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健康评估_第1页
家庭健康评估_第2页
家庭健康评估_第3页
家庭健康评估_第4页
家庭健康评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庭健康评估二、家庭的发展阶段杜瓦尔(Duvall)的家庭生活周期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家庭发展模式,分为8个阶段。1.新婚期家庭家庭在新婚期的主要发展任务为双方相互适应及沟通,建立双方满意的关系,性生活协调及计划生育。2.婴幼儿期家庭有婴幼儿的家庭的主要发展任务为适应父母角色,产后的恢复,承担经济和照顾孩子的压力。3.学龄前儿童家庭有学龄前儿童的家庭的发展任务是抚育孩子,帮助儿童适应与父母的分离,注意儿童的身心发展。4.学龄期儿童家庭有学龄期儿童的家庭,其主要任务是教育孩子,使孩子逐渐适应学校与社会化。5.青少年期子女家庭有青少年期子女的家庭,应注意青少年的教养与沟通,青少年的性教育及与异性的交往等。6.青年期子女家庭有青年期子女的家庭,应把孩子从家庭释放到社会,继续为其提供支持,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为成人关系,父母逐渐感到孤独。7.空巢期家庭子女长大成人,逐渐离开家庭后,恢复了只有夫妻俩人的生活,重新适应婚姻关系,开始计划退休后生活。8.老化期家庭老化期家庭,经济及生活依赖性高,面临各种老年疾病,适应和应对多种丧失如退休、丧偶、死亡等。三、家庭的构成及功能(一)家庭结构1.家庭外部结构是指人口结构,即家庭规模或类型。2.家庭内部结构家庭内部结构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表现为家庭中的权力结构、家庭角色、沟通类型和价值观四个方面。家庭的权力结构是指一个家庭成员影响其他成员的能力。家庭权力分为传统权威型、工具权威型、分享权威型和情感权威型四种类型。(3)沟通类型:根据沟通内容是否与感情有关,可以分为情感性沟通和机械性沟通。根据沟通时表达信息的清晰程度,可分为清晰性沟通与模糊性沟通。根据沟通时信息是否直接指向具体的接受者,可分为直接沟通与间接沟通。(二)家庭的功能1.满足情感功能2.帮助社会化功能3.养育功能4.提供经济功能5.提供健康照顾功能(三)家庭资源家庭为了维持基本功能、应付压力事件或危机状态所必需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称作家庭资源。一般而言,家庭资源可分为家庭内部资源和家庭外部资源。1.家庭内部资源(1)经济支持;(2)精神支持;(3)医疗处置;(4)爱;(5)信息或教育;(6)结构的支持2.家庭外部资源(1)社会资源;(2)文化资源;(3)宗教资源;(4)经济资源;(5)教育资源;(6)环境资源;(7)医疗资源(四)家庭环境家庭环境的评估主要包括住宅、生活环境及家庭与社区的关系三个方面。四、家庭健康评估的必要性(一)家庭健康的概念家庭健康是指在家庭社会文化系统内,其成员间具有相互滋润身心,共享时间、空间及金钱等资源。(二)健康家庭应该具备的特征1.良好的交流氛围2.增进家庭成员的发展3.能积极的面对矛盾及解决问题4.有健康的居住环境及生活方式5.与社区保持联系第二节家庭健康评估的基本内容一、家庭护理与家庭健康评估(一)家庭护理家庭护理是指以家庭为中心进行的护理活动,为了促进家庭及其成员达到最高水平健康,社区护士应该进行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实践活动。(二)家庭健康评估家庭健康评估目的:①有利于发现家庭健康问题。②促进家庭进行自我保健。③共同制定计划,解决家庭健康问题。二、家庭健康评估的基本内容及程序(一)家庭健康评估的基本内容1.评估家庭患病成员的状况2.评估家庭成员间的问题(1)“涟漪”效应,即不同的成员出现同样严重疾病的症状或家中接连出现严重的疾病。(2)配偶间的问题(婚姻及性问题)。(3)“代罪羔羊”或“三角关系”,即将家中未解决的压力以情绪转移的形式移至家庭中其他成员,如未成年子女。(4)与生活方式及环境因素有因果关系的疾病,如酒精性肝病、情绪性消化系统溃疡等。3.其他(1)促进健康与预防疾病的活动,包括预防接种、遗传咨询及营养指导等。(2)家庭发展阶段因预期问题而产生的焦虑。(3)危机。(三)不同发展时期家庭健康评估1.新婚期家庭的健康此期评估的重点是新婚夫妇是否接受了婚前检查、性生活知识教育和有关遗传性疾病的咨询,是否了解家庭与健康的关系,新婚夫妻双方能否主动地了解和理解对方,能否在新家庭的基础上建立起新的生活习惯,做好这一时期的心理适应。