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试行)(征求意见稿)_第1页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试行)(征求意见稿)_第2页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试行)(征求意见稿)_第3页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试行)(征求意见稿)_第4页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试行)(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201□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试

行)

Selectioncriteriaforambientairqualitymonitoringsites(ontrial)

(征求意见稿)

HJ□□□—201□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加强空气

污染防治,规范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工作,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原则和要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

数量、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开展监测项目等内容。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将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环境保护要求适时修订。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北京大学。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年□□月□□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年□□月□□日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ii

HJ□□□—201□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试行)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和地方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环境质量监测点位的规划、设

立、建设与维护等管理。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的管理,各县级以上地方

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参照本标准对地方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进行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引用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

标准。

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HJ633-2012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

《环境质量监测点位管理办法》(环办[2011]107号)

《关于增设和调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的通知》(环办[2007]48号)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试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7年第4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空气质量评价点

以评价监测地区的空气质量整体状况和变化趋势或各环境质量功能区的代表性浓度水

平为目的而设置的监测点。其代表范围一般为半径500米至4千米的区域,有时也可扩大到

半径4千米至几十千米(如对于空气污染物浓度较低,其空间变化较小的地区)的区域。

3.2空气质量区域点

以监测不受当地城市污染影响地区的空气质量状况为目的而设置的监测点。其代表范围

一般为半径几十千米的区域。

3.3空气质量背景点

以监测国家或大区域范围的空气质量背景水平为目的而设置的监测点。其代表性范围一

般为半径100千米以上的区域。

1

HJ□□□—201□

3.4路边交通点

为监测道路交通污染源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而设置的监测点,代表范围为人们日常生活

和活动场所中受道路交通污染源排放影响的道路两旁及其附近区域。

3.5污染监控点

为监测地区空气污染物的最高浓度或主要固定污染源对当地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而设

置的监测点。代表范围一般为半径100~500米的区域,也可扩大到半径500米~4千米(如

考虑较高的点源对地面浓度的影响时)的区域。

3.6环境空气质量信息发布点

以向公众提供环境空气质量信息为目的而设置的监测点,代表范围为人们主要活动场所

等人口密集区、敏感人群暴露区域或其他环境空气质量受到关注的区域。

4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原则

4.1代表性

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能客观反映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环境空气污染水平和变化规律。

4.2可比性

各监测点之间设置条件尽可能一致,使各个监测点获取的数据具有可比性。

4.3均匀性

监测点应尽可能均匀分布,同时在布局上应反映城市主要功能区和主要大气污染源的污

染现状及变化趋势。

4.4前瞻性

应结合城市规划考虑监测点的布设,使确定的监测点能兼顾未来城市发展的需要。

4.5稳定性

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原则上不应变更,各城市应采取措施保证监测点附近500米内的土地

使用状况相对稳定。根据地方环境管理工作的需要以及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可申请增加、变

更和撤消监测点位。增加和变更监测点位的具体要求见附录A。

5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要求

5.1空气质量评价点

5.1.1位于各城市的建成区内,并相对均匀分布,覆盖全部建成区。

5.1.2全部空气质量评价点的污染物浓度计算出的算术平均值应代表所在城市建成区污染物

2

HJ□□□—201□

浓度的区域总体平均值。区域总体平均值可用该区域加密网格点(单个网格应不大于2千米

×2千米)实测或模拟计算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其估计值,用全部空气质量评价点在同一时期

