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市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四平市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四平市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四平市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四平市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平市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有关试剂选择或方法正确的是()选项要求相关物质试剂或方法A鉴别H2SO4溶液、HCl溶液紫色石蕊溶液B除杂FeSO4溶液(CuSO4溶液)NaOH溶液C分离氯化钠和泥粉溶解、过滤、蒸发D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稀HClA.A B.B C.C D.D2.如图所示的我国古代文物中,制作材料中不含金属材料的是()A.铁狮子B.金缕玉衣C.翠玉白菜D.司母戊鼎3.从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我们能获得许多信息,其中描述错误的是A.这是一个化合反应 B.水分解时元素的种类不变C.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D.氢分子能保持氢气的化学性质4.常在矿泉水瓶上图标见到的是()A. B. C. D.5.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所以发生氧化反应一定有氧气参加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C.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一定能燃烧D.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6.下列各组物质放入水中,可以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泥土、面粉、冰B.氯化亚铁、汽油、酒精C.植物油、硫酸、碳酸钙D.蔗糖、氯化钙、酒精7.2019年被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已知甲元素在化合物中显+3价,图①是甲的微粒结构示意图,图②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为10B.甲是非金属元素C.乙的质子数为7D.乙位于第二周期8.下列知识的归纳中,都正确的一组是()A.生活常识B.节约意识C.安全常识D.环保意识9.下列离子在pH=2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一组是()A.Na+、K+、OH- B.Cl-、NO3-、Fe3+C.Na+、SO42-、NH4+ D.Cu2+、SO42-、H+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C.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11.在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烧杯①中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B.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是硝酸钾C.烧杯①中溶液质量比烧杯②中溶液质量大D.将温度升高到t2℃,烧杯②中的固体全部溶解12.在2A+3B=2C+4D中,3.2gA与9.6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6gC,已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l8,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l6 B.28 C.44 D.6413.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t1℃时,A的饱和溶液65g中含有溶剂50gB.要从B溶液中得到B,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使其结晶的方法C.在t2℃,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D.将t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14.实验室配制40g溶质质量分数为7%的氯化钠溶液(1g以下用游码),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高的是A. B.C. D.15.下列实验现象只能反映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A.试液变红 B.石灰水变浑浊C.蜡烛熄灭 D.杠杆向右侧倾斜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实验室欲从一杯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中分离出硝酸钾晶体,其操作流程如图所示。其中①点代表了90℃时100g水中溶解了109g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读图分析并回答问题。现将温度由90℃降至60℃,①点向左平移至②点,在此转化过程中,硝酸钾的溶解度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硝酸钾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继续将温度由60℃降至40℃,此时②点怎么移动?