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矿床学考试复习中国地质大学_第1页
现代矿床学考试复习中国地质大学_第2页
现代矿床学考试复习中国地质大学_第3页
现代矿床学考试复习中国地质大学_第4页
现代矿床学考试复习中国地质大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矿床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首先,对具体矿床进行全面深入的观察是研究矿床的基本方法。在研究矿床时必须仔细观察

各种地质矿化现象。全面搜集地质、无痰、化探、探矿工程以及矿山开采等提供的各种资料,

矿床学的研究必须与找矿、勘探和采矿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成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

识,反复循环不断提高的过程。在旧体研究一个矿床时,一般采用以下方法:

(一)收集资料,消化前人的研究成果;

(二)野外观察,对区域地质和矿床地质进行仔细的观察和编录,侧枝各种地质图件,采集需

要深入研究的矿物、岩石、矿石及化石、构造现象标本等。

(三)实验室研究,在现场采集的标本和样品,在实验室进行鉴定、测试和分析,以了解矿石

与有关矿物组成、化学组成、结构构造和形成条件以及确定矿石的质量、品级和类型。

(四)成矿模拟实验,为了深化对矿床成因的认识,常应用数学的、物理学的、物理化学的和

生物化学的原理,包括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等来分析各种成矿作用。

(五)综合研究,在上述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整理和综合分析,总结出有关矿床成因和分布的

规律认识,在找矿勘探和采矿生产中加以应用和验证。

3、决定矿床经济价值的主要因素?

决定矿床工业价值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矿床本身的特征和性质包括矿体的形态、产状和储量,矿石的质量(品味、有益和有

害组分含量),矿石综合利用价值和矿床开采、选矿、冶炼技术条件等。对废金属矿床,不

仅要注意矿床的储量和品味,而且要注意有用矿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工艺技术特点。

(-)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对矿产的要求主要包括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对各类矿产的需要

数量,矿床的地理分布,该地的发展远景计划等。在当前,国际间矿产贸易日趋扩大的条件

下,也要考虑矿产的国际市场价格、供求情况等因素。

(三)矿区的经济因素如动力资源、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的条件、交通运输以及粮食、劳动

力供应等。

在评价一个矿床时,应该全面考虑上述各种因素,但决定矿床是否有开采价值,首先要考虑

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的要素。5、矿床工业品位由哪些因素决定?

答案:1,矿床的规模大小大型铜矿:0.06%;小型铜矿:0.2%

2,矿石综合利用的可能性伴生元素提高矿石的价值,可使矿石品位要求降低

3,矿石的工艺技术条件不易冶炼的钛铁矿矿石:TiO28~10%;易冶炼的金红

4、矿产的定义与基本特征?

矿产是自然界产出的有用矿物资源。它是一种基本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是人类社会

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自社会生产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极

其重要的作用。矿床有三重属性,即地质属性、经济属性、环境属性。

地质属性矿产是漫长地球历史的产物,是地球系统的一部分,在时间空间分布符合地质

规律,但非均匀分布,矿产是不可再生资源,有限的资源。

经济属性矿产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随采选冶技术和市场价格的发展而变化,即经济利用

的可变性(全球范围内考虑)

环境属性开发过程:水土流失、耕地毁损、水系污染,地质灾害频发、生态环境恶化、

地方病滋生使用过程:污水、粉尘、废气,造成大气污染、酸雨、全球变暖、海平面上

升、厄尔尼诺(ElNino)和拉尼娜(LaNina)现象

5、沉积矿床形成的地质条件?

物质来源:风化产物、火山喷出物、生物残骸。

气候条件:蒸发沉积矿床:干旱环境;铝土矿床:炎热潮湿;沼泽铁矿:温暖潮湿;酗

状铁镒矿床:潮湿与干旱交替。岩性岩相条件海相沉积赤铁矿:潮下浅水相;海相沉积锦

矿:潮下深水相;盐类:陆相碎屑岩、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系

地质构造条件大多产生于地台区的沉积盖层;地槽带细碧角斑岩系中铜矿、火山岩系

中的铁矿床和重晶石矿床。地槽带内的断陷盆地中常产有盐类矿床

8、举例说明沉积矿床的主要类型和矿产种类。

根据成矿物质物理化学特点、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作用的地质特征,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机械沉积矿床|也称砂矿床,指地表碎屑物通过水等地质营力被搬运时,按体积和比重分别

沉积下来,使有用物质富集而形成的矿床。

矿种:非常多,以金、钳、金刚石、锡、钛、错等最为重要。

现代砂矿和古代砂矿(阿扎尼亚维特瓦特斯兰德元古代变质金铀砾岩矿床)

