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学电子琴(含电子琴练习曲谱)_第1页
零基础学电子琴(含电子琴练习曲谱)_第2页
零基础学电子琴(含电子琴练习曲谱)_第3页
零基础学电子琴(含电子琴练习曲谱)_第4页
零基础学电子琴(含电子琴练习曲谱)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零基础学电子琴(含电子琴练习曲谱)目录\hPart1初识电子琴\h认识电子琴\h电子琴音色选择与节奏选择\h电子琴音色选择\h电子琴节奏选择\h认识键盘\h61键电子琴\h键盘的分组\h中央C\h分组区分音名\h手指的位置\h弹奏电子琴的姿势\h正确的坐姿\h错误的坐姿\h手型\h正确的手型\h错误的手型\h触键\h电子琴的弹奏指法\h穿指\h跨指\h缩指\h扩指\h电子琴的基本奏法\h非连奏\h非连奏的指法\h连奏\h连奏的指法\h断奏\hPart2音的概况\h音\h音的产生\h音的性质\h乐音与噪音\h音级\h基本音级\h变化音级\h音列\h音名与唱名\h全音和半音\h全音的分类\h半音的分类\h黑键的使用\h音域\h音区\hPart3认识五线谱\h五线谱的构成\h五线谱上的线与间\h五线谱上的加线\h谱号\hG谱号\hF谱号\h键盘、谱表、简谱对照图\h音符的构成\h符头\h符干、符尾\h音符的分类\h单纯音符\h附点音符\h休止符\h附点休止符\h音符时值构成图\hPart4节拍与音调\h拍号\h小节\h小节的定义\h小节线\h复纵线和终止线\h节拍\h拍子\h拍子的分类\h弱起小节\h切分音\h切分音的形式\h音调\h调\h调号\h升号调\h降号调\h调与调之间的关系\h调式\h大调式\h小调式\h平行大小调\hPart5音程与和弦\h音程\h音程的结构\h音程的分类\h度\h自然音程\h变化音程\h音程转位\h和弦\h认识自动和弦与手动和弦\h认识单指和弦与多指和弦\h电子琴常用和弦\h三和弦\h三和弦的构成\h三和弦的分类\h七和弦\h七和弦的构成\h七和弦的分类\h电子琴常用多指和弦弹奏指法\h“卡西欧”琴和弦弹奏指法\h“雅马哈”琴和弦弹奏指法\hPart6五线谱中的记号\h连音符\h延音线\h保持音记号\h反复记号\h段落反复记号\h反复跳跃记号\hD.C.记号\hD.S.记号\h自由反复记号\h省略记号\h省略记号\h顿音记号\hPart7弹奏练习\h练习1钢琴音色与摇摆节奏\h练习2单簧管音色与进行曲节奏\h练习3单指和弦(一)\h练习4单指和弦(二)\h练习5萨克斯管音色与博萨诺瓦节奏\h练习6琶音在位\h练习7节奏与速度控制\h练习8附加效果与同步启动\h练习9圣诞夜\hPart8电子琴练习曲\h电子琴练习曲1洋娃娃与小熊跳舞\h电子琴练习曲2欢乐颂\h电子琴练习曲3铃儿响叮当\h电子琴练习曲4送别\h电子琴练习曲5小红帽\h电子琴练习曲6小星星\h电子琴练习曲7糖果仙子舞(节选)\h电子琴练习曲8雪绒花\h电子琴练习曲9天鹅湖\hPart1初识电子琴黑白相间的琴键,一上一下的运动就能弹奏出优美的旋律。手指在琴键上轻快的舞动,从低音滑到高音,演奏出美妙动听的曲子,音乐的美丽就在我们的耳中。好听的音乐需要通过电子琴去演奏。本章一起来了解电子琴的基础知识。\h认识电子琴电子琴是一种键盘乐器,又称作电子键盘,属于电子乐器。发音音量可以自由调节。音域较宽,和声丰富,甚至可以演奏出一个管弦乐队的效果,表现力极其丰富。可模仿多种音色,可以演奏出常规乐器所无法发出的声音(如合唱声,风雨声等)。当使用电子琴独奏时,还可以随意配上类似打击乐音响的节拍伴奏,适合于演奏节奏性较强的现代音乐。1电源指示灯2电源开关3音色形式选择钮4128种音色5总音量6多功能显示屏7伴奏音量8数字键9扬声器10滑音轮11启动/停止12音响效果钮13录入14节拍器15速度升降钮16节奏17音色18力度19同步启动钮20琴键\h电子琴音色选择与节奏选择\h电子琴音色选择电子琴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能模拟多种乐器,富有丰富多变的音色。