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五四前后至新中国成立前_第1页
七-五四前后至新中国成立前_第2页
七-五四前后至新中国成立前_第3页
七-五四前后至新中国成立前_第4页
七-五四前后至新中国成立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四”前后至新中国成立前

〔1912—1940年〕工农革命歌曲

清末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转向新民主主义。在此过程中,各地开展了群众音乐活动,产生了许多新型歌曲。这些具有革命内容和历史意义的歌曲,今天被称为工农革命歌曲。这些歌曲大多是为了直接配合政治斗争的需要,对当时的革命斗争起了促进作用。歌曲的内容大多有鲜明的立场,有很深的革命热情,都是以现成曲调填新词而成的,如《工农兵联合歌》曲调来自《中国男儿》,也有许多是根据民歌或城市小调填词。1923年2月,京汉铁路大罢工,在这次斗争中,出现了《奋斗歌》、《京汉罢工歌》等歌曲。1923年6月,在《新青年》季刊上发表了《国际歌》、《新青年》和《赤潮曲》〔瞿秋白词曲〕。《赤潮曲》是一首歌颂无产阶级英雄气概的创作歌曲,音调雄壮,气势宏大。此外,著名的革命歌曲《国民革命歌》、《工农兵联合歌》等,在北伐战争中广泛流行。专业音乐教育1920—1927年间的音乐专业教育机构主要有北京女高师音乐科、北大音乐传习所、北京艺专音乐系和上海专科师范音乐科。它们主要采用德国或日本的音乐专业教育体制,规模小,不完备和不能独立设校。萧友梅与国立音专1927年11月27日,萧友梅与蔡元培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独立的高等音乐学府——国立音乐院,萧友梅曾先后任教务主任、代理院长和院长。1929年7月,“国立音乐院”改名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在风雨飘摇的时局中,萧友梅一直坚持着将这所学校办成了亚洲第一流的高等音乐院校。萧友梅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他先后聘请了一批水平很高的外籍音乐家到音专任教。其中有俄罗斯著名钢琴家查哈罗夫、意大利小提琴家法利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齐尔品等。同时,萧友梅还聘请了从国外留学归来的一批优秀的中国音乐家任教,如周淑安〔声乐、合唱指挥〕、应尚能〔声乐、合唱指挥〕、赵梅伯〔声乐〕、李惟宁〔理论作曲〕等,尤其黄自从美国回国后,担任了几乎所有理论作曲课程的教学,对学校的教学与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萧友梅生平:萧友梅〔1884—1940〕字思鹤,广东中山人。其父萧煜,前清秀才,以教学馆为生,曾与孙中山为邻,结为世交。萧友梅自幼从父学古文,在澳门受一位葡萄牙牧师的影响,开始对音乐发生兴趣。1901年赴日本,学习教育和音乐,并于1906年参加了孙中山的同盟会。1909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1910年回国。任清政府“学部”、“视学”。1912年任孙中山临时总统府秘书,12月留学德国,就读莱比锡大学哲学系并在莱比锡音乐院学习音乐理论、钢琴、作曲、指挥等,以《十七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的研究》获博士学位。1907年,萧友梅〔右三〕与廖仲恺〔右五〕、何香凝〔右七〕等摄于日本。1920年萧友梅回国,先后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专科学校音乐科〔由他与杨仲子筹建〕、北大音乐传习所〔由他扩建〕、北京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科任教。