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规划全域旅游整体发展规划设想_第1页
全域旅游规划全域旅游整体发展规划设想_第2页
全域旅游规划全域旅游整体发展规划设想_第3页
全域旅游规划全域旅游整体发展规划设想_第4页
全域旅游规划全域旅游整体发展规划设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思路 2一、指导思想 2二、发展定位 3三、发展目标 7四、发展步骤 9五、发展战略 12六、发展模式 15七、全域旅游重点战略 17第二节全域旅游发展空间布局 18一、做大龙头 18二、突破城市 22三、三区支撑 26四、两带整合 34五、三网覆盖 37第三节区域合作与协同规划 39一、旅游区域合作规划 39二、全民协作分工 45三、加强多规合一 45四、跨区域旅游线路 51第四节全域旅游规划实施体系 52一、规划保障引领 53二、编制规划 55三、规划技术 56(本章以“皖南”地区为例,仅做参考)第一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和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决策部署,以建设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为契机,大力实施旅游兴市战略,加快旅游供给侧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转型升级为主线,着力构建全域资源要素整合、全域空间整体优化、全域产业融合联动、全时全季覆盖拓展、全社会共建共享的旅游业发展新模式。XX市全域旅游发展突出项目带动,提升服务品质,推动旅游业从注重产业综合效益向注重民生、注重发挥产业综合功能的方向转变,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的市场化、规模化、集约化和国际化水平,全面提高旅游产业的创新能力、发展能力和竞争活力,加快建设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将旅游业发展成为XX市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奋力开创幸福XX建设新局面。本规划既要全域统筹,也要注重景区景点建设,重点突破和集合带动;既要发挥党委政府的统筹推动,更要符合旅游消费需求、符合市场规律;既要兼顾全域旅游的统一标准,又要凸显“XX”模式的特点;既要注重旅游设施建设,丰富产品和完善配套,又要注重生态保护与整体环境优化;既要重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硬件的建设,也要重视社会环境、软服务等品质提升;既要突出改革创新和突破,也要注重系统提升和优化。二、发展定位(一)总体定位以世界级旅游资源九华山为核心引擎,依托丰富的生态田园山水和人文历史景观,发挥佛教文化、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品牌效应,围绕礼佛、生态、运动、度假、健康五大主题,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五大幸福产业,并形成九大旅游胜地国际佛教文化旅游胜地、国际户外运动旅游胜地、国际生态文化旅游胜地、国际健康养生旅游胜地、国际亲子研学旅游胜地、国际养老度假旅游胜地、国际会展奖励旅游胜地、梦回唐宋乡村旅游胜地、最美四季旅游胜地(绚烂的春季,清凉的夏季,诗意的秋季,民俗的冬季)的强力支撑,把整个区域建设成为集礼佛、运动、休闲、度假、健康、养老、自驾、研学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全天候和全年候的复合型国际旅游目的地与国际生态休闲城市。按照全域旅游创建导则的要求、指标、服务、治理体系形成XX全域旅游创建的全新格局,各种指标达标,以空间体系、区县发展体系、产品体系、要素体系、城镇体系、产业体系、营销体系、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生态与文化保护体系、投融资体系、治理改革体系、规划实施保障体系、规划衔接体系十三个体系为内涵,覆盖七个层面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XX市进行全域资源整合,实现旅游业发展战略提升,要突出理念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技术创新和市场主体创新。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思路,加快XX市由景点旅游发展模式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产品创新,扩大旅游新供给,推动以九华山为龙头的精品景区集群建设,加快休闲度假产品开发;业态创新,拓展发展新领域,进行研学、禅修、自驾车营地等旅游业态创新;技术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加快机场、车站、码头、酒店、景区、乡村旅游点等重点涉旅区域无线网络建设,建设XX市旅游产业大数据平台;主体创新,提高发展新效能,依托九华股份等XX市旅游骨干企业,形成一批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大力发展九华山、杏花村知名旅游品牌,最终将XX市打造成为中国旅游转型升级高地。(二)形象定位1.国家全城旅游示范区:按照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要求,实现九大转变,推进全域资源配置、全域景区化、全域旅游产业融合、全民参与共享等旅游系统提升,推动旅游业由“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2.皖南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积极对接各级政府,立足于XX市九华山佛教文化的先天优势,以齐文化为主线,统领全市农业文化、工业文化、商业文化、军事文化、德孝文化、廉政文化等各项文化资源开发,以佛教文化为内涵,统领全市文化产业提质增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城市形象塑造和全民文明素质提升等各项工作,打造皖南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助力XX市“文化名城”建设。3.全国知名的文化与研学游乐目的地: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突出重大项目建设,创新文化旅游产品,大力发展研学旅游,打造全国著名的全国知名的文化与研学游乐目的地。4.特色国际旅游目的地:旅游标准国际化、产品国际化、营销国际化、服务国际化,差异化发展淄博文化旅游产品,重点创新提升度假体验、创意休闲体验,逐步形成区域领先、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特色文化主题国际旅游目的地。5.全球创意城市:对接联合国全球创意城市网络的要求,加强对特色城市化传承与保护,创新创意产业发展,积极创建美食之都或民间艺术与手工艺之都,为城市发展提供新的活力。(三)产业定位新常态下,要将旅游产业定位为XX市优先支持的龙头产业、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优化环境的美丽产业和普惠共享的民生产业,发挥旅游业对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性战略支柱产业作用。作为优先支持的龙头产业,政策.上优先扶持、资源上优先保障、投资上优先驱动,作为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在用地、资金、政策等方面重点考虑,发挥旅游在推进“旅游兴市”战略中起着重大作用,作为优化环境的美丽产业,把旅游元素融入城乡公共服务环境,建设“田园城市、诗意城市、美丽乡村”,打造美丽经济,率先实现美丽突围,作为普惠共享的民生产业,带动老百姓致富,全面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和游客的满意度。(四)客源市场定位以六大板块产品为重点,加强产品升级和不同区域的市场开拓。1.国内市场基础市场:省内周边城市及附近省市。主打产品:山水度假、文化休闲、城市旅游、乡村旅游、研学旅行等旅游产品。重点市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中原地区等出游潜力大的国内旅游市场。