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压力预测技术_第1页
地层压力预测技术_第2页
地层压力预测技术_第3页
地层压力预测技术_第4页
地层压力预测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层压力预测技术

第一章大庆油田的地质特点

大庆油田位于松辽盆地北部,其储油层属于内陆湖盆地

叶状复合三角洲沉积,是一个大型的多层砂岩油田,共有三

套含油组合,即上部黑帝庙、中部萨葡高和下部扶杨含油组合。

由于湖盆频繁而广泛的变化,形成了泛滥平原、分流平原、

三角洲内外前缘等不同的沉积相带,在萨尔图、葡萄花、高

台子含油层段内,由于不同的沉积时期和不同的沉积环境,

又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沉积砂体和沉积旋回,因此造成其平面

上和垂向上的严重非均质性。

由于这种特定的内陆湖相沉积环境,构成了大庆油田的

许多基本特点。一是油层多,含油井段长,储量丰度高。萨

尔图、葡萄花、高台子油层组,约有49~130多个单层,含

油井段儿十米到儿百米,每平方公里的储量从儿十万吨到儿

百万吨不等。二是油层厚度大,差异也大,最薄的0.2m,

一般最大单层厚度可达10m~13mo三是渗透率差

异大,空气渗透率最低0.02pm2,最高达5|jm2。在纵向剖面

上,形成了砂岩与泥岩,厚层与薄层,高渗透层与低渗透层

交错分布的复杂情况。

第二章浅气层分布规律及下表层原则

2.1浅气层的分布规律

浅气层在大庆油田尤其是大庆油田长垣北部的喇、萨、

杏油田具有广泛的分布,在构造轴部的嫩二段顶部粉砂岩及

泥质粉砂岩层,嫩三段的粉砂岩及泥质粉砂岩层,嫩四段的

细砂岩及粉砂岩层,只要具备以下三条件,就能形成浅气层

(在外围就是黑帝庙油层)。

1)具备2.5m视电阻率为100m,自然电位3mv的砂

4O

2)该砂岩必须在一定海拔深度以上才能形成气层。

3)同时形成一定的局部构造圈闭及断层遮挡条件(即

断层断裂后相对隆起的下盘被断层遮挡),有利于浅气层的

聚集。,萨尔图、杏树岗油田浅气含气范围见表1-1,喇嘛甸

油田浅气含气范围见表1-20

图1-1浅气层分区示意图

表1-1萨尔图、杏树岗油田浅气层分布及防喷地质要求

含气区范围

钻井液密度

杏四区〜

浅层南三区以北地区南四区〜杏三区表层(g/cm3)

太15井

含气套管

嫩二段相当嫩二段相当顶部嫩二段相当顶

区名下深

海拔顶部嫩二段海拔嫩二段海拔顶部嫩二

称(m)开钻起钻

深度顶部深度顶部深度深度部深度段深度

(m)(m)(m)(m)(m)(m)

1.25

主要-280430-395540-400540

1001.35

高压区以上以上以上以上以上以上I

1.30

-280430-395540-4005401.25

高压区IIII11100I

1.35

-320470-415560-4205601.30

主要-320470-415560-4205601.25

III111001.35

含气区II

-360510-455600-4405801.30

表1-2喇嘛甸油田浅气层分布及防喷地质要求

含气区范围钻井液密度

浅层喇嘛甸油田表层(g/cm3)

含气嫩二段顶部相当嫩二段套管下深

区名称海拔深度顶部深度(m)开钻起钻

(m)(m)

1.35

主要-450600

1001.45

高压区以上以上I

1.40

-4506001.30

高压区II100I1.40

-4806301.35

主要-4806301.25

1001.35

含气区III

-5106601.30

储集在各储集层的浅气层的产状有很大的差别,嫩二段

顶部砂岩的浅气层产状以纯气层为主,而嫩三段、嫩四段砂

岩中的浅气层则以气水同层为主,在钻井过程中,如果不采

取防范措施或采取措施不当,极易发生气浸、井涌、井喷甚

至井喷失控等复杂情况,重者造成钻机陷入地下,固后管外

喷冒而报废井,轻者套管外冒气、冒水而影响油水井投产,

使企业、国家蒙受重大经济损失,地下资源遭到人为破坏,

环境遭受严重污染,人民群众生命受到严重威协,,因此必须

引起足够的重视。

2.2下表层的原则

下表层装防喷器是防喷的基础技术措施,是二次井控的

必备条件,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石油与天然气

钻井井控规定》,结合大庆油田钻井生产实际,于2003年2

月制定了《大庆油田井控技术管理实施细则》。细则规定凡

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下表层装防喷器。

1)新区第一口探井;

