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电话教学设计【9篇】_第1页
打电话教学设计【9篇】_第2页
打电话教学设计【9篇】_第3页
打电话教学设计【9篇】_第4页
打电话教学设计【9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打电话教学设计【9篇】中班数学活动教案:生活中的数字篇一活动目标:1、在有趣的绘本故事情节中,感知、发现和创造多种排列规律。2、感受绘本中蜈蚣叔叔袜子的特别和有趣,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活动准备:《蜈蚣叔叔的袜子》课件,蜈蚣图片若干,蓝色红色夹子若干,袜子图片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小脚运动小脚穿上鞋子真舒服,我们来动一动小脚。提问:每个人有几只脚啊?可是,有位朋友长着许多的脚,它是谁呢?播放画面一,引导幼儿猜测是谁的脚。二、播放绘本ppt,学习有规律地排序1、播放画面二,提问:蜈蚣叔叔是个有名的帅哥,你觉得它哪里帅啊?看看它的脚,好奇怪。你们见过穿袜子的蜈蚣么?它穿了什么颜色的袜子?(发现有"红绿蓝红绿蓝"的规律)嘟嘟是蜈蚣叔叔的邻居,他好久没看到蜈蚣叔叔了。2、播放ppt,提问:蜈蚣叔叔怎么了?你从哪儿看出它生病了?3、播放画面四、五、,提问蜈蚣叔叔为什么要穿这么多袜子?有哪些颜色的袜子?嘟嘟的妈妈准备了很多礼物让嘟嘟带给蜈蚣叔叔,嘟嘟来到蜈蚣叔叔家正准备离开,蜈蚣叔叔说:"一会又客人要来,我必须穿袜子,你能帮我么?我的袜子挂院子里。"好啊"嘟嘟来到了院子里,看到了好多颜色的袜子。蜈蚣叔叔可奇怪了,他是按照心情穿袜子的,心情不好的时候他只穿两种颜色的袜子,今天它病了,只想穿绿色和蓝色的袜子,两种的袜子可以怎么穿呢?你们愿意帮助蜈蚣叔叔么?4、尝试用两种颜色的袜子有规律的排序。(1)幼儿第一次操作,教师帮助幼儿比较发现两种颜色的排列规律。(选出正确和不正确)和幼儿一起观察。提问:你觉得蜈蚣叔叔更喜欢哪种穿法,为什么?(选出正确和不正确的)和幼儿一起观察提问:这几个小朋友用了几种方法啊?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一样?(交换位置……)两种颜色的袜子还有别的穿法么?(幼儿讨论)(2)幼儿第二次操作,探索发现新的规律。教师把幼儿探索新的规律用图片进行展示。延伸活动:初步感知三种颜色袜子的排列规律。提问:蜈蚣叔叔得到你们的帮助很开心,你们呢?现在蜈蚣叔叔它又想穿三种颜色袜子了,哪三种颜色啊?你们还愿意帮助它么?那我们把夹子放在益智区,等区域活动的时候再帮助它吧。中班数学活动教案:生活中的数字篇二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数字与生活的关系,感受数字在生活中的重要性。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加深对数字的认识。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认识数字1——10,已会表演巧虎数字操。2、物质材料准备:在教室里投放含有数字的图片和物品。如:钱币、时钟、温度计、遥控器、挂历、鞋等。3、1——10数字卡片。活动过程:一、师幼表演《巧虎数字歌》导入活动。猜猜玩玩,让幼儿感受数字的外形美。师:这个数是外形像铅笔的数,它是谁?师:外形像帆船的数是哪个数?二、认数字。1、教师出示数字1—10,引导幼儿快速辨认。师:刚才我们感受了这么多数字,现在数字宝宝都躲在我的深身后,要请你们很快的把它认出来。2、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再现生活中的数字。师:你们在生活中的什么地方也看到过这些数字。三、观察带数字的物品,寻找生活中的数字。师:今天,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了许多带数字的物体,我们一起去看看,生活中的哪些地方也有数字?师总结: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字。钱币上、体温计上、挂历上、闹钟上、鞋上、电话上都有数字。四、与幼儿探讨、梳理不同地方数字的代表的意义。1、教师出示报纸上剪下的天气预报图片,引导幼儿讨论,上面的数字代表什么。师:今天,我带来了一张报纸上的头图片,这里的25—38这是什么意思?代表的是今天的什么?师;最低温度是多少?最高温度是多少?2、引导幼儿观察、探讨实物钟上的数字师:钟上的数字在哪里?代表什么?3、引导幼儿观察、探讨体温计上的数字师:这是什么?什么时候用到它?它上面的数字表示什么?宝宝的体温是39度,说明他怎么啦?3、引导幼儿观察、探讨超市饮料上的数字代表的意思。