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高中语文备考-作文运用人物素材的方法_第1页
2023-2024高中语文备考-作文运用人物素材的方法_第2页
2023-2024高中语文备考-作文运用人物素材的方法_第3页
2023-2024高中语文备考-作文运用人物素材的方法_第4页
2023-2024高中语文备考-作文运用人物素材的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高中语文备考-作文运用人物素材的方法2023高中语文备考-作文运用人物素材的方法

高考作文题,材料中人物出现频率很高;考生在写作时也喜欢运用人物素材,有的凝视古人在历史长河中散发的光芒,有的关注新涌现的可歌可泣的人物,有的偏爱平凡人的市井烟火气,等等。

想运用好人物素材,在考场中突围、出奇制胜,是需要“变形"技巧的。

人物素材是备考价值的素材之一,具有易于识记、应用范围广等优点,运用好了,能明显提升作文质量,给阅卷老师以内容充实、材料丰富、论据充足的美好印象。综观近年来的高考满分作文,考生在运用人物素材上都具有一定的特色:或略写,或详写;或用单一人物演绎,或综合运用多个人物;或拿来当论据支撑观点,或解读人物别有寄托……这些手法都值得我们借鉴。

一、抓住人物特点,开头结尾点明

写进作文里的人物,一定要首先想好特点,人物的特点可以从他的年龄、生活背景、外貌、语言、动作、兴趣爱好、性格等方面去寻找。另外,人是有多面性的,在写一篇作文时,要根据主题(中心思想)去选择主要特点来写,切忌面面俱到。

写进作文里的人物特点,要以积极、正面、正能量的特点为主,如坚韧不拔,勤奋好学,兴趣广泛,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等,负能量的特点尽量不要写进作文里,如果一定要写,也要体现出批判的看法。

写作时,要在开头直接点出文中所写人物的特点,开门见山,简明扼要,点题后直接进入主要内容的描写。结尾要进行呼应,两次点明人物特点,引起读者深思。

二、选好典型事例,围绕主题进行

无论是写人作文,还是记事作文,只要涉及到描写人物,就一定会有对事例的选择和描写。

在选择写入作文的事例时,有一个重要关注点:选择能体现人物特点的事例,越典型越好。有的孩子经常问:什么叫典型?典型就是具有代表性,通过事情能让人体会到人物的鲜明特点。

典型事例选择好后,要紧紧围绕人物的特点来进行描写,对这件事情中与要抒写的人物特点相关的经过要具体、细致地加以描写,以充分表现人物的特点;对其他相关的情节则进行简略的描写,而无关主题的内容就可以不写,以免干扰主题。

三、塑造人物形象,重点五个方面

既然是写人物的作文,那么就一定要用最大的努力,写好人物形象,人物的形象一般是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在描写人物时,要抓住细节进行具体、详细的描写,充分表现文章的主要人物,再通过人物来体现文章的主题或中心思想。

人物的外貌,就是人物的外形特征,包括容貌、衣着、姿态、神情等等。描写时一定要抓住人物的外貌特点,如明亮的眼睛,又粗又长的辫子,一笑就合不拢的嘴等,不要什么都写,看起来很全面,其实只会让人觉得啰嗦。

神态其实指的是人物脸上的表情,在描写人物神态时,要重点抓住人物当时的情绪,有针对性地进行描写,如悲伤、失落、开心等神态,人的脸部表情是不同的,平时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观察得越细致,刻画出的人物就越形象。

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也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点,不管是从哪个方面去描写人物,都要牢牢把握住人物的性格特征,切勿偏离了人物本身而空发议论,这样则会使文章变得空洞。

在实际的写作中中,人物的这五个方面不需要面面俱到,应该根据人物在事件中的情境,作者对人物的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确定描写的重点。

四、莫忘真情实感,熟悉利于表达

学生写人物,一定要注意选择自己熟悉、了解的人物来写,切忌人云亦云,别人写妈妈,自己也写妈妈,如果感觉从小外婆最疼自己,就可以写外婆,如果觉得舅舅和自己玩得最开心,就可以写舅舅,重点是要对所写人物有真情实感。

情感是文章的灵魂,是撼动人心的关键点,学生开始学习写作之时,就要养成写真事,讲实情,以情动人的写作标准,只有选择自己熟悉、有感情的人物来写,才能使写作过程表达出真实、感人的情感,文章才能显得畅达,在确定人物特点,选择典型事例的时候,就会胸有成竹,有很多材料可选,不会出现挖空心思,倍感吃力的情况。

