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1页
《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2页
《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3页
《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4页
《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射环境监测工作统一的监测依据,提高5G通信满足监测管理需要,根据《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2022年4月,标准编制牵头单位与项目参与单位联合启动项目实施2022年8月~10月期间,标准编制工作组初步拟定了标准编制的工容,制定了标准编制计划书与任务分工表,并召论了目前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点问题。同献资料,分析了现有标准规范的实施情况和实际2022年11月~12月期间,组织标准编制工作组对草案进行全面审22023年1月~4月,标准编制工作组召开了标准编制阶段会议,组明确了标准中关于术语和定义、通用要求、监测系统、监测实施、数据处理及报告、),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专家咨询会,向行业与建议。与会专家审阅了《技术规范》相关内规范》的编制过程和情况汇报,经过认真讨论4.跟踪相关标准的更新情况并协调在本标准2023年4月~6月期间,标准编制工作组针对专家所提的意见进行意见的采纳情况,同时针对相关意见补充现场明进行了修改与完善,结合广东省通信基站管3定向发函的方式向在广东省内从事通信基站电磁移动通信基站监测仪器生产商和仪器代理商征采纳的意见均已沟通取得一致。在此基础上核安全处通过定向发函的方式向在广东省内5G4测技术中心正高级工程师倪士英、广东省粤科自治区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正高级工程师廖燕程师徐辉、四川省辐射环境管理监测中心站高东有限公司计划建设部副总经理黄海晖、广东家组,对标准进行逐条审查,提出了具体的452024年1月30日,李智广核安全总工程师主持召开厅长专题会议,标准《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辐射中心有关负责人以及标准编制组部分人员参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汇报。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是规范我省5G作,提高监测结果可比性,实现监测结果复现。会议原则同意该标准,要求进一步修订完善5本标准的名称在《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粤市监标准〔2022〕磁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在标准制定过程也与生态环境部2020年12月14日发布的标准“《机构编制事项的函》(粤机编办法〔2023〕195号)文件要求,省环境一起草单位名称变更为广东省环境辐射监测与核应急响应制组。广东智环创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具有丰富的通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研究方面具有一定有一定的帮助作用,故将其纳入为标准的第三起草低延时等数据和信息的传输需求,也推动着新62020年12月14日,生态环境部发布《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仪器、终端设备、应用场景、布点方法等,5G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结果的参数未做细化和明移动通信基站电磁环境管理与监测要求制定《5G移动规范》,规范我省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因子、终端设备、应用场景、布点方法等,指仪器的电性能指标提出了相应要求,但缺少监标的要求,监测仪器参数设置不同和终端设备7于数据下载、视频交互等应用场景下的监测结果存在显结果有明显影响,不具体规范监测工况可能遗漏电磁环东省标准化条例》等文件的指导下,全面总结、面的实际需求及问题,研讨有关的技术要求,行、可操作性强,符合广东省内工作频率小于6G上,针对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技术工统、监测实施、数据处理、报告编写和质量场监测和报告编写全过程中涉及的电磁辐射8912345678《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