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二中共同体 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_第1页
河南省郑州市二中共同体 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_第2页
河南省郑州市二中共同体 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_第3页
河南省郑州市二中共同体 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_第4页
河南省郑州市二中共同体 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郑州二中共同体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18.52cmcm。如图所示的秒表读数为:s。23分)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开幕式上,全体人员随着军乐队伴奏唱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军乐队的乐器中有小号振动产生的,听众是根据声音的分辨出小号的;在演奏同一个音符时,33分)2022年11月29日,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在火箭发射台下会设置大水池(填物态变化名称)时吸热起到保护发射台的作用。火箭刚点燃时,周围出现大量的“白气”是由于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所用燃料为液态的氢和氧,在通常情况下氢和氧是气态的,科技人员是采用的方法使它们成为液态的。42分)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小明看到落在路旁绿植下的白纸上出现了许多光斑,光斑是太阳通过树叶间隙在地面上形成的(选填“实像”或“虚像”)。小兰同学笔直站在寝室门口竖直放置的镜子前0.5m处,他后退0.5m,镜中的像大小(选52分)质量为90g的水凝固成冰后,不变,体积增大了cm3。这就是寒冷的冬天,裸露在室外的自来水管容易爆裂的原因。(ρ冰=0.9×103kg/m3)62分)有些诗词或成语不但蕴涵着深刻的人文哲理还蕴涵着一定的物理原理。请先从下面举例中,把蕴含着相同物理原理的一类全部挑选出来(任选一种物理原理即可)。并再次写出该物理原理在生活中其他方面的应用。水中捞月、旭日东升、海市蜃楼、刻舟求剑、一叶障目、镜花水月、立竿见影、潭清疑水浅。(1)蕴涵相同物理原理的有:;(2)该原理的生活应用举例:。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72分)同学们学习物理知识以后,对身边的事物进行了估测,以下的估测数据符合实际的是()A.一个成年人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5m/sB.一个大西瓜的质量大约4kgC.雾霾颗粒直径大约为2.5mmD.洗澡的热水温度约为75℃82分)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传入人耳的响声更大些B.电影院、剧院的内墙用吸音材料来装饰是为了防止噪声产生C.在10m2的小房间里说话听不到回声是因为“空间小,没有产生回声”D.路旁设置的噪声监测仪和“禁鸣”标志都可以减弱噪声A.甲图中的电视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B.乙图中彩色显示器屏幕上排列着许多由红、绿、蓝组合而成的发光点C.丙图是水沸腾实验图像,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但持续吸热D.丁图中在地球上和太空中敲响右边的音叉时,左侧泡沫塑料球都不会被弹起102分)“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吸热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放热C.“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凝华放热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吸热A.图甲中,是街头路口的反光镜,它是凸面镜B.图乙中,彩虹是光的色散形成的C.图丙中,发生漫反射时,有些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图丁中,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它的目镜和物镜的作用都相当于凸透镜122分)如图是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相对同一参考点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前3s内,以B为参照物,A向西运动B.从第3s开始,vA>vB,5s末A、B相遇C.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D.t=3s时,A、B相距8m(多选)132分)小明通过f=10cm的凸透镜看到了课本上“凸透”两字放大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为了使看到的字更大一点,他要使凸透镜靠近课本C.此透镜可作为近视镜镜片D.课本上“凸透”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0cm(多选)142分)如图是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A.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B.甲、乙两种物质密度之比为16:25C.装满1kg甲液体的容器同样也能装下1kg乙液体D.乙的密度是0.8×103kg/m3三、作图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152分)如图是小明在家对着镜子做健身操时的情景。请在图中画出小明看到镜中自己膝盖上A点的光路图。162分)甲图是渔民叉鱼的情景,请在乙图中完成渔民看到鱼在水中的像的光路图,同174分)请帮助小明完成“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2)实验过程中,小明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温度,根据实验数据在方格纸上描点如图(3)由图乙中图像可以判断出该固体是晶体,依据是。