同一首乐曲,用不同的乐器来表现,给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此外,同一首乐曲,在不同乐段、不同音区采用不同的音色,不但可以获得多种风格色彩的对比,还能收到不同的艺术表现效果。电子琴音色选择就是选取乐器。主要依据乐曲所表达的情感,来挑选最适合表现这一情感的乐器。所以在演奏时,要先找到电子琴上的“音色选择钮”,将其按下即可设置预选音色。对于初学者来说,选择音色前要先应懂得什么乐器,适合表现什么感情色彩的乐曲。\h电子琴节奏选择节奏分音量节奏分音量旋钮,可使节奏与主旋律之间的音量达到适当的比例。节奏快慢节奏快慢旋钮,又称节拍、速度旋钮,可调节电子琴每分钟的节奏拍数。节奏选择节奏选择旋钮,一般节奏选择钮可置于两个位置与分节奏钮相配合,可以选择20多种节奏。节奏开始/停止节奏开始/停止钮,可以控制节奏的开始与停止。节奏同步节奏同步钮,当节奏与演奏同时开始时,可按下同步钮做好准备,演奏时节奏自动加入。节奏插入节奏插入钮,可加强节奏强音,使其他节奏中断,加入本身的节奏。一般在曲子高潮,或曲子衔接的地方使用。\h认识键盘通过前面对电子琴整体的构造的了解,我们知道,键盘是由一组组的黑键和白键组成的。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一下整个键盘是由多少键组成的,白键有多少,黑键又有多少。电子琴的琴键有很多种,常见的有54键、61键和76键这三种。其中61键是标准的电子琴键。\h61键电子琴61键电子琴的音域是从大字组、小字组、小字一组、小字二组到小字三组。不过61键电子琴在弹奏钢琴曲和声时,有一定局限,因为它的音域只到大字组,但基本满足弹奏一般的歌曲的伴奏标准。现在我们来认识一下它们的组合规律和每个键的名称。从图中可以看出键盘的组合是这样的:两个黑键对应着三个白键,接着是三个黑键对应着四个白键……如此重复着。两个黑键对应的白键从左至右分别是:C、D、E,而三个黑键所对应的白键则是:F、G、A、B。\h键盘的分组八度中的各个音我们现在已经学习了组成电子琴八度的8个音符.C、D、E、F、G、A、B和高八度C(一个八度包含8个音符,所以每当你弹一个C,再上行弹一个C或者下行弹一个C时,那么你分别弹的是一个高八度和一个低八度)。两个黑键的组合在键盘上的黑键中,有两个是在一块但和其他黑键分开的。从键盘的最左边开始,向右逐次同时按下这两个黑键。这两个黑键连接了三个白键,C、D和E。从键盘的最左边开始,依次按下所有的C键,C位于这两个黑键中第一个黑键的左边。然后按下所有的D键,D是夹在两个黑键之间的键。最后按下所有的E键,E是位于两个黑键中第二个黑键右边的那个键。三个黑键的组合先找到键盘左侧第一组三个并排的黑键。然后向右逐次找到三个黑键。这三个黑键连接了四个白键,它们分别对应F、G、A和B。先弹奏白键,按下所有的F键(三个黑键中第一个黑键左边的白键):G是F右边的白键,A在G的右边,B则在A的右边。\h中央C在弹奏电子琴时,如果没有一个音作为参照的话,那么在这么多的琴键中就容易产生混乱,因此需要有一个中心音做参照,这个音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中央C”。中央C在哪里,又是如何确定的呢?我们从琴键的两端同时数,数到最中间的这个组(小字一组)的C,就是我们的中央C。\h分组区分音名如何把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音区别开呢?方法就是分组。人们把音列中的音划分成几个组。把音列中处在中央位置的一组(即钢琴、电子琴等键盘乐器中从中央C开始,向上的七个音)叫小字一组,把比小字一组高一倍、高两倍的音分别叫小字二组、小字三组。乐音中当然有比小字一组低的音,它们的分组是:比小字一组低一倍的叫小字组,低两倍的叫大字组。