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管反激变换器_第1页
单管反激变换器_第2页
单管反激变换器_第3页
单管反激变换器_第4页
单管反激变换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管反激变换器引言开关电源是利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控制开关管开通和关断的时间比控制IC和MOSFET构成。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使得开关电源技术也在不断地创新。目前,开关电源以小型、轻量和高效率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是当今电子信息产业飞速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作、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而电子设备都离不开可靠的电源,进入80年代计算机电源全面实现了开关电源化,率先完成计算机的电源换代,进入90年代开关电源相继进入各种电子、电器设备领域,程控交换机、通讯、电子检测设备电源、控制设备电源等都已广泛地使用了开关电源,更促进开关电源和线性电源相比,二者的成本都随着输出功率的增加而增长,但二者增长速率各异。线性电源成本在某一输出功率点上,反而高于开关这一成本反转点日益向低输出电力端移动,这为开关电源提供了广泛的发推动了高新技术产品的小型化、轻便化。另外开关电源的发展与应用在安防监控,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及保护环境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2—一.设计任务和功能要求………………-4-二.储能变压器及开关管等关键参数计算……………4-2.1确定反射电压UOR及钳位电压Uz(DD吸收回路)或Uclamp(RCD吸收回路)……………………4-2.2计算匝比…………5-2.3计算最大占空比Dmax 5-2.4初级侧电感斜坡中心电流(初级侧等效电感平均电流) 2.5.次级侧电感斜波中心电流……………………-6-2.6计算初级侧电感Lp……………-6-2.7估算电感体积……………………6-2.8计算匝数………………………-7-2.9计算辅助绕组(PWM控制芯片供电绕组)匝2.10估算绕线窗口能否容纳………7-2.11估算磁芯气隙长度……………-7-2.12估算输入输出电容……………7-三.主要元器件资料………………………-8-3.1UC3842内部工作原理简介…………………8-3.2PC817简介……………………-10介……………12-芯………………………-14-四.反激变化器设计原理……………-14-4.2振荡电路设计…………………15-4.3驱动电路设4.4启动电路设4.5电流反馈电路设计……………-18-五.以下为所用到的元器件清单……………………18-六.设计个人总结………………………19-七.实物图与PCB原理八.参考文献……………22-一.设计任务和功能要求(1)交流输入电压UAC范围24~36V;(2)变换器工作在CCM模式;(3)输出电压为12V,输出电流为417mA,输出功率为5W;(4)效率为85%;二.储能变压器及开关管等关键参数计算2.1确定反射电压UOR及钳位电压Uz(DD吸收回路)或Uclamp(RCD吸收回路)经过计算可以得到尖脉冲吸收回路消耗的功率由此可见:钳位电压Uzb必须大于Uor,否则吸收回路将消耗太多的功率,影响变换器的效率,工程上Uz一般取(1.4-1.6)*Uor。显然,在开关管截止期间开关管承受的最大电压Udsmax=Uinmax+(1.4-1.6)*n(Uo+Ud)&It;Vds-30V在开关管导通期间,次级回路整流二极管D截止,起承受的最大电压在开关导通期间,次级回路整流二极管D截止,其承受的最大电压<VbrUinmax=√2×Uacmax=√2×36=50.9V;使用100V耐压MOS管,截止期间MOS管承受的最大电压取70V(耐压留30V余量),即TVS管耐压Uz=Vdsmax-Uinmax=70-50.9=19.1V;路功耗可能太大,影响效率,如果耐压允许,Uz可取1.6倍Vor。Uor=Uz/1.5=19/1.5=12.7V.假设次级整流快恢复二极管压降Ud为0.9V,则N=Uor/(Uo+Ud)=12.7/(12+0.9)=0.984Udmax=Uinmax/n+Uo=50.9/0.984+12=63.88V,即选择70V-100V耐压快因此必须在输入电压为最小值时,设计变换器有关参数。