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标本采集技术课件_第1页
第12章 标本采集技术课件_第2页
第12章 标本采集技术课件_第3页
第12章 标本采集技术课件_第4页
第12章 标本采集技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护理技术(上册)供五年高职护理、助产等专业使用第12章标本采集技术第12章标本采集技术第12章标本采集技术标本采集是指采集人体的少许排泄物(尿、粪)、分泌物(痰、鼻分泌物、胃液、阴道分泌物)、呕吐物、血液、体液(脑脊液、胸水、腹水)和脱落细胞(食管、阴道)及组织等样品,通过实验室检查来反映机体正常的生理现象和病理改变,配合其他临床检查,对明确诊断、推测病程进展、制定防治措施、观察病情起着重要作用。第12章标本采集技术第1节标本采集的原则学习目标

1.说出标本采集的原则

2.阐述采集各种标本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3.能正确采集各种标本

4.严格遵守标本采集的原则,操作动作轻稳,态度认真,关爱患者第12章标本采集技术[案例]李先生,40岁,近三个月来,出现发热,T38。C左右,厌食、消瘦,体重下降7kg,出现刺激性咳嗽,持续痰中带血。既往有吸烟史30余年。根据医嘱护士要给李先生采集血、尿、大便等检验标本。请问:护士在采集标本时护士应遵循哪些原则?采集各种标本时应注意什么?

第12章标本采集技术标本采集的原则(-)遵照医嘱(二)充分准备(三)严格查对(四)正确采集(五)及时送检

采集各种标本均应按医嘱执行。凡对检验申请单有疑问应核实清楚后才执行。1.采集标本前应明确检验项目、检验目的及注意事项2.根据检验目的选择适当容器,容器外必须贴上标签(化验单附联)3.护士尚应作好自身准备采集前应认真查对医嘱,核对申请项目、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等。采集完毕及送检前应重复查对。采集标本要及时量准。凡细菌培养标本,应放入无菌容器内,在标本放入前,应先检查容器有无裂痕,瓶塞是否干燥,培养液是否合乎要求,有无混浊变质。采集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并应在使用抗生素前采集。若已使用,应在检验单上注明。标本采集后应及时送检(连同检验单),不应放置过久,以免标本变质影响检验结果。特殊标本还应注明采集时间。第12章标本采集技术小结准确的标本检验结果,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治疗和护理依据。而准确的检验结果有赖于护士正确地标本采集。因此,护士为了保证标本采集的正确,必须做到:①按医嘱采集标本;②做好评估、核对和解释工作;③采集方法正确,时间准确,收集标本保证标本的质量;④培养标本的采集应注意无菌操作。

第12章标本采集技术目标检测一.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符合标本采集的原则A.采集标本应按医嘱执行

B.选择好的容器外必须贴上标签C.采集标本时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D.凡细菌培养标本应立即予以采集E.标本采集后应及时送检2.下列哪项不属于标本采集的原则A.随时观察B.充分准备C.严格查对D.定时送检E.正确采集二、简答题阐述标本采集的原则。

第12章标本采集技术第2节各种标本采集法学习目标

1.说出血标本采集的目的

2.阐述血标本的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

3.叙述尿标本、粪标本的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

4.简述痰标本、咽拭子标本的采集方法

5.严格遵循查对制度,动作轻稳、体现爱心第12章标本采集技术一、血标本采集法(一)静脉血标本采集法[目的]

为患者采集、留取静脉血标本静脉血标本的种类:

(1)全血标本:用于测定血液中某些物质的含量(2)血清标本:用于测定血清酶、脂类、电解质和肝功能等(3)血培养标本:用于血液的细菌学检查第12章标本采集技术[评估]1.询问、了解患者是否按照要求进行采血前准备

2.评估患者局部皮肤及血管情况

3.了解采集血标本的种类及要求

[计划]1.护士准备

2.用物准备

3.患者准备

4.环境准备是否空腹等;向患者解释静脉采血的目的,取得患者配合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必要时戴手套;认真核对同静脉注射用物,注射盘内加5ml~10ml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或一次性采血针)、标本容器(干燥试管、抗凝管或血培养瓶或真空标本容器),按需要备酒精灯、火柴患者理解采集血标本的目的,愿意接受并配合,体位舒适病室整洁、安静、舒适、光线充足第12章标本采集技术[实施]1.操作步骤2.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及查对制度,避免感染与差错(2)作生化检验,应在患者空腹时采取,事先应通知患者早晨禁食水(3)根据不同的检验目的选择标本容器,并计算采血量备物核对、解释穿刺、取血注入整理送检血清标本:取下针头,将血液沿管壁缓慢注人干燥试管内,切勿将泡沫注入,避免震荡,防止溶血全血标本:将血液如上法注入盛有抗凝剂的试管内,立即轻轻摇动,使血液和抗凝剂混匀,防止血液凝固血培养标本:培养瓶有密封瓶和三角烧瓶两种第12章标本采集技术