在北大音乐传习所时教授音乐史、和声学、并组织了我国第一个具有一定水平的管弦乐队。1922年7月,他创作的《卿云歌》被北洋政府定为中华民国国歌。1927年,北京全部音乐科系被奉系军阀教育总长勒令停办,萧友梅在蔡元培、杨杏佛等的尽力促成下在上海筹建并成立了我国第一所独立的高等音乐学府——国立音乐院,1929年改名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1940年去世。1923年11月,萧友梅与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管弦乐队全体队员在该所门前合影。1927年,萧友梅、蔡元培等创办国立音乐院。萧友梅的成就:音乐教育家、作曲家、音乐理论家。作为教育家和音乐理论家,萧友梅致力于专业音乐教育事业的创立,是我国近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奠基者:①教学和办学。②教材建设和理论建树:编写了许多教科书,如《普通乐学》、《和声学纲要》、《初级中学乐理教科书》、《钢琴教科书》、《小提琴教科书》、《风琴教科书》,著述有《古今中西音阶概说》、《中国历代音乐沿革概略》、《中西音乐的比较研究》等,对音乐教育的普及和提高起了积极作用。作为作曲家:③创作歌曲九十多首,局部歌曲如《卿云歌》、《五四纪念爱国歌》、《国民革命歌》等,风格接近群众性的进行曲。但大局部歌曲内容是描写自然景色、学校生活,向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美感教育,歌曲都配有钢琴伴奏。如《问》,结构严谨,有内在激情。④器乐作品,钢琴曲《新霓裳羽衣舞》〔初是管弦乐曲,后改为钢琴曲出版〕、《哀悼引》,弦乐四重奏《夜曲》、《小夜曲》,大提琴曲《秋思》。⑤合唱曲《别校辞》〔女生合唱〕,大型声乐套曲《春江花月夜》〔包括男、女独唱,男、女合唱,混声合唱〕。《问》易韦斋词。歌曲产生于国内军阀混战时期,作者以此题材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感伤情怀。歌曲感情内在深沉,是一首有着较强感染力的艺术歌曲,在当时知识分子阶层中广为流行。赵元任生平:赵元任〔1892—1982〕,江苏常州人,幼年时受民族音乐的熏陶。少年时在南京江南高等学堂预科就读,曾跟其美籍英语教师学过钢琴。1910年留学美国,先后在康奈尔大学学习数学,选修物理、音乐〔曾选修和声学、对位法、钢琴、声乐〕,在哈佛大学学习哲学,191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20年回国任教于清华。1921年到哈佛大学攻读语言学,同时在该校教哲学和汉语。1925年回清华任教,主讲音韵学,是清华“四大国学导师”之一。1938年赴美讲学并定居美国。1982年去世。赵元任小像赵元任与女儿赵如兰赵元任的音乐创作一百多首歌曲、一部合唱曲和一些器乐小品。钢琴曲《和平进行曲》,作于1915年,是中国最早的钢琴作品。歌曲都收编在《新诗歌集》《儿童节歌曲集》《晓庄歌曲集》等当中。尤以《新诗歌集》中的歌曲影响最大,集中表达了五四时代精神,歌词大多是刘半农、胡适、徐志摩等作。赵元任歌曲创作特点①词曲结合好。由于他是语言学家,经常深入民间,对民间音乐和各地语言音韵有较好的理解。他的旋律创作符合语言音调的特点,并首创性地把民歌、戏曲中常见的花音、滑音等润腔手法用于旋律中。如《卖布谣》,用无锡方言的吟诵声调进行创作。②突出曲调的民族风格,主张“把西洋技术吸收为自己的第二个天性来发挥中国背景、中国生活、中国环境里的种种情趣”,曾探索中国化的和声、注重五声音阶为根底的中国特点,善于把民族民间素材用于创作中。如《教我如何不想他》中采用了京剧西皮原板过门的腔调,使作品风格淳厚而原始材料含而不露。③创作中注意音乐形象的生动和鲜明,充分运用和声不同的色彩,有意识地运用不同的调性布局和移调来表现情绪的开展变化。