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初二(下)期末物理试卷汇编:热现象章节综合_第1页
2022年北京初二(下)期末物理试卷汇编:热现象章节综合_第2页
2022年北京初二(下)期末物理试卷汇编:热现象章节综合_第3页
2022年北京初二(下)期末物理试卷汇编:热现象章节综合_第4页
2022年北京初二(下)期末物理试卷汇编:热现象章节综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2北京初二(下)期末物理汇编热现象章节综合一、单选题1.(2022·北京通州·八年级期末)2022年5月10日,搭载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升空,成功进入预定轨道。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采用液态氢作为火箭的燃料,原因是液态氢具有()A.较大的比热容 B.较低的沸点C.较大的热值 D.较小的质量2.(2022·北京石景山·八年级期末)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 B.盛夏,草叶上形成露珠C.深秋,枫叶上形成霜 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3.(2022·北京房山·八年级期末)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的温度变化量小于乙液体的温度变化量B.温度变化量相同时,甲液体的加热时间大于乙液体的加热时间C.用加热时间的长短可以反映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D.根据质量、加热时间和温度变化信息,可以推算出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4.(2022·北京门头沟·八年级期末)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石油 B.风能 C.煤炭 D.天然气5.(2022·北京延庆·八年级期末)在下列实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用热水袋暖手,手温度升高B.将冰块放入饮料中,饮料的温度降低C.在炉子上烧水,水的温度升高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6.(2022·北京通州·八年级期末)将两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NO2)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开隔板后,通过观察瓶内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做无规则运动。对于玻璃瓶如图所示的四种放置方法,最合理的是(ρ二氧化碳>ρ空气)()A. B.C. D.7.(2022·北京顺义·八年级期末)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A.初春,积雪消融B.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了8.(2022·北京石景山·八年级期末)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与搓手取暖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相同的是()A.扬汤止沸 B.釜底抽薪C.钻木取火 D.炙手可热9.(2022·北京门头沟·八年级期末)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两手相互摩擦,手发热

B.用火炉烧水,水的温度升高C.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

D.用砂轮磨菜刀,菜刀的温度升高10.(2022·北京房山·八年级期末)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A.春天来到,积雪熔化 B.夏天的清晨,草地上出现露珠C.深秋的早晨,地面上出现白霜 D.寒冷的冬天,水面结成冰11.(2022·北京门头沟·八年级期末)以下温度估测中,说法正确的是()A.北京市冬季寒冷的室外温度可达到-65℃B.健康成年人的体温约36.5℃C.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约38℃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一定是0℃12.(2022·北京门头沟·八年级期末)下列措施中,可以减慢蒸发的是()A.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B.用扫帚把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D.将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13.(2022·北京延庆·八年级期末)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下列唐诗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加点字),属于液化形成的是()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B.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C.雪消冰又释,景和风复喧D.孤舟装笠翁,独钓寒江雪14.(2022·北京房山·八年级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炎热的夏天,雪糕周围出现的“白气”是雪糕冒出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发生扩散现象的原因是气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C.0℃的冰比0℃的水含有的内能少D.实验室常用的水银温度计是根据水银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15.(2022·北京门头沟·八年级期末)下列实例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春天,杨柳絮满天飞B.冬天,大雪纷飞C.厨房中飘出饭菜的香味D.拍打窗帘,看到尘土落下16.(2022·北京石景山·八年级期末)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机械能转化成内能的冲程是(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17.(2022·北京门头沟·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示意图,其中属于做功冲程的是A. B. C. D.二、多选题18.(2022·北京延庆·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压下活塞,观察到硝化棉燃烧起来。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硝化棉被点燃,表明筒内气体的温度升高B.下压活塞的过程中,筒内气体内能减小C.下压活塞的过程中,活塞对筒内气体做了功D.下压活塞的过程中,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19.(2022·北京房山·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用力迅速压下活塞,观察到硝化棉燃烧起来。活塞与玻璃筒间的摩擦力忽略不计,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下压活塞的过程中,筒内气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间存在空隙B.下压活塞的过程中,筒内气体的压强逐渐增大C.下压活塞的过程中,因为活塞对筒内气体做了功,气体的温度升高,所以点燃了硝化棉D.下压活塞的过程中,筒内气体内能增加,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20.(2022·北京房山·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适量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将水加热至沸腾一段时间后,橡胶塞被推出,管口出现大量“白气”。根据实验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试管内能逐渐增加,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的B.温度升高的过程中,水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增加C.管口出现大量“白气”属于汽化现象D.水蒸气推出橡胶塞的过程中,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橡胶塞的机械能三、填空题21.(2022·北京房山·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22.(2022·北京门头沟·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将初温相同、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然后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并不断搅拌,每隔2min记录一次温度。实验记录如下表:加热时间/min02468温度/℃煤油2022242628水2021222324(1)实验中物体吸收热量多少用___________表示;(2)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多的物质是___________;(3)通过学习可知,还可以通过“相同质量的两种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热量时,温度变化小的物质比热容大”来判断比热容大小。由此,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判断:___________的比热容较大。23.(2022·北京石景山·八年级期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质量相同的A、B两种液体同时加热,加热过程中,两种液体的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得出:A液体的比热容______B液体的比热容。(选填“大于”或“小于”)四、实验题24.(2022·北京房山·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瓶子的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上面的瓶中装有空气,下面的瓶中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抽掉玻璃板后,可以看到,两个瓶中的气体会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这属于____________现象25.(2022·北京通州·八年级期末)某实验小组在“比较A、B液体谁更适合做发动机冷却剂”的实验中,他们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方案一:将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甲、乙液体,分别装入两只规格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用两只酒精灯对烧杯加热,如图甲所示;方案二:将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甲、乙液体,分别装入两只规格相同的试管中,再将两支试管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加热,如图乙所示。实验小组经过讨论,选择方案二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相关数据,并绘制出图像,如图丙所示。(1)他们一致认为方案二较好,因为该方案具有___________的优点。(答出一个即可)(2)从图像上可以看出:A液体的沸点是___________℃。(3)从图像上看,A液体的比热容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液体比热容。(4)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知道:___________(选填“A”或“B”)液体更适合做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26.(2022·北京门头沟·八年级期末)如图是某种物质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请你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像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2)在第12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___(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3)该物质在第4min时的内能_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10min时的内能。五、综合题27.(2022·北京顺义·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热

