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三中集团2023-2024学年下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试题_第1页
广东省广州市三中集团2023-2024学年下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试题_第2页
广东省广州市三中集团2023-2024学年下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试题_第3页
广东省广州市三中集团2023-2024学年下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试题_第4页
广东省广州市三中集团2023-2024学年下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检测初一级历史(问卷)(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90分)一、单项选择(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对下面的示意图解读正确的选项是(

)①政权分立②政权更替频繁③北方相对安定④孕育着统一的趋势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归纳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下列对隋朝时期基本特征归纳正确的是(

)A.政权并立 B.节俭盛行 C.民族交融 D.短暂而繁荣3.隋朝一位苏州书生,要到洛阳参加科举考试,如果走运河水路,下列哪段运河他不必经过(

)A.永济渠 B.江南河 C.通济渠 D.邗沟4.下表为中国古代一位历史人物年谱(部分),对此历史人物的补充说明恰当的是(

)公元626年公元630年公元641年公元649年即皇帝位征突厥,俘颉利可汗,后被尊为“天可汗”遣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崩,葬昭陵A.建隋朝,灭南陈,结束长期分裂局面 B.创科举,开运河,加强南北经济联系C.轻徭薄赋,虚心纳谏,成就贞观之治 D.励精图治,整顿吏治,铸就开元盛世5.以下诗句分别出自杜甫诗《忆昔》和《无家别》:“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两诗描绘的景象显著不同,主要由于(

)A.安史之乱 B.藩镇割据 C.宦官专权 D.黄巢起义6.小明运用下面四幅图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是(

原始时期的骨耜

春秋时期的铁制农具

汉代楼车图

唐代曲辕犁A.原始农业的兴起 B.冶铁技术的提高C.铁犁牛耕的出现 D.耕作工具的进步7.唐朝文化博大精深、全面繁荣、影响深远、兼收并蓄。但是唐朝终究没有摆脱灭亡的命运,下列不属于唐朝灭亡的原因的是(

)A.唐朝后期宦官专权 B.黄巢起义 C.少数民族入侵 D.藩镇割据严重8.“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第,一律委任官职。”这一变化(

)A.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B.使门第高的人由此参政C.源自于殿试制度的创立 D.是重文轻武政策的结果9.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说:“综观国史,政体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成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族门第再变为科举竞选,三也。”这三级完成的时间段分别是(

)A.西周、隋唐、两宋 B.秦汉、东汉、隋唐C.秦汉、隋唐、北宋 D.西周、秦汉、北宋10.假如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唐朝,你有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①与回族朋友在长安合作经商、②看到文成公主入吐蕃

③在长安抄录李白的诗

④阅读《资治通鉴》

⑤因安史之乱而举家南迁

⑥参加殿试被钦点状元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③⑤⑥ D.②④⑤⑥11.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频繁。以下建筑中可以对此观点加以佐证的是(

)A. B.C. D.12.某同学制作了一张知识总结卡片,在卡片的横线处应当填写的内容是(

)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②唐朝对外交通发达,长安是陆路交通中心,广州是最大的外贸港口③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④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唐朝中外交流两位高僧:玄奘、鉴真两种方式:对外输出,对内引进两种作用:促进中华文明的传播,促进中外文明的交流三种原因:___________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3.据考证,唐朝的《邸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之一。与该报的产生密切相关的科技发明是(

)①造纸术

②活字印刷术

③曲辕犁

④雕版印刷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14.有学者认为,如果说安史之乱以前,唐诗以豪放、浪漫色彩引人注目:那么安史之乱以后,则代之以沉郁、悲怆的情调了。对这一评论理解正确的是(

)A.社会变迁影响唐诗创作 B.科举制促进唐诗的繁荣C.唐诗全景再现社会真实 D.安史之乱导致唐诗衰微15.有人作对联“开明君主吸亡训,贞观之治创唐荣;陈桥兵变成君主,____是国策”(

)A.重文轻武 B.分封诸侯 C.武将跋扈 D.安史之乱16.如图材料体现的时代特征是(

)A.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B.繁荣与开放的时代C.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17.“靖康年(1127年)的奇耻,尚未洗雪。臣子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以上摘自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写怀)》的白话译文,这里的“靖康年的奇耻”指的是(

)A.岳飞统领的岳家军郾城大败 B.南宋君主满足现状偏安江南C.阿骨打击溃辽军主力 D.金军攻破开封使北宋灭亡18.历史上的民族交往与交融,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下列古诗词中的“胡”所指的分别是(

)唐诗宋词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满江红》A.匈奴、契丹 B.匈奴、女真 C.吐蕃、女真 D.吐蕃、契丹19.辽、金、西夏都铸造自己的钱币,并且铸造的是中华传统样式的圆形方孔钱,钱文大都以汉字书写,这反映了(

)辽“天赞通宝”货币

金“正隆元宝”货币A.宋与西夏边界贸易兴旺 B.各民族政权间交流互鉴C.城市市民生活丰富多彩 D.各民族政权间力量消长20.下图是元丰元年(1078年),南北方各项数据统计对比情况,据此表分析可知(