一般血培养取血5ml,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采血量需增至10~15ml

(4)若患者正在进行静脉输液、输血,不宜在同侧手臂采血;严禁在输液、输血的针头处取血标本,以免影响检验结果(5)同时抽取几个项目的静脉血标本,一般注入容器的顺序为:血培养瓶→抗凝管→干燥试管,动作需迅速准确

(6)在采血过程中,应当避免导致溶血的因素;需要抗凝的血标本,应将血液与抗凝剂混匀第12章标本采集技术[评价]1.采集方法正确,及时送检

2.患者主动配合,体位舒适,无不良反应发生(二)动脉血标本采集法[目的]

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判断患者氧合情况,为治疗提供依据

第12章标本采集技术[评估]1.询问、了解患者身体状况,了解患者吸氧状况或者呼吸机参数的设置。

2.向患者解释动脉采血的目的及穿刺方法,取得患者配合。

3.评估患者穿刺部位皮肤及动脉搏动情况。[计划]1.护士准备

2.用物准备

3.患者准备

4.环境准备同静脉注射用物,注射盘内加5ml~10ml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或一次性动脉血气针)、肝素、无菌纱布、无菌软木塞(或专用凝胶针帽)第12章标本采集技术[实施]1.操作步骤2.注意事项(1)消毒面积应较静脉穿刺大,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预防感染(2)患者穿刺部位应当压迫止血至不出血为止备物核对、解释选动脉消毒吸肝素操作者准备桡动脉:穿刺点位于前掌侧腕关节上2cm动脉搏动明显处股动脉:穿刺点按股静脉定位法确定操作者立于穿刺侧,显露穿刺部位,常规消毒皮肤(范围大于5cm)先抽取少量(0.5ml)肝素,湿润注射器后排尽(或者使用专用血气针)操作者戴无菌手套或常规消毒左手的示指、中指,以固定欲穿刺的动脉的上下端穿刺、取血右手持注射器,在两指间垂直或与动脉走向呈40º迅速进针刺人动脉,动脉血自动顶入血气针内,一般需要1毫升左右;抽血毕,迅速拔出针头,立即将针尖斜面刺入橡皮塞或者专用凝胶针帽隔绝空气,将血气针轻轻转动,使血液与肝素充分混匀,立即送检同时用无菌纱布垂直按压穿刺部位5—10分钟整理送检第12章标本采集技术

(3)若患者饮热水、洗澡、运动,需休息30分钟后再取血,避免影响检查结果(4)做血气分析时注射器内勿有空气。(5)标本应当立即送检,以免影响结果。(6)有出血倾向者,谨慎采集动脉血标本。[评价]1.采集方法正确,及时送检。

2.患者主动配合,体位舒适,无不良反应发生。第12章标本采集技术二、尿标本采集法包括常规标本、12小时或24小时尿标本、尿培养标本[目的]1.常规尿标本用于检查尿液的常规指标

2.12或24小时尿标本用于作尿的各种定量检查

3.尿培养标本用于作尿液的细菌学检查第12章标本采集技术[评估]1.采集尿标本的种类及要求

2.患者年龄、病情、自理能力及有无影响标本采集的因素

3.患者的心理反应、认知及合作程度[计划]1.护士准备

2.用物准备①尿常规标本:容量在100ml以上的清洁容器②12或24小时尿标本:容量在3000ml左右的清洁带盖的大口容器,根据检验项,准备防腐剂第12章标本采集技术③尿培养标本:无菌试管(留取中段尿时,另备试管夹)、导尿术用物等