2)深层及外围探井;

3)探气井和开发气井;

4)其它预探井;

5)有浅气层地区的开发井、调整井;

6)设计钻井液密度超过1.90g/cm3的调整井、开发井;

7)位于居民区的调整井、开发井;

8)在铁路、公路干线、主要工业及民用建筑物100m

范围以内的调整井、开发井;

9)特殊作业或试验井。

第三章钻井前降低地层压力的方法

近年来,油藏评价钻井在长垣内部调整井区内加深钻探

扶杨油层的井越来越多,由于中部萨葡高含汕组合注水开

发,给尚处于原始状态的扶杨油层钻井带来了很大难度。钻

井前,若能把中部萨葡高含油组合的高压层的压力降下来,

使用较低的钻井液密度钻井,既可以减少对油层的污染,也

可以有效地减少钻井中井喷、井漏和卡钻等复杂情况发生,

这对提高固井质量也有一定的好处,同时还可以降低钻井成

本,提高钻井速度。因此研究钻井前降压方法,也是钻井中

很重要的一项技术工作。老区加深钻探实际上相当于中部萨

葡高含油组合钻调整井,因此介绍儿种调整井降压方法。

3.1分区块提前降压

钻调整井应是一个区块一个区块进行,以便给分区块提

前降压创造条件。

1)降低注水井的注水泵压

注水开发的油田,油层压力的来源是注水井长期注水,

在钻调整井前,有目的的把注水泵压相对降低一些,注水量

就减少了,地层压力也就会降低一些。

2)采油井加大日产液量

在同样长的时间里,采出较多的液量,是有利于降低地

层压力的。

3)采油井打开堵水层

堵水层一般是高压层,钻调整井之前,打开堵水层,使

采油井对其采液,就可以降低堵水层的压力。

4)对套管错断的注水井放溢流

对应在套管错断层位的高压层,通过套断注水井放溢

流,可以很快的把地层压力降下来。

5)对采油井高压层射孔后采液

有些套断的注水井,井筒内被岩石碎块等杂物堵死,不

能放溢流,为了把套断层位对应的高压层的地层孔隙压力降

下来,在采油井上,对准套断层位进行射孔后采液,也可以

起到降压作用。

3.2注水井控制注水量

它适用于注水层位单一、吸水层单层厚度大、分布面广、

渗透率高而且注采平衡的层。如大庆的喇嘛甸油田,注P1

组油层的注水井,就可以采用控注的办法,在短时间内局部

降低注水井附近区域的地层压力,以满足钻调整井的需要。

3.3注水井关井停止注水或停止注水并放溢流

大庆油田老区调整初期~1995年基本执行:钻关距离

600m,开钻前,300m以内注水井井口恢复压力不超过

2.0MPa;300m-600m之间的注水井井口恢复压力不超过

3.0MPao

1995年开始,陆续在不同区块进行了钻关现场试验,

在老区钻关距离基本控制在450m范围内,即开钻前,300

m以内注水井井口恢复压力不超过2.0MPa;300m-450m

之间的注水井井口恢复压力不超过3.0MPao当然,对不同

区块、不同层位的注水井钻关方案差别也较大。

3.4钻泄压井对高压层进行泄压

在油、水井成片的套管损坏区内,套损的注水井和采油

井,对套损层位的高压层,都不能降压时,就必须有目的钻

一些泄压井。而后射开套损层位的高压层,以达到降压的目

的。

第四章地层压力与固井质量的关系

大庆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后期开采,其二、三次加密调整

方案已经陆续展开。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调整,井网越来越

密,不同的开发层系,儿套开发井网相互作用,使储层的地层

压力在平面上和纵向上分布更加复杂,沿用采油厂提供的笼

统的静压值来指导调整井钻井工作已不能满足需要。第一,

目前影响固井质量的主要地质因素之一是单层高压,而笼统

的静压不能反映单层的压力。第二,就1口井而言,笼统的静

压,是高压层、欠压层、常压层的平均值,因此它低于高压层

的压力。第三,高压层压力和静压值之间相差多少,不是一个

定值,光凭经验,在静压值上加上一个差值就等于高压层的

