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历史试卷(无答案)_第1页
江苏省常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历史试卷(无答案)_第2页
江苏省常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历史试卷(无答案)_第3页
江苏省常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历史试卷(无答案)_第4页
江苏省常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历史试卷(无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质量调研历史命题、审题:沈洁注:以下题目的答案,请全部做在答题纸上。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刘少奇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指出,它是如此的坚定明确,清楚地指出了哪些事是应该做而且必须做的……这是目前时期全国人民的大宪章。被刘少奇称为“大宪章”的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在开国大典及以后的国庆等节日中,作为“新中国”标志的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构成的国家符号体系,在仪式的操演上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这些措施A.为人民民主提供制度保障 B.强化了民众对人民政权的认同C.彻底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 D.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3.“这次大规模的复员工作从1950年下半年开始,到1951年初共缩减94万余人。后来,由于……的爆发,精简工作未能继续进行,人民军队又进行了扩编。”这里的“……”最可能是A.土地改革 B.解放西藏战役 C.一五计划 D.抗美援朝战争4.下表是1946年和1952年我国农村土地占有关系变化情况。导致表中数据变化的原因是阶级占总人口比例(%)1946年占有耕地(%)1952年占有耕地(%)地主4.7564.384.3农民73.377.2173.02A.农业合作化的推进 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C.人民公社化的开展 D.土地改革基本完成5.右图为中国“一五”计划时期各部门投资比例图。据图可以得出,“一五”计划“一五”计划时期各部门投资比例图A.形成了合理的工业结构 B.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C.注重优先发展重工业 D.着眼于改善人民的生活6.下图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实现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愿望的成就,位于图中A.④ B.② C.③ D.①7.数据分析是经济史研究的重要方法。右图所示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952年和1956年中国经济成分比重统计图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中共八大的召开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国民经济调整“八字方针”的提出8.《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写道:“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湖’引起了‘政治形势的根本变化’。”下列对“政治形势的根本变化”理解正确的是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B.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号角已经吹响C.新中国跻身于世界发达国家的行列 D.我国阶级矛盾与阶级斗争彻底结束9.右图是1960年的一幅宣传画,画中一位妇女驾驶着拖拉机,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该作品旨在强调A.一五计划时期的昂扬斗志 B.倡导乐观奋斗的社会风尚C.改革开放的新风貌 D.参加农业合作化的热情10.用漫画的形式呈现历史,让读史更轻松;以历史的题材绘制漫画,让漫画更深刻。如下漫画的作者,意在说明A.社会主义建设遭遇大挫折 B.人民的生产热情空前高涨C.经济建设要尊重客观规律 D.“大跃进”取得巨大成就11.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曾回忆道:“他们撕字画,砸古玩,还一面撕一面唾骂是封建主义的‘坑意儿’。”这说明文化大革命A.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B.严重践踏民主法制C.破坏历史文化遗产 D.导致政府机构瘫痪12.歌曲《越来越好》中歌词写到“房子大了电话小了,感觉越来越好;假期多了收入高了,工作越来越好……”。人民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主要得益于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C.农业合作化运动 D.改革开放的进行13.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说:“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推动中国企业三次创业高潮出现的因素,分别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建立经济特区/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B.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国加入世贸组织C.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开放内地D.扩大企业自主权/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4.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一五”计划促进了①时期的科技发展B.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就是在②时期取得的C.“文化大革命”使④时期内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促使⑤时期取得重大成果15.下列选项所反映的重要会议或理论成果,勾勒了新中国成立后发展的历程。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②科学回答了“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③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④创造性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④②①③ D.②④①③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6题14分,第17题16分,共30分)16.(14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同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启动……。——摘编自郑有贵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2012)》材料二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及其基本点,其正确的一面是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其缺点是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摘编自《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材料三党的十三大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这一理论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总理论的重要的基础的组成部分,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来的。——《江泽民文选(全三卷)》(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过渡时期”的起止时间。(2分)分析第一个五年计划对我国的影响。(2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述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2分)总路线的“缺点”对我国经济造成了哪些影响?(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2分)(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正确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要依据。(2分)17.(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初,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内容的农村改革,给农村注入了新鲜血液。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农村经济趋向市场化,由此强烈冲击着仍然停留在传统体制框架内的城市。——摘编自李海红《包产到户的回顾与反思》材料二过分单一的所有制结构严重阻滞了生产力的发展,形成了一种同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材料三1978年改革开放伊始,中国的经济规模仅有3679亿元人民币;而到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已经高达82.71万亿元人民币……从经济增速角度看,1978-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名义增速高达14.5%,刨除年均4.8%的通胀率,年均实际增速仍高达9.3%。——摘编自张连起《壮阔四十年:中国经济的蜕变》(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我国农村改革的核心内容及产生的积极影响。(5分)(2)针对材料二所反映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经济体制将从哪三个方面进行改革?(3分)(3)根据材料三,归纳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所呈现的特点。(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4分)(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共产党如何才能继续“引领时代”?(2分)三、综合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5分。18.(25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是中国历史的选择。阅读材料,完成下面问题。【巩固新生政权】材料一新中国建国后,为了恢复经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考虑到国内政治斗争和国际环境的严重性,中共采取了逐步过渡的方针。具体政策为:农业方面。继续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实行“耕者有其田”,没收地主土地,保护富农;工业方面,直接没收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国家直接来控制经济命脉,恢复和发展民族工业等。——王秀枝《苏俄新经济政策和新中国过渡时期经济政策的比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4分)【政治制度创建】材料二1949年的《组织法草案》,非常明确地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是像苏联那样的“无产阶级专政”,而是一种由中共领导的、以四个阶级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新政府遵循的一项主要原则是“民主集中制”,这个制度规定了各级政府拥有普选的机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将选举他们自己的代表官员,呈报上级机关批准。——徐中约《中国近代史》(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建国初期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成就。(4分)【经济制度创建】材料三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都把实现社会主义作为自己的政纲,新民主主义社会只不过是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阶段。到1952年,无论是在工业还是商业上,国营经济已经控制了国民经济的命脉,并在数量上取得优势,规模较大的私营工厂只有依附国营经济才能生存。这个事实促使中共领导人作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决策,并考虑走“和平转变的道路”。——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3)材料三中的“决策”指什么?(3分)根据材料三,归纳作出这一决策的依据。(2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平转变的道路”指的是什么?(2分)【探寻因果联系】材料四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