师:超市里摆放营养快线的架子上写着数字4,是什么意思?4、引导幼儿观察、探讨鞋上的数字所代表的意思。鞋子上的数字在哪里?代表什么?师:我们生活中的许多地方都有数字,不同地方的数字代表了不同的意思,如果没有数字,我们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四、教师分发“车票”,引导幼儿坐车。师:我给每位小朋友都准备了一张车票,请你看看你拿到的数字是多少,然后再看看椅子背后的数字,请找出和你手上数字一样的椅子,找好了,就可以出发!师幼开火车,结束活动。五年级数学《打电话》优质课教学设计篇三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32-133页“打电话”教学目标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画图的方式,使学生找到打电话的最优方法;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准备多媒体、卡片、主题图教学流程:一、提出问题(板书课题)(谈话引入)今天,我们学习打电话,你会打电话吗?那我看看你们到底会不会?李老师刚接到学校紧急通知,要合唱队的15人去参加演出,怎么可以尽快地通知到这15个队员呢?”同学们帮忙想想办法吧!(教学预设:这时学生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1、逐个通知;2、帮忙转告)这个帮忙转告,怎么个转告法?你想让几个人去转告?没有别的方法了吗?(设计意图:先让学生想想都有哪些通知的方法。这里有必要引导学生说出两大种方法:平均分组和不平均分组。从平均分组到不平均分组有一个思维跨度,有时学生是不敢想或不会去想。在教学中很有必要锻炼学生的这种发散思维,这也是为等一下的。优化方案做铺垫。所以要让学生知道,在想办法时,要大胆地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我们才能从众多的方法中选出最好的方法。)猜一猜:哪种方法快?比如平均分成3组和平均分成5组比,哪种快。是不是分的组数越多就越快?我们怎样才能比较出哪种方法最快?为了更好地研究今天的这个问题,我们假设每一次通话要一分钟,每个学生都在家。那么你估计一下你最少要几分钟?(学生可自由猜测)(设计意图:猜想一是为了增加趣味性,让学生心中有个疑团,提高探索的欲望。二是要让学生体会验证的必要性。)二、探索比较1、每个同学独立思考,把你所知道的方法都列出来,并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最好,想一想,从刚才的比较中,你领悟到什么了没有?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3、反馈。学生分别说出自己找到的最好的方法。教师根据学生所说的摆出磁铁。并追问,你刚才比较了几种方法?(设计意图:让学生把各种方法都列出来,再作比较,经历优化的过程)方案1要15分钟。这样肯定太慢了。那么用分组的方法怎么样呢?请用分组的同学说说你们的方案。方案2(1):5组,每组3人(要7分钟)方案2(2):3组,每组5人(要7分钟)这两种方案与之前你猜想的结果怎么样?是不是组分得越多就越快?有什么想说的吗?所以在猜想上,我们要大胆,要想出你尽可能的答案,然后再验证。如果每组分的人数不同呢,结果会怎样?方案2(3):4组(4、4、4、3)(要6分钟)方案2(4):3组(6、5、4)(要6分钟)这两种方法与前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时间会缩短?(每个组长都不会闲了)方案2(5):5组(5、4、3、2、1)(要5分钟)老师、组长和组员都不闲着,应该怎样设计方案呢?小组讨论,汇报结果。每分钟通知的人数用不同颜色的笔表示。并让学生讲解。(设计意图:第二种方案的帮忙转告。汇报时,让学生说说自己都列举并比较了哪几种方案,认为哪种方案最好。只有让学生亲自去比较才能体会到优化的过程,切身体验到优化是怎么一回事。让学生去比较了各种方案,学生也更容易得出各种方案优化的原因,从组长不空闲到老师、组长不空闲,再到老师、组长和组员都不空闲。)三、探究规律这的确是个好办法,这个方案,你们发现有什么规律吗?太棒了!这个同学的发现很了不起。我们不妨用列表的方法,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先出示空表,边问边填完整。)第几分钟:1、2、3、4…接到通知人数:1、2、4、8…你发现了什么规律?(预设:第几分钟通知的人数,是前一分钟通知人数的2倍。)按照这个规律,第5分钟可以通知多少人?第6分钟可以通知多少人?2分钟一共通知(3)人3分钟一共通知(7)人4分钟一共通知(15)人你又发现了什么规律?