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律》同步教学设计_第1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律》同步教学设计_第2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律》同步教学设计_第3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律》同步教学设计_第4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律》同步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律》同步教学设计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加法、乘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乘法分配律,以及运用这五条运算律进行一些比较简单的运算。运算律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被誉为“数学大厦的基石”。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了反映这些运算律的大量例子,特别是对于加法、乘法的交换性、结合性,这些经验构成了学习本单元知识的认知基础。例题将单纯的计算融于解决实际问题之中,加强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今后学习较复杂的运算打下基础。1.在前面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四则运算的计算,为学习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打下了基础。2.运算律和运算性质的发现过程趣味性强,使学生选择计算方法的灵活性强,因而很容易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逻辑思维能力并不很强,在简便计算时,容易将方法混淆或错用,教学中应注重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4.教材中呈现了用字母表示运算律,由于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够,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过程,逐步引导学生理解掌握。1.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的含义,能运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况,灵活选择合理的算法,培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思维与能力。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1.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2.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加、乘法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共6课时。1.加法运算律1课时2.加法的简便运算1课时3.连减的简便运算1课时4.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1课时5.乘法分配律1课时6.乘、除法的简便计算1课时第1课时加法运算律教材第17、18页例1、例2及练习五。1.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意义。2.初步学习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初步感知代数思想。3.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概括能力,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水平。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能用个性化符号来表示。一、激趣导入“换位置”游戏: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做换位置的游戏,老师举左手,同桌之间互相交换位置,老师举右手前后相邻两排同学交换位置,看谁反应快。提问:同学们在交换位置的过程中,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没变?小结:位置发生了变化,班级总人数没变。板书课题:加法运算律二、探究新知知识点1:加法交换律1.教师利用课件展示教材第17页例1题目。提问:通过读题,你了解了哪些信息?组织学生独立思考,指明学生分享看到的数学信息,教师归纳。提问:要求的问题是什么?怎么求呢?小组讨论,列式计算:(1)40+56=96(千米)56+40=96(千米)提问:这两道算式都表示什么?两个算式的含义一样吗?引导学生思考,使他们明确:都表示上午骑的路程与下午骑的路程之和,就能计算出李叔叔一天一共骑的路程。(2)观察上述的等式,并且指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并填出这两个算式有什么联系?40+5656+402.在里填上适当的符号。42+577+4235+2626+3577+4444+7793+2828+93提问:观察上面的算式,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小结: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3.这条规律叫什么?(板书:加法交换律)4.组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A+B=B+A☆+△=△+☆甲+乙=乙+甲a+b=b+a师:将用字母表示的形式画上着重符号表示知识点2:加法结合律课件出示李叔叔骑自行车三天的里程表。师:从图中你知道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学生讨论交流,分组汇报。教师提问:李叔叔这三天一共骑行了多少千米?学生根据题意,列式计算:(1)88+104+9688+(104+96)=192+96=88+200=288=288让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生:计算顺序不一样,但结果一样。(3)板书:(88+104)+9688+(104+96)怎样填?(4)师: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69+176)+2869+(176+28)155+(145+207)(155+145)+207(5)生:它们的计算结果一样。教师总结归纳,板书: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这叫作加法结合律。(6)用符号表示加法结合律。(△+☆)+○=______+(______+______)(a+b)+c=______+(______+______)归纳并板书课题(板书:加法运算律)三、课堂练习1.教材第18页“做一做”。2.练习五的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选择几名学生的作业作讲评。