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市包河区重点中学2024年中考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安徽合肥市包河区重点中学2024年中考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安徽合肥市包河区重点中学2024年中考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安徽合肥市包河区重点中学2024年中考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安徽合肥市包河区重点中学2024年中考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合肥市包河区重点中学2024年中考联考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试剂操作方法ACu(钢)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BNaCl(Na2CO3)过量稀盐酸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CZn(CuSO4)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DFeCl3溶液(NaCl)适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适量稀盐酸A.A B.B C.C D.D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在空气中加热铁丝,铁丝只发生红热现象,不能燃烧B.点燃氢气后观察到淡蓝色火焰,火焰上方有水雾生成C.铜片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金黄色固体表面变黑D.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银白色固体表面有紫红色的铜生成3.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生石灰用作干燥剂B.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C.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干冰用作制冷剂4.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健康

B.化学与能源

①老年人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

②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③要牢记“吸烟有害健康”“毒品万万试不得!”

①太阳能、核能和天然气都属于新能源

②电池充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③化石燃料是优质的能源来源,不能作为化工资源

C.物质与分类

D.化学与环境

①天然气和海水都属于化合物

②烧碱和纯碱都属于碱

③尿素[CO(NH2)2]和硝酸钾(KNO3)都属于复合

①施用过量化肥、农药增加粮食产量

②使用可降解的塑料制品更环保

③低碳生活,出行尽量步行或骑自行车

A.A B.B C.C D.D5.下列行为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A.治理工地扬尘 B.露天焚烧垃圾C.使用公共自行车 D.禁止焚烧秸秆6.据报道,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月球制氧机”,这种“月球制氧机”可利用聚焦太阳能产生的高温加热月球土壤,制得氧气.据此可推测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A.氧化物 B.氧气 C.水 D.氧元素7.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在青蒿中提取到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青蒿素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青蒿素是一种氧化物B.青蒿素由42个原子构成C.青蒿素中含有3种元素D.青蒿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18.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相同的球表示同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一定不变,原子数量可能改变B.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C.该反应中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2D.氢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9.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化肥:KNO3、CO(NH2)2、(NH4)3PO4都属于复合肥料B.加碘食盐和铁强化酱油可补充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C.K+、Na+、OH-、Cl-四种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D.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既节约化石燃料,又可缓解温室效应10.区别下列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A.羊绒与棉花(灼烧)B.醋酸与盐酸(滴入酚酞)C.硬水与软水(加入肥皂水)D.氯化钾粉末与碳酸钙粉末(加水溶解)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艰辛的努力,终于提出了现代元素周期表的雏形。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请画出16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比较容易__________电子变成离子;表示的是______(填离子符号);上表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上表中第二、三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有人食用大樱桃时,不小心将樱桃核嚼碎并吞咽下去导致中毒,专家认为是樱桃核中含有的氰苷类的有毒物质所致,紫草氰苷(C14H19NO8)属于氰苷类物质,请计算:(1)紫草氰苷分子中C、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2)紫草氰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把握微观世界,了解物质构成的奥秘,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⑴反应物中的单质的化学式为______。⑵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⑶通过该图你能获得的信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物质W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14.20℃时,在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70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逐渐升温(不考虑水蒸发的影响),测定不同温度时剩余固体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溶液温度/℃2030405060剩余固体质量/g38.424.26.100(1)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_____。30℃时,所得溶液是硝酸钾的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该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_____(结果保留到0.1%)温度从50℃升高到60℃过程中,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_____(填字母)。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将60℃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能达到目的有_____(填字母)。a升温b降温c加适量硝酸钾d加适量水e恒温蒸发水某同学要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钾溶液,实验时发现硝酸钾已结块,为了较快地溶解,合理的方法有_____(填字母)。A将硝酸钾研碎B用热水溶解C多加一些水D用玻璃棒搅拌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化学小组同学在课外读物中看到:“通常CO2可作灭火剂,但有些物质(如Na)着火,不能用CO2熄灭。”他们决定探究CO2与Na反应的产物。①Na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常温下与O2、H2O等物质都能发生反应。②Na2O是白色固体,与H2O反应生成NaOH③向氯化钯(PdCl2)溶液中通入CO,产生黑色沉淀。CO2与Na反应可能生成4种物质:C、CO、Na2O、Na2CO3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B中盛有NaHCO3溶液除去可能产生的氯化氢气体。实验记录如下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和解释①打开a,关闭b,由长颈漏斗注入稀盐酸A中产生大量气泡E中出现浑浊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②当E中出现浑浊时打开b,关闭a点燃酒精灯D中Na剧烈燃烧,产生白烟,内壁还附着黑色固体。G中产生黑色沉淀产物中一定有_____和_____(交流反思)(1)装置C中的药品是_____若无装置C,对实验有影响的物质是_____。通过上述探究,你对燃烧的有关知识有什么新的认识(写一条即可)_____。为了检验D中白烟的成分,同学们又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取D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振荡,再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出现白色沉淀D中白色固体是_____而不是_____②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_____无明显现象16.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某化学兴趣小组在一次活动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实验探究)A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提出问题)反应后,小茗同学对B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是什么产生了兴趣:(进行假设)猜想一:FeCl3猜想二:FeCl3和H2SO4猜想三:BaCl2和Ba(OH)2猜想四:FeCl3和Ba(OH)2小红根据上面的实验现象以及物质共存问题得出结论其中猜想____________不合理。(收集证据)为了验证B烧杯中溶质的成分,小茗同学取样后分别做了以C、D两个实验:你认为D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填“能”、“不能”)用来证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得出结论)根据C试管中的现象能得出猜想_____________成立。(拓展迁移)(1)D实验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要制备FeCl3溶液,除盐类物质外,可用稀盐酸和__________反应(填化学式)。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D【解析】

