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服务应急预案_第1页
居家养老服务应急预案_第2页
居家养老服务应急预案_第3页
居家养老服务应急预案_第4页
居家养老服务应急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应急预案体系 2一、应急工作原则 2二、事故风险描述 3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3四、预警及信息报告 4五、应急响应 5六、信息公开 9七、后期处置 9八、应急预案管理 11第二节安全预防及应急预案 12一、居家养老安全必备知识 12二、老年人常见的安全问题 18三、老年人常见安全问题的处理技能 21四、老年人常见安全问题预防要点 27五、安全事故处置应急预案 30六、安全事故处置的注意事项 39第三节事故灾难类事件应急预案 40一、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40二、房屋、围墙倒塌等建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42三、楼梯、楼道、门等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 43四、爆炸和外来暴力侵害事故应急预案 43五、大型群体活动的公共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44六、突发后勤安全保障事件的应急预案 45七、发生台风、雷雨时应急预案 45第一节应急预案体系应急管理是一项科学规范、全面协调、多方合作的系统工程,我服务中心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并形成应急预案体系。针对不同的事故,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体系分为:一级体系综合预案/二级体系专项预案1.社会安全类事件专项预案2.事故灾难类事件专项预案3.公共卫生类事件专项预案4.自然灾害类事件专项预案三级体系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灾难类事件现场处置方案2.公共卫生类事件现场处置方案一、应急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救人优先,把老年人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切实加强XX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安全防护工作,坚持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的“人道主义”原则。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服从及相关部门的统一安排,迅速、规范的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各负其责、有效快速地整合内部及社会资源,迅速建立应急救援体系。3.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采用科学规范的应急救援方法,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作用,实现科学民主决策。确保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4.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指导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开展培训教育,组织应急演练,做到常备不懈。二、事故风险描述通过对XX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各类安全事故危险分析和识别,初步辨识出重大危险源可能导致的安全事故种类:1.社会安全类事件:员工内部矛盾激化,法律意识淡薄、思想意识懈怠,在工作中没有严格要求自己,缺乏安全意识,对安全工作造成严重的威胁。2.事故灾难类事件:员工未按安全工作操作流程进行工作时,易发生安全事故。3.公共卫生类事件:员工自身健康情况,医务人员和食堂人员日常工作未按本XX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内工作要求执行,易造成影响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4.自然灾害类事件:非人为因素导致的灾害。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一)应急指挥机构:总指挥:XX副指挥:XX成员:XXX(二)应急工作职责:全面负责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收集、分析有关信息,预测相关事件的发展趋势、重大问题;及时向安监局和民政以及有关部门报告;研究确定应对突发事件的重大决策和指导意见,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在处理突发事件工作中,协调与其他部门的关系,有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四、预警及信息报告(一)预警1.XX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定期组织全体员工召开安全工作会议,将工作中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地安全措施和专项应急预案。2.XX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领导及安全负责人对预防措施进行监督,并责任对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跟踪验证,评审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若未达到预期效果,应重新分析制定措施,直至达到预期效果为止。3.XX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通过定期、不定期的安全检查,节假日的专项安全检查,加强各项安全工作的隐患排查和危险源的监控力度。