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_第1页
2022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_第2页
2022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_第3页
2022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_第4页
2022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一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第1讲语言凝练处,智慧深藏中一一成语................................-7-

第2讲语言的基石,情意的信使一一实词、虚词..........................-39-

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I语言文字运用部分和2019年全国卷相比,语段综合题

变化较大:内容方面,词语、病句、补充句子没有考查,考查了标点符号、修辞

和语句比较鉴赏;命题形式方面,一道客观题、两道主观题,形式更加灵活。2020

年新高考全国卷II的语段综合题则考查了词语、补充句子和修辞手法;命题形式

为两道客观题和一道主观题。语言表达题的主观题部分,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I、

II还都考查了语病修改、压缩语段。语言文字运用题呈现出三个特点——实用性、

创新性和综合性。

一、相关概念

实词,含有实际意义的词,实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即有词汇意义和语法

意义的词。一般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

虚词,泛指没有完整意义的词汇,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的词。具有必须依附

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作语法成分、不能重叠

的特点。

熟语,指常用的固定短语。如:乱七八糟、不管三七二十一、死马当作活马

医等。熟语用词固定、语义结合紧密、语音和谐,是语言中独立运用的词汇单位,

它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熟语一般具有两个特点:结构上的稳定性、

意义上的整体性。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壬”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

起“后乱”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

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为歇后语。歇后语

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了很多智慧。如:空棺材出葬一一目(墓)中无人;一

脚踢翻煤油炉一一散伙(火);大胖小子抓周一一小人得志。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称成语。成

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

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

应用的,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

二、有关成语的其他知识

成语的出处

出自古代典籍,如“功败垂成”出自晋阳之战,“完璧归赵”出自《史记・廉颇

蔺相如列传》,“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草木皆兵”出自《晋书・苻坚

载记》,“一箭双雕”出自《北史・长孙晟传》,“口蜜腹剑”出自《唐书.李林甫传》。

出自古代的寓言,如“狐假虎威”出自《战国策・楚策》,“鹤蚌相争”出自《燕

策》,“画蛇添足”出自《齐策》,“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察今》,“自相矛盾”

出自《韩非子•难势》。

出自日常口语,如“咬文嚼字”“拖泥带水”“阳奉阴违"'‘不三不四”“心直

口快”等。

成语的特征

结构固定性。成语的构成成分和结构形式都是固定的,一般不能随意变更或

增减语素。成语里的语序也有固定性,一般不能随意更改。

意义整体性。成语在意义上具有整体性。“它的意义往往不是其构成成分意

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其构成成分的意义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出来的整体意义。

成语通常来自古代文献或俗语,其语体风格庄重、典雅。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近几年考查情况如下:

年份考点考情变化

2020年新高考卷II和2020年全

考查了连词“以

国卷I、II、III,均在语段综合

及”“乃至”“尚

2020词语辨析题中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除了

且”“虽然”“然而”

考查成语和实词,还加入了对虚

词如连词的考查

考查范围扩大,一改往年只考查全国卷I、II、」考查范

2019词语辨析成语(辨析或选用)的形式,变为考围扩大,轮考考点推陈出

查实词(双音节、三音节)、短语、新

成语,而且都是常见、常用的词

语;在病句题中考查词语的正确

使用

选项给出四组形义十分接近的成

主要考查形义相近的成

语,不仅考查成语含义的辨析,

2018成语辨析语的辨析,以及其担负的

还考查了成语的词性和成语在语

语法功能

句中充当的句子成分等

「真题体验」

一、(2020.全国卷I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在中国各种艺术形式中,篆刻是一个的门类。篆刻是从实用印章的

应用中发展而来的。中国的印章最初用在制陶工艺方面,上面镌刻的是图案、花

纹或族徽。到春秋战国时期,刻有官职名或人名的文字印章得到普遍使用。唐宋

以后,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

增加了人文意味。印章不再局限于用来昭示身份与权力,而是通过镌刻人名字号、

斋馆名称成语警句等来表达情趣志向。印章也就超越实用功能,成为文人表达自

己审美追求的独特方式。中国印章艺术由此实现了一次完美的升华——演变为中

国文化特有的篆刻艺术。明清时期,众多的艺术家在篆刻上融入了对汉

字形体的研究和理解,再加上他们对印面布局的精心设计,对各种刀法的熟练掌

握,篆刻艺术迅速走向成熟并孕育出的流派风格。篆刻艺术的发展及成

就,使印章成为与中国画、中国书法紧密结合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中国画和书

法作品中的组成部分。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X)

