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 人教版 培智一年级上 生活语文 教案_第1页
浙教版 人教版 培智一年级上 生活语文 教案_第2页
浙教版 人教版 培智一年级上 生活语文 教案_第3页
浙教版 人教版 培智一年级上 生活语文 教案_第4页
浙教版 人教版 培智一年级上 生活语文 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小天地一语文小天地二语文小天地三语文小天地四单元名称学校生活课题老师同学总课时3课时教学内容本课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注意倾听,并能听指令指出“老师”“同学”的图片。2.能跟读词语“老师”“同学”,理解词语的含义。3.能结合图片呈现的场景说词语“老师”“同学”。4.学习正确的握笔姿势。5.连点练习(横线)。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动画演示、创设情境等方法理解“老师”“同学”的含义。2.认读词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尊敬老师,友爱同学。课时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注意倾听,并能听指令指出“老师”“同学”的图片。2.能跟读词语“老师”“同学”,理解词语的含义。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动画演示、创设情境等方法理解“老师”“同学”的含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尊敬老师,友爱同学。教学重点1.理解图片及词语的意思。2.认读词语。教学难点1.理解图片及词语的意思。2.认读词语。教学资源配套资源游戏:《单图跟踪》《多图跟踪》。学具:“老师”“同学”的小图卡,奖励贴纸。自备资源教师的姓名词卡,本班科任老师的照片,本班学生一起玩耍、学习的照片,小镜子,小礼物(零食)。教学过程教学资源参考一、组织教学师生点名问好。二、导入新课1.播放《老师》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教师提问:谁站在讲台上?她是谁?引出学习内容:老师。2.播放《同学》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教师提问:他们是谁?引出学习内容:同学。P10视频:《老师》P10视频:《同学》三、新授1.学习词语“老师”,理解在学校里教课的人是老师。(1)教师自我介绍,学生认真倾听。(2)出示教师的姓名词卡:“××老师”,教师示范读,引导学生倾听。(3)教师展示教材上的“老师”图片,示范说词语“老师”。(4)教师依次展示教材上“数学老师”“体育老师”“音乐老师”的图片,教师示范读,学生认真倾听,再引导学生跟读。(5)教师依次出示本班科任老师的照片,并提问:这是谁?教师示范读“××老师”,学生认真倾听,再指名学生跟读。(6)评价反馈。2.学习词语“同学”,理解在学校和我们一起上课、做游戏的人是同学。(1)教师展示教材上的“同学”图片,示范说词语“同学”,引导学生认真倾听。(2)教师展示教材上天天、乐乐、贝贝等在一起玩耍、学习的图片,并提问:他们是谁?教师示范读人物名称,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再引导学生跟读。(3)教师出示班上学生在一起玩耍、学习的照片,并提问:他们是谁?教师示范读学生的姓名,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再指名学生跟读。(4)评价反馈。(1)教师示范读词语“老师”“同学”,口形夸张地演示给学生看几遍。(2)教师领读。用各种办法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如:照镜子对比口形。由于学生比较难发出“x”这个音,因此要着重指导学生掌握“学”这个字发音时的口形。(3)教师用各种形式指导学生跟读词语,如:集体读、开火车读、个别读等。(4)教师出示小图卡“老师”“同学”,并领读词语“老师”“同学”。(5)评价反馈。4.单图跟踪。(1)教师示范讲解“单图跟踪”游戏过程:屏幕展示“老师”“同学”的词卡,点击选择任意一张词卡进入相应游戏。进入游戏后,图片随机出现在屏幕各个位置,点击图片,会播放相应的音频,音频结束后,图片会出现在另一个区域,学生完成10次点击后,游戏结束并出现“你真棒”的效果。(2)学生点击“老师”“同学”的图片,跟读内容完成游戏。(3)评价反馈。四、巩固练习(1)教师示范讲解“多图跟踪”游戏过程:点击在界面的不同方位随机出现的“老师”“同学”图片,每点击一张图片都会发出相应的音频内容。(2)学生点击在界面的不同方位随机出现的“老师”“同学”图片并大声跟读内容完成游戏。2.认识老师和同学,尊敬师长,友爱同学。(1)教师带领学生认识各科任老师的照片,告诉学生“这是××老师”。(2)学生根据手中的照片找到相对应的老师,并能看着老师说出“老师好”自备资源:教师的姓名词卡自备资源:本班科任老师的照片自备资源:本班学生一起玩耍、学习的照片自备资源:小镜子学”的小图卡跟踪》跟踪》获得奖励贴纸。(3)积满5张奖励贴纸可换得小礼物(零食)。(4)学生将自己获得的小零食分享给自己的同学。五、课堂总结1.回忆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提问:今天学了哪一课?学了几个词语?分别是什么?2.布置作业:请学生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一读教材P10的内容。自备资源:本班科任老师的照片,小礼物(零食)学具:奖励贴纸单元名称学校生活课题老师同学总课时3课时教学内容第2课时本课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注意倾听,并能听指令指出“老师”“同学”的图片。2.能跟读词语“老师”“同学”,理解词语的含义。3.能结合图片呈现的场景说词语“老师”“同学”。4.学习正确的握笔姿势。5.连点练习(横线)。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动画演示、创设情境等方法理解“老师”“同学”的含义。2.认读词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尊敬老师,友爱同学。课时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注意倾听,并能听指令指出“老师”“同学”的图片。2.能跟读词语“老师”“同学”,理解词语的含义。3.能结合图片呈现的场景说词语“老师”“同学”。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动画演示、创设情境等方法理解“老师”“同学”的含义。2.认读词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尊敬老师,友爱同学。教学重点看懂图片,说出词语“老师”“同学”。教学难点看懂图片,说出词语“老师”“同学”。教学资源配套资源视频:《我会读:老师(慢速/正常语速)》《我会读:同学(慢速/正常语速)》。游戏:《装饰照片墙》。文字:《唇舌操》《找朋友》《传声筒》《看图说词》《我们一起来“抓阄”》;学具:“老师”“同学”的词卡、图片及相应的小图卡。自备资源小镜子,本班老师、同学的照片。教学过程教学资源参考四、组织教学师生点名问好。五、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一课?学习了什么?2.学生自由发言。3.装饰照片墙。(1)教师示范讲解“装饰照片墙”游戏过程:界面展示一面照片墙,墙上有两个相框,点击相框发音“老师”“同学”,学生根据语音提示将对应的图片拖动到相应的框内。(2)评价反馈。4.过渡: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课《老师同学》。5.教师引出并板书课题,带领学生读课题。教师分节演示唇舌操,请学生对着小镜子跟做,教师巡回指导。第1节:伸舌训练。第1、2拍将舌头尽量前伸,第3、4拍缩回。第5—8拍重复第1—4拍的动作。重复2个八拍。第2节:上舌位训练。第1、2拍嘴巴保持张开,第3、4拍舌尖用力抵住上齿颚,第5—8拍舌体反复训练。重复2个八拍。第3节:下舌位训练。第1拍嘴巴保持张开,第2拍舌尖用力抵住下齿颚,舌体前伸,一拍一动,重复2个八拍。第4节:翘舌训练。嘴巴保持张开,舌尖尽量上翘,持续2~3秒。重复2个八拍。三、新授1.听词语,找朋友,进一步加深词语印象。(1)教师准备好“同学”“老师”的词卡及相应的图片带学生玩《找朋友》。(2)教师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学生拿词卡,一组学生拿图片。(3)教师说出“老师”“同学”中的任意一个词语,拿到相应图片的学生和拿到相应词卡的学生就站在一起,结成朋友。(4)评价反馈。2.我会读,跟读词语“老师”“同学”。(1)屏幕展示词语“老师”“同学”,教师点击相应词语栏,出现真人朗读该词语的视频。(2)学生跟读词语。(3)评价反馈。3.传声筒,进一步熟练跟读词语。