(预设:2分钟通知的人数=2个2相乘-1;3分钟通知的人数=3个2相乘-1;4分钟通知的人数=4个2相乘-1;……)5分钟一共通知多少人?6分钟一共通知多少人?这样通知50人最少需要花多少分钟?四、优化方案同学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列举出了这么多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最好?(学生说后)怎样才能比较出哪种方法最好中班数学活动教案:生活中的数字篇四活动目标:1、体验动手操作带来的快乐,培养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2、复习巩固对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半圆形的认识及两种图形的转换关系。3、能正确的拼搭图形,并懂得帮助有困难的人。活动准备:1、材料准备:画有背景图的房子、纸制小路(上面刻出不同形状的图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图片若干个。2、经验准备:对正方形、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有所经验。活动过程:1、以故事形式引出主题,加深巩固对三角形、正方形、圆形、长方形的认识。(1)故事:昨天,小白兔打电话给老师说它摔了一跤。它对老师说:“昨天森林里刮起大风,下大雨,,它的家门口有好多泥坑,我不小心摔了一跤,老师你能不能再帮帮我把路铺好呢?(2)出示小兔家门口的路,引导幼儿巩固对图形宝宝的认识。教师:路面上都有哪些形状的坑?有什么样的特点?(3)小结。三角形有三个角两条斜斜的边,一条直直边;正方形四个角四条边;长方形四个角两条短短的边,两条长长的边;圆形只有一条圆圆的边。2、讲解如何给小白兔家铺路(1)教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给小白兔家铺路吧!(2)引导幼儿讨论如何把路铺好。教师:应该怎么样把路铺好呢?(3)教师讲解方法。如圆形的坑可以把相同大小圆形材料或两个半圆形的材料放在泥坑里。(4)路上还有很多其它形状的坑,请你用自己的方法去修好吧。3、幼儿操作材料(1)要求幼儿根据坑的形状、大小寻找相应的材料把路修好。(2)你刚才用了几种方法来修路呢?(3)小结。每个形状的坑都有两种方法。4、集体操作,巩固两种不同的方法。活动延伸:找找日常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分区活动时让幼儿用图形宝宝拼出各种玩具或动物。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篇五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寻求“最省时的打电话”方案,让学生亲身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2、通过操作、画图、填表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推理能力。3、通过综合应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优化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用图示法记录“怎样打电话省时”的思考过程。2、辨析各个方案,从中优化出最好的方案,并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课件出示)师:刚接到紧急通知由于天气原因野炊活动改期进行,李老师要通知全校511名同学,你们认为李老师可以用哪些方式通知这511名孩子呢?生:(打电话、发短信、QQ……)师:现代社会,通讯方式很多.请同学们仔细想一想,哪种办法既方便快捷又能确保对方接到通知呢?生:打电话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研究打电话中的数字问题。(板书:打电话)师:我们假定李老师给一名孩子打电话需要1分钟,李老师先打电话给第1名队员,再打给第2名队员,然后打给第3名队员,这样依次下去,最后打给第511名队员.他给511名队员打完电话需要多少时间?齐声说。生:511分钟.师:511分钟,估算一下,多少个小时?生:大约9个小时.师:如果要你们连续打9个小时电话会什么感觉?生:时间太长了,浪费时间……二、优化方案。(1)师:那么打电话想节省时间要用时最少到底有没有什么诀窍呢?你们想不想知道?生:想师: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怎样打电话用时最少。