2.婴幼儿期家庭的健康评估产妇产后身体的恢复、营养及休息情况,年轻父母是否进入角色、育儿知识的掌握程度,婴幼儿的身体、心理发育情况等。3.学龄前儿童家庭的健康评估重点应放在儿童是否存在意外伤害和感染性疾病等常见的健康问题和疾病,父母是否掌握饮食营养方面的知识、安全教育和感染性疾病的预防方法,父母是否注意培养儿童健康的生活习惯,是否为儿童提供必要的游戏和学习条件等。4.学龄期儿童家庭的健康评估的重点放在父母是否注意儿童的心理和躯体的健康发展,以及是否接受他们的变化并努力做好家庭与学校的相互配合等情况。5.青少年期家庭的健康评估重点放在家庭成员是否出现身体、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健康问题。(二)发育与体型:一般通过年龄、智力和体格成长状态(身高、体重及第二性征)之间的关系综合判断。正常发育的人,头长为身高的1/7~1/8;胸围约等于身高的一半,两上肢平展的长度等于身高,坐高约等于下肢的长度。根据个体身高、体质之间的比例不同,临床将人体分为正力型、无力型、超力型三类。营养状态:营养状态是根据皮肤、毛发、皮下脂肪、肌肉的发育情况综合判断,大致可分为良好、中等与不良三种。常见异常营养状态(1)营养不良:体重低于正常10%时称为消瘦,极度消瘦者称为恶病质。(2)营养过度:体重高于正常20%以上者称为肥胖。(四)体位与步态:体位指被评估者身体所处的状态。在不同疾病状态下,促使病人主动或被动地采取相应体位。对诊断某些疾病具有一定的意义。常见的体位有:自动体位、被动体位、强迫体位步态即行走时所表现的姿态。某些疾病可使步态改变,并具一定的特征性。常见的异常步态有:1.蹒跚步态;2.跨阈步态(偏瘫步态);3.共济失调步态;4.慌张步态;5.醉酒步态;6.剪刀步态(五)皮肤与淋巴结1.皮肤的评估(1)颜色(2)湿度(5)皮疹2.淋巴结的评估淋巴结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局部或全身的淋巴结的大小、质地、能否移动等。(六)头部、面部及颈部1.头部头部评估包括头发、头皮和头颅的评估。2.面部3.颈部(七)胸部1.胸廓评估3.肺部评估对肺部的评估主要是对肺部进行视、触、叩、听四个部分。4.心脏评估(八)腹部评估1.腹部外形的评估(1)腹部膨隆:(2)腹部凹陷3.胃肠型、蠕动波及肠鸣音(1)胃肠型和蠕动波:(2)肠鸣音4.腹部叩诊正常情况下,腹部叩诊大部分区域为鼓音。(2)移动性浊音:是确定腹腔内有无积液的重要检查方法。出现移动性浊音提示腹腔内有1000ml以上的游离液体。5.腹部触诊触诊是腹部检查的主要方法。(九)肛门与直肠评估肛门与直肠的评估方法以视诊和触诊为主,辅以内镜检查。(十)运动与感觉功能的评估1.运动功能的评估个体的运动功能分随意运动和不随意运动两种。(1)肌力:肌力是指肌肉运动时的最大收缩力。肌力程度可分为6级,即0级:完全瘫痪;l级:仅见肌肉轻微收缩,无肢体运动;2级:肢体可水平运动,但不能抬离床面;3级: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拮抗阻力;4级:能做拮抗阻力运动,但肌力有不同程度的减弱;5级:正常肌力。①单瘫:为单一肢体瘫痪,多见于脊髓灰质炎;②偏瘫:为一侧肢体瘫痪,伴有同侧脑神经损害,见于脑血管病、脑肿瘤等;③截瘫:多为双侧下肢瘫痪,见于脊髓外伤、炎症等所致脊髓横贯性损伤;④交叉瘫为一侧脑神经损害所致的同侧周围性脑神经麻痹及对侧肢体的中枢性偏瘫。(2)肌张力:肌张力增高,见于锥体束及锥体外系损害;肌张力降低,见于周围神经炎、脊髓前角灰质炎或小脑病变等。2.感觉功能的评估(1)痛觉:评估结果根据评估对象的感受不同,分别记录为正常、过敏、减退、消失。触觉障碍见于后索病损。温度觉障碍见于脊髓丘脑侧束损伤。三、个体精神、心理健康(一)智力:智力评估时主要通过测评工具评估测试对象的理解力、想像力、记忆力、注意力、计算力等多方面的能力。(二)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人们通过对自己的内在和外在特征,通过他人对自己的反应的感知与体验而形成的对自我的认识与评价,是个体在与其心理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动态的、评价性的“自我小肖像”。(三)压力与应对应对方式:通常可分为情感式应对和问题式应对两种。情感式应对指向压力反应,倾向于采用心理防御如否认机制或进食、用药、饮酒、远离压力源等行为回避和忽视压力源,用于处理压力所致的情感问题;问题式应对指向压力源,倾向于通过有计划地采取行动,寻求排除或改变压力源所致影响的方法,面对压力或把握压力情境中的积极特征,以及重新评估压力的影响及其意义,用于处理导致压力的情境本身。