五、依题剪裁,定向叙述

人物素材常常有着丰富的内涵,有多个运用角度,适合于多个话题,但我们在具体运用时,往往只取其一,不及其余。写作时要根据作文题目的考查方向和文章立意的需要,找到人物素材与立意两者间最契合的点,对人物素材进行剪裁、加工,贴合自己的立意角度进行定向叙述,并且要深入挖掘,做到发人之所未发。

作文《心有笃守,与时俱进》中的一个语段:

青年导演郭帆,少年时便梦想成为一名科幻片导演,可时运不济,高考没考上北京电影学院,而是被海南大学法律专业录取了。但他不忘梦想,边读书边拍短片,顽强执着地追寻着他的科幻电影梦。大学毕业后,他成了“北漂”,混迹于各个电影电视节目组。他进行短期学习,重新点燃了他拍科幻片的梦想。历经三年,他带领团队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拍摄了《流浪地球》,开创了中国科幻片的元年。他的执着坚守,让他最终走上了成功之路。

这名考生选用了青年导演郭帆的事例,较为详细地叙述了郭导追梦路上的坎坷和为实现梦想而付出的不懈努力,以此论证命题材料中“作家写作时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为读者所左右"这一观点。在郭帆的事例中,考生抓住了他“少年时的梦想”“高考时的失意"课余时间的努力”“北漂时的走偏"赴美学习时的旧梦重燃”以及“拍摄《流浪地球》的努力和取得成功"这样一条“人生曲线”,证明了人要“坚持自己的想法"才能写出成功的“生活的作品”这一中心论点。+

六、同类叠加,增强论势

面对作文题构思作文时,如果觉得使用单则人物素材不能有效论证自己确定的中心,或者不具备征服读者的气场,就可以将同类的人物素材有机地罗列在一起,使之形成一种“集团效应”,以增强文章的论证气势和力度。被叠加使用的人物素材要有共通之处,要都指向并服务于写作中心,风马牛不相及的人物素材绝不能放在一起使用。此外,还必须注意做到“异质选择”,即按不同时间、不同领域、不同风格等标准选择人物素材,避免重复列举,从而向阅卷老师展示自己丰富的素材积累。

还要注意“摆事实"的同时需要“讲道理”,要对人物素材进行深入剖析,或从相同的角度来论证中心,或从不同的角度来揭示观点。内容确定后,形式上可以稍加美化。句式上,可以采用排比句,力求营造铺陈之美。

作文《忆五四峥嵘岁月,请长缨不负青春》的两个语段: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百年回首,自请长缨。

于是“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放弃优厚的国外待遇,学成归国,献身于我國的核武器研究;于是26岁便登上开山岛一守就是32年的王继才,在惊涛拍岸中始终坚守着他的赤子情怀;于是从繁华城市走进了大山深处的徐本禹,用年方“弱冠”的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责任和担当;于是在殿堂和田垄之间选择了田垄的秦玥飞,背负着自己的青春,离开耶鲁,在荆棘和贫瘠中俯首躬耕,拓荒守梦……

第二个语段就采用了同类叠加的素材运用方法。考生将程开甲、王继才和徐本禹这三位年龄横跨老中青、身份包含科学家农民留学生,但都有着共同的坚守、有着相同的奉献精神的人物组合在一起,作了简要而富有文采的表述,赞美了三个人放弃舒适生活选择为祖国奉献青春的优秀品质,证明了每个人都应当服从祖国需要,在最需要的岗位上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让青春和生命更有价值这一中心论点,使文章内容充实,富有气势,增强了说服力。

七、正反对比,表明主张

在人物素材中,有正面人物素材,也有反面人物素材。写作时,我们可以将有关联的正反两面的人物作对比,在对比映衬中表明自己的主张。正反对比主要分为同质对比和异质对比。同质对比又叫纵比,就是将同一个人物在不同时期、不同境况下的不同言行、心态等进行对照,是同中求异;异质对比又叫横比,就是将两个不同性质的或存在明显差异的人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好坏优劣不言自明。运用此法的关键在于精选素材,不能强作对比,要有可比性,要确立对照点;对比映衬应该有主有次,一般以正面人物为主,反面人物为辅。

作文《别以学习为名,错过了劳动》的开头部分:

就在昨天下午,我眼见多位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寝室,手提包裹,肩扛重物,虽是五月天气,却已大汗淋漓,而他们的孩子脖挂耳机,两手空空,悠闲自在;就在今天早上,我目睹班主任老师一一拾起教室里的纸屑,用抹布重新擦拭垃圾桶盖,再看我们的值日生,已埋头学习,两耳不闻窗外事;就在刚才集会之前,我听见有学生在抱怨:“我们学习这么忙,还召开劳动主题演讲,太占用时间了!"