)元丰元年(1078年)各项数据对比图表A.南方经济得到开发 B.北方经济发展迅速C.社会经济活力增强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21.宋初,南方地区不少茶农、桑农果农等不再是为自身的直接消费而生产,而是把产品投入市场,转换成货币,再购入粮食、布帛等生活必需品。这一现象反映出宋朝(

)A.农业技术出现重大突破 B.商业贸易繁荣C.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 D.经济重心南移22.广绣最早由史料记载见于唐人笔记,据唐人苏鄂在《杜阳杂编》所载:“唐永贞元年,南海贡奇女卢眉娘,年十四,工巧无比,能于一尺绢上绣《法华经》气卷,字之大小,不逾栗粒,而点划分明,细如毫发⋯⋯”而这位能在一尺绢上绣《法华经》7卷的南海14岁姑娘卢眉娘,便被广绣行众人奉为始祖,这是目前对广府地区刺绣最早期的文字记载。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广绣的发展与广东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有关B.广统在汉代已成为宫廷贡品C.广绣在唐代已有文献记载,且唐代时期广东地区的桑蚕业和丝织业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D.粤绣包括广绣与潮绣”23.唐代城市道路功能主要满足城市交通需要。到了宋代,城市道路两旁分布着各种商店,形成繁华的商业街,成为城市生活的中心,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明清。这种变化反映了(

)A.农业发展使商业繁荣 B.城市建筑风格的质变C.城市经济功能的增强 D.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24.如表是不同时期的学者对唐太宗形象的历史叙述和评价。这反映出(

)唐太宗形象出处“较汉文,汉武之恢弘,彼多惭德。迹其听断不惑,从善如流,千载可称,一人而已!”《旧唐书》“太宗亲执弓以射杀其兄,疾呼以加刃其弟,斯时也,穷凶极惨,而人心无毫发之存者也。”王夫之A.学者立场不同影响历史评价 B.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没有确切定论C.历史叙述应当尊重历史事实 D.历史叙述的差异性揭示历史本质25.综合下列信息可说明,宋代(

)两宋时期南北财政收入比较(赋税:万贯)“苏湖熟,天下足”

宋代民间谚语浙江哥窑裂纹瓷器A.海外贸易兴盛 B.民族政权分立C.制瓷技术高超 D.南方经济繁荣二、综合题(3题,共40分:26题12分,27题10分,28题18分)26.阅读地图,完成下列探究活动。(1)___________(填序号)既是唐朝都城,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文成公主和亲是前往_____________。(填序号)。(2分)(2)图中④这个国家派到唐朝学习的使者被称为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3分)(3)唐朝对周边国家有很大的影响力,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唐朝对外交往的史实,简析唐朝中外交流得到较好发展的因素。(5分)(4)综上所述,谈谈对我国当前的对外交往的启示。(2分)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秦汉以来,官员的选拔主要采用推举的方法。在汉代,推举的对象多是公卿或郡县的属吏,或者是儒生和有德行的人士。魏晋以后,选举之权更是逐渐被地方上的士族门阀所把持,庶族子弟多受排挤。材料二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材料三隋唐开始的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材料四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魏晋时期与隋唐时期的官员选拔方式的不同。(4分)(2)材料二反映的现象开始于哪一朝代?完善于哪一朝代?(2分)(3)根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4分)26.丝绸之路浓缩了亚欧大陆漫长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演进,见证了东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交流与交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丝绸之路示意图材料二

两汉至唐代,中国的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入宋以后,特别是南宋,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了。元代又开创了对外交通的新局面,达到了“古代中西交通史之极”的地步。明初,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摘编自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材料三

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之后是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再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物质交流的同时,中国文化、印度的佛文化、伊斯兰文化、基督文化也相互间交集共生。丝绸之路是中国融入世界并渐而有发言权和影响力的一条大国之路。——摘编自穆海《汉代的政治丰碑和国家隐痛》材料四宋代时一场“商业革命”——(美)斯诺夫里阿诺斯(1)请逐条归纳材料一中的历史信息。(2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对外交通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5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丝绸之路的特点,丝绸之路的变迁对当今中国的发展有何启示?(5分)(4)依据材料四的观点,并结合以上所学知识进行说明。(6分)参考答案:1-5BDACA 6-10DCABC 11-15BBDAA 16-20CDBBA21-25CBCAD26.(1)①②(2)称为:遣唐使;影响:把唐朝先进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举例:唐朝与新罗、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因素:唐朝实行开放包容的对外政策;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生产力的发展和国家的重视。(4)启示:我们应该坚持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交流与贸易,学习他国先进的文化科技。(任答符合题意的一点即可)。27.(1)秦汉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办法,主要以门第高低选拔官员。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通过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2)隋朝;唐朝。(3)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28.(1)历史信息:丝绸之路起点为长安,终点为欧洲,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2)史实依据:郑和下西洋;变化:由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变为了海上丝绸之路为主。原因:北方战乱多,少数民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