局关于5G频率使用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IEC62232基站周边用于评估公众曝露的射频场强、功率密度和比吸收率的测量方法(DeterminationofRFfieldstrength,powerdensityandSARinthevicinityofbasestationsforthepurposeofevaluatinghuman3GPPTS38.101-1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技术规范组无线接入网;新空口;用户设备无线发射和接收;第1部分:范围1独立组网(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TechnicalSpecificationGroupRadioAccessNetwork;NR;UserEqu天面theplatformonthe天面公众活动区域publicactivityareaoftheplatform“监测点位应布设在移动通信基站天线覆盖范围内的电磁辐射环境敏感目标处,并优现电磁辐射水平超标概率较大的重点区域,对于天线架设天面是否属于公众活动区域定义,方便各监测机构在开展5G移动通信基站现场监测工作时通过观察、识别,研判天线架设天面是否为公众活动区域,从而确定是否需要布设电磁辐射环境监测点位。电磁辐射环境敏感点的定义,结合5G移动年现场监测经验总结出能够反映5G移动通mMIMO: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assive(1)《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表1公众曝露限值中电场强度和功率密度是等效的。HJ972一直以来的监测因子都有电场强度,测量电场强度比较符测量功率密度时也是通过测量电场强度后根产生的是电场,以电场强度来检定(或校准)),度E通过Seq=E2/377计算得到功率密度的,也就是功率密所以本文件沿用HJ972的规定:监测成了广东省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管理与监测平台,办辐射函〔2018〕1583号)同意在广东示范运省通信基站管理与监测平台的通知》(粤环函〔201),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系统包括选频磁辐射监测仪,并配备各向同性探头,其工作指标性能要求频率响应900MHz~3GHz,偏差≤1.5dB<900MHz或>3GHz,偏差≤3dB动态范围>60dB测量范围上限≥25W/m2(100V/m)下限≤7×10-6W/m2(0.05V/m)线性度偏差≤1.5dB频率误差<被测频率的千分之一各向同性<900MHz,偏差<2dB900MHz~3GHz,偏差<3dB>3GHz,偏差<5dB指标性能要求频率范围发射功率接收灵敏度符合3GPPTS38.101-1接收灵敏度的要求,见附录A运行内存操作系统支持5G通信的操作系统支持与被测基站建立连接的5G(NR)通信制式5G移动通信基站运行工况与5G终端设备状态是强于携带的5G高性能终端(如5G手机)。不同的5G终5G服务,同一个5G终端在使用不同运营商提供的SIM的5G服务。因此,监测时应确认所使用的5G终端能接,并采用与作为监测对象的5G移动通信作频率符合无线电管理法规并支持国际漫游证5G移动终端射频接收指标符合无线电管理法(1)5G移动终端应具备市场主流终端的软硬件配置规格。信应用稳定运行所需的运行内存空间以保证监),通信基站天线发射的电磁波,推荐使用易于携带mMTC和uRLLC则主要面向物物连接的应用场景,其中eMTC主要满足海量物),现为网速的提升。eMBB对应的是大流量移动宽清视频直播和分享,虚拟现实,随时随地云储存,高速移动上网等大流量宽带业务,(5)在5GeMBB(增强型移动带宽)场码为数据信道编码方案。其他两个5G场景的编码方医疗、工业应用和车联网等。标准编制组选取视操作应用场景分别进行研究测试。测试时,监从图2可以看出,数据传输应用场景下的电和游戏娱乐应用场景,且数据传输应用场景模数据传输模式使用统一下载的流量,便于实现从图3可以看出,下载流量大小与电场强度流量(如2部高清电影)可满足绝大部分公众对从图4中可以看出分次下载对电场强度影响些点位下载速度较小时无法在6分钟内完成3G信基站天线的实际发射功率和天线波束方向都务需求空间分布而变化的。当基站覆盖范围内际发射功率很低;当基站在覆盖范围内用户业用户建立相应的业务连接,基站执行上、下行计模型结果。