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的诞生及运营模式_第1页
铁路的诞生及运营模式_第2页
铁路的诞生及运营模式_第3页
铁路的诞生及运营模式_第4页
铁路的诞生及运营模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铁路的诞生及运营模式知识目标了解铁路与大型养路机械发展进程的基本知识掌握大型养路机械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特征掌握铁路线路常见病害类型及危害能力目标说明铁路线路的组成结构说明线路轨道病害类型及危害后果理解大型养路机械运用对于改善铁道线路维修机制的作用单元一铁路线路与大型养路机械概述第2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学习项目一铁路的诞生及运营模式乔治·史蒂芬生(GeorgeStephenson,1781年6月9日-1848年8月12日)第3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825年9月27日,世界上第一条行驶蒸汽机车的永久性公用运输设施,英国斯托克顿—达灵顿的铁路正式通车。19世纪50年代是英国铁路修建的高潮时期,1880年主要的线路基本完成,1890年全国性铁路网已形成,路网总长达3.2万公里。一、铁路的诞生第4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推荐)纪录片:英国铁路纪行(第六季)第5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美国1830年5月24日第一条铁路建成通车,全长21公里,从巴尔的摩至埃利州科特。19世纪50年代,筑路规模扩大,80年代形成高潮。1850-1910年的60年间,共修筑铁路37万余公里,平均年筑路6000余公里。1887年筑路达20619公里,创铁路建设史上的最高纪录。1916年,美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历史上的最高峰,共408745公里。此后,由于其它运输方式迅速发展等原因,不断拆除和封闭线路,铁路线路长度不断缩减。铁路一度被称为“夕阳产业”。第6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我国铁路发展概况1876吴淞铁路清光绪二年(1876年)以英国怡和洋行为首的英国资本集团擅自修建的,翌年清政府赎回拆除。中国的第一条营运铁路上海闸北向北通到吴淞口,窄轨轻便铁路,长14.5公里20年之后,清政府以官款再建淞沪铁路,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建成通车。1881唐山矿区至胥各庄10km1909京张铁路詹天佑200km1952成渝铁路新中国第一条铁路505km第7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80-90年代铁路建设重点:提高“三西”(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煤炭外运能力和加强沿海港口后方铁路的运输能力,特别是运输“卡脖子”区段通过能力方面。先后建成了京秦、大秦、兖石、新菏、皖赣、青藏铁路哈格段、南疆铁路吐库段等铁路新线。增建胶济、同蒲、石德、陇海东段、京广南段、沪宁等铁路第二线,对丰沙大、石太、太焦、成渝、贵昆等铁路进行了电气化改造。到1990年末,铁路营业里程达到53378公里,复线13024公里,电气化里程6941公里。地方铁路达到4424公里。1997年全国铁路实施提速战略,2007年4月18日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标志着我国铁路既有线提速水平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第8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根据UIC(国际铁道联盟)的定义,高速铁路是指营运速率达每小时200(250)公里的铁路系统。特点:高平顺性;高稳定性;高精度,小残变,少维修;宽大,独行的线路空间;高标准的环境保护;开通运行之日即以设计速度运行;运行中,实行科学的轨道管理及严密的防灾安全监控。高速铁路第9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1964年10月1日,最高时速达210公里的日本东海道新干线开通,标志着真正意义的高速铁路诞生。此后,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相继开工建设高速铁路,促成了高速铁路建设的第一次高潮。到20世纪90年代初,建成3216公里高速铁路。高速铁路运营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促使欧洲在20世纪90年代再次形成了高速铁路的建设热潮。欧洲还批准了泛欧高速铁路网的规划,规划新建线路12500公里,改造既有线14000公里,形成连接欧洲所有主要城市的高速铁路网。到90年代中期,高速铁路在经济、节能、环保等方面的优势得到了各国政府的认可,开始大力发展。第10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高速铁路:中国是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第11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中国高铁的建设起始于“十一五”规划期间。至2015年末,我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1.8万公里,以高速铁路为骨架,包括区际快速铁路、城际铁路及既有线提速线路等构成的快速铁路网基本建成,总规模达4万公里以上,基本覆盖50万人口以上城市。