机械沉积砂矿床分类

形成时代:现代、古代;

成因分类:风成砂矿、冰川砂矿和水成砂矿三类,以水成砂矿最为重要。

水成砂矿又可分为:冲积砂矿、洪积砂矿、湖滨砂矿和海滨砂矿。冲积砂矿、海滨砂矿是最

重要的两类砂矿床。

冲积砂矿床:金刚石、锡石、稀有金属的重要矿床类型。

据在河谷中的分布情况,可以分为:河床砂矿:河道中,粗碎屑为主,在原生矿体附近或阶

地砂矿附近的小河中。河谷砂矿:河漫滩中,常与河床砂矿相连,比河床砂矿要大得多。阶

地砂矿:旧河谷砂矿的残留部分。

海滨砂矿床:多数情况下,海滨砂矿都分布在河口附近,即由河流带入重矿物,岸流使它们

沿着滨岸分布。拍岸浪将重矿物推移到海滩,回流和底流的作用将比重小粒度细的矿物带走,

留下比重大的矿物和沙粒,形成砂矿体。

蒸发沉积矿床上也叫盐类矿床,指水盆地中某些溶解度较大的无机盐类,通过蒸发作用产

生各种有用盐类矿物的沉淀、富集而形成的矿床。主要是钾、钠、镁、钙的氯化物,碳酸盐,

硫酸盐,重碳酸盐以及它们的复盐,有时也有硼酸盐,硝酸盐等。

氯化物:石盐NaCl;钾石盐KC1;水氯镁石MgC12・6H2O;光卤石KCl・MgC12・6H2O

硫酸盐:石膏CaSO4・21120;芒硝Na2so4・6H2O;泻利盐MgS04•7H2O

碳酸盐:水碱Na2co3•10H2O;天然碱Na2c03•NaHCO3

硝酸盐:智利硝石NaNO3;钾硝石KNO3

硼酸盐:硼砂Na2B4O7・10H2O;钠硼解石NaCaB5O9・81120;硬硼钙石Ca2B6Oll・15H2O;

柱硼镁石Mg2B2O4«3H2O

蒸发沉积矿床类型

海相碳酸盐岩系中的盐类矿床

据沉淀阶段可包括:

①石膏一硬石膏矿床,比较普遍;

②石膏—硬石膏—石盐矿床,这类矿床还是常见的,但石盐分布范围比石膏

的分布要小得多;

