们的思想胜利了——真正让秦国强大并统一中国的思想流派,就是法家。18.下列句子中的“都”和文中加点的“都”,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外)A.桌上的饭菜都凉了,你快点吃吧。B.连小孩子都知道这个道理,你都不懂?C.都是交通堵塞,我今天早上开会才迟到了!D.也许因为这点,姑娘们私下里都叫他“北京话”。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近日,承德市首届全民健身大会“避暑山庄”杯冬季城市定向穿越赛在避暑山庄德汇门广场鸣枪开赛,来自全国各地的3000余名选手齐聚承德,在运动中感受承德的古韵今风与生机勃发。选手们手持地图,佩戴打卡手环,可以依次领略承德风景名胜、历史古迹、社会人文、舌尖美食、体育场馆的风光与魅力,其中既有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承德避暑山庄、雄伟庄严的普陀宗乘之庙,又有体育设施完善的承德奥体中心、风景宜人的滨河体育公因,还有享誉全国的承德美食等。定向赛巧妙地将承德的体育、旅游、美食、文化有机融合,让参赛选手在运动健身的同时,领略承德历史文化之深厚,感受承德发展之蓬勃,品味承德冬季之华美。选手们挥洒的汗水、奔跑的身影和自信的笑容在承德的大街小巷绽放,组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城市定向赛将城市地标和定向运动有机结合,是各地政府通过努力优化服务、巧炒设置项目等方式实现的,满足了大众不同的需求,是一项推动“体育+”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①本届定向赛的成功举办,②是实践“体育+”模式的再次成功尝试,③为“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增长了新空间,④提供了新动力,⑤促进了承德体育、旅游、美食、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成为趋势,⑥为推动承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20.下列对文中第一段内容的压缩,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A.承德首届全民健身大会冬季城市定向穿越赛在避辑山庄开赛,选手领略风光。B.承德首届全民健身定向穿越赛吸引3000余名选手,在避暑山庄体验体育竞技。C.承德首届冬季城市定向穿越赛让3000余名选手在运动中感受城市的文化与魅力D.承德首届冬季城市定向穿越赛成功举行,数千名选手品尝美食并欣赏体育场馆。21.将文中画横线的短句改成一个长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22.文中第二段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本试卷现代文阅读Ⅰ谈到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借网络暴力事件恶意营销炒作,我们要学会对网络暴力说“不”。近期,一些国家队运动员因在国际大赛中发挥失常,表现欠佳,被一些网友在社交平台上指责、谩骂,这对一些运动员造成极大的身心伤害。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看法?请以中学生评论员的身份,给“中学生天地”论坛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压轴卷(T8联盟)语文试题(一)参考答案及多维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