影响mMIMO天线实际最大发射占空比2)服务用户的调度时间和空间分布3)基站PRB利用率(业务负载设备类型发射功率P天线增益G部署场景设备与公众距离AAU100—200W22-25dBi室外宏基站100—500mRRU80—200W15-17dBi室外高杆(电线杆)20—200m小型RRU20—80W低矮杆站(路灯杆)路边站(电话亭等)5—100mpRRU0.5—2W约5dBi室内分布2—20m),运营商MHzGB8702限值环境管理限值,×10-2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共享0.408.00.408.00.408.00.408.00.459.00.469.3中国移动和中国广电共享0.408.00.408.00.408.00.640.448.80.65设备类型发射功率P天线增益G达标距离宏基站320W25dBi79.31m200W25dBi62.70m小型基站40W5.59m通信基站为圆心,半径约79.31m以外的区频率3GHz以上的5G通信基站环境管理限值更高康保守的角度出发,5G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外8公众活动区域内。当然,5G移动通信基站周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系统由监5G移动通信基站的大规模MIMO和3D波束赋形电磁波主瓣方向的波束较窄、方向性好,电变化。为了解5G终端摆放位置对电磁辐射可视范围内和不在可视范围两种情形进行测和5G终端处于同一条直线上时监测结果最大,显;天线不在可视范围内,5G终端与监测仪器探建筑物内监测时,如被测基站是宏基站,该基站标准编制组采用选频电磁辐射监测仪对5GBandwidth)和量程。测试时,监测仪器架设在天线主瓣方向,监测仪器探所确定的,这个带宽决定了监测仪器的分辨从图9测试结果中可以看出,当RBW设置在300k大,都比较接近于理论计算值。《无线电骚扰和抗频率,监测仪器的带宽应设置为300~500kH监测仪的影响与监测结果呈正相关关系。量仪器时也在尝试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解决这个程的方式来确定合理的量程范围。因此,推括:基站名称、运营单位、建设地点、发射),示意图应标注被测基站、其他辐射源、监测站天线主瓣方向的以现场核实为准,无法看的主瓣方向为准)并在右下角给出图例,在等信息,列表图中应包含监测起止时间、测平距离、监测应用场景、终端设备型号和参数用选频式电磁辐射监测仪的列表模式,监测5供的通信基站备案信息,分别使用不同运营更改(包括电子记录)实现全程留痕。详见本规范的附录C: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数据采用仪器校准系数进行修正,并给出计算过程。的要求进行修约,监测结果宜保留2位有效接线上获取监测环境条件、监测数据及现场线下记录的监测环境条件、监测人员、监测仪境现场监测方案,可采用IEC62232的统计预测方法,对采用mMIMO技术的5G);G——天线增益,单位为倍数;对mMIMO天线,指天线总增益(单元增益+赋关部门应采取措施保护其公民避免有害强度选择中国联通某基站进行理论预测和实测验证从图14可以看出,IEC理论预测与现场实测基站处于建筑物密集区,电磁波多径效应等导的。IEC理论预测方法有助于监测人员了解所(规范性)监测仪器探头与5G终端设备、5G移动通信基站间位置关系补充。主要从术语和定义、通用要求、监测系统、点位布设、数据处理方面对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环境监测提出了2020)在指导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要基站环境管理和监测要求紧密结合,利用基站监测模式,通过设置移动通信基站电磁环境监围公众活动区域影响最大的电磁环境监测点位择、监测布点、数据处理和报告编写等技术要求,解决了不同监测机构规定了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环境监测必须规要求的5G授权频率范围,终端发射功率和接),规定了监测时应拍摄关键点位处测量照片,内置的5G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报告模(ICNIRP(2020).ICNIRPguidelinesforlimitingexposuretoelectromagneticfields(100kHz),信基站频率范围内的具体研究方面,国际上也开展了大量毫的研究。在雷达、微波和军事应用方面,人们对毫米波对要危害。然而,尽管为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通信设备中射频电磁波的可能危害性感到担忧建许多5G移动通信基站,可能会加剧引发更多对确保5G移动通信基站顺利建设非常重要。5础设施,通过对当前网络的演进和5G无线网络标准规定了5G通信频段的要求公众曝露环境fields(100kHzto300GHz)》:《限制100kHz-300GHz电磁场曝露的ICNIRP导则》,规定频率范围电场强度E(V/m)磁场强度H(A/m)功率密度S(W/m2)功率密度S(μW/cm2)0.1-30MHz671/f0.74.9/fNANA30-400MHz620.163400-2000MHz1.375/f0.50.0037/f0.5f/200f/22-300GHzNANA表1:ICNIRP2020导则一般公众曝露(全身)的导出限值要求。表中的频率f单位为MHz。