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乙肝母婴传播检测及干预要点_第1页
预防乙肝母婴传播检测及干预要点_第2页
预防乙肝母婴传播检测及干预要点_第3页
预防乙肝母婴传播检测及干预要点_第4页
预防乙肝母婴传播检测及干预要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预防乙肝母婴传播检测及干预要点惊人数据全球乙肝病毒感染者约20亿,占世界人口1/3,其中慢性携带者3.5亿。全世界每年死于乙肝者达100万以上。HBV感染年龄越小,变成慢性携带者的几率越高。乙肝是一种进展性疾病,感染HBV15-50年最终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所有原发肝癌的60%-80%由HBV感染所致。阻断母婴传播是全面控制乙肝流行的关键第2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严峻国情乙型肝炎已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乙肝慢性携带1.2-1.3亿,占全国人口的10%。我国人群乙肝慢性携带者中40%-50%由母婴传播所致。我国HBV感染导致每年约28万人死亡。“十一五”国家对乙肝研究投入人民币十个亿乙肝患者一生用于诊断治疗的费用约几万到几百万

第3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传播途径

1.)肝脏>血液>唾液>乳液>汗液>羊水>生殖道分泌物2.)母婴3.)输血及血制品:10-8毫升含乙肝病毒的血液即可引起感染4.)性传播5.)皮肤、粘膜HBV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未发现HBV能经吸血昆虫(蚊子、臭虫等)传播第4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流程:

孕产妇初次接受孕产期保健时,提供乙肝表面抗原检测。检测结果阳性,报告“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确定乙肝病毒感染。有条件的地区,可在筛查时直接进行“两对半”检测。

第5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乙肝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两对半”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抗–HBe)乙肝核心抗体(抗-HBc)

第6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7第7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8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对外界抵抗力强不敏感:热:37℃

5天

56℃

6小时低温:-20℃可存活20年干燥:紫外线:一般消毒剂:敏感:65℃10小时煮沸10分钟高压蒸汽0.5%过氧乙酸环氧乙烷戊二醛碘伏第9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了解母婴传播第10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定义

HBV母婴传播:即HBsAg阳性孕产妇将HBV传给子代,并造成婴儿不同程度感染状态的过程。主要发生在分娩过程中和分娩后,而垂直传播(分娩前的宫内感染)感染率<3%,多见于HBeAg阳性孕妇。第11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传播方式宫内感染:

<3%是免疫失败的重要原因产时感染:(最主要)胎儿通过产道时吞咽含HBV的分泌物、血液、羊水或破损皮肤粘膜接触母血。产后感染:通过日常接触,如乳汁、唾液、破裂的乳头出血感染新生儿及婴儿口腔。

第12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掌握阻断措施第13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定义

乙肝母婴阻断是指在孕前、孕期、产时和产后采取一些措施,减少乙肝病毒由母亲传给胎儿及新生儿的方法。第14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乙肝母婴阻断的意义感染时的年龄是影响慢性化的最主要因素!围产期感染有90%发展成慢性感染婴幼儿时期感染,有25%~30%

发展成慢性感染,而5岁以后感染者仅有5%~10%

发展为慢性感染。成人:5%以下。WHO2001年指南指出HBsAg携带者中90%是围产期感染无阻断措施:单一HBsAg母婴传播率60%HBsAg/HBeAg双阳者母婴传播率

90%-100%现行阻断措施:阻断率可达95%-97%我国每年约200万新生儿因母婴传播感染HBV!第15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16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更新版》:2006年