这样一来,音列中的分组由低到高的顺序是:大字组、小字组、小字一组、小字二组、小字三组。\h手指的位置弹奏时要注意每个手指位置的正确摆放。最主要的还是要掌握正确的触键方法和手指的力度,要沉下心来练习。左手的位置弹奏时,左手手指的位置如右图所示。C:小拇指(标记“小”)D:无名指(标记“无”)E:中指(标记“中”)F:食指(标记“食”)G:大拇指(标记“大”)右手的位置弹奏时,右手手指的位置如右图所示。C:大拇指(标记“大”)D:食指(标记“食”)E:中指(标记“中”)F:无名指(标记“无”)G:小拇指(标记“小”)\h弹奏电子琴的姿势\h正确的坐姿弹琴要有正确的姿势。要以最轻松的状态坐着,身体中心对准中央C,在肩、臂、肘、腕自然放松的状态下进行演奏。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习弹奏的正确姿势还是非常重要的。它包含以下一些具体内容。弹琴的正确姿势是在自然、放松的基础上,取得坐势、脚支点、手支点三个重力支点的平衡、协调,以求最终服务于手在弹奏时力量运用的准确和力度色彩变化的敏锐,有利于演奏技巧的发挥和艺术表现的自如。而三个重力支点的平衡协调则取决于坐势高度。琴凳与琴的距离,手和脚的正确放置对于弹奏都有很大影响。只有摆好这三个重力支点的位置,才能求得适合弹奏需要的正确姿势。要适应一个固定高度的电子琴,只能靠调整坐凳的高度。因此,坐凳高度的合适与否也是影响弹奏姿势正确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h错误的坐姿离琴太近太远,背没有挺直,身体太过僵硬、紧张,松懈等都是错误的坐姿。不能将琴凳坐得过少,因为坐在边缘处,会使身体的大部分重量落在双脚上,导致身体失去重心调节的灵活性,在弹奏音域较宽的曲子时容易失去平衡。\h手型\h正确的手型整个手部呈半圆型,即整个手臂下垂时手部的自然姿势。手心像握着一个球,手掌应自然下垂、弯曲。掌关节是整个手部的最高点,好像“屋顶”。要特别注意,掌关节不得塌陷。双手的四指五指要“站”正,五个手指要松开。在解剖学上,关节的计数是从心脏到指尖方向。下面我们按照一般人的习惯,从指尖到手掌方向计数。①手指第一关节②手指第二关节③手指第三关节(掌指关节)④拇指第一关节⑤拇指第二关节(掌指关节)。\h错误的手型手指瘫软手指僵硬手指弯曲\h触键在弹琴时,触键的过程也是需要了解与学习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拇指的正确的触键部位是指尖(绝对不能留指甲)。大拇指则是用手指外侧前部触键。一定要注意,手指在轮流触键时,力点的转换要自然,各关节必须自然放松、自然弯曲,不可以有任何一个指关节凸起或凹下,手指更不能僵直,要做到深触键慢练琴。(1)触键之前在触键前,需要积攒力量来为触键做准备。让手长时间留在空中,不能太急促,以至于准备不足。(2)触键瞬间触键的瞬间,需要迅速地释放力量,如果没有这种加速的力量,琴键是无法快速离开静态位置去撞击发声的。(3)触键之后电子琴的琴键在瞬间击打后会迅速回到静态位置,所以在触键之后,如果仍然保持或加强触键时的力度,就会被认为是多余的动作。手指要在迅速按下琴键后,迅速离开。\h电子琴的弹奏指法\h穿指穿指也叫“拇指潜移”,就是大拇指从食指或中指或无名指下面穿过,去弹奏更高音的指法。穿指的规则1.只能用大拇指去穿,而且只能穿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不可穿小拇指。另外,大拇指穿食指和大拇指穿中指要比大拇指穿无名指用得多一些。2.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在白键上时,大拇指在穿指后,不可以落到黑键上。3.穿指跨度不能太大,要尽量避免穿过从Do到Fa以上的距离。\h跨指跨指也叫“跨越拇指”,就是食指或中指或无名指从大拇指上面越过,去弹奏更低音的指法。跨指的规则1.