主打产品:禅文化及健康养生、文化体验、城市旅游、山水度假、戏曲文化等旅游产品。机会市场:全国其他省区。主打产品:禅文化及健康养生、文化体验、戏曲文化等旅游产品。2.国际市场基础市场:港澳台市场以及全球华人华侨华裔群体;俄罗斯、日韩市场。主打产品:禅文化及健康养生、山水度假、文化体验、戏曲文化等旅游产品。重点市场: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入境旅游市场。主打产品:禅文化及健康养生、文化体验、山水度假等旅游产品。机会市场:欧美市场。主打产品:文化体验、山水度假等旅游产品。三、发展目标(一)翻番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把旅游业建设成为覆盖多个要素、延伸多个行业的复合型产业,培育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龙头,20XX年接待旅游者力争比2015年翻两番,突破1亿人次,省外游客比重占到50%以上,入境游客突破250万,旅游收入比2015年翻两番,突破1000亿元,国内游客平均停留天数提升至2.5天,国内、入境游客人均花费分别达到2000元、1000美元以上,国内消费比2015年翻一番,全市旅游业对GDP贡献超过20%,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5%以上,充分发挥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的龙头带动作用。XX市旅游综合发展水平达到长三角地区上游水平,各区县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县,全市建成全域旅游示范市典范,夯实皖南国际旅游区核心区的地位,提升XX市在长江黄金旅游带的支撑作用,成为中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标杆。(二)培育壮大行业规模发挥自身优势,整合各方力量,着力建成彰显特色、兼容并蓄、充满活力、开放有序的新型旅游产业。在景区发展上,力争创建5个5A级景区(牯牛降、杏花村文化旅游区、秋浦河、九华山(青阳境内)山地旅游景区、历山),提升25个4A景区,30个3A景区,10以上个2A景区,到规划末期实现70个以上A级旅游景区。在旅行社发展上,全市旅行社达到130家左右,引进3—5家国际知名旅行社,培10家本土特色旅行社;在旅游接待设施上,不断壮大星级饭店和社会饭店相结合的旅游住宿设施规模,建成星级酒店60家,拥有2座以上的五星级饭店,示范县至少建有3座及以上的四星级酒店,经济型酒店、精品民宿100家,农家乐等社会旅馆500家;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3家,省级旅游度假区6家;在旅游休闲上,建成19个特色旅游城镇、100个旅游特色村,打造4家大型旅游购物中心,10条休闲商业街;3台以上大型演艺节目,包括杏花村、大愿文化园;各区(县)1家独立演出场所;各区(县)3支以上民间特色演艺队伍。在旅游企业上,有1处以上旅游休闲装备产业基地或产业园区,各示范县有1家以上旅游装备制造企业,有1家旅游集团进入全省旅游十强,示范县有1家旅游集团进入全省二十强,到20XX年,XX市培育年营业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旅游企业5家以上,3家以上亿元旅游企业。旅游就业人数占当地就业人口比重达到20%以上,近期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18万人,远期就业人数40万人。(三)着力推进幸福旅游事业适应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和日益多元的旅游消费要求,打造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核心旅游品牌和一大批覆盖不同消费层次的差异化旅游品牌,加强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旅游公共服务能力,并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旅游资源和设施共享,努力把XX市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功能完善、品质卓越、游客满意的长三角区域有综合竞争力的目的地,使旅游成为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居幸福美好生活的生动体现。持续实施“旅游厕所革命”,到20XX年累计建成500座旅游厕所。到2020年,4A级以上旅游景区实现免费WIFI、智能导游、电子讲解、信息推送等;将XX市培育成市场秩序良好、服务效率和质量双优、零事故和零投诉的地区,游客满意度达85%以上。四、发展步骤(一)近期(2021-2023年):全力突破与全面创建阶段全面推进管理、土地、投融资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推动一批重大旅游设施和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夯实旅游产业发展基础,全面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全面实现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目标,全域旅游综合治理改革体系基本建成,努力成为以旅游创新激活新增长点的先行样板、以旅游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先进典型、以旅游合作引领皖南国际旅游示范区开放融合的先导平台,旅游要素进一步完善,游客满意度、卫生环境、生态环境明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有效提升,“九华圣境健康之都”的旅游品牌明显提升,山城互动进一步发展,旅游产业格局初步形成,全域旅游格局基本形成,初步建成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到2023年,游客接待量达6000万人次左右,其中入境旅游达到120万人次左右,旅游业总收入700亿元以上。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5%左右。(二)中期(2024-2028年):系统完善与优化推进阶段在前两年基础上全面提升优化,全面推动深化旅游发展与改革创新、局部突破与全局发展、试点改革与示范效应、政府主导与市场四大关系,完成旅游产业发展体系建构的主要任务,旅游管理、营销、服务和产品开发的市场化、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旅游产业的规模、质量、效益明显提高,旅游产业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基本建成特色旅游目的地,复合型国际旅游胜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成功创建、中国旅游转型升级新高地基本建成,全国影响力显著提升,形成3个左右5A景区,城市旅游明显加强,成为XX市旅游的另一极。到2024年,游客接待量达到7500万人次左右,其中入境旅游15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730亿元以上。(三)远期(2029-2035年):全域发展与全面建成阶段对照成熟国际旅游目的地的标准,全面整合资源、产品、市场、设施、服务、信息等要素,完善国际化旅游产品、国际化旅游营销、国际化旅游目的地、国际化旅游业态、国际化旅游服务等发展体系,全域推进XX市旅游硬环境、软环境建设,全面建成产品一流、设施一流、服务一流、环境一流、氛围一流、效益一流的中国顶级、世界一流的国际生态休闲城市、国际休闲养生度假目的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到2035年,游客接待量突破亿人次,其中入境旅游250万人次以上,旅游业总收入1000亿元以上。全域旅游发展主要指标指标名称(单位)基期近期(2021-2023)近期(2024-2028)远期(2029-2035)20212023增速2024增速2029增速游客接待量(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亿元)入境接待规模(万人次)国内接待规模(万人次)旅游人均消费(元)达到5A级标准景区(个)4A级标准景区(个)旅行社(家)星级标准酒店(家)五、发展战略(一)龙头带动、多级支撑推进XX市全域旅游发展,要解决好点与面的关系,解决好山与山、山与湖、山与河等的关系。