IEEEC95.1-2019是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标准:《IEEEStandardforSafetyLevelswithRespecttoHumanExposuretoElectricmagnetic,andElectromagneticFields,0Hzto300GHz》:《关于人体曝露在0Hz-300GHz电场、磁台湾地区等,详情见表6。频率范围电场强度E(V/m)磁场强度H(A/m)功率S(W/m2)功率密度S(μW/cm2)0.1-1.34MHz61416.3/fNANA1.34-30MHz823.8/f16.3/fNANA30-100MHz27.5158.3/f1.6682200100-400MHz27.50.07292200400-2000MHzNANAf/200f/22-300GHzNANA人体曝露在电磁场中符合性情况。IEC和I定提供了案例研究,并给出了mMIMO基站的符合性计和设备配置,以及是否部署mMIMO或小蜂是为公众和天线周围的工作人员确定RF-E该区域是否不可进入。一种替代性方法是公众4G网络一样,5G移动通信基站设计不会以最大功率运行,除非在为了处推荐的30min)内的平均发射功率显著低于设备的额定最大发射功率。最大功率来评估将导致过度保守的RF-EMF曝露评估值和符合性边界,特评估人体曝露于射频电磁场(RF-EMF足,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使用合适的方法,在实践中非常重要。ITU-TK.52《Guidanceoncomplyingwithlimitsforhumanexposuretoelectromagneticfields》人体曝露在电磁场中应遵守的限值的指南,为评估人体曝露于电信装置周边射频电使用mMIMO的5G移动通信基站的配置有所不同。来自mMIMO天线阵列的实际最大发射E估需要考虑许多因素,主要包括1)总最大发射功率2)用于业务波束和广播/同步波束的功率分量3)波束控制范围和半功率波束宽度4)天线辐射方向图(所有业务波束的包络5)业务波束和广播/同步波束的最大增益6)可能同时出现的业务波束数量7)安装环境8)用户设备的分布9)时分双工(TITU-TK.Sup16《Electromagneticfieldcomplianceassessmentsfor5networks》5G无线网络的电磁场合规评估给出了5G移动通信基站的评估IEC发布了IEC62232最新版本,其给出了测定基站附近的射频场SAR的测量方法,以评估人类的曝露情况。IEC622法”进行计算。射线追踪算法采用一种简便算针对5G移动通信基站辐射水平的外推法测量,IE射频场强,然后确定具体的外推因子,并利用标准类别标准名称标准编号标准级别其中《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频率范围电场强度E(V/m)磁场强度H(A/m)功率密度Seq(W/m2)(等效平面波)功率密度Seq(μW/cm2)(等效平面波)0.1-3MHz400.144003-30MHz67/f0.50.17/f0.512/f1200/f30-3GMHz0.0320.4403-15GHz0.22f0.50.00059f0.5f/7500f/7515-300GHz270.0732200运营商5G频率范围电场强度E(V/m)功率密度S(uW/cm2)1920-2130MHz(n1)403400-3500MHz(n78)472515-2675MHz(n41)404800-4900MHz(n79)651940-2155MHz(n1)403500-3600MHz(n78)48我国目前规定的5G(Sub6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环境质量限值比大多数国家采用的国辐射环境测试和研究。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传远场,利用计算电磁学数值计算方法重构基站获取瑞利远场的方向图和增益,其中基站天线用的数据流量变化和动态功率控制。考虑这些推技术。外推法是根据已有的一组观测值,计。具体到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预测中即先进的大规模MIMO和波束赋形等关键技术①信号工作模式在外推法预测最大辐射值中十分重要。5),射是完全不同的,FDD系统在载波频率上的传输是连续的。相反,TD下行和上行时隙,导致间歇传输,这意味着瞬时最大接收功率的整体降低接入模式的影响,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外推法中必须包含与占空比②5G技术采用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波束赋形,通过控制天线阵向的波束,与4G相比,这一特性大大改变了术,信道接收到的功率在时域上不再是常量③用于5G移动通信基站的有源天线(Activeantennas)也能于高增益、定向信号传输的信号处理技术。