4.出现紧急情况,当事人要在第一时间向本服务中心领导报告,并采用一切有效方式报警、求救。接到报警领导必须立即向全服务中心发出警报信号并启动应急预案,全体员工随即进入指挥抢险状态,安全小组成员立即按照预案要求集结人力进行第一时间抢救。信息报告程序:(1)信息接收与通报全体员工对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信息和情况要在第一时间向服务中心领导报告,接到报警领导必须立即向全服务中心发出警报信号,并立即向安监局、民政局以及相关部门通报。(2)信息上报向安监局、民政局以及相关部门上报突发事件相关的一切信息,必要时按事故类型拨打相关求救电话。(3)信息传递向相关部门传递:事件发生的基本情况,涉及人员、破坏程度以及人员伤亡情况;事件发生的起因、初步的性质判断和预计造成的影响程度;相关部门已经开展的工作和采取的措施;事态发展状态、处置过程等信息。五、应急响应(一)响应分级根据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以及控制事态的能力,将应急响应等级分为三级:1.一级响应(1)社会安全类事件:聚集事件失控,并未经批准走出本服务中心所进行大规模游行、集会、绝食、静坐,请愿以及实施打、砸、抢等已形成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2)事故灾难类、自然灾害类事件:XX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区域内的人员和财产遭受重大损害,对本服务中心常规工作产生特别重大影响的事故灾害或自然灾害。(3)公共卫生类事件:XX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内发生的鼠疫、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新传染病等达到卫生部确定的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的公共卫生事件。2.二级响应(1)社会安全类事件:单个突发事件引发连锁反应,本服务中心内出现各种横幅、标语、大小字报,引发在服务中心内局部聚集,形成一定影响和干扰服务中心内正常生活秩序的群体性事端。(2)事故灾难类、自然灾害类事件:XX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区域内的人员和财产遭受损害,对XX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常规工作产生较大影响的事故灾害或自然灾害。(3)公共卫生类事件:老年人集体性食物中毒、因预防或预防性服药等集体性事件,造成人员伤亡现象。3.三级响应(1)社会安全类事件:事件处于单个事件状态,可能出现连锁反应并引起聚集,群体性事端呈萌芽状态。单个性突发事件引起员工关注,并出现少数过激的言论和行为,呈现可能会影响XX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稳定的苗头性信息。(2)事故灾难类、自然灾害类事件:XX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区域内的人员和财产遭受损害,对XX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常规工作产生一定影响的事故灾害或自然灾害(3)公共卫生类事件:发生在XX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内部,经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一般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未造成人员死亡,发生轻伤现象。(二)响应程序1.应急响应的过程可分为接警、判断响应级别、应急启动、控制及救援行动、扩大应急、应急终止和后期处置等步骤。应针对应急响应级别,分步骤制定应急程序,并按事先制定程序指导各类生产事故应急响应。2.各类型生产事故应按照专项应急预案的要求实施应急处置。在专项预案中应明确应对次生事故的相关内容。当生产事故的事态无法有效控制时,应按照有关程序向上级应急机构请求扩大应急响应。(三)处置程序1.一、二级应急响应,XX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针对事故性质、类型按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启动相关应急预案,控制事态发展;当难以控制紧急事态时,果断报请安监局实施外部紧急应急救援。三级应急响应,XX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立即启动相应的现场处置方案或专项应急预案。2.XX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内部应按照先控制后消除,严防次生、衍生事故发生的要求,迅速展开现场应急救援工作。重视第一时间的发现报警、紧急处置、疏散人员、应急救援。3.应急救援指挥以现场为主,所有应急队伍和人员都必须在现场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密切配合,协同实施抢险和紧急处置行动;XX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启动应急预案后,应在安全位置迅速设立现场应急指挥部,判明情况,调集应急队伍、装备器材,组织、指挥事故应急抢险。(四)应急结束当遇险人员全部获救、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进行撤离和交接程序、恢复正常状态程序。由XX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应急领导小组决定应急响应结束。六、信息公开XX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立重大危险源信息和监控系统,应急小组同时采取网络、固定/移动电话、短信息等相结合的通讯方式,保证应急预警、报警、警报、指挥等活动的信息交流快速、顺畅、准确、公开,做到信息资源共享。事故发生后,所有对外信息的发布均由服务中心长负责,其他人员不得代表XX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发布任何相关信息。