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复习讲座(0309)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_第1页
高三语文复习讲座(0309)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_第2页
高三语文复习讲座(0309)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_第3页
高三语文复习讲座(0309)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_第4页
高三语文复习讲座(0309)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

语文备考复习研讨大连教育学院高中教师教育中心钱国利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刘定珊第1页一、叙述类文章阅读1.对命题把握(1)命题材料选取(1149字、社科类)(2)试题考查侧重点第一小题,重点考查对“文中主要概念含义”了解能力;第二、三小题,重点考查对文中主要句子含意了解、文中观点态度分析能力和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第2页

(3)试题各选项命制三道题中各选项次序与行文次序大致一致,方便于学生阅读了解。各选项普通以信息组合方式组成。信息展现方式有三种:直接取自于原文;在原文句子基础上有所改动;命题人重新表述。

2、选项设置分析

第3页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1.对命题把握(1)命题材料选取(24史、人物传记、754字)(2)不一样试题考查侧重点第4题:文言实词了解。第5题:了解文章内容、筛选文中信息。第6题:了解文章内容、归纳内容关键点。第7题:了解并翻译句子,即对实词、虚词、句式、活用、文化常识及句意等了解。

第4页2.对文言实词考查题(第4题)复习指导(1)了解所考查文言实词特点《考纲》要求是:“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即使现在对哪些词在“常见”之列还没有明确要求,不过1990年人教版教材划定了340个,年《语文教学纲领》要求了150个,《纲领》降低到120个,应该是惯用实词中重点。从到各省市高考试卷共考查了300余字(重复不计),在以上三项要求内惯用词不足40%,即使用王力先生主编《古代汉语》中1086个惯用词来衡量,“遄、堵、麾、胶、跻、霁、匿、挠、忝、踵、饵、诎、颐”等80余字也不在其中。第5页(2)了解文言实词考查题设置普通特点①要经过前后文语境辨析词语意义课标卷:察官阙,朝论多属燧。

阙:渎职。纲领卷: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

冒:贸然。辽宁卷:何乃横得重名。

横:强行。北京卷:数日,景淳竟死。

竟:竟然。江苏卷: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

益:有利。浙江卷:而又辱之。

辱:辜负。②要经过词语结合关系辨析词语意义

福建卷:履苍莽中。

履:鞋子。山东卷:躬履涂泥,率先期门。

躬:弯腰。广东卷:将以次举刘河……孟渎诸工。举:推举。

③要适合考生阅读,而且不与其它题重合。

第6页2.信息筛选题(第5题)复习(1)研究考查点“筛选文中信息”作为一个主要考点,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题中每年都出现。要求筛选信息经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表现人物行为举止;(2)表达人物主张;(3)表现人物情感;(4)反应人物思想道德;(5)表现人物性格;(6)反应人物志向;(7)表现人物才智信息等等。

考卷普通采取编组形式,选择6个文句,然后把这些文句编为4组,让考生选出正确一项。第7页(2)研究答题技巧解答这类题:①要看清题干要求。这里是选出“全都表明萧燧恪尽职守一组”;②从文中一边画这些被筛选信息,一边与题干要求对照进行排查。对这里“恪尽职守”要了解好,是在萧燧职责范围内,是萧燧认真推行。第①句,“燧怒曰”,当初他任职是平江府观察推官,还未担任主持考试官职,所说“初仕敢欺心耶”,是针对以后秋试作弊录用而说,这句话表明他正直和无畏,还不属于恪尽职守范围之内,因为还没有担任主持考试官职。第⑥句“为请诸朝”,较为显著,因为这时萧燧已调离严州,“移粟于严”已不是他本职,是一个悲悯仁慈心怀。第8页3.概括分析题(第6题)复习(1)加强阅读能力训练进行文意阅读训练。这道题包括文章内容较多,所以要全方面了解文章。首先能够从宏观上对全文大致内容有整体了解,了解文中人物事迹、经过及其表现出来性格特征,明白所叙述人物事迹以及事迹所反应社会意义。然后重点掌握一些关键信息,如主要时间点、人物角色转变等。能够单独进行“说事件”练习。(2)研究考查点第9页(3)研究答题思绪

①要理性地认识选项组合方式。这类选择题选项普通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用一句简练话对人物某方面行事做出概括,二是针对所概括内容进行叙述分析。

②要有信息点意识。一个选项叙述内容,往往是两件事,或者一件事几个部分组合,所以要有分点比正确意识。比对时要抓住关键信息。选项中普通都是对文中相关信息直接叙述或转述,在判断这些选项正误时候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相对应原句,将原句与选项表述认真比对,区分正误。在对比时要注意人物行为(包含行为先后次序)是否与原文一致,时间点是否与原文一致,是否注意到前后文照应等等。第10页4.翻译题(第7题)复习