这是《别以学习为名,错过了劳动》的开头部分,也可以说是文章的“由头”。文章以对比的手法,描写了生活中截然不同的“两类人"——勤劳的家长和老师,他们代孩子、学生完成本该由他们完成的事;懒散的孩子和学生,他们对自己的父母、老师的“代劳”整个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将这一切看得理所当然,甚至还有理由:我们学习这么忙,这些事本不该由我们做!这段叙述,为下文引出论题、发表议论作了铺垫。

八、精选一人,贯穿全文

只选定一个人物,集中笔墨详细介绍,借助对这一个人物各个方面的议论分析完成对中心论点的论述,或是借这个人物新编故事、抒发情感,突显文章的主旨,这样的写作方法就是“精选一人,贯穿全文”法。运用这一方法时,要注意精心选择人物素材,这个人物的言行、事迹必须与作文的主旨高度吻合。这个人物可作为新编故事的主人公,也可作为全文分析议论的对象,还可作为抒情的一个触发点。需要注意的是,写作中要找到人物素材与作文题的契合点,行文时要有意识地向作文题靠拢,让人读后能迅速找出人物素材与作文题的内在联系。议论文可边叙边议,也可引申评论,需要注意的是,评论要有针对性,要指向主题。散文、记叙文则通过抒情性表达和借助故事情节来表现文章主题。

作文《寻药华夏,不枉年少》就是为鲁迅小说《药》中的夏瑜这一形象虚拟了一个“穿越时空来到我们身边"的情节,以他在当今社会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贯穿全篇,以“寻药”为主线,以“寻药华夏,不枉少年"为主题,通过“我曾是一个寻‘药’的青年”“今天的你们也要做‘寻药者"寻药自然是漫漫长路,需上下求索”这样三个层次来具体论证,收到了很好的论证效果。夏瑜寻觅的是“救国之药”,今天的广大青少年寻觅的是“建国之药”;夏瑜最终为了“寻药"抛头颅洒热血,今天的广大青少年亦当为寻觅建设中华之“良方”而奋力。这样的论证有着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所以,作文的作者在立意构思和选择表达方法、论证方式时真的是别出心裁、富有创意,无怪乎获得广大阅卷者的一致好评。

九、反弹琵琶,以不同显不俗

俗话说:“撞衫不可怕,谁丑谁尴尬。"人物素材的运用也一样,“撞车不可怕,司空见惯才尴尬”。虽然人物素材众多,但写作时经常用到的人物素材就那些,要想“不尴尬”,我们在人物素材的运用上就应该学会常规,进行逆向思维,以求达到标新立异的效果。

譬如许多一直为人们所称道的正面人物,其言行往往也存在某些瑕疵,或是某些时候亦会出现不尽合理,甚至与真理背道而驰的地方,我们可以针对这些不足之处,或全面或局部地加以“反弹”。

作文《文明的韧性》的一个片段:

文人往往带有一种难融于现实的倔强,在命运遭受挫折的时候固执地保留着一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人格。就像屈原,在悲惨的境遇下,他选择投江,其勇敢、决绝、不与尘俗同流合污的气节固然令人钦敬和称赞,但你是否觉得这样的牺牲未免过于惨重?在他的生命中是否缺少了一个“韧”字?

文明的发展其实也是一样,岂能因为“偶染尘埃"甚至“偶遇尘埃”便选择“质本洁来还洁去"或是“玉石俱焚”?文明也需要一个“韧"字!