第12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年,我国铁路网规模将达到1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到2025年,铁路网规模达到17.5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3.8万公里左右,网络覆盖进一步扩大,路网结构更加优化,骨干作用更加显著,更好发挥铁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到2030年,基本实现内外互联互通、区际多路畅通、省会高铁连通、地市快速通达、县域基本覆盖。第13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14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铁路线路结构与组成及分类铁路线路结构:路基桥隧建筑物轨道第15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轨道基本结构道床增加轨道弹性,阻止轨道纵横移动,便于轨道排水和校正轨道的平面和纵断面。根据材料不同,有碎石道床、沥青道床和混凝土整体道床。钢轨用于引导列车行驶、承受列车荷载,并为车轮滚动提供平滑的运行表面。钢轨按每米的大致质量(kg/m)分类。中国标准钢轨类型有75kg/m、60kg/m、50kg/m、43kg/m、和38kg/m等五种类型。标准钢轨长度为12.5m和25m两种。随着机车车辆轴重和行事速度的提高,中国铁路正线里程铺设60kg/m~75kg/m重轨的比重1997年已占总运营里程的48%。轨枕其作用是承受来自钢轨的作用力并传布于道床,同时利用扣件有效地保持轨道的轨距、方向和位置。按材质不同,轨枕分为木枕、混凝土枕和钢枕。中国铁路普通轨枕长度为2.5m,Ⅲ型混凝土枕的长度为2.6m,每公里铁路铺设的轨枕数根据线路状况、通过的运量和行车速度,一般铺设为1520~1840根。.第16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轨道基本结构联结零件主要功能是联绍钢轨与钢轨及钢轨与轨枕。它分为两种∶联结钢轨的联结零件称为接头联接零件,一般采用两块接头夹板夹住钢轨,再用螺栓拧紧。联结钢轨与轨枕的联结零件称为扣件,混凝土枕多用弹条式扣件,由弹条、轨距块、螺纹道钉、垫片和锚固件组成,也有的采用扣板式扣件的。木枕主要采用普通道钉和垫板固定。道岔是联结两条相邻线路的专用设备。它由转辙器、辙叉及护轨和连接部分组成。道岔的作用是为机车车辆由一条轨道转入另一条轨道提供通道。防爬设备是用来防止钢轨与轨枕之间纵向移动,制止轨道爬行。爬行一般发生在单线铁路的重车方向,双线铁路的列车运行方向,长大下坡道上以及进站制动范围内。线路爬行会引起钢轨接缝不均,轨枕歪斜,甚至造成胀轨跑道,危及行车安全。目前广泛采用穿销式防爬器和防爬撑来防止线路爬行。第17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道床轨枕钢轨联接零件防爬设备道岔轨道的基本结构第18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轨道的基本组成图1—钢轨;2—普通道钉;3—垫板;4、9—木枕;5—防爬撑;6—防爬器;

7—道床;8—接头夹板;10—螺栓;11—混凝土枕;12—扣板式扣件;

13—弹片式扣件第19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20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道床轨枕钢轨联接零件防爬设备道岔轨道的基本结构(整体式道床)第21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按用途分:正线、站线、段管线、岔线及特别用途线。按线路等级分:Ⅰ级铁路、Ⅱ级铁路、Ⅲ级铁路。按轨距分:标准轨铁路、宽轨铁路、窄轨铁路。按区间正线数目分:单线铁路、双线铁路、部分双线铁路和多线铁路按钢轨的连接方式分:普通线路和无缝线路按行车速度分:常速铁路、准高速铁路、高速铁路和超高速铁路。三、铁路线路的类型第22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铁路运营模式第一类:运输密度大,行车速度高,但轴重较轻,以欧洲各国和日本为代表。第二类:以重载运输为主,机车车辆轴重大,但运输密度小且行车速度不高,北美一些国家和澳大利亚铁路基本属于这一类。第三类:客、货混跑,轴重、密度、速度同时发展,较高的速度要求较高的平顺性,运输要求和修理要求矛盾突出,中国铁路干线基本属于此类运输方式。第23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重载铁路第24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客运铁路第25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五、运营模式对轨道的影响主要运行参数:轴重、速度、运量高速、重载铁路强化轨道结构:钢轨:重型化、强韧化、纯净化强化道岔结构及大号码道岔铺设无缝线路或跨区间无缝线路高强度轨枕、弹性扣件、优良硬质道砟、加大轨枕长度和断面曲线轨道加强第26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无缝线路第27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六、铁路线路维修与大型养路机械弹性变形永久变形第28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上世纪60年代之后,为适应铁路快速、重载以及轨道结构重型化的技术发展,各国铁路竞相采用大型养路机械。到80年代末,发达国家的铁路已基本形成以大型养路机械为主要作业手段的格局。第29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国外大型养路机械发展第一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60年代初。