只能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去跨大拇指,不可以跨其他的手指。不能用小拇指跨大拇指。另外,食指和中指跨大拇指的场合要比无名指跨大拇指多一些。2.如果大拇指在黑键上,那么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在跨指后,不可以落到白键上。3.跨指跨度不能太大,要尽量避免跨过从Fa到Do以上的距离。\h缩指缩指,又叫手指的收缩,是指把手指横向紧缩,要触键的两个手指与它们之间的手指数的总和,要大于触到的两个键的音程数的指法。缩指的规则1.任何两个不相邻的手指都可以缩指。2.白键和黑键都可以缩。缩指的时候要保证弹奏的方便。3.缩指是为了合理地安排手在琴上的演奏动作。\h扩指扩指,又叫手指的伸展,是指把手指横向张开,要触键的两个手指与它们之间的手指数的总和,要小于触到的两个键的音程数的指法。扩指的规则1.任何两个手指都可以扩指。大拇指和其他手指的扩指较为常用。2.白键和黑键都可以扩。扩指的时候要保证弹奏的方便。\h电子琴的基本奏法电子琴的基本奏法有很多,但最基本的有三种:非连奏、连奏与断奏。\h非连奏非连奏,也可以称作“颗粒性”弹奏。在电子琴作品中的应用极其广泛,所有要求颗粒性声音效果的跑句,训练手指快速弹奏技巧的练习曲,乐曲中的经过句和华彩段,以及展示手指技巧的“无穷动”乐曲等,都需要运用非连奏弹奏法来进行演奏。它的声音效果既结实又明亮。触键要点非连奏的触键要点可归为四点:1.触键的指尖要牢固,要具有一定坚硬度。2.抬起的手指,指尖与琴键间具有一定挥动距离。3.下键快(包括相对应的起键快),触键瞬间要具有爆发力。用指尖前端触键,使手指的挥动有较快的速度。4.触键面积要小,使用指尖前端触键,手指的传力要相对集中。\h非连奏的指法抬指抬指的目的是形成击键距离和训练手指击键的挥动动作。手指击键的发力部位主要是第三关节(即掌指关节)。指尖牢靠指尖牢靠是指尖弹奏前的准备姿势。如果指尖瘫软,指间关节会因不牢固而凹陷,击键的力就会因手指支撑的软弱而散失,使声音变得疲软而松散。\h连奏连奏,即电子琴演奏中的歌唱性奏法。主要用于抒情性的歌唱旋律、圆滑连贯的音型、流畅的旋律性过句、琶音或分解和弦跑句等。它的声音效果既温和又柔软。触键要点连奏从声音效果到触键方式都与非连奏的触键要点相反。它对手指的触键方式的要求不是爆发性的快击挥动,而是训练有素的缓慢触摸触键。要点可归为六点:1.改变手指的触键部位。不以指尖触键,而以柔软的指面肉垫部位触键。用手指肉垫处触键会形成一种受力的缓冲,这对于电子琴发音的音质会产生非常微妙的影响,有助于声音的柔润。2.改变手指触键的高度。触键高度对于手指挥动的速度有积极的意义,是形成明亮的颗粒性声音的触键方式。连奏不需触键的高度而要求用平稳的贴近键面的方式触键。3.改变手指的触键速度。缓慢的触键是创造柔和连奏声音的关键因素。触键速度影响音质,决定着声音的刚柔与连贯。4.改变触键的用力方式。柔和连贯的连奏需以水平方向的触键方式进行弹奏,水平方向用力方式体现在具体弹奏中是一些类似推、挂、摸的触键形态。5.连奏要求更多地运用手臂的重量和寻求重量在指间平稳的流动转移。6.尤其注意,触键后保持上部重力的传导转移,让上部重力从一个音(手指)移向另一个音(手指),使得声音圆润、自然、过渡连贯。\h连奏的指法手指展平与贴键手指的力量、灵敏度、速度以及基本的指触方式和控制能力是电子琴演奏技巧最重要的环节,而手指的展平与贴键是电子琴演奏的基础。\h断奏断奏,即跳音奏法。它的符号是在符头的上方或下方加上一个小圆点(·)或小尖角(▼)。跳音在不同风格和不同个性特征的作品中演奏的时值是不一样的。有时半连半跳,有的则要求较短,甚至极短。不同时值的跳音有不同的表现力。不同时值的跳音,根据音乐特性的需要而具有不同的音响特质,手的不同动作部位演奏的跳音也会产生不同的声音效果,如手指跳音、手腕跳音、肘部跳音或大臂的跳音等。短促而富有弹性的跳音,最具有跳音的普遍意义。