(板书:用时最少)师:由于打电话给511人这个数字比较大不方便我们研究,那我们可以先从较小的数字入手研究。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师:现在李老师打电话通知几个人?生:7人师:每通知一人要几分钟?生:一分钟(2)下面请同学们分小组活动设计出你们的打电话方案,为了让孩子们记录方便我们可以用图形来表示老师与学生(课件出示)大家请看大屏幕老师我们可以用正方形来表示,学生我们可以用圆来表示1、2、3…7号同学,我们在连线的时候注意在线上标上数字,线上的数字表示什么?生:第几分钟师:孩子们还要注意要计算出你们设计方案所花的时间,明白了吗?好,那分小组活动。(3)汇报交流。(主要让孩子们自己交流自己的方案)师;好了,老师刚才发现孩子们的方案各不相同,谁愿意来给大家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的方案。有没有不同的方案?(抽生讲解)请设计师上台讲解。有没有比3分钟更少的方案?生:没有师:孩子们这说明打电话通知7个人最少需要几分钟?生:3分钟师:请大家仔细对比这几种方案想想为什么用时3分钟的方案最省时的?这种方案跟其他方案有什么不同?把你的想法跟你的同桌说说然后在抽生汇报。生:知道消息的人在每一分钟都不空闲都在打电话。(4)归纳总结最优方案。师:我们再将这种方案演示一遍请孩子们仔细观察每一分钟是怎样打电话的。(课件出示)第一分钟怎样打的?谁来说说。第二分钟呢?第三分钟呢?通过刚才的方案谁来总结怎样打电话用时最少呢?生:知道消息的老师和同学每分钟都不空闲用时最少(板书:知道消息的老师和同学每分钟都不空闲用时最少)(5)分析不优化的方案。师:刚才我们有很多同学的设计方案用时较多,这说明我们在打电话的方案中肯定有人空闲了,那你们能不能去找找到底谁空闲了?(请看大屏幕)接下来大家再去找找你们设计的方案有没有谁空闲了如果有空闲请你们修改你们的方案如果已经是用是最少的方案请看看你是怎样打电话才做的用时最少的了。(6)找规律。师:好了,同学们我们把目光再次集中在这种用时最少的方案,完成下表。(课件出示表格第一栏“时间”、第二栏“知道消息的总人数”)师:(课件)第一分钟完毕时,知道消息的总人数?生:2师:(课件)第二分钟完毕时,知道消息的总人数?生:4师:(课件)第三分钟完毕时,知道消息的总人数?生:8师:第四分钟完毕时,知道消息的总人数你能猜到是几人吗?你是怎样想的?生:8人又通知了8人所以是16人。师:我们一起去验证一下他的`猜想是否正确。(教师再出示课件)师:第5分钟结束时?知道消息的总人数?生:32师:你是怎样想的?生:16×2=32师:6分钟呢?7、8、9呢?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表格第三栏已通知的学生人数。)师:第一分钟完毕时,已通知的学生人数?生:1师:你怎么想的?师:第二分钟完毕时,已通知的学生人数?生:3师:你怎么想的?师:第3、4、5、6、7、8、9分钟呢?师:刚才李老师打电话要通知511名学生,用我们最省时的方案至少需要几分钟?生:6分钟总结:同学们我们刚才通过探究找到了打电话要做到用时最少的诀窍是什么?当然我们要做到用时最少还要注意在打电话之前要设计好方案,参与通知的每个人要记住自己每一分钟要通知谁,这样才不会出现重复与遗漏的情况。(课件)三、练习照这样通知32人至少需要几分钟?你是怎样想的?通知50个人至少需要几分钟?60人呢?62人呢?63人呢?为什么人数不一样需要的时间却相同呢?四、拓展练习五、总结:请孩子们放下手中的笔,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绪,静静的想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知道消息老师同学不空闲用时最少五年级数学《打电话》优质课教学设计篇六教学目标:1.通过对“打电话”(综合应用)的探究,初步感受运筹思想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在问题情境中应用优化思想解决问题。3.指导学生用画图、表格等方式发现打电话中隐含的“倍增”规律,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探究“打电话”省时的最优方案。教学难点:通过图表的方式发现“打电话”隐含的“倍增”规律。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课件出示:刚接到学校通知,有一个紧急演出,让我们学校的合唱队去参加,离演出时间很少了,合唱队共有15人,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一个人,几分钟能通知完,请大家帮助设计一个“通知方案”。二、探究方法,逐步优化(1)引导画图的方法。