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阳江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_第1页
广东省阳江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_第2页
广东省阳江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_第3页
广东省阳江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_第4页
广东省阳江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八年级历史本试卷共8页,33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8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949年9月21日,作为662位代表之一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一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费孝通回忆的是()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2.下图是《人民日报》在1949年9月29日刊发的广告。这反映出当时()统一承做统一承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本公司得市府同意,按照中国人民政协通过之国旗样式,统一承做。各机关、学校、团体或商号,住户如预先订购,可按市价九五折计算。永茂实业股份有限公司A.新生政权得到了人民拥护 B.个体私营工商业发展迅速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建立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确立3.西藏地处我国的西南边疆,有4000多千米的边境线。西藏和平解放前,我国在西藏的边境地区处于“有边无防”的状态。而西藏和平解放后,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巩固边防,外防侵略,内护稳定。据此可知,西藏和平解放()A.有力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B.有效构筑了维护国家安全的屏障C.开辟了西藏人民幸福的光辉道路 D.推动了西藏人民与内地密切交流4.1951年,周恩来明确指出:“我们必须进一步掀起抗美援朝运动的高潮,并把它同土地改革、肃清土匪、镇压反革命等工作结合起来。”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A.巩固人民政权 B.彻底消灭剥削和压迫C.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D.肃清国内外反动势力5.下表是中国中央电视台在不同时期播出的一系列题材相同的电影。这一系列电影的播出是为了()时间20世纪50年代20世纪70年代21世纪内容《上甘岭》中志愿军坚守阵地,与敌人浴血奋战《碧海红波》中雷达连在荒无人烟的石岛上架起雷达,与敌人作战《长津湖》中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的极端天气中,志愿军与敌军交战A.全面提高普通民众的文化水平 B.适应现代化工业发展的需要C.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干部 D.传承高度的爱国主义的抗美援朝精神6.湖北省宜昌市档案馆工作人员王进山家珍藏着一个“老物件”,这是一张枝江县人民政府于1952年颁发给其祖父王心洲的“土地房产所有证”。这家人得到土地的原因是()A.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B.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C.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D.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7.1950年冬,湖南省就动工建水塘9.8万多个,修堤坝2.2万多座,修沟渠4000多千米,受益田地750万亩。辽宁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1000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种上花生和棉花。材料反映了土地改革()A.消灭了地主阶级 B.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C.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D.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8.下图所反映的这一时期()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B.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C.绝大部分指标都超额完成 D.我国交通运输业领先世界9.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上海大约有19万人支援外地。其中有2.2万多名工程技术人员,7万多名技术工人,5万多人的设计、建筑、安装队伍参加重点工程建设,对于内地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这可以佐证当时()A.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B.国家政策助推区域协同发展C.上海成为劳动力的主要输出地 D.内地与沿海经济联系的加强10.据1954年9月《人民日报》报道:“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各地选出1226名代表,其中包括177名少数民族代表,147名妇女代表。这些代表齐聚北京中南海参加会议,共商国是。”他们在此次会议上参与()A.研究国共两党合作的有关事宜 B.讨论土地改革的实施推进问题C.表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制定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政策11.济南的“中华老字号”宏济堂,创始于1907年,与北京同仁堂、杭州胡庆余堂并誉为“中国三大名店”。1955年,经理乐芝田把宏济堂交给了国家,从此改名为宏济堂药厂,销售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产品大量销售到海外。当时的时代背景是()A.社会主义工业化 B.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12.新中国成立初期,“平均每个农户只有0.6头耕牛,就大多数农户来说,从事独立的家庭经营尚感困难”。基于此,我国()A.开展了土地革命 B.进行农业合作化运动C.成立了人民公社 D.采取包干到户的形式13.“这样一场大规模的社会变革没有造成破坏和动乱,价值20多亿元的生产资料几乎没有损失。……使资本家在实践中受到教育、改造。”材料中的“没有造成破坏和动乱”是因为()A.建立农业互助组 B.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C.实行了赎买政策 D.制定社会主义类型宪法14.“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在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的“大锅饭”,生产上“大呼隆”。陕西农民侯永禄在日记里写道:“(村里)形成了‘干活磨洋工,吃饭放卫星’的现象。大多数人出勤不出力,到场算个数,有时连勤也不出。”由此可见,人民公社体制()A.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C.遭到了农民的公开反对 D.废除了剥削制度15.“文化大革命”时期,很多地方在审讯所谓“走资派”和“反革命”等案件中,按照《审讯工作的十五个怎么办?(草稿)》进行审讯。在这十五个问题中一律使用了“敌人”的概念,如:当敌人矢口否认罪行时,怎么办?当时一律使用了“敌人”的概念的主要背景是()A.阶级斗争严重扩大化 B.“四人帮”进行篡党夺权的阴谋活动C.文化教育遭到破坏 D.被审讯的人出身地主家庭16.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恳求身边的同志说:“我死后只有一个要求,要求组织上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丘上,活着我没有治理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理好!”临终前提出这一要求的是()A.王进喜 B.焦裕禄 C.雷锋 D.黄继光17.从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由于当时的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中国经历了两年多的徘徊时期。打破错误思想的束缚,必须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准备工作,该“准备工作”是指()A.召开全国科学大会 B.明确邓小平理论作为行动指南C.平反“文化大革命”前后的冤假错案 D.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18.某企业家曾回忆说:“过去报纸一登全是革命,全是斗争。(1979年)我第一次看到《人民日报》竟然登载如何养猪的报道,(感觉)气候真是要变了!”该企业家所感受到的“变”是指()A.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重大变化 B.农业合作化运动在全国范围开展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方针确立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19.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胜利完成了()A.经济建设 B.解放思想 C.组织建设 D.拨乱反正20.实行“大包干”后的第一年,安徽凤阳小岗村迎来大丰收,粮食总产量达13.3万斤,相当于1955年至1970年产量的总和,一举结束20多年吃国家救济粮的历史。自“合作化”以来第一次向国家交售余粮,并首次归还国家贷款800元,小岗村人均收入400元,是1978年的18倍。