路径之一就是做大龙头、培育极核,以点带面,以山带水。要继续做深做大做强九华山,充分发挥其龙头地位作用,同时加快培育杏花村、升金湖、牯牛降等重点旅游品牌景区形成多极支撑。在市场上,各具特色的多极形成多种吸引力,构建复合型市场。在空间上,则形成多个集聚核,构建各具特色的区域旅游板块。(二)城景互动、城乡一体推进XX市全域旅游的发展,要处理好山与城的关系,需要从九华山景区单核拓展为九华山和主城双核驱动。突出中心城区作用,加快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吸引力、服务力强的唐风宋韵山水城市和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城市,形成双核互动。并推进将青阳、石太等县城建设特色旅游城,大力推进特色旅游小镇建设,构建各旅游板块的特色服务基地。按照城乡一体的理念,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创新发展,打造诗意乡村、禅意乡村等不同特色品牌,构建我国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新高地。(三)整合联动、盘活存量XX市已经形成了比较丰富的旅游景区点,也形成一定的旅游接待服务能力。路径之三就是要通过风景道建设、自驾车旅游服务体系建设、绿道、步道体系建设、全域覆盖的绿色运动会等方式,实现现有旅游产品要素的整合联动,通过主题化、特色化的组合,盘活存量、放大现有价值。以特色引领全域旅游建设,立足XX实际,深入挖掘地域特色、文化特色,探索各具特色的统筹发展机制、发展模式,培育主打产品、主题形象、产业体系,防止千域一面、千景一格、千点一味,形成色彩斑斓、各具特色、生动活泼的全域旅游大格局。(四)创新驱动、突破增量要实现XX市全域旅游的新突破,除了整合盘活存量,还要推进旅游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项目为载体,通过投资和创新驱动,加快开发培育新产品、新业态,通过突破增强来拓展格局,优化结构,以更好地满足日益变化的旅游消费新需求。以新项目、新产品、新业态形成新的吸引点、形成新的引爆点、抢占新的制高点、形成新的消费热点。(五)融合驱动、共建共享推进XX市全域旅游发展,充分发挥“旅游+”整合功能,调动各方积极性,做好“融”文章,通过相关发展要素重新配置组合,形成全产业链的旅游经济形态,实现融合齐动。共建共享聚合全社会合力,构建主客和谐共处、共建共享的旅居生活方式。使游客更加深入地体验社区、风土人情,有效提升旅游品质。也使居民广泛享受到旅游发展带来的便利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知识信息、文化交融等实实在在利益。将全域旅游的发展成果惠及各参与方,使游客能满意、居民得实惠、政府有税收、企业有发展,形成全域旅游共建共享大格局。(六)统筹推动、两级同创发挥地方党委政府领导作用,从战略全局出发,把推进全域旅游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重要抓手,统筹规划、统筹部署、整合资源、协调联动、全面优化,形成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强大合力。同时发挥市县两级政府积极性,市里统筹推进,县里全面落实,构建两级同创、相关部门和单位全面分工、社会参与的推动格局。六、发展模式(一)全系统构筑,重塑全域旅游新格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系统构筑“全资源整合、全景式打造、全要素提升、全机制优化、全域化建设”的XX市特色全域旅游新格局。梳理整合XX市旅游资源、产业资源、社会资源等,加快全域资源旅游化开发,扩容发展空间,培育新的区域增长极;构建以不同旅游产品类型为架构、龙头项目突出、全域游线串联、各县发展指引的全域空间系统。积极推动与旅游相关各要素的结合,融入XX市特色,打造服务品牌。构建起以旅游领域为核心的社会管理体系,围绕全市发展主线,制定权责清单,明确各部门任务和路径;编制引领性项目库,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实现全域旅游“全推进”。(二)点线面联动,全面规划全域旅游发展架构以“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谋划全域旅游。在“点”层面,提升景区开发,改变目前单一景区景点式的供给模式,扩大旅游产品供给的广度和深度,均衡全市旅游产品分布。在“线”的层面,按市统筹、县靠拢、市场化运作原则,对全市旅游资源进行系统梳理,着力打造禅修、戏曲、文化、康养、乡村、山水等六大旅游主题板块、线路,各县(市区)向上靠拢,统一品牌、统一线路、统一营销,全市一盘棋。引入央企和知名民企,对全市旅游资源进行统筹整合,对主题板块进行统筹运营,打破行政区划阻隔。建设旅游风景道体系,发挥“线”本身的连接功能,将“点”进行分类与整合,做到点与点之间顺畅通达。在“面”的层面,深化产业融合,拓宽旅游发展空间,实现“软环境”、“硬环境”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多点支撑、依点连线、以线带面”全域旅游发展。(三)创新模式“核心带动、资源全整合、产业全融合、设施全覆盖、社区全民参与”以整合XX市全域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提升XX市全域旅游产业整体吸引力和竞争力为主线,以完善XX市全域旅游要素供给为保障,动员各部门、各企业、全社会广泛参与,深入推进XX市全域旅游在“新旧六要素”体系建设、产业融合发展等领域的统筹、渗透作用,重点推进全域创意特色化发展,全域大市场整合发展,通过产城融合、服务覆盖、公共共享,系统构筑“资源全整合、产业全融合、设施全覆盖、社区全民参与”的XX市特色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引领示范城市全域旅游建设。强调“创意特色”,对传统产品进行再包装、深挖掘,对新兴产品重研发、强开拓。强调“大市场”,进一步突出游客需求导向,针对市场转型,满足旅游消费需求。强调“产城融合”,把整个城市作为景区和旅游目的地整体建设,做好城市、景区、廊道、乡村景区化,加快旅游同工业、农业、文化等融合,培育新业态。强调“大服务”,旅游服务多管齐下,对接“新旧六要素”要求,构建完善的旅游服务要素体系。强调“社会化”,组织各部门、各企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到全域旅游建设,形成市场化、全民化、自愿化创建氛围。七、全域旅游重点战略精品项目建设:加强市级统筹的二十三个重点项目招商建设,引入大企业合作,提高品质和档次,实现大项日引领突破。重点实现齐文化的产品化和产业化和以创意休闲之城建设提升全市的陶琉、足球、生态、文创、美食、购物、工农业等产品特色,带动产业发展问题。全域旅游交通及服务体系提升:加快建设完善的旅游交通网络,加快构建精品旅游线路,完善急需提升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构建“快游慢旅”体系,实现全域“畅游”突破。凸显淄博旅游服务特色,大力发展一-批主题化的餐饮、住宿、交通、购物、娱乐演艺、养生度假、会展节事等。全域旅游产业互动:在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同步布局发展旅游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关联性强的特点,大力贯彻旅游+产业发展思路,推动旅游业与文化、健康、工业、农业、会展、互联网、科教等相关产业整合,实现全域旅游产业的提质增效和创新升级。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和机制创新:以旅游业引导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全域旅游顶层设计,实现发展机制突破。全域旅游营销和全民参与:加强宣传推介力度,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创新旅游宣传方式、渠道和产品,对重点市场针对性营销,实现旅游市场突破。提升全民旅游参与程度,推进旅游富民和旅游创业。第二节全域旅游发展空间布局一、做大龙头(一)区域范围大九华国际佛教文化养生旅游度假区即以九华山风景名胜区为核心,整合环九华的青阳城区、周边乡村、杜村、陵阳古镇,及神仙洞景区、鱼龙洞等区域。(二)发展思路以九华山风景名胜区为引擎,挖掘九华山礼佛文化,发展运动禅修、修行度假、生态度假、禅修度假等,延伸大九华产业链;空间上,以九华山为核心,带动周边青阳城区、杜村、陵阳古镇,及神仙洞景区、鱼龙洞景区等区域旅游的共同发展。