(2)独立思考,画图表示。让学生先独立思考“打电话”的更优方案,并用图表示出来。(3)展示汇报,介绍方案。1.教师在巡视中了解学生设计的情况,让学生上展台展示方案。2.选择有代表性的方案进行点评指导。提问:你设计的方案需要几分钟?(选择有代表性的设计方案展示。)(预设)方案一:分组方案方案二:最优方案(4)启发引导,优化方案。思考:为什么“方案二”比“方案一”节省时间?比较步骤:1.让展示的学生先比较这两个方案有什么不同。2.师生共同将局部优化方案完善成最优方案。3.电脑演示最优方案的结构图。小结:只有每个接到通知的人员都继续往后通知,直到全部通知到为止,这样的方案才是最省时的。三、发现规律,应用规律(1)发现规律。师:刚才我们研究的这个最省时的通知方案到底有什么规律呢?(电脑演示)学生独立思考,完成活动二:探索规律1.填表思考:通过填表,你发现了什么?2.小组交流发现的规律。3.各小组汇报交流。4.小结:后一分钟知道消息的人数是前一分钟知道消息人数的2倍,即知道消息的人数是成倍增加的。接到通知的总人数比知道消息的总人数少1人。(2)运用规律,快速抢答:1.那么5分钟最多可以通知多少队员呢?2.老师要通知50位学生,也用打电话的方式,最少要多少分钟?四、提醒学生,做到省时的打电话,要注意什么?五、总结六、欣赏“倍增”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打电话》教学反思一、三个重要(1)生活经验很重要。如果本课由教师整齐划一的要求学生按教材不同方案的顺序依次教学,显然会束缚学生的思维,使活动过程过于机械化。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生活经验很重要,为了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启迪学生的思维,我特意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的研究氛围,鼓励学生毫无顾虑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启发他们设计各种各样打电话的方法。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他们已经形成了相当的经验,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看待事物,因此,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增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学并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也不是知识的呈现者,而是引导学生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理解。最后的教学实践也证明,学生在第二种方案的。过程中,就已经初步感悟到当教师在通知其他同学时,已得到通知的学生也应投入到打电话的行列之中,设计方法的热情很高,他们积极思维。各种方案中,既有生活经验的迁移,又有学生的创造性设计,这样既扩大了知识的信息量,又开拓了他们的思路。(2)逻辑推理很重要。在发现规律的教学环节中,我通过图示引导学生有序思维。第一分钟时,有几人打电话?打完电话后共有多少人(这里包括教师)知道这个消息?第二分钟呢?第三分钟呢?通过“层层剥笋”,规律一步步明晰,道理不说自明。小学生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特别是中、高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发生了“飞跃”或“质变”,这一阶段正是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有利时期。而学生在思考打电话的时间与通知到的学生人数问题时,常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不能抓住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即第n分钟所有接到通知的队员和老师的总数是一个等比数列。为了克服思维的表面性与不求甚解的毛病,我创设探究情境,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得以充分暴露,使思维深刻。(3)符号化思想很重要。打电话方案的记录方式有很多种,可以用文字完整描述,可以用数字1-15分别代替15名学生逐条简单记录,还可以用画图示的方式形象记录。在课堂上,我提示学生“用图示的方法”来记录。