碎屑岩系中的矿床,这类矿床有海相和陆相两种碎屑岩系,根矿物组合可分为:(1)石膏一

硬石膏矿床,(2)天然碱矿床;(3)石盐矿床;(4)钾盐矿床;(5)芒硝一钙芒硝矿床;6)硼矿床。

③石膏一硬石膏一石盐一钾镁盐矿床,这类矿床很少见。

加拿大萨斯卡彻温钾盐矿床

青海大柴旦盐湖硼矿床

化学沉积矿床|地表岩石和矿床经化学风化和物理风化用的分解产物,一部分以胶体粒子进

入水小呈胶体溶液,一部分以离子状态进入水中呈真溶液。当这些胶体溶液在有利于胶体粒

子聚沉的条件下,经化学分异作用,使有用物质得到相对集中,共储量和质量都能满足工业

要求时、便成为胶体化学沉积矿床。

生物一化学沉积矿床|生物一化学沉积矿床是指由沉积作用堆积起来的生物遗体、或经过生

物有机体的分解而导致有用矿物沉淀形成的矿床。

这类矿床的特点是比其他沉积矿床保存有更为丰富的化石;矿层多与富含有机质的碎屑岩,

碳酸盐岩层共生;组成矿床的物质主要是各种有机化合物、硫化物和磷酸盐等。

沉积磷灰岩矿床

磷在地壳中的丰度为0.12%,是一种典型的生物元素。动物在其生命循环中都要吸收磷以组

成其躯体,如骨格、牙齿、甲壳等,脊椎动物中的骨格含P2O5达53.31%,圆货贝的介壳含

P2O5达36.5%。

层状磷灰岩矿床:常与硅质岩或碳酸盐岩成互层,呈层状,由细晶磷灰石和胶状磷灰石组成,

矿石常具胡状构造。如我国的昆阳、开阳和荆襄。

结核状磷灰岩矿床:常产于粘土层,品位较低,矿层中常有丰富的已磷酸盐化了的化石

硅藻土矿床

硅藻和放射虫的遗体成岩后形成的矿床。质轻、孔隙度大、隔音隔热、熔点高,用途广泛。

隔热砖用于钢铁冶炼、石油精炼;作为过滤剂和漂白剂用于制糖、酿酒、炼油工业;作为吸

附剂用于涂料、造纸、塑料、油漆、橡胶等工业;轻质建筑砖和防水建筑砖。

沉积自然硫咸化泻湖相盆地是自然硫形成的最为有利的环境。矿层常产于碳酸盐岩层与石

膏层接触带上下。

硫主要来自:风化壳中的硫酸盐;自火山气体;机体腐烂分解而成的H2S。

硫铁矿矿床

常产于前寒纪含铁岩系黑色页岩相内。煤系地层内也有产出,主要矿石矿物为黄铁矿和白铁

矿,有时与结核状菱铁矿共生。常发育于煤系底部,我国石炭一二叠纪煤系中分布广泛。

工业上主要用于制造硫酸。

9、中国金属矿产资源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主要特点:

1)大多数金属矿产资源储量丰富,但人均拥有量甚少

根据套改后的基础储量与世界主要国家储量基础的对比,我国主要金属矿产中,钢、钛、鸨、

睇、稀土和留居世界第1位;锡、铝、锂、被和银居世界第2位;铅、锌居世界第3位,其他主

要金属矿产都位居5位及以后。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主要金属矿产中,除钢、钛、铝、镇、

稀土、铝、锡、铝、锂和银外,人均基础储量均低于世界人均水平。

2)综合矿多,单一矿少;贫矿多,富矿少

我国主要金属矿产中,资源储量以单一矿产形式产出,能占各矿产总量50%以上的只有铁、镒

矿、锦矿及铭铁矿,其他金属矿产绝大部分是综合矿。我国大多数金属矿产贫矿占的比重很

大,有的甚至基本上都是贫矿。例如,铁矿的贫矿占9717%,全国矿山平均品位仅为33%;锦矿

的贫矿占94%,全国矿石平均品位只有22%。铝土矿多为铝硅比值偏低的一水硬铝石型矿石

(占9815%以上);全国铜矿富矿仅占36%;铝矿石平均含铝量大于012%的仅占总量的3%。

3)大部分资源储量集中在大、中型矿床,拥有一批世界级的大型、超大型矿床

我国主要金属矿产大、中型矿床占有的储量比例相当大,一些世界级的超大型矿床在我国金

属矿产资源储量中占有重要地位。例如,内蒙古白云鄂博含银稀土铁矿床,拥有铁矿资源储量

912亿t及大量的稀土氧化物和铝。甘肃金川白家嘴子铜镇硫化矿床,拥有500多万t银、350万

t铜,还有大量的钻和伯族金属。四川攀枝花钢钛磁铁矿拥有铁矿27亿t、钛金属114亿t,还有

大量的钢。湖南柿竹园鸨锡铝秘被多金属矿床,所含的金属总量超过100万t。湖南锡矿山睇矿、

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云南个旧锡矿、云南兰坪金顶铅锌矿、甘肃成县厂坝铅锌矿、河南栾

川铝矿、陕西金堆城铜矿等,这些大型、超大型矿床都已成为或将成为我国重要的矿物原料

基地,在我国金属矿业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国主要金属矿产资源的区域分布特点:

1)从行政区划看,金属矿产分布广泛,但储量相对集中

我国金属矿产遍布全国各地,但往往有形成储量相对集中的分布区。如铁矿,产地几乎全国各

地都有,但近60%的资源储量集中辽宁鞍山一本溪、河北迁安一北京密云、四川攀枝花一西

昌、湖北宜昌一恩施、山西五台一岚县、江苏南京一安徽马鞍山一庐江、内蒙古包头一白云

鄂博及海南石碌等地;铜矿遍布各地,但77%的资源储量主要集中于长江中下游,赣东北、甘肃

白银和金川、山西中条山、青海、海南、南岭、西昌一滇中、西藏昌都、黑龙江嫩江和内蒙

古阿巴尔虎右旗等地;全国铅锌矿产地广布于26个省(区),而全国76%的探明储量却集中于

滇、内蒙古、湘、粤、甘、赣、桂、川等8省(区)。

2)从东、中、西三大经济带分析,大多数金属矿产的查明资源储量集中在中东部地区,但西

部地区也有明显优势矿产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和找矿地质工作部署的不平衡,加上地质成矿条件的背景的不同,建国50多

年来,探明的主要金属矿产资源储量,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但西部地区也具有优势明显的

金属矿产。我国铁、锦、铜、铅、锌、鸨、锡、铝、镇、稀土等传统优势金属,金矿等主要

集中在东、中部地区;铭、伽、钛和银矿等则相对集中于西部地区。从发展趋势看,近十几年

来,西部地区查明资源储量所占比重不断上升。这反映出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随着开发利用

的强化,中东部已查明资源储量正在不断下降,许多矿山(矿区)甚至出现了资源枯竭;二是由于

资源潜力大和加强了找矿勘查,西部地区查明资源储量越来越多,愈来愈具开发实力。

2、热液矿床的主要特征?