压力,盲目性太大。第四,高压层都是注多采少或光注不采的

憋压层,在平面上无规律可言,但在钻井之前,如果不弄清楚,

会给钻井和固井造成影响,因此,应当研究小层的压力与固

井质量的关系,确定合理的套管下深和井身结构,制定合理

的固井设计和施工方案,从而确定合理的固井液密度,以确

保调整井的固井质量。

4.1钻井液密度的确定

平衡压力钻井中钻井液密度的确定,以地层孔隙压力当

量钻井液密度为基数,再增加一个安全附加值。选择附加值

时要考虑地层孔隙压力预测精度、地层破裂压力、地层坍塌

压力、H2s含量和井控设备配套情况,附加值按以下两种原

则之一确定(欠平衡井或其他特殊井执行钻井工程设计给定

的附加值)。

1)油水井为0.05g/cm3-0.10g/cm3,气井为0.07

g/cm3~0.15g/cm3。

2)油水井为1.5MPa~3.5MPa,气井为3.0

MPa~5.0MPao

4.2地层压力与固井质量的关系

4.2.1地层压力与固井质量关系的研究

利用模拟装置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如图1-2所示,试验

装置主要由外套、模拟岩心、环空(水泥环)、套管、声幅仪、

数据采集系统等部分组成。

-

A果强

k

m压k

接收块w

x

-

--一

图1・2室内模拟装置图

地层压力对固井质量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环

空压差,即液柱压力与地层压力之差值;另一个是层间压差,

即高压层与低压层之间孔隙流体压力的差值。大庆油田由于

长期的注水开发,地下已形成高压层、常压层、低压层等并

存的多压力层系。在固井过程中,不同地层的孔隙压力与液

柱压力之差值不同(即环空压差不同),环空压差的变化反映

了地层压力的变化。

在模拟装置上,进行了不同环空压差下水泥环胶结质量

室内试验,试验条件:地层状态为钢壁+325目筛网+60目筛

网;水泥浆为哈尔滨A级水泥,水灰比0.44,密度1.90g/cm3;

养护条件为45℃x水浴养护;滤饼情况为憋压2hx2MPa,浸

泡24h,厚度2mm~3mm。结果见图1-3。

环空压差(MPa)

图1-3环空压差与固井质量关系图

由图1-3可见,液柱压力和地层压力的压差在

1MPa~8MPa之间,固井声幅检测其幅度值小于5%。当环空

压差大于9.5MPa(相当于低压层固井)时,A级水泥原浆的水

泥环胶结质量的声幅值将大于10%。当环空压差小于

LOMPa(相当于高压层固井)时,水泥浆在固井过程中将不能

阻止地层流体的侵入,地层流体将侵入环空,引起声幅值的升

高或二界面的窜槽,从而破坏环空的胶结质量。

4.2.2地层压力影响水泥环胶结质量的机理

在钻井固井生产过程中,地层压力对水泥浆胶结质量的

影响可以分为下列2种情况:一是高压层的固井(相当于室

内试验的环空低压差<1.0MPa,二是低压层固井(相当于室

内试验的环空高压差>9.0MPa)。

高压层固井地质因素对水泥环胶结质量的影响机理是:

高压层固井时地层压力较高,环空压差较小,水泥浆在凝固

过程中水泥颗粒饺合强度的发展引起环空阻渗能力的降低。

当环空阻渗能力降至低于地层侵入能力,而水泥石孔隙毛细

管力的发展不能补偿环空阻渗能力的降低时一,地层流体侵入

环空,破坏水泥环的胶结质量,引起二界面的窜槽甚至空套

管。取环空压差试验的水泥环进行结构分析。通过矿相分析

可知,环空压差<1.0MPa作用下形成的水泥环,其水泥石的

显微结构与环空压差在i.0MPa~9.0MPa形成的水泥石相

比,水泥颗粒胶结疏松,孔隙度较大,胶结物(主要是氢氧

钙石)不发育,水泥颗粒之间的胶结作用减弱,氢氧钙石在

孔隙中自形发育,水泥石的渗透率和孔隙度较高,毛细管力

较小,水泥石的胶结质量较差。所以高压层固井时必须保证

环空压差大于1MPa,以防止地层流体在水泥浆候凝过程中

侵入环空。

低压层固井地质因素对水泥环胶结质量的影响机理是:

低压层由于地层压力较低,环空压差较高,水泥浆的阻渗能

力明显增大,结果造成水泥浆的滤失。由室内试验,取高压

差下水泥浆失水后形成的水泥石进行显微结构矿相分析可

知,高压失水后形成的水泥石水化颗粒堆积,水化产物不发

育,水泥颗粒自形程度较高,胶结物氢氧钙石含量较少,颗

粒间的饺合强度低。失水后形成的水泥石再放入水浴中养

护,由矿相分析可见,水泥颗粒继续水化,颗粒间胶结作用

增强,水化产物进一步发育,导致水泥石处于高应力场中,

在应力集中处水泥颗粒间原有的胶结结构被破坏,局部可见

微裂缝。故当水泥浆的滤失量达到水泥浆体积的13%时,水

泥颗粒堆积,环空水泥浆的容积变小,相互胶结很快形成结

构,环空中水泥石具有一定的颗粒饺合强度,环空的阻渗能

力降低,环空中的水泥浆滤失将减弱乃至停止。由于液柱中

自由水的补给,已形成结构的水泥颗粒将进一步水化,水泥

颗粒逐渐长大,导致水泥石处于高应力场中,当应力足够大

时,原有的水泥石结构受到破坏,水泥颗粒饺合强度降低,

环空的阻渗能力增大,水泥浆继续滤失,水泥颗粒又胶结,

形成一定的胶结结构。自由水的补给造成水泥颗粒继续水

化,水泥石又处于高应力场中,水泥石结构又遭坡坏,结果

造成低压层在水泥浆凝固过程中环空阻渗能力的波动,水泥

石的胶结质量受到破坏,从而影响固井质量。

4.3多压力层系固井液密度的一种计算方法

水泥浆失重是由于水泥在胶凝时,产生返壁悬挂,质点

沉落,阻止了水泥浆液柱压力的有效传递,以及水泥在水化

过程中的收缩和吸水等原因造成的。固井时一,水泥浆密度一

般大于1.90g/cm3;而在计算固井液密度时一,常规水泥浆失

重值均按Ig/cn?计算。对于高压层埋藏较深的井,由于水

泥浆失重段长,计算的固井液密度值一般过高,而在现场实

际应用时,这不仅增加重晶石粉用量,浪费成本,而且高密

度固井液易导致井漏发生,污染油层,增加了施工难度。为

此,在分析研究现场数据的基础上,推导出水泥浆失重值与

水泥浆段长之间关系式,从而,为现场施工提供技术支持。

4.3.1常规固井液密度的计算

现场采用的固井液密度是按1g/cm3计算,并在平衡密

度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的数值,用此来补加水泥浆失重时的液

柱压力的降低。固井时的安全压差(液柱压力与地层压力之

间的差值)一般在1.0MPa~1.5MPa之间,其计算式为:

P1={[H-(hl+h2)]R1+h1R2+h2R3}/102(1)

P2=HR4/IO2(2)

△P=P「P2(3)

可以导出Rk[102AP+HR4-h1R2-h2R3]/[H-(h1+h2)](4)

式中:

Pi为地面到高压层顶的液柱压力MPa;

h2为高压层顶距水泥面之间的差值m;

P2为身压层的地层压力MPa;

R2为隔离液密度g/crr?;

H为高压层顶深m;

R3为水泥浆失重值g/cm3;

hi为隔离液高度m;

R4为地层压力因数(平衡密度)g/cm3;

R1为固井液密度g/cm3;

△P为安全压差MPa。

以测RFT的杏9-21-丙47井为例来计算固井液密度,

结果见表1-3。

表1-3杏9-21-丙47井RFT测试解释成果

R/R/

序号层位H/mP/MPa4序层位H/mP/MPa4

2(g-cm3)2(g-cm3)

1sn21042.9干点12P21151.39.920.88

2sn31047.7千点13PI211154.39.940.88

3sn41053.3千点14PI3i1166.3干点

41.521.14

sn51056.315.7315PI331182.913.27

5S1I111080.714.571.3716PI421191.7干点

6SII151089.511.821.1117PI71202.5干点

7sin51110.3干点18PI81205.9干点

8SIII61114.6干点19PI91208.5千点

9Pill1135.718.351.6520PI91211.5干点

10Pill1137.718.661.6721PI101214.5干点

11PI121141.7干点22PI101217.5干点

PI1i为最高压力层,H=1137.7m;M=80m;

