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中考一模历史模拟试题(有答案)_第1页
2024届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中考一模历史模拟试题(有答案)_第2页
2024届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中考一模历史模拟试题(有答案)_第3页
2024届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中考一模历史模拟试题(有答案)_第4页
2024届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中考一模历史模拟试题(有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中考一模历史模拟试题2024年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九年级历史(本试卷共90分。考试时间60分钟,闭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或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浙江余杭良渚遗址出土了重要礼器玉琮,四川三星堆文化前期也出现了良渚玉琮。此外,良渚文化的兽面纹还出现在陕西的石峁遗址中。这表明()A.中华文明起源于良渚文化 B.良渚文化领先其他文化“六王毕,四海一”海内为郡县

百官公卿C.三星堆是良渚文化的扩散 D.区域文化之间相互影响2.右图是某同学的课堂笔记,他学习的主题是()A.先秦时期政治特点 B.君主专制政体演变C.大一统的秦朝政治 D.大一统的两汉政治3.思维导图是历史学习的常用方法。右图是“西汉的建立与巩固”思维导图,应在①②处填入()A.兼爱非攻、尊崇儒术 B.无为而治、尊崇儒术C.封邦建国、为政以德 D.无为而治、实行“推恩”4.历史事实是对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依据史料,客观地认识和判断历史的态度和方法。以下选项属于正确的历史解释是()A.赤壁之战是中国古代一场以少胜多战役,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B.东吴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大陆与香港的联系。C.宋、齐、梁、陈四个王朝都在建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D.《齐民要术》强调农业遵循自然,因地制宜,对后世农学影响深远。5.宋朝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关注民生的政策,设立了专门的社会福利机构,救济的对象包括孤寡老人、贫困人口等诸多无法自立的群体。专业的消防队伍、巡夜队伍也在京城建立。由此判断宋朝()A.经济重心和政治中心南移完成B.商业繁荣和市民生活丰富多彩C.城市管理和社会保障受到重视D.经济繁荣和社会生活安全稳定6.我国某朝代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越汉朝和唐朝。该朝代管理西藏的机构是()A.澎湖巡检司 B.宣政院 C.伊犁将军 D.驻藏大臣第十一讲骑马民族驰骋的时代……第十二讲明帝国的专制政治……第十四讲面向海洋的时代7.某同学在阅读《国史十六讲》一书时,先观其目录(右图),再展开学习。在该书第十二讲,他可能阅读到的内容是()A.蒙古灭金B.马可·波罗来华C.朱元璋强化皇权D.郑和下西洋8.乾隆时期,画家徐扬创作了《盛世滋生图》(右图),描绘了当时苏州的市井风情。该画可以佐证清朝前期()A.市民文化蓬勃发展B.财政危机不断加剧C.商品经济相当活跃D.土地兼并十分严重《盛世滋生图》(局部)9.“西方列强一巴掌把大清帝国打落谷底,从此国门洞开,风雨交加。”“中华民族开始了漫长的寻找,寻找失去的尊严,寻找在世界的位置,寻找复兴的道路……”。西方列强的“一巴掌”导致()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10.1840年以后,民间涌现出《朔方备乘》、《东北边防辑要》等一大批边疆史地著作,其中主张无论是“筹边”“谋防”,首要一点就是必须“知边”,亦即了解“边情”。材料表明()A.官方关注边疆危机 B.地理科学研究开始兴起C.主权意识日益增强 D.学习西方成为社会潮流11.1895年,中国有三位名人做出自己人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三人的选择都是为了()A.学习西方、变法图强 B.推翻清政府腐朽统治C.民族独立、救亡图存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2.1922年,《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一文提出“邀请民主派及革命的社会主义各团体开一个联席会议……共同建立一个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说明中共()A.认识到北伐战争的重要性 B.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C.开辟出农村革命的新道路 D.探索与其他政党合作的可能13.关系到“九一八”事变的李顿调查团档案在日内瓦“国联和联合国档案馆”中被发现。该档案详细记录了“九一八”事变直接相关人士的谈话记录、调查团在东北的实地调查和询问日军高层的记录。该档案的发现()A.表明二战由这一事变开始 B.说明中华民族危机严重C.为研究此事变提供史料依据 D.说明调查团缺乏可信度14.“它是地球上的一条红飘带,一头连着黄土高原,一头连在瑞金城外。”“它”指的是()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红军长征15.2024年1月17日晚,长征七号遥八运载火箭顺利将天舟七号货运飞船送入太空,这是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回望54年前,我国在该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C.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 D.神舟一号的发射成功16.2023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下列选项中都属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发展中“可感可及的实事”的是()A.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和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C.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和公私合营 D.进行土地改革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7.有学者形容新中国70年代外交关系的三次突破为:艰难复常,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前嫌;相逢一笑,邻里往来。其中“艰难复常,扬眉吐气”对应的外交事件是()A.毛泽东访问苏联B.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C.尼克松访华D.中日建立外交关系18.下表所示,根据当时雅典选举法,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人数占全部人口比例为()公元前431年雅典人口统计表全部人口自由民外邦人奴隶40万(含妇女、儿童)16.8万(成年男性公民4.5万)3.2万20万A.8% B.11.25% C.42% D.50%19.下图是“14—17世纪欧洲大事时间轴(节选)”。以下解读正确的是()A.近代自然科学得到了蓬勃发展 B.文艺复兴造就了文学领域的繁荣C.思想解放推动了近代科学兴起 D.文艺复兴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0.下表是《共产党宣言》自问世以来至1889年的主要版本情况。这反映了()德文版法文版俄文版英文版西班牙文版丹麦文版21个11个12个8个4个3个A.马克思主义成为德国思想主流 B.无产阶级政权的普遍建立C.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 D.世界工人运动走向了高潮21.观察下面两幅历史地图。从图一到图二版图的变化与下列哪一事件密切相关()图一图二A.拿破仑对外战争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第二次世界大战D.两极格局形成22.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可以用“3R”来概括,即Recovery(复兴)、Relief(救济)、Reform(改革),体现了新政的突出特点是()A.调整资本主义制度 B.解决美国根本矛盾 C.根除经济危机D.加强国家干预和指导23.以下是“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的年代尺,其中对D处的正确表述是()A.美苏两极格局形成与解体 B.世界政治形成多极化的发展趋势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与解体 D.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与结束24.1957年首届广交会,只有13家公司参展,采购商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在第134届广交会,参展企业达2.8万多家,采购商来自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交会的不断壮大得益于()A.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 B.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C.联合国积极作用的发挥 D.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25.1910年,第二国际筹划设立国际劳动妇女节;1914年3月8日,欧洲多国妇女举行反战示威;1917年3月8日,俄罗斯妇女的罢工拉开了“二月革命”的序幕;1924年3月,中国国共两党共同庆祝妇女节;1975年,联合国开始庆祝妇女节。可见,这一节日()A.完成了保障妇女权益使命 B.