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07 第19届亚运会在浙江杭州举行(解析版)2024年中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_第1页
热点07 第19届亚运会在浙江杭州举行(解析版)2024年中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_第2页
热点07 第19届亚运会在浙江杭州举行(解析版)2024年中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_第3页
热点07 第19届亚运会在浙江杭州举行(解析版)2024年中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_第4页
热点07 第19届亚运会在浙江杭州举行(解析版)2024年中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2023年9月时政热点专题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2023年9月23日晚,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在浙江省杭州市隆重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10月8日是杭州亚运会最后一个比赛日。最终,中国代表团共获得201金111银71铜,共383枚奖牌,金牌数超越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199枚。亚洲运动会简称亚运会,是亚洲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由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的成员国轮流主办,每四年举办一届。综合赛会的分别有亚洲夏季运动会(亚运会)、亚洲冬季运动会(亚冬会)、亚洲青年运动会(亚青会)、亚洲残疾人运动会(亚残会)、亚洲大学生运动会(亚大会)、亚洲沙滩运动会(亚沙会)、亚洲室内与武道运动会(亚室武会)等种类。杭州第19届亚运会以“中国新时代·杭州新亚运”为定位、“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为目标,秉持“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会理念,坚持“杭州为主、全省共享”的办赛原则。

可结合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考查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浙江省杭州市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一、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1、区域概况长江三角洲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地势低平,气候湿润,农业发达,人口城市密集,经济基础雄厚。长江三角洲区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一核两翼”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上海是中国高水平的工业基地、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是享誉世界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对整个长江三角洲区域,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两翼:南京是长江三角洲区域北翼的中心城市,杭州是长江三角洲区域南翼的中心城市。二、浙江杭州杭州,简称“杭”,浙江省省会、副省级市,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通和金融中心,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长三角宁杭生态经济带节点城市、中国重要的电子商务中心之一,新一线城市。杭州人文古迹众多,西湖及其周边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观遗迹。其中主要代表性的独特文化有西湖文化、良渚文化、丝绸文化、茶文化,以及流传下来的许多故事传说成为杭州文化代表。三、亚运会对杭州及更大区域的影响进一步促进体育与文旅融合,带来可观的消费需求,带动产业链持续健康发展。体育赛事还为乡村振兴赋能。绍兴柯桥区充分利用农产品生产、乡村美景、农家民宿等,将乡村资源与体育产业深度整合,形成乡村特色体旅产品,打造了一批“农”字号精品活动。体育赛事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杭州和5个协办城市采用区域办赛模式,既促进浙江省内区域间体育资源共享和要素互补,也进一步加强长三角地区的协同发展。体育赛事让人民生活更美好。浙江省开展了“城市品质、城市治理、城市文明”三大提升行动,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百姓生活更加便捷和舒适。办赛与服务人民、促进发展相结合,杭州亚运会以一流的场馆设施、顺畅的赛事组织、周到的服务保障,向世界展示了诗画浙江的独特魅力、展现了活力中国的光明前景。选择题(2023·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时事热点·杭州亚运会)杭州亚运会主题口号为“心心相融,@未来”,亚运会将于2023年9月23日开幕,这座数千年来以美闻名的城市已经准备好用最靓丽的模样迎接四海宾朋。读杭州位置示意图,完成1-2小题。1.下列不属于杭州以美闻名的“美”是(

)A.西湖秀丽的湖光山色 B.良渚古城遗址C.“中国丝都” D.“六朝古都”2.亚运会口号中的“@”为互联网元素,杭州互联网产业发达的原因有(

)①互联网创新创业氛围浓厚 ②受上海辐射带动作用强③互联网产业集群效应强 ④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1.D2.A【解析】1.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中心;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浙江杭州丝绸织造业历史悠久,号称“中国丝都";南京为"六朝古都"。故根据题意,选D。2.杭州互联网产业发达的原因有:①互联网创新创业氛围浓厚;②邻近上海,受上海辐射带动作用;③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互联网产业集群效应强。故A正确;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是上海,④错误,故BCD错误。故选A。(2023·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是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读长江三角洲局部地区位置示意图,完成3-4小题。3.下列省级行政区域位于长江三角洲的是(

