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训练的应用与研究课件_第1页
高原训练的应用与研究课件_第2页
高原训练的应用与研究课件_第3页
高原训练的应用与研究课件_第4页
高原训练的应用与研究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原训练的应用与研究一、高原训练概念1.高原海拔高度的划分

目前国际上,根据人体暴露于高原环境时出现的生理学反应,划分为四个海拔高度。

(1)中度海拔(ModerateAltitude):高度在1500~2500米之间。当人体进入此高度时,一般无任何症状、或者仅呈现轻度症状,如呼吸和心率轻度增加,运动能力略有降低,肺气体交换基本正常。除了少数对缺氧特别易感者外,很少发生高山病。(2)高海拔(HighAltitude):高度在2500~4500米之间。多数人进入这个高度时会出现明显的缺氧症状,如呼吸和脉搏增加,头痛,食欲不振,睡眠差,动脉血氧饱和度低于90%,甚至导致高山病的发生。(3)特高海拔(VeryHighAltitude):高度在4500~5500米之间。进入特高海拔地区时缺氧症状更进一步加重,动脉血氧饱和度一般低于80%,运动和夜间睡眠期间出现严重的低氧血症。当进入此高度时应采用阶梯式或阶段性适应,否则易发生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等严重的急性高山病。(4)极高海拔(ExtremeAltitude):高度在5500~8844米。长期居住或执行任务的高原,一般不超过5500米。到达海拔6000米地区的人只有那些探险登山运动员,逗留时间也很短。进入此高度时机体的生理机能呈进行性紊乱,常失去机体内环境自身调节功能,出现极严重的高山反应,显著的低氧血症和低碳酸血症。动脉血氧饱和度在70%~60%之间。常常需要额外供氧。总之,出现高原反应的高度,因人而异。有些人可在1500米就开始出现症状,而另一些人在4700米也无明显感觉。

2.高原地理环境主要影响因素

高原地理环境主要取决于纬度地带性规律、垂直地带性规律、大气环流、地形结构等,这些因素又直接造成高原地区的气压、气温、湿度、气流、辐射和电离等因素的变化。纬度地带性规律是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其实质也就是南北差异。在水平状态下,南北相差1纬度,气温相差1℃。气候、土壤、动植物、陆地景观、海洋水文等方面都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气候,特别是温度,是纬度地带性的渊源,决定其它地理因素的地带变化。垂直地带性的前提是地球表面的垂直高差。在自然界,垂直地带性具有叠加性、分界性和复杂性等特色。垂直地带性的主要成因是高度差别。高度差别引起温度、日照、降水、气压等要素的差别,山体只要有500米左右高度,就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垂直地带性现象。总之,垂直地带是在纬度地带和经度地带基础上发生作用的,是在纬度地带和经度地带上的叠加。任何一个地点都有纬度、经度和高度,都受纬度地带、经度地带和垂直地带的影响。目前人们所认同的斯查勒气候分类法(按纬度划分),即在同一气候带内,气候的某些主要方面有相似特征。如高纬度气候带的特点是全年低温、长冬无夏、多风少雨;低纬度则是全年高温、长夏无冬、多雨潮湿。气候纬度地带性决定了全球各地区的大气候,而垂直地带性则对局部气候产生重要影响。在高原训练理论中,主要涉及纬度地带性规律和垂直地带性规律。

薄,水气及尘埃较少,紫外线被大气吸收减少,辐射强度增加。海拔高度每上升l000米,太阳辐射平均增强10%,正负电离子的比例也发生变化。在低海拔地区,重要的是负电离子作用,而在高海拔地带,负电离子作用减弱,相反,正电离子作用增强。正是这些因素不仅可以直接影响人的机体功能状态,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机体受负荷刺激后,不同的地理环境因其气压等差异将产生不同的效应。8844米时血氧饱和度(SaO2)高于7300米,这是由于严重呼吸性碱中毒以及氧离曲线左移有关。PO2=氧分压,PlO2=动脉血氧分压,PaCO2=动脉血CO2,SaO2=动脉血氧饱和度。

4.高原习服和适应区别

在高原低氧环境所存在的生物(包括人类),由环境所决定的器官功能和结构的变化,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为短时的仅表现功能和结构的调整和代偿,称之为习服(acclimatization)。另一种通过长期基因突变,使功能结构发生深刻改造和重建,而这些特性又通过生殖传给后代而巩固下来,称之为适应(adaptation)。