适应了亚非拉美民族解放运动的要求C.植根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 D.由世界各国革命和民主运动共同促成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综合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2分,共40分)26.(14分)九年级同学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开展项目学习,以下是学习成果展板。阅读展板,完成下列要求。展板一【品读经典——沐浴智慧之光】引文内容出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展板二【鉴赏文物——感受器物魅力】★卡片一文物名称:东汉彩绘陶击鼓说唱俑文物介绍:东汉彩绘陶击鼓说唱俑表情生动活泼,幽默风趣,线条简洁,技法娴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汉的民间生活气息和地方风貌。★卡片二文物名称:唐三彩骑驼乐舞俑文物介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板三【解读邮票——传承精神品质】司马迁蔡伦张仲景杜甫(1)根据展板一,概括经典中体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4分)(2)请仿照展板二卡片一的文物介绍,补充卡片二的文物介绍。(4分)(3)展板三邮票中的历史人物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请任选一位,指出他的历史贡献及其蕴含的优秀精神品质。(4分)(4)综上所述,谈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2分)27.(14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百年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举行最后一次会议。会议一致通过了修建“为国牺牲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决定和毛泽东撰写的纪念碑碑文。碑文是: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碑体下层四面镶嵌8块巨大的汉白玉浮雕,分别以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长江为主题。——摘编自王树仁《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始末》(注:五卅运动为1925年爆发的反帝爱国运动)材料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材料三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开始,就把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为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断进行探索和尝试,最终找到了一条适合的道路,这就是中国式现代化。2022年10月,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摘编自《著作选读》第一卷(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请制作表格,将8个浮雕主题分类整理。(6分)(要求:在答题卡上制作表格。表格分类合理,内容完整准确,行数和列数自定。制表时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可不用直尺)(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4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4分)28.(12分)阅读工业1.0到工业4.0的发展历程,完成下列要求。(注:工业1.0——创造了机器工厂的“蒸汽时代”。工业2.0——将人类带入分工明确、大批量生产的流水线模式和“电气时代”。工业3.0——应用电子信息技术,进一步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工业4.0——开始应用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1)请你从工业1.0到工业4.0中任选一个时代,写出其代表成果。(2分)(2)选择材料中至少两个相互关联的时代,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10分)2024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答案九年级历史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中。)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DCBDCBCCACCDC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DCDBBCCBDBAD综合题(第26题16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0分,共40分。)26(1)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学习,爱好学习;中华文化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华文化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任答1点2分,共4分)(2)名片:唐三彩骑驼乐舞俑造型精美,色彩亮丽,骆驼与乐器演奏充满了异域情调,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朝时期民族交融的社会风貌/或盛唐气象/或唐朝时期手工业发达/或唐朝时期的繁华。(文物描述2分,侧面反映的社会风貌2分,共4分)(3)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他公正记事,爱憎分明,秉笔直书,写出了不朽的历史巨著《史记》,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充分体现我国传统文化公正无私的精神内涵。东汉时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提高了纸的质量,充分体现我国传统文化敢于创新的精神内涵。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医圣”。他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开创了中医临床理论体系,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充分体现我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涵。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留下了大量忧国忧民的诗歌,被誉为“诗圣”,充分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追求家国情怀的思想理念。(任选一位,历史贡献2分,精神内涵2分,共4分)(4)可以发扬中华民族历史记忆及文化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提升国家形象等。(任答一点2分,言之有理即可)27(1)时间主题1840-1918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1919-1946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1947-1949胜利渡长江或时间主题1840-1918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1919-1949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长江时期(或时间)主题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长江或时期(或时间)主题晚清时期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时期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长江根据两类分类法(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划分,或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及解放战争时期划分)并列表即可得分,制作表格2分,历史事件与历史分期正确对应得分,任意1项2分,共6分,历史事件写错分期酌情扣分。(2)说明:思想上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政治上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组织上实际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任答两点4分)(3)特点:中国共产党领导;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任答1点2分,共4分)28(1)工业1.0:瓦特改良蒸汽机、珍妮纺纱机等工业2.0: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工业3.0:电子计算机诞生工业4.0:物联网技术(任答一点2分,必须写到时代+成果并且匹配正确才能给分,只写成果不给分)(2)观点一:技术革新推动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化论述: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19世纪后期,电力和内燃机广泛应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技术的日益复杂、投资的不断扩大、竞争的日趋激烈,推动了生产的集中,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