A.别具匠心才思敏捷异彩纷呈弥足珍贵

B.别具匠心才华横溢奇光异彩不可或缺

C.十分独特才华横溢异彩纷呈不可或缺

D.十分独特才思敏捷奇光异彩弥足珍贵

C解析:第一空:“十分独特”强调独有的、特别的、与众不同的。“别具

匠心”强调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的构思,常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这里

强调篆刻艺术在中国各种艺术形式中的“独特”与“特有”性,故应选择“十分

独特”。第二空:“才华横溢”的意思是很有才华,多就文学艺术方面而言。“才思

敏捷”形容人的反应快,思维灵活,脑子很聪明。这里强调的是艺术家在篆刻艺

术上的才华,而不是强调思维灵活,选择“才华横溢”更恰当。第三空:“异彩纷

呈”比喻突出的成就或表现,强调事物的新奇、特别与色彩的艳丽、繁多,可以

直接充当谓语或定语。而“奇光异彩”的意思是奇妙的光亮和色彩,可以直接充

当宾语,但不能直接充当定语,充当谓语时其前一般应有“有”之类的动词。文

中横线处应填入的是“流派风格”的定语,因此,应选择“异彩纷呈第四空:

“不可或缺”表示非常重要,强调不可缺少。“弥足珍贵”强调事物十分珍贵。由

前面的“紧密结合”可知是强调不可缺少而非强调珍贵,故应选择“不可或缺”。

二、(2019•全国卷I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中国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等类别,其中

文人音乐的代表主要就是古琴艺术。但随着传统文人阶层在中国的消失,古琴艺

术逐渐,甚至被社会遗忘。直到2003年,中国的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这种过去对文化有着深刻影响

的艺术形式,才重新了生机。古琴音量小,很多人认为这是它的一

个缺点,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它的一个特点。正因为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

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我国古代就有“琴者,心

也”“琴者,禁也”的说法。“琴者,心也”即弹琴是为了和自己的心灵对话,

与大自然交流,与三五“知音”互相欣赏;“琴者,禁也”即弹琴是为了

自己,也说明在古人心目中,琴不仅是一件乐器,也是的工具。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边缘化获得制约放松身心

B.私人化获得制约修身养性

C.私人化焕发约束放松身心

D.边缘化焕发约束修身养性

D解析:被社会遗忘,只能对应“边缘化”;“生机”与“焕发”搭配恰当;

由“琴者,禁也”可知第三空为“约束”,由此推知琴为“修身养性”的工具。

三、(2018•全国卷I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大洋一号”是中国第一艘现代化的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船。自1995年以来,

这艘船执行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多个大陆架勘查

航次的任务。今年,它又完成了历时45天、航程6208海里的综合海试任务。对

不熟悉的人而言,走进“大洋一号”,犹如进入了一座迷宫。在这里,重力和ADCP

实验室、磁力实验室、地震实验室、综合电子实验室、地质实验室、生物基因实

验室、深拖和超短基线实验室等各种实验室_______,分布在第三、四层船舱。

由于船上配备了很多先进设备,人不用下水就能进行海底勘探。比如,深海可视

采样系统可以将海底微地形地貌图像传到科学考察船上。犹如有了千里眼,海底

世界可以,并可根据需要地抓取矿物样品和采集海底水样;深

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可以在深海底比较坚硬的岩石上钻取岩芯。

“大洋一号”的远航活动,与郑和下西洋相呼应。600年前,伟大的航海家郑

和七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600年后,“大洋一号不断进步”,

,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法律框架下,探索海洋奥秘,开发海洋资

源,以实际行动为人类和平利用海洋作出中国人民的贡献。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一应俱全一览无余易如反掌东山再起