1.含矿热液的来源多样深部的岩浆热液火山-次火山的热液海水热液地下水热液变质水

热液在长距离运移过程中经混合而成的混合热液。2.含矿热液的成分复杂主要组份:水挥

发组份:S、CO、Cl、F、B,金属组份:Fe、Cu、Pb、Zn、Hg、Sb、Ag、Au、W、Sn、

Mo、Co、Ni、Bi、U等多种。3.形成温度和深度较其它内生矿床低和浅矿床形成的温度:

一般在400℃以下最高在500—600℃最低在50℃左右,矿床形成的深度:深-中深(4.5—

1.5km)浅到超浅(1.5km—近地表)。4.构造控矿作用极为显著,各种构造空隙既是含矿热液

运移的通道,又是成矿物质沉淀的场所。5.成矿时间一般晚于围岩,属后生矿床。6.成矿

方式:充填作用和交代作用为主,矿体多呈脉状、网脉状、似层状、凸镜状等多种形态。矿

石构造常呈栉状、对称带状、皮壳状、角砾状、晶洞状、浸染状及块状等。7.矿石物质成

分复杂金属矿物:硫化物、氧化物、碑化物及含氧盐等为主非金属矿物:碳酸盐、硫酸盐、

含水硅酸盐、石英等。多数热液矿床中(特别是各种脉状矿床)矿石的物质成分与围岩的基本

物质成分有明显的差异。8.矿床的形成过程的多期多阶段性,热液矿床的成矿过程往往是

长期而复杂的,具明显的多期性和多阶段性。9.通常会伴随各种热液蚀变作用:硅化、钾

长石化、钠长石化、云英岩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等等。10.常出现矿化蚀变

的分带现象。带状分布是指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矿石结构构造在矿床、矿体范围内在空间

的变化规律。矿床分带、矿体分带、水平分带、垂直分带、正向分带、逆向分带。

3、接触交代矿床(矽卡岩矿床)的形成过程?

(1)矽卡岩期

①早期矽卡岩阶段,也称干矽卡岩阶段,以岛状和链状的无水硅酸盐为主,形成硅灰石、

透辉石、钙铁辉石、钙铝榴石、钙铁榴石、方柱石等。少量含水硅酸盐矿物如符山石形成于

早期高温(800-500℃)条件.高温的超临界条件。少有硫化物的沉淀,在镁矽卡岩中可形

成磁铁矿和硼酸盐,在钙矽卡岩中形成白鸨矿。

②晚期矽卡岩阶段,也称湿矽卡岩阶段,温度降低600-400(,复杂链状的含水硅酸盐

矿物形成矿物对早矽卡岩阶段的矿物具明显的交代作用,主要矿物有阳起石、透闪石、角闪

石、绿帘石类等随着温度降低,大量磁铁矿出现,故又称磁铁矿阶段。

③氧化物阶段,形成温度约在400。(2左右,矽卡岩期和石英硫化物期之间,具过渡性质,

长石类:正长石、酸性斜长石;云母类:金云母、白云母和少量黑云母;少量的石英、萤石

和绿帘石;矿石矿物:白鸨矿、锡石、赤铁矿、少量磁铁矿;钺的硅酸盐矿物如日光榴石、

硅被石、香花石。少量硫化物如辉铝矿、磁黄铁矿和毒砂

(2)石英一硫化物期

④早期石英硫化物阶段,高中温热液条件,交代早期矽卡岩矿物形成绿泥石、绿帘石、

绢云母、碳酸盐等,同时有萤石、石英形成,矿石矿物:铜、铁、铝、钿、碑的硫化物如黄

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毒砂、辉铀矿等,因此也称“铁铜硫化物阶段”

⑤晚期石英硫化物阶段,又称“铅锌硫化物阶段”,中温热液条件,除交代早期形成的

硅酸盐矿物如绿泥石、绢云母外,石英和碳酸盐类矿物明显增多,金属矿物主要为方铅矿、

闪锌矿、黄铁矿和黄铜矿。

4.SEDEX型矿床的主要特征?

