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11.3电荷教案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_第1页
九年级物理全册11.3电荷教案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_第2页
九年级物理全册11.3电荷教案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_第3页
九年级物理全册11.3电荷教案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_第4页
九年级物理全册11.3电荷教案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电荷第十一章简单电路1/34导学设计三、电荷学点1摩擦起电观察图S11-3-1所表示三幅图,思索并回答以下问题:图S11-3-12/34三、电荷问题1:图甲中,用毛皮摩擦过硬橡胶棒或用丝绸摩擦过玻璃棒能够________纸屑;图乙中,当带电塑料棒靠近静止铝箔条一端时,铝箔条会旋转起来,这表明:带电物体能________铝箔条;图丙中,将与羊毛衫摩擦过气球靠近头发,会看到如图所表示惊奇现象,这是因为气球摩擦后________,会________不带电头发。吸引吸引带了电吸引3/34三、电荷问题2:用摩擦方法使物体带电现象叫___________。摩擦起电[知识拓展]

摩擦起电实质是________转移,而不是创造了电荷。电子4/34三、电荷学点2两种电荷用如图S11-3-2所表示装置进行试验探究:5/34三、电荷试验1:图甲中,当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硬橡胶棒相互靠近时,我们会看到____________。试验2:图乙中,当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玻璃棒相互靠近时,我们会看到____________。试验3:图丙中,当用丝绸摩擦过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硬橡胶棒相互靠近时,我们会看到____________。相互排斥相互排斥相互吸引6/34三、电荷总结:(1)自然界中只存在______种电荷。要求用丝绸摩擦过玻璃棒带电荷叫_______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硬橡胶棒带电荷叫______电荷。(2)依据试验结果可知,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__________,异种电荷相互_________。两正负排斥吸引7/34三、电荷观察下面两幅图画,思索并回答以下问题:图S11-3-3图S11-3-48/34三、电荷问题1:如图S11-3-3所表示,将两个吹足气气球分别在干燥皮肤上或衣服上摩擦几下,你会看到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2:如图S11-3-4所表示,将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把绳尽可能撕成细丝,用手从上向下捋几下,观察到现象是__________,说明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气球分开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细丝张开同种电荷相互排斥9/34三、电荷学点3验电器问题1:如图所表示,验电器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观察如图S11-3-5所表示验电器,思索并回答以下问题:图S11-3-510/34三、电荷问题2:用带电体接触它金属球,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两金属箔片上,两箔片就张开,则两箔片上带是_______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带电体所带电荷越多,验电器金属箔张开角度就________。问题3:验电器能够用来检验物体_______带电,它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同种越大是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11/34三、电荷阅读教材P48内容,回答以下问题:问题1:静电现象利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问题2:静电现象预防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学点4静电现象应用和防护静电除尘静电喷涂静电植绒油罐车下面必须拖一条铁链建筑物顶端安装避雷针12/34例1

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______。如图11-3-2所表示,小女孩用橡胶棒去摩擦动物皮毛后,橡胶棒带上了________电。[全品导学号:62512023]应用示例三、电荷分开类型一摩擦起电与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图11-3-2负13/34三、电荷[解析]

当两种束缚电子能力不一样物体相互摩擦时,束缚电子能力强得到电子,束缚电子能力弱失去电子,所以摩擦起电实质上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小女孩用橡胶棒去摩擦动物皮毛后,橡胶棒得到电子带上了负电。14/34三、电荷[易错辨析]不一样物质内部原子核束缚电子能力不一样,当两个原子核束缚电子能力不一样物体相互摩擦时,原子核束缚电子能力弱物体上电子跑到原子核束缚电子能力强物体上,得到电子物体带负电荷,失去电子物体带正电荷,此时这两个物体带等量异种电荷。15/34三、电荷例2现有A、B、C三个轻质小球,已知A球带负电,A和B相互吸引,C和A相互排斥,则[全品导学号:62512024](

)A.B一定不带电,C带正电B.B可能带正电,C带正电C.B一定带正电,C带负电D.B可能不带电,C带负电D类型一摩擦起电与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16/34三、电荷[解析]