B.应有尽有一览无余轻而易举再接再厉

C.一应俱全一目了然轻而易举东山再起

D.应有尽有一目了然易如反掌再接再厉

B解析:一应俱全:应有的都有了,形容一切具备。应有尽有:应该有的全

都有了,表示一切齐备。“一应俱全”强调“全”,“应有尽有”强调“有”。一

览无余:一眼望去就看得很清楚,毫无遗漏。一目了然:看一眼就完全清楚明白。

“一览无余”强调“看到”,“一目了然”强调“看清”。易如反掌:像翻一下手

掌那样容易,形容事情极容易办成。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很容易做。“易如反掌”

强调“容易”,“轻而易举”强调“轻松”。东山再起: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再

接再厉:一次又一次地继续努力。

四、(2017.全国卷I)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①比赛过后,教练希望大家事聚牍鼓,继续以高昂的士气、振奋的精神、最

佳的竞技状态,在下一届赛事中再创佳绩。

②今年,公司加大公益广告创新力度,制作出一批画面清新、京呼冷性的精

品,有效发挥了公益广告引领社会风尚的积极作用。

③世界各国正大力研制实用的智能机器人,技术不断升级,创新产品层出不

方,未来有望在多领域、多行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④赵老师学的是冷门专业,当年毕业时,不少同学离开了该领域,而他守无

不阿,坚持致力于该专业的教研工作,最后硕果累累。

⑤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给古丝绸之路的沿线城市带来了活力,很

多城市对未来羊嘴通存,跃跃欲试。

⑥目前,快递业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行业,快递服务虽不能说万无二朱,

但的确为百姓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A.①③⑥B.①④⑤

C.②③⑤D.②④⑥

B解析:①重整旗鼓:指失败之后,重新集合力量再干(摇旗和击鼓是古代

进军的号令)。也说重振旗鼓。该句说“再创佳绩”,表明本次比赛并未失利。不

合语境。②意味深长:指意思含蓄深远,耐人寻味。意味:情调;趣味。使用正

确。③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层,重复。穷,尽。使用正确。

④守正不阿:形容处理事情公平正直,不讲情面。正,公正。阿,偏袒。望文生

义。⑤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踌躇,从容自得的

样子。和“未来”矛盾。⑥万无一失:绝对不会出差错。使用正确。

命题角度」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语文全国卷的词语(包括熟语)辨析题,可以发现以下几点:

特点趋势

2018年起,高考语文全国卷主要考查近义词语选用这一题

型,考查的词语数量由2017年的6个增加到8个,材料也

由单个句子变成了语段;从整体来看,考查难度有所增加;

考查形式:灵活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II病句辨析中考查

了对“并行不悖”这一成语的辨析;2020年全国卷n考查

了连词;高考语文全国卷对词语的考查形式越来越灵活,

要注意多方面备考

设误类型:注重语境根据语境辨析词语语义间的细微区别是近两年的考查重点

词语辨析题的选材范围由之前的成语到2019年的实词(双

音节、三音节)+短语+成语,且所选词语都是日常高频易

选词特点:范围扩大,

错用词;虽然2019年考查的成语有所减少,但成语仍然是

贴近实际运用

词语辨析题的重点和难点;备考时要注意积累常见、常用、

易错的成语

第1讲语言凝练处,智慧深藏中一一成语

「解题技法」

类型一对象误用

[考点梳理]

对象误用情形举例说明

【惨绝人寰、惨无人道】前者用于物,不能用来形容人;后者常

用来形容人

人、物不分【刻不容缓、迫不及待】前者用于形势;后者用于人

【盛气凌人、咄咄逼人】前者只用于人;后者还可用于气势

【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前者用于人;后者用于人或物

【爱憎分明、泾渭分明】前者指思想感情的爱与恨的界限清楚;

同用于物,后者多指是非的界限清楚

但对象不同【不胫而走、不翼而飞】前者用于消息;后者多用于消息、言论

或东西等

【出神入化、炉火纯青】前者只能形容技艺绝妙;后者用于学问、

所适用对象技术

的范围不同【大吹大擂、自吹自擂】前者吹嘘的可以是别人;后者只能是自

【独断专行、专横跋扈、一意孤行】前者一般只用于掌权者;中

者和后者不限于掌权者,一般人也可以用,范围较宽

【恋恋不舍、流连忘返】前者可指一切所留恋的人、事、物等;