_____,烧杯中有_____g硝酸钾晶体析出,此时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酸、碱、盐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A脱水性属于浓盐酸的物理性质B碱中都含有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C酸雨是pH小于7的雨水DNa2CO3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化学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的盐是_____;治疗胃酸过多症可以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小华同学做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将稀盐酸滴入到装有氢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触摸试管壁有灼热感,于是他马上得出“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会放出热量”的结论。但是小丽提出异议:热量不一定是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放出的,理由是_____。NaCl溶液中有少量的CaCl2、MgSO4杂质,除去杂质的操作是:①依次加入过量的Ba(OH)2、Na2CO3溶液:②过滤:③向滤液中加适量的稀盐酸,然后蒸发、结晶。①过滤时需要使用玻璃棒,则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_____?②请写出加入Ba(OH)2溶液的作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③过滤后滤液中除NaCl外,还含有什么成分_____?向10g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中滴加73g的某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结束后称量剩余液体的质量为80.8g,求原氢氧化钠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18.(8分)阅读下面短文。酵母与泡打粉:生活中制作糕点、馒头时一般都要添加酵母或泡打粉进行发酵。在面团发酵初期,面团中的氧气和其他养分供应充足,酵母的生命活动非常旺盛,进行着有氧呼吸,淀粉水解成麦芽糖。接着面粉中原有的微量蔗糖及新产生的麦芽糖水解生成葡萄糖与果糖,最后被酵母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面团中的氧气有限,酵母的有氧呼吸逐渐转为无氧呼吸,生成的二氧化碳在面筋的网络中出不去,加热蒸烤时,二氧化碳受热膨胀,使糕点变得松软。用酵母做的食品松软可口,有特殊风味,易于消化。酵母本身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维生素B,可以增加营养价值,因此面点大都用酵母发酵。糖和油对酵母菌有抑制作用。用酵母发酵耗费的时间长,而且发酵时间与温度相关(如图)。因此,也有用泡打粉来代替酵母制作糕点的。泡打粉一般是碳酸氢钠与酒石酸的混合物,通常为碳酸盐与固态酸。将泡打粉调和在面团中,碳酸氢钠与酒石酸遇水以及碳酸氢钠受热时都会产生出二氧化碳气体,使面点成为疏松、多孔的海绵状。泡打粉使用时不受发酵时间限制,随时可用,对多油多糖的面团也照样起发泡疏松的作用。缺点是它的碱性会破坏面团中的维生素,降低营养价值,若混合不均匀反而会导致面制品中有的地方碱太多发黄而不能吃。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用酵母和泡打粉都能使制作的面食疏松多孔,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5-10h内,酵母发酵的最佳温度是___________。酵母本身营养丰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HCO3的俗称是__________________。下列有关酵母和泡打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A酵母发酵的过程中既有有氧呼吸也有无氧呼吸B消化功能较弱的人宜食用酵母发酵制作的面食C泡打粉的发酵效果与面团中含糖、含油多少无关D酵母可以直接使面团中的淀粉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九年级化学课本上有一道习题:“热水瓶胆内壁常附着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欲对水垢的来源、成分等开展进一步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实验探究一区别软水和硬水:小组同学分别取等体积的雨水和日常用水,分别滴入相同滴数的_____,振荡,判断该地区日常用水属于硬水的现象是_____。实验探究二硬水为什么会产生水垢?[查阅资料](1)自然界的碳酸钙在有水和二氧化碳的侵蚀下,会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硬水中含有大量的自由移动的Ca2+、Mg2+、HCO3-离子。加热后形成难溶物积聚在容器底部,形成水垢。(2)加热碳酸氢镁会分解生成碳酸镁,但是长时间煮沸,碳酸镁会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更难溶于水的氢氧化镁。[猜想与假设j水垢中可能含有CaCO3、Mg(OH)2,还可能含有_____(填化学式)。[实验验证]取水垢研成粉末,各取少量于下面的A、C、D三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步骤方法现象初步结论1_____水垢中含有碳酸盐2C试管无现象,D试管液体变红,冷却后又褪为无色水垢中含有_____写出A试管发生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附加:(1)将水垢溶解在100g不同温度的蒸馏水中,达到饱和,利用传感器测定出溶液中的某几种离子的浓度(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数目)与温度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推测表示曲线③的离子符号是_____。(2)D试管上层液体加酚酞试液,先变红后又褪色的原因,除了与氢氧化镁的溶解度有关外,还有可能的原因是_____。(3)我省南部山区的石灰岩岩洞内发生的变化,就与碳酸钙和碳酸氢钙的相互转变有关,“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请你再举一种物质,简要说明它在自然界的循环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C【解析】