(1)教师将学生分成2~3组,每组学生站成一排。(2)教师将小图卡分发给每一排的第一名学生,并朗读小图卡上的内容(老师/同学要求学生跟读。每一排的第一名学生读完后,将小图卡依次传递给下一名学生,要求学生按队形传递并跟读下去。(3)评价反馈。4.看图说词。P11游戏:《装饰照片墙》P11文字:《唇舌操》自备资源:小镜子P11文字:《找朋友》的词卡及相应的图片P11视频:《我会读:老师(慢速/正常语学(慢速/正常语速)》P11文字:《传声筒》的小图卡P12文字:《看图说词》自备资源:本班老师、教师分发给学生“老师”“同学”的照片,请学生说一说这是老师还是同学。教师进行指导。活动结束后,教师带读词语“老师”“同学”。5.评价反馈。四、巩固练习1.教师准备“老师”“同学”的小图卡若干,本班老师、同学的照片若干。2.教师将小图卡和照片反面朝上打乱顺序放置在讲台上。3.将学生分成2人一组,上台进行抓阄。4.学生说出自己抓到的小图卡或照片上的内容(老师/同学)。五、课堂总结1.回忆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提问:今天学了哪一课?学了几个词语?分别是什么?2.布置作业。(1)和爸爸妈妈一起完成“我们一起来‘抓阄’”游戏。(2)尝试和家人、朋友介绍自己的老师、同学。同学的照片P12文字:《我们一起来“抓阄”》的小图卡自备资源:本班老师、同学的照片单元名称学校生活课题老师同学总课时3课时教学内容第3课时本课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注意倾听,并能听指令指出“老师”“同学”的图片。2.能跟读词语“老师”“同学”,理解词语的含义。3.能结合图片呈现的场景说词语“老师”“同学”。4.学习正确的握笔姿势。5.连点练习(横线)。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动画演示、创设情境等方法理解“老师”“同学”的含义。2.认读词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尊敬老师,友爱同学。课时目标知识与技能1.复习巩固,认读“老师”“同学”两个词语。2.学习正确的握笔姿势。3.连点描画(横线)。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动画演示、创设情境等方法理解“老师”“同学”的含义。2.认读词语。3.学习连点描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尊敬老师,友爱同学。教学重点学习正确的握笔姿势。教学难点连点练习(横线)。教学资源配套资源视频:《学习握笔姿势》。游戏:《配对练习》《连点描画》。文字:《听一听拿一拿》《看一看说一说》《小手变变变》《十指谣》《连点学具:“老师”“同学”的词卡,教材P12连点描画练习纸,连点练习纸。教学过程教学资源参考六、组织教学师生点名问好。七、复习导入1.我最棒——听一听,拿一拿。(1)教师准备“老师”“同学”的词卡。(2)教师分发给学生“老师”“同学”的词卡,学生拿着词卡等待教师的指令。教师读出词语(“老师”/“同学”),学生根据听到的词语出示相应的词卡。活动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2.我能行——看一看,说一说。(1)教师准备“老师”“同学”的词卡。(2)教师随机拿出1张“老师”或“同学”的词卡,学生根据教师拿出的词卡内容,大声读出词语“老师”或“同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可对学生进行适当提示。3.配对练习:点击屏幕上的图文配对或者文图配对进入游戏。4.过渡: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课《老师同学》。八、新授1.准备活动。教师根据以下步骤带领学生活动手指:我有一双小小手(伸出小手拍2下变成星星闪呀闪(双手握拳再打开,重复2次变成风车转呀转(双手手指交叉,移动手腕从左移到右变成蝴蝶飞呀飞(拇指相扣,双手四指并拢,做蝴蝶翅膀状并弯曲两下)。学生在做动作的过程中,教师进行指导。2.学习握笔姿势。(1)教师播放《学习握笔姿势》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2)教师提问:我们应该怎样握笔呢?(3)学生跟随视频一起练习正确的握笔姿势:右手拇指和食指握住笔杆下端,距离笔尖约1寸,中指内侧抵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地放在中指的下方并向手心弯曲,笔杆握得松紧适度,笔杆上端稍向右偏,紧贴虎口,与纸面约成45°角。(4)评价反馈。3.课间休息。教师根据以下步骤带领学生活动手指:P12文字:《听一听拿一拿》学”的词卡P12文字:《看一看说一说》学”的词卡P10游戏:《配对练习》P12文字:《小手变变变》P12视频:《学习握笔姿势》P12文字:《十指一根棍,梆梆梆。(用食指在身上轻轻敲打)二剪刀,剪剪剪。(用食指、中指在身上轻轻夹)三叉子,叉叉叉。(食指、中指、无名指分开伸出,轻触身体)四板凳,拍拍拍。(拇指弯曲,四指并拢,轻触身体)五小手,抓抓抓。(五指分开,做抓的动作)六烟斗,抽抽抽。(拇指和小指伸开做抽烟状)七镊子,夹夹夹。(拇指、食指、中指捏一起,在身上捏捏)八手枪,啪啪啪。(拇指、食指做手枪状)九钩子,钩钩钩。(食指弯曲做钩状)十麻花,转转转。(中指搭在食指上,食指伸直,双手转动)学生在做动作的过程中,教师进行指导。4.连点描画。(1)教师示范讲解“连点描画”游戏:①界面显示贝贝和笔之间有一条虚线,小猫和鱼之间有一条虚线。②教师示范将虚线连成横线。(2)学生完成游戏。(3)评价反馈。(1)教师准备教材P12连点描画练习纸和连点练习纸。(2)学生按要求完成连点成线。(3)评价反馈。四、巩固练习1.教师在黑板上画点,学生上台根据教师画的点,将点连成线或图形。2.评价反馈。五、课堂总结1.回忆本课所学内容。教师提问:今天学了哪一课?学了几个词语?分别是什么?2.布置作业。(1)和爸爸妈妈说一说自己的老师、同学。(2)和爸爸妈妈一起完成书本上的练习“我会连”,学习正确的握笔姿势。谣》P12游戏:《连点描画》连点描画练习纸,连点练习纸P12文字:《连点描画》单元名称学校生活课题学校总课时3课时教学内容本课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注意倾听,并能听指令指出“学校”“一年级”“二年级”的图片。2.能跟读词语“学校”“一年级”“二年级”,理解词语的含义。3.能结合图片呈现的场景说词语“学校”“一年级”“二年级”。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动画演示、创设情境等理解“学校”“一年级”“二年级”的含义。2.认读词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形成爱学校、爱学习的意识。课时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注意倾听,并能听指令指出“学校”“一年级”“二年级”的图片。2.能跟读词语“学校”“一年级”“二年级”,理解词语的含义。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动画演示、创设情境等理解“学校”“一年级”“二年级”的含义。2.认读词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形成爱学校、爱学习的意识。教学重点1.理解图片及词语的意思。2.认读词语。教学难点1.理解图片及词语的意思。2.认读词语。教学资源配套资源视频:《天天上学》《我上一年级》。游戏:《单图跟踪》《多图跟踪》。学具:“学校”“一年级”“二年级”的词卡、图片及相应的小图卡。自备资源“本校大门口”“教学楼”“五星红旗”等的照片,其他学校的照片,学生所在班级班牌的照片,“一年级”语文书的照片,“二年级”班牌的照片,“二年级”黑板报的照片,小镜子。教学过程教学资源参考九、组织教学师生点名问好。十、导入1.教师播放《天天上学》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提问:天天去哪里上学?引出学习内容:学校。2.教师播放《我上一年级》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提问:兰兰、乐乐他们上几年级?天天走错教室了,他走到几年级教室去了?引出学习内容:一年级、二年级。十一、新授1.学习词语“学校”。(1)教师出示学生所在学校大门口的照片,并提问:你知道这张照片是在哪里拍的吗?这是哪里?教师指着照片说“学校”,引导学生认真听。(2)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学校里面教学楼、五星红旗等的照片,教师说:这是学校。学生认真倾听。(3)教师出示本校大门口的照片及“学校”词卡,指着照片提问:这是哪里?为什么?P13视频:《我上一年级》自备资源:“本校大门红旗”等的照片学具:“学校”的词卡及相应的图片自备资源:其他学校(4)出示教材上“学校”的图片,并提问:这是哪里?为什么?(5)出示2幅其他学校的照片,并提问:这是哪里?为什么?(6)评价反馈。2.学习词语“一年级”“二年级”,初步认识生字“一”“二”。(1)教师出示学生所在班级班牌的照片,并提问:这是哪里?