后者侧重于景物

【安之若素、随遇而安】前者多用于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后

者则用于任何环境

【不堪设想、不可思议】前者用于很坏或很危险的结果;后者一

般适用于不可想象、不能理解的事物或道理

所适用对象的【神通广大、手眼通天】前者用于本领高强的人;后者用于手段

“好”“坏”高超、善于钻营的人

不同【济济一堂、成群结队】前者用于有才能的人;后者用于一般的

【一马当先、首当其冲】前者用于好的行为;后者用于坏的行为

【罄竹难书、不胜枚举】前者用于罪行;后者一般不用于不好的

事物

【蓬草生辉】是谦辞,只能用于自己。不能用于对方的成语:抛

谦敬不明砖引玉、忝列门墙、敝帚自珍、绵薄之力、管窥蠡测、望尘莫

及、洗耳恭听等;不能用于自己的成语:率先垂范、鼎力相助

【即时训练】

1.嫦娥五号与众不同(与众不同/不同凡响),它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工作之余,

还不忘在月球上进行了一场神圣的“升旗仪式”,让五星红旗飘扬在了月宫。

2.这部书通过对27件文物的历史谱系、价值传承的深入挖掘,让我们感受

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电视节目中无法呈现的浩如烟海(浩如烟海/汗牛

充栋)的历史资料,将在书中一一呈现。

[误区警示]

如“鱼龙混杂”适用范围是“人”,不能

注意常用范围用于物.应该防止出现扩大范围或误

作他用的错误

误如“浩如烟海”固定的使用对象是文

用--弄清固定对象一献、资料,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犯

对张冠李戴的错误

如“颠扑不破”的搭配对象一般指言

注意搭配对象I

论、学说,把握不准,就容易舟错

[知识卡片]

易“对象误用”的成语

1.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不能

用于形容人。

2.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

学、同事。

3.青梅竹马: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间。

4.休戚相关:只能用于人物之间,不能用于事物。

5.置若罔闻:不可用于视觉方面。

6.箪路蓝缕:只能用来形容创业艰苦,不可用来形容生活艰辛。

7.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其他东西多。

8.耳提面命:用于长辈对晚辈,平辈、朋友之间不可用。

9.络绎不绝:用于人、马、车、船。

10.挥洒自如:用于写作、画画的运笔,不可用于举止风度。

11.豁然开朗:形容开阔或通达,不能用来形容人的性格。

12.不可磨灭:与痕迹、印象、功绩、事业、道理等搭配,若与情感、友谊

搭配则错。

13.人老珠黄:只用于形容妇女年老失去青春容颜。

14.巧夺天工:只能形容人工的精巧而不能用来形容天然的精巧。

15.循序渐进:只用于学习、工作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16.如履薄冰用于人的心绪,不能用于环境。

17.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多用于好事情。

18.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19.来日方长未来的日子还很长。表示事有可为,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20.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21.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22.沁人心脾:形容诗歌或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新爽朗的感觉。

23.别有天地: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24.别出心裁:形容构思、设计等独创一格。

25.惨淡经营:指苦心费力经营。

类型二轻重不当

[考点梳理]

有的成语在词义上有轻重之别,适用范围上有大小之别,如果辨析不清,选

择不严,易出现夸大其词、重词轻用、大词小用等轻重失当的错误。

【即时训I练】

1.这一“象牙全面禁贸令”也被称为“全球保护野生大象最重要的单一举

措”,而那些还在这个犯罪链条上铤而走险的人,无疑是在玩火自焚(自食其果/

玩火自焚)。

2.想想古人费尽心思才锤炼出的对仗押韵,苦思冥想(苦思冥想/左思右想)才

斟酌出的千古名句,如今读音说改就改了,诗人们在地下不知会作何感想,所以

对“古音”,理应多点敬畏与尊重。

[误区警示]

