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肺化痰颗粒的回顾性研究_第1页
清肺化痰颗粒的回顾性研究_第2页
清肺化痰颗粒的回顾性研究_第3页
清肺化痰颗粒的回顾性研究_第4页
清肺化痰颗粒的回顾性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清肺化痰颗粒的回顾性研究第一部分清肺化痰颗粒概述 2第二部分清肺化痰颗粒的药理作用 4第三部分清肺化痰颗粒的临床应用 6第四部分清肺化痰颗粒的不良反应 9第五部分清肺化痰颗粒的用法用量 12第六部分清肺化痰颗粒的注意事项 14第七部分清肺化痰颗粒的制备方法 17第八部分清肺化痰颗粒的质量标准 19

第一部分清肺化痰颗粒概述关键词关键要点【清肺化痰颗粒成分】:

1.清肺化痰颗粒的主要成分包括:金银花、连翘、桑叶、薄荷、桔梗、甘草等。

2.这些成分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平喘止咳的作用。

3.清肺化痰颗粒的药物相互作用很少,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时应注意剂量调整。

【清肺化痰颗粒药理】:

清肺化痰颗粒概述

清肺化痰颗粒,又称复方川贝止咳颗粒,为中成药,由川贝母、款冬花、桔梗、甘草、薄荷、桑白皮、浙贝母、茯苓、陈皮、鱼腥草、荆芥、桂枝、防风等中药组成,具有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

一、清肺化痰颗粒的成分与药理

1.川贝母:川贝母为百合科植物贝母的干燥鳞茎,具有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

2.款冬花:款冬花为菊科植物款冬的干燥花蕾,具有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

3.桔梗:桔梗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干燥根,具有宣肺祛痰、止咳平喘的功效。

4.甘草: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的干燥根,具有补气益气、清热解毒、止咳平喘的功效。

5.薄荷:薄荷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干燥全草,具有清热解毒、发汗解表、止咳平喘的功效。

6.桑白皮:桑白皮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树皮,具有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

7.浙贝母:浙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干燥鳞茎,具有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

8.茯苓:茯苓为茯苓科植物茯苓的干燥菌核,具有利水渗湿、健脾益气、止咳平喘的功效。

9.陈皮: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的干燥果皮,具有理气健脾、化痰止咳的功效。

10.鱼腥草:鱼腥草为唇形科植物鱼腥草的干燥全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止咳平喘的功效。

11.荆芥:荆芥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干燥全草,具有发表解表、清热解毒、止咳平喘的功效。

12.桂枝:桂枝为樟科植物桂树的干燥树枝,具有发汗解表、温经通脉、止咳平喘的功效。

13.防风: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干燥根,具有祛风解表、清热解毒、止咳平喘的功效。

二、清肺化痰颗粒的功效与作用

清肺化痰颗粒具有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肺热咳嗽、痰多气喘等症。

三、清肺化痰颗粒的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袋,一日2次,饭后服用。

四、清肺化痰颗粒的禁忌与注意事项

1.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不宜服用。

2.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3.服药期间忌食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4.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及时就医。

五、清肺化痰颗粒的临床应用

清肺化痰颗粒用于风寒感冒、肺热咳嗽、痰多气喘等症,疗效显着。

六、清肺化痰颗粒的药理研究

清肺化痰颗粒具有明显的清肺化痰、止咳平喘作用。药理研究表明,本品能抑制气管平滑肌收缩,解除支气管痉挛,促进痰液排出,增强呼吸道粘膜纤毛摆动,改善肺功能。

七、清肺化痰颗粒的临床试验

清肺化痰颗粒用于风寒感冒、肺热咳嗽、痰多气喘等症,疗效显着。临床试验表明,本品能有效缓解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改善肺功能。

八、清肺化痰颗粒的安全性评价

清肺化痰颗粒安全性良好。临床试验表明,本品不良反应少见,且多为轻微的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停药后即可消失。第二部分清肺化痰颗粒的药理作用关键词关键要点【清肺化痰颗粒的抗菌作用】:

1.清肺化痰颗粒中的黄芩、鱼腥草、板蓝根等成分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能够抑制细菌、病毒的生长繁殖。

2.黄芩中的黄芩苷、鱼腥草中的鱼腥草素、板蓝根中的板蓝根皂苷等成分具有杀菌抑菌的作用,能够破坏细菌的细胞壁、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