通过“礼佛九华、运动九华、长寿(养生)九华、禅修九华、生态九华、乡野九华、国际九华、文化九华、风情九华”等“九大九华”的概念打造真正大九华,做大做强九华山的品牌。打造大九华国际佛教文化养生旅游度假区,成为XX市全域旅游发展的龙头。一是积极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挖掘九华山历史文化、佛文化和观光产品,放大九华山最高最大、风景最美的佛教名山的优势,做大历史文化体验、礼佛禅修体验和观光休闲体系,推进九华山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申报工作进行。二是延长产业链,带动消费,实现九华山产业升级。持续提升九华山景区核心地位,坚持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围绕旅游十二要素,做大九华产业链结构,加快提升与开发九华礼佛、素斋禅茶、禅修养生、高端度假、佛文化商品旅游购物等特色产品,完成产业升级,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打造九华文化旅游新高地。三是发挥引擎效应,整合周边资源,实现区域全面发展。以九华文化旅游为核心,发挥九华山的引擎效应,整合周边山地、乡村等资源,打造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体验、康体养生等类型旅游产品,从景点旅游模式走向全域旅游模式,推动旅游景点向旅游目的地转变,建设全国知名的佛教文化旅游胜地。四是交通网络构建。针对交通不畅对景区旅游发展的制约问题,以自驾道、慢行道、运动道等道路对旅游产品进行串联、提高可进入性;通过风景道形成风景展示序列,发挥九华山风景观赏价值较高的优势。打造完善的区域旅游交通网络体系。五是节庆引爆。通过九华论坛(房地产)、九华庙会、杜村乡村体育赛事等软性活动,形成九华文化旅游的新品牌、新名片,为九华旅游注入新的活力。(三)发展定位总体定位:依托九华山风景名胜区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生态优越的先天优势,积极抢抓XX市全域旅游宝贵的发展机遇,走业态创新、文化创意、产业融合之路,通过产业延伸、文化挖掘、空间整合等手段与方法,把九华山打造成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核心增长极、世界佛教文化观光祈福胜地、世界禅修文化度假胜地、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功能定位:自然观光、参禅礼佛、文化体验、禅修度假、研学交流。形象定位:九华圣境·莲花佛国大愿九华·祈福圣地(四)空间结构以九华山风景区为核心,延长产业链条带动消费,对九华山佛文化进行整体的策划与包装,通过九华论坛等节庆做大佛事,打造“九大九华”,做大做强九华山的品牌。依托现有资源条件,构建“一核两心三区”的规划格局。一核:九华山文化旅游核;两心:蓉城镇游客服务中心(主)和陵阳镇游客服务中心(次);三区:禅修主题旅游度假片区、富贵陵阳文化旅游片区、佛国田园休闲度假片区。(五)项目支撑大九华国际佛教文化养生旅游度假区项目体系表项目类型项目名称子项目引擎项目九华山风景区大愿文化园、九子岩风景区、莲峰云海景区、莲花峰景区、狮子峰景区、甘露寺景区、花台景区、天台景区、闵园景区、转身洞景区、南阳湾景区、民俗村、九华绿道等东九华旅游度假区“世界禅”艺术文化小镇(朱备)、德懋堂度假区、九华山国际温泉度假区、旅游景观大道(朱备镇区—九子岩景区)、茶溪小镇、将军湖等九华特色小镇转身洞—龙涧旅游区莲花峰景区重点项目芙蓉湖特色小镇九子岩富贵陵阳风情小镇谢家村(谢氏宗祠)、所村(陈氏宗祠、太平山房)、上章村(李氏宗祠)佛缘谷—花千里景区一般项目龙泉圣境景区、黄石溪旅游区、南阳湾旅游区、鱼龙洞、神仙洞、九华大峡谷二、突破城市(一)区域范围XX市唐风宋韵山水城市位于XX市政府驻地贵池区核心区域,包括老城区、东部新城区、教育园区、平天湖和杏花村文化旅游区、江南产业集中区。(二)发展思路以“唐风宋韵山水城市”理念为引导,打造唐风宋韵文化城市;挖掘唐宋诗词文化,以山水田园生态环境为基础,形成沿江文创旅游休闲组团(润思红茶文化园、徽商老码头、渔家坊、清溪塔等特色项目)、历史文化古城旅游组团(萧肃街、秀山门、俯儒学)、站前商贸旅游组团(天堂湖旅游综合体)、平天湖旅游度假组团、杏花村旅游组团五大各组团,带动周边若干特色乡村联动发展的项目运营体系,共同推进唐风宋韵山水城市建设。构建蓝绿相间的田园城市休闲空间;对区域内城市公园绿地、田园水系、景区景点等公共休闲资源进行整合提升,并通过杏花古道、杏花景观道、九华大道景观带、唐风宋韵古城游线和水上游线(含夜游)、平天九华水上游线、若干城市绿道、环城休闲旅游带等动态线路产品对其进行串联,形成主客共享的绿色城市休闲空间。深挖“诗意”为代表的文化体验业态;丰富文化体验方式,重点加强对杏花村(遗址)和杏花村旅游区(新区)的整合,建设杏花村文化旅游区,设置诗画文创基地、诗画活动、诗画主题公园等不同形式的诗画文化体验方式;充分挖掘唐宋历史文化,通过创客基地、主题餐厅、实景演绎、特色节庆等方式,全面活化文化体验业态,打造唐风宋韵山水城市。培育夜间多元消费业态;通过实施夜间景观亮化工程、为游客提供休憩消费场所等方式培育夜间多元消费业态。构建秀山门—护城墙(河)遗址旅游区、府儒学文化旅游区、孝肃街特色商业区等活动空间,形成以孝肃街、杏花街为代表的夜间娱乐空间,通过美食、酒吧、住宿等业态的聚集,打造夜间游客聚集区。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依托“唐风宋韵山水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文化氛围以及现有的生物科技企业资源,发展XX市健康产业,建设大健康养生城,作为XX市健康之都建设的有力抓手。(三)发展定位总体定位:以“唐风宋韵山水城市”理念为引导,对区内旅游资源整合提升,通过“1名城座城(唐风宋韵古城)+1片村(杏花村)+1条带(环城休闲带)+2条轴(城市景观轴、滨江景观轴)+4个湖(双丰湖(十八索)、丰收湖、天生湖、平天湖)”的综合开发结构,并与周边若干特色乡村联动发展的项目运营体系,将XX城区建设成为:XX全域旅游的示范窗口、皖南旅游集散中心、长三角文化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国际生态休闲旅游城市。功能定位:XX市全域旅游示范区综合集散中心、综合服务中心,发展文化观光、文化休闲、山水观光、山水休闲、养生度假、运动休闲、运动度假等休闲娱乐项目,承担行政、文化、商业、金融、居住、旅游等功能,是核心城市化地区,发挥服务和集散功能。形象定位:一城山水满城诗·依山傍水半城林(四)空间结构推动市、区联动,依托城市山环水绕特色,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休闲、美食、购物、娱乐等旅游项目;完善城市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突出“东湖(平天湖)、西村(杏花村)、南站(火车站)、北港(邮轮港)的”特色,远期以市区为中心打造“大旅游、大文化、大健康”产业平台,形成本区“一带两轴三区四廊”的旅游发展格局,诠释XX市“九华圣境·健康之都”的核心品牌。一带:环城旅游休闲带;两轴:城市旅游发展轴、长江滨江景观轴;三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区、杏花村文化旅游区、产业新城发展区;四廊:秋浦河生态廊道、清溪河生态廊道、四岭生态廊道、九华河生态廊道。(五)项目支撑唐风宋韵山水城市项目体系表项目类型项目名称子项目引擎项目杏花村文化旅游园天生湖水上休闲度假公园、杏花大道、杏花文创特色小镇、杏花文创小镇、唐诗文化园、杏花诗村、唐风宋韵度假区平天湖旅游度假区齐山景区、碧山景区、平天湖景区(水上运动综合体)、湿地景区、桃源景区、水上森林、长江游艇特色小镇、绿色运动博览园绿色健康城健康城:健康管理中心、体检中心、养生文化馆、养膳坊、养生会所、会议中心、养心馆、养老公寓、医疗保健中心、综合专业医院、运动健身中心、SPA水疗中心、养生度假别墅、商业街区、养生主题酒店研究中心:教育培训中心、养生文化研究所、国医馆健康产业基地: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富硒食品生产基地、养生保健产品研发中心、健康食品物流中心润思文创旅游园徽商老码头综合体、润思红茶文化产业园、渔家一条街(美食街)、水上运动中心、灯塔、徽商文化展厅等唐风宋韵古城杏花特色商业街、孝肃步行商业街、府儒学文化旅游区、秀山门—护城墙(河)遗址旅游区、兴济桥、清溪河景观带、白荷公园、清溪塔公园等重点项目天堂湖旅游综合体天堂湖水上运动公园、天堂湖度假小镇平天九华水上旅游线平天湖——丰收湖——刘村湖——九华河长江——十八索的水上游线、城市旅游景观带九华天池综合开发温泉、水上乐园、汽车营地、天池小镇、温泉酒店等一般项目万罗山旅游综合开发、华丽现代农业旅游观光园、元四民俗文化旅游区、太朴山休闲农业园三、三区支撑(一)牯牛降—仙寓山生态旅游区1.