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无锡市南长区中考化学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无锡市南长区中考化学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无锡市南长区中考化学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无锡市南长区中考化学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无锡市南长区中考化学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无锡市南长区中考化学对点突破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有关物质的量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就是物质所含微粒的数量,单位是molB.物质的量就是1mol物质的质量C.物质的量越大,表示该物质的分子越大D.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物理量,用符号“n”表示2.下列实验设计与对应的实验目的表述不一致的是A.比较火焰各层温度B.探究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作用C.验证CO2的密度比空气大D.探究呼出气体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不同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分离空气 B.石油分馏 C.煤的干馏 D.水的蒸馏4.下列与其他物质变化类型不同的一项()A.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哈气 B.浓硫酸腐蚀纸张C.用合金在纯金属上刻画 D.胆矾的研碎5.第一个通过实验测定出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科学家是()A.阿伏伽德罗 B.道尔顿 C.门捷列夫 D.拉瓦锡6.为了从含有硫酸铜,硫酸亚铁的工业废水中回收铜和硫酸亚铁晶体,某学习小组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x中只含铜 B.试剂B是稀硫酸C.溶液Z中的溶质为硫酸亚铁和硫酸铜 D.操作一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和玻璃棒7.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B.用水鉴别食盐和碳酸钙粉末C.用稀盐酸鉴别铜和金D.用铜片鉴别硝酸银溶液和硫酸锌溶液8.让家庭远离火灾,我们需要熟悉常见防火、逃生技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B.高层楼房遇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C.家中发生燃气泄漏时,应关闭阀门,打开排气扇将可燃性气体排出D.灭火的原理是破坏燃烧的一个或多个条件9.溶液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B.溶液一定是混合物C.豆浆、牛奶都是溶液D.溶液的上层浓度小,下层浓度大10.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A.Na+、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则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都是离子B.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C.镁能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则银也能和硫酸铜溶液反应D.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则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11.属于描述化学性质的表述是A.液态氧气是淡蓝色液体B.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C.水加热可变成水蒸气D.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12.下列对一些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选项客观事实微观解释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B6000L氧气在加压情况下能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加压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小C搅拌能加速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搅拌能使蔗糖分子在水中溶解更多D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相似盐酸、稀硫酸中都含有H+A.A B.B C.C D.D13.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检验装置气密性B.取用块状固体C.取用粉末状固体D.读取液体体积A.A B.B C.C D.D14.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是A.电解水 B.蜡熔化 C.盐结晶 D.碘升华1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夜幕降临,街道两旁霓虹灯通电后发出美丽的亮光B.“侯氏制碱法”用空气、水、食盐生产纯碱和化肥C.青铜受热熔化后浇铸成各种形状的工艺品D.自来水通过蒸馏变成可饮用的瓶装蒸馏水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金刚石、石墨、C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三种单质,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但物理性质相差很大。其原因是_____。画出碳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工业上可以将石墨制作成电极(石墨电极)的原因是_____。古往今来,金属材料和制品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考古工作者发现铁质的出土文物往往锈蚀严重,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在实验室常用稀盐酸清除铁锈,化学方程式为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向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HCO3溶液,观察到有气泡并产生蓝绿色固体。将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气体为________。固体分析固体可能是(1)Cu(OH)2(2)CuCO3(3)CuCO3和Cu(OH)2的混合物CuCO3和Cu(OH)2受热均会分解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经处理得到纯净、干燥的蓝绿色固体。取适量固体,溶于_______溶液,产生气泡,则猜测①不成立。另取适量固体,充分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无水CuSO4变蓝,则猜测________(选填“②”或“③”)成立。经检测,该固体为xCu(OH)2·yCuCO3·zH2O,小组同学称取24.0g固体,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如下实验,确定晶体组成:实验前,首先要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和D分别吸收生成的气体,则D中最好盛放_____;(填字母)a.澄清石灰水b.浓硫酸c.浓氢氧化钠溶液B中反应完全后,要通入一段时间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实验后,测得C增重3.6g,D中增重4.4g,则x:y:z=_________。18.(8分)请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用字母序号填空):A.碳酸钠;B.玻璃钢;C.硝酸钾;D.聚乙烯;E.淀粉;F.氢氧化钙。①属于复合材料的是__________;②溶解度与温度成反比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__;③食物中主要提供能量的物质是__________;④侯氏联合制碱法中的“碱”是________;⑤农田用的复合肥是__________;⑥可用作食品包装袋的是__________。①化石燃料包括煤、天然气、________;②从保护环境的角度来看,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________。A.乙醇B.天然气C.汽油D.氢气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猜想)猜想一:可能是CaCl2和Ca(OH)2;猜想二:可能只有CaCl2;猜想三:______。(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实验验证)实验步骤:(1)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溶液不变色,则猜想一不正确;(2)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实验现象:______,结论: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拓展反思)(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___;(2)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l,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______(填序号)。apH试纸b铜c紫色石蕊溶液d硝酸银溶液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D【解析】