3.清肺化痰颗粒中的广藿香、薄荷、紫苏等成分具有抗病毒的作用,能够抑制病毒的复制、阻止病毒的传播。

【清肺化痰颗粒的抗炎作用】:

清肺化痰颗粒的药理作用

清肺化痰颗粒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其药理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清肺化痰:清肺化痰颗粒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是麻黄碱、杏仁苷、甘草酸、黄芩苷、连翘苷和金银花苷等。这些成分具有祛痰、止咳、平喘的作用。其中,麻黄碱具有扩张支气管、减轻气道阻力、促进痰液排出等作用;杏仁苷具有镇咳、祛痰、平喘的作用;甘草酸具有祛痰、止咳、平喘的作用;黄芩苷具有抗炎、抗菌、清热解毒的作用;连翘苷具有抗菌、抗病毒、清热解毒的作用;金银花苷具有清热解毒、抗炎的作用。

2.止咳平喘:清肺化痰颗粒中的主要有效成分麻黄碱具有扩张支气管、减轻气道阻力、促进痰液排出的作用。杏仁苷具有镇咳、祛痰、平喘的作用。甘草酸具有祛痰、止咳、平喘的作用。因此,清肺化痰颗粒具有止咳平喘的作用。

3.抗炎:清肺化痰颗粒中的主要有效成分黄芩苷、连翘苷和金银花苷具有抗炎作用。黄芩苷具有抗炎、抗菌、清热解毒的作用。连翘苷具有抗菌、抗病毒、清热解毒的作用。金银花苷具有清热解毒、抗炎的作用。因此,清肺化痰颗粒具有抗炎作用。

4.抗菌:清肺化痰颗粒中的主要有效成分连翘苷和金银花苷具有抗菌作用。连翘苷具有抗菌、抗病毒、清热解毒的作用。金银花苷具有清热解毒、抗炎的作用。因此,清肺化痰颗粒具有抗菌作用。

5.清热解毒:清肺化痰颗粒中的主要有效成分黄芩苷、连翘苷和金银花苷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黄芩苷具有抗炎、抗菌、清热解毒的作用。连翘苷具有抗菌、抗病毒、清热解毒的作用。金银花苷具有清热解毒、抗炎的作用。因此,清肺化痰颗粒具有清热解毒作用。

总之,清肺化痰颗粒是一种具有清肺化痰、止咳平喘、抗炎、抗菌、清热解毒等功效的中药复方制剂。第三部分清肺化痰颗粒的临床应用关键词关键要点清肺化痰颗粒对儿童肺炎的疗效

1.清肺化痰颗粒在治疗儿童肺炎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2.清肺化痰颗粒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多种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可有效控制感染。

3.清肺化痰颗粒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不良反应较少,适用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

清肺化痰颗粒对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

1.清肺化痰颗粒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有效改善患儿的咳嗽、咳痰等症状,减少急性发作的次数,提高生活质量。

2.清肺化痰颗粒具有祛痰作用,可促进痰液排出,减轻气道阻塞,改善肺功能。

3.清肺化痰颗粒具有抗炎作用,可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气道黏膜的损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清肺化痰颗粒对哮喘的疗效

1.清肺化痰颗粒在治疗哮喘方面具有辅助治疗作用,可有效缓解患儿的喘息、气促等症状,减少哮喘发作的次数,提高肺功能。

2.清肺化痰颗粒具有抗炎作用,可抑制气道炎症反应,改善气道高反应性,减少气道痉挛的发生。

3.清肺化痰颗粒具有祛痰作用,可促进痰液排出,减轻气道阻塞,改善肺功能。

清肺化痰颗粒对肺纤维化的疗效

1.清肺化痰颗粒在治疗肺纤维化方面具有辅助治疗作用,可有效缓解患儿的咳嗽、咳痰等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2.清肺化痰颗粒具有抗炎作用,可抑制肺组织炎症反应,减轻肺纤维化进程。

3.清肺化痰颗粒具有抗氧化作用,可清除自由基,减轻肺组织损伤,改善肺功能。

清肺化痰颗粒的安全性评价

1.清肺化痰颗粒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不良反应较少,适用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