区域范围以牯牛降为核心,秋浦河源湿地为依托,西北到横渡镇、东南到仙寓镇。该集群内包括的主要乡镇有仁里、大演等。2.发展思路建设5A景区,打造旅游观光吸引核。以牯牛降国家级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石台县境内)为主体,对周边溶洞、峡谷、水库以及村庄资源进行整合提升,将牯牛降景区建设为5A景区,形成本区域的观光吸引核,成为XX全域旅游发展的生态观光、自然科考的龙头代表。整合旅游资源,构建富硒旅游度假谷。依托项目地独特的富硒养生资源以及丰富的农业资源,以打造“国家级特色(富硒)农业基地”为目标,对周边景区、村庄等进行整合,共同构成“富硒度假谷”。重点开发生态观光、富硒养生、乡村休闲等旅游产品,协同、放大区域旅游的吸引力,整体提高旅游产品品质。完善交通网络,大力发展自驾旅游。在原有道路基础上,进行景观绿化提升,使每条路成为风景道路,全面布局自驾车服务驿站和汽车营地,完善自驾服务体系。3.发展定位总体定位:整合结合牯牛降、仙寓山、南溪古寨等核心景区,以及石台县南部区域硒元素的含量高等条件,结合大健康市场需求,以富硒、生态为基础,通过牯牛降5A级景区的打造,富硒度假谷的开发,打造国家级生态康养基地、国家级原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功能定位:牯牛降—仙寓山生态旅游区是以原始的自然生态环境、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壮丽的山岳和秀美的水景为资源特色,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商务会议、科普体验、户外探险等功能为一体的富硒康养度假基地、醉美山乡观光度假胜地。形象定位:醉美山乡·硒有生活富硒养生地·醉美生态乡4.空间格局以区域资源分布和场地条件为基础,结合区域发展思路,通过“度假区+风景道+游客综合服务中心+景区+特色村落+农业基地”的综合开发,形成本区“一心一带一谷”旅游发展结构。一心:石台县旅游综合服务中心;一带:用中国最美山岳自驾车风景道进行串联牯牛降景区、以及仙寓山等景区形成生态观光旅游带。一谷:富硒旅游度假谷5.项目支撑牯牛降—仙寓山生态旅游区项目体系表项目类型项目名称子项目引擎项目富硒养生度假谷国家级特色(富硒)农业基地、大山村富硒度假村、仙寓镇硒养特色小镇、自驾营地(4个)、中国最美山岳自驾车风景道、秋浦河源湿地公园牯牛降旅游区严家古村、星泮巷村(休闲小镇)、灵山景区、双龙谷景区、牯牛峰景区、龙门景区、南溪古寨(匈奴村落)重点项目仙寓山景区(含九天仙寓)蓬莱仙洞景区醉山野旅游区怪潭景区石台—牯牛降—黄山徒步风景道一般项目桃园-源口生态旅游区、尧渡河景区、黄崖山庄旅游度假区、仙寓富硒茶山、龙泉红茶园特色古村落桃源村、源口村、南源村、河东村、大山村、大演村、琏溪村、仙寓山村、同春村、红旗岭村、祠村村(二)升金湖生态湿地旅游区1.区域范围以升金湖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为核心,北与安庆市隔江相望,南部是东至县城,西面、北面依靠长江,东、南两侧均为山地,主要包括东至县尧渡镇、东流镇、香隅镇、胜利镇、张溪镇、大渡口镇,及贵池区唐田镇西南区域。2.发展思路以生态保护为前提,通过“湖外湖”模式对升金湖进行旅游开发;在保护升金湖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以圈层开发模式,全面安排升金湖及周边湿地、乡村、水利等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优化与重组,提高旅游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湖外湖”开发,形成湿地科考、滨湖度假、渔家生活体验等类型的旅游产品,放大升金湖旅游吸引力。资源整合,形成尧渡-东流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充分挖掘尧舜文化、陶公隐逸文化和以东至花灯、文南词为代表的当地民俗文化,充分发挥文旅融合作用,以尧渡古镇、东流古镇为核心,对周边古迹遗址、自然景区进行整合,并结合旅游道路的构建,形成尧渡-东流一体化发展格局。挖掘温泉资源,形成差异化产品开发;利用黄泥湖、香口温泉等湖泊、温泉、湿地资源,重点打造水上娱乐、温泉康体疗养等产品,与升金湖形成差异化产品打造,丰富旅游产品类型。3.发展定位总体定位:以湿地生态保护为前提,加快湿地旅游综合开发。形成以升金湖湿地旅游休闲度假为核心,以尧渡东流古城一体化、三条岭乡村旅游综合开发、黄泥湖水上休闲度假等项目为支撑,徽池古道、自驾风景道为特色的,通过旅游节庆活动激发升金湖旅游活力,打造集湿地科考、科普研学、生态观光、生态度假、文化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旅游示范区、国家级生态旅游区、国际湿地旅游度假示范区。功能定位:依托升金湖生态湿地公园,联合知名院校、科研机构,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科普服务活动,打造集湿地科考、科普研学、生态观光、生态度假、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国家级湿地与鸟类科普研学旅行基地。形象定位:候鸟天堂·归园田居4.空间结构以生态保护为前提,通过“湖外湖”模式对升金湖进行旅游开发,资源整合,加快打造尧渡-东流一体化,深入挖掘温泉资源,差异化产品开发,形成以升金湖湿地保护与旅游综合开发项目为引导,尧渡东流古城一体化、三条岭乡村旅游公园、黄泥湖水上休闲度假区、香口温泉度假区等项目为支撑,形成区域“一心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一心:东至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旅游集散、服务中心一体:尧渡—东流古城一体化,尧渡古镇、东流古镇旅游一体化两翼:升金湖生态湿地旅游区:升金湖湿地旅游综合开发黄泥湖—香口温泉旅游区:黄泥湖水上休闲度假基地、香口文化旅游度假区建设5.项目规划升金湖生态湿地旅游区项目体系表项目类型项目名称子项目引擎项目升金湖湿地旅游区核心湿地圈:升金湖湿地公园;观光休闲圈:杨峨头水上草原、金山村科考公园、环湖风景道;旅游度假圈:张溪旅游度假小镇、唐田乡村旅游小镇(鹤湖山庄、沙山嘴文化村)、大渡口乡村旅游小镇;(龙源旅游度假区、绿野生态农庄)生产生活圈:胜利镇、张溪镇、大渡口镇农业休闲镇尧渡东流特色城镇尧渡古镇、东流古镇、小七里湖城市滨水乐园、尧东(尧渡—东流)大道、尧渡河景观带、天台山城市森林公园历山尧舜文化旅游区历山5A景区提升、尧舜文化园、佛教文化园、溶洞景观园重点项目三条岭乡村旅游公园黄泥湖水上休闲度假区升金湖生态湿地科普研学旅游项目香口温泉度假区一般项目尧渡河漂流、江南鹤湖、东篱休闲山庄、升金湖生态农庄、升金湖颐养中心、观鹤艇水上渔庄、杨峨头观鸟点(三)峡谷桃源生态旅游区1.区域范围本区域主要包括贵池区南部梅街镇、梅村镇、棠溪镇,石台县境内主要为老山自然保护区为核心,辐射矶滩乡、仁里镇、七都镇部分区域。2.发展思路利用峡谷资源,开展峡谷休闲运动;依托霄坑区域良好的生态环境、山地条件及周边特色乡村资源,开发山地运动旅游产品,通过景区、风景道、运动中心以及休闲驿站的建设,打造高山休闲运动基地,形成示范区的运动休闲吸引核心。依托风景岗区位打造山顶避暑高端度假;依托九华山南大门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七都镇八棚村、伍村风景岗地区高山自然生态环境,六百丈水库及峡谷生态环境,打造风景岗高山避暑度假旅游区。依托霄坑茶打造霄坑茶文化旅游区;利用霄坑高山茶叶优势,以霄坑大峡谷生态环境为优势,改善景区基础设施,重点打造茶山酒店、溯溪运动、山水小镇、瀑布酒店等特色旅游项目。3.发展定位总体定位:依托龙舒河、霄坑峡谷、老山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傩文化村、九华山古香道、石门高古村等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利用区域生态优势,和高山台地气候凉爽等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峡谷运动、高山避暑度假、民俗文化体验等旅游项目,改善内外交通条件,完善旅游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将区域打造为峡谷运动、高山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功能定位:依托老山自然保护区,以石门高古村落、桃花坞、古香道等文化旅游资源为特色,霄坑大峡谷、九华漂流等自然资源为补充,霄坑茶、梅村板栗等特色农产品为支撑,打造集森林科考、户外休闲、运动养生、避暑度假、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户外运动示范基地、省级旅游度假区。