A、物质的量:具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故选项错误。B、物质的量不是物质的质量;故选项错误。C、物质的量越大,表示该物质的分子越多;故选项错误。D、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物理量,用符号“n”表示;故选项正确。故选:D。2、D【解析】

A、根据小木条灼烧情况可以比较火焰各层温度的高低,不符合题意;B、根据生产氧气的快慢可以探究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作用,不符合题意;C、根据蜡烛熄灭的先后顺序可以验证CO2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符合题意;D、带火星的木条在呼出气体和空气中现象变化不明显,不能探究呼出气体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不同,应该用燃着的木条进行实验,符合题意。故选D。3、C【解析】

A、分离空气是是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进行混合物的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石油分馏是根据物质沸点不同,进行混合物的分离,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煤的干馏有煤焦油、焦炉气等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水的蒸馏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再变为液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4、B【解析】

A、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哈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浓硫酸腐蚀纸张,属于化学变化,与其他变化类型不同,符合题意;C、用合金在纯金属上刻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胆矾的研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5、D【解析】

A、意大利的阿伏加德罗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分子的概念,故A不正确;B、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故B不正确;C、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C不正确;D、法国的拉瓦锡最早利用天平作为工具,用定量的方法测定并得出空气的组成,故D正确。故选D。6、B【解析】

含有硫酸铜,硫酸亚铁的工业废水加入过量的铁,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过滤,得到硫酸亚铁溶液(溶液Z)和固体铁、铜(固体X)。铁与适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过滤,得到硫酸亚铁溶液(溶液Z)和铜(固体Y)。硫酸亚铁溶液经蒸发结晶,得到硫酸亚铁晶体。【详解】A、由分析知,固体x中含有铁、铜,错误;B、由分析知,试剂B是稀硫酸,正确;C、由分析知,溶液Z中的溶质为硫酸亚铁,不含硫酸铜,错误;D、操作一是过滤,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和玻璃棒、漏斗,错误。故选B。7、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要鉴别的两物质的性质分析判断。A.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的更旺;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故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故用燃着的木条可以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正确;B.食盐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故用水可以鉴别食盐和碳酸钙粉末,正确;C.铜和金都属于H后金属,都不能与稀酸反应,故用稀盐酸无法鉴别铜和金,错误;D.由于锌>铜>银,故铜能与硝酸银溶液发生置换反应(铜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而铜与硫酸锌溶液不反应,故用铜片可以鉴别硝酸银溶液和硫酸锌溶液,正确。故选C考点:物质的鉴别点评:本题属于物质的鉴别题,解题的关键是要掌握所要鉴别物质的性质,尤其是物质的特殊性质,然后利用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加以鉴别。8、C【解析】

A、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选项说法正确;B、在火灾情况下,电梯的供电系统会随时断电,或是电气线路被烧毁而停电,电梯受热后其轿厢会失控甚至变形卡住,人在其中很危险;烟雾会向电梯井道内蹿,浓烟很容易进入轿厢,最终导致人窒息而亡;不能乘电梯逃生,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故选项说法正确。C、燃气与空气混合后的气体遇明火、静电、电火花或加热易爆炸,打开排气扇会产生电火花,可能会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错误。D、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只要破坏燃烧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即可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9、B【解析】