A、硫酸和盐酸都显酸性,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该选项方法不正确;B、氢氧化钠溶液虽然能将硫酸铜除去,也能将原物质硫酸亚铁除去,该选项方法错误;C、氯化钠易溶于水,泥粉不溶于水,通过溶解、过滤,可将泥粉过滤除去,蒸发可以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水,得到氯化钠,该选项方法正确;D、铜和银都不能和稀盐酸反应,不能区分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该选项方法不正确。故选C。2、C【解析】

A.铁狮子的材质是金属,属于金属材料,选项错误;B.金缕玉衣中的金属于金属材料,“玉”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选项错误;C.翠玉白菜,“玉”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选项正确;D.司母戊鼎,是青铜——铜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C。3、A【解析】A、反应前的两个分子构成相同属于同一种分子,故反应物为一种物质;生成的三个分子中,其中有两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分子,而另一个分子的构成与这两个分子不同,属于另一种物质的分子,故生成物为两种物质;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B、反应前水分子由氢、氧原子构成;反应生成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则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变,可确定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C、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变化前后原子没有改变,只是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因此化学变化过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故选项说法正确.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氢气由氢分子构成,氢分子能保持氢气的化学性质,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4、A【解析】

矿泉水瓶属于可回收再利用的合成材料。A、图中标志为:我国制定的塑料包装制品可回收标志的一种,故正确;B、图中标志为:腐蚀性化学药品,故错误;C、图中标志为:有毒化学药品,故错误;D、图中标志为:节水标志,故错误;故选:A。5、D【解析】

A、氧化反应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物质跟某些化合物里的氧的反应也是氧化反应.例如,H2与CuO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反应,其中H2与CuO中O的反应也是氧化反应,故错误;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不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可能是离子构成,故错;C、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不一定能燃烧,还需要和氧气接触,故错;D、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故对.答案:D【点评】本题难度较大,此题说明物质不同,性质不同,不能用类推法来学习化学,要熟记相关基础知识是正确解题的关键.6、D【解析】

A、泥土、面粉均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冰是固态的水,与水混合得到的是纯净物,不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B、氯化亚铁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但溶液显浅绿色;汽油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不符合题意;C、植物油、碳酸钙均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不符合题意;D、蔗糖、氯化钙、酒精均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且形成的溶液均是无色的,符合题意。故选D。7、D【解析】

A、甲元素在化合物中显+3价,甲的微粒结构示意图为图①,由此可得,甲的微粒是原子失去3个电子得到的,该原子的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为13,在微粒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为质子数,因此,X为13,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根据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可知,甲的原子序数为13,在元素周期表中排第13位,为铝元素,元素名称中带有“金”子旁,属于金属元素,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由图②可知,甲元素的右上角为乙元素,甲元素的正上方元素与甲元素属于同一族元素,甲元素的周期数比其正上方元素的周期数大1,即其正上方元素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3-8=5,根据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可知,其原子序数为5,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是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因此,原子序数为5的元素后面的乙元素原子序数为6,即乙的质子数为6,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由详解可知,乙的质子数为6,即核外电子数也为6,核外电子排布为2,4,有两个电子层,根据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元素周期数可得,乙位于第二周期,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8、D【解析】

A、取暖时要防止CO中毒,一氧化碳不溶于水,放水是不正确的,故A错误;B、为防止污染,剩余药品不应放回原瓶。取用药品要按要求,没要求时,取少量,故B错误;C、为防止发生爆炸,煤气泄漏不应打开排气扇,电器着火应先断掉电源,故C错误;D、使用含磷洗衣粉会污染水源是正确的,使用可降解塑料,能减少白色污染是正确的,故D正确。故选D。9、C【解析】

A、OH-在溶液中与H+结合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B、四种离子在溶液中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但Fe3+的水溶液黄色,故选项错误;C、四种离子在溶液中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D、四种离子在溶液中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但Cu2+的水溶液蓝色,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还要注意是在酸性溶液中共存,还要注意特定离子的颜色。10、C【解析】

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伴随着能力的变化,但不一定有放热现象,故选项错误;B.在化学反应中不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如氧化钙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热,故选项错误;C.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故选项正确;D.人类利用的能量不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如太阳能,故选项错误;故选C11、A【解析】

A、烧杯①中没有固体剩余,上层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故A错误;B、t1℃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所以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別加入到各盛有10g水的两个烧杯中,烧杯②中有固体剩余,溶液的溶质是硝酸钾,故B正确;C、在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別加入到各盛有10g水的两个烧杯中,烧杯①中的固体全部溶解,烧杯②中有固体剩余,所以烧杯①溶液质量比烧杯②中溶液质量大,故C正确;D、t2℃时,硝酸钾、氯化钾的溶解度相等,所以将温度升高到t2℃,烧杯②中的固体全部溶解,故D正确。故选A。【点睛】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12、B【解析】