3.患者准备

4.环境准备[实施]1.操作步骤常规尿标本采集法

备物核对、解释留尿送检嘱患者将晨起第一次小便约1OOml留于清洁容器内第12章标本采集技术12h或24小时尿标本采集法

尿培养标本采集法

备物核对、解释留尿加防腐剂送检24小时尿标本:指导患者于晨7时排尿弃去后,开始留尿至次晨7时排出最后一次尿,将24小时全部尿液留于容器中送检12小时尿标本:方法同上,时间则自晚7时至次晨7时止将盛尿容器置于阴凉处,并根据检验要求加入防腐剂(表12-11),避免尿液久放变质备物核对、解释留尿送检整理导尿术留取法:见第7章第1节中段尿留取法:按导尿术要求清洁、消毒外阴;嘱患者自行排尿,弃去前段尿;用试管夹夹住无菌试管,接取中段尿5ml,塞紧塞子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致谢,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洗手第12章标本采集技术2.注意事项(1)常规尿标本留晨起第一次尿(2)不可将粪便混入尿液中,女患者月经期不宜留取尿标本。(3)昏迷或尿潴留患者可通过导尿术留取尿标本。(4)留取12小时或24小时尿标本,应做好交接班工作,督促并检查患者正确留取。(5)留取尿培养标本时,应严格无菌操作,并注意膀胱充盈,使尿液在膀胱内贮存6~8h。第12章标本采集技术[评价]1.正确执行查对制度,严格无菌操作。

2.患者主动配合,体位舒适。采集方法正确,及时送检,结果准确。第12章标本采集技术三、粪便标本采集法包括常规标本、隐血标本、寄生虫及虫卵标本和粪培养标本。第12章标本采集技术[目的]1.常规标本:用于检查粪便的性状、颜色、混合物及寄生虫等。

2.隐血标本:用于检查粪便内肉眼不能观察到的微量血液(每日出血量<5ml)。

3.寄生虫及虫卵标本:用于检查寄生虫成虫、幼虫及虫卵。

4.培养标本:用于检查粪便中的致病菌。第12章标本采集技术[评估]1.采集粪便标本的种类及要求

2.患者年龄、病情、自理能力及有无影响标本采集的因素

3.患者的心理反应、认知及合作程度[计划]1.护士准备

2.用物准备根据采集标本种类准备第12章标本采集技术①常规标本:蜡纸盒或容器(如小瓶或塑料盒)、竹签②隐血标本:蜡纸盒、竹签③寄生虫及虫卵标本:带盖容器或便器、竹签④培养标本:粪便培养管或无菌蜡纸盒、无菌竹签或长棉签

3.患者理解采集粪便标本的目的,愿意接受并配合

4.环境准备第12章标本采集技术[实施]1.操作步骤常规标本采集法

备物核对、解释留取标本送检隐血标本采集法成形便:

用棉签取少量异常粪便(约蚕豆大小)放人蜡纸盒腹泻者:

应取粘液部分水样便:

应盛于容器中按常规标本采集法留取粪便标本,其他要求见第6章第12章标本采集技术备物核对、解释留取标本寄生虫及虫卵标本采集法送检·根据检验目的采取不同的方法:①检查寄生虫卵时,应在不同部位取带血及粘液的粪便标本5-10g②服驱虫剂后或作血吸虫孵化检查,应留取全部粪便③检查阿米巴原虫,应在采集前将容器用热水加温,便后连同容器立即送检(因阿米巴原虫在低温环境下可失去活力而难以查到)培养标本采集法备物核对、解释留取标本整理送检

嘱患者排便于便盆中,用无菌棉(竹)签取带脓血或黏液的粪便少许,放置粪便培养管或无菌蜡纸盒中如患者无便意,可用无菌长棉签蘸取无菌生理盐水,由肛门插入约6-7cm,沿一方向边旋转边退出棉签,置于无菌培养管中,塞紧第12章标本采集技术2.注意事项(1)标本应及时送检。(2)留取培养标本时,应注意无菌操作。[评价]1.正确执行查对制度。

2.患者主动配合,采集方法正确,及时送检。第12章标本采集技术四、痰标本采集法包括常规痰标本、24小时标本、培养标本。[目的]1.常规痰标本:用于检查细菌、虫卵或癌细胞等(如涂片可找到革兰氏阳性肺炎链球菌、肺吸虫卵或癌细胞)。