如《也是微云》中最后一句通过改变钢琴伴奏音型、运用密集和弦的平行进行展现主人公的内心激情。赵元任最有代表性的歌曲:20世纪20年代创作的《劳动歌》、《小诗》、《卖布谣》、《织布》、《教我如何不想他》、《也是微云》、《海韵》、《听雨》等,30年代创作的《西洋镜歌,40年代创作的《老天爷》等。《教我如何不想他》,刘半农作词。是他旅居英国伦敦时所写,歌曲为通谱歌形式,以对春、夏、秋、冬四季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作者“思念祖国和念旧”之意。歌曲每段尾句,引用了我国京剧中西皮原板过门的旋律,具有浓郁的民族风味。《海韵》,歌词选自现代著名诗人徐志摩诗集《翡冷翠的一夜》。这是一首具有清唱剧特色的合唱作品。内容表达了一位酷爱自由的少女,为了摆脱封建家庭的桎梏而在海边吟唱、歌舞,最后为海浪所吞没的情景,反映了“五四”时期“不自由,毋宁死”的时代精神。全曲由一个引子和五个情节各异的段落加尾声组成。歌中用女高音表示主人公女郎,用合唱表示旁观者诗翁,用钢琴伴奏表示大海,刻画了三种不同气质的音乐形象。黎锦晖20年代的群众音乐生活中,以黎锦晖的儿童歌舞音乐和城市歌舞音乐有最广泛的社会影响,他的儿童歌舞音乐在全国中小学生音乐教学中被传唱,他在30年代初写的城市歌舞音乐也曾一度给各大小城市音乐生活造成很大的冲击。生平:黎锦晖〔1891—1967〕,湖南湘潭人。1913-1919年先后在北京、长沙两地工作,受其兄黎锦熙〔语言学家〕的影响,开始研习国语、并参加北大音乐研究会,担任通俗音乐中潇湘乐组组长,编写《平民音乐新编》〔器乐为主〕和《民间采风录》〔声乐为主〕。1921年,黎锦晖应中华书局之聘到上海负责编写小学国语课本。黎锦晖在中华书局工作期间,组织了一个中西合璧的乐队,经常上演音乐会节目和他自编的儿童歌舞剧。此后七八年,是黎锦晖儿童歌舞音乐创作的黄金时代。1922年黎锦晖筹划了“明月音乐会”,1927年扩建为“中华歌舞专修学校”〔其中很多演员进入电影界成为三四十年代的职业演员〕,为早期歌舞音乐事业的开展做出了一定奉献。1928年带着全团赴广州、香港、东南亚一带演出,1929年重建明月歌舞剧社,出于经费需要开始写作大量爱情歌曲。抗战爆发后因仍追求自己的艺术理想而遭到批评。抗战期间,黎锦晖和罗靖华合作谱写抗日救亡歌曲29首,出版《中华民族战歌》第一集。1940年任职于中国电影制片厂,建国后,就任于十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兼任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研究员。文革间去世。儿童歌舞表演曲儿童歌曲中加进歌舞表演的形式称为儿童歌舞表演曲。黎锦晖创作的儿童歌舞表演曲共有24首,主要作品有:《可怜的秋香》、《好朋友来了》、《因为你》、《寒衣曲》、《欢乐歌》、《谁和我玩》、《努力》、《吹泡泡》、《蝴蝶姑娘》等。《可怜的秋香》:在黎锦晖的儿童歌舞表演曲中最具代表性。这首歌曲最初写于1921年,1926年改编为儿童歌舞表演曲。分节歌形式,三段歌词分别描写牧羊女秋香从幼年、少年到老年孤苦伶仃一生的悲苦遭遇。儿童歌舞剧黎锦晖在20世纪20年代一共创作了12部儿童歌舞剧。这些作品是:《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月明之夜》、《长恨歌》《三蝴蝶》、《春天的快乐》、《神仙妹妹》、《七姊妹游花园》、《最后的胜利》、《小小画家》、《小羊救母》、《小利达之死》。1926年,黎明晖表演《葡萄仙子》黎锦晖的歌曲集黎锦晖在他的第一部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卷首语中,列举了从事儿童歌舞剧的意义:“学国语最好以唱歌入手”“学校中各科的教材,有许多可以采入歌剧里去”“儿童模仿本能十分兴旺,习演歌剧可训练儿童美的语言、动作与姿态,养成儿童守秩序和尊重艺术的好习惯”“一切布景和化装都要儿童亲自出力······锻炼儿童思想清楚、处事敏捷的才能”“对于社会教育也有裨益”。