A球带负电,由C和A相互排斥可知,C球一定带负电;A和B相互吸引,B球可能带正电或不带电。17/34三、电荷[方法指导]小球所带电性判断解答这类问题,应该从两个发生“排斥”小球入手,因为此时只有一个情况,即只有两个带同种电荷小球,才会相互排斥。然后分析两个发生“吸引”小球情况:因为带电体含有吸引轻小物体性质,所以,其中一个可能情况为——一个小球带电、另一个小球不带电;若两个小球都带电,则依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即可判断两个小球带异种电荷。18/34三、电荷例3试验室里常惯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如图11-3-3所表示,用与丝绸摩擦过玻璃棒接触验电器金属球,可发觉验电器两片金属箔会因排斥而张开,对这一现象了解正确是[全品导学号:62512025]()A.金属箔带正电,金属球不带电B.金属箔和金属球都带正电C.金属箔带正电,金属球带负电D.金属箔和金属球都带负电B类型二验电器图11-3-319/34三、电荷[解析]

用丝绸摩擦过玻璃棒带正电,当用它接触验电器金属球时,电子发生了转移,金属球和金属箔都带正电,两片金属箔因为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20/34三、电荷[方法指导]验电器使用“两能”与“两不能”21/34三、电荷[易错辨析]当带负电物体接触验电器金属球,物体上电子转移到验电器金属箔上,使两片金属箔都带负电,因相互排斥而张开;当带正电物体接触验电器金属球,验电器金属箔上电子转移到物体上,使两片金属箔都带正电,因相互排斥而张开。22/34三、电荷例4安装或维修电脑时,技术人员普通用手摸一下暖气管道或自来水管道,这么做目标是()A.降低一下手温度,可能他手温度太高轻易损坏电子元件B.可能他手上有汗水,预防汗水腐蚀电子元件C.中和身体上静电,预防静电损坏电子元件D.都不是,另有原因C类型三静电现象利用和防护23/34三、电荷[解析]

人身体和衣物摩擦会产生大量静电,安装或维修电脑时,技术人员普通用手摸一下暖气管道或自来水管道,这是为了中和身体上静电,预防静电损坏电子元件。24/34三、电荷[易错辨析]当带负电物体接触验电器金属球,物体上电子转移到验电器金属箔上,使两片金属箔都带负电,因相互排斥而张开;当带正电物体接触验电器金属球,验电器金属箔上电子转移到物体上,使两片金属箔都带正电,因相互排斥而张开。25/34三、电荷[方法指导]静电现象利用和防护对静电现象利用通常是利用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如:静电除尘、静电喷漆、静电植绒等。静电危害及预防,通常是预防电荷积累和放电,如:火花放电和接地放电。26/34课堂小结三、电荷摩擦起电静电利用和防护电荷两种电荷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验电器组成使用方法27/34课堂反馈1.干燥天气里将毛衣摩擦过气球靠近头发,会看到如图9-1所表示令人惊奇现象,这是因为气球摩擦后_______,会______不带电头发。三、电荷带电吸引图9-128/342.针对摩擦起电现象,老师在课堂上作以下解释,请你补充完整:“不一样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本事不一样,两种不一样物体相互摩擦时,一个物体部分电子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这么,失去电子物体因缺乏电子而带________电荷”。三、电荷正29/343.甲、乙两种干燥绝缘体,甲原子查对核外电子束缚能力较强,将它们相互摩擦后分开,以下叙述正确是()A.乙得到电子带负电B.甲失去电子带正电C.甲、乙靠近会相互吸引D.甲、乙靠近会相互排斥三、电荷C30/34三、电荷4.大量试验表明,物体相互摩擦所带电荷只有________种,同种电荷相互____________,异种电荷相互____________。两排斥吸引31/34三、电荷5.甲、乙、丙三个通草球静止在如图9-2所表示位置,已知甲球带正电,则乙球带________电,丙球带负电或________。正不带电图9-232/34三、电荷6.用丝绸摩擦过玻璃棒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