我们上几年(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一年级”班牌的照片,教师示范读“一年级”,引导学生认真听。找到照片中“一年级”的字样,教师示范读“一”,引导学生认真听。初步认识生字“一”。(3)教师出示“一年级”语文书的照片及“一年级”词卡,指着照片提问:这是什么?这是几年级的语文书?(4)教师出示书本上“一年级”的图片,并提问:你看到了什么?(5)教师出示“二年级”班牌的照片,并提问:这是在哪里?教师示范读“二年级”,引导学生认真听。(6)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二年级”班牌的照片,找到它与“一年级”班牌的照片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找到“二年级”的字样,初步认识生字“二”。(7)教师出示“二年级”黑板报的照片及“二年级”词卡,指着照片问:这是什么?这是几年级做的?(8)教师出示书本上“二年级”的图片,并提问:你看到了什么?(9)评价反馈。(1)教师示范读词语“学校”“一年级”“二年级”,口形夸张地演示给学生看几遍。(2)教师领读。用各种办法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如:看镜子对比口形。由于学生比较难发出“x”这个音,因此要着重指导学生掌握“学”这个字发音时的口形。(3)用各种形式指导学生跟读词语,如集体读、开火车读、个别读等。(4)出示小图卡“学校”“一年级”“二年级”,并领读词语。(5)评价反馈。4.单图跟踪。(1)教师示范讲解“单图跟踪”游戏过程:屏幕展示“学校”“一年级”“二年级”的词卡,点击选择任意一张词卡进入相应游戏。进入游戏后,图片随机出现在屏幕各个位置,点击图片,会播放相应的音频,音频结束后,图片会出现在另一个区域,学生完成10次点击后,游戏结束并出现“你真棒”的效果。(2)学生点击“学校”“一年级”“二年级”的图片,跟读内容完成游戏。(3)评价反馈。四、巩固练习(1)教师示范讲解“多图跟踪”游戏过程:点击在界面的不同方位随机出现的“学校”“一年级”“二年级”图片,点击每一张图片都会发出相应的音频内容。的照片自备资源:学生所在班级班牌的照片自备资源:“一年级”语文书的照片学具:“一年级”的词卡及相应的图片自备资源:“二年级”班牌的照片自备资源:“二年级”黑板报的照片学具:“二年级”的词卡及相应的图片自备资源:小镜子卡(2)学生点击在界面的不同方位随机出现的“学校”“一年级”“二年级”图片并大声跟读内容完成游戏。2.参观学校,加强理解“学校”“一年级”“二年级”。(1)教师将词卡分发给学生。(2)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学校的校园环境,引导学生认识学校里具有代表性的环境设施,如校门、门卫室、操场、升旗台、教学楼等,着重认识“学校”,并请拿到“学校”词卡的学生出示相应的词卡。(3)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学校的各个教室,引导学生认识不同教室有不同的班级名称,着重认识“一年级”“二年级”,并请拿到“一年级”“二年级”词卡的学生出示相应的词卡。五、课堂总结1.回忆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提问:今天学了哪一课?学了几个词语?分别是什么?2.布置作业:请学生回家后告诉爸爸妈妈自己读的什么学校,上几年级。单元名称学校生活课题学校总课时3课时教学内容本课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注意倾听,并能听指令指出“学校”“一年级”“二年级”的图片。2.能跟读词语“学校”“一年级”“二年级”,理解词语的含义。3.能结合图片呈现的场景说词语“学校”“一年级”“二年级”。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动画演示、创设情境等理解“学校”“一年级”“二年级”的含义。2.认读词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形成爱学校、爱学习的意识。课时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注意倾听,并能听指令指出“学校”“一年级”“二年级”的图片。2.能跟读词语“学校”“一年级”“二年级”,理解词语的含义。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动画演示、创设情境等理解“学校”“一年级”“二年级”的含义。2.认读词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形成爱学校、爱学习的意识。教学重点1.理解图片及词语的意思。2.认读词语。教学难点1.理解图片及词语的意思。2.认读词语。教学资源配套资源视频:《天天上学》《我上一年级》。游戏:《单图跟踪》《多图跟踪》。学具:“学校”“一年级”“二年级”的词卡、图片及相应的小图卡。自备资源“本校大门口”“教学楼”“五星红旗”等的照片,其他学校的照片,学生所在班级班牌的照片,“一年级”语文书的照片,“二年级”班牌的照片,“二年级”黑板报的照片,小镜子。教学过程教学资源参考十二、组织教学师生点名问好。十三、导入1.教师播放《天天上学》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提问:天天去哪里上学?引出学习内容:学校。2.教师播放《我上一年级》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提问:兰兰、乐乐他们上几年级?天天走错教室了,他走到几年级教室去了?引出学习内容:一年级、二年级。十四、新授1.学习词语“学校”。(1)教师出示学生所在学校大门口的照片,并提问:你知道这张照片是在哪里拍的吗?这是哪里?教师指着照片说“学校”,引导学生认真听。(2)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学校里面教学楼、五星红旗等的照片,教师说:这是学校。学生认真倾听。(3)教师出示本校大门口的照片及“学校”词卡,指着照片提问:这是哪里?为什么?(4)出示教材上“学校”的图片,并提问:这是哪里?为什么?(5)出示2幅其他学校的照片,并提问:这是哪里?为什么?(6)评价反馈。2.学习词语“一年级”“二年级”,初步认识生字“一”“二”。(1)教师出示学生所在班级班牌的照片,并提问:这是哪里?我们上几年(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一年级”班牌的照片,教师示范读“一年级”,引导学生认真听。找到照片中“一年级”的字样,教师示范读“一”,引导学生认真听。初步认识生字“一”。(3)教师出示“一年级”语文书的照片及“一年级”词卡,指着照片提问:这是什么?这是几年级的语文书?(4)教师出示书本上“一年级”的图片,并提问:你看到了什么?(5)教师出示“二年级”班牌的照片,并提问:这是在哪里?教师示范读“二年级”,引导学生认真听。(6)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二年级”班牌的照片,找到它与“一年级”班牌的照片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找到“二年级”的字样,初步认识生字“二”。(7)教师出示“二年级”黑板报的照片及“二年级”词卡,指着照片问:P13视频:《我上一年级》自备资源:“本校大门红旗”等的照片学具:“学校”的词卡及相应的图片自备资源:其他学校的照片自备资源:学生所在班级班牌的照片自备资源:“一年级”语文书的照片学具:“一年级”的词卡及相应的图片自备资源:“二年级”班牌的照片自备资源:“二年级”黑板报的照片学具:“二年级”的词这是什么?这是几年级做的?(8)教师出示书本上“二年级”的图片,并提问:你看到了什么?(9)评价反馈。(1)教师示范读词语“学校”“一年级”“二年级”,口形夸张地演示给学生看几遍。(2)教师领读。用各种办法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如:看镜子对比口形。由于学生比较难发出“x”这个音,因此要着重指导学生掌握“学”这个字发音时的口形。(3)用各种形式指导学生跟读词语,如集体读、开火车读、个别读等。(4)出示小图卡“学校”“一年级”“二年级”,并领读词语。(5)评价反馈。4.单图跟踪。(1)教师示范讲解“单图跟踪”游戏过程:屏幕展示“学校”“一年级”“二年级”的词卡,点击选择任意一张词卡进入相应游戏。进入游戏后,图片随机出现在屏幕各个位置,点击图片,会播放相应的音频,音频结束后,图片会出现在另一个区域,学生完成10次点击后,游戏结束并出现“你真棒”的效果。(2)学生点击“学校”“一年级”“二年级”的图片,跟读内容完成游戏。(3)评价反馈。四、巩固练习(1)教师示范讲解“多图跟踪”游戏过程:点击在界面的不同方位随机出现的“学校”“一年级”“二年级”图片,点击每一张图片都会发出相应的音频内容。(2)学生点击在界面的不同方位随机出现的“学校”“一年级”“二年级”图片并大声跟读内容完成游戏。2.参观学校,加强理解“学校”“一年级”“二年级”。(1)教师将词卡分发给学生。