虽然学生展示的结果各不相同,但无论哪一种图示都体现出数学的简约美。数学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一个符号化的世界。符号就是数学存在的具体化身。数学用的语言与通常的语言有重大区别,它将自然语言变为一种简明的符号语言。我在本课打电话方案的记录上从正反两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符号化的思想。首先引导学生初步学会将日常语言叙述的数量关系转化为数学符号语言。其次,我还请部分同学板书,引导学生将看懂抽象的符号所反映的数量关系,把符号化思维渗透于教学的始终,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二、两个充分(1)充分相信学生充分相信学生,首先要把主动权教给学生,让他们有时间交流,有时间动手,有时间讨论。提出问题之后,我为学生留出了较为充裕的思考与实践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办法,鼓励学生多种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让他们在互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2)充分挖掘学生们的潜力每个学生都是一只“潜力股”。这节课我放手让学生多次尝试,并在教师引导下积极优化。要让学生理解“只有老师和接到通知的学生都参与到打电话中,所用的时间才是最少。”这一点并不难,难的是实践证明学生有很大的潜力。在比较、交流中,学生们的思维活跃了,方法优化了。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成功的钥匙。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篇七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寻求“最省时的打电话”方案,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2、通过画图、填表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推理能力。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优化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通过画图等方式探究“打电话”省时的最优方案。教学难点:通过图表等方式发现“打电话”隐含的规律。教学准备:课件、题卡、彩笔、圆形和方形磁性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上个星期天,学校有一些事情要通知一些老师到校完成。校长让我和刘老师每人打电话通知7位老师到学校。(板书课题:打电话)通知一位老师大约需要1分钟。我和刘老师赶紧拿出电话,正准备通知呢,刘老师却说:“我们玩个比赛吧!谁用的时间少就算谁赢。”【设计意图:本课要教学的打电话,属于经过抽象的“理想模式”。因此情境创设要尽量避免非数学因素的干扰。这里,直接提出打电话,规避学生对通知方式(邮件、短信、广播)的讨论;借助学生对教师传递信息可靠性的信任,规避学生对信息传递中的保真度的怀疑。同时借助比赛引导学生感受节省时间的必要性。】二、探究方案。1、整理信息。师:你从我刚才的介绍里都知道了哪些信息?A、每人通知7位老师到校。B、通知一位老师要1分钟。C、我完成通知的时间越少越好。【设计意图:将杂乱的情境进行“化简”,从中提取信息,是学生必备的能力。这里一方面对此进行训练;另一方面通过整理,让学生清晰要做什么,怎么做,为后面的探究做好准备。】2、初步感知。A、逐一打。用图片的形式出示我自己逐一打的方案。师:这样打电话行吗?为什么?B、讨论。师:要想赢过刘老师,完成通知的时间当然是越少越好。同学们帮帮我吧,有什么节省时间的好办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话说清楚,或通过简单表演的形式让其他学生明白他们的意思。【设计意图:展开讨论,激发思考,在交流中体会节省时间的方法,减缓教学坡度,为后面的设计方案打下基础。】2、开放探究师:同学们这么快就帮我想到了这么多的方法。老师能认识你们真是一件幸福的事。那就同学们帮我设计一个方案,看一看最少需要几分钟?好吗?呈现合作要求:(1)同桌合作,设计一个打电话方案。(2)将设计的方案记录在作业纸上。师巡视,指导学生开展合作,听取学生对方案的解说,并发现典型设计。【设计意图:删繁为简,尽量减少对学生合作的要求(要求也是束缚)。因为还缺乏对打电话的理性认识,在设计方案时,学生的意见分歧会比较多,所以采用人数较少的同桌合作来开展。】