186分)物理创新实验小组的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器材】蜡烛、凸透镜、光屏、光具座等【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1)测焦距: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它的另一侧找到最小最亮的光斑情景如图甲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2)组装实验装置时,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该进行的操作是:。(3)设计实验表格并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请你在表格中横线处补全缺少的项目,小雨将蜡烛放到较远处,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观察像的性质,把蜡烛逐渐向凸透镜移近,重复以上操作。把实验测出的数据和成像的性质填入表中;物距u/cm像的性质像距v/cm虚实大小实缩小实等大实放大【分析与论证】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规律:凸透镜成缩小实像时,物距像【拓展】与蜡烛相比,“F”形LED发光体除了可以使像变得更亮,更清晰以外。198分)某实验小组测量盐水的密度。(1)如图甲是小红调节天平平衡时的操作,错误之处是:。(2)改正错误后,小红进行了多次实验,图乙、丙为某次实验的情景,请你将表格补充完整。烧杯和盐水的烧杯和剩余盐水量筒中盐水的盐水的总质量m1/g的总质量m2/g体积V/cm3(3)若小红把盐水倒入量筒时不慎将少量盐水溅在量筒外面,则测得的盐水密度(4)小明用标有刻度的注射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水等进行了如下操作:①用注射器向两个烧杯中分别注入体积为V0的盐水和V0的水;②将上述装有盐水和水的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盘和右盘,天平不平衡;③,天平恰好平衡,如图丁所示。则平衡时右盘烧杯中水的质量为(水的密度为ρ水盐水的密度的表达式为。五、综合应用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209分)有一辆满载抗疫物资的货车向郑州市驶来,途中经过禹州和新郑交界处的始祖山隧道,隧道全长约1660m。(1)在通过隧道时,司机看到路旁有如乙图所示的标志牌,其表示的含义是。该运输车通过该隧道的最短时间是多少?(2)假设有一辆故障车停靠在某车道,而该货车正以20m/s的速度行驶过来,由于夜间视线不好,其反应时间是0.6s。如果货车的制动距离是60m,需要将三角警示牌放在故障车后多远的地方219分)书写毛笔字时,要将墨条在砚台上加水研磨成墨汁。现有一款“梅兰竹菊”墨条,如图所示名称“梅兰竹菊”老徽墨材质古法松烟墨规格盒长24cm,宽18cm,厚3.5cm(四个墨条总质量396g)用途书画创作,收藏(1)若宇航员把墨条带到“天和”核心舱,墨条的质量(选填“变小”、“不变”(2)单个墨条的尺寸为:长14cm、宽3cm、厚1.5cm。此墨条的密度是多少?(3)墨条应紧密嵌入储存盒中密封避光保存,若储存盒的质量是630g,且是由同种材质制作而成。请通过计算鉴别储存盒是由什么材质制成的。(ρ木=0.5×103kg/m3,ρ塑料=3kg/m3)2022-2023学年河南省郑州二中共同体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18.52cm18.40cm。如图所示的秒表读数为:62s。【解答】解:从题中数据可知,18.52cm与其它数据相差较大,应去掉;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L18.40cm;图中,秒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3min;小表盘刚过1min,答案是62s。23分)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开幕式上,全体人员随着军乐队伴奏唱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军乐队的乐器中有小号空气柱振动产生的,听众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分辨出小号的;在演奏同一个音【解答】解:小号声是由嘴吹气引起空气柱振动产生声音的;不同的乐器即便演秦相同的乐曲,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相同;在演奏同一个音符时,各种乐器发出声音的频率相同。故答案为:空气柱;音色。33分)2022年11月29日,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在火箭发射台下会设置大水池汽化(填物态变化名称)时吸热起到保护发射台的作用。火箭刚点燃时,周围出现大量的“白气”是由于水蒸气液化(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所用燃料为液态的氢和氧,在通常情况下氢和氧是气态的,科技人员是采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它们成为液态【解答】解1)火箭发射时,在发射台下有一个大水池,水吸收巨大的热量,火箭升空,液化成小液滴。(2)“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所用燃料为液态的氢和氧,是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故答案为:汽化;液化。42分)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小明看到落在路旁绿植下的白纸上出现了许多光斑,光斑是太阳通过树叶间隙在地面上形成的实像(选填“实像”或“虚像”)。小兰同学笔直站在寝室门口竖直放置的镜子前0.5m处,他后退0.5m,镜中的像大小不变(选【解答】解:树荫下圆形的小光斑,是太阳通过树叶间隙在地面上形成的实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所以,他在镜中的像大小不变。故答案为:实像;不变。52分)质量为90g的水凝固成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了10cm3。这就是寒冷的冬天,裸露在室外的自来水管容易爆裂的原因。(ρ冰=0.9×103kg/m3)【解答】解:根据ρ=可得水90cm7,水结冰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物质的多少不变,仍为90g,则冰的体积:V冰100cm3,此过程中体积变化了ΔV=V冰﹣V水=100cm3﹣90cm3=10cm3。故答案为:质量;10。62分)有些诗词或成语不但蕴涵着深刻的人文哲理还蕴涵着一定的物理原理。请先从下面举例中,把蕴含着相同物理原理的一类全部挑选出来(任选一种物理原理即可)。并再次写出该物理原理在生活中其他方面的应用。水中捞月、旭日东升、海市蜃楼、刻舟求剑、一叶障目、镜花水月、立竿见影、潭清疑水浅。(1)蕴涵相同物理原理的有:光沿直线传播;(2)该原理的生活应用举例:激光准直。