(2)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学校的校园环境,引导学生认识学校里具有代表性的环境设施,如校门、门卫室、操场、升旗台、教学楼等,着重认识“学校”,并请拿到“学校”词卡的学生出示相应的词卡。(3)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学校的各个教室,引导学生认识不同教室有不同的班级名称,着重认识“一年级”“二年级”,并请拿到“一年级”“二年级”词卡的学生出示相应的词卡。五、课堂总结1.回忆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提问:今天学了哪一课?学了几个词语?分别是什么?2.布置作业:请学生回家后告诉爸爸妈妈自己读的什么学校,上几年级。卡及相应的图片自备资源:小镜子卡单元名称学校生活课题学校总课时3课时教学内容第3课时本课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注意倾听,并能听指令指出“学校”“一年级”“二年级”的图片。2.能跟读词语“学校”“一年级”“二年级”,理解词语的含义。3.能结合图片呈现的场景说词语“学校”“一年级”“二年级”。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动画演示、创设情境等理解“学校”“一年级”“二年级”的含义。2.认读词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形成爱学校、爱学习的意识。课时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跟读词语“学校”“一年级”“二年级”,理解词语的含义。2.能结合图片呈现的场景说词语“学校”“一年级”“二年级”。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动画演示、创设情境等理解“学校”“一年级”“二年级”的含义。2.认读词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形成爱学校、爱学习的意识。教学重点认读生字“一”“二”。教学难点认读生字“一”“二”。教学资源配套资源游戏:《配对练习》《小鸭吃鱼》《火眼金睛》。学具:“一”“二”的词卡,“第一组”“自备资源标有“一”或者“二”的物品。教学过程教学资源参考十五、组织教学师生点名问好。十六、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一课?学了些什么?2.学生自由发言。3.配对练习。(1)教师示范讲解游戏过程:游戏初始界面呈现图文配对和文图配对两张卡片,点击任意一张卡片,可以进入相应的游戏。(2)学生操作完成游戏。(3)评价反馈。4.过渡: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课《学校》。P13游戏:《配对练习》十七、新授(1)教师示范讲解“小鸭吃鱼”游戏过程:界面展示两条鱼,鱼身分别标有“一”“二”,点击任意一条鱼进入游戏,拖动小鸭子点击鱼,吃掉标有“一”或“二”的小鱼。(2)学生操作完成游戏。(3)评价反馈。(1)教师示范讲解游戏过程: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片,找一找图片中的生字“一”或“二”。(2)学生点击界面操作完成游戏。(3)评价反馈。(1)教师将小组提示卡放在两边,并将词卡分发给学生,请拿到词卡“一”的学生站到第一组的区域,拿到词卡“二”的学生站到第二组的区域。学生根据自己拿到的词卡,对应相应的组名,站到各自的小组区域里。(2)评价反馈。四、巩固练习1.教师事先将若干带有“一”或“二”的物品(如班牌、教科书、作业本)藏在教室里,请学生找一找教室里哪些物品上有“一”或“二”,找得多的学生可以得到奖励。2.评价反馈。五、课堂总结1.回忆本课所学内容。教师提问:今天学了哪一课?学了几个词语?分别是什么?还认识了哪几个生字?2.布置作业:请学生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隐藏在生活里的“一”和“二”。P15游戏:《小鸭吃鱼》P15游戏:《火眼金睛》P15文字:《排排提示卡P15文字:《火眼金睛》自备资源:标有物品单元名称学校生活课题教室总课时4课时教学内容本课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注意倾听,并能听指令指出“教室”“桌子”“椅子”的图片。2.能跟读词语“教室”“桌子”“椅子”,理解词语的意思。3.能结合图片呈现的场景说出词语“教室”“桌子”“椅子”。4.连点练习(竖线)。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动画演示、创设情境等方法理解“教室”“桌子”“椅子”的含义。2.认读词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爱护教室中的桌子和椅子。课时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注意倾听,并能听指令指出“教室”“桌子”“椅子”的图片。2.能跟读词语“教室”“桌子”“椅子”,理解词语的含义。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动画演示、创设情境等方法理解“教室”“桌子”“椅子”的含义。2.认读词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爱护教室中的桌子和椅子。教学重点1.理解图片及词语的意思。2.认读词语。教学难点1.理解图片及词语的意思。2.认读词语。教学资源配套资源游戏:《装扮教室》《开火车》《单图跟踪》《多图跟踪》。学具:“教室”“桌子”“椅子”的词卡、图片及相应的小图卡,学校场所桌子、椅子的填充图及相应的桌子、椅子异形图卡纸。自备资源本班级的教室照片,其他班级的教室照片,镜子。教学过程教学资源参考一、组织教学师生点名问好。二、导入1.教师带着学生从外面进教室,边走边说:同学们,我们进教室上课了。待学生一个个坐好后,教师逐个来到学生的座位边,试着引导学生跟教师说一说并指一指:桌子、椅子。2.师:我们去看一看兰兰、乐乐、贝贝和天天的教室吧。(1)观看动漫视频《教室》。(2)引出学习内容:教室。3.装扮教室。(1)屏幕左边为一个缺少“桌子”“椅子”的教室场景,界面右边的框里放有“床”“桌子”“椅子”,引导学生拖动桌子、椅子到教室的相应位置。(2)教师提问:教室里面有什么?(3)引出学习内容:桌子、椅子。三、新授1.学习词语“教室”。(1)教师用PPT展示本班“教室”的照片及词语,并提问:这是哪里?教师指着照片说词语“教室”,引导学生认真听。(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室”的照片,照片中有大大的黑板、讲台、课P16游戏:《装扮教室》桌椅。出示词卡贴在照片旁,教师示范读词语,引导学生认真听。(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自己使用的桌子、椅子,教师指着桌子、椅子说词语,引导学生认真听。(2)教师用PPT展示其他班级的教室照片,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桌子、椅子都是一样的。教师指着桌子、椅子说词语,引导学生认真听。3.听词语,找朋友,进一步理解词语。(1)教师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学生拿词卡,一组学生拿图片。教师说出“教室”“桌子”“椅子”其中一个词语,拿到相应图片的学生和拿到相应词卡的学生就站在一起,结成朋友。(2)评价反馈。4.游戏“开火车”。(1)教师示范操作游戏:根据语音提示拖动“教室”“桌子”“椅子”的图片到小火车上,让小火车开走。(2)学生练习。(3)评价反馈。(1)教师示范读词语“教室”“桌子”“椅子”,口形夸张地演示给学生看几遍。(2)教师领读。用各种办法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如:看镜子对比口形。(3)用各种形式指导学生跟读词语,如集体读、开火车读、个别读等。(5)评价反馈。6.单图跟踪。(1)教师示范讲解“单图跟踪”游戏过程:屏幕展示“教室”“桌子”“椅子”的词卡,点击选择任意一张词卡进入相应游戏。进入游戏后图片会随机出现在屏幕各个位置,点击图片,会播放相应的音频,音频结束后,图片会出现在另一个区域,学生完成10次点击后,游戏结束并出现“你真棒”的效果。(2)学生分别点击“教室”“桌子”“椅子”的图片,跟读内容完成游戏。(3)评价反馈。四、巩固练习(1)教师示范讲解“多图跟踪”游戏过程:点击在界面的不同方位随机出现“教室”“桌子”“椅子”的图片,每点击一张图片都会发出相应的音频内容。(2)学生点击在界面的不同方位随机出现的“教室”“桌子”“椅子”图片并大声跟读内容完成游戏。2.放回原位。教师出示学校场所桌子、椅子的填充图,请学生先说一说各种桌子和椅子的图卡所对应的词语,再把它们粘贴到相应的填充图上。五、课堂总结1.回忆本节课所学内容。自备资源:本班级的教室照片学具:“教室”的词卡自备资源:其他班级的教室照片P17文字:《找朋友》卡及图片P17游戏:《开火车》自备资源:镜子图卡P17游戏:《单图跟踪》P17游戏:《多图跟踪》P16文字:《放回原位》学具:学校场所桌子、椅子的填充图及相应的桌子、椅子异形图卡纸教师提问:今天学了哪一课?