33

h2=1137.7-934=203.7(m);R2=1g/cm;R3=1g/cm(常规

3

值);R4=1.67g/cm;AP为1MPa

将已知参数代入式(4)得R产2.01g/cm3,而本井实际

固井液1.82g/cm3,并且实际水泥面比设计水泥面多64m

(934m-870m),声检此层无幅度(优质井)。依据实际数据,

在水泥浆失重时,按密度1.82g/cm3的固井液固井,压稳了

该高压层。在不考虑其它的附加因素,反推出R3的值为

1.43g/cm3o

4.3.2固井液密度的经验表达式

统计近300口井的现场实际资料,其中有5口井测RFT

或SFT,21口井在完井电测时有油水浸显示,固井液密度

是按固井水泥浆失重时液柱压力Pi等于高压层的地层压力

P2情况下进行计算的,由式(1)和(2)得:

R1=[HR4-h1R2-h2R3]/[H-(h1+h2)](5)

式中:RnH,R4,M,R2对于给定的单井均可视为不变,而

h2是变化的,从而可以确定R3,R3与h2的对应关系见表1-4。

表1-4R3和h2对应关系

R/R/(^'cmR

井号层位hi/mh/m42H/mRig/3/

2(g-cm3)(g-cm'3)(g-cm-3)

杏9-21-丙47Plb80267.71.6711137.71.821.43

南4-40-526G旧80396.81.6411058.81.731.64

杏9-T1-332S1I4801831.601875.01.751.36

南4-40-532SI4+58084.41.6251839.41.761.14

南3-41-632GI2080431.41.6511149.41.721.67

应用最小二乘法,可得出关系式为:

R3=0.001486528h2+1.042683009(6)

可简化为R3=0.0015h2+1.04(7)

在实际生产中,可以灵活应用式(7),如在易漏区,按

式(7)计算,使得求取的固井液密度最低,在正常区可以

把式(7)中的1.04取为1,以增加固井时压稳高压层的安

全系数。

根据式(5)、(7)就很容易计算出固井液的密度值。考

虑实际水泥面与预计水泥面的偏差,在计算固井液密度时,

把高压层距水泥面之间的差值h2附加50m,按经验表达式

计算后的固井液密度值比常规计算的固井液密度值低得多,

但足以保证固井质量。

4.3.3结论

(1)推导出的经验式可用于现场计算固井液密度。

(2)实际计算时,应把高压层距水泥面之间的差值h2

增加50m。

第五章钻井地质设计

5.1钻井地质设计流程

1)接受钻井地质工程设计任务书

2)到采油厂、开发部、油藏评价部或研究院其中一个

单位取方案

3)分析讨论开发方案

4)到研究院、采油厂、录井公司、试油试采、测井公

司、钻井公司、井下作业分公司等调研收集资料

5)绘制地质分析图

6)地质分层设计

7)现场踏勘了解地形地貌、确定建筑物表层等

8)与采油厂商讨钻关方案

9)复印图幅室内分析编写地质设计

10)打印初稿

11)组长初审

12)修改设计

13)打印设计

14)主管地质设计领导审核

15)修改设计

16)打印设计

17)交付钻井工程设计人员

18)制作汇报多媒体

19)开发部或汕藏评价部组织讨论(开发部或油藏评价

部、采油工程研究院、采油厂、钻井公司等单位)

20)修改设计

21)打印稿件

22)地质设计与工程设计合订

23)送所主管领导审核

24)取回修改设计

25)送开发部或油藏评价部审批

26)送油公司领导批准

27)取回修改设计

28)打印稿件送工程组

29)印刷后取回保存

30)现场跟踪分析设计符合率

31)如有不符及时修改设计

32)归还所有借阅资料。

5.2钻井地质设计管理办法

5.2.1适用范围

本“办法”包括钻井地质设计岗职责、设计内容、引用

标准及格式、设计审批程序、设计更改程序及钻井地质设

计的发放办法,适用于油田公司开发部或油藏评价部下达

的开发控制井、调整井、取心井、试验井、特殊工艺井和

疑难复杂井等区块、单井钻井地质设计的管理。

5.2.2钻井地质设计岗职责

1)接受钻井地质设计任务。

2)掌握有关钻井地质设计的标准、规范、国家有关的

法令、法规。

3)掌握油田开发方案的各项地质要求、邻井动静态资

料及已钻井的施工情况。了解掌握国内外钻井地质领域的

新技术、新工艺,并根据实际需要及时将其应用到设计中

去,保证设计的先进性。

4)完成设计并按照程序及时审批、下发。

5.2.3钻井地质设计主要内容

1)井区自然状况

包括地理简况;气象、水文;灾害性地理地质现象。

2)基本数据

包括基本数据表;定向井数据。

3)区域地质简介

包括构造简况;地层概况;生、储油层分析及封(堵)