准确把握成

语本身语意如“妄自菲薄”的语气轻于“自暴自

的轻重

轻弃”,类似的还有“无可厚非”与“无可

准确把握非议”,“言不由衷”与“口是心非”,

“捕风捉影”与“无中生有”等

[知识卡片]

常见“轻重不当”的成语

1.本末倒置: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

倒了。

2.比权量力:比较衡量两方面的权力和力量。也用来指衡量两方面的轻重。

3.不识高低/不知高低/不知高下: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轻重。

4.不知轻重:不懂得事情要紧不要紧。

5.掂斤播两:掂、播,托在掌上试轻重。比喻在小事情上过分计较。

6.鸿毛泰岱/鸿毛泰山:比喻轻重相差极大。

7.缓急轻重: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的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

办的。

8.等闲之辈:等闲,寻常,一般。无足轻重的寻常人。

类型三语意重复

[考点梳理]

语意重复的情形举例说明

“不能妄自菲薄自己”“责无旁贷的责任”“心里一

成语的意思与该句中某种修直耿耿于怀”“量力而行地去做”“显得相形见细”

饰成分或中心语重复,即句子“忽然恍然大悟”“前所未有的空前”“过分的溢美

中的成分多余之词”“燃眉之急的紧急情况”“寒舍蓬草生辉”“突

然/忽然/立刻茅塞顿开”

语段前后文中含有成语的意“与哥哥相依为命,所以两人情同手足”“周而复

思而造成语意重复始,反复旋转着”

【即时训练】

1.舞台上,演员们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和饱满的情绪叙述着村寨近年来发生

的前所未有(沧海桑田/前所未有)的变化。

2.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中国人何时开始饮茶,言人人殊,莫衷一是(莫

衷一是/众说纷纭)。

「误区警示]

EO成语而而必修饰成芬立否亏成诏西丙澜市瓷

意丽德而柝疏成芬而至/丽分瓦齐丽流

语匚F封iji:的内涵重复

与F成诏前后内容写成还有无交史良容或象…一

[知识卡片]

容易造成“语意重复”的成语

1.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哀鸿,哀鸣的大雁,

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含有“灾民”之意,不能说“灾民哀鸿遍野”。

2.爱莫能助:心里愿意帮助,但是力量做不到。含有“感到”之意,不能说

“感到爱莫能助”。

3.变本加厉:指事情的状况变得比本来更加严重。含有“更加、愈加、越发”