学了几个词语?分别是什么?2.我的桌子、椅子。引导学生看看自己使用的桌子、椅子是否干净,有没有在桌子上乱画等,引导学生爱惜课桌椅。3.参观教室。教师带领学生到不同班级的教室参观,参观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教室里面有什么?请学生指一指教室里的桌子、椅子。P16文字:《参观教室》单元名称学校生活课题教室总课时4课时教学内容第2课时本课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注意倾听,并能听指令指出“教室”“桌子”“椅子”3.能结合图片呈现的场景说出词语“教室”“桌子”“椅子4.连点练习(竖线)。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动画演示、创设情境等方法理解“教室2.认读词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爱护教室中的桌子和椅子。的图片。”。课时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注意倾听,并能听指令指出“教室”“桌子”“椅子”的图片。2.能跟读词语“教室”“桌子”“椅子”,理解词语的含义。3.能结合图片呈现的场景说词语“教室”“桌子”“椅子”。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动画演示、创设情境等方法理解“教室”“桌子”“椅子”的含义。2.认读词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爱护教室中的桌子和椅子。教学重点看懂图片,说出词语“教室”“桌子”“椅子”。教学难点看懂图片,说出词语“教室”“桌子”“椅子”。教学资源配套资源视频:《我会读:教室(慢速/正常语速)》《我会读:桌子(慢速/正常语图片:《教材插图》《不同的学习场所》《各种各样的桌子》《各种各样的椅子》。学具:“教室”“桌子”“椅子”的词卡、图片及相应的小图卡。自备资源小镜子,本校其他班级的教室照片,本班教室的照片。教学过程教学资源参考十八、组织教学师生点名问好。十九、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一课?学了些什么?2.学生自由发言。3.听教师读词语,试着在教师提供的卡片中找出对应的图片或词卡。4.引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带领学生读课题。二十、新授(1)唇舌操。教师分节演示唇舌操,请学生对着小镜子跟做,教师巡回指导。第1节:张口闭唇训练。闭双唇,张口(尽量张大再闭双唇,张大口,反复练习。第2节:咧唇训练。将嘴角尽量向两侧展开,放松,再展开,再放松,反复练习。第3节:圆唇训练。双唇呈字母“o”型(越圆越好再放松,反复练习。第4节:咂唇训练。闭双唇,口唇呈半张开状态,迅速闭合,迅速半张开,可以发出震动声,反复练习。(2)看视频,学习读。教师给学生播放真人朗读“教室”“桌子”“椅子”的视频,引导学生认真听再跟读。(3)游戏“邮递员”。学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教师扮演邮递员,手拿小图卡送给学生,边送边念儿歌:“我是小小邮递员,我为大家送卡片,我把卡片送给你,请你跟我读出来。”然后教师说出小图卡对应的词语,学生收到小图卡后跟读小图卡上的内容(教室/桌子/椅子)。学生掌握游戏玩法后,可让学生来扮演邮递员,给其他学生送小图卡。(1)教师出示本校其他班级的教室照片,指着照片提问:这是哪里?你知道是哪个班的教室吗?教室里有什么?引导学生说词语。(2)出示教材上“教室”的图片,并提问:这是哪里?教室里有什么?(3)教师出示教室、音乐室、图书室、个别辅导室、康复训练室、美工室的图片。引导学生比较观察。(4)教师出示不同的桌子、椅子图片(各种各样的桌子、椅子有所不同引导学生观察。教师指着桌子、椅子说词语,引导学生说词语。四、巩固练习“椅子”的词卡及相 应的图片P17文字:《唇舌操》自备资源:小镜子P17视频:《我会读:教室(慢速/正常语《我会读:椅子(慢速/正常语速)》P17文字:《邮递员》“椅子”的小图卡自备资源:本校其他班级的教室照片《不同的学习场所》《各种各样的桌子》《各种各样的椅子》“椅子”的小图卡1.听教师说词语,请学生找出教室里的桌子、椅子。2.教师出示小图卡,带学生读一读词语。五、课堂总结1.回忆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提问:今天学了哪一课?学了几个词语?分别是什么?2.布置作业:和爸爸妈妈一起完成“请你猜猜”的游戏:教师拍摄教室的照片请学生带回家,让爸爸妈妈猜猜哪间是自己的教室。跟爸爸妈妈说说哪一张桌子、椅子是自己的。自备资源:本班教室和其他班级教室的照片单元名称学校生活课题教室总课时4课时教学内容第3课时本课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注意倾听,并能听指令指出“教室”“桌子”“椅子”3.能结合图片呈现的场景说出词语“教室”“桌子”“椅子4.连点练习(竖线)。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动画演示、创设情境等方法理解“教室2.认读词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爱护教室中的桌子和椅子。的图片。”。课时目标知识与技能1.复习巩固,认读词语“教室”“桌子”“椅子”。2.能结合图片呈现的场景说词语“教室”“桌子”“椅子”。3.连点练习(竖线)。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动画演示、创设情境等方法理解“教室”“桌子”“椅子”的含义。2.认读词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爱护教室中的桌子和椅子。教学重点连点练习(竖线)。教学难点连点练习(竖线)。教学资源配套资源学具:“教室”“桌子”“椅子”的词卡,连点描画练习纸。自备资源小镜子,本班级教室、其他班级教室的照片,音乐室、图书室、个别辅导室、康复训练室、美工室的照片。教学过程教学资源参考二十一、组织教学师生点名问好。二十二、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一课?学了些什么?2.学生自由发言。3.教师出示词卡,复习词语“教室”“桌子”“椅子”,引导学生认读。4.过渡: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3课《教室》。二十三、新授(1)准备活动。教师分节演示唇舌操,请学生对着小镜子跟做,教师巡回指导。第1节:张口闭唇训练。闭双唇,张口(尽量张大再闭双唇,张大口,反复练习。第2节:咧唇训练。将嘴角尽量向两侧展开,放松,再展开,再放松,反复练习。第3节:圆唇训练。双唇呈字母“o”型(越圆越好再放松,反复练习。第4节:咂唇训练。闭双唇,口唇呈半张开状态,迅速闭合,迅速半张开,可以发出震动声,反复练习。(2)我问你答。①教师准备:本班级教室、其他班级教室的照片;音乐室、图书室、个别辅导室、康复训练室、美工室的照片。②教师出示照片(如:教室)并提问:这是哪里?这里有什么?③学生回答:这是××(教室这里有××(桌子)。①教师示范:连一连,画一画。屏幕左边展示P18“我会连”的图片,界面右边展示“桌子缺一条边”的图片,提供一支笔,学生拖动笔进行连点描画。②学生练习。(2)复习握笔姿势。(3)游戏延伸到练习纸:练习纸上方有鱼妈妈、虾妈妈、青蛙,在小蝌蚪的正上方为青蛙,它们之间出示点,学生沿点画直线连接青蛙。二十四、巩固练习1.完成书本练习:动动笔,给小椅子画上腿。2.提供缺一条虚线边(竖边)的“桌子”“椅子”“雨伞”练习纸,学生完成练习。五、课堂总结1.回忆本课所有内容。教师提问:今天学了哪一课?学了几个词语?分别是什么?2.布置作业: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隐藏在生活里的“竖边”,试着写一写卡P17文字:《唇舌操》自备资源:小镜子P17文字:《我问你答》自备资源:本班级教室、其他班级教室的照片;音乐室、图书室、个别辅导室、康复训练室、美工室的照片P18游戏:《连点描画》学具:连点描画练习纸学具:连点描画练习纸笔画“竖”。单元名称学校生活课题教室总课时4课时教学内容第4课时本课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注意倾听,并能听指令指出“教室”“桌子”“椅子”3.能结合图片呈现的场景说出词语“教室”“桌子”“椅子4.连点练习(竖线)。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动画演示、创设情境等方法理解“教室2.认读词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爱护教室中的桌子和椅子。的图片。”。课时目标知识与技能1.复习跟读词语“教室”“桌子”“椅子”,理解词语的含义。2.能结合图片呈现的场景说词语“教室”“桌子”“椅子”。3.连点练习(竖线)。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动画演示、创设情境等方法理解“教室”“桌子”“椅子”的含义。