形象定位:欢乐霄坑·避暑桃源4.空间格局依托霄坑大峡谷、杉山森林公园,开展高山休闲运动,打造霄坑茶文化旅游区;依托七都镇风景岗区位和自然环境打造高山度假旅游区。形成本区域“一心两带三区”的旅游发展格局。一心:棠溪综合服务中心两带:龙舒河滨水景观带、清溪河(白水河)滨水景观带三区:霄坑高山运动旅游度假区石门高文化乡村旅游区风景岗高山避暑度假区5.项目支撑峡谷桃源生态旅游区项目体系表项目类型项目名称子项目引擎项目风景岗度假区风景岗度假区、七井山旅游区(龙津峡谷、古道禅寺、云岭户外趣味狩猎场、天坑体能训练营)霄坑高山休闲运动旅游度假区霄坑高山休闲运动基地、霄坑大峡谷、霄坑茶文化旅游村重点项目梅街傩文化产业园长生洞太白文化旅游区(石门高—曹村—桃花坞)一般项目老山原始科考森林公园新四军遗址杉山森林公园特色古村落霄坑村、栗坑村、必胜村、曹村、刘街村、峡川村、石门村、黄田村、梅街村、缘溪村等。四、两带整合(一)秋浦仙境文化旅游带1.区域范围XX市境内秋浦河及其重要支流龙舒河流域,沿途辐射涓桥、殷汇、牌楼、梅村等镇街。2.发展思路以秋浦河为纽带,打造秋浦江一河水,一河景,一河诗,依托沿途优美的乡村田园风光,围绕“天下第一诗河,秋浦水岸胜境”主题,打造四大景观段:秋浦杏花景观段、秋浦诗意景观段、秋浦河源湿地景观段、龙舒河乡野景观段,以秋浦河景区提升改造为引领,大王洞旅游度假区、仰天堂休闲旅游区、殷汇古镇等项目为支撑,将秋浦河旅游带打造成为集田园观光、滨水休闲和李白诗词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旅游示范带。3.项目规划秋浦仙境文化旅游带项目体系表项目类型项目名称子项目引擎项目秋浦河景区秋浦渔村、百丈崖景区、秋浦河漂流、大龙湾滨河休闲度假区仰天堂休闲旅游区仰天堂佛教养生园、仰天堂观光摄影公园、长生洞户外探险公园大王洞旅游度假区大王洞景区、大王洞民宿重点项目殷汇古镇殷汇古街、民俗文化小镇、滨水休闲公园秋浦仙境山水画廊项目滨水栈道、游步道、骑行绿道等梦陶园乡村度假区梦陶园高端民宿、梦陶园陶源世界一般项目目连山森林公园目连戏主题公园、目连山森林公园昭明文化园昭明钓台、滨水湿地公园、昭明太子纪念馆(二)沿江(长江)生态旅游带1.区域范围本区域指XX市境内长江滨江段,共计162公里滨江岸线及周边辐射区域。2.发展思路依托XX市162公里的长江岸线,打造滨江旅游交通景观带,根据地形地貌,形成“一廊四段”景观格局,一廊指滨水休闲廊道,四段指池阳(主城)滨水城市景观段、牛头山—乌沙工业景观段、大渡口田园休闲景观段、东流古镇文化休闲景观段四大景段,以滨江旅游大道、XX港旅游休闲综合体两大项目为引擎,乌沙船主题公园、江心洲回民特色主题度假区、大渡口城市滨江公园等项目为支撑,打造集滨水观光、文化休闲、滨水景观道(自驾、骑游)等功能于一体的XX市滨江旅游发展轴。3.项目规划沿江生态旅游带项目体系表项目类型项目名称引擎项目港旅游休闲综合体滨江旅游大道重点项目乌沙船主题公园江心洲回民特色主题度假区一般项目田园花海滨江景观公园大渡口城市滨江公园五、三网覆盖按照全域旅游创建达标的要求,持续推进XX市提升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水平,着力提升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形成三网覆盖的全域旅游基础设施服务体系,即交通集散网、公共服务网、智慧旅游网。(一)交通服务网按照全域旅游交通建设导则,以“安全、舒适、快捷、卫生、实惠、特色”为原则,推动XX市全域交通化建设,实现5A级景区通高速、4A级景区通二级以上道路、3A级景区通三级路,其他景区景点通景观路;打通交通断头路,建设风景道、绿道、骑行道,加快建设XX市交通环、交通网、和一主三副多点的交通集散格局;加快各类交通工具间的快速衔接,形成高铁、机场、游轮、高速、国省干道、景观道于一体全域交通体系。(二)公共服务网按照全域旅游创建标准,以人为本,构建以游客舒适体验为中心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旅游管理网络建设和服务网络建设,按照全域旅游创建,重点加快旅游厕所体系、旅游集散体系、安全救援体系、商业服务体系四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形成全域旅游公共服务网。(三)智慧旅游网依托物联网技术、卫星定位技术、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终端、新媒体等技术,加快XX市公共服务平台、运行监管平台、营销平台三大平台建设,建设XX市旅游大数据中心,推进全域WIFI覆盖、景区智能化、网络化建设,形成XX智慧旅游综合服务网。公共服务平台主要包括门户网站、智能停车、电子门禁、呼叫中心等平台建设;行业监管运行平台主要包括应急指挥中心、企业诚信档案、旅游电子政务大厅、旅游团队管理、游客大数据分析等平台建设;营销平台主要包括电子商务订单、视频电话会议、旅游产品分销、游客数据、微营销等平台建设。在一个龙头、一城突破、三区支撑、两带整合的基础上,联合龙泉、官港、殷汇、梅街、木镇、七都等特色村镇、景区共同支撑,开发旅游新业态,构建以百大旅游点、百个特色乡村双百融合的全域化旅游格局。重点加快观光农业点、生态林业点、水利旅游点、文化文物旅游点、体育旅游点、文化演艺旅游点、商业购物点、工业旅游点、医疗养生旅游点、教育(红色)旅游点十大类旅游点,建成百个旅游示范点,形成XX市全域旅游百点融合全域旅游体系。第三节区域合作与协同规划一、旅游区域合作规划(一)区域合作大格局《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将旅游业培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的意见》提出要依托“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平台,完善双边多边合作机制,构建务实高效、互惠互利的旅游合作体系。推进长三角、大别山、浙皖闽赣等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加强与全国主要入境游口岸城市的联动与合作。实施旅游强省“五个一批”建设工程,建设一批旅游特色精品景区、旅游精品线路、新业态、特色旅游商品、旅游领军企业。强化全域旅游发展的保障力度。通过组织推出5大跨区域旅游线路,加强与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大别山、长江经济带等区域重点城市的交流与合作,共享客源。1.《“五山”联动旅游铁路通道规划》以六安景铁路规划为依托,按照城际铁路标准实施六安(大堂寨)-岳西-安庆(大柱山)城际铁路,与安九、宁安、池黄等已建、在建高铁共同构建“五山”联动旅游铁路通道。省里正在推动建设五山联动快速通道建设,目前,“五山”中的齐云山、黄山、天柱山中已经确定走向,天堂寨天柱山段拟纳入六安-安庆铁路对上争取立项。2.《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的七大任务:包括建设美丽皖南、传承创新地域文化、全面提升发展质量、积极推动区域互动合作、联动发展相关产业、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大力促进社会和谐。XX市的XX县、XX县、XX市属于示范区的核心区。提出了一批需要国家支持的金融、土地、环保、文化旅游产业重大政策,需要高度重视。同时推进示范区内各地区合作营销,提升影响力和知名度。3.《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XX市处于“三极”之一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要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打造长江经济带三大增长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形成上中下游优势互补、协作互动格局。XX港将打造成长江经济带区域性港航物流中心。XX市旅游发展中需要重视区域联系,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新型城镇化。4.