波束形成特性,允许发射天线对用户设备合成高④5G系统,与广播信道相关的接收功率不再可以参考最大应境保护条例》等相关文件,广东省各地市开序号HJ1151相关条款本文相关条款本文件创新点1关于“适用范围”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作频率小于6GHz的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的内容、方法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对同一站址存在5G及其他网络制式的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按照本标准规定执行。1.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术语和定义、缩略语、通用要求、监测系统、监测实施、数据处理及报告编写和质量保证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工作频率小于6GHz的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也适用于对同一站址存在5G及其他网络制式的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本文件亦作为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质量监督检查的技术参考文件。在符合HJ1151的基础上制定本文件,对HJ1151进行细化,并增加了5G移动通信基站监测时切实需要的相关内容,同时明确指出可以作为电磁环境质量监督检查的技术参考文件。2关于“术语定义”等2.1基站basestation在陆地移动业务中的陆地台,为一个小区或同站址的多个小区服务的无线收发信设备。基站通过无线接口提供与终端之间的无线信道。2.25G终端设备5Guserequipment承载5G移动通信业务的终端设备。2.3电磁辐射环境敏感目标electromagneticradiationenvironment-sensitivetarget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与监测需重点关注的对象。包括住宅、学校、医院、办公楼、工厂等有公众居住、工作或学习的建筑物。2.4应用场景applicationscenario5G移动通信应用场景包括: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超高可靠与低时延通信(uRLLC)、大规模机器类通信(mMTC),如数据传输、视频交互、游戏娱乐、虚拟购物、智慧医疗、工业应用和车联网等场景。基站basestation在陆地移动业务中的陆地台,为一个小区或同站址的多个小区服务的无线收发信设备。5G终端设备5Guserequipment承载5G移动通信业务的终端设备。电磁辐射环境敏感目标electromagneticradiationenvironment-sensitivetarget电磁辐射环境管理与监测重点关注的对象。包括住宅、学校、医院、办公楼、工厂等有公众居住、工作或学习的建筑物。天面theplatformonthetopofthebuilding5G移动通信基站天线架设的建筑物顶部的可立足面。天面公众活动区域publicactivityareaoftheplatformonthetopofthebuilding5G移动通信基站天线架设的建筑物天面有公众居留、办公、运动、饲养动物、种植花草、晾晒衣物等活动的区域。监测关键点位monitoringkeypoint反映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水平的、有代表性的环境监测位置。增加了“天面”“天面公众活动区域”和“监测关键点位”3个专业术语的定义,特别是对“监测关键点位”进行了详细的定义和解释,便于监测人员更好理解和实施5G通信基站电磁环境监测。3关于“环境条件”监测时的环境条件应符合监测仪器的使用要求。按照HJ1151的要求,监测时的环境条件应符合监测仪器的使用要求。与HJ1151保持一致序号比较内容HJ1151相关条款本文相关条款本文件创新点4关于“监测仪器”3.2.1基本要求监测仪器的工作性能应满足待测电磁场要求,监测仪器的检波方式为方均根检波方式,监测仪器的读数为任意连续6分钟内的平均值。监测时,应使用选频式电磁辐射监测仪,监测频率选取被测移动通信基站发射天线工作状态时的下行频段。对同一站址存在5G及其他网络制式的移动通信基站开展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时,使用选频式电磁辐射监测仪的列表模式,取得5G和及其他网络制式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场强数监测时,监测仪器的探头(天线)如采用各向同性探头,应满足表1中各向同性的指标要求;如果采用非各向同性探头,则应考虑天线方向性的影响,并在结果处理时合成天线因子等参数,监测时必须调节探测方向,直至测到最大场强值;监测仪器支架应使用不易受潮的非导电材质支架。