这样的跳音所演奏出的声音更富有弹性。触键要点断奏的种类很多,富于变化的各种跳音会随着学习不同的作品而遇到。这里以常用的、最富特点的断奏来进行要点的讲解。1.触键快,离键快,触键时间短促。2.指尖要十分牢靠。可想象如充足气的皮球,坚而极有弹性。3.触键面积要最小。常见断奏的弹奏1.音符上或下带小圆点。这是最常见的断奏,演奏原音符时值的一半。2.音符上或下带小三尖角。这种断奏有很多种翻译:短跳音、顿音等,演奏原音符时值的四分之一。3.音符上或下有圆滑线,连线里还有断奏的小圆点。一般称之为半连跳,演奏原音符时值的四分之三。不同分类的断奏对触键时间的要求与弹性是不一样的。所以,要演奏好断奏,需要进行断奏的练习。\hPart2音的概况音,比语言更进一步,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音是人类的灵魂,它掀起的漩涡,可以将过去和未来呈现,也可以将寂静和喧嚣显露。时而高昂,时而低沉。黑白琴键在那一刻也活跃起来,纤细的手指撞击着美丽的琴键,一高一矮,演奏出悦耳的旋律。\h音在自然界中,人类所感受到的音种类极多。但并不是所有的音,都可以被称为音乐中的选用素材。音乐,最适宜用来表达情感。或庄严肃穆,或热烈兴奋,或悲痛激愤,或缠绵细腻,或如泣如诉。音可以更直接、更真实、更深刻地表达人类的情感,是反映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所以在音乐中所使用的音,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这些音是人类在长期的音乐实践中,为了表现生活和思想感情而特意挑选出来的。人类将这些挑选出来的音进行不同的组合,使其成为固定的音乐体系,以此用来表现音乐思想和塑造音乐形象。\h音的产生声音的产生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声音是声波通过任何物质传播形成的运动。声波通过不同的介质(如固体、液体、气体等)进行传播,使人耳能够听到声音。当演奏乐器时所产生的振动引起介质有节奏的振动,使周围的空气产生疏密变化,形成疏密相间的声波,从而使人可以听到有节奏的音乐旋律。\h音的性质声音有高低、强弱、长短、音色四种性质。了解这四种性质在学习与应用音乐表现中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最重要的是音的高低和长短。音的强弱和音色可以使人很容易辨认出歌曲的旋律。但是,假如将歌曲的音高或音值加以改变的话,音乐形象就会立即受到巨大的改变。因此,不管创作也好,演奏演唱也好,对音高和音值都应加以特别的注意。同样,音的不同的音色和强弱对于音乐的表现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音色对于音乐形象的性格描绘十分重要,强弱是表现乐感节奏的重要因素。下面分别对这四个方面加以介绍。音色音色指声音的特色,即不同的人或乐器所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特性,由发声物体、发声条件和发声方法共同决定。音的长短发声体振动,保持,延续时间的长短,称为音的长短。延续时间长,发声的时间就长。延续时间短,发声的时间就短。音的长短也叫作音的时值。不同长短的音相互结合起来,就产生了音乐的节奏和节拍,这被称为旋律的骨架。所以说音的长短在音乐中是十分重要的。在演奏和演唱音乐时,一定要掌握好音的时值。音的高低音的高低,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不同的频率决定了不同的音高。振动次数多,声音就高。振动次数少,声音就低。音的高低简称为音高,在音乐中音的高低是整个音乐的灵魂,音高的变化往往会带来音乐形象的改变。如果在演唱和演奏中有音不准,那么就会扰乱整个音乐的进行。音的强弱音的强弱,是由发声体振动的大小(振幅)决定的。