【解答】解1)水中捞月、镜花水月,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旭日东升,利用了运动和静止相对性,太阳是运动的;海市蜃楼、潭清疑水浅;刻舟求剑:利用了运动和静止相对性,是选择了船为参照物;立竿见影,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一叶障目,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则蕴涵相同物理原理的有光沿直线传播;(2)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激光准直。故答案为1)光沿直线传播2)激光准直。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72分)同学们学习物理知识以后,对身边的事物进行了估测,以下的估测数据符合实际的是()A.一个成年人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5m/sB.一个大西瓜的质量大约4kgC.雾霾颗粒直径大约为2.5mmD.洗澡的热水温度约为75℃【解答】解:A、一个成年人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1.1m/s;B、一个大西瓜的质量大约5kg;C、雾霾颗粒直径大约为2.5μm;D、洗澡水的温度比人的体温略高,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82分)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传入人耳的响声更大些B.电影院、剧院的内墙用吸音材料来装饰是为了防止噪声产生C.在10m2的小房间里说话听不到回声是因为“空间小,没有产生回声”D.路旁设置的噪声监测仪和“禁鸣”标志都可以减弱噪声【解答】解:A、医生用听诊器诊病,传入人耳的响声更大些;B、吸音材料可以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错误;C、在小房间里说话听不到回声,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故C错误;D、路旁设置的噪声监测仪不可以减弱噪声。故选:A。A.甲图中的电视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B.乙图中彩色显示器屏幕上排列着许多由红、绿、蓝组合而成的发光点C.丙图是水沸腾实验图像,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但持续吸热D.丁图中在地球上和太空中敲响右边的音叉时,左侧泡沫塑料球都不会被弹起【解答】解:A、遥控器通过前面的二极管可以发出红外线,实现无线遥控;B、彩色显示器屏幕上排列着许多由红、绿,故B正确;C、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故C正确;D、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左侧泡沫塑料球被弹起,在太空中敲响右边的音叉时;故D错误。故选:D。102分)“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吸热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放热C.“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凝华放热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吸热【解答】解:A、雾的形成是液化放热。B、霜的形成是凝华放热。C、雾凇的形成是凝华放热。D、冰的形成是凝固放热。故选:C。A.图甲中,是街头路口的反光镜,它是凸面镜B.图乙中,彩虹是光的色散形成的C.图丙中,发生漫反射时,有些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图丁中,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它的目镜和物镜的作用都相当于凸透镜【解答】解:A.街头路口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故A正确;B.天空中的彩虹是光的色散形成的;C.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作用都相当于凸透镜。故选:C。122分)如图是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相对同一参考点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前3s内,以B为参照物,A向西运动B.从第3s开始,vA>vB,5s末A、B相遇C.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D.t=3s时,A、B相距8m【解答】解:A、由图前3s内,而B与O点的距离由5m不断变大,A、B两点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A向西运动;B、s﹣t图象的斜率表示运动速度,物体A,且vA>vB,第2s末两物体到达同一位置,两物体相遇;C、由图知,B通过的路程为10m﹣5m=5m,所以A的平均速度大;D、物体B的速度vB1m/s,B的路程sB′=vBt=4m/s×3s=3m,距离参考点O的路程为:7m+3m=8m,物体A仍在参考点O原地,故D正确。故选:C。(多选)132分)小明通过f=10cm的凸透镜看到了课本上“凸透”两字放大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为了使看到的字更大一点,他要使凸透镜靠近课本C.此透镜可作为近视镜镜片D.课本上“凸透”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0cm【解答】解:AD、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小于焦距,故AD正确;B、为了使看到的字更大一点,故B错误;C、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故选:AD。(多选)142分)如图是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A.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B.甲、乙两种物质密度之比为16:25C.装满1kg甲液体的容器同样也能装下1kg乙液体D.乙的密度是0.8×103kg/m3【解答】解:A、由图像知,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例函数关系,故A正确;BD、由m﹣V图像可知,V甲=40cm3时,m甲=50g;V乙=50cm3时,m乙=40g,则甲和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C、1kg甲液体的体积V甲′800cm3,1kg乙液体的体积V乙′1250cm6,可见,装满1kg甲液体的容器不能装下1kg乙液体。