2.认读词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爱护教室中的桌子和椅子。教学重点连点练习(竖线)。教学难点连点练习(竖线)。教学资源配套资源视频:《我会读:教室(慢速/正常语速)》《我会读:桌子(慢速/正常语游戏:《连点描画》。学具:“教室”“桌子”“椅子”的词卡及相应的小图卡,连点描画练习纸。自备资源学校不同教室(功能室)的桌子、椅子照片,学生家里的桌子、椅子照片。教学过程教学资源参考二十五、组织教学师生点名问好。二十六、复习导入1.引导学生观看视频《我会读:教室(慢速/正常语速)》《我会读:桌子(慢速/正常语速)》《我会读:椅子(慢速/正常语速)》,巩固三个词语的发音。2.教师出示“教室”“桌子”“椅子”的小图卡,带领学生读词语。二十七、巩固练习1.听一听,拿一拿。(1)教师准备词卡“教室”“桌子”“椅子”。(2)教师大声读词语,如“教室”,学生拿出或指出相应的词卡。(3)评价反馈。2.说一说,读一读。(1)教师提问:我们在教室做什么?找一找,我们的教室里有没有桌子。(2)教师用PPT展示学校不同教室(功能室)的桌子的照片,提问:这是什么?(3)教师用PPT展示学生家里的桌子的照片,提问:这是什么?用来做什么的?(4)教师出示词卡“桌子”,请学生跟读“桌子”。(5)方法同上,复习“椅子”。3.连点描画。(1)教师示范连一连,画一画。界面左边展示P18“我会连”的图片,界面右边展示“桌子缺一条边”的图片,学生拖动笔进行连点描画。(2)学生自主练习。(3)提供缺一条虚线边(竖边)的“桌子”“椅子”“茶几”“床”的练习纸,学生自由完成练习。四、课堂总结1.回忆本课所学内容。2.布置作业。(1)教师提供小图卡,请爸爸妈妈读词语给学生听,让学生选出对应的卡片,并跟读词语。(2)学生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隐藏在生活里的“竖边”,试着写一写笔画“竖”。P17视频:《我会读:教室(慢速/正常语速)》《我会读:桌子(慢速/椅子(慢速/正常语速)》“椅子”的小图卡学具:“教室”“桌子”“椅子”的词卡自备资源:学校不同教室(功能室)的桌子、椅子的照片,学生家里的桌子、椅子的照片学具:“桌子”“椅子”的词卡P18游戏:《连点描画》学具:连点描画练习纸“椅子”的小图卡单元名称个人生活课题人总课时3课时教学内容本课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注意倾听,并能听指令指出“人”“头”“手”的图片。3.能结合图片呈现的场景说词语“人”“头”“手”。4.仿说句子“这是。”。5.认读生字“人”,描红“人”字。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动画演示、创设情境等从整体到局部理解“人”“头”“手”的含义。2.会听、会读词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建立自我保护的意识。课时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注意倾听,并能听指令指出“人”“头”“手”的图片。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动画演示、创设情境等从整体到局部理解“人”“头”“手”的含义。2.会听、会读词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建立自我保护的意识。教学重点1.理解图片及词语的意思。2.认读词语。教学难点1.理解图片及词语的意思。2.认读词语。教学资源配套资源视频:《我的头,我的肩》《拍拍小手点点头》。文字:《找一找》《拼图》《邮递员》。学具:食物、动物、植物的小图卡,贝贝的头、手拼图,贝贝的的头、手异形图卡纸,“头”“手”“人”的词卡及相应的小图卡。自备资源学生自己的照片(照片下配有“人”字)。教学过程教学资源参考一、组织教学师生点名问好。二、导入1.播放歌曲视频《我的头,我的肩》,引导学生与教师进行互动。2.教师传授:小朋友们都有头、肩、胸、腰、腿、膝盖、手、脚。我们都是“人”(教师在说的时候边用手指一指相关部位,最后站成一个“人”字形)。3.教师请学生起立,试着跟教师学习用自己的身体站成一个“人”字形。4.教师出示课题:人。三、新授(1)教师出示食物、动物、植物的小图卡,学生自己的照片(下面写着“人”字让学生在小图卡中找出自己的照片,要求学生完成以下任务:P26视频:《我的头,我的肩》P26文字:《找一找》①在自己的照片、动物小图卡、植物小图卡、食物小图卡中辨别“人”;②在自己的照片、动物小图卡、植物小图卡中辨别“人”;③在自己的照片、动物小图卡中辨别“人”;④提供自己的照片体会自己是“人”。(2)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自己分类的图片,借助分类出来的“人”的图片,认读“人”字。(3)分发书本让学生指一指课文《人》中的“人”字。(4)指一指教室里的人。(1)学生观看教师播放的动漫视频《拍拍小手点点头》。(2)教师引导学生观看视频:兰兰的头高亮数次,播放音频“这是头”,图片下方出现“头”字。然后听到“头”的音频时,学生跟着大声读“头”。请学生指出自己的“头”,大声说出“头”。教师跟学生聊一聊:头在想什么呢?(3)学习“手”的方法同上。3.引导学生指一指教室里有哪些人。4.游戏活动:看谁反应快。(听教师说,迅速指出对应的部位)5.拼图游戏。(1)学生先仔细观察人物拼图,说一说图片上缺少哪些部位,然后动手完成拼图(2)学生听教师指令(人/头/手找出对应的词卡,然后将词卡粘贴到拼图上人物对应的部位旁。(3)把粘贴好的拼图、词卡读出来。四、巩固练习1.单图跟踪。(1)教师示范讲解游戏:屏幕展示“人”“头”“手”的词卡,点击选择任意一张词卡进入相应游戏。进入游戏后,图片随机出现在屏幕各个位置,点击图片,会播放相应的音频,音频结束后,图片会出现在另一个区域,学生完成10次点击后,游戏结束并出现“你真棒”的效果。(2)学生点击“人”“头”“手”的图片,跟读音频完成游戏。(3)评价反馈。2.多图跟踪。(1)教师示范讲解游戏:点击在界面的不同方位随机出现的“人”“头”“手”图片,每点击一张图片都会发出相应的音频内容“人”“头”“手”。(2)学生点击在界面的不同方位随机出现的“人”“头”“手”图片并大声跟读词语完成游戏。教师引导学生拖动游戏界面上的帽子给“人”戴上。学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教师扮演邮递员,手拿小图卡送给学生,边送边念儿歌:“我是小小邮递员,我为大家送卡片,我把卡片送给你,请你跟我读出来。”然后教师说出小图卡对应的词语,学生收到小图卡后跟读小图卡上的内容(人/头/手)。学生掌握游戏玩法后,可让学生扮演“邮递员”,给其他学生送小图卡。植物的小图卡自备资源:学生自己的照片(照片下配有“人”字)P26视频:《拍拍小手点点头》学具:贝贝的头、头、手异形图卡的词卡P27游戏:《单图跟踪》P27游戏:《多图跟踪》P26游戏:《戴帽子》P27文字:《邮递员》“手”的小图卡五、课堂总结1.回忆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提问:今天学了哪一课?学了几个词语?分别是什么?2.布置作业:请学生回家后跟爸爸妈妈玩一玩拼图游戏。单元名称个人生活课题人总课时3课时教学内容第2课时本课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注意倾听,并能听指令指出“人”“头”“手”的图片。3.能结合图片呈现场景说词语“头”“手”。4.仿说句子“这是。”。5.认读生字“人”,描红“人”字。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动画演示、创设情境等从整体到局部理解“人”“头”“手”的含义。2.会听、会读词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建立自我保护的意识。课时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注意倾听,并能听指令指出“人”“头”“手”的图片、词卡。2.能跟读词语“人”“头”“手”,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准字音。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动画演示、创设情境等从整体到局部理解“人”“头”“手”的含义。2.会听、会读词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建立自我保护的意识。教学重点1.理解图片及词语的意思。2.认读词语。教学难点1.理解图片及词语的意思。2.认读词语。教学资源配套资源视频:《我会读:人(慢速/正常语速)》《我会读:头(慢速/正常语速)》《我会读:手(慢速/正常语速)》。文字:《唇舌操》《请你跟我这样做》。学具:食物、动物、植物的小图卡,“人”“头”“手”的词卡、图片及相应的小图卡。自备资源学生自己的照片(照片下配有“人”字小镜子,学生家人、家具、小动物的照片。教学过程教学资源参考一、组织教学师生点名问好。二、复习导入1.教师出示食物、动物、植物的小图卡,学生自己的照片(照片下配有“人”2.请学生听指令找出“人”,听教师读指出人的“头”“手”。3.