2.24h痰标本:用于检查1天的痰量,并观察痰液的性状,协助诊断。

3.痰培养标本:用于检查痰液中的致病菌。第12章标本采集技术

[评估]1.采集痰标本的种类及要求

2.询问、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向患者解释,取得配合

3.观察患者口腔黏膜有无异常和咽部情况

[计划]1.护士准备

2.用物准备

3.患者理解采集痰液标本的目的,愿意接受并配合。

4.环境准备第12章标本采集技术[实施]1.操作步骤

常规痰标本采集法

备物核对、解释留取标本送检备物核对、解释留取标本送检24h痰标本采集法

指导或者帮助患者按要求排痰(晨起后漱口,然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盛于清洁容器内)为人工辅助呼吸者吸痰时,要带无菌手套,将痰液收集器连接在负压吸引器上,正确留取标本标本及时送检,如找癌细胞应立即送检,也可用95%乙醇或用1O%甲醛固定后送检嘱患者将24h(晨7时至次晨7时)的痰液全部留置于清洁容器内第12章标本采集技术备物核对、解释留取标本送检培养标本采集法于清晨嘱患者先用朵贝尔溶液漱口,再用清水漱口(以免混入口腔中细菌),深吸气后用力咳嗽,将痰吐入无菌培养盒内,加盖昏迷患者,可用吸痰管,外接大号注射器抽吸痰液。也可用吸引器吸取,在吸引器吸管中段接一特殊无菌瓶(图12-4),无菌瓶两侧各有一开口小管,其中一管接吸痰管,另一管接吸引器,开动吸引器后痰液即被吸进瓶内第12章标本采集技术2.注意事项(1)护士在采集过程中要选择正确的容器(2)采集痰标本时,避免交叉感染(3)留取24小时痰液时,要注明起止时间(4)培养标本采集应于清晨收集(5)患者做痰培养及痰找瘤细胞检查时,应及时送检

[评价]1.正确执行查对制度。

2.患者主动配合,采集方法正确,及时送检。第12章标本采集技术五、咽试子标本采集法[目的]

取患者咽部及扁桃体分泌物做细菌培养。[评估]1.采集标本的要求

2.了解患者病情、口腔黏膜和咽部感染情况

3.向患者解释,取得配合第12章标本采集技术[计划]1.护士准备

2.用物准备

3.患者准备

4.环境准备[实施]1.操作步骤

点燃酒精灯后,让患者用清水漱口,嘱患者张口,发“啊”音(必要时用压舌板)取出培养管中的拭子轻柔、迅速地擦拭两腭弓、咽及扁桃体上的分泌物。如作真菌培养时,须在溃疡面上采集分泌物。将试管口在酒精灯火焰上消毒,然后将拭子插入试管中,塞紧瓶塞备物核对、解释留取标本整理送检第12章标本采集技术2.注意事项(1)取标本时动作应敏捷、轻柔,最好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采集标本(2)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瓶口消毒,保持容器无菌。[评价]1.正确执行查对制度。

2.患者主动配合,采集方法正确,及时送检第12章标本采集技术六、呕吐物标本采集留取呕吐物标本,可用于协助诊断消化系统疾病,也可用于明确中毒患者毒物的种类、性质等。当患者呕吐时,用弯盘或痰杯接取后及时送检;中毒患者洗胃,第一次抽取的胃液留标本送验。第12章标本采集技术表12-11常用防腐剂的作用及方法名称作用用法举例甲醛固定尿中有机成分,防腐24h尿液中加40%甲醛1~2ml爱迪氏计数类固醇防止尿中激素被氧化,防腐24h尿液中加5~10ml17-羟类固醇、17-酮类固醇甲苯保持尿液的化学成分不变在100ml加0.5%~1%甲苯2ml(甲苯应在第一次尿液倒入后再加,使之形成薄膜覆盖于尿液表面,防止细菌污染)尿蛋白定量,尿糖定量,钠、钾、氯、肌酐、肌酸的定量检查第12章标本采集技术小结正常的生理平衡反应在血液、体液、分泌物及局部脱落下来的成分或细胞形态上,当人体某个部位或器官由于某种因素刺激发生病变时,其病理生理或病理组织的变化能影响这些成分发生变化。因此,通过标本检查,可以观察到这些平衡的破坏。因此,标本采集技术是护士必须掌握的一项操作技能。本章节主要介绍了血、尿、粪痰等标本的采集方法、要求、注意事项等。第12章标本采集技术目标检测