盖条件;油气藏分析及储量估算;邻井钻探成果;地质风险

分析。

4)设计依据及钻探目的

包括设计依据;钻探目的;完钻层位及原则、完井方法;

钻探要求。

5)设计地层剖面及预计油气水层位置

包括地层分层;分组、段岩性简述;油气水层简述。

6)工程设计要求

包括地层压力;钻井液类型及性能使用原则;井身质量

要求;弃井。

7)资料录取要求

主要包括以下16项内容:

(1)岩屑录井

(2)综合(钻时或气测)录井

(3)循环观察(地质观察)

(4)钻井取芯

(5)井壁取芯

(6)钻井液录井

(7)荧光录井

(8)地化录井

(9)酸解煌

(10)罐装气

(11)碳酸盐岩分析

(12)泥页岩密度

(13)地层漏矢量

(14)压力检测(DC指数)

(15)特殊录井要求

(16)化验分析选送样品要求

8)地球物理测井

包括测井内容;原则及要求。

9)试油

包括试油原则;试油要求。

10)设计及施工变更

包括施工计划变更程序;设计变更程序;井位移动情况;

特殊要求。

11)钻井地质设计附件、附图

包括附件;附图。

5.2.4钻井地质设计引用标准

SY/T5965-94(探井地质设计规范,行业标准)

SY/T6244-1996(油气探井井位设计规程,行业标准)

SY/T5251-2001(油气探井质量基本要求及地质资料录

取项目,行业标准)

SY/T5788.2-1997(油气探井气测录井规范,行业标准)

SY/T6243-1996(油气探井工程录井规范,行业标准)

SY/T6294-1997(油气探井分析样品现场采样规范,行

业标准)

SY/T6028-94(探井化验项目取样及成果要求,行业标

准)

GB/T18602-2001(岩石热解分析,行业标准)

5.2.5钻井地质设计格式

钻井地质设计格式参照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下发的钻井地质设计格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根据具体情

况在保留设计内容和格式完整的基础上增加或减掉某些设

计内容。

5.2.6钻井地质设计审批程序

钻井地质设计初稿完成后,按照如下程序进行审批:

1)交采油工程研究院钻井设计研究室主管领导审核、

签字。

2)交采油工程研究院主管领导审核、签字。

3)交油田公司开发部或油藏评价部主管领导审批、签

字。

4)交油田公司主管设计领导批准、签字。

设计审核、批准人若发现设计中有问题或错误,应明确

提出修改意见,并返回设计单位修改。审核、批准人只需签

字认可"无须另加批示。

5.2.7钻井地质设计更改程序

对需要有重大更改的设计,按照如下程序进行更改:

1)由设计人员写出书面更改报告,报告中要有需要更

改的内容及更改的理由。

2)此报告经采油工程研究院钻井设计研究室主任和采

油工程研究院主管领导同意签字。

3)更改后的设计再交油田公司开发部或汕藏评价部主

管领导和油田公司主管设计领导批准方可下发执行。

5.2.8钻井地质设计发放办法

经过审批后的钻井地质设计送交采油工程研究院钻井

设计研究室工程组,待钻井工程设计完成后,合订一起,根

据需要送交印刷厂印刷成册,由采油工程研究院钻井设计研

究室为油田公司资料室提供发放名单,由油田公司资料室负

责设计的发放和存档。

5.3钻井地质设计资料

开发部:

开发评价井试汕地质年报

勘探部:

1)年度油气勘探计划(图、表)

2)大庆探区勘探总体部署图

3)探井井位部暑图

4)勘探年数据表(探井试油)

5)勘探年数据表(综合)

6)松辽盆地勘探成果图1:20万

7)松辽盆地勘探成果图1:100万

物探公司:

地震成果报告

采油厂:

1)油水井生产数据

油井:日采量、含水率、静压、油层中深、采出层位、

见水层、堵水层位及时间、开采历史及方式等

注水井:日注量、累计注水量、静压、油层中深、注水

层位、注水方式、放溢能力、如关井则有关井时间、原因等;

2)套损井情况:套损深度、层位、类型、时间、目前

生产状况等

3)完钻井分层数据

4)构造图

5)砂体连通图

6)测井横向图

7)测井标准图

研究院

1)设计井位图

2)开发方案

3)密闭取心井地质设计

4)密闭取心井总结报告

5)综合研究成果报告集

6)岩心分析综合柱状图

钻井公司

1)地质卡片:已往钻井复杂事故、已钻井固井质量情

况、已往钻井液密度

2)待钻井地补距

3)待钻井地面海拔

4)钻井地质年报

录井公司

1)构造图

2)测井横向图

3)测井标准图

4)录井解释报告

5)完井录井、岩心综合图

6)录井成果总结报告

7)探井地质数据表(卡片)

试油试采

试油总结报告

井下作业分公司

压裂资料:破裂压力、瞬时停泵压力、裂缝重张压力

测井公司

1)测井数字化资料

2)长源距声波处成果图

3)地层倾角测井成果图

4)重复式地层测试处成果图

5)测井解释报告

5.4区块钻井地质设计主要内容

1)井区自然状况

2)基本数据、设计依据及完钻原则

3)区域地质简介

4)油田开发简况

5)区块动态分析

6)油水井套损情况

7)地层压力预测

8)地层温度

9)地层破裂压力

10)油层钻井液密度设计

11)完钻固井洗井液密度

12)布井原则及井号命名

13)浅气层发育情况

14)气顶气分布情况

15)已钻井复杂显示

16)已钻井固井质量情况

17)钻关方案

18)首钻摸底井的选择

19)钻井故障提示

20)地质要求

21)附表:

(1)已钻井油气水显示统计表

(2)已钻井井漏情况统计表

(3)生产井套损数据表

(4)油井套损数据表

(5)生产井选值表

(6)地层破裂压力数据表

(7)待钻井复杂情况统计表

(8)浅气层划分统计表

(9)气顶气分布情况统计

(10)特殊地层倾角统计表

(11)表层井统计表

22)钻井区块地下地质情况分析图

5.5选择首钻摸底井的原则

首钻摸底井的选择是在掌握大量的地质静态和动态资

料的基础上进行的,选首钻摸底井时要依据以下三条原则:

1)选有代表性的井。成片套损区内,有许多套管错断

的采油井和注水井。套断的采油井附近一般不会有高压层,

而套断的注水井附近基本存在高压层。所以在选择摸底井

时,要选在套断的注水井附近。注水井有浅层部位套断的,

也有油层部位套断的。要在这些套断的注水井中选出有代表

性的井。油层部位套断后有立即关井停止注水的,也有继续

注水的,而且继续注水的时间也不同。在选井时也要选出不

同类型的代表井,通过钻井和RFT测井建立起不同类型的

地层压力剖面。

2)首钻摸底井在钻井区块内要均匀分布。选井时要使

不同类型的代表井在钻井区块内均匀分布,这样才能指导全

区的地层压力预测。

3)选首钻摸底井时,各种类型的井区都要兼顾到。如

套断注水井区和无套断注水井区,套管变形的注水井区与注

水井套管错断的井区,套断后继续注水的时间长短不同的井

区等。因为套断注水井区与无套断注水井区的地层压力是不

同的,套管变形注水井区与套断注水井区的地层压力也不相

同,注水井套断后继续注水的时间不同,地层压力也有差另k

要建立起不同类型井区的地层压力剖面,在选井时,就要不

同类型的井区都兼顾到。

5.6选择RFT测点的原则

调整井完钻后,利用重复式地层测试器直接测取小层压

力。对于套损区可以采取此方法建立压力预测图版对待钻调

整井地层压力进行预测。该方法费用高,风险大。不可能在

大面积的井上应用。可以在特殊井上应用,用以指导地层压

力预测工作。同时可以检查其它预测方法的精度。

选好RFT的测点,是建立地层压力剖面的关键。具体

选点方法如下:

1)在微电极曲线上选高电阻层,确定测点深度。在微

电极曲线上,电阻值高的层(除钙质层)都是砂岩层,含有

流体。RFT测压,就是测砂岩层内的流体的压力。选点时,

选电阻值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