的污染物浓度计算出的平均值与该估计值相对误差应在10%以内。

5.1.3用该区域加密网格点(单个网格应不大于2千米×2千米)实测或模拟计算的算术平

均值作为区域总体平均值计算出30、50、80和90百分位数的估计值;用全部空气质量评价

点在同一时期的污染物浓度平均值计算出的30、50、80和90百分位数与这些估计值比较时,

各百分位数的相对误差在15%以内。

5.1.4监测点周围环境和采样口设置的具体要求见附录B。

5.2空气质量背景点、区域点

5.2.1背景点和区域点应根据我国的大气环流特征,在远离污染源,不受局部地区环境影响

的地方设置。

5.2.2背景点和区域点应综合考虑污染源分布、污染物排放格局,应设置在大气污染传输的

主要通道上,以反映本区域间污染物排放的相互影响。

5.2.3空气质量背景点原则上应离开主要污染源及城市建成区50千米以上,区域环境空气质

量对照点原则上应离开主要污染源及城市建成区20千米以上。

5.2.4背景点和区域点的海拔高度应合适,在山区应位于局部高点,避免受到局地空气污染

物的干扰和近地面逆温层等局地气象条件的影响;在平缓地区应保持在开阔地点的相对高

地,避免空气沉积的凹地。

5.2.5监测点周围环境和采样口设置的具体要求见附录B。

5.3污染监控点、路边交通点

5.3.1原则上应设在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的污染物高浓度区域以及固定污染源和流动污

染源对环境空气质量产生明显影响的区域。

5.3.2污染监控点的具体设置原则根据监测目的由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定,对于交

通点,采样口距道路边缘距离不得超过20米。

5.3.3各监测项目分别布设监测点,点位布设方法可参考附录C。

5.4环境空气质量信息发布点

5.4.1可设置在人口密集、敏感人群暴露或其他环境空气质量受到关注,需要向公众发布环

境空气质量信息的区域。

5.4.2具体设置原则根据监测目的由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定。

3

HJ□□□—201□

6城市点位布设数量要求

6.1空气质量评价点

6.1.1各城市空气质量评价点的最少点位数量应符合表1的要求。按城市人口和按建成区面

积确定的最少点位数不同时,取两者中的较大值。

表1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点设置数量要求

建成区城市人口(万人)建成区面积(km2)监测点数

<10<201

10-5020-502

50-10050-1004

100-200100-1506

200-300150-2008

按每25-30km2建成区面积设1

>300>200

个监测点,并且不少于8个点

6.1.2对于必测项目中存在年平均浓度连续3年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20%以

上的城市区域,空气质量评价点的最少数量应为表1规定数量的1.5倍以上。

6.1.3在划定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地区,每类功能区至少应有1个监测点。

6.2空气质量背景点、区域点

背景点、区域点的数量由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规划设置。各地方应可根

据环境管理的需要,增加区域点数量。

6.3其他监测点

污染监控点、交通点、环境空气质量信息发布点的数量由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

织各地环境监测机构根据本地区环境管理的需要设置。

7监测项目

7.1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点的监测项目可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必测项目为《环境空气质

量标准》(GB3095-2012)中规定所有基本项目,选测项目为标准中规定的其他项目,见表2。

表2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点监测项目

必测项目选测项目

二氧化硫(SO2)总悬浮颗粒物(TSP)

4

HJ□□□—201□

二氧化氮(NO2)铅(Pb)

可吸入颗粒物(PM10)氟化物(F)

可吸入颗粒物(PM2.5)苯并[a]芘(B[a]P)

一氧化碳(CO)有毒有害有机物

臭氧(O3)

7.2环境空气质量背景点、区域点监测项目除包括《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规定的基本项目

外,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其他加强型深度监测项目,包括酸沉降、有机物、温室气体、颗

粒物组分和特殊组分等,具体见表3。

表3环境空气质量背景点、区域点监测项目

监测类型监测项目

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一

基本项目

氧化碳(CO)、臭氧(O3)

降雨量、pH、电导率、氯离子、硝酸根、硫酸根、钙离子、镁离

酸沉降

子、钾离子、钠离子、氨离子等

有机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持久性有机物PAHs等

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六氟化硫(SF6)、

温室气体

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

颗粒物组分和特殊组分TSP成份、颗粒物粒径谱、氨气、有机碳、黑炭

7.3污染监控点、交通点可根据监测目的,由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监测项目,选

择《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某一种或几种项目。

7.5环境空气质量信息发布点的监测项目为《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

中规定的项目。

8点位管理

8.1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共分为国家、省、市、县四级,分别由同级环境主管部门负责管理。