之意,不能说“更加变本加厉”。

4.遍体鳞伤:浑身受伤,伤痕像鱼鳞一样密。形容受伤很重。含有“浑身、

全身”之意,不能说“浑身/全身遍体鳞伤”。

5.并驾齐驱:并排套着的几匹马一齐快跑。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

含有“一起、一齐”之意,不能说“一起并驾齐驱”。

6.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含有“突然”“遇见”之意,

不能说“突然不期而遇”“不期而遇地邂逅”。

7.不言而喻:不用明说就可明白。不能说“不言而喻的潜台词”,因为“潜

台词”含有“不用明说”之意。

8.不虞之誉:没有意料到或意想不到的赞扬。含有“没想到、没料到”之意,

不能说“没想到的不虞之誉”“不虞之誉的称赞”。

9.差强人意:勉强使人满意。含有''大体上、基本上、勉强”之意,不能说

“大体上/基本上差强人意”。

10.朝夕相处:从早到晚都在一起,形容关系密切。含有“日夜”之意,不

能说“日夜朝夕相处”。

11.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含有“不听”“有

意”之意,不能说“好像没听到似的充耳不闻”“有意充耳不闻”。

12.出乎意料:指事先对情况与结果的估计,超出人们的料想猜测。含有“之

外”之意,不能说"出乎意料之外”。

13.出奇制胜:比喻用对方意料不到的方法取得胜利。含有“取得胜利”之

意,不能说“出奇制胜获取胜利”。

14.当务之急:指当前急切要办的事情。含有“当前、目前、现在”之意,

不能说“现在/当前/目前的当务之急”。

15.鼎足之势: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含有“对峙”之意,不能说“……

成鼎足之势对峙着”。

16.独占鳌头:比喻居于首位或第一。含有“首位、第一”之意,不能说“名

列第一,独占鳌头”。

17.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令人感觉到很新鲜。含有

“全新、新鲜”之意,不能说“耳目一新的全新感觉”。

18.耳闻目睹:指亲耳听到,亲眼看见。含有“亲自”之意,不能说“亲自

耳闻目睹”。

19.方兴未艾:指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含有“正在”之意,不能

说“正/正在方兴未艾”。

20.分道扬镰: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含有“各自”之

意,不能说“各自分道扬镶”。

21.纷至沓来: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含有“纷纷、连续”之意,

不能说“连续不断地纷至沓来”。

22.感激涕零:感激得掉下眼泪。形容极度感激。含有“流泪”之意,不能

说“感激涕零地流下眼泪”。

23.钩心斗角: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含有“相互”之意,不能说“相

互钩心斗角”。

24.恍然大悟:形容人对某事一下子明白过来、突然醒悟,豁然开朗。含有

“突然、猛然”之意,不能说“突然/猛然恍然大悟”。

25.记忆犹新:过去的事,至今印象还非常清楚,就像刚才发生的一样。含

有“还”之意,不能说“还记忆犹新”。

26.接踵而至: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

不绝。含有“到、来”之意,不能说“接踵而至地闯进来”。

27.孑然一身:指孤孤单单一个人。含有“独自”之意,不能说“独自孑然

一身”。

28.咎由自取:灾祸或罪过是自己招来的。指自作自受。含有“由于”之意,

不能说“由于他咎由自取”。

29.举足轻重:指所处地位重要,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全局。含有“重要”之

意,不能说“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30.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赘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含有“值得”之意,不能说“值得可歌可泣”。

31.刻骨铭心:形容感受深切,永远不忘。含有“难忘”之意,不能说“刻

骨铭心地难忘”。

32.历历在目: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

在眼前。含有“出现”之意,不能说“历历在目地出现在眼前”。

33.利令智昏:比喻被利益蒙蔽了智慧头脑,做出错事。含有“令、使、让

之意,不能说“令人/使人/让人利令智昏”。

34.民怨沸腾:人民的怨声就像开水在翻滚一样。形容人民对腐败黑暗的反

动统治怨恨到了极点。含有“人民、百姓、群众”之意,不能说“人民/百姓/群众

民怨沸腾”。

35.南柯一梦: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含有“一场”之意,不

能说“一场南柯一梦”。

类型四不合语法

[考点梳理]

不合语法的现象举例说明

动词性成语误用为名词性成语,不能直接作定语或宾语。如

词性误用

“交口称誉”是动词性的成语,不能直接作定语

有些成语只能用于否定句、疑问句、反问句,用在其他类型

的句子里属于误用。如望其项背、无时无刻、同日而语、相

否定误用

提并论、青红皂白、鹿死谁手、天高地厚、一概而论、等闲

视之、吹灰之力、等量齐观、善罢甘休、尽如人意等

成语的意思往往隐含于字面意思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思

的简单相加,其语法功能亦是如此,往往受其意义、使用对

象、结构构成方式等的影响。一些成语从语法功能上看后面

不能带宾语。如“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类似成语:出奇

功能混乱

制胜、信手拈来、漠不关心、耳濡目染、求全责备、视而不

见、和盘托出、乐此不疲、自怨自艾、身体力行、熟视无睹、

正襟危坐、声名鹊起、龙飞凤舞、首当其冲、鼎力相助、±

崩瓦解、弹冠相庆、不耻下问、耳闻目睹、奇文共赏等

【即时训练】

1.孙犁在给贾平凹的散文集《月痕》作的序中,更是一针见血(一针见血/一

语破的)地指出:文艺之途正如人生之途,过早的金榜、骏马、高官、高楼,过多

的花红热闹,鼓噪喧腾,并不一定是好事。

2.黄河自从诞生以来,经历了很多风雨,它的身边也涌现出了许多亘歌亘泣

(可歌可泣/交口称誉)的民族英雄和悲壮凄美的历史故事。

[误区警示]

制胜

出奇

如“

见惯

“司空

不能

有的

责备”

成“求全

语带宾

关心

“漠不

__

____

的____

富克版L

语加:潺

语”

日而

功“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