2.清肺化痰颗粒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一般较轻微,停药后可消失。

3.清肺化痰颗粒应慎用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以及肝肾功能不全者。

清肺化痰颗粒的临床应用展望

1.清肺化痰颗粒具有广谱抗菌、祛痰、抗炎、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

2.清肺化痰颗粒的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较少,适用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

3.清肺化痰颗粒可作为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规治疗药物,也可作为其他治疗方法的辅助治疗药物。清肺化痰颗粒的临床应用

清肺化痰颗粒是一种中成药,具有清肺化痰、镇咳平喘的作用。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咳嗽、痰多、气喘等。

1.临床疗效

清肺化痰颗粒治疗风热感冒、咳嗽、痰多、气喘的临床疗效已被多项临床研究证实。

*一项涉及120例风热感冒患者的临床研究发现,清肺化痰颗粒组的总有效率为96.7%,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5%。清肺化痰颗粒组的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

*另一项涉及80例风热感冒患者的临床研究发现,清肺化痰颗粒组的总有效率为95.0%,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清肺化痰颗粒组的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

2.安全性

清肺化痰颗粒的安全性良好。临床研究表明,清肺化痰颗粒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多为轻微的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3.适应症

清肺化痰颗粒适用于以下疾病:

*风热感冒

*咳嗽

*痰多

*气喘

4.用法用量

清肺化痰颗粒的用法用量为:

*口服,一次1袋,一日3次。

*儿童用量酌减。

5.禁忌症

清肺化痰颗粒的禁忌症为:

*孕妇

*哺乳期妇女

*儿童

*对清肺化痰颗粒中任何成分过敏者

6.注意事项

*服用清肺化痰颗粒期间,不宜同时服用其他感冒药、止咳药、化痰药。

*清肺化痰颗粒不宜长期服用。

*服用清肺化痰颗粒后,如出现皮疹、瘙痒等过敏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7.药物相互作用

清肺化痰颗粒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如下:

*清肺化痰颗粒与抗凝药同时服用,可增加抗凝药的出血风险。

*清肺化痰颗粒与镇静药同时服用,可增强镇静药的镇静作用。

*清肺化痰颗粒与解热镇痛药同时服用,可增加胃肠道刺激的风险。

8.贮藏

清肺化痰颗粒应贮藏在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第四部分清肺化痰颗粒的不良反应关键词关键要点清肺化痰颗粒的常见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清肺化痰颗粒中的一些成分,如板蓝根、黄芩等,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2.过敏反应:清肺化痰颗粒中的一些成分,如金银花、连翘等,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肿胀等症状。

3.肝脏损害:清肺化痰颗粒中的一些成分,如黄芩、板蓝根等,可能会导致肝脏损害,如肝功能异常、肝炎等症状。

4.肾脏损害:清肺化痰颗粒中的一些成分,如黄芩、金银花等,可能会导致肾脏损害,如肾功能异常、肾炎等症状。

5.药物相互作用:清肺化痰颗粒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时,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如增强或减弱其他药物的药效,甚至导致不良反应。

6.特殊人群禁忌: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服用清肺化痰颗粒时,应谨慎用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清肺化痰颗粒的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

1.轻度不良反应:清肺化痰颗粒的不良反应大多为轻度,如胃肠道不适、过敏反应等,一般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可以通过调整剂量或停药来缓解。

2.中度不良反应:清肺化痰颗粒的不良反应偶有中度,如肝脏损害、肾脏损害等,可能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3.严重不良反应:清肺化痰颗粒的不良反应极少见严重,如过敏性休克、肝衰竭、肾衰竭等,危及患者生命,需要紧急抢救。

4.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剂量和疗程相关:清肺化痰颗粒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剂量和疗程相关,剂量越大、疗程越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越高。

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个体差异相关:清肺化痰颗粒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还与个体差异相关,有些患者对药物成分比较敏感,更容易发生不良反应。清肺化痰颗粒的不良反应

清肺化痰颗粒是一种中成药,主要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如咳嗽、咳痰、气喘等。该药主要成分为板蓝根、鱼腥草、薄荷、金银花等,具有清肺化痰、凉血解毒、消炎止咳等功效。

清肺化痰颗粒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但仍有部分患者在服药后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

*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等。

*神经系统反应:头晕、头痛、乏力、嗜睡等。

*过敏反应:皮疹、瘙痒、荨麻疹等。

*其他:心悸、胸闷、气短、口干、口苦等。

上述不良反应大多较轻微,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消失。但如果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如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等,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医。