文言文翻译是对文言文阅读了解这一层次综合性考查。对文言文实词、虚词、特殊句式、词类活用、文化常识等知识把握都在其中。翻译时要注意两点:一是从上下文语境意义上了解句子基本意义;二是依据文言文翻译标准去字斟句酌。能够先进行说句意训练,再进行翻译句子训练。第11页(1)翻译标准和要求信:准确,不随意增删内容;达:通顺、流畅;雅:规范、得体、生动、优美。(2)翻译标准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尤其是重点实词、虚词和词类活用等了解一定要准确。力争使整个句子通顺合理,到达“信、达、雅”标准。(3)翻译方法留、加、换、删(针对字词);补、调(针对句子)。第12页【辽宁卷翻译】(1)从弟穆亦有美誉,欲陵折顗,顗陶然弗与之校,于是人士益宗附之。【解析】从:表示叔伯关系。折:压倒。校:动词,计较。宗:尊崇。【答案】堂弟周穆也有美好声誉,想压倒折服周顗,周顗态度和悦,不与他计较,于是人们愈加尊崇依附周顗。(大意2分;“折、校、宗”各1分。)(2)后因酒过为有司所纠,帝亮其情,亦不加黜责。【解析】为有司所纠:被动句。纠:检举。亮:通“谅”,谅解。黜:贬斥。【答案】以后周顗因为醉酒过失被官吏检举,皇帝谅解他情况,也没有对他贬斥责罚。(大意2分;“纠、亮、黜”各1分。)第13页1.对考点把握【近年来课标卷考查重点】(1)对诗歌语言鉴赏(2)对诗歌形象鉴赏

对人物形象、景物形象赏析,对托物抒情中“物”组成意象赏析。(3)对诗歌内容了解及表示情感赏析

主要为:对诗句内容了解;概括诗歌表示情感;从景、事与情感关系上分析诗歌表示情感。二、古代诗文阅读

(二)古代诗歌阅读第14页表示技巧修辞手法表示方式表现手法(4)对诗歌表示技巧鉴赏第15页①常见修辞手法比喻、对比、借代、夸大、比拟、双关、排比、设问、反问、重复、顶真、对偶、回环、互文第16页②表示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描写:正面侧面、动静、虚实、细节、白描、观察角度、感官角度等。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是指借助于描绘景物而抒发感情,感情寓于写景之中。托物言志是指经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某种感情、理想和志趣。第17页③表现手法象征、联想想象、照应、渲染衬托、用典、衬托(正反)、抑扬、对比、借古讽今、比兴、以小见大、类比、意象组合、色彩第18页(5)答题步骤(三步答题法)①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②结合诗句阐释这种手法。③此手法传达出诗人怎样感情。早行

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此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漂泊引发孤独寂寞(步骤三)。第19页三省三校考试(3月8日)菩萨蛮【元】张翥

郎情秋后萧疏叶,妾心陌上悠扬蝶。何处望归鞍?春云山外山。

梨花新月下,独自烧香罢。惟有梦相寻,惊鸟啼夜深。(1)请结合对词了解,谈谈"郎情秋后萧疏叶,妾心陌上悠扬蝶"妙在何处。(6分)(2)词下阕是怎样抒发感情?请简明分析。(5分)【答案】(1)用秋后萧疏树叶比喻心上人情已淡心已冷,用田间飞舞蝴蝶比喻女子恋恋难舍情思绵绵,两句对比,写出了女子内心幽怨,形象生动哀怨感人。(2)乐景写哀情,对比强烈,梨花新月等美景无人共享,夜晚独自烧香祈愿,只能在梦中找寻却又被鸟声惊醒,写出了她孤寂冷清、苦思不得见无奈和心中郁闷无法入睡凄凉。第20页2.复习提议(1)把握由浅入深阅读层次。①了解作者,了解诗歌题目和诗句意思。②区分诗歌题材(抒情凭借事物类别:景、物、人、事;诗歌所包括社会生活中大方面:送别、怀古、边塞、闺怨、山水、羁旅、隐逸、哲理)。③赏析诗歌意象、意境,体味诗人情感。④鉴赏诗歌表现手法。(2)复习时分点进行,一节课集中力量处理一两个问题。(3)抓课标卷考查重点:情感、表示技巧、内容了解。第21页10.补写出以下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6分)(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____________,人皆有之,____________。(孟子)(2)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____________,君子不齿,___________,其可怪也欤!(唐散文《师说》)(3)四十三年,____________,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___________,一片神鸦社鼓。(宋词《永遇乐》)复习提议:(1)重视复习方式;(2)对试题认识:①初高中搭配;②各时代兼顾;③诗歌散文兼顾;④空缺部分普通在中间或末尾。二、古代诗文阅读