刘天华生平:刘天华〔1895—1932〕,江苏江阴人。1912年赴上海,萌发了以音乐为职业的志向,并自学音乐理论、钢琴、小提琴等。1915年回家乡,在常州、江阴等地教小学、中学音乐,广泛接触了民间艺人和音乐家,学习二胡和琵琶,并开始进行民族器乐曲的创作。1922年赴北京,先后被聘为北大音乐传习所、北京女子高师音乐科、北京艺术专门学校的导师。1927年筹组“国乐改进社”,办刊物《音乐杂志》,1932年逝世于北京。刘天华小像。刘天华请民间艺人到家中听写乐谱并与他们一起演奏。刘天华的音乐创作10首二胡曲:《苦闷之讴》、《悲歌》、《闲居吟》、《良宵》、《光明行》、《独弦操》、《烛影摇红》、《病中吟》、《月夜》、《空山鸟语》。二胡练习曲47首。3首琵琶曲:《歌舞引》、《改进操》、《虚籁》,琵琶练习曲15首。2首民乐合奏:《变体新水令》、《混江龙》。五线谱记谱的戏曲专集《梅兰芳歌曲谱》,为梅兰芳赴美国访问演出而作。整理《安次县吵子会乐谱》、《佛曲谱》和琵琶曲《瀛州古调》。刘天华音乐创作特点1.他的创作从题材上都是个人内心感受的抒发,表现了20世纪30年代知识分子的苦闷和彷徨,如《病中吟》、《苦闷之讴》等,也有明朗清新的一类,如《空山鸟语》、《月夜》等。2.主题具有鲜明的标题性,乐曲的音调、曲式结构都有鲜明的民族特点。3.大胆吸收西洋音乐的经验,如借鉴小提琴的揉弦、跳弓、颤弓、换把、“泛音”等演奏方法,同时借用其他民间音乐体裁的结构方式、借用其他民族乐器的演奏方法来扩大二胡的表现力。《良宵》:二胡曲,又名《除夜小唱》,刘天华作于1926年的除夕之夜。《烛影摇红》:作于1926年成立“国乐改进社”前后。王光祈生平:王光祈〔1892—1936〕,四川温江县人,1914年考入中国大学法律系,1918年毕业,筹办“少年中国学会”,该会是一个探讨救国道路的政治性社会团体,是五四时期最重要的社团之一。1919年在李大钊、陈独秀、蔡元培等社会名流的支持下募捐组织“工读互助团”,实行的制度表达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理想。1920年,王光祈以《申报》等报刊特约驻德通讯记者的身份赴德国,以稿费维持生活,攻习政治经济学。1923年改学音乐,1927年入柏林大学攻读音乐学,其音乐思想与政治理想的少年中国有密切联系,此后撰写了大量中外音乐论著。1934年以《论中国古典歌剧》一文获波恩大学博士学位。1936年逝世。王光祈的音乐理想:“盖中华民族者,系以音乐立国之民族也。现在中国人虽已堕落昏愦,不知音乐为何物,然中国人之血管中,尚有先民以音乐为性命之遗痕也。吾将登昆仑之巅,吹黄钟之律,使中国人固有之音乐血液重新沸腾,吾将使吾日夜梦想之‘少年中国’灿然涌现于吾人之前。因此之故,慨然有志于中国音乐之业。”王光祈的著述:中文专著计17种,论文15篇,外文音乐论文19篇。作为音乐学家、音乐史学家,是近代音乐史上第一个以外文向世界各国介绍中国音乐的音乐学者,是中国第一个将比较音乐学的研究方法用于东西方民族音乐的比较研究的学者。重要的著述有:《中国音乐史》、《东西乐制之研究》、《东方民族之音乐》、《欧洲音乐进化论》、《论中国古典歌剧》等。创立了“世界三大乐系”,将世界乐系分为三大类:中国乐系、希腊乐系、波斯阿拉伯乐系。他的另一突出成就是在中国音乐史方面,同时,他吸取了西方律学的成果,对我国的乐律学遗产进行整理和阐述,将我国律学开展的过程系统化、科学化。救亡抗战歌曲九·一八后,全国抗日救国运动到达了一个新高潮。以上海为中心的救亡音乐团体,在群众中展开了积极的活动,写出了一批抗日歌曲。如黄自的《抗敌歌》、《旗正飘飘》,萧友梅的《参军歌》、陈洪的《上前线》、陈田鹤的《夺回失去的土地》、陈啸空的《武装自卫》、黎锦晖的《向前进攻》,等等。随后,聂耳、任光、张曙、冼星海、吕骥等人,又写出了《义勇军进行曲》、《打回老家去》、《救国军歌》、《松花江上》、《新编九·一八小调》等。《抗敌歌》1935年2月,刘良模在上海组建了“民众歌咏会”。六月,吕骥等人又在上海组织了“业余合唱团”。