3、对比分析A、展示部分方案,带领学生读一读。学生设计的方案按照表达形式来分,可能有如下几种:一是纯文字表达的;二是图文结合记录的;三是借助符号来表示的。教师展示若干份在巡视过程中发现的采用不同形式表达的方案。师:你喜欢哪个方案,说说你的想法!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优化方案,选取用借助符号来表达的方案,实现数学化。【设计意图:在展示与评价方案中,引导学生体会在表达清楚的基础上,还要追求表达的简洁,感知数学的简洁美。】B、选取一个方案解析,优化形成最优方案。师:请这个方案的设计师上前来解释一下。符号分别代表什么?你能将这个方案用卡片展示在黑板上吗?师:这位同学的方案你看懂了吗?我一个一个通知需要7分钟,可是他的方案只要×分钟,时间怎么变少了?【设计意图:时间怎么变少了?学生在认知冲突中思考节省时间的方法,从而发现“同时打能节省时间”。】师:那就用这个方案和刘老师进行比赛,好吗?师:哪里还可以节省时间?怎样修改?引导学生优化形成最佳方案,并对最佳方案进行整理,将每一分钟所通知的人放在一起(如上图)。师:还有用的时间更少的方案吗?【设计意图:“哪里还可以节省时间”引导学生结合“同时打”进一步优化方案。对最优方案进行整理,将同一分钟通知的人放在一起,清晰表象,梳理思路。“还有用时更少的方案吗?”引导学生反思最优方案,并用“不空闲”的标准对方案进行评价。】C、反思“不空闲”,形成全面认识。师:想一想,如果要通知8人,需要几分钟?师:第1分钟通知了一人,第二分钟通知了2人,第三分钟通知了4人。要通知第8位老师,明明只多了一人,为什么就要一分钟呢?【设计意图:这里意图有二:一是让学生认识到,在最后一分钟,即使“有空闲”,也是最省时间的方案,形成对“不空闲”这一标准的全面认识;二是初步体会在一个时间段内,能通知的人数是一个“区间数”。】4、整理归纳。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发现打电话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在这些不同的方法中我们找到了用时最省的方案。现在让我们一边回顾,一边填写表格。师:知道消息的总人数包括我自己吗?师:第4分钟知道消息的总人数会是多少呢?猜一猜吧!为什么是16人?师:那第5分钟呢?第6分钟呢?师: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想一想第9分钟已经知道消息的总人数该怎样计算?第20分钟呢?第n分钟呢?师:已经通知的人数是什么意思,不包括谁?怎样计算?师:第n分钟呢?【设计意图:通过对按照最优方案打电话过程的回顾与猜想,用不完全归纳法,探索总结“人数倍增”的规律。】三、应用规律。1、结合填写的表格,师生一起讨论解答如下的问题。A、照这样,5分钟最多可以通知到几个人?B、照这样,要通知50人至少需要几分钟?C、照这样,通知33个人与通知多少个人所用的最少时间是一样的?2、师:找到了这个最优方案,现在我可以通知了吧?想一想,会出现什么情况?【设计意图:三个问题梯度安排,逐步训练提高学生应用规律的能力。“会出现什么情况”的追问,让学生感受到,按照最优方案进行通知,还需要让每一个参与者都清楚自己要通知的对象,感受“预案”的必要性。】四、总结全课。1、回顾优化过程,感悟优化思想。师:刚才,同学们帮助老师设计了多种方案。通过对方案的思考,我们知道需要“同时打,不空闲”才能实现“最节省时间”的目标。后来我们通过修改方案,找到了最优方案。这个过程中,我们在不断追问自己,还有更省时间的方案吗?从而实现了方案的优化。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收获与体验。师:学完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或者感受想和大家说说吗?五、数学欣赏。师:在这里,我们看到打电话的人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成倍地增长。其实在生活中,像这样的成倍增长的事情还有很多。课件播放:你知道吗:拉面、阿米巴原虫、纸的折叠。中班数学活动教案:生活中的数字篇八活动目标:1、理解10的形成,知道9添上1是10。2、认读数字10,知道10的实际意义。活动准备:蓝气球9个,红气球10个,数字卡片1—10。活动过程:1、复习9的形成。出示蓝气球8个,提问蓝气球有几个?怎样使他们变成9个?请一位幼儿操作添成9个气球,添上后点数说出总数。小结:8个气球添上1个气球是9个气球,8添上1是9。2、学习10的形成。出示:红气球9个,提问红气球有几个?怎样使他们变成10个?请以为幼儿上来添成10个气球,然后点数并说出总数。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