发布的信息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内容详实、及时准确。七、后期处置现场应急终结后,XX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要实施现场保护,为事故调查、善后恢复做好准备工作。XX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要积极配合安全监察局和民政局做好各项后期处置工作。应急终止后,现场应急小组编写的应急总结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事故发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发生时间、具体地点、影响范围、损失、人员伤亡等)、事故发生初步原因、描述应急处置过程,处置过程中动用的应急资源、遇到的问题、取得的经验和吸取的教训;并提出对预案的修改意见。八、保障措施(一)通信与信息保障XX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现有通信状况:全体员工都配有手机、应急小组指令通过电话传达,并确保24小时畅通。(二)应急队伍保障XX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根据人员的实际变动情况,每年适时调整应急领导小组成员,确保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落实到位,应急救援小组不少于XX人。XX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每年开展应急演练活动,定期组织应急人员进行训练,熟悉XX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具体应急演练全部工作流程,并邀请消防救援队工作人员到服务中心对全体员工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工作,确保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到位,正确处理,各负其责,安全逃生。(三)物资装备保障XX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根据应急预案,配置并完备应急抢险所需的通信工具、设施器材、物料、急救设备等应急资源,并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应急行动需要。(四)其它保障XX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积极与应急救援所需的相关部门随时保持密切联系,根据应急工作需求而保证其他相关保障措施到位。八、应急预案管理(一)应急预案培训XX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每季度将对全体员工进行应急预案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了解并熟悉应急预案工作流程、上报程序、操作方法、各工作人员的工作范畴、自救和互救知识、安全逃生方法等培训工作。(二)应急预案演练XX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每年开展应急演练活动,演练的目的是验证预案的可行性,是否符合实际情况的程度及提高救援队伍的实际救援能力。通过演练后的评价、总结,可以暴露预案中未曾考虑到的地方和指出改正的建议,从而提高预案的质量。(三)应急预案修订1.针对预案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合理的情况进行修改。2.随着XX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组织机构和人员发生变化,安全生产应急小组应对预案及时修改、调整。3.当危险设施和危险物质发生变化时,安全生产应急小组应对预案及时修改。救援技术改进时,也应当及时修改本预案。4.应急救援危险目标的生产工具、装置有所变化,应对预案及时进行修正。(四)应急预案备案应急预案经服务中心长审批后报安监局备案。第二节安全预防及应急预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同样要求以老人为本,安全第一,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在居家养老服务时需要做好安全预防,防止或降低意外事故发生。一、居家养老安全必备知识(一)养老服务安全的意义安全是人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安全对于人类来说极为重要。美国著名的学者马斯洛对人需要层次论的五种需要排列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这就是说人类在求得生存的基础上,接下来的就是谋求安全的需要,可见“安全”对于人来说是何等的重要。安全,顾名思义就是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人及其家属的自我保护意识、法制意识等逐渐提高,养老服务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养老服务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养老服务安全管理是养老服务工作的重点,是提高养老服务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是反映养老服务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二)养老服务安全的影响因素1.养老服务人员因素(1)养老服务人员素质。包括养老服务人员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业务素质等。当这些素质不能满足养老服务职业的需求时,比如养老服务人员高年龄、低文化程度或岗位责任意识淡薄,工作懈怠,不遵守工作制度,不按操作流程办事等,就有可能造成在言语交流上、服务技能上、服务行为上的不当,给老年人的身心造成不良后果。(2)养老服务专业技术因素。养老服务人员业务知识欠缺、技术水平低,不熟悉或违反操作常规、养老服务经验不足、应急处置能力低下等,都会对老年人的安全构成威胁。(3)工作责任心不强。