1)构造地质背景:主要产在古大陆边缘或陆间裂陷槽(或裂谷带),赋矿盆地常为裂陷槽

(或裂谷带)中的三级断陷盆地。

2)具有鲜明的“层控性”所有硫化物矿体都产在容矿岩系的一定层位中。

3)具有明显的“时控性”,全球范围内,本类矿床的形成地质时代局限多为中生代和泥盆

纪。

4)具“岩控性”成矿岩石主要是碳酸盐(以白云岩为主)、炭质千枚岩、碳质、粉沙质页

岩、以变质为白云岩大理岩,碳质片岩等。

5)矿体具有层状特征:总体呈层产出,因受后期构造挤压多以变形,产生褶皱。

6)矿石特征:主要矿石是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重晶石等,具有

变质条带,纹层状构造,块状构造,角砾状构造。

7)普遍发育同生断裂,同生断裂活动导致岩性、岩相、矿体厚度的变化。有角砾状,层间

角砾岩和角砾状矿石。

8)成矿元素具有明显的水平和垂直分带现象,Zn、Pb、Cu矿化存在明显的分带现象。

9)有的矿床有同沉积期的海底火山喷发活动。有同沉积期的海底火山岩。成矿作用为“海

底(火山)喷流一一沉积成矿”具有内生与外生的双重性。

5、沉积矿床的主要特征?

1、沉积矿床产于沉积岩系或火山一一沉积岩系中,矿体和其顶底板岩石同属沉积成因,并

且表现出沉积的同时性和连续性,属同生矿床。

2、各种矿层及其沉积岩系剖面,各具有明显的特殊性,显示一定的矿产与一定的岩性岩相

的专属性。

3、矿床具有特定特定的地层层位。

4、矿体多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具明显的层理。矿体与围岩产状一致,并常呈整合接

触关系。

5、一般沉积矿床规模较大,矿层沿走向展布很广。

6、由于沉积作用较为复杂,因而沉积矿床物质组成也较为复杂,有氧化物、含水氧化物、

含氧岩、卤化物、、自然元素等。

岩浆矿床,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岩浆分结矿床,岩浆熔离作用、岩浆熔离矿床,岩

浆爆发作用、岩浆爆发矿床。

答案:岩浆矿床一从地壳深部上升的各类岩浆,在冷凝过程中经过结晶分异作用、熔离作

用和爆发作用等,使分散在岩浆中的成矿物质聚集而形成的矿床。由于这类矿床是在正岩

浆期(从岩浆结晶作用开始到结晶作用的最后阶段)形成的,因此也称正岩浆矿床

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岩浆分结矿床一岩浆在冷凝过程中,各种组份按一定的顺序(矿物晶

格能、键性和生成热降低的方向)先后结晶出来,并在重力和动力的影响下发生分异和聚

集的过程,称为岩浆结晶分异由此所形成的矿床称为岩浆分结矿床。

岩浆熔离作用/岩浆熔离矿床一在较高温度和压力下均匀的岩浆熔融体,当温度和压力降

低时分离成两种或两种以上互不混溶的熔融体的作用,称为岩浆熔离作用(也称为液态分

离作用),由此种作用所形成的矿床称为岩浆熔离矿床。

岩浆爆发作用/岩浆爆发矿床经过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和熔离作用后,岩浆中的挥发组份越

来越富集,当压力增大到某一阀值时爆发到近地表,称为岩浆爆发作用,由此种作用所形

成的矿床称为岩浆爆发矿床

2、岩浆矿床的主要特点及形成的地质条件。

答案:岩浆矿床的一般特征:1.成矿作用与成岩作用基本上是同时进行的,是典型的同生

矿床

2.矿体主要产在岩浆岩母体岩内,矿体即是岩浆岩体的一部分,有时整个岩体就是矿体,围

岩即是母岩;只有少数矿体产在母岩临近的围岩中

3.浸染状矿体与母岩一般呈渐变过渡关系;贯入式矿体则具清楚、明显的界线。围岩蚀变

一般不发育

4.矿石的矿物组成与母岩的矿物组成基本相同,仅矿石中有用矿物相对富集

5.由于成矿作用在岩浆熔融体中大体同时发生,因此多数岩浆矿床的成矿温度较高

(1500〜700C),形成的深度大(多数在地下几公里〜几十公里,金刚石矿床达

200<300km)。

形成的地质条件:1.岩浆岩条件(岩浆矿床形成的首要条件)岩浆是岩浆矿床成矿物质的主

要来源和载体,岩浆岩即是成矿母岩。含矿岩浆岩的性质和组成,对岩浆矿床的形成(矿床

类型、规模、空间分布)有重要影响与岩浆矿床有关的岩浆岩主要包括:基性一超基性岩超

基性岩体,超基性一基性杂岩基性岩体金伯利岩霞石正长岩、磷霞岩和碳酸岩杂岩体

2.大地构造条件:大陆地壳环境一该环境有厚大的大陆岩石圈作屏蔽盖层,使深部地幔热流

在盖层下更好地聚集,形成巨大的层状超基性-基性杂岩体大洋地壳环境一产于大洋拉张环

境(洋中脊)的镁质超基性岩,后经碰撞作用,成为洋壳残片,产于碰撞造山带(缝合带):

