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监测历史试题_第1页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监测历史试题_第2页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监测历史试题_第3页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监测历史试题_第4页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监测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2024学年度下学期学业水平期中监测七年级历史2024.4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己收好讲评用。2.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答在本试卷上不得分。第Ⅰ卷(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把正确的答案选出来,涂在答题卡上。)1.在美国学者麦克·哈特《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一书中,隋文帝位列其中。下列属于隋文帝功绩的是()A.正式确立了科举制 B.开创了“开元盛世”C.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D.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2.(唐)杜佑《通典》记载:“西通河洛,南达江淮……其交、广、荆、益、扬、越等州,运漕商旅,往来不绝。”材料反映大运河的开通()A.巩固了隋王朝的统治 B.有利于中外经济往来C.加强了南北地区联系 D.维护了社会秩序安定3.“隋炀帝下扬州,三千美女拉龙舟。一心想把琼花看,万里江山一旦丢”。材料反映的史实是()A.隋炀帝的暴政 B.隋朝大运河的开凿C.美女、琼花皆出自江南 D.隋朝的灭亡及其原因4.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以下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言论的是()A.发展完善三省六部制 B.注重文教,编修经籍C.励精图治,重用贤能 D.减轻劳役,减省刑罚5.“盛唐气象”本来是诗歌上的一种说法,但已经被历史学家所接受,用来说明中国历史上的那个黄金时代。“盛唐气象”出现的原因是()A.开明与开放 B.颓废与反抗 C.专制与跋扈 D.任性与狂妄6.根据《唐朝人口统计表》,分析人口数变化的主要原因,以下正确的是()时间人口数649年(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1900万人726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4141万人741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4531万人A.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 B.唐玄宗重视文教事业C.唐朝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发展 D.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7.他是扬州大明寺的高僧,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前5次都因种种原因没有成功,辛劳过度而双目失明。材料反映的史事是()A.遣唐使访华 B.玄奘西行 C.鉴真东渡 D.大食人来华8.如果你想知道唐朝人是怎样认识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的,你最好查阅我国古代典籍是()A.《日本书纪》 B.《大唐西域记》 C.《佛经》 D.《史记》9.唐朝从“大唐盛世”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是()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藩镇割据 D.朱温废唐10.据史书记载,五代十国的开国君主中有很多人曾经担任节度使。如后梁君主朱温是唐朝宣武节度使,后晋君主石敬瑭是后唐河东节度使,吴越开国国君钱镠是唐朝镇海节度使等。据此可知,五代十国时期()A.只有当过节度使,才能当皇帝 B.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快速发展C.唐朝的节度使都建立了政权 D.是唐末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11.《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材料反映了宋朝某官职的职权和作用。该官职是()A.宰相 B.通判 C.转运使 D.知州12.宋朝儿童念的《神童诗》,一开头就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时民间还流行着这样的俗话“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材料主要表明,宋朝()A.等级森严 B.商业繁荣 C.重农抑商 D.重文轻武13.北宋韦骧在《钱塘集》中描述:王安石变法后,“惠遍农无乏,输均役不骚,保兵知警守,吏禄绝贪饕。……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贾集十艘。”形成“保兵知警守”、“河淤开亿顷”的主要原因是实行了()A.保甲法、农田水利法 B.青苗法、募役法C.将兵法、方田均税法 D.免役法、更戍法14.从北宋与辽、西夏之间所进行的战争结果来看,无疑都是相似的,虽然在与西夏政权的议和中,挽回了一点面子,但究其实质与辽没有什么不同。在宋与西夏政权的议和中,使北宋“挽回了一点面子”的是()A.收回燕云十六州 B.宋给西夏岁币C.元昊向宋称臣 D.宋夏边界贸易兴旺15.哈佛大学教授艾利森说,我也从中国智慧中学到很多经验,比如1005年的澶渊之盟,交战双方提出,我们不能够打败对方,但可以商讨一个条约,形成对抗的伙伴关系,在一些领域里激烈敌对,但在另外一些领域内结为伙伴。艾利森对澶渊之盟的叙述()A.比较符合历史史实 B.完全违背历史真相C.是研究澶渊之盟的重要史料 D.属于恶意诋毁中国的言论16.下图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1.收复建康2.取得郾城大捷3.“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4.“撼山易,撼岳家军难!”A.卫青北击匈奴 B.岳飞抗金C.文天祥抗元 D.戚继光抗倭17.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以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下列属于研究辽宋夏金元时期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是()A.《岳飞抗金》历史剧 B.钱维城的《平定准噶尔图卷》C.《资治通鉴》译注本 D.出土的壁画《契丹人引马图》18.“考古表明,南宋船坞不仅是建造和修理船舶的场所,很可能还是朝廷设立的专为皇室运送货物的码头。”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这种“建造和修理船舶的场所”,建造于()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19.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某地博物馆收藏了如下历史文物,能够佐证()“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铜版“交子”“会子”铜版拓片A.唐朝驿站制度比较发达 B.宋代的商业贸易十分繁荣C.宋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D.元朝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20.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从材料中可知()A.宋代政府鼓励发展海外贸易 B.政府规定商业区居民区分开C.宋代店铺经营时间不再受限 D.所有市民都只能到饭店吃饭21.下列示意图直观呈现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漫长过程,与图中③处相对应的历史时期应该是()A.隋唐时期 B.北宋时期 C.南宋时期 D.明清时期22.公元13世纪上半叶,一个让全世界都震惊的草原游牧帝国跃出历史地平线,之后横扫欧亚大陆。这个“草原游牧帝国”的缔造者是()A.成吉思汗 B.阿保机 C.阿骨打 D.努尔哈赤23.绘制年代尺是培养“时空观念”的重要途径。如图年代尺上标注的是中国历史上3个王朝建立的时间。关于这3个王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A.都结束了长期分裂并完成统一 B.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C.都对儒家学说进行了打压 D.都是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24.