A、钢是铁、碳合金,碳与Cu都不能与盐酸反应,混合物加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铜与碳的混合物,不能完全除去杂质,故A错误;B、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混合物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结晶,由于反应过程中没有沉淀生成,不需要过滤,故B错误;C、Zn能与CuSO4反应生成Cu和ZnCuSO4,混合物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会将主要物质消耗,故C错误;D、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钠。混合物适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氢氧化铁固体,氢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向滤渣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可得到氯化铁,达到除去杂质的目的,故D正确。故选D。【点睛】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加入试剂除杂时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主要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2、A【解析】

A、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空气中加热铁丝,铁丝只发生红热现象,故A正确;B、点燃氢气后,观察到产生淡蓝色火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有水雾生成,故B不正确;C、铜片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生成氧化铜,会观察到红色固体表面变黑,故C不正确;D、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银白色固体表面有紫红色的铜生成,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D不正确。故选A。3、D【解析】

A、生石灰能与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钙,可以用作干燥剂,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B、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发生缓慢氧化,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C、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发生复分解反应,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D、干冰升华吸热,用作制冷剂,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故选:D。4、A【解析】B②电池充电时,电转化为化学能;③化石燃料是优质的能源来源,也能作为化工资源,生成很多种化工产品,如石油的加工。C、①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天然气和海水都属于混合物;②由金属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叫盐,由金属或铵根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叫碱。烧碱即氢氧化钠,纯碱即碳酸钠属于碱;③尿素[CO(NH2)2]只有氮元素是氮肥,硝酸钾(KNO3)同时含有氮、钾都属于复合肥;D、①施用过量化肥、农药会导致水或土壤被污染;选A5、B【解析】

A选项治理工地扬尘,防止空气中大的颗粒物增加;B选项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烟尘会增加空气中PM2.5;C选项使用公共自行车,会减少空气中PM2.5;D选项禁止焚烧秸秆,会减少空气中PM2.5;故答案选择B6、D【解析】

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可能用来制氧气,但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均有可能,不一定非是氧化物,故选项推测错误。

B、制氧气可能用物理方法,也可能用化学方法,如用化学方法的话,原料中不一定含氧气,故选项推测错误。C、水中含有氧元素,可用来制氧气,但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均有可能,不一定非是水,故选项推测错误。D、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要制氧气原料中必须含有氧元素,故选项推测正确。故选:D。【点睛】根据氧气的组成和质量守恒定律判断,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要制氧气原料中必须含有氧元素。7、C【解析】

A.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可知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且必须有氧元素。该物质由三种元素组成,故错误;

B.青蒿素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

C.青蒿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正确;