在二极管整流、电容滤波电路中,当滤波电容C容量适中时,最小输2.4初级侧电感斜坡中心电流(初级侧等效电感平均电流)llp=lor/(1-D)=lo/n(1-D)llpk=llp(1+r/2)为减小变压器体积,电流纹波比r取0.5,则初级侧电感电流有效值在80°C时,两倍趋肤深度为减少导通损耗,所选MOS电流大于等于4倍llppk,即选用4A100Vlls=lo/(1-D)llpsk=Ils(1+r/2)=0.537Ad=2llsram/n×N×J=20.537/n×3.14×4.5,2.7估算电感体积输入功率Pin=Po/n当磁感应强度峰值Bpk取0.3T(接近饱和值)时,频率f取KHZ、输单位为W时。储能变压器磁芯有效体积Ve=0.314×Ue/B^2×(2+r)^2/r×Pin/fUe一般取100-300之间,当Ue取200时,变压器磁芯有效体积Ve=732mm^3,初步考虑用EE16磁芯(PC40材质),该磁芯体积绕线窗口有效面积Aw为39.85mm^2,无气隙电感系数Al=1140uh/N^2。Ns=Np/N=27.2/0.984=28,2.9计算辅助绕组(PWM控制芯片供电绕组)匝数Nss=Uo+Ud1/Uo+Ud×Ns=16+0.7/12+0.7×28=35.由于辅助绕组电流输出电流小,整流二极管可使用1N4148,因此其导2.10估算绕线窗口能否容纳0.35mm漆包线外皮直径为0.39,0.25漆包线外皮直径为0.31,则绕线在反激变换器中,为减少漏感,提高效率,磁芯气隙不能大(制在0.1mm-2.0mm之间),因此近似认为Ae=Aζ=uOA(Np^2/Lp-1/Al)其中Ae取Irms=Il×Dmax×(1-Dmax+r^2/12)又因为输入最大电压为51V,所以可以选择100V耐压470uf容量的电因为输出电压为12V,最大纹波电流为0.27A,所以根据电容参数可以选择25V耐压470uf容量的电解电容。图1示出了UC3842内部框图和引脚图,UC3842采用固定工作频率脉冲宽度可控调制方式,共有8个引脚,各脚功能如下:①脚是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外接阻容元件用于改善误差放大器的增②脚是反馈电压输入端,此脚电压与误差放大器同相端的2.5V基准④脚为定时端,内部振荡器的工作频率由外接的阻容时间常数决定,f=1.8/(RT×CT);⑥脚为推挽输出端,内部为图腾柱式,上升、下降时间仅为50ns驱动能力为±1A;⑦脚是直流电源供电端,具有欠、过压锁定功能,芯片图1UC3842内部原理框图817是常用的线性光藕,在各种要求比较精密的功能电路中常常被当作耦合器件,具有上下级电路完全隔离的作用,相互不产生影响。当输入端加电信号时,发光器发出光线,照射在受光器上,受光器接受光线后导电耦合器只能传输数字信号(开关信号),不适合传输模拟信号。线性光电耦合器是一种新型的光电隔离器件,能够传输连续变化的模拟电压或电流信号,这样随着输入信号的强弱变化会产生相应的光信号,从而使光敏不但可以起到反馈作用还可以起到隔离作用。它的输出电压用两个电阻就可以任意地设置到从Vref(2.5V)到36V范围内的任何值。该器件的典型动态阻抗为0.2Ω,在很多应用中可以用它代替齐纳二极管,例如,数字电压表,运放电路、可调压电源,开关电源等等主要参数电压参考误差:±0.4%,典型值@25℃(TL431B)典型值为0.22欧姆,最大输入电压为37V最大工作电流150mA内基准电压为2.5V输出电压范围为2.5~36VTL431的具体功能可以用图c的功能模块示意。由图可以看到,VI可知,只有当REF端(同向端)的电压非常接近VI(2.5V)时,三极管中才会有一个稳定的非饱和电流通过,而且随着REF端电压的微小变化,通过三极管图1的电流将从1到100mA变化。当然,该图绝不是TL431的实2.5V基准源,下图b作可调基准源,电阻R2和R3与输出电压的关系3.4EE16磁芯根据输入、输出电压范围,可选择单管反激或双管反激拓扑结构。以及为了实现输出电压稳定的输出电压取样电压取样电路、基准电压、误差放大、光电耦合等部分组UC3842的4脚和8脚构成RC振荡电路,可采用下面近似公式计算:F=1.8/(Ct×Rt)4.4启动电路设计启动电流1MA时为使UC3842能正常启动,启动电阻应符合:动电容选择68uf/50V的电解电容。这次开关电源的设计让我受益匪浅,从元器件参数的计算选择到变压器的绕制、PCB的布线和制作等,都加深了我对开关电源的认识,而不再仅仅是停留在书本上算几个参数那么简单。在画PCB的时候,未全面考虑到元器件的封装,或者是买到的器件跟自己设计的封装有所出入,都导致后来制板的困难。制版的时候就弄坏了一块,腐蚀过度。变压器也是第一次绕制,有次因用力过猛,把骨架掰断,要不就是绕的时候计算混淆,双最后还是成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