参加者大多为左翼文艺界的音乐工作者。一·二九后,北京学生组织了“南下扩大宣传团”,这些活动把群众歌咏进一步推向中小城镇和广阔农村。1938年,在武汉成立了“中华全国歌咏协会”,在冼星海等人的积极努力下,武汉地区出现了数万人乃至数十万人参加的各种歌咏大会,把抗日救亡歌咏推向新的高潮。抗战剧团在武汉街头演出冼星海在大冶钢厂指挥歌咏队为工人演唱抗日救亡歌曲。黄自的音乐活动黄自〔1904—1938〕:江苏川沙人。幼年接受中国古典文化教育。在上海完成小学教育,1916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开始接触西方音乐。1924年赴美国留学,在欧柏林大学学习心理学,兼修音乐。1926年获心理学学位,后继续学习理论作曲和钢琴。1928年至耶鲁大学音乐院学习,1929年回国,1930年任国立音专专任教授,担任大局部作曲和理论课。九·一八爆发后积极参加救亡抗日活动,1938年去世。黄自小像音乐艺文社《音乐杂志》三位主编人合影:黄自〔左〕萧友梅〔中〕易韦斋〔右〕黄自创作的音乐形式主要有合唱曲、清唱剧、艺术歌曲、交响音乐、电影音乐、群众歌曲和儿童歌曲等几个类别。黄自的音乐创作抗日救亡歌曲,如合唱曲《抗敌歌》〔作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旗正飘飘》〔作于1932年“一·二八事变”〕,音乐的慷慨气势表达了广阔知识分子的爱国热情。齐唱曲《九一八》〔1933年〕、《热血歌》〔1937年〕,短小朴实。随着救亡歌咏运动的开展,黄自力图使自己的音乐进一步与群众相结合、更易于传唱。另有《国旗歌》、《青天白日满地红》等。清唱剧《长恨歌》,是黄自唯一的大型声乐套曲,以白居易《长恨歌》为题材,由韦翰章作词,共10个乐章:一、仙乐飘飘处处闻;二、七月七日长生殿;三、渔阳鼙煽动地来;四、惊破霓裳羽衣舞;五、六军不发无奈何;六、宛转娥眉马前死;七、夜雨闻铃肠断声;八、山在虚无缥缈间;九、西宫院内多秋草;十、此恨绵绵无绝期。表现了盛唐时期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以及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转折,仅完成七个乐章。《山在虚无缥缈间》:以传统曲牌《清平调》为素材,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飘逸淡雅。

在艺术歌曲:黄自的创作中数量最多、最有特色的是以唐宋诗词谱写歌曲,这些歌曲不仅突出了诗词本身的韵律美,也重视抒发诗词中蕴涵的意境。如《南乡子》〔辛弃疾〕有内在的爱国激情;《点绛唇》〔王灼〕具有浪漫主义气息,和声风格表达了民族特色,《花非花》〔白居易〕、《卜算子》〔苏轼〕以素雅的笔调和深情的旋律、细致的色彩性和声表现中国式的幽静的诗情画意。以现代诗人的词谱写的抒情性独唱曲,《春思曲》、《思乡》〔韦翰章作词〕《玫瑰三愿》,这三首歌曲为音乐会演出谱写,注重发挥声乐演唱的技巧,以钢琴伴奏作意境的塑造,以和声和调性的色彩性转换来渲染感情的起伏。黄自创作的器乐作品有交响序曲《怀旧》和电影音乐《都市风光梦想曲》。《怀旧》是黄自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毕业作品,于1929年5月31日由耶鲁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史密兹指挥演出。次日当地报纸上有如下评论:“黄自的序曲《怀旧》是所有创作的管弦乐曲中的佼佼者。该曲或许不像其他作品那么炫耀,但至少有一个中心乐念,并且表现出最正确的配器手法;它同时也是音乐会中唯一令人充分欣赏的作品。”《都市风光梦想曲》是电影《都市风光》的片头音乐,按照画面即兴配乐。黄自创作的学校歌曲,适合儿童和青少年演唱,如《西风的话》、《燕语》、《本领》等,曲调优美流畅,感情朴实开朗。