故选:AD。三、作图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152分)如图是小明在家对着镜子做健身操时的情景。请在图中画出小明看到镜中自己膝盖上A点的光路图。【解答】解:根据平面镜的特点在平面镜的另一侧作出膝盖上点A的对称点A′,即为其在平面镜中的像;连接像点与眼睛B点与镜面相交于一点O,即为入射点、OB,OB为反射光线162分)甲图是渔民叉鱼的情景,请在乙图中完成渔民看到鱼在水中的像的光路图,同【解答】解:人之所以能看到水中的鱼,是由鱼反射的光线经水面折射后进入人眼,假设看到的鱼在B点,与水面的交点即为入射点,在A处,鱼在B点的下方,如图所示:174分)请帮助小明完成“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2)实验过程中,小明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温度,根据实验数据在方格纸上描点如图(3)由图乙中图像可以判断出该固体是晶体,依据是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解答】解1)实验时,应按照从下往上的顺序组装实验器材;(2)根据图象描点连线,如图所示:;(3)由上图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故答案为1)C2)如图所示,吸收热量。186分)物理创新实验小组的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器材】蜡烛、凸透镜、光屏、光具座等【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1)测焦距: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它的另一侧找到最小最亮的光斑情景如图甲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2)组装实验装置时,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该进行的操作是:将烛焰向上移动,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3)设计实验表格并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请你在表格中横线处补全缺少的项目,小雨将蜡烛放到较远处,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观察像的性质,把蜡烛逐渐向凸透镜移近,重复以上操作。把实验测出的数据和成像的性质填入表中;物距u/cm像的性质像距v/cm虚实大小 倒正实缩小实等大实放大【分析与论证】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规律:凸透镜成缩小实像时,物距大于【拓展】与蜡烛相比,“F”形LED发光体除了可以使像变得更亮,更清晰以外可以观察像与物的左右翻转情况。【解答】解1)由图知,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cm;(2)根据图示可知,烛焰偏低,应将烛焰向上移动、凸透镜;(3)在实验中,需要探究像的虚实情况、倒正情况;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凸透镜成缩小实像时,此时凸透镜的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相同;在实验的过程中,由于LED灯是“F”形的;LED灯是稳定的光源,灯的高度不发生变化(即物体的高度不发生变化)、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故答案为1)102)将烛焰向上移动、凸透镜3)倒正;照相机。198分)某实验小组测量盐水的密度。(1)如图甲是小红调节天平平衡时的操作,错误之处是:未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2)改正错误后,小红进行了多次实验,图乙、丙为某次实验的情景,请你将表格补充完整。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g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g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cm3盐水的(3)若小红把盐水倒入量筒时不慎将少量盐水溅在量筒外面,则测得的盐水密度会偏(4)小明用标有刻度的注射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水等进行了如下操作:①用注射器向两个烧杯中分别注入体积为V0的盐水和V0的水;②将上述装有盐水和水的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盘和右盘,天平不平衡;③用注射器向装水的烧杯中缓慢注水,当注入水的体积为V1时,天平恰好平衡,如图丁所示。则平衡时右盘烧杯中水的质量为ρ水(V0+V1水的密度为ρ水盐水的密度的表达式为。【解答】解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应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由图甲可知。(2)由图乙可知,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50g+10g+2.6g=62.4g;倒入量筒中盐水的质量为:m=m1﹣m6=62.4g﹣40g=22.4g,由图丙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6mL3,则盐水的密度为:ρ===1.12g/cm3。(3)若小红把盐水倒入量筒时不慎将少量盐水溅在量筒外面,会导致量筒中盐水的体积偏小知计算的密度偏大;(4)小明用标有刻度的注射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①用注射器向两个烧杯中分别注入体积为V8的盐水和V0的水;②将上述装有盐水和水的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盘和右盘,天平不平衡;③用注射器向装水的烧杯中缓慢注水,当注入水的体积为V1时,天平恰好平衡。则由密度公式可知平衡时右盘烧杯中水的质量为m水=ρ水(V2+V1盐水的质量等于水的质量盐水。故答案为1)未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2)62.4;7.124)③用注射器向装水的烧杯中缓慢注水1时;③ρ水(V0+V3。五、综合应用题(共2小题,每小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