在这段议论中,考生巧借屈原汨罗投江的事展开评议,既肯定了屈原性格中“勇敢、决绝、不与尘俗同流合污”的高洁的一面,也委婉地指出了其性格中缺乏韧性的不足。而这些正是为了下文提出文明的发展亦须具有韧性不宜“玉石俱焚"的观点作铺垫。+在历史文献记载或一些传说故事中,有许多世人所熟知的反面人物,人们通过对他们的贬斥、批判来阐发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或用他们来衬托另一些人物的高大形象。但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会发现这些反面人物的身上也有着值得肯定的精神和品质。

作文《中国味》的片段:

中国味是“死亦为鬼雄”的豪迈。乌江边,天空已被染成血红色,你身边的士兵一个个倒下,爱妃的自刎更是让你怒不可遏。你和着四面的楚歌,在乌江边将自己的一腔热血洒向那奔騰不息的乌江。你知道,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但你亦知道,跟随你的三千子弟已一去不复返。你自认愧对江东父老,愿以一死来保全他们以后的安定生活。

——中国味是不惧生死的豪迈。

对于项羽的乌江之刎,很多人不以为然并多有高见,他们认为项羽缺乏隐忍之心,缺乏东山再起的决心和意志——这当中以杜牧的《题乌江亭》为代表。但是,这名考生却从“愧对江东父老"和“给天下一份安宁”这两个角度表达了对项羽自刎乌江这一行为的理解和认同,并且赞叹项羽的“乌江之刎"是“不惧生死的豪迈”,是一种“中国味"!这便是一种独立思考的精神的体现,使文章观点富有新意。

十、升华点染:描摹哲人的智慧豁达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优秀、杰出的人,说话一般充满人生感悟与生活哲理。让他们在我们的作文中“开腔”,借用他们精辟的言论可以使我们的作文富有哲理和人生感悟。哲人心语发自内心,稍加点染与创造性运用,不虚构、不捏造、不矫饰、不溢美,就能一句顶一万句。

比如高考北京卷作文题之一为“学习今说”,可以让人物现身说法:

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雨果說:“所谓活着的人,就是不断挑战的人,不断攀登命运险峰的人。"爱因斯坦说:“踏着过去的脚印,不会增加新的脚印。”我们这一代人与互联网相伴成长,每天触网,每天学习,透过这扇窗见过更广阔的天地,我们不是羽翼未丰的雏鸟,瑟缩软弱,相反,我们这一代人可以更加智慧。

上面这段话的准确而贴切地升华了关于学习的意义,巧妙地将在线学习这种新的学习方式连在一起,形成优秀的作文。

十一、开门见山:凸显名人的至大至刚

名人,或是伟人,或是巨人,是大写的人。

奥卡姆剃刀原理认为:“简洁的是有力的。"在作文中开门见山,直接引用英雄人物素材,能达到出神入化的效果。在写作时,可以简洁、贴切地阐述人物的突出行为、事迹、品质等。

如全国新高考Ⅱ卷作文题中的材料列举了几类在不同行业奋发有为的人物,有科学家、摄影家、建筑家,作文要求以“选择·创造·未来”三个维度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考生在写作过程中就离不开具体的、鲜活的人物素材。

直接引用人物事例,可以跟作文材料中的人物形成呼应,如:

在人生的重要关头,青年人要做出正确的选择。如同作家王小波一样,他看到了青年的动人之处,脚踩勇气,奔向远大前程,写下了《一只特立独行的猪》。那只特立独行的猪,勇敢地踏出舒适圈,用创造的毅力进入了突破圈,最后在未来迎来了超越。赛道上的刘翔,滑雪板上的谷爱凌,棋盘前的柯洁,无一不是选择了最热爱的事业,用不懈的努力创造自己的辉煌,并踔厉奋发地走向未来。

上述段落中,人物的精神如锋利的刀刃划过纸张,具有真实的力量。这段文字并没有运用华丽的辞藻与修辞,但叠加了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的人物,通过写他们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事迹,简洁有力地点出了“选择·创造·未来"的主题,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十二、组合化用:渲染小人物的光辉灿烂

世界上哪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大多是挺身而出的凡人。

面对平凡人,我们写作时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人物素材加以筛选、过滤,进行重组与化用,运用类比、排比手法,让人物素材群雄争霸,留下最典型的、最感人的言行。

如高考浙江卷作文题中的开拓创新的青年人物比比皆是:“95后”姑娘徐枫灿、“90后"青年工人杨杰……

写作时,作文题目中的人物事迹可以适当艺术化渲染,让他们的风采神韵跃然纸上,如:

面对祖国的蓝天,徐枫灿如一朵怒放的玫瑰,为了能在蓝天上翱翔,她进入空军航空大学刻苦训练,不爱红装爱武装,娇美的面孔写满了坚定,最终以满分通过考核;面对神州发展,之江实验室智能超算研究中心团队近九成35岁以下的成员意气风发,勇闯国内智能超算领域“无人区”,最终斩获了超算应用领域的国际最高奖项——戈登贝尔奖。他们年轻的心中自有乌托邦,一片灿烂阳光。他们心中有梦,脚下有路,是一轮轮喷薄的朝阳。

上面这段文字化用了作文题目中的材料,用对称、比喻、想象编织了人物,让普通人物血肉丰满。用词精妙,富有个性,人物素材从一人,到两人,再到众人,细节的渲染变成了对群像的雕刻,典型而又丰富。

十三、改写扩写:勾勒陌生路人的侠肝义胆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江湖儿女们侠肝义胆,用善良书写了社会生活的绚烂篇章,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江湖里充满“传说”,我们可以夹叙夹议,对人物素材进行创造性运用,改写、扩写以渲染人物的行为、事迹、品质,让他们的凌云壮志更加鲜明。

如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题用棋手的路数隐喻人生,三种棋路也对应了三种人或者人生的三种阶段。棋路有歧路,也有坦途,所以写作时可以运用人物素材,让群星闪耀:

站在新时代的高山与群峰之上,我们的肩膀担得起草长莺飞的温暖和盛夏蝉鸣的美好,也担得起“再跨越"的重任,以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在繁华都市与山乡之间,黄文秀为了驱逐贫困,奔赴一线;在哈佛名校和田垄之间,秦玥飞为乡村发展,俯首农田;29岁北大女博士娄滔在不幸患渐冻症后,将器官都捐出来,“能救命的部分尽管用”;19岁的年轻战士陈祥榕在维护祖国领土时,英勇战斗,奋勇反击,直至牺牲,“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情景交融,对黄文秀、陈祥榕的事迹进行了生动叙写,读来宛若看见了人物在纸卷上行走。用环境烘托人物,把人物放在特定的时代与场景中,进行生动描写,能够让家喻户晓的人物以崭新的面貌示人,更加丰满与立体。

可见,议论文不排斥对人物的生动描绘,不拒绝个性化、鲜明的语言,而是可以融入情思,灵活地运用修辞手法的,这样赞美人物的精神品质,具有掷地有声的力量。

十四、脱胎换骨:塑造亲朋熟人的盛世美颜

人间烟火气,最抚家人心。

《乡土中国》中道出了中国人生活在“熟人社会”。熟人是邻人,也是家人。他们点亮万家灯火,生生不息地生活。他们有时狂欢,有时高歌,有时痛苦,有时沉默,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

因为近距离生活的关系,有时导致审美疲劳。但是,他们的素材经过脱胎换骨、反弹琵琶之后,将焕发出光彩。因此,我们可以对身边人物进行细致描写,用情境渲染勾勒出他们的精神品质与人格魅力,让人物充满神韵。

高考天津卷作文题勾勒了最美的风景:“家人团坐,灯火可亲;国泰民丰,岁月安好……寻常烟火,就是最美的风景。"作文时可以这样写:

清晨,藏在小巷的小面店次第亮起灯,随着那一锅清水沸腾起来,小巷里遂升起了烟火气。“老板,来二两小面”“老板,菜多面少"……一声声熟悉的招呼里,更多的是相互寒暄。我上学必经的这家小面店就从这样的声响开始热闹起来。面馆老板李阿姨是典型的豪放性格,对每一位顾客都笑脸相迎。李阿姨调配的小面佐料麻辣鲜香俱全,一碗小面的作料可是要由姜、蒜、葱、油辣子、花椒、香油……十余种组成,看着鲜香的油泼辣子面上漂浮着颗粒饱满的芝麻,整个香味可以瞬间充满你的五脏六腑。

上面这段话,堪比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词,小巷里的一家小面馆,有着热气腾腾的景象。,没有写李阿姨的外貌,没有写自己与李阿姨的交往,而是放远了镜头,聚焦面馆老板李阿姨的微笑还有其出色的手艺,用渲染和勾勒,让“熟人”成了“烟火气"的代言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