)A.苏、浙、沪、皖 B.鲁、皖、沪、浙C.豫、浙、泸、皖 D.湘、皖、浙、泸4.关于长江三角洲区域优越的地理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A.地处江海交汇之地,交通便利 B.依托长江水运,沟通我国南北方地区C.临近海洋,港口多,仅有通往世界的航线 D.大致呈“弓箭”状,只带动沿海地区发展【答案】3.A4.A【解析】3.根据材料可知,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区,安徽省部分地区,简称分别是沪、苏、浙、皖,A正确,BCD错误。故选A。4.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入海口附近,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交通便利,A正确;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联系了长江中下游内陆地区,沟通了我国的东西部地区,B错;该地区既是我国近海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也可以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C错;大致呈“弓箭”状,既带动沿海地区发展,还通过内河航运沟通我国广大内陆地区,D错。故选A。(2023·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2022年11月13日,长三角一体化旅游推广活动在浙江常山隆重开启。活动旨在进一步促进长三角地区文化和旅游交流,提升三省一市文化和旅游市场影响力。读常山位置示意图,完成5-6小题。5.常山文化底蕴深厚,下列景观可以代表常山韵味的是(

)A.

B.

C.

D.

6.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有(

)①旅游资源丰富②交通运输便利③气候适宜,农业发达④基础设施完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5.D6.B【解析】5.常山县位于浙江省,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耕地以水田为主,D正确;A为沙漠景观,BC地势起伏大,不符合平原景观地形,ABC错误;故选D。6.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人们生活水平高,旅游消费能力强,旅游市场庞大;旅游资源丰富;交通发达,旅游出行方便,,各种交通方式交织成网,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航空发达。与农业发达程度无关,①②④,选择B。(2023·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十四五”规划对于长三角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特别指出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造创新平台和新增长极。读长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示意图,完成7-8小题。7.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主要得益于(

)①交通运输便利②农业生产发达③矿产资源丰富④科技发展迅猛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8.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应该(

)A.大力发展海洋捕捞业 B.发展钢铁、化学等重工业C.围湖造田,增加建设用地 D.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答案】7.C8.D【解析】7.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主要得益于①发达的交通运输、④迅猛发展的科技水平,C正确;区域一体化发展受农业影响小,且该地区矿产资源匮乏,②③错误,排除ABD。故选C。8.长江三角洲地区,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D正确;大力发展海洋捕捞业;发展煤炭、冶金等重工业;大力发展围湖造田工程;会破坏生态环境,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故选D。(2023·福建·模拟预测)《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在长三角城市群中构建“一核五圈四带”的网络化空间格局(下图)。据此完成9-10小题。9.长江三角洲构建“一核五圈四带”网络化空间格局,主要依托于(

)A.充足劳动力资源 B.现代的交通网络C.优美的人居环境 D.面积广大的土地10.长江三角洲“一核五圈四带”网络化空间格局的构建有助于(

)①扩大辐射范围②解决城市环境污染③城市优势互补④促进区域协调发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9.B10.D【解析】9.借助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所以构建“一核五圈四带”网络化空间格局,主要依托于现代的交通网络,B正确;足劳动力资源、优美的人居环境、面积广大的土地都不是长江三角洲构建“一核五圈四带”网络化空间格局的主要原因,ACD错误。故选B。10.长江三角洲“一核五圈四带”网络化空间格局的构建有助于:扩大辐射范围、城市优势互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①③④说法正确;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环境污染只能通过发展,缓解城市污染,不能够解决污染问题,②说法错误。综合分析,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只能缓解,而不能彻底解决,上海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2023·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从历史上看,“江南”至少有地理江南、政区江南、经济江南与文化江南四个方面的含义。长江三角洲区域与传统意义上的“地理江南”基本重合。读长江三角洲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11-12小题。11.“地理江南”指(

)A.苏、浙、沪、皖 B.鲁、皖、沪、浙C.豫、浙、沪、皖 D.湘、皖、浙、沪12.长江三角洲地区(

)A.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北 B.位于江海交汇之地C.东部濒临渤海和东海 D.位于长江上游的平原地区【答案】11.A12.B【解析】11.根据材料可知,长江三角洲区域与传统意义上的“地理江南”基本重合,因此“地理江南”指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安徽省,简称分别是苏、浙、沪、皖,A正确,BCD错误。故选A。12.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A错误;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平原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B正确,CD错误。故选B。(2023·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读2022年全国三大城市群经济总量与长三角地区城市生产总值排名,完成13-14小题。13.长江三角洲(