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学到哪些加法的运算律?五、布置作业练习五的第2、3题。第2课时加法的简便计算教材第20页例3。1.使学生巩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能够应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2.通过对知识的实际运用来巩固简便计算的应用。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计算。指导学生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一、复习导入1.计算并验算。4802+547456+358789+457提问:验算的根据是什么?2.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内容是什么?请同学们用符号来表示。3.今天我们学习运用加法交换律来进行简算。(板书课题:加法的简便计算)二、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例3。(1)学生读题,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2)学生独立写出算式:115+132+118+85师:想一想,能不能利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计算,并且让计算变得简便?学生小组内讨论。115+132+118+85=115+85+132+118=(115+85)+(132+118)=200+250=450(千米)答:李叔叔后四天还要骑行450千米。师:利用了哪些运算律?生: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2.完成“做一做”。首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教师讲评。讲评是要学生说出这样做的理由。每一步的根据是什么?小结:在计算加法时,运用我们学过的加法的运算定律,可以使我们的计算简便。三、巩固练习把符合下面要求的算式的序号填入括号里。①(10+30)+50=10+(30+50)②20+30+40=20+40+30③20+30+80+70=(20+80)+(30+70)应用了加法交换律的算式是()。应用了加法结合律的算式是()。既应用了加法交换律又应用了结合律的算式是()。要求学生说一说这样填入的理由。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对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理解和认识,能恰当地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五、布置作业练习六第1题。第3课时连减的简便计算教材第21页例4。1.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理解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使计算简便。3.使学生感觉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理解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写成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的道理。灵活运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运算。一、游戏导入师:我们来玩个对口令游戏好吗?师:我说一个数,你对的数要与我说的数的和能凑成整百。1.游戏开始,老师报数,学生应对。2.师:怎样的两个数相加得整百?师:怎样的两个数相减得整百?师:其实,我们计算时常常可以用凑整的方法来使计算更简便。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解决一个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起来探讨在连减中怎样使计算更简便。(板书课题:连减的简便计算)二、教学新课1.投影出示例4,引导学生读题。(1)师:要求“还剩多少页没读?”,我们需要知道什么?(2)提问:你们想怎样计算呢?2.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并在小组中互相交流。学生经过交流讨论,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教师板书:(1)234-66-34(2)234-(66+34)(3)234-34-66师:请分别算出三个算式的结果。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检查,板书。(1)234-66-34(2)234-(66+34)=168-34=234-100=134=134(3)234-34-66=200-66=134师:以上不同的算法怎样计算的呢?生:(1)从总页数中先减去昨天读的66页,再减去今天读的34页,就是剩下没读的页数。(2)先算出昨天和今天一共读的页数,再从总页数中减去读了的页数,就是剩下的没读的页数。(3)从总页数中减去先读的34页,再减去昨天读的66页,就是剩下没读的页数。师: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组织学生讨论)生:第二种或者第三种,因为计算简便。3.小结:进行连减简便计算时,一定要根据算式中的数字特点灵活地选择合适的算法。观察以上三个算式之间有什么关系?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这个等式吗?用字母怎么表示。板书:a-b-c=a-(b+c)a-b-c=a-c-b师:你能用刚才学习的知识来计算下面各题吗?三、课堂练习1.出示练习:470-254-46372-172-65545-167-145615-(215+78)学生独立计算,然后交流算法。教师指四名学生板演,然后集体订正。2.完成教材第21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检查订正。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练习六第3、7题。第4课时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材第24页例5,第25页例6。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计算。一、复习导入1.举例说一说在加法运算中有哪些运算律。2.新课导入。师:我们已经学习掌握了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那么在乘法运算中是不是也有同样的运算律呢?二、教学新课1.课件出示第24页图。(1)教师组织学生认真观察图,描述图上的内容。(2)指名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上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小组内讨论。教师归纳板书。2.教学例5。投影:出示例5,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1)想一想:怎样计算呢?引导学生寻找条件,独立思考,列式算一算。(2)集体讨论,学生说结果,可能有这样两种算法:①4×25②25×4说一说,得数是否相等?都表示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回答。