《引江济淮工程规划》引江济淮工程是一项以城乡供水和发展江淮航运为主,结合灌溉补水和改善巢湖及淮河水生态环境为主要任务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工程供水范围涵盖安徽省的12个市46个县(市区),XX市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态景观的建设,XX市全域旅游发展应当抓住发展机遇、推动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生态旅游。5.《“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大别山国家风景道将贯穿湖北省的大悟、红安、麻城、罗田、英山——安徽省的岳西、霍山、六安,是三条国家旅游风景道之一。引入“美国蓝岭”风景道理念,主要建设沿线观景平台、房车营地、野餐露营地、旅游厕所、自驾和徒步旅游设施、旅游标识标牌、乡村旅游点、生态环保以及沿途特色旅游资源开发等重点项目。(二)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合作措施1.联合营销——推动区域联合营销充分发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旅游营销联盟(即皖南旅游营销联盟)的优势。与示范区其他地区的政府加强合作,在对外宣传中站在示范区的战略层面,以统一的姿态进行旅游的推广。2.合作机制——统一区域领导组织与区域合作城市共同推进组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共同制定旅游发展政策,形成公共约束力。在区域合作上求突破,深化区域旅游协作,抛弃原有的单打独斗的理念,突破行政区划,使资金、技术、管理、劳动、人才在区内无障碍流通。3.线路联动——联合打造跨区域旅游精品线路依托XX市优良的山水资源,与区域内各大山水度假型景区景点联动打造皖南山水体验精品线路。4.产品互补——实现在示范区内的产品互补差异化定位,主打皖源文化和黄梅戏文化产品,打造生态康养度假目的地,将XX市建设成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中心城市。(三)长江经济带合作措施1.联合营销——组建旅游联盟,联合举办旅游推介会,加强宣传营销邀请沿线城市的旅行社和酒店代表参与推介会,以视频短片、旅游资源展示推介等多种形式,多角度、立体式展现XX市的旅游产品和重大项目,提升XX市旅游产业的影响力和区域地位。在互为旅游目的地宣传、旅游线路产品推广、分享旅游发展经验等方面广泛开展交流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客源互换、信息共享,促进区域内各地旅游繁荣发展。2.线路联动与延伸——联合开通跨区域水上游线、开通旅游专线和专列研究联合打造长江经济带区域邮轮线路。将XX市融入其中,打造成为重要的节点。与长江经济带的XX市主要客源地联合开通旅游专列或旅游专线,建设跨区域的便捷交通体系。同时加强在长三角等区域市场营销、客源互送,吸引巨大的中转市场,提升安庆市旅游的吸引力和知名度。(四)大别山片区合作措施1.品牌共创——联合打造红色旅游日的地打造跨区域旅游精品线路元大别山区红色文化旅游线路。与大别山区各个红色旅游景区景点合作,开通红色旅游“一卡通”,形成红色旅游产品组团,联合提升吸引力和竞争力。2.线路联动——重点建设大别山国家风景道安庆段依托大别山国家风景道的建设优势,充分发挥XX市的旅游产品特色,丰富风景道安庆段沿线的旅游服务,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加快融入大别山片区“三纵四横”的交通运输主通道,加快建设岳西县通用机场,同时加快推进潜山市打造区域性交通枢纽。3.旅游扶贫——推进大别山片区旅游扶贫工作推进XX市大别山片区山水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同时带动XX市大别山片区农民参与乡村旅游建设,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促进脱贫致富。(五)皖江城市带合作措施1.纵横联合——推广一卡通和联合线路,打造完整的旅游产业链横向上推动协调景区间的利益分配机制避免恶性竞争。与皖江城市带其他城市和景区,例如九华山、琅琊山等景区,联合推出“旅游一卡通”服务,让游客在一卡通服务范围内的旅游景点景区享受最大限度的便利。纵向上,景点景区、宾馆、旅行社、交通运输和相应的购物餐饮部门应打破行政性区域市场壁垒,加强跨区和更为广泛的业务合作,实现链内企业协同效应。2.合作机制——推进建立游客投诉和旅游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及时解决游客和旅游企业在对方区域内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对突发性旅游安全责任事故和群体性的投诉案件做到“区域联动、先行救助、质监协作、异地投诉、就地解决”,有效保障游客合法权益。3.人才培养——联合培养专业人才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培养本土旅游管理人才。联合皖江城市带其他城市,跨区域建设旅游规划和旅游管理专业学校等教育培训机构,联合培养一批文化型、管理型旅游人才。推进区域智慧化管理和文化交流。(六)引江济淮工程区域合作措施1.联合管销——联合打造滨水风情旅游目的地推出“生态江淮,风情水乡”的品牌形象,共同开拓引江济淮工程沿线旅游客源市场,制定和落实对旅行社奖励、景区门票打折、建立绿色旅游通道等方面的优惠政策。2.线路联动——打造引江济淮工程沿线景观依托引江济淮工程城乡供水和发展江淮航运的主要功能,与沿线区域合作共同推出引江济淮水上游线,并重点打造XX市段的水上游线;结合工程的生态环境保护功能,提升沿线景观效果,重点是菜子湖和孔城老街部分,形成XX市创新的旅游吸引点。3.合作机制——推动建设旅游合作联盟联合亳州、阜阳、宿州、淮北、蚌埠、淮南、滁州、铜陵、合肥、马鞍山、芜湖、周口、商丘等工程沿线城市,成立引江济淮工程沿线城市旅游合作联盟。积极争取国家出台政策支持沿线旅游致富工程,保障引江济淮工程区域城市旅游合作。二、全民协作分工市政府主要任务:确立六大板块发展主线,建立旅游资源监督管理机制,统筹规划引导扶持重点项目,推动项目招商工作,建立全市旅游发展平台,设立文化旅游产业基金,推动主要旅游线路开展营销。县(区、市)政府任务:按照全市主线调整实施计划,加快招商和落实,规划建设一批重点项目和支撑项目,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做好市级政策与基层的衔接工作;推动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乡(镇、街道)政府任务:配合县级政府完成征地拆迁等协调工作,保障旅游项月开发顺利进行,促进小微旅游投资项月建设,引导各村(社区)旅游产业发展。村(社区)委员会任务:鼓励成立旅游发展合作社,指导村民发展农家乐、民宿等多种形式的乡村旅游业态,加强社区参与,组织实施村级建设规划,兴修水利、道路等设施,促进旅游型美丽乡村建设。企业和市场任务:建设旅游项目,提供旅游服务,旅游产业延伸发展,促进旅游产品升级改造。三、加强多规合一(一)协调旅游规划体系1.多规合一将旅游发展作为重要内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划中。在实施“多规合一”中充分体现旅游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要求。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规划,抓好旅游发展规划与上位规划及相关政策的衔接,构筑XX市旅游开放大格局。多部门合作规划,全面考虑全域各部门的工作任务,实现全域旅游共建共享。2.完善旅游规划体系编制旅游产品指导目录,制定旅游公共服务、营销推广、市场治理、人力资源等专项规划和实施计划或行动方案。逐步完善专项规划体系,制定旅游产品开发、公共服务、营销推广、市场治理等专项规划、实施计划或行动方案。3.旅游规划实施管理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及重点项目规划应报请人大或政府批准,提升规划实施的法律效力,并建立旅游规划评估与实施督导机制。(二)开展多规合一和旅游导向的城乡规划试点以旅游产业为重点的地区,如四川旅游发展极,需要以旅游为主导,来进一步深化和实践“多规合一”。1.组建不同专业编制一张规划蓝图,实现“一张蓝图严格管控”。2.提升旅游规划的地位,以旅游规划指导城市规划、土地规划等相关规划编制,城市规划应征询旅游部门和编制单位意见。3.