体现在工作作风粗疏,态度不严谨,工作不细致、不到位,对工作缺乏主动性,对潜在危险缺少预见性,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如烦躁老年人发生坠床或长期卧床老年人发生压疮等。(4)沟通不畅。养老服务人员服务意识淡漠,无“以老人为本”的理念,不善于与老年人、家属沟通,或沟通缺乏技巧,只为完成工作而工作,不顾及老年人的感受。2.环境因素(1)社区居家环境的基础设施、物品配备和布局不当也是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如地面过滑,床高度不适,光线不足,走廊无扶手等造成跌伤。(2)社会环境如老人的经济状况、家庭及社会对患者的关心度等对患者情绪的影响。3.管理因素(1)安全意识不强。法律意识强化培训欠缺造成养老服务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安全防范意识不强,致使意识不到存在安全隐患或发现不了潜在的安全隐患。(2)制度、规程落实不到位。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如有制度、有规程,但落实不到位,使制定的制度起不到标准的作用,起不到约束行为的作用,成了一纸空文,则差错的出现是必然的。(3)对专业理论、技术训练重视不够。过硬的专业理论和技术是保证为老年人提供优质者服务的前提。随着社会的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养老服务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新的养老服务理论和社会的发展,服务人员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若守着旧知识或满足于现状缺少不断学习、提高知识技能的意识,即使是提供了服务,结果也得不到老年人、家属、社会的认可。(4)管理不力、要求不严、检查不够。管理者的检查考核是确保养老服务制度有效落实的前提,也是发现问题、纠正问题、持续改进的重要举措。管理者一旦放松管理,或任凭养老服务人员随意操作,或不检查不考核,或即使发现了问题也不指出,听之任之,一团和气,其结果是老年人不安全的事件将会随之而来。(5)养老服务人员数量配备不足。在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老年人、家属、社会对社会福利养老服务专业人员的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如人员配备不足,会造成养老服务人员的超负荷工作,身心处于疲劳状态,影响安全养老服务。4.老年人自身因素(1)生理功能的减退。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可因生理上的老化,机体储备力减低,代偿能力差,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及抗病能力下降,易发生多种疾病和意外事件。如视听力功能的改变而出现视力低下,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温觉的改变导致对温度的敏感性下降;各系统功能的生理性下降导致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吞咽困难或易呛咳、排泄不畅、肌肉动作反应迟钝、平稳功能差等。(2)病理性老化。在生理性老化的基础上,因长期的生活习惯、动脉硬化等因素,而导致躯体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等;或有跌倒史、患有肌肉疾病等。(3)心理变化。老年人的孤独不安、多猜多疑、失落空虚、沟通障碍易导致老年人出现焦虑、恐惧、怀疑他人等症状,同时不服老的心态易导致老年人感觉什么事都能自己做,造成损伤、跌倒等意外事件发生的概率增加。(4)老年人的消极态度。受长期慢性疾病的折磨及因沟通的障碍导致与世隔绝的孤独或因突发的疾病在心理上承受不了等,导致了老年人的消极举动。轻者出现消极的言语,严重者可导致消极的行动,如自伤、自杀等意外。(5)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如患者缺乏医疗常识,对自身疾病认识不充分,不配合治疗与养老服务,不按医嘱服药、控制饮食、戒烟戒酒、定期复查等。(三)养老服务安全的基本原则1.预防为主原则养老服务的工作宗旨是为老年人提供安全、舒适的养老服务。进行养老服务安全管理不是处理已发生的意外或事故,而是对易发生意外的相关因素采取预防措施。在养老服务管理活动中,要明确责任、落实制度、经常检查,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要以预防为主,消除各种安全隐患,保证老年人、养老服务人员的安全。2.双管齐下原则所谓双管齐下就是管养老服务的同时管养老服务安全。养老服务管理者要明确自己的业务管辖范围及管理责任,安排工作时除考虑交办工作的完成外更要考虑老年人的安全;养老服务人员应明确各自承担的责任,在掌握养老服务工作制度及各养老服务操作流程要求的基础上按制度和规程办事,在提供服务期间时时、处处、事事以老年人的安全为出发点,将安全贯彻于每一个操作环节中。3.安全动态管理原则安全动态管理体现在全员参与、全过程落实、全方位开展、全天候实施各个方面。缺乏养老服务人员的全员参与,就不会有好的养老服务管理效果;只抓住养老服务过程的某一事、某一点,全面的养老服务安全就不能确保;只片面地考虑养老服务流程,缺乏考虑老年人的个体差异,养老服务安全就不全面;只注重白天老年人的日常照料需求,缺乏夜间的巡视观察,养老服务安全就不能确保。安全管理是一种动态变化的管理,在管理过程中营造集体责任文化,使养老服务安全管理不断地上升到新的高度。4.安全管理重在控制原则养老服务安全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每个过程都需要养老服务管理者和养老服务人员齐心协作去完成,对服务中可能的不安全的人、物、环境等因素进行检查并控制,是确保养老服务安全的基础。要不断总结管理经验及有效的监控方法,努力将能造成意外事件发生的苗头控制在萌芽状态。二、老年人常见的安全问题老年人常见的安全问题有跌倒、坠床、走失、噎食和烫伤等,养老服务人员应掌握相关知识,以预防和应对以上安全问题。(一)跌倒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随增龄而增高,资料统计,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跌倒1次的占30%,跌倒2次的占15%。