《西风的话》黄自的理论著述主要表现在结合教学需要编写教材,如《音乐史》〔未完成〕、《和声学》初稿;他参加中学教材的编写工作,出版《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另外也有一些有关西洋音乐史研究和音乐欣赏的论文。黄自是中国近代最著名、最有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他创作的音乐作品,属于我国20世纪30年代高水平音乐创作。赵元任在黄自逝世后曾对黄自的创作做过十分中肯的评价:“黄自······的长处是做什么像什么,总是极得体,总是极好唱,我曾经称他为现代中国最可唱〔MostSingable〕的作曲家。因为这个缘故,我赞成现在学作曲的学生们把研究修勃特〔Schubert〕,白兰姆斯〔Brahms〕等等的工夫至少匀一小局部来注意点黄自的音乐。”黄自在国立音专工作的10年期间,成果丰硕,培养了一大批专业音乐人才、创作的大批作品影响了许多同时代的音乐家,把我国专业音乐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开展阶段。青主青主〔1893—1959〕,原名廖尚果,广东惠州人。1911年辛亥革命时在汕头参加了起义部队,获得过军功。1912年以民国功臣的资格参加留学考试,留学美国,学习法律,兼学哲学和音乐。1922年回国。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被国民党看做“著作共党”而遭通缉。1929年在萧友梅的掩护下化名“青主”负责校刊的编辑和《乐艺》的主编。1934年经蔡元培等人的周旋,解除了通缉令,以原名公开露面,并继续从政,脱离了音乐界。抗战胜利后在同济大学教授德文,1959年去世。青主的音乐活动主要集中在被通缉、“亡命乐坛”的这六年时间,但他在音乐美学领域、作曲理论、西方音乐及音乐家的介绍、音乐评论、国民音乐教育等方面成绩斐然。论著有音乐美学专著《乐话》、《音乐通论》,另在国立音专的校刊《音乐杂志》、《乐艺》及江西《音乐教育》等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歌曲集《音境》、《清歌集》,诗集《诗琴响了》。青主为古诗词谱写的艺术歌曲,属于近代具有典范性意义的佳作。最有代表性的歌曲有《大江东去》〔宋·苏轼词〕、《我住长江头》〔宋·李之仪词〕、《红满枝》〔南唐·冯延巳词〕。《我住长江头》,青主以此寄托对北伐战争中的老战友的思念。贺绿汀贺绿汀〔1904—1999〕,湖南邵阳人。曾任小学音乐图画教师。1927年曾回家乡参加农民运动。他的《暴动歌》是我国的最早一首工农群众歌曲。1931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专。1934年11月在“征求有中国风味的钢琴曲”评奖中,以《牧童短笛》和《摇篮曲》获头奖和荣誉二等奖而一举成名。1937年随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剧队第一队赴南京、汉口等地进行抗日宣传活动;1938年5月到武汉,在政治部第三厅的中国电影制片厂工作。1943年到延安。1946年任延安中央管弦乐团团长。建国后长期担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和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名誉主席等领导职务。他是我国近现代杰出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是老一辈音乐家中的突出代表。贺绿汀小像贺绿汀《牧童短笛》手稿1934年,齐尔品〔中〕与其夫人〔左三〕、查哈罗夫〔左二〕、阿克萨可夫〔右二〕、黄自〔左一〕、萧友梅〔右三〕与获奖者贺绿汀〔右一〕。贺绿汀的音乐创作①获齐尔品“征求有中国风味的钢琴作品”比赛一等奖〔《牧童短笛》名誉二等奖《摇篮曲》〕。 ②电影歌曲:善于通过抒情、委婉的旋律对剧中人物作内心刻画,如《秋水伊人》;也注重歌曲风格的民族化、群众化,如《春天里》、《天涯歌女》《四季歌》等。 ③抗日歌曲:以群众歌曲为主,如《上战场》、《保家乡》等,亲切通俗;合唱《游击队歌》《胜利进行曲》等,音乐语言流畅,充满英雄气概;无伴奏混声合唱《垦春泥》歌调清新,乡土气息浓郁;独唱歌曲《嘉陵江上》有强烈的激情。《牧童短笛》,开创了中国风格钢琴曲的先河。《嘉陵江上》,具有朗诵风格,富于戏剧性变化的独唱歌曲。聂耳与救亡音乐家的歌曲创作