A.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选项错误;B.溶液一定是混合物,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一定含有不同种物质,选项错误;C.豆浆、牛奶都不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都不是溶液,选项错误;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上层浓度与下层浓度相同,选项错误。故选B。10、D【解析】

A.Na+、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但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都是离子,如除氦以外的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也是8,选项错误;B.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如过氧化氢溶液中有氢、氧两种元素,但是混合物,选项错误;C.镁的活动性比铜的强,能和硫酸铜溶液反应,银的活动性比铜弱,不能和硫酸铜溶液反应,选项错误;D.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则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选项正确。故选D。11、B【解析】

A.液态氧气是淡蓝色液体,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B.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C.水加热可变成水蒸气,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D.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故选B。【点睛】必须经化学变化才能表现的性质叫化学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的性质叫物理性质。12、C【解析】

A、决定物质性质的是物质的组成和结构,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都是碳元素,但是两物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即物质的结构不同,所以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选项A正确;B、宏观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微粒间是有间隔的,通常气体物质分子间的间隔较大,加压时分子间的间隔易变小,易被压缩,选项B正确;C、搅拌能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是因为反应搅拌时加快了分子的运动,加快了蔗糖的溶解,但是由于搅拌不能改变物质的溶解度,所以搅拌不能使蔗糖分子在水中溶解更多,选项C不正确;D、溶液的化学性质是由溶质溶于水产生的离子决定的,酸性溶液中都有氢离子,所以酸的溶液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选项D正确。故选C。13、A【解析】

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向试管中装固体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药品的取用方法:瓶塞倒放在桌面上,用药匙取用药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不能仰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4、A【解析】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详解】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化学变化。水分子破裂成原子后,原子重组形成氢分子和氧分子。A正确;B、蜡熔化是物理变化,是物质的三态转化。B错误;C、盐结晶是物理变化,该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的物质。C错误;D、碘升华是物理变化,是物质的三态转化。D错误。故选A。15、B【解析】A、霓虹灯发光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侯氏制碱法”,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C、青铜受热熔化后浇铸成各种形状的工艺品,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错误D、自来水通过蒸馏变成可饮用的瓶装蒸馏水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水和空气(或氧气)6HCl+Fe2O3=2FeCl3+3H2O【解析】

(1)金刚石、石墨、C60物理性质相差很大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碳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排第六位,故原子中的质子数为6,原子结构示意图为;(2)石墨制作成电极(石墨电极)的原因是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3)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水和空气(或氧气)接触,故填写:水和空气(或氧气);稀盐酸清除铁锈,化学方程式为6HCl+Fe2O3=2FeCl3+3H2O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CO2稀盐酸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将残留在装置内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排入C和D装置被完全吸收1:1:1【解析】(一)将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气体为CO2,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固体分析。【猜想】固体可能是(1)Cu(OH)2(2)CuCO3(3)CuCO3和Cu(OH)2的混合物。【实验】经处理得到纯净、干燥的蓝绿色固体。(1)取适量固体,溶于稀盐酸溶液,产生气泡,则猜测①不成立,盐酸与碳酸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2)适量固体,充分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无水CuSO4变蓝,则猜测③成立,氢氧化铜加热分解生成水蒸气,硫酸铜遇水变蓝。【延伸】该固体为xCu(OH)2·yCuCO3·zH2O,称取24.0g固体,进行实验,确定晶体组成。(3)实验前,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4)装置C和D分别吸收生成的气体,则D中最好盛放浓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5)B中反应完全后,要通入一段时间空气的目的是将残留在装置内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排入C和D装置被完全吸收。(6)实验后,测得C增重3.6g,D中增重4.4g,生成水质量是3.6g,生成二氧化碳质量是4.4g,生成氧化铜质量是24g-4.4g-3.6g=16g,x+y=,则x∶y∶z=1∶1∶1。点睛∶CuSO4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氢氧化铜蓝绿色沉淀。18、B;F;E;A;C;D。石油;D。【解析】①玻璃钢属于复合材料,故填B;②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