D.青蒿素中C、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6×5)=9:4,故错误。

故选:C。8、B【解析】

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2OCO+H2。【详解】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故A错误;B、该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B正确;C、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故C错误;D、氢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分别是+1价和-2价,反应后分别是0价和-2价,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故D错误。故选B。【点睛】此类题目一般解法为:观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9、A【解析】

A、KNO3中含有K、N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CO(NH2)2中只含有N一种营养元素,属于氮肥,(NH4)3PO4中含有N、P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符合题意;B、Fe和I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因此,加碘食盐和铁强化酱油可补充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不符合题意;C、K+、Na+、OH-、Cl-四种离子不能反应生成沉淀、气体等,可以在溶液中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D、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可以节约化石燃料,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生成,缓解温室效应,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C、H、O、N、P、Ca、K、S、Na、Cl、Mg,必需微量元素:Fe、Co、Mn、F、I、Cu、Zn等。10、B【解析】

A、羊绒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灼烧有纸燃烧的气味,可以用灼烧的方法区别,不符合题意;B、醋酸和盐酸均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无法用酚酞区分,符合题意;C、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故可用肥皂水区别,不符合题意;D、氯化钾溶于水,碳酸钙不溶于水,故可用加水溶解的方法区别,不符合题意。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得到Al3+Na2O或Na2O2依次递增或从1个依次递增到8个【解析】

(1)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画法画出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最外层有6个电子,易得到两个成为8电子稳定结构;(2)此粒子结构图中质子数为13,是硫元素,核外有10个电子,是阳离子,故符号为Al3+;(3)上表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钠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Na2O.(4)观察表中第二三周期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可以看出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或从1个依次递增到8个。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21:16329【解析】

(1)紫草氰苷分子中C、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4):(16×8)=21:16。故填:21:16(2)紫草氰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4+1×19+14+16×8=329。故填:329【点睛】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相关的计算,注意要结合题目要求以及使用正确的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和解答。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C和N2置换3个碳原子和4分子氨在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经高温生成2分子氮气和3分子甲烷3:1【解析】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碳和氨气,生成物是氮气和甲烷【详解】(1)反应物中的单质为X和Z,化学式分别为C和N2;(2)反应物是碳和氨气,生成物是氮气和甲烷,反应方程式为,属于置换反应;(3)通过该图你能获得的信息有3个碳原子和4分子氨在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经高温生成2分子氮气和3分子甲烷;(4)W为甲烷,C的质量:H的质量=12:(1×4)=3:1。【点睛】本题以反应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计算,分子由原子构成,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分子并书写出化学式连接成化学方程式。14、31.6g饱和31.4%CbceABD【解析】

(1)由表格数据可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70g-38.4g=31.6g;故填:31.6g;(2)由数据可知,30℃时,仍有未溶解的晶体存在,所以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31.4%;故填:饱和;31.4%;(3)由表格数据可知,50℃和60℃时,晶体均已完全溶解,所以所得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故填:C;(4)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将60℃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用降温、蒸发溶剂和加入硝酸钾的方法;故填:bce;(5)将硝酸钾研碎、用热水溶解、用玻璃棒搅拌均可加快硝酸钾的溶解速率;故填:ABD。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Ca(OH)2+CO2═CaCO3↓+H2O碳一氧化碳浓硫酸水燃烧不一定都需要氧气参与酚酞试液碳酸钠氧化钠【解析】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水,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钠和二氧化碳点燃生成碳酸钠和碳。【详解】实验记录:E中出现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钠和二氧化碳点燃生成碳酸钠和碳,碳和氧气生成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内壁还附着黑色固体,说明反应生成了碳,G中产生黑色沉淀,说明反应生成了一氧化碳气体。实验过程如下所示: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钠和二氧化碳点燃生成碳酸钠和碳,碳和氧气生成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和解释①打开a,关闭b,由长颈漏斗注入稀盐酸A中产生大量气泡E中出现浑浊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当E中出现浑浊时打开b,关闭a点燃酒精灯D中Na剧烈燃烧,产生白烟,内壁还附着黑色固体。G中产生黑色沉淀产物中一定有碳和一氧化碳[交流反思](1)装置C中的药品是浓硫酸,用来吸收水蒸气,若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