各国恢复国民经济进程,工业发达国家首先发展的是能替代线路作业中主要工序所需劳力的机械设备,如铺轨、道床清筛、铺碴、道床配型、捣固和拨道等耗费大量人工的项目。第30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各国经济全面发展阶段,各种运输方式齐头并进,铁路运输竞争激烈,国际上出现了高速铁路、重载铁路和繁忙铁路,旅客列车时速超过200KM/H,货物列车轴重增加到20T以上,相应要求提高线路结构质量和线路作业要求,此阶段出现了一批成套的大型、小型机械;大量使用现代化信技术、整机结构越来越大、重、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价格越来越贵、管理更为复杂,各国制造业竞争激烈,大型机种3-5年就更新一次,最为瞩目的是出现了高技术装备的机械群。第31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各国运输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养路机械更趋大型化、高效化、智能化。三枕连续式捣固和稳定作业的09-3X捣固稳定综合作业车在西方得到广泛使用,四枕连续式捣固、动力稳定于一身的09-4X综合作业车不断得到推广,09-DYNAMIC综合作业车可以集双枕式连续捣固、动力稳定和道床整形于一身,可完成线路整修的全部作业。在干线上一般开设5-10H以上的“天窗”,用大修列车分别回收和铺设钢轨、轨枕,然后再清筛道床,补充道碴,最后用联合作业机组整形、捣固、起拨道、抄平与稳定道床。如“天窗”时间在8-10H及以上,撤除“天窗”后,列车可以按原速放行,不需减速。各发达国家的作业机械化程度达90%左右,养路机械的发展基本上保证了现代化高速铁路、重载铁路、繁忙铁路的安全运营。第32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国外知名公司奥地利普拉赛-陶依尔公司瑞士马蒂萨公司美国哈斯克公司第33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我国铁路养护走向大型机械化是在上世纪80年代之后。进入80年代之后,随着我国铁路运输密度的加大,繁忙干线的维修工作采用传统的方式和手段已无法完成。与此同时,轨道结构的日益现代化也向养路机械的作业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养路机械化工作不可避免地迎来了变革。2、我国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的发展第34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我国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的发展历程(一)养路机械前期探索建国以后,我国铁路养路机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到20世纪70年代,我国小型养路机械的研制达到一定水平,针对线路各项作业的小型机械基本配套,这些小型养路机械的使用替代了大部分的手工作业,满足了当时线路维修作业的技术要求,显示了养路机械化的作用。但跨入20世纪80年代,由于铁路运输的发展,小型机械存在的作业质量、效率、安全等方面的问题,逐步限制了它的发展。第35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965年,我国铁路首次从瑞士马蒂萨公司引进轨行式16镐捣固车和中型全断面道碴清筛机各1台,拟作为样机进行仿制。铁道部为此专门投资在沈阳机车车辆厂建立了从事养路机械生产的一个车间。最终生产出了建立在当时工业水平上的国产捣固车。尽管国产捣固车与进口设备差距很大,但是优于小型机械的作业质量和效率依然使它受到现场的欢迎。铁道部对国产捣固车共计划安排生产了60台,至1986年终因产品技术性能落后而停产。对清筛机的仿制工作则由于难度太大而终未如愿。

我国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的发展历程第36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我国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的发展历程70年代,对大、中型养路机械的强烈需求,促使国内部分铁路局先后自行开展了对中型清筛机的研制。但由于研制大、中型养路机械的工作有较高难度,又缺乏设计理论和依据,生产单位工艺能力不足,加之国内配套机电产品质量低下,试制的机械大多不能正常使用。养路机械的发展历史留下的经验和教训是:现代养路机械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高科技产品,我国铁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促进养路机械国产化是十分必要的,大、中型养路机械必须走专业化生产的道路。另外,养路机械的发展要适应铁路技术发展,其产品的开发必须与时俱进,这样才能满足线路维修标准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在铁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发展养路机械必须要立足于高起点。第37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我国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的发展历程(二)养路机械的跨越式发展国外发达国家养路机械的发展都经历了小、中、大的一个完整过程,到20世纪80年代基本进入了大型化的时代。