8.2

上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必须是下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

5

HJ□□□—201□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增加和变更监测点位的具体要求

一、当存在下列情况时,可增加、变更和撤消监测点位:

(一)因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或行政区划变动,导致现有监测点位已不能全面反映城市

建成区总体空气质量状况的,可增设点位。

(二)因城市建成区建筑发生较大变化,导致现有监测点位采样空间缩小或采样高度提

升而不符合本标准要求的,可变更点位。

(三)因城市建成区建筑发生较大变化,导致现有监测点位采样空间缩小或采样高度提

升而不符合本标准,在最近连续3年城市建成区内用包括拟撤消点位在内的全部点位计算的

各监测项目的年平均值与剔除拟撤消点后计算出的年平均值的最大误差小于5%,且该城市

建成区内的监测点数量在撤消点位后仍能满足本标准要求时,可撤消点位,否则应按本条第

二款的要求,变更点位。

二、增设点位应遵守下列要求:

(一)新建或扩展的城市建成区与原城区不相连,且面积大于10平方千米时,可在新

建或扩展区按照独立监测网布设监测点位,再与现有监测点位共同组成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

测网;面积小于10平方千米的新、扩建成区原则上不增设监测点位。

(二)新建或扩展的城市建成区与原城区相连成片,且面积大于25平方千米或大于原

监测点位平均覆盖面积的,可在新建或扩展区增设监测点位,再与现有监测点位共同组成城

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

(三)按照现有城市监测网布设时的建成区面积计算,平均每个点位覆盖面积大于25

平方千米的,可在原建成区及新、扩建成区增设监测点位。新增点位要结合现有监测网点一

并进行技术论证。

三、变更点位应遵守下列具体要求:

(一)变更后的监测点与原监测点应位于同一类功能区。

(二)点位变更时应就近移动点位,但点位移动的直线距离不应超过1000米。

(三)变更后的监测点位与原监测点位平均浓度偏差应小于15%。

6

HJ□□□—201□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监测点周围环境和采样口设置的具体要求

一、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周围环境应符合下列要求:

(1)监测点周围50米范围内不应有污染源;

(2)点式监测仪器采样口周围,监测光束附近或开放光程监测仪器发射光源到监测光

束接收端之间不能有阻碍环境空气流通的高大建筑物、树木或其他障碍物。从采样口或监测

光束到附近最高障碍物之间的水平距离,应为该障碍物与采样口或监测光束高度差的两倍以

上,或从采样器至障碍物顶部与地平线夹角应小于30度。

(3)采样口周围水平面应保证270°以上的捕集空间,如果采样口一边靠近建筑物,

采样口周围水平面应有180°以上的自由空间;

(4)监测点周围环境状况相对稳定,所在地质条件需长期稳定和足够坚实,所在地点

应避免受山洪、雪崩、山林火灾和泥石流等局地灾害影响,安全和防火措施有保障;

(5)监测点附近无强大的电磁干扰,周围有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通信线路容易安装

和检修;

(6)监测点周围应有合适的车辆通道。

(8)区域点周边向外的大视野需360度开阔,1~10千米方圆距离内应没有明显的视

野阻断。

二、采样口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对于手工间断采样,其采样口离地面的高度应在1.5~15米范围内;

(2)对于自动监测,其采样口或监测光束离地面的高度应在3~15米范围内;

(3)针对道路交通的污染监控点,其采样口离地面的高度应在2~5米范围内;

(4)在保证监测点具有空间代表性的前提下,若所选点位周围半径300~500米范围内

建筑物平均高度在20米以上,无法按满足(1)、(2)条的高度要求设置时,其采样口高度

可以在15~25米范围内选取;

(5)在建筑物上安装监测仪器时,监测仪器的采样口离建筑物墙壁、屋顶等支撑物表

面的距离应大于1米;