阿尔比斯型、蛇绿岩型

3.同化和混染作用:岩浆向上部地壳运移过程中,熔化或溶解周围外来物质(如围岩碎块),

从而使岩浆成分发生改变的作用,称为同化作用(assimilation);不完全的同化作用称

混染作用(hybridization)

4.挥发组份(矿化剂)作用:H20,F、Cl、B、S、As、C、P等挥发组份的熔点低、挥

发性高,特别是能与Ag、Au、Pt、PGE、W、Sn、Mo,Pb、Zn、Cu等多种金属元素组

成易溶络合物,使这些金属得以保留在岩浆的残余溶液中并可能富集成矿挥发份对压力的

变化特别敏感,富于流动性,故常将岩浆中某些成矿物质由深部带至浅部、由高压地段带

至低压地段,在有利的构造部位富集成矿

5.岩浆的多期多次侵入作用:从区域上,含矿岩体通常是同一次构造运动所形成的岩带中

较晚期的产物从矿区看,矿化主要与复式岩体的晚期岩相关系密切.

4、影响岩浆熔离作用的因素有哪些?岩浆熔离矿床有哪些特点?

答案:影响岩浆熔离作用的因素:岩浆的总成分,特别是硫和亲硫元素的浓度和铁、镁、

硅的含量

岩浆同化围岩破坏了化学平衡,可促使硅酸盐熔浆和硫化物熔浆发生熔离

岩浆熔离矿床的特点:矿体形态产状:似层状,位于岩体的底部;贯入式矿体为脉状、透

镜状

与围岩界线:不明显,渐变过渡;贯入式矿体界线清楚

矿石成分:与母岩基本一致,硫化物含量高,含磷灰石和挥发份矿物

矿石组构:海绵陨铁结构、固熔体分离结构;块状、浸染状构造

主要矿种:Cu-Ni硫化物、PGE、磷灰石、Fe矿床工业价值巨大

1、基本概念:矽卡岩型矿床,斑岩型矿床。

答案:矽卡岩型矿床/接触交代矿床一产于中酸性侵入体与碳酸盐类岩石(或其他钙镁质

岩石)的接触带上或其附近,通过含矿气水溶液交代作用形成的并与矽卡岩(钙铝-钙铁榴

石系列,透辉石-钙铁辉石系列)在成因上和空间上存在联系的一类矿床

接触渗滤交代作用:由中酸性侵入体分泌出来的含矿气水溶液沿着接触带的裂隙系统渗滤,

并与周围的岩石发生交代。

斑岩型矿床一凡是在时间上、空间上和成因上与浅成或超浅成中酸性斑岩体有关的细脉浸

染型矿床,通称为斑岩型矿床。斑岩型矿床过去又称为“细脉浸染型矿床”。

2、矽卡岩矿床的主要特点和形成条件。

答案:矽卡岩矿床的特点:1.矿床的产出部位一分布于中酸性侵入体与碳酸盐类岩石的接

触带上或其附近

一多数产于外接触带的矽卡岩化围岩中,少数产于内侧接触带的蚀变侵入体内,一般距接

触面100-200m范围内,个别可远离接触带

2.矿体的形态、产状和规模一矿体的形态和产状复杂,明显受接触带构造的控制,多呈不规

则状、似层状、凸镜状、脉状、巢状等。

一规模大小不一,由直径仅数米的小矿体,至长数公里、延伸达千米以上巨大矿体,但一

般为中小规模。

3.矿石的物质成分一物质成分极为复杂,主要由金属氧化物、硫化物和一组特殊的矽卡岩

矿物组成

4.矿石结构和构造一矿石结构:多为粗粒结构

一矿石构造:块状、浸染状、条带状、晶洞状、团块状等

5.矿床的分带性一矿床常具分带性,由侵入体内向外依次出现:蚀变岩体-内矽卡岩一外

矽卡岩一蚀变灰岩—灰岩

形成条件:1.大地构造条件:显生宙的造山带构造体系是矽卡岩矿床形成的有利大地构造环

境。矿床主要产于洋-陆俯冲造山带、陆-陆碰撞造山带、大陆边缘坳陷带及大陆内部裂谷

环境,特别在地球演化晚期的中-新生代,矽卡岩型矿床较为发育。

2.岩浆岩条件:岩浆演化过程分异出含矿溶液,是形成矽卡岩矿床的先决条件

岩性一主要为中酸性岩浆岩,按岩性分为两个系列

钙碱性系列:花岗岩、斜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闪长岩

碱性系列:碱性正长岩、花岗正长岩、石英二长岩、二长岩

与成矿关系密切的主要是钙碱性系列的中酸性侵入岩

一不同的矿种往往表现出明显的成矿专属性:Fe、Cu、Au: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岩