1-59岁一般人群HBsAg携带率为7.18%,

5岁以下儿童的HBsAg仅为0.96%

第17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我国乙肝免疫预防里程碑

1992.01.01

2002.01.01

2005.06.012012.01.01新生儿HBV疫苗纳入计划免疫,但需自费新生儿HBV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疫苗免费,但须支付手续费约10元人民币新生儿HBV疫苗接种完全免费新生儿HBV疫苗接种完全免费HBIG免费第18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阻断措施孕前阻断:孕前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孕期阻断:不主张应用HBIG!抗病毒药?产时阻断:不建议剖宫产分娩。产后阻断第19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阻断用药乙肝疫苗: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其有效成分是抗-HBs,肌内注射后15~30min即开始发挥作用,保护性抗-HBs至少可以维持42~63天。拉米夫啶替比夫啶第20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HBV母婴传播阻断的具体措施乙型肝炎疫苗0、1、6预防HBV感染最有效的措施,乙型肝炎疫苗的有效成分是HBsAg,诱导人体主动产生抗-HBs而发挥作用。接种第1针疫苗后,多数抗-HBs仍为阴性或低于检测值下限;接种第2针后1周左右,抗-HBs才转为阳性,即开始接种后35~40d对HBV有免疫力;接种第3针可使抗-HBs水平明显升高,延长保护年限。新生儿全程接种后抗-HBs阳转率高达95%~l00%,保护期可达22年以上。人体主动产生抗-HBs后,具有免疫记忆,即使抗-HBs转阴,再次接触HBV,机体也能在短时间内产生抗-HBs,因此,非高危人群无需加强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第21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足月新生儿的HBV预防孕妇HBsAg阴性新生儿按“0、1、6个月”方案接种疫苗。孕妇HBsAg阳性无论HBeAg是阳性还是阴性,新生儿必须及时注射HBIG和全程接种乙型肝炎疫苗(0、1、6个月3针方案)。HBIG需要在出生后12h内(理论上越早越好)使用,肌内注射后15~30min即开始发挥作用,保护性抗-HBs至少可以维持42~63天,此时体内已主动产生抗-HBs,故无需第2次注射HBIG第22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如果孕妇HBsAg结果不明,有条件者最好给新生儿注射HBIG。孕妇HBsAg阴性,但新生儿父亲或其他家庭成员HBsAg阳性时,通常因照料新生儿而与其密切接触,增加其感染的风险,新生儿最好注射HBIG。第23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效果评价采取上述正规预防措施后,对HBsAg阳性而HBeAg阴性孕妇的新生儿保护率为98%~100%,对HBsAg和HBeAg均阳性孕妇的新生儿保护率为85%~95%。如果不使用HBIG,仅应用疫苗预防,总体保护率仅为55%~85%。第24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早产儿的HBV母婴传播阻断的具体措施早产儿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通常需要接种4针乙型肝炎疫苗。HBsAg阴性孕妇的早产儿:如果生命体征稳定,出生体质量≥2000g时,即可按0、1、6个月3针方案接种,最好在l~2岁再加强1针;如果早产儿生命体征不稳定,应首先处理相关疾病,待稳定后再按上述方案接种。如果早产儿<2000g,待体质量到达2000g后接种第1针(如出院前体质量未达到2000g,在出院前接种第1针);1~2个月后再重新按0、1、6个月3针方案进行。HBsAg阳性孕妇的早产儿:出生后无论身体状况如何,在12h内必须肌内注射HBIG,间隔3~4周后需再注射一次。如生命体征稳定,无需考虑体质量,尽快接种第1针疫苗;如果生命体征不稳定,待稳定后,尽早接种第1针;1~2个月后或者体质量达到2000g后,再重新按0、l、6个月3针方案进行接种。第25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26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HBV感染孕妇的新生儿母乳喂养虽然,HBV感染孕妇的乳汁中可检测出HBsAg和HBVDNA,而且有学者认为乳头皲裂、婴幼儿过度吸吮甚至咬伤乳头等可能将病毒传给婴幼儿,但这些均为理论分析,缺乏循证医学证据。即使无免疫预防,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新生儿的感染率几乎相同。更多证据证明,即使孕妇HBeAg阳性,母乳喂养并不增加感染风险。因此,正规预防后,不管孕妇HBeAg阳性还是阴性,其新生儿都可以母乳喂养,无需检测乳汁中有无HBVDNA。第27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HBsAg阳性孕妇的新生儿随访HBsAg阴性孕妇的新生儿:无需随访HBsAg阳性孕妇的新生儿:需在第3针疫苗后1个月(7月龄)至12月龄随访。7月龄时机体对乙型肝炎疫苗的应答反应最强,抗-HBs滴度最高,第28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HBV感染孕妇所生新生儿的随访:

若检测结果:

①HBsAg阴性,抗-HBs阳性,且>100

mIU/ml,表明抗体保护力强,无需特殊处理;

②HBsAg阴性,抗-HBs阳性,且<100

mIU/ml,表明抗体保护力弱,可在2~3岁加强接种1针,以延长保护年限;第29页,共3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③HBsAg阴性且抗-HBs阴性,说明没有感染HBV,但对疫苗无应答,需再次全程接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