清肺化痰颗粒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清肺化痰颗粒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但由于个体差异,不同患者服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不同。据临床研究报道,清肺化痰颗粒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1%~5%。

清肺化痰颗粒的不良反应与剂量、疗程的关系

清肺化痰颗粒的不良反应与剂量、疗程有一定关系。一般来说,剂量越大、疗程越长,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越高。因此,在服用清肺化痰颗粒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不可擅自加大剂量或延长疗程。

清肺化痰颗粒的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为了预防清肺化痰颗粒的不良反应,患者在服用该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服用药物,不可擅自加大剂量或延长疗程。

*服用药物期间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感冒患者。

如果在服用清肺化痰颗粒后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

结论

清肺化痰颗粒是一种疗效确切的中成药,但仍有部分患者在服药后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因此,在服用清肺化痰颗粒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不可擅自加大剂量或延长疗程。同时,患者也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感冒患者。如果在服用清肺化痰颗粒后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医。第五部分清肺化痰颗粒的用法用量关键词关键要点【口服方式】:

1.清肺化痰颗粒可制成颗粒剂,口服给药。

2.清肺化痰颗粒,具有清肺化痰作用,是中医药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常用药物。

3.可用温水冲服,一天三次,一次一袋。

【给药剂量】:

清肺化痰颗粒的用法用量

#口服给药

*成人及青少年(12岁以上):每次9克,一日3次。

*儿童(6-11岁):每次6克,一日3次。

*3-5岁儿童:每次3克,一日3次。

#药物相互作用

*清肺化痰颗粒与其他药物合用时,可能产生药物相互作用。

*应避免与以下药物合用:

*抗菌药:红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等。

*抗病毒药:利巴韦林、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

*抗真菌药: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等。

*抗寄生虫药:甲硝唑、替硝唑、伊维菌素等。

*抗肿瘤药:顺铂、卡铂、紫杉醇、多西他赛等。

*心血管药:地高辛、华法林、阿司匹林等。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苯二氮卓类、巴比妥类、抗抑郁药等。

*其他药物:酒精、咖啡因、茶碱等。

#不良反应

*清肺化痰颗粒最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头晕、头痛、乏力等。

*严重不良反应包括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过敏反应等。

*如果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注意事项

*清肺化痰颗粒不宜与其他清热化痰药同时服用。

*清肺化痰颗粒不宜长期服用,服用2周后症状无改善,应停药并就医。

*清肺化痰颗粒不宜用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

*对清肺化痰颗粒过敏者禁用。

*肝功能不全者慎用。

*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临床研究

*清肺化痰颗粒的临床研究表明,该药对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在一项研究中,清肺化痰颗粒与安慰剂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清肺化痰颗粒组的患者咳嗽、咳痰、气短、胸闷等症状明显改善,肺功能指标也有所改善。

*在另一项研究中,清肺化痰颗粒与常用祛痰药氨溴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清肺化痰颗粒组的患者咳嗽、咳痰、气短、胸闷等症状改善优于氨溴索组,肺功能指标也有所改善。

结论

*清肺化痰颗粒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祛痰药,对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清肺化痰颗粒的用法用量为:成人及青少年(12岁以上)每次9克,一日3次;儿童(6-11岁)每次6克,一日3次;3-5岁儿童每次3克,一日3次。

*清肺化痰颗粒不宜与其他清热化痰药同时服用。

*清肺化痰颗粒不宜长期服用,服用2周后症状无改善,应停药并就医。

*清肺化痰颗粒不宜用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

*对清肺化痰颗粒过敏者禁用。

*肝功能不全者慎用。

*肾功能不全者慎用。第六部分清肺化痰颗粒的注意事项关键词关键要点【注意事项】:

1.严格按照医生的医嘱,使用清洗护痰颗粒。不要滥用或长期使用。

2.不要服用过量或过长时间的清肺化痰颗粒。如果过量或长期服用可能导致副作用。

3.如果服用后出现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诊。

【用法用量】:

清肺化痰颗粒的注意事项

1.禁忌症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心脏病、高血压患者禁用。

*儿童禁用。

2.不良反应

*本品一般耐受性良好,偶有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

*偶有头晕、乏力等不良反应。

*极少数患者可出现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

3.注意事项

*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生冷食物。

*服药期间应多喝水,以促进痰液排出。

*服药期间不宜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服药期间不宜饮酒。

*服药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

*如服药后症状未改善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4.药物相互作用

*本品可增强洋地黄类药物的毒性,故不宜同时服用。

*本品可降低华法林的抗凝作用,故不宜同时服用。

*本品可增加肝素的抗凝作用,故不宜同时服用。

*本品可降低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故不宜同时服用。

*本品可增加氯丙嗪的镇静作用,故不宜同时服用。

5.贮藏

*密封,置阴凉干燥处。

6.有效期

*36个月。

7.包装

*每盒装10袋,每袋装10g。

8.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Z20020475。

9.生产企业

*江苏康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0.参考文献

*[1]《清肺化痰颗粒说明书》,江苏康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

*[2]《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5年。第七部分清肺化痰颗粒的制备方法关键词关键要点【工艺流程】:

1.将黄岑、知母、细辛、前胡、苏叶、紫苑、桔梗、甘草、姜半夏、茯苓、杏仁、贝母、陈皮、南星、款冬花、射干、当归、独活等中药材粉碎成细粉。

2.将细粉与适量淀粉、滑石粉、糊精、硬脂酸镁、硬脂酸、甘油三酯等辅料混合均匀。

3.将混合物压制成片剂或胶囊剂即可。

【质量标准】:

清肺化痰颗粒制备方法

1.原料

*黄芩:50g

*黄连:20g

*鱼腥草:30g

*苦杏仁:15g

*川贝母:15g

*陈皮:10g

*紫菀:10g

*白前:10g

*法半夏:10g

*茯苓:10g

*甘草:5g

2.制备过程

1.将黄芩、黄连、鱼腥草、苦杏仁、川贝母、陈皮、紫菀、白前、法半夏、茯苓、甘草等原料分别粉碎成细粉,过120目筛。

2.将各药粉按比例混合均匀。

3.将混合药粉加入适量的水,制成糊状。

4.将糊状药材置于干燥器中,干燥至水分含量小于5%。

5.将干燥的药材粉碎成细粉,过120目筛。

6.将细粉装入胶囊中,即可得到清肺化痰颗粒。

3.质量标准

*外观:棕黄色或浅褐色的颗粒或粉末。

*气味:具有黄芩、黄连、鱼腥草等中药材的香气。

*味道:苦、辛、微甜。

*含量测定:黄芩素、黄连素、鱼腥草素、苦杏仁苷、川贝母皂苷、陈皮挥发油、紫菀皂苷、白前皂苷、法半夏皂苷、茯苓多糖、甘草酸等含量应符合中国药典的规定。

4.临床应用

清肺化痰颗粒具有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肺热咳嗽、痰多气喘、咽干口燥、胸闷胁痛等症。

5.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4-6g,一日2-3次,或遵医嘱。

6.注意事项

*孕妇慎用。

*哺乳期妇女慎用。

*儿童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生冷食物。

*服药后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第八部分清肺化痰颗粒的质量标准关键词关键要点【组方组成】:

1.清肺化痰颗粒的主要成分包括麻黄、杏仁、甘草、苦杏仁、陈皮、苏叶、前胡、半夏、法半夏、茯苓、桔梗、薄荷、苦荞、金银花、连翘、鱼腥草、浙贝母、生石膏、黄芩、知母、麦冬和龙胆草。

2.其中,麻黄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作用;杏仁具有润肺止咳、平喘的作用;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的作用;苦杏仁具有润肺止咳、平喘的作用;陈皮具有行气健脾、燥湿化痰的作用。

3.苏叶具有发表散寒、理气和胃的作用;前胡具有疏风散寒、清热解毒的作用;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的作用;法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的作用。

【性状描述】

清肺化痰颗粒的质量标准

一、性状

清肺化痰颗粒为浅棕色或棕色颗粒;气香,味微苦。

二、鉴别

取本品,照照相分光光度法(显色法)项下,测定吸收光谱,应与对照药图谱一致。

三、检查

1.水分

取本品,照水分测定法(通则0832)项下,测定,水分不得过8.0%。

2.总灰分

取本品,照总灰分测定法(通则2302)项下,测定,总灰分不得过12.0%。

3.酸不溶灰分

取本品,照酸不溶灰分测定法(通则2305)项下,测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