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跌倒是老年人慢性致残的第三大原因。常见原因有:1.大脑反应迟缓。老年人视力下降、立体感减弱、识别高低的能力差、大脑中枢对信息感受的过程减慢,对险情不能及时发现,发现后在回转动作的复杂过程中失去平衡,容易跌倒。2.姿势控制力降低。衰老使脑细胞减少,神经系统功能降低,造成生理性的姿势控制能力降低,同时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也可引起病理性姿势控制能力减弱,使姿势倾斜度增加,容易跌倒。3.肢体协调减弱。老年人关节活动不灵活,肌肉力量减弱,行走时骨盆必须侧向支持体重的那条腿,才能腾出另一条腿向前行走,当腿移动太慢,脚不能抬高,则易发生跌倒。4.心脑血管病变。老年人因脑血栓、脑出血后遗症,小脑萎缩或帕金森病导致肢体活动不灵活,共济失调,稍有不慎易发生跌倒。老年人血管运动中枢的调节功能没有年轻人灵敏,突然站立时,发生直立性低血压引起头晕,也是容易跌倒的因素。5.药物因素。老年人因为睡眠不良或心理障碍,长期服用安眠药或镇静药,这些药有损害精神运动性功能的副作用,使老年人站立或行走不稳,容易跌倒。6.环境因素。居室、浴室、卫生间的布局和配备不合理,或老年人对环境不适应,也是造成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二)坠床坠床是造成老年人外伤和骨折的原因之一。常见原因有:1.意识障碍老年人,因为躁动不安,在自主或不自主的活动中坠床。2.在养老服务过程中,因翻身不当造成老年人坠床。(三)走失随着老年痴呆等疾病患病率的升高,老年人走失的现象越来越频发。常见原因有:1.能活动的老年痴呆患者因为智能和判断力减退而走失。2.老年人与家庭成员或养老服务人员发生矛盾,故意赌气离家或离院出走。(四)噎食噎食是老年人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老年人噎食的常见原因有:1.老化引起神经反射活动衰退,咀嚼功能不良,消化功能降低,唾液分泌减少,引起吞咽障碍而噎食。2.脑血管病变使老年人的吞咽肌群互不协调,造成吞咽动作不协调而噎食。3.进餐时情绪激动,引起食管痉挛而噎食。4.进食大块食物,尤其是肉类或汤圆,未嚼碎就吞咽而噎食。5.进食过快引起噎食。(五)烫伤老年人由于感知觉功能减退,在生活中容易发生烫伤。常见原因有:1.为老年人用热水袋或热宝取暖时,长时间放置于一个部位,使局部慢性受热,造成烫伤。2.为老年人泡脚时,泡脚水过热导致脚烫伤。3.为老年人沐浴时,洗澡水过热造成老年人皮肤烫伤。4.老年人拿暖水瓶取水,因活动不灵或臂力不足,将热水洒在身上烫伤。5.被老年人打翻热水或热饭,造成烫伤。6.在为老年人拔罐或艾灸时,因操作不当造成烫伤。7.老年人躺在床上吸烟,引燃被褥造成烫伤。8.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皮肤老化、变薄、脆性增大、感觉迟钝等原因,容易发生烫伤。三、老年人常见安全问题的处理技能(一)老年人跌倒的现场处理1.意识不清者对于识不清者,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有外伤、出血情况,应立即止血、包扎。如有呕吐,将头偏向一侧,并清理口、鼻腔呕吐物,保证呼吸通畅。如有抽搐情况,应移至平整软地面或身体下垫软物,防止碰伤、擦伤,必要时牙间垫被子角、较厚的衣服等,防止舌咬伤;不要硬掰抽搐肢体,防止肌肉、骨骼损伤。如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口对口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如需搬动,应保证平稳,尽量平卧。2.意识清楚者询问老年人跌倒情况及对跌倒过程是否有记忆,如不能记起跌倒过程,可能为晕厥或脑血管意外,应立即护送老年人就医或拨打急救电话。询问是否有剧烈头痛或观察是否有口角歪斜、言语不利、手脚无力等提示脑卒中的情况,如有上述情况,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不可立即扶起。因为立即扶起老年人可能加重脑出血或脑缺血,使病情加重。有外伤、出血情况时,立即止血、包扎并护送老年人就医。查看有无肢体疼痛、時形关节异常、肢体位置异常;查询有无腰、背部疼痛,双腿活动或感觉异常及大小便失禁等提示腰椎损害情形,以上若有或无法判断,则不要随便搬动,以免加重病情,并立即拨打急数电话。若老年人试图自行站起,可协助老年人缓慢起立,坐、卧休息并观察。如需散动,保证平稳,尽量平卧休息。(二)老年人外伤初步处理方法外伤是老年人常见意外之一,身体由于外界物体的打击,碰撞或化学物质的侵蚀等造成的外部损伤,常伴有出血的表现。出血如不能得到及时正确处理,可能会造成老年人失血过多而发生休克,甚至危及生命。1.外伤出血止血方法(1)直接压迫止血。直接压迫止血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临时性止血方法。适用于各种出血的初步止血。用无菌纱布或干净手帕直接置于出血处,按压止血。(2)加压包扎止血。加压包扎止血是急救中最常用的止血方法之一。适用于小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出血。关节脱位及伤口有碎骨存在时不用此法。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手帕、毛巾、衣物等敷于伤口上,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缠绕数圈加压包扎,压力以能止住血又不影响伤肢的血液循环为合适。若伤处有骨折时,须另加夹板固定。(3)止血带止血。止血带止血适用于四肢大动脉出血。使用上述方法止血无效时采用。先用无菌纱布或干净毛巾置于出血处。用止血带(橡皮带、布条、线等)将出血伤口靠近心脏的一端扎住,阻断血流止血。2.外伤包扎固定方法包扎是外伤现场应急处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及时正确的包扎,可以达到压迫止血、减少感染、保护伤口、减少疼痛,以及固定敷料和夹板等目的。用于包扎的材料有很多,常用的就是绷带和三角巾,也可以用生活中其他条状或是三角状的巾类物品代替。(1)绷带包扎。环形包扎是最基本的包扎方法,多用于肢体或圆柱形部位,如手、足、腕等部位的包扎。将绷带展开约8厘米,一手拇指将绷带头固定需包扎部位,一手连续环形包扎局部,其圈数按需要而定,最后将绷带尾部剪成两头固定。有条件者,可用胶布固定。“8”字形包扎用于肩、肘、腕、踝等关节部位的包扎和固定锁骨骨折。