一、选择题1.患者陈某,女,50岁,外伤后,昏迷伴尿路感染,医嘱尿培养十药敏试验,留取尿标本的方法是A.导尿术B.留取中段尿C.嘱患者留晨尿D.收集24h尿E.随机留尿100ml2.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作血培养时,采血标本最适宜的时间应在A.发热时,抗生素应用后B.发热后,抗生素应用后C.发热时,抗生素应用前D.发热前,抗生素应用后E.任何时间均可3.采集12小时尿标本时,下列哪项不正确A.应备带盖广口瓶B.容器应放阴凉处C.应加防腐剂D.取早晨7时至晚上7时的尿E.应向患者说明4.常规痰标本采集,不包括下列哪项A.晨起漱口后采集B.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痰液C.盛于清洁容器内D.留置24小时送检E.如找癌细胞,应立即送检

第12章标本采集技术目标检测

5.留取中段尿宜选择在A.空腹时B.安静时C.任何时候D.有尿意时E.在控制饮食时6.尿常规检查需何时留取尿标本A.饭前半小时

B.晨起第一次尿

C.12h尿

D.24h尿

E.随时收集尿液7.留取中段尿的正确方法是A.尿量不宜太多,3ml即可

B.尿内勿混有消毒液

C.女性患者须取坐位

D.必须留取晨起第一次尿

E.用干燥试管留取尿液8.检查粪便中的寄生虫卵应A.取中间部位的粪便

B.取边缘部位的粪便

C.取不同部位的粪便D.随机取少许粪便

E.留取全部粪便9.关于咽拭子培养,下列哪项错误A.采集咽部、两侧腭弓及扁桃体分泌物

B.用无菌咽拭子培养管留取标本C.患者先漱口D.长棉签蘸无菌生理盐水擦溃疡面采集E.真菌培养须在口腔溃疡面采集第12章标本采集技术目标检测

10.患者张某,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需作血培养检查,护士应给患者采血多少为宜A.2ml

B.4ml C.6ml

D.8ml E.10ml11.采集血标本测血糖含量,正确的是A.饭后2h采血

B.标本容器用抗凝试管

C.从输液针头处抽血D.采血后将针头靠近管壁缓慢注入

E.血液注入试管后不能摇动12.下列关于血标本采集法的描述,错误的是A.血清标本应避免震荡,防止溶血

B.全血标本采集后注入抗凝管,轻轻摇匀C.血气分析需用加盖抗凝管

D.严禁在输血针头处采集血标本E.做CO2结合力的测定时,用普通抗凝管,测定结果偏高13.关于标本采集,错误的是A.尿糖定性,留12h尿标本

B.尿妊娠试验,留清晨第一次尿C.痰培养标本,采集前先漱口

D.大便查阿米巴原虫,便盆应先加温E.咽拭子培养,在扁桃体及咽部取分泌物

第12章标本采集技术目标检测

14.采集血清标本作肝功能检查,以下哪项不妥A.用干燥试管

B.在清晨空腹抽血C.顺管壁将血液注入试管D.注入血液速度宜缓慢

E.轻轻摇动试管防止血凝固15.生化检验的血标本应在什么时候采集A.清晨空腹B.餐前30minC.餐后2h

D.临睡前E.没有时间限制16.有关血培养标本采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标本须放入无菌容器中B.抽取过程应避免污染

C.应选择有抗凝剂的特殊器皿

D.采集时间应在患者使用抗生素之前E.标本容器内不可混入其它药物17..服驱虫剂后检验便标本的正确方法为A.取粪便颜色异常部分B.取全部粪便C.取中段粪便D.取不同部位粪便

E.取5~10g粪便

第12章标本采集技术目标检测

10.患者张某,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需作血培养检查,护士应给患者采血多少为宜A.2ml

B.4ml C.6ml

D.8ml E.10ml11.采集血标本测血糖含量,正确的是A.饭后2h采血

B.标本容器用抗凝试管

C.从输液针头处抽血D.采血后将针头靠近管壁缓慢注入

E.血液注入试管后不能摇动12.下列关于血标本采集法的描述,错误的是A.血清标本应避免震荡,防止溶血

B.全血标本采集后注入抗凝管,轻轻摇匀C.血气分析需用加盖抗凝管

D.严禁在输血针头处采集血标本E.做CO2结合力的测定时,用普通抗凝管,测定结果偏高13.关于标本采集,错误的是A.尿糖定性,留12h尿标本

B.尿妊娠试验,留清晨第一次尿C.痰培养标本,采集前先漱口

D.大便查阿米巴原虫,便盆应先加温E.咽拭子培养,在扁桃体及咽部取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