3.2.2选频式电磁辐射监测仪电性能基本要求选频式电磁辐射监测仪是指能够对仪器响应频率范围内某一特定发射的频谱分量进行接收和处理的场量监测仪器,其电性能基本要求见表1。表1选频式电磁辐射监测仪电性能基本要求>60dB探头的最小测量值≤7×10-6W/m2<900MHz2dB;>3GHz5dB5监测系统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监测系统由选频式电磁辐射监测仪、5G终端设备、支架等组成。5.2选频式电磁辐射监测仪5.2.1基本要求选频式电磁辐射监测仪应满足HJ/T10.2要求,并配备各向同性探头,其工作性能应满足待测电磁场要求,监测仪器的检波方式应具有方均根检波方式。5.2.2电性能要求选频式电磁辐射监测仪的电性能指标应满足表1要求。表1选频式电磁辐射监测仪电性能要求900MHz~3GHz,偏差≤1.5dB>60dB>3GHz,偏差<5dB1.提出了现场监测用的选频式电磁辐射分析仪、终端设备和支架作为一个监测系统来看待。2.要求选频式电磁辐射监测仪应配备各向同性探头淘汰不具有各向同性的探头以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3.将HJ1151表1中探头检出限替换为“探头测量范围”,因为“检出限”常用于化学分析中,“测量范围”更适合于描述物理测量仪器。5关于“终端设备”未对终端设备性能指标进行要求网络制式支持与被测5.35G网络制式支持与被测5G终端设备应具备通信主管部门颁发的进网许可标识,性能应满足表2要求。表25G终端设备性能要求从“工作频率范围”“发射功率”“运行内存”等提出6个功能配置要求,满足操作系统、通信应用稳定运行所需的运行内存空间以保证监测性能,同时具备保证应用兼容性和安全性的操作系统版本以保证监测一致性。6关于“监测因子”4.2监测因子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的监测因子为射频电磁场,监测参数为功率密度。4.3监测因子和监测参数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的监测因子为射频电磁场,监测参数为功率密度或电场强度。增加了“电场强度”作为监测参数。序号HJ1151相关条款本文相关条款本文件创新点7关于“仪器设置”3.2.1基本要求监测时,应使用选频式电磁辐射监测仪,监测频率选取被测移动通信基站发射天线工作状态时的下行频段。6.4仪器设置6.4.1监测频率应设置为被测5G移动通信基站发射天线工作状态时的下行频段,根据实际需求可同时包含其他电磁辐射设施的频段。6.4.2仪器RBW应设置为500kHz。6.4.3若监测仪器具备自动调节量程功能,应优先采用自动调节功能;若监测仪器不具备自动调节量程功能,应将监测仪器量程设置为稍大于实际场强值,不能小于实际场强值,也不应过大。对仪器的分辨率带宽(RBW)和量程设置给出了详细明确、统一的要求。8关于“监测工况和应用场景”4.5监测工况及5G终端设备监测时,被监测的移动通信基站应为正常工作状态,5G终端设备应与被监测的5G移动通信基站建立连接并至少处于一种典型应用场景。6.1场景选取监测时,被监测的5G移动通信基站应为正常工作状态,确保5G终端设备与被监测的5G移动通信基站建立连接,应使用eMBB应用场景下的“数据传输(下载)”模式,每个监测点位下载总流量为3GB。明确了“应用场景”为数据下载模式,下载流量为3GB。9关于“点位布设”4.3监测布点监测点位应布设在移动通信基站天线覆盖范围内的电磁辐射环境敏感目标处,并优先布设在公众居住、工作或学习距离天线最近处,但不宜布设在需借助工具(如梯子)或采取特殊方式(如攀爬)到达的位置。建筑物内监测时,监测点位可布设在朝向基站天线的窗口(阳台)位置,监测仪器探头(天线)尖端应在窗框(阳台)界面以内,也可布设室内其他位置。监测仪器探头(天线)与家用电器等设备之间距离不少于1m。4.5监测工况及5G终端设备监测时,监测仪器探头(天线)置于监测仪器支架上,探头(天线)尖端与操作人员躯干之间距离不少于0.5m,并与5G终端设备保持在1m至3m范围内;避免或尽量减少周边偶发的其他电磁辐射源的干扰及监测仪器支架泄漏电流等影6.3点位布设6.3.1布点区域6.3.1.1监测点位应布设在5G移动通信基站天线覆盖范围内的电磁辐射环境敏感目标处,重点布设在以5G移动通信基站发射天线地面投影点为圆心,半径80m为底面的圆柱体空间内的公众活动区域;优先布设在公众居住、工作或学习距离天线最近处,但不宜布设在需借助工具(如梯子)或采取特殊方式到达的位置。5G移动通信基站天线架设天面属于公众活动区域的,应在该天面公众活动区域布设监测点,根据监测需要,可在基站周围扩大监测范围或增加监测布点。6.3.1.2可根据5G移动通信基站相关参数,通过理论预测(按照IEC62232中mMIMO技术的5G移动通信基站远场轴向功率密度预测模式,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水平理论预测方法见附录B)和现场巡测确定监测关键点位。6.3.1.3监测时,监测仪器探头置于支架上,探头尖端与操作人员躯干之间不少于0.5m;避免或尽量减少周边偶发的其他电磁辐射设施的干扰。