以肘关节为例,先在关节下方紧着关节处环形包扎2圈,绷带先绕至关节上方,再经屈侧绕到关节下方,过肢体背侧绕至肢体屈侧后再绕到关节上方,如此反复,呈“8”字连续在关节上下包扎,每圈与前一圈重叠2/3,包扎范围为关节上下10厘米,最后在关节上方环形包扎2圈,用胶布固定。(2)三角巾的手臂悬吊。用于手臂或肘部等骨折后的包扎。将患肢成屈肘状放在三角巾上,然后将两个底角分别绕过颈左右两侧,在颈后打结即成。(三)老年人噎食的应急处理方法噎食会造成老年人窒息或严重呼吸困难,以致有生命危险。发生这种情况,千万不要叩击老年人的背部,应在迅速报告医护人员或打急救电话的同时,立即对其进行现场紧急应对。噎食的表现为突然呛咳,不能发音,嘴鸣,呼吸急促,皮肤发绀。严重者可迅速出现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心跳停止。表面光滑的食物,如饺子、肉丸子、汤圆、豆类、花生等易发生卡喉,故在日常生活中,要特别注意老年人进食这些食物,可将这些食物分割成小块食用,并嘱咐老年人细嚼慢咽。当老年人异物卡喉时,应立即采用海姆利克操作方法。利用冲击腹部-膈肌下软组织,突然的冲击力,产生向上的压力,压迫两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气流。气管中这股带有冲击性、方向性的气流,就能将堵住气管、喉部的食物硬块等异物驱除。老年人要配合,头部略低,嘴要张开,以便异物的吐出。1.老年人站着或坐着的操作手法护理员站在老年人身后,从身后抱住其腹部,双臂围环其腰腹部,一手握拳,拳心向内按压于老年人的肚脐和肋骨之间的部位,另一只手成掌捂按在拳头之上,双手急速用力向里、向上挤压,反复实施,直至阻塞物吐出为止。2.老年人仰卧的操作手法老年人意识不清、不能站立者取仰卧位,护理员两腿分开在老年人大腿外侧地面上,双手叠放用手掌根顶住腹部(肚脐稍上),进行有冲击性、快速地向前上方压迫,然后打开老年人下颌,如异物已被冲出,迅速掏出清理。3.操作要求若老年人呼吸道部分梗阻,气体交换良好者,应鼓励老年人自己用力咳嗽,并自主呼吸。若老年人呼吸微弱,咳嗽乏力或呼吸道完全梗阻,则立即使用此操作方法。(四)老年人烫伤初步处理方法烫伤是指由高温液体、高温固体或高温蒸汽等所致的损伤。I度烫伤表现为皮肤灼红,痛觉过敏,干燥无水疱。浅II度烫伤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有大小不等的水疱。深II度烫伤表现为可有水疱,痛觉迟钝,有拔毛痛。III度烫伤表现为无水疱,痛觉消失,无弹性,拔毛不痛,干燥如皮革样或呈蜡白、焦黄,甚至炭化成焦痂,痂下水肿。烫伤发生后应立即迅速脱离热源,以免继续损伤。烫伤有以下处理原则:1.I度烫伤。立即将伤处浸在凉水中,进行“冷却治疗”,它有降温、减轻余热损伤、减轻肿胀、止痛、防止起泡等作用,如有冰块,把冰块敷于伤处效果更佳。“冷却”30分钟左右就能完全止痛。随后用鸡蛋清、万花油或烫伤膏涂于烫伤部位,3~5天便可自愈。2.II度烫伤。不要弄破水疱,先进行“冷却治疗”,并立即报告,后迅速就医。3.III度烫伤。立即用清洁的被单或衣服简单包扎,避免污染和再次损伤,创伤面不要涂擦药物,保持清洁,立即报告,迅速就医。4.“冷却治疗”在烫伤后要立即进行,因为5分钟内烫伤的余热还继续损伤肌肤,过了5分钟后才浸泡在冷水中,则只能起到止痛作用,不能保证不起水疱。“冷却治疗”浸泡时间越早、水温越低,效果越好,但水温不能低于5℃以免冻伤。5.若烫伤部位不是手或足,不能将伤处浸泡在水中进行“冷却治疗”时,则可将受伤部位用毛巾包好,再在毛巾上浇水,或用冰块敷,效果可能更佳。若伤处水疱已破,不可浸泡,以防感染,可用无菌纱布或干净手帕包裹冰块,冷敷伤处周围,以减轻疼痛,并立即报告就医。四、老年人常见安全问题预防要点(一)预防跌倒1.衣服合适。老年人穿的衣、裤、鞋不宜过于长大。老年人的裤腿不能太长,太长影响行走;老年人尽量不穿拖鞋,应穿合脚的布鞋或者是鞋底带有花纹的防滑鞋;老年人脱鞋子、袜子和裤子应坐着进行。2.环境适宜。老年人的住所尽量减少台阶、门槛;家具陈设实用简单,尽量靠墙不轻易改变位置;老年人经常活动的地方,保持明亮,不堆放杂物;老年人的日常用品放随手能拿到的地方;老年人经过的地面保持干燥;老年人用的卫生间应装坐便器和扶手;用淋浴洗澡,让老年人坐在防滑落的椅子上进行;用澡盆洗澡,澡盆不宜过高,盆口离地不应超过50厘米,盆底要放置胶垫;平时注意帮助老年人熟悉环境,加深对环境方位、布局和设施的记忆。3.行走训练。训练老年人在行动前先坐稳,再站稳,然后再起步行走。4.陪伴活动。对关节不灵,反应迟钝,有直立性低血压,或服用安眠、镇静类药物,进行降压治疗的老年人,夜间尽量不去厕所。如果夜尿较频,养老服务人员提前将排便所需物品放在老年人床边,以方便老年人就近使用。必须下床或上厕所的老年人,一定要有人陪伴。小碎步态老年人行走时,必须有人搀扶或提供助行器。(二)预防坠床1.加强防范。对意识障碍老年人加床挡,或者在床旁用椅子挡护,对翻身度较大的老年人,必要时在两侧床挡上拴保险带预防坠床。2.加强巡视。老年人睡眠时,也要经常巡视,发现睡眠中的老年人睡在靠近床缘时,要及时挡护,必要时为老年人向床内侧翻身,防止老年人坠床摔伤。3.加强协作。对体重较大、身材较高的老年人进行翻身或转移养老服务时,最好两人协作完成。(三)预防走失1.作为养老服务人员,不仅要让老年人生活无忧,而且要让老年人精神愉快,平时多向老年人嘘寒问暖,与他们交流谈心,让老年人感到温暖、亲近和依赖。2.为老年人制作一张身份卡。上写老年人姓名、住址、联系电话,缝在老年人的外套上。或者戴上有身份信息的腕带。3.保留老年人最近照片,万一发现老年人走失,立即组织寻找或报警。(四)预防噎食1.体位合适。老年人进餐时尽量采取坐位或半卧位,做到胃部不受压迫,使食物由食管较快地进入胃内。2.心情平静。进餐时,提前进行心理疏导,使老年人不忧虑、不急躁,保持心情舒畅,注意力集中。3.食物软烂。老年人的食物宜少而精,软而烂。避免进食生、冷、粗、硬的食物。吃稀食易呛的老年人,应把食物加工成糊状进行喂食。4.细嚼慢咽。老年人吃饭,不要催促,要让老年人细嚼慢咽。肉类、汤圆等食品要分割成小块让老年人慢慢进食,进食时每口食物不宜过多。5.适当喝水。为老年人准备水或稀粥,在进餐的过程中,不时地给老年人喂一口,以缓解老年人因唾液分泌不足而发生咀嚼困难或吞咽困难。(五)预防烫伤1使用热水袋时,盛水应不多于3/4的分量,要塞好活塞,检查热水袋无漏及无破裂,并加上袋套,方可使用,使用过程中加强巡视。2.为老年人泡脚,泡脚水维持在45℃左右即可。3.为老年人沐浴时,要先放冷水,再加热水调节水温,即使有水温加热调节装置,也要让热水先充分流出,测试水温在45℃左右后再冲洗老年人身体。4.对活动不灵或臂力不足的老年人,身旁禁忌放置热水瓶,所用开水由照护人员定时帮助解决。5.在老年人面前摆放开水或饭菜,温度保持在45℃左右。养老服务人员打开水或端热饭菜时要避开老年人。