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的质量标准_第1页
药物的质量标准_第2页
药物的质量标准_第3页
药物的质量标准_第4页
药物的质量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物的质量标准第一节概述1.药品质量标准的定义:药品质量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药政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第2页,共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2.药品质量标准的分类第3页,共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药品质量标准制定的基础:

文献资料的查阅及整理

有关研究资料的了解

4.制订药品质量标准的原则:

安全有效性

先进性

针对性

规范性

第4页,共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名称

外文名(英文名):按INN命名。

中文名:尽量与外文名相对应,音对应,意对应,音意对应。

化学名:根据《化学名名原则》,参考IUPAC公布的《NamenclatureofOrganicChemistry》命名。

第二节药品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

第5页,共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二、性状(一)外观与臭味1.外观性状:对药品色泽和外表的感官规定。仅用文字对正常的外观性状作一般性的描述。

2.臭味:药品本身所固有的,不包括因混有不应有的残留有机溶剂带入的异臭。第6页,共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二)物理常数溶解度、熔点、比旋度、晶型、吸光系数、馏程、折光率、黏度、相对密度、酸值、碘值、羟值、皂化值等。第7页,共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溶解度测定法准确称取(或量取)供试品一定量(准确度为±2%,固体供试品应先研细),加入一定量的溶剂在25±2℃,每隔5分钟振摇,30分钟内观察溶解情况。一般看不到溶质颗粒或液滴时,即认为已完全溶解。第8页,共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2.熔点测定法---毛细管测定法:

熔点判断:中国药典要求初熔和全熔两个读数。供试品在毛细管内开始局部液化出现明显液滴作为初熔,供试品全部液化时的温度作为全熔。熔距一般不超过2℃。

第9页,共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比旋度:

定义

手性药物的旋光性与它们的生物活性密切相关,测定比旋度可以区别或检查某些药物的纯杂程度,也可用于含量测定。第10页,共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晶型

检查晶型的意义:同一中药物,由于其晶胞的大小和形状的不同,结晶的结构不同,出现多晶现象。不同晶型的药物其生物利用度不同。

检查方法:IR法、X-射线衍射法

示例:无味氯霉素中无效晶型的检查第11页,共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5.吸收系数的测定法:

E1cm1%定义:溶解浓度为1%(g/ml)、光路长度为1cm的

吸收度。

意义:不仅可用于考察该原料药的质量,也可作为制剂

含量测定中选用E1cm1%值的依据。

仪器校正:选用5台不同型号的分光光度计,参照中国

药典附录分光光度计项下的仪器校正和检定

方法进行全面校正。

溶剂检查:测定供试品前,应先检查所用的溶剂,在测

定供试品所用的波长附近是否符合要求,不

得有干扰吸收峰。第12页,共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鉴别

1.鉴别方法的特点:

化学鉴别法:操作简便、快速、价廉、应用广。

仪器鉴别法:UV、IR、TLC应用最广。

2.鉴别法选用的基本原则:

①方法要有一定的专属性、灵敏性,且便于推广。

②化学法与仪器法相结合,每种药品一般选用2~

4种方法进行鉴别试验,相互取长补短。

③尽可能采用药典中收载的方法。

第13页,共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检查有效性试验

1.检查项包括:有效性

均一性

纯度要求

安全性

药品的有效性:是以动物试验为基础,最终以临床疗效来评价。

药品的均一性:主要指制剂含量的均匀性、溶出度和释放度的均一性。

安全性:热原检查、毒性试验、刺激性试验、过敏性试验、升压或降压物质检查。

纯度要求:主要指对各类杂质的检查及主药的含量测定。第14页,共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2.确定杂质检查项目及其限度的基本原则:

(1)针对性对一般杂质的检查,针对剂型及生产工艺,应尽可能多做几项。对特殊杂质或有关物质,应针对工艺及住藏过程,确定1~2个进行研究。对毒性较大的杂质如砷、氰化物等应严格控制。

(2)合理性新药质量标准的研究阶段,检查的项目应尽可能的多做,但在制定该药质量标准的内容时应合理确定。根据生产工艺水平、参考有关文献及各国药典,综合考虑确定一个比较合理的标准。第15页,共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五)含量测定

1.选择含量测定法的基本原则

(1)原料药(西药)的含量测定应首选容量分析法。

(2)制剂的含量测定应首选色谱法。

(3)对于酶类药品应首选酶分析法,抗生素药品应首选HPLC法及微生物法。

(4)放射性药品应首选放射性测定法,生理活性强的药品应首选生物检定法。

第16页,共1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含量测定中分析方法的认证

(1)对试验室等内容的要求

(2)分析方法的效能指标

容量分析方法效能指标:

精密度不大于0.2%

回收率99.7~100.3%

紫外分光光度法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