“习服”是指平原人在高原经数周、数月甚至多年而产生的一系列反应过程,是一种可逆的非遗传性的生理和形态变化,使之能生存于一个外异环境。习服使机体产生对高原低氧的耐力,这正是人体具有深刻柔韧性的表现。“适应”是在高原居住并经许多代后发生的改变,大致反映了对低氧环境真正的遗传选择性反应。适应是有遗传学基础可以遗传,并发展为具有生化、生理和解剖学特征,使之能在高原环境达到最佳境地。

5.高原环境对人体生理机能影响

一般认为,人在海拔3000米以上就会出现所谓的高山病,但是只要停留2周以上,所感觉到的异常便会逐步消失,这主要是由于体内缺氧的适应机能开始发挥作用的结果,即服习或驯化(acclimatization)。具体表现为:

(1)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对缺氧的耐受性较差,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的耐受性更差,尤其是大脑对缺氧的耐受性最低,几乎不能耐受3~5分的完全缺氧。这是因为脑组织的能量供给几乎完全依靠糖的有氧氧化供能,但在高原缺氧条件下,糖的有氧氧化减少,无氧酵解增多,导致能量产生减少,乳酸堆积增多,更加剧了脑组织的缺氧。因而初入高原者,脑受缺氧影响最明显。首先表现为大脑皮层兴奋性增强,人体出现欣快感、易激动、失眠、心烦意乱等。以后逐渐出现头痛、头昏、乏力、嗜睡、神志恍惚、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脑的效率降低,完成运动动作的能力差等。若缺氧严重,则出现晕厥或意识丧失。随着人在高原居留时间的延长和通过一定的休息、睡眠,脑逐渐适应了低氧环境,提高了对缺氧的耐受性,并在习服过程中建立了代偿机制,使缺氧症状得到缓解。

(2)心血管系统:人体进入高原低氧环境后,在适应过程中,心血管系统发生一系列代偿性变化。

①心率:刚进入高原,心率往往明显加快,活动后增快更多。安静状态下,在海拔4000米的高度,心率一般较平原地区增快约20~30次/分,但心率增加的个体差异很大。在进入高原的1周后,心率逐渐变慢;约两周后,心率恢复到平原水平。观察高原世居居民的心率,则与平原健康人无明显差别。

②心输出量:一般初入高原者,心率加快,心输出量也随之增加。但心率的加快若不能代偿心搏量的减少,则心输出量减少。当机体逐渐习服低氧环境后,心输出量一般会下降。

③动脉血压:在中等海拔高度,血压几乎没有什么特殊反应。而进入3000米以上地区,多数人血压程度不同的升高,经过数天乃至数周适应后,可恢复到平原水平,甚至低于平原水平。

(3)血液成分:随着氧分压降低和血氧饱和度降低,为了保证机体组织的氧供应,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代偿性增加,并随海拔升高更为显著。这主要是由于体内脱水使血液浓缩,储血器官(脾脏)的收缩,将红细胞放入血循环,以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增加所致。经数周或数月高原适应后,血氧饱和度虽有所提高但仍低于平原水平。然而,此时机体的代偿机制已经建立,虽然氧饱和度较低,但组织的氧供应不致缺乏。

(4)呼吸系统:在高原低氧环境,呼吸系统的反应主要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快,肺通气量增加,运动时更为明显。如在4000米高原,肺通气量增加约20~100%。这主要是高原低氧分压刺激了主动脉、颈动脉内的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呼吸运动加强,呼吸频率加快,潮气量增大,肺通气量随之增加。肺通气量增加的程度,常与海拔高度成正比。但持续过度通气,体内二氧化碳排出增多,血液二氧化碳含量减少,pH值升高,引起呼吸性碱中毒,对人体又会产生不良影响。以后经过适应,过度通气逐渐有所恢复,肺通气量较初入高原时有所降低,但仍然高于海平面水平。总之,初入高原的人,在低氧环境的影响下机体会产生一系列适应性反应,主要表现为脑功能降低、肺通气量增加、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多、血压升高、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等。若适应良好,在高原一段时间后,机体在神经体液调节下,就会建立完整的代偿机制,内外环境最终达到统一,从而能较好地适应高原低氧环境,如果适应不良或缺氧严重,会因过度通气引起呼吸性碱中毒,从而进一步加重脑缺氧,此时,必须从根本上解决机体的氧供应。