(板书:4×25=25×4)(3)谁来总结归纳这个规律?集体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回答。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4)谁能为这个规律取个名字吗?(板书:乘法交换律)师:根据乘法交换律,你还能写出其他不同的算式吗?学生交流讨论。集体讨论,教师总结并板书:a×b=b×a(5)练习:计算并用乘法交换律进行验算。14×35学生独立计算并验算,然后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教师指名两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3.教学例6。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出示例6:一共要浇多少桶水?师:我们应该怎样写算式呢?引导学生寻找条件和问题,组织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教师巡视。师:你们能不能说说你所写的算式的计算方法呢?集体讨论,教师引导总结:(1)先算25个小组一共种树的总棵数。(2)先算一个小组种树一共浇水的桶数。板书:(1)(25×5)×2(2)25×(5×2)=125×2=25×10=250(桶)=250(桶)师:请观察上面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生:(25×5)×2与25×(5×2)的关系是相等的。师:你还能举例这样的例子吗?引导学生举例论证。教师选择部分等式板书出来。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互相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教师指名汇报并板书总结:三个数相乘,先乘前面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作乘法结合律。结合概念有字母怎样表示呢?教师总结并板书:(a×b)×c=a×(b×c)4.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比较。教师提问:比较所学的四个运算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教师出示:交换律是两个数相加、相乘的规律,即换加(因)数的位置,和(积)不变;结合律是三个数相加、相乘的规律,既可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先相加(乘),和(积)不变。三、课堂练习1.完成教材练习七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检查订正。2.练习七第3题。让学生分析题意,独立完成后,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计算中运用了什么运算律。四、课堂小结今天学习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你会描述吗?五、板书设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第5课时乘法分配律教材第26页例7及练习七第4、5题。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2.学会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3.学会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一、复习导入1.说一说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乘法哪些运算律,并用字母表示出来。2.今天我们来学习乘法的又一个运算律。(板书课题:乘法分配律)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7。教师出示例7: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植树主题图,找出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师:(1)一共有多少个小组?引导回答:25个小组。(2)每个小组有多少人?引导回答:每个小组有4名同学负责挖坑、种树;有2名同学负责抬水、浇树。师:我们怎样计算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呢?组织学生两人一组可以先算什么呢?再算什么呢?学生汇报,教师总结:板书:(1)先算每个小组有多少人。(4+2)×25=6×25=150(2)先分别算出负责挖坑、种树和负责抬水、浇树各有多少人。4×25+2×25=100+50=150组织学生分别算出两个算式的结果。师:同学们用不同的解题思路,不同的算式,算出一共有150人参加植树活动。板书:(4+2)×25=4×25+2×25师:观察上面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讨论。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2.归纳定律。师:从上面的等式中,你发现了什么?组织学生比较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联系。生:左边的是4加2的和乘25,右边的是4乘25的积加2乘25的积。归纳总结:两个数的和与一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作乘法分配律。师:用字母怎样表示乘法分配律呢?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检查并板书。3.比较乘法结合律和分配律的不同点。(1)观察:eq\b\lc\{(\a\vs4\al\co1(a×b×c=a×(b×c),(a+b)×c=a×c+b×c))它们有什么不同?(2)教师使学生明确:乘法结合律是三个数连乘,而乘法分配律是两个数的和与一数相乘。(3)能不能举例说明。三、巩固练习1.完成第26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2.练习七第4题。学生认真观察,判断并说出自己是怎样想的。3.练习七第5题。学生独立分析题意,列出算式,说一说计算中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第6课时乘、除法的简便计算!第第页教材第29页例8及练习八1~3题。1.进一步巩固乘法运算律,引导学生根据具体的题目采取灵活多样的计算方法进行简便计算。2.使学生认识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3.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理解和掌握乘、除法的简便运算的方法。灵活运用简便算法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一、复习导入1.我们学习了乘法的哪些运算律?请分别用字母表示。2.简便计算。25×3×8101×4725×(400+4)二、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例8第(1)题。王老师买了5副羽毛球拍,花了330元;买了25筒羽毛球,每筒32元。师:一筒羽毛球有多少个?生:12个。出示问题: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