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3855-2020构树组织培养技术规程_第1页
DB32T3855-2020构树组织培养技术规程_第2页
DB32T3855-2020构树组织培养技术规程_第3页
DB32T3855-2020构树组织培养技术规程_第4页
DB32T3855-2020构树组织培养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

B61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XXXXX—2020

构树组织培养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tissuecultureofBroussonetiapapyrifera

2020-XX-XX发布2020-XX-XX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2/XXXXX—2020

构树组织培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构树组织培养的母株选择、外植体选择与灭菌、诱导培养、增殖培养、瓶外生根培

养、增殖苗扦插、插后管理和记录。

本标准适用于构树的组织培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

于本标准。

LY/T1882—2010林木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

NY/T393—201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3母株选择

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构树单株。

4外植体选择与灭菌

4.1外植体采集

在4月~7月,选择连续3d以上的晴天,采集母株上萌发的嫰枝作为外植体。

4.2外植体表面灭菌

4.2.1清洗

用中性洗洁精将外植体洗净,并用自来水冲洗15min~20min。

4.2.2灭菌

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乙醇溶液消毒外植体5s~10s,无菌水漂洗1次~2次;再用10%次氯酸

钠溶液浸泡外植体6min~8min,无菌水漂洗4次~6次,每次5min;将漂洗后的外植体置于无菌滤纸

上吸干表面水分。

5诱导培养

5.1培养基

诱导培养基参见附录A。培养基制备按照LY/T1882—2010规定进行。

5.2接种

1

DB32/XXXXX—2020

将外植体修剪为2cm的带芽茎段,垂直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上。

5.3培养条件

诱导培养的温度控制在23℃~25℃,光照强度为1500lx~3000lx,光照时间为8h/d~12h/d,培养室

湿度为70%~80%。

5.4转接

诱导培养25d~30d后,转接到6.1增殖培养基上进行增殖培养。

6增殖培养

6.1培养基

增殖培养基参见附录A。培养基制备按照LY/T1882—2010规定进行。

6.2接种

将诱导培养的试管苗剪成1cm~2cm的带芽茎段,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上。

6.3培养条件

增殖培养的温度控制在23℃~25℃,光照强度为1500lx~3000lx,光照时间为10h/d~16h/d,培养室

湿度为70%~80%。

6.4继代培养

增殖培养25d~35d后,转接至新鲜的增殖培养基。

7瓶外生根培养

7.1设施

宜在温室进行培养。

7.2容器

宜采用塑料穴盘,穴孔呈倒锥形,口径约4.5cm,高约5cm。旧穴盘需经消毒后才可使用。

7.3基质

基质选用pH6.2~pH6.8的草炭,用0.1%高锰酸钾溶液将基质淋透消毒,分装到穴盘内。

8增殖苗扦插

8.1插条处理

选择生长健壮、高6cm~8cm且叶片展开的增殖苗,清水洗净,剪去芽苗根部膨大部分,按单株剪

下,每株剪成3cm~4cm带芽茎段作为插条。插条基部(0.5cm~1.0cm)速蘸1000mg/L萘乙酸(NAA)

溶液5s以促进生根。

2

DB32/XXXXX—2020

8.2扦插

用镊子将插条基部插入基质,扦插深度以1cm为宜。

8.3覆膜

扦插后浇透水,在穴盘上方覆盖塑料薄膜或保鲜膜。

9插后管理

9.1环境管理

穴盘置于温室中培养,温度为20℃~30℃,以25℃为宜,光照强度为2000lx~2500lx,光照时间

为12h/d~13h/d,空气湿度75%~80%。

9.2揭膜

培养10d~15d后撤去塑料薄膜或保鲜膜。

9.3水肥管理

每隔3d浇水1次,每两周喷一次叶面肥。

9.4病虫害防治

每月喷1次药剂,宜采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50%马拉松乳剂1000倍液。防治方法

按照NY/T393—2013规定执行。

9.5出苗

苗高15cm~20cm,活叶片数4片以上,根系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即可出苗。

10记录

根据组织培养技术规程内容进行记录,按时填写,做到准确无误,记录保存2年以上。

3

DB32/XXXXX—2020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构树组织培养基配方

表A.1构树组织培养基配方表

母液名称药品名称诱导培养基(mg/L)增殖培养基(mg/L)

KNO318001800

NH4NO3720720

大量元素KH2PO4500500

CaCl2·2H2O100100

MgSO4·7H2O370370

MgSO4·4H2O22.322.3

ZnSO4·7H2O8.658.65

H3BO36.26.2

微量元素NaMoO4·2H2O0.250.25

KI0.830.83

CuSO4·5H2O0.0250.025

CoCl2·6H2O0.0250.025

FeSO4·7H2O27.827.8

铁盐

Na2EDTA37.237.2

氨基乙酸2.02.0

盐酸硫胺素(VB1)0.10.1

有机质盐酸吡哆醇(VB6)0.50.5

烟酸(VB3)0.50.5

肌醇100100

糖蔗糖3000030000

6-苄氨基嘌呤(6-BA)0.21.0

植物生长调节剂

萘乙酸(NAA)1.00.2

凝固剂卡拉胶60006000

注:FeSO4·7H2O应先与Na2EDTA配制成络合物,然后才与其他溶液混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DB32/TXXXX—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苏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庆生、黄婧、张敏、蒋泽平、周鹏、陆青、薛欢。