二、高原训练对运动员的主要影响

1.高原训练对运动员生理机能积极效应

高原环境中大气压、气温、湿度、太阳辐射、气流都对人均有影响,但对人体影响最大的是氧分压。人们通过研究发现,在高原(氧分压降低)的特定环境下进行训练,运动员要承受环境缺氧和负荷缺氧的双重刺激,这些刺激作用于运动员,将促使运动员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以调动体内的机能潜力,从而导致一系列有利于耐力运动员提高运动能力的抗缺氧性生理应激,使运动员下平原后在高原效应期间竞技能力得到提高。高原训练对人体机能产生积极的生理效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心肺系统功能改善、血红蛋白的增加,使机体携带、运送氧气的能力增加;二是机体利用氧气的能力增加;三是增加肌糖元含量,加强组织细胞缺氧条件下糖酵解能力,使肌肉具有更高的耐酸能力和氧利用效率;四是肌肉能量储备增加。五是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提高大脑对缺氧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六是还可以培养运动员的心理韧性。

2.高原环境对运动成绩影响

高原环境下,由于气压、空气密度、重力、空气阻力等方面的影响,经常给不同项目带来不同的影响。这里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由于海拔的升高,大气压和空气密度降低,地心引力减小,因而运动时阻力较小。这对肌肉不直接受摄氧状况影响,而且依赖于机体的无氧供能能力的短距离、田赛、场地自行车、速度滑雪和滑冰以及爆发用力的项目有利。1968年在墨西哥城举行的第十九届奥运会比赛也证实了这一点。本届奥运会上,短距离跑、跳跃、投掷项目的运动成绩超出了前几届奥运会,而耐力性项目成绩明显下降。如美国运动员占·海尼斯以9.9秒的成绩夺得百米冠军,首次突破10秒大关;比蒙在跳远中跃过8.90米,伊万斯400米比赛中创造了43秒86的骄人成绩。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计算,在墨西哥城(2240米)进行比赛,百米可增快0.1秒,200米可增快0.3秒,400米增快0.8秒;跳远成绩可提高2%,铅球成绩可提高6厘米,链球可提高53厘米,标枪可提高69厘米,铁饼可提高162厘米。(2)由于氧分压下降,对以有氧供能为主的滑雪、中长跑、马拉松、划船、游泳(200米以上长距离)等项目来说,虽然在同样速度条件下消耗的能量比平原地带要少,但气体动力阻力的减少不能抵消血氧过少的不良影响,因而这些项目的成绩通常要比平原地带下降3%~10%。而且距离越长(如马拉松、竞走),影响越大。如在十九届墨西哥奥运会上,由于受高原影响,1500米跑成绩约下降3%,5000米和10000米跑的成绩约下降8%,马拉松成绩下降17~22%左右。游泳项目中100(3)对肌肉代谢的影响。高原期间,能量代谢中琥珀酸脱氢酶受缺氧的影响而有所下降,由此影响到肌肉的质量,如肌纤维横切面减小,这些组织结构上和生化的变化在运动能力上的表现是肌肉力量的丢失。

(4)高原由于空气稀薄,氧分压(PO2)较低,训练强度难以恰当控制,而且产生的疲劳不易完全恢复,易造成过度疲劳或运动损伤。

(5)高原训练后下高原时机控制较难。虽有一般原则,但由于训练量及强度、运动员水平、海拔及个体差异,下高原参赛时机仍难以准确把握。

(6)由于客观环境和训练的影响,在高原训练中更易发生感冒、肠胃功能紊乱,甚至出现受伤、血尿、心电图异常等现象。四、高原训练的安排

1.根据训练类型高原训练主要形式

高原训练就类别来分,有以下4种:(1)平原运动员→高原训练→平原比赛

(2)平原运动员→高原训练→高原比赛

(3)高原运动员→高原训练→平原比赛

(4)高原运动员→高原训练→高原比赛2.根据训练目的高原训练可分

第一类:作为整体训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训练的不同阶段进行高原训练,以改善运动员机体的生理功能,发展某些身体素质,特别是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及抗缺氧能力。

第二类:作为赛前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参加重大比赛前进行高原训练,利用高原缺氧环境,增加训练负荷和难度,加大刺激,以提高运动员回到平原比赛时的机能状态和竞技状态,创造优异成绩。

第三类:为适应高原环境下的比赛,而进行的适应性高原训练。

第四类:对运动员进行训练调整并借助低氧环境改善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的调整性高原训练。根据高原训练的目的不同,采取的训练方法和训练时间也有所不同。

种类目的训练方式高原持续时间3.高原训练的“最适高度”?