这说明()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B.对外开放首先从安徽省开始C.国内改革释放社会经济活力 D.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21.20世纪80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不仅基本上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而且把他们从旧体制下解放出来,形成了日益庞大的富余劳动力群体。为此我国()A.进行股份制的改革 B.加快国有企业改革C.逐步开放沿海城市 D.大力发展乡镇企业22.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的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松绑”是指()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要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扩大国有企业的自主权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3.上海浦东的开发为周边地区提供了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等新的平台,长三角崛起了迅速发展的城市群,长江流域各省市都跨入了经济高速增长的行列。这说明浦东的开发()A.发挥了窗口的引领作用 B.极大地增强了企业活力C.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 D.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24.对外开放以来,我国开放的地域经历了从沿海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沿海经济开放区,最后到内地的发展历程。这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的特征是()A.主次分明 B.急于求成 C.循序渐进 D.东部优先25.他多次成为美国影响最大,有世界“史库”之称的《时代》杂志封面人物……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材料中的“他”是指()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江泽民26.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其最根本的相同点是()A.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实行计划经济体制C.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D.坚持改革开放27.习近平曾指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场接力跑,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这说明中国梦的实现必须()A.坚持中国道路 B.全面依法治国 C.弘扬中国精神 D.凝聚中国力量28.小阳整理发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涵在2020年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时间2014年2020年内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即将实现 B.新发展理念实施带来了新的变化C.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已提前实现 D.经济发展进入动力转换的新常态29.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这反映了我国()A.国有企业改革 B.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C.增强企业活力 D.建立经济特区30.“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中共二十大报告中,“人民”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下列语句最能体现民本思想的是()A.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B.法与时变,礼与俗化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32小题各14分,第33小题12分,共40分。31.历经风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走过了七十多个春秋,我国不平凡的复兴之路,引发了人们深深的思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1952年,现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26.6%,最严重的问题还有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35.5%。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期间,从计划制定到计划实施,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再到每一个建设者,可以说是上下一条心,举全国之力,步调一致搞建设的。“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建设和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王树恩《新中国“一五”计划出台的台前幕后》材料二虽然从实际情况来讲,中国为了这场战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建设,但是中国获取的战略利益是最大的。它成功地遏制了美国势力在中国周边的扩张,给中国争取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发展环境……对此,西方媒体惊呼:中国几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世界军事强国!西方国家在此后的国际事务中不得不考虑中国的态度。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历年粮食产量变化图(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赢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获取的“战略利益”。(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一个历史时段,说说这个时间段我国粮食的生产状况,并分析当时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6分)32.习近平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天色已晚,天安门广场这时变成了红灯的海洋……举着红灯游行的群众像火龙似地穿过全城,使新的首都沉浸在狂欢里,直到深夜。……这是一个民族在欢呼中焕发新生的日子,这是一个民族向着百余年战乱屈辱历史的告别。——摘编自《中国曙光》材料二要敢闯,没有一点敢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勇气、没有一点干劲,干不出新事业……现有的证券市场、股票市场,现在又搞这个东西好不好?这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摘编自邓小平“南方谈话”(1992年)材料三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全国各族人民的紧密团结,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讲话(1)材料一中的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于哪一年?图中正在讲话的是谁?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一个民族在欢呼中焕发新生”的理解。(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南方谈话”的重要作用。(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并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计划在什么时候实现。(4分)33.照片是历史的定格,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照片及说明照片一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照片二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照片三__________________照片四2024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4周年(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材料中照片三的说明。(2分)(2)选择材料中至少两幅相互关联的历史照片,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10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合理,条理清楚)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CABADCBABCBBCAA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BDCDCDCDCCCDAB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32小题各14分,第33小题12分,共40分。31.(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国家制定了正确的发展规划;全国人民团结一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