6.严禁老年人在床上吸烟,避免引燃被褥造成烫伤,更要避免引起火灾。7.严格控制糖尿病老年人的取暖和用热水温度。五、安全事故处置应急预案(一)老人突发急病送医应急预案1.目的老人发生疾病时,工作人员能及时果断采取有效的措施,处理突发事件,降低损伤程度。2.操作流程(1)当班人员发现或接收到老人突发疾病情况发生时,马上赶到现场,查看老人情况,同时立即通知医护小组进行急救(医生、护理主管、班组长),向行政总值班人员汇报;(2)经过评估小组决定①老人病情允许,医护小组共同商量,采取适当的措施,并叮嘱员工如何进行照顾护理,同时做好同室老人安抚工作;②老人病情情况紧急,工作人员配合医生就地进行抢救,根据医生、医护小组商量判断,拨打120急救派人陪同到医服务中心治疗;(3)通知老人家属,做好沟通和安慰工作;(4)护理主管对相关责任人对整件事情进行详细了解、记录,向中心主任汇报;(5)老人从医服务中心转回服务中心后工作人员按照医嘱照顾老人(给老人准备营养汤)直至老人身体情况稳定;(6)对整件事情发生的进行具体分析、总结,学习。3.注意事项(1)密切观察老人生命体征的变化(呼吸、血压、脉搏、瞳孔等);(2)稳定老人、家属的情绪,要求每位员工不得以个人名义向外扩散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3)如有家属来服务中心探视,由护理部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和接待工作;(4)如果有新闻媒体要求采访,必须经过中心主任同意,未经同意,任何人不得接受采访,以避免报道失实。(二)老人突发猝死时应急预案1.目的老人突发猝死时,工作人员能及时果断采取有效的措施,处理突发事件,保障老人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制定本预案。2.处置措施(1)发现或接收到老人突发猝死情况时,马上赶到现场,查看老人情况,立即通知医护小组(医生、护理主管、班组长)利用心脏拍击按摩、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就地抢救,向行政总值班人员汇报;(2)老人病情情况紧急,工作人员配合医生就地进行抢救,根据护小组商量判断,拨打120急救派人陪同到医服务中心治疗;(3)通知老人家属,做好沟通和安慰工作;(4)护理主管要求相关责任人对整件事情进行详细调查取证,记录,向中心主任汇报;(5)医服务中心医生出具了死亡证明书时,协助医护人员了解家属是否需要其他协助如殡仪馆服务等;(6)总结:对整个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总结。3.注意事项:(1)稳定老人、家属情绪,要求每位员工不得以个人名义向外扩散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2)如有家属来服务中心探视,由护理部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和接待工作;(3)如果有新闻媒体要求采访,必须经过中心主任同意,未经同意,任何人不得接受采访,以避免报道失实。(三)老人误吸、噎食应急预案1.目的为了在老人发生误吸、噎食等意外事故时,工作人员能果断采取积极有效的急救办法,挽救老人性命,保障老人健康。2.操作流程(1)当班人员发现老人有误吸、噎食情况发生时,要立即使用“余气冲击法”或将老人处于俯卧位,叩击背部,刺激喉部,尽可能排出吸入物,抢救老人生命;(2)同时,要其他工作人员帮忙通知医护小组,(医生、护理主管、护理组长)向行政总值班人员汇报,医护小组共同帮忙老人及时清理老人口腔内吸入物、呕吐物等;(3)医护小组商量决定:①老人情况已经稳定,医生对老人身体情况进行检查,叮嘱当班人员应该注意事项;②如果老人情况比较严重,必要时,立即拨打120,并派人陪同送医服务中心进行治疗;(4)与老人家属联系,做好沟通工作;(5)护理主管要求相关责任人对整件事情进行取证调查,记录,向中心主任汇报;(6)老人从医服务中心转回服务中心后,医护小组结合医嘱给出正确照顾老人的方法,(给老人准备营养汤)直至老人身体情况稳定;根据老人的实际吞咽情况,给予相应的饮食方法;(7)对整个事件进行分析、总结,再学习,尽量避免类似事情再次发生。3.注意事项(1)第一时间发现情况的员工要争分夺秒立即抢救老人;(2)稳定老人、家属情绪,要求每位员工不得以个人名义向外扩散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3)如有家属来服务中心探视,由护理部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和接待工作;(4)如果有新闻媒体要求采访,必须经过中心主任同意,未经同意,任何人不得接受采访,以避免报道失实。(四)老人坠床、摔倒时应急预案1.目的为了在老人发生坠床、摔倒等意外事故时,工作人员能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正确处理突发事件,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损伤,保障老人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制定本预案。2.操作流程(1)当班人员发现或接收到老人坠床、摔倒等情况发生时,马上赶到现场,查看老人情况,同时立即通知医护小组,(医生、护理主管、班组长),向行政总值班人员汇报,对老人生命体征进行初步检查(心跳、血压、疼痛情况等);(2)经过评估小组商量决定:①老人病情允许,医护小组共同检查老人受伤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并叮嘱员工如何进行照顾护理;②老人病情有变化,情况紧急,工作人员配合医生就地进行适当抢救,立刻拨打120急救派人陪同到医服务中心治疗;(3)通知老人家属,做好沟通和安慰工作;(4)护理主管要求相关责任人对整件事情进行调查取证,记录,向中心主任汇报;(5)老人从医服务中心转回服务中心后工作人员按照医嘱照顾老人(给老人准备营养汤)直至老人身体情况稳定;(6)总结:对整个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详细分析、总结,日常工作中开展进一步学习,尽量预防类似事情发生。3.注意事项(1)发现情况时,如老人疼痛厉害,严禁随意搬动老人;(2)老人没有去医服务中心治疗的,工作人员要随时观察老人病情变化;(3)稳定老人、家属情绪,要求每位员工不得以个人名义向外扩散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4)如有家属来服务中心探视,由护理部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和接待工作;(5)如果有新闻媒体要求采访,必须经过中心主任同意,未经同意,任何人不得接受采访,以避免报道失实。