80年代,随着我国铁路运输密度的加大,繁忙干线的维修采用传统的方式和手段已无法完成,而且轨道结构的日益现代化也向作业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经过长达几年慎重的考查和论证,最终铁道部做出了:跨过中型养路机械,直接发展大型养路机械的发展方针。由此,拉开了我国铁路大型养路机械发展的序幕。第38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我国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的发展历程1983年6月,由铁道部组成中国铁路大型养路机械考察、订货组,赴奥地利、瑞士和德国对欧洲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的运用情况进行考查,并于7月中旬在奥地利同普拉塞公司签署了RM80型清筛机,08-32型捣固车,DGS62N型稳定车及SSP103型配碴整形车各1台的订货合同。上述机械,分配锦州铁路局(后划归沈阳铁路局)1983年10月,铁道部利用日元贷款又订购了同样型号的捣固车3台、稳定车2台、配碴车2台,配给了北京铁路局。第39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我国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的发展历程

这些设备1984年下半年,相继到达天津新港。

沈阳局4台大机配属给锦州第一线路大修段。

北京局7台大机配属给北京机械化养路队1985年,北京局使用大机在京秦线进行了线路维修试验,共完成线路维修302.2km沈阳局使用大机在沈山线、大郑线进行了线路大修试验,共完成线路大修34km,从而开创了我国铁路大型养路机械作业的新局面。大型养路机械的使用受到了工务职工的热烈欢迎。第40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我国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的发展历程1986年北京局在南、北同蒲线的维修作业中解决了长期慢行区段线路的严重变形,整正了大量人力无法调整的曲线,恢复了线路的能力,充分显示出大型养路机械不可替代的作用。1988年2月,铁道部确定:铁道建筑总公司昆明机械厂为大型养路机械制造基地。1988年4月,铁道部招标采购8台捣固车,并同时提出以技贸结合的方式引进生产技术。第41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我国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的发展历程1988年8月,经经贸部审批同意,北京奥地利普拉塞公司养路机械零配件供应部成立。(地点在铁道科学研究院)普拉塞公司以寄售方式为中国提供大机零配件。1988年12月,在铁道部精心组织下,采用技贸结合的方针,由昆明机械厂与奥地利普拉塞公司签订了08-32型捣固车的生产技术转让合同,从而我国大型养路机械国产化工作走上一条与国际接轨的高起点、快速发展的道路。第42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我国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的发展历程在80年代,我国铁路养路机械制造厂普遍基础薄弱,面对高科技的大型养路机械的消化吸收难以承担。因此,在全路范围内集中优势力量,协作攻关,强化消化吸收的能力势在必行。1988年底,铁道部协调小组经考察、研究,决定组成大型养路机械国产化联合体。联合体主导工厂为工程指挥部(原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昆明机械厂(现昆明中铁大型养路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第43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我国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的发展历程协作单位由铁道科学研究院、专业设计院、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组成。昆明机械厂负责技术转让合同的全面执行,并承担大型养路机械部件制造及总装调试工作。

铁道科学研究院、专业设计院承担:技术消化吸收及组织国产化设计工作。第44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我国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的发展历程1989年,郑州、上海、广州三个铁路局开始装备大型机械。1990年8月,铁道部以工机[1990]22号文批发了《大型养路机械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暂行办法主要内容有:大型机械运行办法;大型机械维修作业办法;无缝线路地段作业试行办法;大机操纵、保养岗位责任制;大型机械安全管理职责范围及有关措施;大机检修保养制度。至1991年底,全路装备各类大型机械达47台,分布在沈阳、北京、郑州、上海、广州五个铁路局。第45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我国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的发展历程1992年,哈尔滨、济南、乌鲁木齐三个铁路局装备大型机械。1993年4月,铁道部派团赴普拉塞公司实地考查大型清筛机的设计生产情况,并以技贸结合方式就RM80型清筛机制造与普拉塞公司草签了技术转让合同。1993年5月,该合同正式在北京签字生效。它标志我国铁路在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促进大型养路机械国产化工作方面又迈出了重大的一步。1993年,兰州铁路局装备大型机械。到1993年底,全路共装备各类大型机械85台,共完成线路大修114.3km,完成线路综合维修5215.1km。