高原训练时海拔高度选择至关重要,因为适宜的海拔高度选择,是高原训练成功与否的先决条件。高度的选择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太低则达不到足够的刺激;太高,易引起细胞变性、器官钝化、高原反应期加长、反应激烈等,而且训练量也会受到限制。所谓适宜的海拔高度,即是指在这一高度上,运动员的训练量既不可减少的过多,同时又能使机体得到适应,提高机体的耐缺氧能力。在高原训练的早期(50年代至60年代)选择的范围幅度较大,由1000米至4000米都有。到60年代末期,则多选择在1500~2000米。从80年代起,训练高度又有向2000~2700米提高的趋势。近年来,在总结大量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国际上已基本认同世居平原的运动员高原训练的最佳高度应为2000~2500米。低于2000米,低压缺氧刺激较小,不利于充分挖掘机体的潜力;高于2500米,则机体难以承受较大的训练负荷,并且不利于训练后的恢复。

4.高原训练的持续时间

最近的研究表明,对于最适宜的持续时间应为4~6周。高原训练时间过短,不利于产生提高运动能力的抗缺氧生理反应;高原训练持续时间过长,则导致免疫能力下降并不利于机体到平原后的适应性改变。一般认为,一年内进行高原训练的次数为3次左右。德国田径专家鲍(1994)认为,高原训练每年最少2~3次,而德国兰格(1994)建议每年安排3~5次。俄罗斯自行车通常在过渡期、准备期、比赛期共安排3~4次高原训练。从以往青海高原训练的实践经验来看,中长跑(马拉松)和竞走运动员运动员高原训练安排有所不同。中长跑运动员一般每次高原训练的持续时间为4~5周,最短的有17天,最长的有8周;每个训练年度一般安排2~3次的高原训练,最多时一年5次进行高原训练;竞走运动员的高原训练持续时间跨度较大,最少2周,最多11周,经常采用的是4~6周,每年进行2~3次高原训练。国际田联朗格先生认为,在这一问题上应努力追求“缺氧链”效应,即增加高原训练次数比延长每次上高原天数更为重要,如每年4次×4周比1次×6周效果要好得多。对于为适应高原环境下的比赛而进行的适应性高原训练,其最适的持续时间为每次1周左右,1~2个月内进行3~4次。5.赛前高原训练的基本模式

按照运动员在上高原前后的生理反应过程,高原训练一般划分为上高原前准备期(2~4周)、高原反应期(4~7天)、训练期(2~3周)、恢复期(2~4天)、下平原再适应期(2~3周)5个阶段。高原训练要结合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重点掌握运动员个体训练的特点和规律,但高原训练也存在共性规律,有其基本的训练模式。6.上高原前准备

高原环境空气稀薄缺氧,氧分压低,易引起运动员一系列身体反应。因此在上高原前,首先要打好专项训练基础,要安排2~4周的训练量较大、强度中等的训练,打好有氧和专项训练的基础,并在出发之前在平原应有2~3天恢复时间。其次,国内外高原训练专家都建议对上高原前运动员做一下生物和运动能力的测定,如有氧、混氧和无氧运动时的心率及不同跑速时的血乳酸浓度,取得基础数据,以便在高原训练时参照、控制训练。再次,要加强营养的补充和伤病的检查。高原环境容易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促使原有病灶进一步发展而使伤病率提高,因此上高原前务必进行以下检查:血象、牙齿、妇科、外伤应无痛感。目的是全面提高运动员的机能水平和健康水平,尽快适应高原环境和投入正常训练。美国著名高原训练专家丹尼尔斯也指出:对成功的高原训练而言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是完全健康的运动员。另外还特别指出的是,俄罗斯专家费多罗夫等(1998)特别就女运动员上高原前的准备工作做了研究。他指出,对女运动员来说,上高原的最佳时间是生理活性上升阶段(排卵期,经前和经期阶段)。