(五)人格:评估时多采用人格问卷、投射测验等方法进行人格测试,以判定评估对象是否具有健全稳定的人格。四、个体健康信息及生活方式个体健康信息及生活方式的评估应包括价值与信念、睡眠与休息。(一)价值与信念价值与信念是文化的核心要素,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体的健康决策、健康行为和在治疗护理中的行为。价值观中最具有代表性和敏感性的是时间观、行为观、人际观、人与自然观和健康观。(二)睡眠与休息评估放松休息是否充足,应以个体的主观感觉是否轻松或精力旺盛为判断标准;判断个体睡眠充足与否,应以个体在觉醒状态时能否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为标准。评估内容包括:①个体对睡眠与休息的时间和质量的感知;②个体的睡眠环境与习惯;③影响个体睡眠的各种因素(生活习惯、疾病、药物等);④个体睡眠与休息紊乱的症状与体征;⑤引起个体睡眠与休息紊乱的原因。五、个体家庭及社会环境个体家庭及社会环境的评估包括个体的家庭与角色、社会交往与社会环境。六、个体健康诊断及护理计划的制定(二)护理计划的制定制定护理计划是护理程序的第三步,其目的是要确定护理对象的护理重点;明确预期目标;提供护理评价标准;设计护理措施的实施方案。1.排列护理诊断的优先次序按照优先顺序常将护理诊断分为首优、中优和次优三类。(1)首优问题:是指直接威胁护理对象生命、需要立即采取行动去解决的问题,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将直接威胁护理对象的生命。(2)中优问题:是指虽不直接威胁护理对象的生命,但也能导致身体上的不健康或情绪上变化的问题。(3)次优问题:是指与此次发病关系不大,不属于此次发病所反应的问题。第三节个体健康评估方法与技术一、社区个体健康评估的常用方法(一)问诊:问诊是病史采集的主要手段(二)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指检查者运用自己的感官和借助于检查工具,如体温表、血压计、听诊器等,来客观地了解和评估护理对象身体状况的一系列最基本的检查方法。1.视诊2.触诊3.叩诊4.听诊5.嗅诊二、个体健康评估常用工具(一)个体成长发育评估工具1.小儿牙齿萌出的时间和顺序评估表2.小儿体重计算公式3.中国儿童运动能力发育年龄标准(二)个体功能评估工具个体功能的评估可从两个层次反映。一是基本日常生活活动(ADL),二是工具使用生活活动能力(IADL)。1.常用的ADL评估工具(1)Barthel指数分级法:总分为100分,大于60分为良;60~41分为中,有功能障碍,稍依赖;小于40分者为差,依赖较明显或完全依赖。(2)Katz指数分级法:它将ADL分为沐浴、衣着、如厕、转移、大小便控制和进食六大项,每项评定结果分为自理和依赖,据此功能状态分为A、B、C、D、E、F、G七级:A级完全自理;G级完全依赖;B级至F级ADL自理能力逐级下降,依赖程度不断增加。2.常用的IADL评估工具(1)快速功能障碍评价量表(2)功能活动问卷:(三)个体心理健康评估工具1.人格常用的工具有:(1)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MMPI);(2)艾森克人格问卷(EPQ):2.情感与情绪(1)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采用0~2分的三级评分法和0~4分的五级评分法。总分超过35分,可能为严重抑郁;超过20分,可能是轻度过或中度抑郁;如小于8分,评估对象没有抑郁症状。(2)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用0~4分的五级评分法评分。总分超过29分,提示严重焦虑;超过21分,提示有明显焦虑;超过14分,提示有肯定的焦虑;超过7分,提示可能有焦虑;小于7分提示无焦虑。第二节社区健康评估的目的及意义三、社区健康评估的意义1.全面了解社区居民的健康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2.从社区整体角度,及时发现社区群体发病或行为状况。3.能够充分而高效地利用社区现有的健康资源。4.向政府提供保护居民健康的建设性建议。第三节社区健康评估内容社区健康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社区环境特征、人口群体特征和社会系统特征。一、社区环境特征:1.地理位置2.气候条件3.人为生态环境二、社区人口群体特征:评估人口群体特征包括两方面,即人口基本健康状况和群体健康状况。