(三)名篇名句默写第22页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对题型把握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类题型有内容概括题、特色作用题、性格形象题、正反探究题;分值分别为5分、6分、6分、8分,共计25分。2.对复习引导(1)了解选材:小小说;中外兼有,以中国小说为主。(2)把握小小说知识系统:以人物、情节、环境、主题、结构、手法、语言七个关键点为中心展开。第23页3、解题要领:1.内容概括题。主要考查了解文章内容、鉴赏文学作品艺术技巧能力。【考题回放:新课标卷第11题】(1)以下对小说相关内容分析和概括,最恰当两项是(5分)A.这篇小说以戏谑、夸大漫画式手法,描写了马裤先生在火车上经历,故事即使简单,但情节波折、担心,极富戏剧性。B.小说善于利用生动形象细节表现人物内心情感,茶房对马裤先生不满,就是经过茶房眉毛细微改变表现出来。C.马裤先生一上火车就向茶房要手巾把,一把手巾擦了最少有一刻钟,是因为马裤先生作为一名知识分子,比较考究卫生。D.“一个多礼拜了,我还惦念着茶房眉毛呢。”这么结尾既表示了“我”对茶房同情,也为小说画上了一个幽默句号。E.强烈、鲜明对比是这篇小说最突出特色,马裤先生看起来不合常理言行,就是经过“我”言行反衬出来。第24页【答案】D3分,B2分,A1分。【解析】考查对小说人物形象了解概括。概括方法是“听其言,观其行”并结合文中侧面描写。E项“马裤先生看起来不合常理言行”是经过马裤先生对人对事态度和做法表达出来,和“我”言行关系不大。C项马裤先生向茶房要手巾把,一把手巾擦了最少有一刻钟。意在表现其斤斤计较,爱占小廉价,自私自利,其实他并不是一个爱讲卫生人。第25页2.特色作用题。重点考查鉴赏文学作品艺术特点和表示技巧能力。(1)用在开头作用。结构上:点题、引出、铺垫、引人入胜、总括全文、与结尾作呼应。内容上:(与主体内容相关、相同)作铺垫、作比较、激发阅读兴趣;(与主体内容相对、相反)作对比、作反衬。(2)用在中间作用。结构上:承上启下、自然过渡、穿插交代、伏笔照应。内容上:引出(证实)感悟观点,使内容更充实、底蕴更厚实、语言更有文采。(3)用在结尾作用。结构上:总结全文、画龙点睛、卒章显志、呼应开头。内容上:强化理念、突出主题、点明主旨、深化中心、发人深省、耐人寻味、含蓄隽永、意味深长。(4)用作题目标作用。点明中心、突出人物、线索照应、表明意旨、造成悬念等。第26页【考题回放:新课标卷第11题】(2)小说开头第一段就描写马裤先生衣着言行,这么写意图是什么?请简明分析。【答案】①勾画了一个衣着言行与众不一样、令人发笑人物形象(不一样普通、滑稽可笑亦可,2分);②为后文即将发生幽默、可笑故事作铺垫(张本、伏笔亦可,2分);③引发读者阅读兴趣(2分)。【解答思绪】首先要审清题干。考查开头第一段作用,意味着这么开头对全文有主要作用,答题时要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加以作答。其次,理清解题思绪。先要看看这么开头(描写)对塑造什么人物形象、推进什么故事情节发展有何作用;然后再思索对文章表示主题、作者情感表示有什么作用;最终站在提问点(开头)上看有何作用即可。第27页【关键点归纳】:第一,明确题型三变式:作用是什么、这么写好处、为何这么写。第二,掌握作用题解答三个“看”:

首先,看它在篇章结构(章法和布局谋篇技巧上)作用。铺垫、开篇点题、引人入胜、总结全文;过渡、宕开一笔、穿插交代、伏笔照应;总结全文、点明主旨、深化中心;呼应开头、含蓄隽永、意在言外、发人深省等。

其次,看表示技巧上作用。用了修辞格要分析修辞格及其作用(比喻、拟人、借代、排比、反问);用了表示、写作技巧要分析表示、写作技巧作用(对比、反衬、象征、第二人称、细节、引用、抑扬、虚实等)。