(五)老人发生烧烫伤时应急预案1.目的老人发生烧烫伤意外事件时,工作人员能及时、果断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老人受伤程度,保障老人生命安全。2.操作流程(1)发生烧伤时,护理员要马上扑灭火源;(2)老人发生烫伤时,护理员立即将老人脱离热源;(3)立即通知医护小组,向行政值班人员汇报;(4)帮老人剪除衣物,进行伤口处理,浸冷、冰水,持续用冷水冲洗;(5)医护小组判断后,根据老人受伤情况拨打120急救电话,派人送老人到医服务中心进行治疗;(6)通知老人家属,并告知老人详细情况,做好沟通、安抚工作;(7)护理主管要求相关责任人对整个事件进行了解、记录,向中心主任汇报;(8)老人从医服务中心转回服务中心后工作人员按照医嘱照顾老人,直至老人身体情况稳定;(9)对整个事件的发生进行具体分析、总结,学习。3.注意事项(1)照顾老人时,密切观察老人伤口,防止感染,谨防老人感冒等;(2)稳定老人、家属的情绪,要求每位员工不得以个人名义向外扩散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3)如有家属来服务中心探视,由护理部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和接待工作;(4)如果有新闻媒体要求采访,必须经过中心主任同意,未经同意,任何人不得接受采访,以避免报道失实。(六)老人触电时应急预案1.目的老人在发生触电情况时,能得到及时的救治,挽救生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2.操作流程(1)第一个发现老人触电的人员,立即切断电源,(手动切断电源或用木棍等)通知安全管理员;(2)检查老人身体情况,如老人发生心跳、呼吸停止等情况,立即就地进行心肺复苏抢救,通知医护小组,向行政值班人员汇报;(3)经医护小组工作人员判断后,根据老人受伤情况,拨打120急救电话派人送老人去医服务中心治疗;(4)向服务中心领导汇报,并跟踪事件全过程;(5)通知家属,并告知老人具体情况,做好沟通、安慰工作;(6)安全管理员和护理主管对整个事件进行详细了解,对事件发生地进行安全排查工作,找出事件发生原因,并记录;(7)向中心主任汇报情况;(8)老人从医服务中心转回服务中心后工作人员按照医嘱照顾老人(给老人准备营养汤)直至老人身体情况稳定;(9)对整个事件的发生进行具体分析、总结,学习。3.注意事项(1)在未切断电源前,不可接触触电者身体;(2)稳定老人、家属的情绪,要求每位员工不得以个人名义向外扩散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3)如有家属来服务中心探视,由护理部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和接待工作;(4)如果有新闻媒体要求采访,必须经过中心主任同意,未经同意,任何人不得接受采访,以避免报道失实。六、安全事故处置的注意事项(一)迅速处置,及时告知老年人突然发生意外事件时,要求养老服务人员迅速处置,并及时告知其他医护人协同实施抢救,减轻老年人的伤害程度。如当一名吞咽困难的老年人进食时,出现面部青现象,第一时间处置方法是迅速从老人口中掏取异物,尽可能保持老人的呼吸道通畅。(二)冷静稳重,操作熟练处置意外事件时应沉着冷静,切忌操之过急、混乱无序。处置期间应操作熟练,应对如,按应急处置流程及救治原则稳妥处理。如二级养老服务的老人入浴室洗澡后,在穿衣时不慎跌倒,在处置中第一时间应询问老人的情况,不急于扶起跌倒的老人;对存在呼吸难的老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为首要原则,维护老人的生命。(三)及时记录,保存完整在协同医护人员完成抢救工作后,养老服务人员应及时进行养老服务记录。记录应观、正确,并妥善保管,记录中避免出现涂改、伪造、销毁。(四)加强培训,提高技能意外事件发生后,应及时寻找其发生的原因,同时对养老服务人员在应急处置过程中现的技能不熟练等问题也应及时予以收集、分析,组织养老服务人员进行养老服务技能的训教育,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第三节事故灾难类事件应急预案一、火灾事故应急预案(一)目的为了及时有效的在火灾发生时,最大限度保护服务对象的安全,将损失减到最低程度,维护服务中心内秩序。(二)处理措施1.发现火灾后迅速判断火情,报119火警中心、120救护中心,向行政总值班汇报,并通知中心主任到现场进行指挥;2.服务中心内各楼面安全疏散引导员引导抢救服务对象,将服务对象安全疏散到安全的地方,护理主管及办公室人员在广场安抚、照顾服务对象;3.中心主任总指挥,后勤主管负责带领后勤部进行现场灭火;4.门卫接引消防队员到现场,并向其简单描述灾情;5.劝阻无关人员不得进入现场,如有伤亡服务对象立即由救护中心送至附近医院就医;6.由服务中心内行政人员负责保护现场,收集发生火灾时的证物,为事故调查提供依据;7.根据服务中心领导的要求,向上级主管报告,并总结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对安全隐患地进行重点排查。(三)注意事项1.工作人员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引起服务对象混乱;2.稳定服务对象情绪,不要留在危险地带,劝阻服务对象回火灾现场拿遗留物品;3.如有可能应尽力扑救,控制火势蔓延;4.除报警外,不使用电话;5.除不得已,不敲窗跳楼或随意开窗;6.离开现场时,应随手把经过的门关上;7.如被烟雾笼罩或眼见度低,应俯地沿墙慢慢爬行或去另一通道,应用湿毛巾包住口鼻等部位;8.发现因电失火决不能用水灭火;9.如正处在室内,发现烟从门缝进来,应先用手在门的上部试探一下,如感受很烫,说明门外正在燃烧,不要开门,应采取措施防止烟雾进入;10.疏散人员要走安全通道;11.服务对象疏散秩序按先自理服务对象,后全护理服务对象的原则,全护理服务对象在移动的过程中必须有护理员陪同。二、房屋、围墙倒塌等建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1.XX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发生房屋倒塌等建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