三、社会系统特征:(一)卫生保健及社会服务资源:1.卫生服务机构的种类及功能;2.卫生服务的人力资源;3.卫生服务经费来源。(二)社区福利;(三)政府及政策;(四)社区经济与就业;(五)教育;(六)交通与安全;(七)社区娱乐;(八)信息传递。第四节社区健康评估的方法与技术一、社区健康评估的工具社区健康档案是由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提供的、以社区为基础的、协调性的医疗保健服务的必备工具,是了解社区卫生工作状况、确定社区中主要健康问题及制定卫生保健计划的重要文献资料。社区健康档案内容主要包括社区基本资料、社区卫生服务资源、卫生服务状况、居民健康状况四个部分。1.社区基本资料包括社区地理及环境状况以及影响居民健康的危险因素,社区产业及经济现状以及影响居民的健康因素,社区可动员的潜力,社区组织的种类、配置及相互协同等情况。2.社区卫生服务资源(1)卫生服务机构包括:①医疗保健机构,如医院、保健所、防疫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私人诊所等。②福利机构,如福利院、敬老院、老年公寓等。③医学教育机构,如医学、护理院校等。每个机构的服务范围、优势服务项目,地点等均有必要记录在社区健康档案中。(2)卫生人力资源包括:本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数量、构成和结构等状况。3.社区卫生服务状况①每年的门诊量、门诊服务内容种类。②家庭访视和居家护理的人次、转诊统计。③住院统计包括住院护理对象数量(住院率)、患病种类及构成、住院起止时间等。4.居民健康状况①社区人口资料。②患病资料。③死亡资料。二、社区健康评估技术社区护士主要通过二手资料、实地考察和人物访谈等方法收集社区健康相关资料,并从社区健康的角度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一)收集资料的方法一般情况下,社区评估应尽量收集和使用现有的资料,也称为二手资料。以下是收集社区健康资料常用的方法:1.查阅文献(二手资料的利用)2.实地考察(实地观察)3.社区调查社区调查的主要方法有访谈法和问卷法。4.社区讨论会社区讨论会主要有两种形式。(1)专题组讨论:专题组讨论主要用于收集调查对象(讨论参加者)的思想、意识、信仰、行为和处事态度等方面的资料。(2)选题组讨论:选题组讨论常用于确定问题的严重程度及工作的优先顺序等,(三)分析资料应遵循的原则:1.原始数据资料要经过统计学处理,文字资料要进行含义的解释与分析2.去粗取精,去伪存真3.注意进行不同区域的横向比较4.立足于社区健康护理第五节社区健康诊断与社区健康计划一、社区健康诊断社区健康诊断(communityhealthdiagnosis)是对收集的社区健康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推断现存或潜在的社区健康问题的过程。(一)确定社区健康诊断1.社区健康诊断的陈述包含护理诊断的三要素即社区健康问题(P)、可以推断问题的主观和客观资料(S)、引起社区健康问题的相关因素(E)。(二)确定优先顺序一般应综合以下因素决定优先顺序:1.危害严重或放置下去危害可能扩散的问题,如问题影响人数多、致死率高、遗留残障比例大、经济损失高的问题。2.社区居民强烈要求解决的问题。3.社区护士工作范围内的、实施可能性大的问题,也就是通过社区护士能解决和能协调的,社区有解决问题条件的问题。4.预算少,收效大的问题。5.现在进行,将来能成为一种推动社区健康力量的预防性问题。6.以点带面,能带动解决社区其他健康问题的问题。二、社区健康计划社区健康计划的具体内容包括确定护理对象和活动目标、制定具体的措施方案。制定实施方案包括以下内容:1.选择具体活动方法2.明确社区现有资源、选择最佳干预策略3.计算实施计划所需要的工作量和经费预算4.预算5.进行具体时间安排(四)制定实施方案应遵循的原则1.尽量使用以往解决类似问题有效的方法和策略。2.选择覆盖最大人群的措施。3.制定措施时要考虑社区自我参与能力和居民自理能力。4.制定的措施所用经费少,所获效益大。5.制定的措施可行性大。6.制定的措施效率高。7.措施的扩散性和覆盖率高。.社区健康相关理论的应用一般系统理论贝塔朗菲系统理论是护理理论开发过程中最常用的理论之一。社区系统与环境间的作用是通过输入、输出和反馈过程不断向目标靠近。如下图:(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输入社区护理系统输出(社区的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