第三,看内容中心上作用。利用中心辐射法分析其内容上作用。如高考全国卷Ⅱ第17题:本文题目是“春天梦”,文中又多处将“春天”与“梦”联络在一起,请说说作者为何要这么写。分析二者联络,辐射全文中心主旨:期盼春天、渴望变革、呼唤真情。第28页3.性格形象题。重点考查对人物形象性格特点概括能力。

第一,分清人物形象身份和属性: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干部、商人;警察、法官、将军、教师、学生、家长、村长、医生、律师、知青、矿工、匠人、华侨、老板、经理、科学家、教育家、文学家、企业家、科技工作者、文艺工作者、劳动妇女、退伍军人、大学生、下岗工人、无业游民等。并要明确是中国还是外国,是正面歌颂人物还是反面批判人物。

第二,利用“总—分—总”属种概念下定义逻辑方法概括人物形象。如:人是能说话、会思维、能使用工具高级动物。

第三,联络文本筛选人物(性格)主要特点:勤劳善良同情心,公平正直负责任。乐观向上正义感,带头吃苦爱劳动。谦虚谦让能宽容,忠厚老实关心人。勤奋务实很热忱,带头上进有创新。天真厚道有骨气,淳朴节俭很孝顺。无私贡献肯钻研,思维灵敏爱学习。坚持真理不畏难,理想远大有恒心。静思悔悟常反省,爱岗敬业不殉情。慷慨直率很执着,踏实本分细认真。幼稚温良恭俭让,天真仁义礼智信。第29页

第四,简析需要联络原文举例说明。以原文句子或段为单位,跳读筛选原文中相关人物性格关键词,然后整合事例,连缀这些关键词,用一句话举例说明性格特点即可。

【考题回放:新课标卷第11题】(3)马裤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明分析。(6分)【答案】:①颐指气使,目中无人,缺乏公德(答出“好指使人、行为粗鄙怪癖、自大张狂、盛气凌人、傲物自恃、不讲公德”亦可,2分);②斤斤计较,爱占小廉价,自私自利(答出“贪图小利、极端自私”等亦可,2分);③不讲卫生,不顾他人感受,趣味低下(答出“举止不雅、行为不文明、格调低下”等亦可,2分)。第30页4.正反探究题。

探究题考查四要素:人生价值、时代精神、观点特点、自己看法。

考题类型:其一,正反两面探究题:指出同意和不一样意一个,然后联络文本阐述理由。其二,一面多体探究题:立足正面(或反面)一个观点(或问题)从几个侧面或角度,联络文本事例阐述理由。

【考题回放:新课标卷第11题】(4)有些人认为,小说中“我”也有些人性弱点,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谈谈你详细理由。(8分)

【题型属性】:本题属于正反两面探究题。重点考查对文本写作意图、思想观点看法,即联络文本,谈谈是否同意题干要求观点和理由。第31页

首先同意哪一个观点需旗帜鲜明;然后回归原文,联络人物形象、性格特点3~4个方面,简明整理(找关键词、列提要);最终,简明整合举例说明同意理由。

【答案】观点一:同意,“我”也有些人性弱点。(2分)①“我”对马裤先生不妥言行不加阻止,听之任之(答出“任其发展”等亦可,2分);②“我”对马裤先生讽刺过于夸大,且语言近于刻薄(答出“看不惯、言语过分”等亦可,2分);③“我”对自己缺乏反思精神(答出“缺乏反省、自我思索、自我审阅、自知之明”等亦可,2分)

观点二:不一样意,“我”没有些人性弱点。(2分)①我”是作者思想表达者,不是性格人物(答出“‘我’表达了作者思想、‘我’不是主要人物”等亦可,2分);②“我”在事件中言行极少,性格特征不显著(答出“‘我’是旁观者、着墨不多”等亦可,2分);③“我”在小说中主要起连缀情节作用(答出“线索作用或串联情节作用”亦可,2分)。第32页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考查主要能力点:2.复习提议①从文体特点出发提升传记文本阅读能力;②从命题出发提升答题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叙述能力);③从给分点出发注意答题技巧;④从得分出发考虑文本选择。第33页五、语言文字利用—课标卷语言表示题考查内容一览表2009—辽宁卷语言表示题考查内容一览表复习提议:①全方面复习,先放后收;②要有明晰考点意识;③将考纲要求与语言文字利用实用意义结合起来考虑高考考查;④要考究复习方法。第34页1、成语2、语病3、衔接第35页六、写作高三写作训练性质——升格训练1.搞好专题训练(1)审题立意训练;(2)结构方式训练;(3)材料积累与利用;(4)语言训练;(5)书写训练。2.搞好篇与段训练第36页3.训练引导18.阅读下面材料,依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60分)如今,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