6.3.1.4监测仪器探头与5G终端设备、5G移动通信基站间位置关系应符合附录C的规定。6.3.2建筑物外6.3.2.15G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在可视范围内,监测仪器探头与5G终端设备、5G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应保持在同一条直线上,监测仪器探头与5G终端设备间水平距离1m,监测仪器探头与5G终端设备、5G移动通信基站天线间位置关系应符合图C.1的规定。6.3.2.25G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在可视范围外,监测仪器探头与5G终端设备高度保持一致、水平距离1m,监测仪器探头与5G终端设备间位置关系应符合图C.2的规6.3.3建筑物内6.3.3.1监测仪器探头与建筑物内带电设备之间距离不少于1m。5G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在可视范围内,监测仪器探头与5G终端设备、5G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应保持在同一条直线上,监测仪器探头与5G终端设备间水平距离1m,监测仪器探头与5G终端设备、5G移动通信基站天线间位置关系应符合图C.1的规定。6.3.3.25G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在可视范围外,5G终端设备与监测仪器探头高度保持一致、水平距离1m,监测仪器探头与5G终端设备间位置关系应符合图C.2的规定。监测点位应布设在朝向5G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的位置,监测仪器探头应在窗框(阳台)界面以内;也可根据监测需要在室内其他位置布点。1.明确了以5G移动通信基站发射天线地面投影点为圆心,半径80m为底面的圆柱体空间内的公众活动区域为监测重点关注区域。2.给出理论预测公式方便制定监测方案和现场监测时布设点位。3.给出了在天线可视范围内和天线不可视范围监测时基站天线、选频式电磁辐射监测仪和5G终端间相对位置关系。4.明确终端设备与选频式监测仪之间距离为1m。关于“线上全流程监测”未提及4.5监测管理要求根据广东省通信基站环境管理要求,在广东省内开展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必须上线广东省通信基站电磁环境管理与监测平台(以下简称电磁管理监测平台),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全过程应在电磁管理监测平台留痕。基于广东基站平台建立通信基站线上全流程监测方法,属全国首创。序号HJ1151相关条款本文相关条款本文件创新点关于“数据读取”每个监测点每次监测时间不少于6分钟,读取监测仪器的平均值。监测仪器的读数为任意连续6min内的平均值。与HJ1151保持一致关于“监测记录”4.7.1基站信息的记录记录4.1节中收集的相关信息。4.7.2监测条件的记录记录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和天气状况。记录监测日期、监测起止时间、监测人员、监测频率范围、监测仪器及探头(天线)型号和编号,监测仪器及探头(天线)校准/检定证书(报告)编号。记录监测时的应用场景,5G终端设备型号、数量、应用场景等。4.7.3监测信息及结果的记录记录现场监测点位示意图,标注5G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监测点位和其他已知的电磁辐射源位置。记录监测点位名称(或经纬度)、监测点位与5G移动通信基站发射天线的垂直距离与水平距离和监测数据。监测时保留频谱分布图。现场监测记录内容与格式参见附录A。6.6监测记录6.6.1基站信息记录4.1中收集的相关信息。6.6.2监测条件6.6.2.1记录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和天气状况。6.6.2.2记录监测日期、监测起止时间、监测人员、监测频率范围、监测仪器(含探头)型号和编号、RBW、5G终端设备型号和数量,监测仪器(含探头)量值溯源信息。6.6.2.3记录监测时数据下载总流量、eMBB应用场景下的最高下载速度等。6.6.3监测信息及结果6.6.3.1绘制现场监测点位示意图,标注5G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及其主瓣方向、监测点位和其他可视范围内的电磁辐射设施位置。6.6.3.2记录监测点位的名称、经纬度、电磁辐射环境敏感目标与5G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的相对位置关系(如垂直距离、水平距离等),记录监测数据并备注监测关键点位。6.6.3.3监测时保留频谱图和列表图,频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