I

DB32/XXXXX—2020

构树组织培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构树组织培养的母株选择、外植体选择与灭菌、诱导培养、增殖培养、瓶外生根培

养、增殖苗扦插、插后管理和记录。

本标准适用于构树的组织培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

于本标准。

LY/T1882—2010林木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

NY/T393—201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3母株选择

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构树单株。

4外植体选择与灭菌

4.1外植体采集

在4月~7月,选择连续3d以上的晴天,采集母株上萌发的嫰枝作为外植体。

4.2外植体表面灭菌

4.2.1清洗

用中性洗洁精将外植体洗净,并用自来水冲洗15min~20min。

4.2.2灭菌

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乙醇溶液消毒外植体5s~10s,无菌水漂洗1次~2次;再用10%次氯酸

钠溶液浸泡外植体6min~8min,无菌水漂洗4次~6次,每次5min;将漂洗后的外植体置于无菌滤纸

上吸干表面水分。

5诱导培养

5.1培养基

诱导培养基参见附录A。培养基制备按照LY/T1882—2010规定进行。

5.2接种

1

DB32/XXXXX—2020

将外植体修剪为2cm的带芽茎段,垂直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上。

5.3培养条件

诱导培养的温度控制在23℃~25℃,光照强度为1500lx~3000lx,光照时间为8h/d~12h/d,培养室

湿度为70%~80%。

5.4转接

诱导培养25d~30d后,转接到6.1增殖培养基上进行增殖培养。

6增殖培养

6.1培养基

增殖培养基参见附录A。培养基制备按照LY/T1882—2010规定进行。

6.2接种

将诱导培养的试管苗剪成1cm~2cm的带芽茎段,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上。

6.3培养条件

增殖培养的温度控制在23℃~25℃,光照强度为1500lx~3000lx,光照时间为10h/d~16h/d,培养室

湿度为70%~80%。

6.4继代培养

增殖培养25d~35d后,转接至新鲜的增殖培养基。

7瓶外生根培养

7.1设施

宜在温室进行培养。

7.2容器

宜采用塑料穴盘,穴孔呈倒锥形,口径约4.5cm,高约5cm。旧穴盘需经消毒后才可使用。

7.3基质

基质选用pH6.2~pH6.8的草炭,用0.1%高锰酸钾溶液将基质淋透消毒,分装到穴盘内。

8增殖苗扦插

8.1插条处理

选择生长健壮、高6cm~8cm且叶片展开的增殖苗,清水洗净,剪去芽苗根部膨大部分,按单株剪

下,每株剪成3cm~4cm带芽茎段作为插条。插条基部(0.5cm~1.0cm)速蘸1000mg/L萘乙酸(NAA)

溶液5s以促进生根。

2

DB32/XXXXX—2020

8.2扦插

用镊子将插条基部插入基质,扦插深度以1cm为宜。

8.3覆膜

扦插后浇透水,在穴盘上方覆盖塑料薄膜或保鲜膜。

9插后管理

9.1环境管理

穴盘置于温室中培养,温度为20℃~30℃,以25℃为宜,光照强度为2000lx~2500lx,光照时间

为12h/d~13h/d,空气湿度75%~80%。

9.2揭膜

培养10d~15d后撤去塑料薄膜或保鲜膜。

9.3水肥管理

每隔3d浇水1次,每两周喷一次叶面肥。

9.4病虫害防治

每月喷1次药剂,宜采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50%马拉松乳剂1000倍液。防治方法

按照NY/T393—2013规定执行。

9.5出苗

苗高15cm~20cm,活叶片数4片以上,根系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即可出苗。

10记录

根据组织培养技术规程内容进行记录,按时填写,做到准确无误,记录保存2年以上。

3

DB32/XXXXX—2020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构树组织培养基配方

表A.1构树组织培养基配方表

母液名称药品名称诱导培养基(mg/L)增殖培养基(mg/L)

KNO318001800

NH4NO3720720

大量元素KH2PO4500500

CaCl2·2H2O100100

MgSO4·7H2O370370

MgSO4·4H2O22.322.3

ZnSO4·7H2O8.658.65

H3BO36.26.2

微量元素NaMoO4·2H2O0.250.25

KI0.830.83

CuSO4·5H2O0.0250.025

CoCl2·6H2O0.0250.025

FeSO4·7H2O27.827.8

铁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