)①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

②位于全国三大城市群经济总量首位③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④三省一市的“市”指杭州市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长江三角洲积极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推进“长三角命运共同体”建设,需要(

)①积极发挥上海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②大规模接纳移民,增加人口数量③区域协同发展,推进城乡建设

④运用创新优势,提高科技水平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13.A14.C【解析】13.由图可以看出,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综合国力最强的区域;位于我国三大城市群经济总量首位;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三省一市的“市”指上海市,故①②③正确。故选A。14.推进“长三角命运共同体”建设,需要积极发挥上海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上海是该地区最大的城市;区域协同发展,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运用创新优势,提高科技水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大量接纳移民会加重该地区城市压力,不可取,故①③④正确,故选C。二、解答题15.(2023·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跨语文诗词理解)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扬部(扬州)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注:充满)八方,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卷五十四材料二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史记·货殖列传》材料三长江三角洲部分区域示意图及气候资料图。(1)长江三角洲地处江海交汇之地,这里的“江”指,“海”指和。(2)材料中“饭稻羹鱼”与如今的“鱼米之乡”都为同一地区,“饭稻”反映了江淮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为,“羹鱼”指该地区可发展(农业类型),其进行农业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是。(3)“丝绵布帛之饶”说明了该地区从古至今纺织业的重要地位,杭州自古便有“丝绸之府”的美称,为促进杭州丝绸产业发展,可行的措施有。(任答一点)【答案】(1)长江黄海东海(2)水稻渔业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雨热同期(3)依托地理位置优势,拓展海外市场;加大宣传力度,宣扬丝绸特色文化;打造特色品牌等【详解】(1)由图和所学知识分析可知,长江三角洲地处江海交汇之地,这里的“江”指长江,“海”指黄海和东海。(2)“饭稻羹鱼”中的“稻”指的是水稻,说明江淮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羹鱼”指该地区渔业发达;其发展农业的有利气候条件是该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雨热同期。(3)杭州丝绸产业发展应依托地理位置优势,发展丝绸贸易,拓展海外市场;加大宣传力度,宣扬丝绸特色文化;同时在保留丝绸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进行产业升级,紧跟时代潮流,推陈出新。16.(2023·湖北武汉·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23年3月1日,苏州轨交11号线(原名S1号线)开启不载客试运行,预计年中正式投入运营,并与上海地铁11号线在花桥站无缝换乘这意味,两座城市市中心之间将实现地铁直通。之所以要特别加一个“市中心”的限定,是因为从行政边界的角度,上海与苏州之间“通地铁”实际已有十年历史了.2013年10月16日,上海11号线昆山(由苏州代管)花桥段开通运营,上海地铁正式挺进江苏,成为中国首条跨省地铁线路。十年后,苏州轨交11号线与上海地铁11号线将实现无缝换乘,则在上述基础上更进一步,将两座城市的市中心以地铁方式连接了起来,沪苏就此可以说真正跨入了地铁“同城化”时代。下图为“长江三角洲略图和沪苏同城效应示意图”。

(1)长江三角洲位于江海交汇之地;其区域内最大的核心城市A是____。A.上海 B.杭州 C.苏州 D.南京(2)实现“同城效应”主要依赖于①;苏州轨交11号线与上海地铁11号线将实现无缝换乘,有利于②;近年来,上海有不少企业向周边城市转移,企业管理者也随之迁入到周边城市。这说明上海在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③;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旅游资源丰富,以下诗句中描绘本区域的是④。①A.长江水运