Pb、Zn:花岗闪长岩、花岗岩W、Sn、Mo:花岗岩

侵入深度一中深至浅成(1D4.5km),中细粒至斑状结构

岩体规模、形态一侵入体多为中小型规模,出露面积一般小于50km2,多为2E0km2

一多呈岩株、岩瘤、岩钟、岩脉状等

大多为中新生代,少数为古生代(我国东部主要为燕山期,西部主要为海西期)

3.围岩条件:与成矿关系密切主要是各类碳酸盐岩类地层:石灰岩(大理岩)、白云质灰岩、

灰质白云岩、白云岩、泥灰岩、钙质页岩等;其次是火山岩(安山岩、英安岩和凝灰岩等

一我国矽卡岩型铜矿床中,围岩属碳酸盐类岩石的矿床占95%

一碳酸盐岩与火山岩、页岩互层时对成矿较有利

一围岩的物理性质(节理、裂隙、孔隙率、渗透率等)对矿化富集和矿体形态、产状有重

要影响

一围岩的化学成分控制了矽卡岩的成分和矿物组合(钙矽卡岩口镁矽卡岩)

4.地质构造条件:构造控制含矿溶液的通道,也为成矿提供有利的空间侵入体

5.物理化学条件:温度条件矽卡岩矿床形成温度区间为800〜200℃

4、斑岩型矿床的主要特点及成因。

答案:斑岩型矿床的特点一经济特征:

L矿床常成群、成带分布,规模巨大。

2.矿床埋藏深度浅,适合于大规模、机械化的露天开采。

3.矿石品位较低(Cu一般为0.4E%),但矿化分布均匀,矿石工艺性能稳定,可选性好。

4.矿石中常伴生有多种有用组份可供综合利用,除Cu、Mo、Au、W、Sn、Pb、Zn外,尚

可综合回收Ag、Re、Co、S、Se、Te等元素

斑岩型矿床的特点一地质特征;

1.时空分布一空间上集中分布于滨太平洋带(Cu储量>500万t的超大型斑岩矿床的90%),

次为特提斯□喜马拉雅带(~5%)和中亚口蒙古带(~4%)。

—时间上集中分布于新生代(-60%),其次是中生代(-35%)

2.大地构造背景一斑岩型矿床主要产于汇聚板块的边界,包括大洋板片俯冲产生的岛弧和陆

缘弧环境(滨太平洋带),以及陆□陆碰撞造山(特提斯□喜马拉雅带,中亚口蒙古带)环境。

3.岩浆岩一在时间上、空间上和成因上均与斑状结构的中酸性浅成□超浅成侵入体有关,如

花岗闪长斑岩、石英二长斑岩、二长斑岩、石英斑岩、粗安斑岩、英安斑岩等,它们常与

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口流纹岩等钙碱性系列喷出岩有联系

4.控岩控矿构造一含矿斑岩体和矿床受受区域性断裂构造控制,尤其是两组断裂的交汇处。

一矿体受岩体和围岩中的微裂隙控制(原生裂隙、层间裂隙、片理等)

一角砾岩体(筒)在一些斑岩型矿床中起重要控矿作用

5.围岩岩性一含矿斑岩体的围岩岩性多样,造成矿化类型的多样性围岩蚀变及分带:一十分

发育,范围可达数百米至数千米,并具明显的、规律的水平和垂直分带,由岩体中心向外:

钾化带(potassiczone)□石英□绢云母化带(绢英岩化带、似千枚岩化带,phylliczone)

□泥化带(粘土化带,argilliczone)□青磐岩化带(prophyliticzone)

一矿化主要与钾化带和石英□绢云母化带关系密切

一围岩蚀变的带状分布规律是斑岩型矿床的重要找矿标志。

6.矿体形态产状一受侵入体和接触面的形态产状、裂隙构造等因素控制,主要有柱状、筒状、

环状、似层状等

矿石物质组分:一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黄铜矿、辉铝矿,次为斑铜矿、黝铜矿,伴生方

