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运动与免_第1页
运动生理学运动与免_第2页
运动生理学运动与免_第3页
运动生理学运动与免_第4页
运动生理学运动与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运动生理学运动与免第一节免疫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一、免疫(immune)的概念机体能够识别自己和非已成分,并排除非已成分以保持机体安全的一种生理功能。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即先天性免疫。由机体的解剖与生理机能所体现。特异性免疫:即获得性免疫,后天因某种病原微生物感染或接种疫苗而获得的免疫。第2页,共2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非特异性免疫:与生俱来的,是生物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防卫机制。实现非特异性免疫的途径屏障结构:皮肤、粘膜等体表屏障、血脑屏障、血胎屏障等。生理机能调节:分泌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NK细胞等。第3页,共2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特异性免疫参与特异性免疫的免疫细胞T淋巴细胞:来自于骨髓干细胞,成熟于胸腺,定居于外周淋巴器官。介导细胞免疫。B淋巴细胞:在骨髓发育成熟,定居于外周淋巴器官。介导体液免疫。第4页,共2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抗原与抗体抗原能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反应并产生抗体的物质。抗原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抗体(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是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所分泌的具有免疫功能的、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Ig),分为IgG、IgA、IgM、IgD、IgE五类。其中运动与IgA关系最密切。第5页,共2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其功能为免疫防御、免疫稳定、免疫监视。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分化、增殖与定居的场所。分中枢(骨髓、胸腺)和外周(淋巴结、脾脏、扁桃体等)两种。免疫细胞:执行免疫功能的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等。免疫分子:抗体、补体、细胞因子等。第6页,共2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免疫反应概念:抗原性物质进入机体后所激发的免疫细胞活化、分化和效应的过程,也叫免疫应答。分为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和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过程第7页,共2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感应阶段

抗原进入机体后,大多数都要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然后,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反应阶段

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在这个过程中,有一小部分B细胞成为记忆细胞,该细胞可以在体内抗原消失数月乃至数十年以后,仍保持对抗原的记忆。效应阶段

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第8页,共2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流动脑”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流动脑即免疫系统。相对于固定脑而言。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通过相互作用和反作用,形成了一个复杂的调节系统或网络,整合性地调节身体功能。第9页,共2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身体运动对免疫机能的影响一、不同运动对免疫机能的影响适宜运动提高免疫机能,增强抗感染能力。证据:运动者比静坐者患感冒的次数明显减少。每日进行活动减少患病天数。大强度运动抑制免疫机能。证据:(见P148)第10页,共2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运动免疫学的两个基本理论“开窗”(openwindow)理论大强度运动后,淋巴细胞数量下降,增殖分化能力及活性降低,免疫球蛋白含量及功能也受到影响,出现免疫低下期,各种细菌、病毒、微生物等病原体极易侵入人体并获得“插足”机会,表现为对疾病的易感率升高,故将这一免疫低下期称为“开窗”,以表示此阶段病原体极易侵入人体。第11页,共2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J”形曲线模式高于平均平均低于平均不运动适度运动大强度运动第12页,共2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人体免疫功能状态与运动负荷、强度、时间等有密切关系。不运动者呈一种自然免疫状态,而大强度运动会强烈抑制免疫功能。在这两极之间,有一适中的运动负荷,既能有效提高身体功能,又能有效提高免疫功能和身体抵抗力。这三种情况表示在坐标图上,形成类似“J”的曲线。第13页,共2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运动性免疫抑制现象流行病学优秀耐力运动员过度训练易患上呼吸道感染问卷调查证实,优秀运动员感觉到训练量过了自我感觉的训练阈值后,患病率会升高。运动员感冒的新闻报道,如姚明患流感。第14页,共2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实验证据如对优秀赛艇运动员的跟踪观察:白细胞总数不足对照组60%,中性粒细胞不足50%,IgG为64%,IgA为61%。冬训两个月后,运动员上述指标分别下降13%,30%,16%,23%.第15页,共2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可能机理神经系统的影响:交感N兴奋引起免疫抑制,副交感N兴奋引起免疫增强效应。生物信息物的影响:机体调节免疫功能的物质分为增强类(GH、促甲状腺素、甲状腺素、催乳素、Ach等)和抑制类(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生长抑素、儿茶酚胺等)。运动时的应激激素大部分为免疫抑制类。血糖水平的影响:运动时血糖水平下降,通过加强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和淋巴细胞能供不足而使免疫机能下降。第16页,共2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氧自由基的影响:OFR破坏免疫细胞。谷氨酰胺水平的影响:谷氨酰胺是某些免疫细胞的能量来源,运动时谷氨酰胺下降导致免疫抑制。免疫抑制因子的影响:运动应激时,免疫抑素水平升高。第17页,共2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生理意义保护机体安全保证训练后的恢复训练过度的信号第18页,共2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免疫调理一、营养调理糖的补充谷氨酰胺的补充抗氧化剂的补充微量元素的补充第19页,共2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中药调理中医认为,免疫功能低下主要归因于正不压邪、阴阳失调所致,因此,对免疫机能进行调理的基本思路是扶正袪邪、调整阴阳。方法以补为主,包括补气、补血、补肾等。第20页,共2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三、训练外的免疫保护措施

降低生活精神压力;选择运动员寝室的色彩与音乐;合理摄入营养;避免过度训练和慢性疲劳;降体重的速度不宜过快;尽量减少感染机会;患病期间要减量或停训。第21页,共2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九章酸碱平衡与肾脏排泄第一节酸碱物质的来源第二节酸碱平衡的调节第三节运动时机体酸碱平衡调节的特点第22页,共2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节酸碱物质的来源

酸:凡是能释放氢离子的物质都是酸。碱:凡是能接受氢离子的物质都是碱。第23页,共2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体内酸性物质的来源1、碳酸(H2CO3)

CO2+H2OH2CO3H-+HCO3-2、固定酸硫酸、核酸、蛋白质、磷酸、乳酸、酮体等。3、外源性酸来自于食物,如调味用的醋酸、饮料中的柠檬酸等。二、体内碱性物质的来源主要来自于食物。第24页,共2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酸碱平衡的调节

一、缓冲体系的调节血浆中主要缓冲对有:

NaHCO3/H2CO3;蛋白质钠盐/蛋白质;

Na2HPO4/NaH2PO4

。红细胞中的主要缓冲对有:

KHCO3/H2CO3;血红蛋白钾盐/血红蛋白;氧合血红蛋白钾盐/氧合血红蛋白;

K2HPO4/KH2PO4。第25页,共2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肺的调节通过调节CO2的排出量而实现。三、肾的调节肾小管的H-分泌磷酸盐酸化氨(NH3)的分泌排出多余的碱对水代谢的调节第26页,共2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酸碱平衡紊乱正常血液PH值为7.35-7.45之间。

NaHCO3/H2CO3=20/1,是最重要的缓冲对。由H2C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