过渡: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4课《人》。4.引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带领学生读课题。三、新授(1)教师播放真人朗读“人”“头”“手”的视频,引导学生认真看、认真(2)学生在教师辅导下完成游戏“配对练习”。操作图文配对:请点击小喇叭听一听,将图片移动到对应的词卡上。(1)教师分节演示唇舌操,请学生对着小镜子跟做,教师巡回指导。第1节:伸舌训练。将舌尽量前伸,缩回,再前伸,再缩回。重复2个八拍。第2节:上舌位训练。嘴巴保持张开,舌尖用力抵上齿颚,舌体反复训练。重复2个八拍。第3节:下舌位训练。嘴巴保持张开,舌尖用力抵下齿颚,舌体前伸,一拍一动。重复2个八拍。第4节:翘舌训练。嘴巴保持张开,舌尖尽量上翘,持续2~3秒。重复2个八拍。(2)跟教师玩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教师演示发“t”音:舌尖抵住上颚(上牙根部气流冲开舌尖发音。学生跟着教师做,或用小镜子观察自己的口形,教师适当指导。(3)出示词卡“人”“头”“手”,请班级中能力较强的学生带读词语。(4)文图配对,进一步熟练认读词语。①教师出示词卡,带领学生认读词语。②教师示范配对过程:找到词语“人”,右手食指指住词语,根据黑板上的图文卡片,找到图片“人”,左手食指指住图,右手食指将词移动到图片的上面,边移边读词语;将词停在图的下面,指词指图,大声朗读。③引导学生回忆刚刚点的是什么词语。④学生按照教师指导语一步一步完成配对。⑤学生按照教师指导语完成本课词语的配对练习,方法同上。重复多次。四、巩固练习植物的小图卡自备资源:学生自己的照片(照片下配有“人”字)P27视频:《我会读:人(慢速/正常语速)》《我会读:头(慢速/正常语速)》《我会读:手(慢速/正P26游戏:《配对练习》P27文字:《唇舌操》自备资源:小镜子P27文字:《请你跟我这样做》“手”的词卡应的图片1.教师给学生分发小图卡,请学生听教师读找出对应的小图卡;听教师读找出对应的词卡与小图卡进行配对。2.教师带领学生“开火车”读词语。五、课堂总结1.回忆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提问:今天学了哪一课?学了几个词语?分别是什么?2.布置作业。活动准备:学生家人、家具、小动物的照片。活动过程:听爸爸妈妈读,找出“人”的照片,并指出“头”和“手”。 应的小图卡自备资源:学生家人、家具、小动物的照片单元名称个人生活课题人总课时3课时教学内容第3课时本课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注意倾听,并能听指令指出“人”“头”“手”的图片。3.能结合图片呈现的场景说词语“人”“头”“手”。4.仿说句子“这是。”。5.认读生字“人”,描红“人”字。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动画演示、创设情境等从整体到局部理解“人”“头”“手”的含义。2.会听会读词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建立自我保护的意识。课时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结合图片呈现的场景说词语“头”“手”。2.仿说句子“这是。”。3.认读生字“人”,描红“人”字。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动画演示、创设情境等从整体到局部理解“人”“头”“手”的含义。2.会听会读词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建立自我保护的意识。教学重点1.能结合图片呈现场景说词语“头”“手”。2.仿说句子“这是。”。3.认读生字“人”,描红“人”字。教学难点仿说句子“这是。”。教学资源配套资源游戏:《听一听》《小蝌蚪找妈妈》《幸运大转盘》。自备资源手帕。教学过程教学资源参考二十八、组织教学师生点名问好。二十九、复习导入1.出示课题,请学生读一读。2.教师谈话: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4课《人》。教师出示图片和词卡“人”“头”手”,指名学生将图片和词卡配对贴在黑板上。3.教师带读。三十、新授(1)屏幕上展示教材P28的乐乐图片,教师示范操作,根据高亮的部位选择对应的句子。(2)学生自己玩游戏。2.教师引导学生玩“捉迷藏”的游戏。教师用手帕蒙住自己的眼睛与学生玩捉迷藏的游戏,教师摸到学生的头问:“这是什么?”学生回答:“这是头。”摸到学生的手问:“这是什么?”学生回答:“这是手。”教师还可以摸摸学生的脚和教室里的桌子、椅子,向学生提问。3.小蝌蚪找妈妈。教师辅导学生玩一玩互动游戏:界面上依次游来一只小蝌蚪,上面分别有汉字生点击与蝌蚪身上的汉字一样的青蛙,蝌蚪就会游到青蛙妈妈身边。4.幸运大转盘。引导学生认识与“人”有关的词,请点击转盘一起来跟读词语“老人”“男人”“女人”。三、巩固练习1.师生互动:我问你答。教师指学生的头、手提问:这是什么?学生回答:这是。2.进行开火车游戏,学生认读“人”字。三十一、课堂总结1.回忆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提问:今天学了哪一课?学了些什么?2.布置作业:学生尝试练习书写“人”字。学具:“人”图片及相应的词卡一听》迷藏》自备资源:手帕蝌蚪找妈妈》运大转盘》单元名称个人生活课题男生女生总课时3课时教学内容本课目标知识与技能3.能结合场景说句子“我是男生。”“我是女生。”来表达自己的性别。4.观察男女厕所的标志,知道男生上男厕所,女生上女厕所。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观看动画、情境表演等方法了解自己的性别并会区分男、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男女生之间如何正常交往。课时目标知识与技能3.能结合主题图的内容理解词语“男”“女”“男生”“女生”的含义。4.观察男女厕所的标志,知道男生上男厕所,女生上女厕所。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观看动画、情境表演等方法了解自己的性别并会区分男、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男女生之间如何正常交往。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资源配套资源视频:《上厕所》《男生和女生》《男生女生不一样》。游戏:《单图跟踪》《多图跟踪》。自备资源无。教学过程教学资源参考三十二、组织教学师生点名问好。三十三、导入1.教师播放视频《上厕所》,引导学生观看。2.教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乐乐是男生还是女生?他上哪个厕所?兰兰是男生还是女生,她上哪个厕所?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引出学习内容“男生”“女生”。三十四、新授(1)教师播放视频《男生和女生》,引导学生观看。教师提问:天天是男生还是女生?贝贝是男生还是女生?P29视频:《上厕所》P29视频:《男生(2)教师播放视频《男生女生不一样》,引导学生观看。教师结合教材P27图片提问:这是男生还是女生?(3)教师再次播放视频《男生女生不一样》,引导学生观看。教师随机暂停视频提问:男生应该上男厕所还是女厕所?男生穿什么衣服女生问题一样)(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男厕所标志图,找到图中的“男”字,教师教学。(2)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女厕所标志图,找到图中的“女”字,教师教学。(3)教师出示天天的图片,询问学生:天天是男生还是女生?引导学生回答并教学“男生”这个词语。(4)教师出示贝贝的图片,询问学生:贝贝是男生还是女生?引导学生回答并教学“女生”这个词语。(5)评价反馈。(1)教师示范读词语“男生”“女生”,口形夸张地演示给学生看几遍。(2)教师领读。用各种办法纠正学生的发音,如看镜子对比口形。因为学生较难发“n”这个音,所以要着重指导学生掌握“男”“女”发音时的口形。(3)教师指导学生以各种形式跟读词语,如集体读、开火车读、个别读等。(4)教师出示小图卡,领读词语“男”“女”“男生”“女生”。(5)评价反馈。4.单图跟踪。(1)教师示范讲解游戏:界面展示“男生”“女生”的词卡,点击任意词卡进入游戏。进入游戏后,界面显示男生/女生的图片,图片随机出现在屏幕各个位置,点击后,播放相应的音频(2)学生点击男生/女生的图片,跟读音频完成游戏。(3)评价反馈。四、巩固练习1.多图跟踪,跟读词语。(1)教师示范讲解游戏:点击在画面的不同方位随机出现“男生”“女生”的图片,并大声读出图片内容“男生”“女生”。(2)学生点击在画面的不同方位随机出现的“男生”“女生”图片并大声跟读图片内容完成游戏。2.我会区分。(1)教师根据学校具体情况,让学生自己找到厕所的位置,并正确辨认男厕所和女厕所,知道自己应该进哪个厕所。(2)教师根据学校具体情况,让学生自己找到寝室的位置,并正确辨认男寝室和女寝室,知道自己应该去哪个寝室。