铅矿、闪锌矿、磁铁矿、磁黄铁矿以及金、银等矿物。

一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次为绢云母、绿泥石、重晶石等。

7.矿石组构一矿石构造以细脉浸染状为主,由矿化中心向外依次为:浸染状口细脉浸染状□

细脉状、脉状

8.矿床的氧化和次生富集作用一矿床在近地表常发生各种复杂的氧化和次生富集作用,既提

高了矿石品位,又是一种重要的找矿标志

1、基本概念:VMS、Sedex、SST、MVT、卡林型金矿床。

答案: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也称为与火山有关的,火山控制的,火山-沉积控制的

块状硫化物矿床。以典型的多金属透镜状、块状硫化物产出,形成于海底火山环境形成于

富含金属的流体,与海底热液对流有关。与它们最接近的围岩是火山岩或沉积岩

沉积喷流型(SEDEX)矿床:一系指通过海底热液喷流作用形成的,主要呈整合的层状赋

存于正常沉积岩系(主要为细碎屑岩和炭质页岩,次为碳酸盐岩)中的,以发育条带状和

层纹状富硫化物矿石为特征的一类矿床。

SST(铜)矿床:世界上,沉积岩为主岩的热液铜矿约占世界铜产量和储量15-20%,主要

分布赞比亚、扎伊尔、波兰、俄罗斯等国,成矿时代以元古代和古生代为主。

MVT矿床是层控的,以碳酸盐为围岩的硫化物矿体,主要由Zn和Pb组成,矿石矿物主要

为方铅矿和闪锌矿。这类矿床主要产于白云岩中,以裂隙充填物、爆破角砾岩和碳酸盐围

岩交代物等形式产出。在较少的情况下,硫化物和脉石矿物占据原生碳酸盐孔隙。这类矿

床是后生的,是在围岩成岩作用之后由侵入作用形成的.卡林型金矿床:沉积岩容矿的微细

粒浸染型金矿床

3、对比VMS型矿床、Sedex型矿床、MVT矿床

答案:VMS型矿床:矿床特征一大地构造环境现代海底VMS矿床一般产在大洋扩张脊和

弧环境。

矿床通常认为被保存在大洋和大陆初生弧,裂谷弧和弧后环境。

容矿围岩VMS矿床常产于基性和酸性长英质火山岩所组成的二元火山岩系中,且绝大多数

的VMS矿床近矿围岩为酸性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特别是与流纹质岩石伴生的酸

性火山碎屑岩

矿石矿物:主要有黄铜矿(辉铜矿、斑铜矿)、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磁黄铁矿、重晶

石、石膏等,少量毒砂、磁铁矿以及黝铜矿-神黝铜矿

蚀变特征:通常下盘蚀变,上盘几乎不蚀变。主要蚀变类型:A绢云母化A石英化A绿泥石

MVT矿床

①大多数矿床产于相对稳定的地台或浅水碳酸盐岩中,尤其产在白云岩中。

②矿床常位于一些特大型盆地的边缘或其附近,或在盆地之间隆起处

③成矿区域内缺少火成岩,成矿区域面积大(几百km2)矿床规模大。

④矿床显示后生特征,硫化物渗透交代于碳酸盐岩先存的孔隙内。孔隙可以是原生的,(多

孔礁体格架、沉积角砾)也可是次生的(坍塌角砾、岩溶洞穴、岩石裂隙等)

⑤矿床矿物组成比较简单,主要矿石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白铁矿等,常见重

晶石、萤石,少量黄铜矿等,主要富铅、锌。

⑥成矿温度范围为80-200℃,含矿流体高盐度,流体包裹体中常见有石油,容矿岩石中具

有干酪根或沥青形式出现的有机质

⑦成矿模式(S.A・杰克逊,F.M・比尔斯)☆在大型盆地内由沉积物的压实作用产生并

驱动流体,通过卤水的淋滤作用从压实地层中获得金属,并以氯化物或有机络合物携带

金属迁移

☆成矿卤水大部分由沉积物中排放出来,随厚度增加,地层水含盐度增高

☆当从盆地深处排出,在碳酸盐岩中遇硫化氢沉淀硫化物而成矿

2、简述变质矿床形成的条件。

答案:变质矿床形成条件

1.物理化学条件:基本同变质作用的温压范围。

2.地质条件

a.时代及分布:各各时代,以前寒武纪为主;前寒武纪地盾:多属角闪岩相和绿帘角闪岩

相,也有绿片岩相和麻粒岩相。

显生宙造山带:蓝闪石片岩相和沸石相较普遍。

岛弧和大洋中脊:浅变质的沸石相和绿片岩相

b.变质相与矿产沸石相:美国苏必利尔湖沸石一绿泥石组合中的自然铜,我国甘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