(6)使用开放光程监测仪器进行空气质量监测时,在监测光束能完全通过的情况下,

允许监测光束从日平均机动车流量少于10,000辆的道路上空、对监测结果影响不大的小污

染源和少量未达到间隔距离要求的树木或建筑物上空穿过,穿过的合计距离,不能超过监测

7

HJ□□□—201□

光束总光程长度的10%;

(7)当某监测点需设置多个采样口时,为防止其他采样口干扰颗粒物样品的采集,颗

粒物采样口与其他采样口之间的直线距离应大于1米。若使用大流量总悬浮颗粒物(TSP)

采样装置进行并行监测,其他采样口与颗粒物采样口的直线距离应大于2米;

(8)对于空气质量评价点,应避免车辆尾气或其他污染源直接对监测结果产生干扰,

点式仪器采样口与道路之间最小间隔距离应按下表的要求确定:

表B-1点式仪器采样口与交通道路之间最小间隔距离

道路日平均机动车流量采样口与交通道路边缘之间最小距离(m)

(日平均车辆数)

PM10SO2、NO2、CO和O3

≤30002510

3000–60003020

6000–150004530

15000–400008060

>40000150100

(9)开放光程监测仪器的监测光程长度的测绘误差应在±3米内(当监测光程长度小

于200米时,光程长度的测绘误差应小于实际光程的±1.5%);

(10)开放光程监测仪器发射端到接收端之间的监测光束仰角不应超过15°。

8

HJ□□□—201□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污染监控点、交通点布设要求

一、污染监控点布设要求

污染监控点依据排放源的强度和主要污染项目而定,应设置在源的主导风向和第二主导

风向的下风向的最大落地浓度区内,一般在上风向布设1、2个点,下风向采用同心圆布点法

或扇形布点法布设。

二、交通点布设要求

对于线性污染源,一般应在行车道的下风侧,根据车流量的大小、车道两侧的地形、建

筑物的分布情况等确定交通点的位置,交通点采样口距道路边缘距离不得超过20米。

9

HJ□□□—201□

目次

前言...............................................................................................................................................ii

1适用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原则...........................................................................................2

5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要求...........................................................................................2

6城市点位布设数量要求...........................................................................................................4

7监测项目...................................................................................................................................4

8点位管理...................................................................................................................................5

附录A(规范性附录)增加和变更监测点位的具体要求...........................................................6

附录B(规范性附录)监测点周围环境和采样口设置的具体要求...........................................7

附录C(规范性附录)污染监控点、交通点布设要求...............................................................9

i

表D.3环境空气监测方法的正确度

样品1(×10-12mol/mol)样品2(×10-12mol/mol)样品3(×10-12mol/mol)样品4(×10-12mol/mol)

序号目标化合物

本方法Medusa相对偏差(%)本方法Medusa相对偏差(%)本方法Medusa相对偏差(%)本方法Medusa相对偏差(%)

1CFC-11234229-2.0226225-0.36226224-0.72225220-2.3

2CFC-125085080.095025081.2502496-1.1500486-2.9

3CFC-11372.070.4-2.370.170.50.5470.569.0-2.169.668.3-2.0

4CFC-11416.716.6-0.7616.516.71.416.416.1-1.916.415.8-3.2

5CFC-1158.848.75-0.978.888.920.388.808.55-2.88.718.55-1.8

6CFC-133.343.535.83.373.689.03.353.370.783.363.34-0.61

7H-12113.363.26-2.93.193.17-0.473.253.23-0.633.203.09-3.4

8H-13013.473.531.73.513.859.93.433.471.13.493.47-0.65

9H-24020.420.456.20.400.448.00.410.39-5.10.400.423.7

10CTC93.390.1-3.476.677.20.7678.275.7-3.274.474.80.45

11C2H3Cl31.481.48-0.271.361.30-3.91.451.34-7.91.351.24-7.9

12HCFC-22346316-8.62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