划出旅游资源控制保护区域,提出旅游用地规划,纳入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并给予重点保障。4.将旅游规划与城建、工业、农业、林业、园林、交通、文化、商贸、卫生、教育、体育、水利等最相关产业联动,在编制相关规划中邀请旅游部门参与。5.搭建“一个平台协同管理”6.推行“一张表”受理。(三)规划衔接——做好全域旅游与相关规划对接1.与土地规划衔接《XX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到重点片区建设,至2020年XX市区城市发展重点区片主要有:东部新城片区(主要提供餐饮娱乐等相关服务,且规:划加快博物馆、图书馆、大剧院的市级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服务品质和能力)、白泽片区(重点发展文化、养老、旅游及生态居住,成为彰显XX市山水资源优势的重要载体)、北部新城片区中心、开发区三期、西部产业区五个片区,重点项目建设若干。规划衔接:优化旅游用地布局,保障旅游基础设施和大型旅游服务设施建设用地,控制旅游区景观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把重要的项目建设用地梳理出来纳入到土地规划利用中,为项目建设提供依据。继续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规范国土资源出让、转让、抵押等行为。开展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拍挂’出让执法监察,对经营性用地实行严格监督、监察。及时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速旅游开发用地的快速审批,并认真落实征地补偿安置政策。2.与交通规划的衔接风景道与交通规划:紧密对接XX市交通规划,做到风景道规划与XX市的道路交通规划结合。在保护自然环境和交通环境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自己建设的道路,并使景观道级别与交通规划相一致;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合理建设景观道。驿站与交通规划:充分利用交通规划的服务区和停车区,在交通规划允许的范围内建设具有XX市特色的驿站等旅游交通节点。3.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衔接针对城市功能的主要旅游分区:在《XX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将XX市旅游区划分为西北生态旅游区、西南沿江山水旅游区、东北文化休闲旅游区和XX城郊旅游区四个旅游区并分别提出了旅游区的范围与主体功能。针对城市功能的旅游服务中心规划:旅游接待中心分为三级——XX市中心城区建设成旅游服务主中心,旅游服务次中心分别设置在桐城、宿松城区和潜山的天柱山,三级中心为各主要景区(国家级省级)的接待中心城镇。城市生态保护规划:生态保护策略中强调,积极开展湿地生态保护区建设,建立以沿江湿地、河流为廊道的景观结构,以现有自然和人文景观为节点,积极发展湿地生态旅游,建设生态旅游的配套设施。全域旅游发展要严格遵守自然保护区管理要求。其他重点衔接部分:北部环山生态旅游发展带和南部沿江城镇发展带是XX市重点发展的旅游经济带;老城城市级中心目前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中心,规划主要承担旅游服务、文化产业、商业零售等功能;中心城区用地指标在城市规划中预留旅游设施用地指标1平方千米;旅游设施用地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限制因素,坚持绿色、协调和可持续的原则。规划衔接:构建“分区发展、整体协调”的旅游产业总体布局结构,参考城市总体规划的旅游分区来规划全域旅游空间布局,将全域旅游布局中与城市规划无法融合的部分汇总整理,与城市规划相关部门协调商议,调整上位规划的部分内容来协调不同规划之间的矛盾。4.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衔接《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强调,XX市属于国家重点开发区域——该片区位于皖江城市带沿江西部地区,属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一轴组成部分。规划衔接:全域旅游发展建设应严格遵守规划中禁止开发区域的相关规定,保护自然文化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其中太湖县、岳西县、潜山市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开发建设要严格遵守生态红线要求。5.与旅游扶贫相关政策的衔接参考《大别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乡村旅游扶贫工程的实施意见》和XX市《关于乡村旅游扶贫工程的实施意见》,XX市全域旅游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实施扶贫规划公益、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实施旅游产品招商开发、贫困户增收脱贫、重点村宣传推广、旅游扶贫人才培训等行动;健全旅游扶贫工作机制、强化政策保障并定期开展评估考核。6.与相关旅游规划的衔接《安徽省十三五旅游业规划》:XX市旅游形象定位为“戏曲圣地、文化名城”,XX市全域旅游的形象定位要以戏曲和文化为核心,主打文化品牌形象,形成区域内的特色竞争优势。《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XX市应围绕文化古城、黄梅之乡两大特色,以文化体验、红色旅游、休闲度假、健身养生为重点,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开展群众文化和参与性艺术文化活动,打造连接武汉经济圈的桥头堡,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和现代化历史文化名城。《XX市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构建XX市旅游“一城一核两翼”空间布局,“一城”即宜城文化旅游城、“一核”即大别山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两翼”即桐怀文化体验区、宿望湿地休闲区。规划应融合XX市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分区思路。各区县(市区)旅游规划:全域旅游规划作为统领全市旅游发展的总体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各个区县(市区)的发展情况以及旅游规划情况,在各区县(市区)的发展定位、空间布局等方面做到统筹全局、合理规划。若经过统筹协调后各区县(市区)的相关规划与全域旅游发展不相适应,应做出及时的调整,以便于各自的发展和全城旅游的建设。四、跨区域旅游线路推出5大跨区域旅游线路,加强与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大别山、长江经济带等区域重点城市的交流与合作,共享客源,开展旅游线路推介会,制定政策对将这些游线投入市场的旅行社进行奖励,加大线路中安庆的景点门票上的优惠力度,推进旅游线路跨区域化发展。(一)禅文化主题跨区域线路黄梅县五祖寺——石莲洞国家森林公园——小孤山风景区——禅源太湖旅游区——司空山国际禅居康养小镇——大天柱山旅游区——宜秀区源浦寺——集贤关文化旅游区——迎江寺——九华山风景区——芜湖五华山隐静禅林风景区——芜湖广济寺——无锡灵山景区——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二)大别山区红色文化旅游线路赤城苏维埃旧址纪念馆、商城革命烈士陵园——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红安县革命博物馆——罗田县胜利烈士陵园——大堂泰风景区——大别山丽景风景区——英山烈士陵园——司空山国际禅居康养小镇——岳西县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红军中央独立第二师司令部旧址——邓石如、邓稼先故居——安庆市革命烈士陵园。(三)皖南山水体验精品线路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