管如图甲是青藏铁路通过千年冻土区的照片,照片中插在路基两旁的一排碗口粗细的金属管是热管(还有一部分埋在路基下面),这是为了解决“冻土”区路基在温度过高时会变得松软不牢固而采取的其中一种方法.热管是两端封闭的金属管(如图乙是管内物质物态变化的示意图),管内装有容易汽化的液体,其上方一端处在温度较低的地方,下方一端处在温度较高的地方,当它的下方一端受热时,里面的液体会吸热而汽化,蒸气跑到温度低的上方一端时放热而液化,液化后的液体通过重力作用(或其他途径)又回到受热的下方一端,如此循环往复,热管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制冷机”.根据上述内容回答:(1)热管里面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和________.(2)当热管“制冷”时,上方一端的温度___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下方一端的温度.此时,热管把从高温处吸收的________搬到低温处放出,当上方的温度和下方的温度相同时,热管________(选填“开始”或“停止”)“制冷”.

参考答案1.C【详解】A.比热容是表示物质吸热或散热能力的物理量。比热容大表示吸热或散热能力强。故A不符合题意;B.沸点是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沸点低说明该液体容易沸腾。故B不符合题意;C.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热值大的燃料在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燃料时,释放的热量更多。运载火箭采用液态氢作为火箭的燃料,是因为液态氢具有较高的热值,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氢时,能够释放更多的热量,故C符合题意;D.物体所含物质多少叫做质量。质量小表示所含物质较少。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D。2.A【详解】A.湖面上冰化成水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故A符合题意;B.草叶上形成露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B不符合题意;C.枫叶上形成霜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故C不符合题意;D.树枝上形成雾凇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3.C【详解】A.由图像可知,加热器相同,质量和初温相同的不同液体,加热相同的时间,即吸收的热量相同时,甲液体升高的温度大于乙液体升高的温度,即甲液体的温度变化量大于乙液体的温度变化量,故A错误;BD.由图像可知,加热相同的时间,即吸收的热量相同时,甲液体升高的温度大于乙液体升高的温度,则甲液体的比热容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由Q吸=cmΔt可知,质量相同、要使温度变化量相同,比热容小的液体吸收的热量少,则甲液体的加热时间小于乙液体的加热时间,故BD错误;C.因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加热时间越长,表示电加热器放出的热量越多,而放出的热量又是被液体所吸收。故加热时间越长,被加热的液体吸收的热量就越多。所以用加热时间的长短可以反映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故C正确。故选C。4.B【详解】石油、煤炭和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的能源,用一次后就不能再生了,而风能是可再生的能源,是可以持续使用的,故B是正确的.5.D【分析】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而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详解】A.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是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B.将冰块放入饮料中,饮料的温度降低,是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C.在炉子上烧水,水的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是手对铁丝做了功,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6.A【详解】A.虽然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但是它也会运动到上面的瓶子内,这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最有说服力,故A最合理;B.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气体在上方,抽去玻璃板后,由于重力的作用,二氧化氮气体会向下运动,所以不能完全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不合理;C.瓶子水平放置,抽开隔板,气体可以自由运动,互相进入对方,能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但与A相比,仍不够典型,故C不合理;D.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气体在斜上方,抽去玻璃板后,由于重力的作用,二氧化氮气体会由于密度较大向下运动,所以不能完全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不合理;故选A。7.B【详解】A.冰雪消融是由固态变为液态的熔化过程.不合题意.B.夏天,草叶上的露珠是液化.符合题意.C.深秋,屋顶的瓦上的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不合题意;D.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是固态冰之间变为气态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不符合题意.8.C【详解】搓手取暖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A.扬汤止沸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B.釜底抽薪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故B不符合题意;C.钻木取火需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故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故C符合题意;D.炙手可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9.B【详解】A.手相互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手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不符合题意;B.烧水时火的内能转移到水上,使水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符合题意;C.锯木头时机械能会转化为锯条的内能,使锯条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D.磨菜刀时通过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菜刀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10.A【详解】A.