聂耳聂耳〔1912—1935〕,原名聂守信,云南人。1925年〔13岁〕入云南第一联合中学,积极参加革命运动、热情阅读进步文艺和理论著作。1927年考入云南一师。1930年为躲避反动当局的搜捕而到上海,在劳动之余自学日语英语、并按专业要求学习小提琴,同时,受革命文艺理论的影响,认为“艺术运动的主要任务是要群众化”。1931年考入黎锦晖的“联华歌舞学校”〔即原来的“明月歌舞社”〕任小提琴手,并跟随意大利音乐家帕杜什卡学习小提琴和作曲理论。1932年通过田汉参加了左翼剧联,正式开展了他的革命音乐活动。1933年起开始正式为左翼电影或戏剧配乐的音乐创作生活,并与张曙、任光、安娥成立了“苏联之友社”音乐小组、“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等,他的歌曲在全国各地得到了广泛流传。1935年为躲避搜捕在党组织的帮助下绕道日本去苏联深造时,淹没于日本神奈川县海中,时年23岁。1924年聂耳就读的求实小学学生乐团与教师的合影聂耳小像1928年就读省立第一师范的聂耳开始学习小提琴,与友人合影。1931年,云丰申庄歇业,聂耳考进“明月歌剧社”,图为乐队合影,后排右三是聂耳。1934年聂耳与田汉聂耳与王人美等影星的合影。聂耳受人民群众反帝斗争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以及左翼剧联的培养,在政治斗争复杂的20世纪30年代,站在群众的立场、以文艺为革命斗争的武器,认为从事音乐运动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建立“代替群众在呐喊”的“新兴音乐”。聂耳的创作集中在1933-1935年,主要是群众歌曲和抒情歌曲,都是进步电影和戏剧的插曲,另有几部器乐作品。时间电影或戏剧名称歌曲名称其他创作1933年电影《母性之光》《开矿歌》《卖报歌》舞台剧《饥饿线》《饥寒交迫之歌》1934年舞台剧《扬子江暴风雨》《打桩歌》、《打砖歌》、《码头工人歌》《苦力歌》整理改编器乐合奏曲《金蛇狂舞》《山国情侣》《翠湖春晓》《昭君出塞》电影《桃李劫》《毕业歌》电影《大路》《大路歌》、《开路先锋》、《小野猫》电影《飞花村》《牧羊女》、《飞花歌》1935年电影《新女性》组歌《新女性》话剧《回春之曲》《告别南洋》、《慰劳歌》、《梅娘曲》、《春回来了》电影《逃亡》《逃亡曲》、《塞外村女》电影《凯歌》《打长江》、《采麦歌》电影《风云儿女》《义勇军进行曲》、《铁蹄下的歌女》《毕业歌》,田汉作词,情绪明朗饱满,有很强的号召力,易于广泛传唱。《塞外村女》。聂耳的抒情歌曲多以社会底层女性为创作题材,塑造了不同的女性形象。《塞外村女》具有朴实的农村民谣风格。冼星海的音乐创作冼星海〔1905-1945〕,广东番禺人,出生于澳门。1925年在北京国立艺术专门学校选修小提琴,1928年入上海国立音乐院学习小提琴,后因学潮而辍学。1929年到法国自费留学,就读巴黎音乐院。1935年回上海,在百代唱片公司和电影公司从事音乐创作,并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与张曙等在武汉筹组音乐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并创作抗战歌曲使武汉出现规模空前的群众性歌咏活动,1938年赴延安,在“鲁艺”和女子大学兼职,并创作了一些大型作品。1940年,冼星海接 受中共中央的任务去苏联为记录片《延安与 八路军》进行制作和配乐,在苏联期间,由 于爆发了苏德战争而无法返回,1945年逝世 于苏联。