7.高原适应期的时限和表现特征

运动员初到高原,由于环境的变化,尤其是高原氧分压较低会引起人体各系统机能发生暂时的紊乱。但随着居住时间的延长,机体通过一系列代偿性反应,产生新的适应机制,使各器官、系统的机能达到新的动态平衡。这一过程生理学称为“习服”。习服期内,出现失眠、头晕、头疼、心慌、气急、气憋、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症状。另外受肺通气量、最大供氧量和无氧阈水平下降,运动中心率上升,极限下最大负荷强度时氧债指标下降,协调能力破坏,反应时延长等因素(2)机能状态高峰(机能峰):在下高原后的10~18天,由于运动员身体机能自身的发展而出现较佳的生理机能状态称为机能运动高峰。据许多文献报导,下高原后的第6~9天,机能状态处于“谷底”,运动员常有“有气无力”的感觉。但随着下高原经过适应练习后,机能状态开始好转,血红蛋白值开始上升,训练成绩、自我感觉、血乳酸值几乎同步好转,尤其是有氧能力的增强更为明显,超量恢复逐渐形成,在此基础上对专项能力进行新的补充和强化,运动员参加比赛最易发挥竞技能力。(3)竞技状态高峰(竞技峰):在下平原后的19~32天,是教练员和运动员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挥最佳竞技水平,专门培育和调整而产生的最佳竞技状态称为竞技机能高峰。经过进一步赛前调整,运动员身体机能、训练水平、精神状态等各方面都处于最佳状态,出现这种状态可以看作是高原效应同赛前调整训练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下高原后的适应时间与运动项目、个体的训练程度以及运动员高原训练的经历等因素有关,需要根据运动项目、运动员的个体差异来确定训练的内容和具体的比赛时间。

12.高原训练后平原参赛时间

这是影响比赛成绩和观察高原训练效果的主要环节之一。由于不同个体对高原~平原环境改变的适应能力不同及高原训练的负荷不同,到平原后产生最佳高原训练效果的时间也不一致。据统计发现,以往经云南昆明、青海多巴高原训练后在3~45天内参赛均取得过好成绩。目前,普遍认同的观点是:中长跑、马拉松项目的最佳比赛时间为下平原后1~2周内;短距离项目3~4周,以便下平原后强化速度和力量训练。高原训练后参赛的基本原则:高原训练时间越长,下高原后出最好成绩的时间可能要拖后;高原训练量和强度比较大,出成绩的时间也会延长;高原训练后期减量的强度、时间与到平原出成绩的时间也有关系,高原训练后期减量较早,到平原出成绩时间早些,减量较晚,出成绩也晚些;长距离项目同较短距离项目也有差别,距离较长出成绩时间也偏晚。13.下高原后训练安排第1周,调整训练。运动员经高原训练返回平原后,在最初几天里会出现一个“不兴奋期”或称之为“低谷”,主观感觉乏力。因为“低谷”受高原训练的高度、强度、时间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一般约为5天。因此,前2~3天为适应性的调整训练,强度在低、中档,后2~3天恢复到约80﹪的训练量。第2周,训练量和强度爬坡阶段。训练量加大,并要逐步提高训练的强度,至周末达到最高强度,但是每段训练之间的休息间隔要长一些。第3周,赛前调整训练。前3天的训练量中等,穿插短距离速度训练及(或)主项距离的分段训练,后3天为调整性训练。3.高原训练的负荷节奏

高原训练需要有比较充分的休息间隔,因为高原运动时血乳酸值偏高,肌肉消除疲劳的时间偏长,所以每次训练的时间要短,而每日训练的次数可比平原多,可将平原两堂课的内容在高原分成三堂课。即采取“少吃多餐”的办法以利“消化”。有些强度较高的训练手段,间歇也可偏长一些,可将间歇时间比平原延长一倍。另外,训练计划应不同于平原地区;训练的强度和复杂性要逐步增加。4.易产生过度疲劳

高原训练中导致运动员容易产生疲劳的主要因素包括:

(1)训练安排不当,缺乏明显的训练节奏。大运动量负荷后缺乏必要的调整,造成疲劳的连续积累;对运动员机体的全面发展重视不够,训练缺乏连续性;忽视运动员的个体差异和身体机能状况,造成训练负荷过大而出现过度训练,进而产生过度疲劳。(2)在高原训练过程中,由于缺氧及运动量相对偏大,引起体力消耗过大,或高原训练高度增高过快或过高,训练强度、量掌握不好,红细胞(RBC)及血红蛋白会严重降低而导致疲劳。

(3)在高原训练运动强度过大时,可使体内乳酸堆积,血尿素、血液pH值下降,细胞内外的水分和离子的浓度发生变化及血浆渗透压的改变会导致内环境失衡使酶的活性下降,细胞兴奋性下降等导致疲劳。