秦汉至唐主要依据自然界限来划分行政区划,而元代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人为地造成区划边界处于犬牙交错的格局,使地方丧失扼险而守的地理条件。这种“打破”是为了()A.保护自然环境 B.方便信息传递C.开发江南地区 D.加强中央集权25.我国某朝代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越汉朝和唐朝。该朝代管理西藏的机构是()A.西域都护府 B.宣政院 C.澎湖巡检司 D.驻藏大臣第Ⅱ卷(共50分)二、非选择题(26题18分,27题12分,28题20分,共50分。)26.和谐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隋唐时期的社会发展变化,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依然有着很多可借鉴的地方。根据材料,探究下列问题(18分)。【人与自然的和谐】材料一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唐·皮日休(1)材料一中唐朝诗人皮日休夸赞的是隋朝修筑的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哪一重要水利工程?该工程南端的起点是哪里?(4分)【社会制度的和谐】材料二隋唐时期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打开了入仕的大门。——摘编自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2)材料二中的“选官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4分)【君臣间的和谐】材料三李世民认为国家兴衰的关键在于是否能通过纳谏防止和改正错误,因此他提倡和鼓励诤谏……使君臣共商国是成为了当时的政治特色,对巩固君臣关系和臣属的忠君思想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齐康允(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唐朝时期著名的一对相处融洽的君臣。(2分)【社会经济的和谐】材料四图一《耕织图》图二《骑骆驼乐舞俑》(4)图一中耕地的农民可能使用的耕地工具是什么?图二中的精美工艺品属于唐朝陶瓷器的哪一种类?(4分)(5)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4分)27.阅读唐朝大事年表,回答问题(12分)。时间事件(史事)618年唐朝建立629年—646年玄奘西行641年文成公主入藏唐太宗统治时期贞观之治744年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鼎盛时期742年—754年鉴真东渡755年—763年安史之乱907年唐朝灭亡,五代十国时期开始(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的治世局面和唐朝灭亡以后进入的时期。(4分)(2)请参照示例,从以上材料中提取两个中外交流或民族交往的历史事件,拟定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8分)28.宋元时期,国家在制度创新、民族关系、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呈现出大国的气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有鉴于百余年间“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教训,宋太祖将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地方政权尾大不掉,作为巩固本朝统治的根本方针。(1)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太祖为“防止地方政权尾大不掉”采取了哪些措施?(任意两点即可)(4分)材料二如图是两宋时期政权并立示意图(2)请写出材料二中的①、②分别代表的政权。依据示意图指出该阶段的历史发展趋势。(4分)材料三宋代商业的发展,超过了唐代的水平而进入了比较成熟和高度繁荣的阶段。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宋朝是最适合人类生活的朝代,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中国学者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是宋朝。”(3)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宋代城市商业发展的表现,证明材料二中的观点。(4分)材料四在古代历史上,“中国”一词既是地域概念,又用来指称政权,同时又是一种美称。不仅汉族政权自称“中国”,少数民族政权也自称“中国”,“中国”的概念存在一种复数现象。元朝实现了从复数“中国”到单数“中国”的转变。(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实现从复数“中国”到单数“中国”的转变的标志性历史事件?元朝在加强地方管理上实施了什么制度?(4分)(5)以史为鉴,宋元的发展对今天我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有何启示?(4分)

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学业水平期中监测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DCDDACCBA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DACABDBBC题号2122232425答案CAADB二、非选择题(第26题18分,第27题12分,第28题20分,共50分。)26(18分)(1)大运河,余杭。(4分)(2)科举制度:进士科的创立。(4分)(3)唐太宗和魏征。(2分)(4)曲辕犁;唐三彩。(4分)(5)国家统一:统治者励精图治:注重培养人才、重用人才;政府重视经济发展;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等。(任意两点即可,4分)27(12分)(1)开元盛世(2分)五代十国(2分)(2)(8分)参考示例1:提取事件:玄奘西行:鉴真东渡观点:唐朝对外开放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或唐朝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活跃)论述:唐太宗时期,玄奘西行,到达天竺,在佛学最高学府游学,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唐玄宗时期,鉴真六次东渡日本,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综上所述,唐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中外友好交往,双向交流,兼收并蓄。参考示例2:提取事件:文成公主入藏,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观点:唐朝实行开明平等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论述:①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唐和吐蕃和亲,促进了民族团结和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②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唐还与东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关系密切,频繁交往,加强了交流,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综上所述,唐朝实行开明平等的民族政策,促进了唐与少数民族的团结和共同发展。参考示例3:提取事件:唐太宗时期贞观之治,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鼎盛时期观点:杰出历史人物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论述:唐太宗的在位时期吸取隋朝速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广纳贤才,还进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完善科举制,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在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所以在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唐玄宗统治前期,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实行一系列的改革:整顿吏治,裁减冗员,重用贤人,发展生产等,使唐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综上所述,杰出的人物对历史的发展能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