冼星海在巴黎冼星海一生经历复杂,他的创作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特点:①“法国时期”,都是室内性器乐和声乐作品,有习作特点,风格受法国现代音乐的影响,内容集中于个人情感的抒发,代表作《风》〔女高音、单簧管、钢琴〕,巴黎音乐界称此作品表达了“一切人生的、祖国的苦辣辛酸”。②“上海、武汉时期”,即1935-1938年从事救亡歌咏运动期间,作品多是各类型的适合于运动需要的群众歌曲和电影、戏剧的插曲、配乐,这段时期他在艺术上走向成熟,并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如进行曲《救国军歌》、《到敌人前方去》,抒情性与战斗性相结合;群众歌曲《在太行山上》《赞美新中国》等,反映了群众生活的侧面;儿童歌曲《只怕不抵抗》、《谁说我们年龄小》等;电影戏剧抒情插曲《夜半歌声》、《热血》、《黄河之恋》、《莫提起》等。冼星海与田汉合影③“延安时期”,集中在歌剧和大合唱两个领域探索,写出有鲜明民族风格和群众化特点的音乐,歌剧《军民进行曲》等,尤其是《黄河大合唱》,摆脱了欧洲大合唱形成的传统标准,确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群众化的新风格,是我国合唱开展的里程碑。《生产大合唱》建立在民歌和民间歌舞的根底上,有简单的情节人物和舞台表演。另有《九一八大合唱》、《牺盟大合唱》等。冼星海指挥排练《黄河大合唱》。冼星海与鲁艺合唱团女声部④“苏联时期”,由于远离祖国和合作的诗人、歌咏团体,创作集中在器乐领域,如《第一交响乐“民族解放”》、《第二交响乐“神圣之战”》交响组曲《前方》、《牧马词》、《敕勒歌》、《满江红》等。独唱歌曲《夜半歌声》是冼星海1935年为同名影片所作的主题歌。影片以富于戏剧性的曲折情节,表现了追求自由爱情的男女青年和封建邪恶势力斗争的时代精神。这首歌曲抒发了遭军阀毁容和迫害而隐匿藏身的男主人公在夜半时分仰望星空的孤独、愤怒心情。歌曲以三拍子旋律表现了压抑、痛苦的情感,舒展与紧凑交错变化的节奏蕴涵着内心凄凉与抗争的意念。二部合唱《到敌人前方去》以富于弹性的节奏和不断高涨的情绪表达了抗日战士“把鬼子赶出境”的坚决决心。冼星海的这类歌曲织体简单,手法简练,旋律流畅,非常适合于抗日歌咏团体演唱需要。解放战争时期的歌曲抗日战争时期,除了战斗性的抗战歌曲之外,还有对汉奸、发“国难财”的奸商和国民政府腐败黑暗统治进行挖苦与揭露性的歌曲作品,如舒模的《你这个坏东西》、《大家唱》、《跌倒算什么》,费克的《茶馆小调》、《五块钱》,宋扬的《苦命的苗家》、《古怪歌》等。舒模《你这个坏东西》费克《茶馆小调》在解放战争中,解放区和国统区的群众歌咏活动都得到进一步的开展。新的作品不断产生。在解放区特别流行的有《解放区的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国民党一团糟》、《两个部队不相同》、《说打就打》、《攻大城》、《咱们工人有力量》、《淮海战役组歌》等。劫夫《歌唱二小放牛郎》从“音乐神童”到爱国的“叛徒”

——中国小提琴家马思聪的奉献马思聪〔1912—1987〕,出生于广东海丰。1924—1929年去法国学习小提琴,1928年考入巴黎音乐院,1929年回国,1930年再赴法国师从毕能蓬学习作曲,1932年回国,并举行小提琴独奏巡演,轰动音乐界,被誉为“音乐神童”。1930年,马思聪在广州欧阳予倩创办的“广东戏剧研究所”附设乐队中任指挥兼第一小提琴;1933年,任南京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讲师。1937年至1939年,受聘于广州中山大学教授。1940年6月任中华交响乐团指挥。1944年11月任贵阳艺术馆长。1946年7月任台湾省交响乐团指挥,并在台湾各地举行小提琴独奏音乐会。1947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