B.航空运输

C.海洋运输

D.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②A.改变沪苏传统的生活方式

B.缩短苏州和上海的实际距离C.加快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

D.苏州地区人口大量迁往上海③A.起辐射带动作用

B.提供大量自然资源

C.提供廉价劳动力

D.阻碍周边地区发展④A.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B.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C.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D.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答案】(1)A(2)DCAA【详解】(1)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上海是其核心,南京和杭州分别是其北部和南部的中心城市,上海对长江三鱼洲,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摄射带动作用。故选A。(2)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的鱼米之乡,位于长江的入海处,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心,长江三角洲的交通极其便利,有铁路,公路、航空、河运、海运。实现“同城效应”这种生活方式依赖于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使得城市之间的交通运转非常便捷,故选D。无缝换乘方便人们的出行,有利于人们的加快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但不能改变沪苏传统的生活方式及缩短苏州和上海的实际距离;无缝换乘会使苏州吸引了部分上海的人口,不会造成苏州地区人口大量迁往上海,C正确,ABD错误,故选C。上海是该区域的核心城市,上海不少企业向长江三角洲区域周边城市转移,企业管理者也随之迁入周边城市。这说明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发展具有辐射带动作用,A正确、D错误;上海资源缺乏,劳动力较昂贵,BC错误,故选A。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位于长江三角洲,A正确;岭南位于南岭以南,B错误;白帝城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应位于长江上游,C错误;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D错误,故选A。17.(2023春·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河湖众多,号称“鱼来之乡”;同时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城市最密集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材料二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图a)、长江三角洲地区铁路交通示意图(图b)

(1)图中甲(城市名称)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杭州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简称。结合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说明该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2)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交流日益频繁,人们利用便捷的交通工具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这种现象被称为“同城效应”。这种活动主要借助的交通方式是(双选,填序号)①海洋运输②高速铁路③航空运输④长江水运⑤高速公路(3)说说长江三角洲成为“鱼米之乡”的自然条件。(4)长江三角洲地区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经常会出现“游人如织”的景象,下列景观图片最有可能出现在该地区的是(

)A.

B.

C.

【答案】(1)上海浙江浙位于长江入海口,集黄金水道与黄金海岸于一体,交通十分便利(2)②⑤(3)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湖密布;气候温暖湿润等(4)B【详解】(1)读图可知,图中甲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杭州是浙江省的行政中心,简称浙;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入海口,水源充足,水运(水陆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农业发达,为工业奠定基础;沿海地区开放较早,经济发达,科技先进等。(2)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交流日益频繁,人们利用便捷的交通工具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这种现象被称为“同城效应”。这种活动主要借助的交通方式是②高速铁路和⑤高速公路;海洋运输和长江水运速度慢、航空运输适合长距离运输,排除①③④,故选②⑤。(3)长江三角洲成为”鱼米之乡”的自然条件是: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河湖密布,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等。(4)A图所示的是新疆的葡萄晾房,B图所示的是长江三角洲的水乡景观,C图所示的是内蒙古高原上的传统民居蒙古包。故选B。18.(2023·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成渝经济圈与长江三角洲联系密切,长江是两地区联系的主要通道,是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撑。读长江三角洲和成渝经济圈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长江具有优越的运输条件,联系了成渝经济圈和长江三角洲地区,通航条件好,被誉为“”。(2)长江三角洲地区以4%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4的经济总量,其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有。(任答两点)(3)成渝经济圈中的“渝”指市,位于长江(上游/中游/下游)地区,区域内成渝两地虽然远距300多公里,但轨道交通往来仅需一个多小时,主要得益于的发展,使两城市的人们如同生活在同一城市。(4)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成渝经济圈发展的优势是。(从资源、自然灾害影响任选一角度)(5)长江对增强长江三角洲地区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推动成渝经济圈发展的作用举足轻重,简析长江对流域内的影响。【答案】(1)水路/水运黄金水道(2)位于江海交汇之地,海陆交通便利;邻近我国最大的城市群,人口稠密,消费市场广阔;工业发展较早,工业基础好;科技力量雄厚等(3)重庆上游交通运输(或高速铁路、高速公路)(4)矿产资源丰富(水能资源丰富/台风、寒潮等自然灾害影响小)(5)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发展;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区域联系;提供生活用水、工业用水;供应水产品等。【详解】(1)长江是我国重要的水运通道,流经四川省、重庆市等11个省级行政区,联系了成渝经济圈和长江三角洲地区,通航条件好,被誉为“黄金水道”。(2)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下游,东临黄海、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长江干支流水运发达,可以联系广大的西部内陆地区;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主要港口。交通便利。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人口稠密,消费市场广阔;工业发展较早,工业基础好;科技力量雄厚。(3)“渝”是重庆的简称,位于湖北宜昌以西,故位于长江的上游。得益于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发展,成渝两地虽然远距300多公里,但轨道交通往来仅需一个多小时,使两城市的人们如同生活在同一城市,这就是“同城效应”。(4)成渝经济圈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矿产资源丰富,受台风、寒潮等影响小,水资源更加丰富。(5)河流对流域内的影响:提供生产生活用水及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发展;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利于区域内联系;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等。19.(2022春·辽宁抚顺·八年级统考期中)读长江三角洲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本区域临江濒海,其中“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