春天来到,积雪吸收热量由固态熔化液态的水,是熔化现象,熔化需要吸热,故A符合题意;B.夏天的清晨,草地上出现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此过程放出热量,故B不符合题意;C.深秋的早晨,地面上出现白霜是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此过程放出热量,故C不符合题意;D.寒冷的冬天,水面结成冰,是凝固现象,此过程放热,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1.B【详解】A.北京市冬季最低气温在-20℃左右,故A错误;B.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6.5℃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B正确;C.人体正常体温在36.5℃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5℃左右,故C错误;D.只有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才是0℃,故D错误。故选B。12.D【详解】A.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风加快了空气的流动,提高了液体的温度,两种措施都加快了液体的蒸发,故A不合题意;B.将地面的水扫开,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加快了液体的蒸发,故B不合题意;C.把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提高了液体的温度,风加快了空气的流动,两种措施都加快了液体的蒸发,故C不合题意;D.将蔬菜用塑料袋包起来,减慢了蔬菜周围的空气流动,从而减慢了液体的蒸发,故D符合题意。故选D。13.A【详解】A.“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符合题意;B.“霜”是水蒸气遇冷放热直接变成固态的冰晶,是凝华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诗词中的冰又释指冰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雪”是水蒸气遇冷放热直接变成固态的冰晶,是凝华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4.D【详解】A.炎热的夏天,雪糕周围出现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到遇冷液化形成的,故A错误;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但不仅仅是气体分子,也包括液体、固体分子,故B错误;C.物体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等有关,只根据温度、状态不能判定物体内能的大小,所以0℃的冰含有的内能不一定比0℃的水小,故C错误;D.实验室常用的水银温度计属于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故D正确。故选D。15.C【详解】A.扩散现象是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柳絮飞扬,是物体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不是扩散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大雪纷飞,是物体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不是扩散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厨房中飘出饭菜的香味,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是扩散现象,故C符合题意;D.打扫窗帘,看到的尘土是固体小颗粒,属于机械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6.B【详解】在四冲程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压缩冲程中活塞压缩气体对其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选B.17.C【详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四个工作冲程是: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区分它们的依据有活塞的运动方向、进气阀和排气阀的开闭情况,如活塞向下运动、进气阀和排气阀都关闭时,是燃气推动活塞做功,是做功冲程,所以选项C正确.18.AC【详解】ABC.迅速压下活塞,此时活塞对筒内的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变大,温度升高,空气和棉花之间发生热传递,使得棉花的温度升高,达到着火点,发生燃烧,故AC正确,B错误;D.下压活塞时,活塞对筒内的空气做功,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空气的内能,故D错误。故选AC。19.ABC【详解】A.下压活塞的过程中,筒内气体被压缩,分子之间的距离减小,气体体积减小,说明气体分子间存在空隙,故A正确;B.下压活塞的过程中,筒内气体被压缩,压力逐渐增大,筒内气体的压强逐渐增大,故B正确;C.下压活塞的过程中,因为活塞对筒内气体做了功,气体的温度升高,达到了硝化棉的燃点,所以点燃了硝化棉,故C正确;D.下压活塞的过程中,筒内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气体的内能,故D错误。故选ABC。20.BD【详解】A.试管内的内能增加,是由于酒精灯加热,使得试管内温度升高,通过热传递使得内能增加,故A错误;B.水温逐渐升高,试管内的内能增加,水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增加,故B正确;C.水蒸气对外做功,推出橡胶塞,同时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气,故C错误;D.水蒸气推出橡胶塞的过程中,水蒸气对外做功,推出橡胶塞,同时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橡胶塞的机械能,故D正确。故选BD。21.36.5【详解】体温计的分度值为1,体温计的示数,36.5。22.

加热时间

水【详解】(1)[1]根据转换法,实验中,用加热时间间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2)[2]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升高相同的温度,水的加热时间长,水吸收热量更多;(3)[3]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加热相同时间,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同,水升温慢,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第二种方法,水的吸热能力较强,水的比热容大。23.小于【详解】[1]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质量相同的A、B两种液体同时加热,加热相同的时间,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从图像可知,吸收相同的热量,A液体温度变化的快,B液体温度变化的慢,可知A液体的比热容小于B液体的比热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