(4)高原训练中激烈运动时自由基的损伤。由于肌纤维膜破裂和内质网膜变性,使血浆脂质过氧化(LPO)水平增高。LPO不仅对调节Ca2+~ATP酶产生影响,造成胞浆中Ca2+的堆积,影响肌纤维的兴奋~收缩耦联;还对线立体呼吸链ATP的释放、氧化酶的活性造成影响,从而导致肌肉工作能力下降产生疲劳。因此,要防止过度疲劳,首先根据运动员的训练经历、年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训练高度、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其次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加快运动后恢复和消除疲劳。

5.注重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

运动员在高原进行训练必须注意这些方面,这主要由于:(1)因为缺氧,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明显低于平原,所以必须认真作好准备活动,为正式练习时生理功能迅速达到最佳适宜程度作好准备;

(2)增强氧运输系统的活动,使肺通气量,吸气量和心输出量增加,心肌和骨骼肌中毛细血管网扩张,工作肌能获得更多的氧供应;

(3)因为高原气温低于平原,做好准备活动可使体温适度升高,降低肌肉的粘滞性和增强弹性,预防运动损伤。

(4)高原训练身体容易疲劳,特别是当训练推向极限负荷的边缘时,更需要做好放松活动,使机体较快的恢复,可有效地减少和避免高原训练过程中常见的过度疲劳等运动性疾病。6.高原比赛的参赛时间安排在高原参加比赛时应该考虑两件事情。首先是尽量减少运动员高原反应症状,其次是身体需要多长时间才能适应缺氧情况。从低海拔地区到高海拔地区参赛,通常同上高原训练一样,运动员的生理、心理都会发生一系列变化,都存在一个反应期和适应期,但只要停留2周以上,机体通过神经系统、体液机制的调节,产生一系列代偿适应性反应而逐步习服。有研究发现,在高原上发生的生理变化在10~14天对运动成绩的破坏程度最大,因此一般应提前2~4周到达赛区。即使高原地区运动员,到比居住地海拔高的地区参赛,也必须至少提前10天到达。到高海拔地区后,其训练手段原则上和高原训练的方法相一致。但值得注意的是环境适应性并不能完全缓解高原的基础压力,心血管系统的变化不能完全恢复到平原时所具有的特性和水平。如果在赛前不能尽早抵达高原进行适应性的训练,那么可在比赛前1~2天抵达高原或参加比赛,这在主客场的足球比赛中经常采用的方法。有研究认为,虽然这种方法使机体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适应环境,且还增加了患急性高原反应的机会,但是立刻参加比赛不会损害运动员的成绩,同比赛前1周抵达的效果差不多。宁学寒等研究也认为:从2100米上到4000米时,高原适应不良反应并非在到达后立即发生,而是在24h左右才处于反应峰期。也有研究认为,抵达高原后的前48小时,运动能力仍然与平原时相似,运动员也不会出现急性高原反应的症状。

7.高原比赛前可采取减少或避免高原反应并有利于比赛措施

(1)在高原环境下比赛,由于运动的因素,其“生理当量高度”比这一海拔高度还要高一些,因此必须对运动员进行筛选,不但医学检查合格,而且要具备一定的高原运动耐久力,排除潜在的心脏隐患和高原肺水肿等高原病患者。同时在比赛期间也要进行包括身体机能和健康状况的监测,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以保证运动员健康。

(2)由于高原适应的速度和程度随着多次反复的上高原,适应能力可获得改善。所以,有目的的让运动员反复上高原进行适应性训练,可以增强机体对高原比赛的适应性。

(3)低氧预适应。是指短暂时间的缺氧后,机体对后续的更长时间或更严重缺氧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这是目前被认为适应环境并可以刺激或产生类似于环境适应性反应的较好方法。在抵达高原比赛前,长期或间断性地暴露在人工低氧应激环境下,如利用低压氧舱、低氧帐篷、低氧房或低氧呼吸仪进行训练或休息,对运动员尽快适应高原环境有积极的作用。

(4)阶梯式适应。即由低海拔向高海拔地区逐步攀登适应。

(5)教练员、运动员要做好心理、生理压力以及对环境压力的准备,充分了解高原特殊的环境对运动员身体机能以及比赛成绩的影响,减少对高原的一些神秘色彩,将有助于运动员在比赛中运动水平的正常发挥。8.如何安排高原比赛的适应性训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