第46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我国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的发展历程1994年2月,柳州铁路局自筹资金610万元人民币与昆明机械厂订购了08-32型捣固车、配碴整形车各一台。这是铁路局系统在铁道部计划安排以外自行采购大型养路机械的第一例。1994年8月,由美国克肖公司进口的第一台高效边坡清筛机到货,装备上海局。第47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我国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的发展历程1995年10月,铁道部召开了全路科技大会,会议发布了《铁路科技发展计划和2010年长期规划纲要》。《纲要》提出:繁忙干线维修养护必须全面采用大型养路机械。1995年,呼和浩特、成都、柳州三个铁路局装备大型机械。至年底全路共装备各类大机105台。1995年使用大机共完成线路大修184.6km,完成线路综合维修8745.4km。第48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我国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的发展历程1996年1月,铁道部对大型养路机械国产化工作提出:“继续引进09-32型捣固车及08-475型道岔捣固车等先进设备的制造技术,推进我国大型养路机械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1997年9月,铁道部利用日元贷款采购09-32型连续式捣固车2台、08-475型道岔捣固车4台。此举标志着我国大型养路机械的装备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到1997年底,全路共装备各类大型机械157台。1997年使用大机共完成线路大修684.3km,完成线路综合维修14353.5km。第49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我国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的发展历程1998年6月,铁道部在昆明召开了SRM80型全断面道碴清筛机科技成果鉴定会。鉴定认为:该项目是引进国外技术实现国产化的又一重大成果。研制单位结合国情,自行研制开发的6G型大摆角车钩、MT-2/3型缓冲器装置和YZ-1型制动机首次在线路机械上应用,更好地满足了该机编组运行的要求。至此,我国铁路广泛应用的道床清筛、捣固、稳定、配碴整形四大主型机械全部实现国产化,我国铁路大型养路机械制造业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第50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我国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的发展历程1998年,南昌铁路局装备大型机械。至年底,全路共装备各类大型机械170台。1998年使用大机共完成线路大修845.6km,完成线路综合维修17996.7km。1999年9月,昆明机械厂与奥地利普拉赛尔公司在北京正式签订09-32CSM连续式捣固车,08-475-4S道岔及线路捣固车技术转让合同,2000年1月经云南省经贸厅审批,合同正式生效。第51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我国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的发展历程这个技术转让合同的实施,大大促进了我国铁路线路维修装备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为我国铁路技术的进步打下了有力的基础。所引进的这两种机型均具备国际先进水平,提高了线路修理质量和作业效率,同时填补了我国道岔机械捣固的空白。1999年昆明铁路局装备大型机械。至年底,全路共装备各类大型机械202台。1999年使用大机共完成线路大修973km,完成线路综合维修20266.5km。第52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我国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的发展历程2000年8月,铁道部与瑞士马蒂萨公司签订了第一列大修换轨列车采购合同。它标志着我国铁路大修换轨作业技术手段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大修换轨列车装备上海铁路局。2001年2月,铁道部以铁办[2001]14号文件印发《关于加强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的规定》的通知。文件明确:大机施工作业和线路大中修施工“天窗”时间不少于180分钟。“天窗”的保证,为进一步提高大机的作业效率和促进工务施工安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第53页,共5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我国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的发展历程2002年昆明厂与奥地利普拉塞-陶依尔公司签署了一项新的“共同生产框架协议”,对部分先进的大型养路机械生产合作作了进一步规划,其中包括09-3X型捣固车及MFS100型散粒物料特种装卸运输车的合作。大修列车、96磨头的线路打磨列车、路基处理车正在生产当中,马上即将下线投入使用。(北京二七机车车辆厂)以上实践证明,大型养路机械的技术引进模式是成功的。第54页,共58页,2024年2月2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