生成D的质量为3.2g+9.6g−5.6g=7.2g,设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故选B。13、C【解析】试题分析:从图示看:t1℃时,A的饱和溶液65g中含有溶剂50g,因为此时的溶解度是30克,所以50克水中最多溶解15克A;要从B溶液中得到B,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使其结晶的方法,因为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很小;在t2℃,A,B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将t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故选C.考点:溶解度及其曲线14、D【解析】

A.瓶塞倒放会污染药品,氯化钠不纯,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该实验中需要称量氯化钠的质量为:40g×7%=2.8g,药品和砝码位置放反以后,被称药品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故氯化钠的质量偏少,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会造成水的量变多,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俯视读数,量取水的体积偏少,造成水的质量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15、D【解析】

A、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是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水化合生成了碳酸,反映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是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水,反映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C、蜡烛熄灭,是由于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既反映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又反映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D、杠杆左高右低,是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只反映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常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固态二氧化碳叫做干冰,易升华,常用作人工降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燃烧不支持燃烧,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此反应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能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碳酸盐和水。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1)减小;不变;(2)沿曲线下移至③处;45;39%【解析】试题分析:(1)由图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现将温度由90℃降至60℃,①点向左平移至②点,在此转化过程中,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60℃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09g,所以由90℃降至60℃过程中没有晶体析出,只有由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所以硝酸钾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2)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4g可知40℃时100g水中溶解了64g硝酸钾达到饱和,所以继续将温度由60℃降至40℃,此时②点沿曲线下移至③处;析出晶体的质量=109g-64g=45g,此时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64克/(100克+64克)×100%=39%.考点:溶解度及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D碳酸氢钠Al(OH)3+3HCl=AlCl3+3H2ONaOH固体溶于水也会放出热量引流,防止液体溅出Ba(OH)2+MgSO4=BaSO4↓+Mg(OH)2↓NaOH和Na2CO347%【解析】

(1)A浓盐酸没有脱水性,此选项错误;B碱中一般含有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但氨水中不含有金属离子,此选项错误;C酸雨是pH小于5.6的雨水,此选项错误;DNa2CO3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此选项正确。故选D。(2)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的盐是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症可以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氢氧化铝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l(OH)3+3HCl=AlCl3+3H2O。(3)小华同学做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将稀盐酸滴入到装有氢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触摸试管壁有灼热感,于是他马上得出“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会放出热量”的结论。但是小丽提出异议:热量不一定是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放出的,理由是:NaOH固体溶于水也会放出热量。(4)NaCl溶液中有少量的CaCl2、MgSO4杂质,除去杂质的操作是:①依次加入过量的Ba(OH)2、Na2CO3溶液,氢氧化钡能与硫酸镁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镁沉淀,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氢氧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通过过滤除去了硫酸钡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碳酸钙沉淀和碳酸钡沉淀,滤液中含有氯化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向滤液中加适量的稀盐酸,碳酸钠、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然后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①过滤时需要使用玻璃棒,则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防止液体溅出;②由上述分析可知,加入Ba(OH)2溶液的作用是除去硫酸镁,方程式是:Ba(OH)2+MgSO4=BaSO4↓+Mg(OH)2↓。③由上述分析可知,过滤后滤液中除生成的NaCl外,还含有NaOH和Na2CO3;(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g+73g﹣80.8g=2.2g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解得x=5.3g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100%=47%【点睛】掌握酸碱盐的性质和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8、都能产生CO2气体40℃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维生素B小苏打AB【解析】

(1)用酵母和泡打粉都能使制作的面食疏松多孔,是因为面食的疏松多孔主要是因为制作过程中都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2)在5-10h内,酵母发酵的最佳温度是40℃,此时发酵速度最快。(3)酵母本身含有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