五、课堂总结1.回忆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提问:今天学了哪一课?学了几个词语?分别是什么?2.布置作业:请学生回家后告诉爸爸妈妈自己是男生还是女生,应该上男厕所还是女厕所。和女生》P29视频:《男生女生不一样》插图》生”的小图卡P30游戏:《单图跟踪》P30游戏:《多图跟踪》P29文字:《我会区分》单元名称个人生活课题男生女生总课时3课时教学内容第2课时本课目标知识与技能3.能结合场景说句子“我是男生。”“我是女生。”来表达自己的性别。4.观察男女厕所的标志,知道男生上男厕所,女生上女厕所。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观看动画、情境表演等方法了解自己的性别并会区分男、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男女生之间如何正常交往。课时目标知识与技能3.能结合主题图的内容理解词语“男”“女”“男生”“女生”的含义。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观看动画、情境表演等方法了解自己的性别并会区分男、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男女生之间如何正常交往。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资源配套资源视频:《我会读:男生(慢速/正常语速)》《我会读:女生(慢速/正游戏:《听词语找图片》《卡片分类》《配对练习》。文字:《唇舌操》《我说你找①》《我说你找②》。学具:“男生”“女生”的词卡、图片及相应的小图卡。自备资源小镜子,学生爸爸的单人照,学生妈妈的单人照,学生的单人照。教学过程教学资源参考三十五、组织教学师生点名问好。三十六、导入1.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一课?学了些什么?2.学生自由发言。3.过渡: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5课《男生女生》。4.教师引出课题并板书,带领学生读课题。三十七、新授1.教师分节演示唇舌操,请学生对着小镜子跟做,教师巡回指导。第1节:伸舌训练。将舌体尽量前伸,缩回,再前伸,再缩回。重复2个八拍。第2节:上舌位训练。嘴巴保持张开,舌尖用力抵上齿颚,舌体反复训练。重复2个八拍。第3节:下舌位训练。嘴巴保持张开,舌尖用力抵下齿颚,舌头体前伸,一拍一动。重复2个八拍。第4节:翘舌训练。嘴巴保持张开,舌尖尽量上翘,持续2~3秒。重复2个八拍。第5节:翘舌训练。第1—3拍,嘴巴保持张开,舌尖尽量上翘,持续2~3秒,第4拍放松。重复2个八拍。(1)教师出示天天和乐乐的图片,提问:天天和乐乐是男生还是女生?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拿出“男生”的词卡与图片配对教学词语。(2)教师出示兰兰和贝贝的图片,提问:兰兰和贝贝是男生还是女生?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拿出“女生”的词卡与图片配对教学词语。(3)听词语,找图片。教师示范讲解游戏玩法:屏幕展示书上天天拿球和兰兰拿娃娃的图片,根据语音提示“男生/女生”,选择对应的图片。学生操作游戏。(4)卡片分类。教师示范讲解游戏玩法:界面下方展示4张男生和女生的图片。界面上方有两个盒子,盒子下有男生和女生的词卡,盒子旁边有小喇叭,点击可发音“男生/女生”,拖动图片到相应盒子里。学生操作游戏。(5)评价反馈。(1)教师播放视频《我会读:男生(慢速/正常语速)》《我会读:女生(慢速/正常语速)》,引导学生学习并跟读词语。(2)教师出示词卡领读。用各种办法纠正学生的发音,如看镜子对比口形。要着重指导学生掌握易错、偏难的字的发音。(3)指导学生以各种形式跟读词语,如集体读、开火车读、个别读等。(5)评价反馈。4.配对练习。(1)图文配对:界面上方是“男生”“女生”2张图片,界面下方是“男生”“女生”2张词卡。移动图片到词卡上进行匹配。学生操作练习。(2)文图配对:界面上方是“男生”“女生”2张词卡,界面下方是“男生”“女生”2张图片,移动词卡到图片上进行匹配。学生操作练习。(3)教师评价反馈。四、巩固练习P30文字:《唇舌操》自备资源:小镜子《女生》生”的词卡及相应的图片P30游戏:《听词语找图片》P30游戏:《卡片分类》P30视频:《我会读:男生(慢速/正常语速)》《我会读:女生(慢速生”的词卡及相应的小图卡P29游戏:《配对练习》1.我说你找①。教师提前收集好学生的单人照、学生爸爸的单人照和学生妈妈的单人照,再出示“男生”或“女生”的词卡,请学生找出与词卡对应的照片。对找错或找不全的学生,教师给予指导。2.我说你找②。(1)教师收集学生及其父母的单人照后将照片放在一起。(2)教师发出指令:“请找出1张女生的照片。”每个学生从照片堆中找出1张女生的照片,教师一一检查,对找错的学生进行指导。(3)教师发出指令:“请找出1张男生的照片。”每个学生从照片堆中找出1张男生的照片,教师一一检查,对找错的学生进行指导。五、课堂总结1.回忆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提问:今天学了哪一课?学了几个词语?分别是什么?”2.布置作业:请学生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读词语。P30文字:《我说你找①》生”的词卡自备资源:学生爸爸的单人照,学生妈妈的单人照,学生的单人照P30文字:《我说你找②》自备资源:学生爸爸的单人照,学生妈妈的单人照,学生的单人照单元名称个人生活课题男生女生总课时3课时教学内容第3课时本课目标知识与技能3.能结合场景说句子“我是男生。”“我是女生。”来表达自己的性别。4.观察男女厕所的标志,知道男生上男厕所,女生上女厕所。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观看动画、情境表演等方法了解自己的性别并会区分男、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男女生之间如何正常交往。课时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进行连点描画。2.能结合场景说句子“我是男生。”“我是女生。”来表达自己的性别。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观看动画、情境表演等方法了解自己的性别并会区分男、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男女生之间如何正常交往。教学重点能结合场景说句子“我是男生。”“我是女生。”。教学难点能结合场景说句子“我是男生。”“我是女生。”来表达自己的性别。教学资源配套资源自备资源小镜子。教学过程教学资源参考三十八、组织教学师生点名问好。三十九、导入1.教师出示词卡带读。2.教师提问:××,你是男生还是女生呢?学生自由发言。3.过渡:今天我们来学习说句子“我是男生(女生)。”。4.引出课题。四十、新授1.准备活动。(1)教师带领学生做手指操:土豆土豆丝儿(双手握拳对击2下,手掌相对拍1下土豆土豆皮儿(双手握拳对击2下,手背相对拍1下土豆丝儿土豆皮儿(双手握拳对击1下,手掌相对拍1下土豆皮儿土豆丝儿(双手握拳对击1下,手背相对拍1下)。活动过程中教师进行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姿势。(2)连点描画。界面左边展示教材P31的图,界面右边展示1幢房子缺少三条边的图,学生在屏幕上操作画笔完成游戏。(1)教师通过互动游戏教学,引导学生仿说句子。界面展示P31的男生、女生图片,点击兰兰则兰兰说话,弹出气泡框并发音“我是女生。”;点击乐乐则乐乐说话,弹出气泡框并发音“我是男生。”。(2)教师引导学生仿说句子“我是男生。”或“我是女生。”。(3)评价反馈。四、巩固练习1.用句子回答问题。教师指名学生回答问题:你是男生还是女生?引导学生用句子回答问题:我是男生(女生)。(1)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做自我介绍,先说一说自己的名字,再说一说自己是男生还是女生。要求学生说的时候声音要大,信心要足。(2)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大声做自我介绍,先说一说自己的名字,再说一说自己是男生还是女生。要求学生拍拍胸脯大声说。五、课堂总结生”的词卡P31文字:《手指操》P31游戏:《连点描画》P31游戏:《听一P31文字:《自我介绍》自备资源:小镜子1.回忆本节课所学内容。2.布置作业:请学生回去向爸爸妈妈做一次自我介绍。单元名称个人生活课题男生女生总课时3课时教学内容第3课时本课目标知识与技能3.能结合场景说句子“我是男生。”“我是女生。”来表达自己的性别。4.观察男女厕所的标志,知道男生上男厕所,女生上女厕所。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观看动画、情境表演等方法了解自己的性别并会区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