一般情况下,发声时振动的力度越大,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就越大,音也就越强,反之亦然。在音乐中,音的强弱变化会形成有规律的节奏和节拍,使音乐产生基本的律动。\h乐音与噪音乐音发音物体有规律地振动而产生的具有固定音高的音,称为乐音。如钢琴、小提琴、二胡等,都是能发出乐音的乐器。乐音是音乐中使用的最主要,最基本的材料。音乐中的旋律及和声等,均由乐音构成。噪音指没有一定高度,变化混乱,听起来不谐和的声音。这种音的振动,既无规律又杂乱无章。音量过强的噪音会危害人体的健康。在音乐中,乐音乐器与噪音乐器,各有不同的音乐表现特点。两者相互结合,共同为塑造音乐形象而服务。\h音级音级专指乐音,并且是在乐音体系中所使用的音,而不包含噪音以及不属于乐音体系内的那些乐音。音级是划分音阶时,各音间音程的单位。音级包括有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两种。\h基本音级在乐音体系中,具有独立名称的七个音级叫作基本音级。这七个音级符合电子琴上白色琴键所发出的声音。基本音级的名称有音名和唱名两种标记方法。每个音级的音名是用字母来标记的,C、D、E、F、G、A、B是基本音级的音名。唱名则利用读音来标记,Do、Re、Mi、Fa、Sol、La、Si是基本音级的唱名。在乐音体系中七个基本音级的标记(音名和唱名)是循环使用的。即C、D、E、F、G、A、B之后又回到C、D、E、F、G、A、B或Do、Re、Mi、Fa、Sol、La、Si之后还是Do、Re、Mi、Fa、Sol、La、Si。如此循环反复。\h变化音级把基本音级升高或降低得到的音,叫变化音级。变化音级有升音级、降音级、重升音级、重降音级四种。升音级用升号#表示。降音级用降号♭表示。重升音级用重升号х表示。重降音级用重降号♭♭表示。\h音列音列,是将乐音体系中的音,依照音高的关系与次序,由低到高(上行)或由高到低(下行)进行排列。七个基本音级不断循环反复,构成整个乐音音列。\h音名与唱名音名是音的名字,表示音乐中的每个音级的名称,如同人的名字一样。它的每一个音都是固定不变的。不同的国家对音名的读法也不尽相同。大致上分为德、奥音名体系和英、美音名体系两种。唱名,是人们在演唱旋律时,为方便唱谱而使用的名称。唱名是可以随时进行变换的,它会根据音的高低和调的改变而有所变化。\h全音和半音在音列中,相邻的两个音之间的最小距离叫半音,两个半音距离构成一个全音。在琴键上,相邻的两个琴键(包括白键和黑键)构成半音,相隔一个琴键的两键之间构成全音。如下图所示:\h全音的分类自然全音由相邻的两个基本音级以及这两个基本音级的变化音级所构成的全音,叫作自然全音。构成自然全音的两个字母是相邻的两个音名。自然全音有三种形式,可表现为:1.由相邻的两个基本音级构成的全音。例如C到D,G到A。2.由一个基本音级的变化音级与一个相邻的基本音级构成的全音。例如降E到F,B到升C。3.由两个相邻的基本音级的变化音级构成的全音。例如升G到升A,重降E到降F。变化全音除自然全音以外的全音,都叫作变化全音。变化全音有两种形式,可表现为:1.由一个基本音级和这个基本音级的一个变化音级,构成的全音。这种变化全音中的两个音的两个字母是相同的音名。例如C到重升C,降B到升B。2.由一个基本音级和一个不相邻的基本音级的变化音级,构成的全音。这种变化全音中的两个音的两个字母是不相邻的两个音名。例如升C到降E、升A到重降D。\h半音的分类自然半音由相邻的两个基本音级以及这两个基本音级的变化音级所构成的半音,叫作自然半音。自然半音有三种形式,可表现为:1.由相邻的两个基本音级构成的半音。这种自然半音在每个八度里只有两个E、F和B、C。2.由一个基本音级的变化音级与它相邻的基本音级构成的半音。例如C到降D,升F到G。3.由两个相邻的基本音级的变化音级构成的半音。例如升B到升C,重升C到升D。变化半音除自然半音以外的半音,都叫作变化半音。变化半音有两种形式,可表现为:1.由一个基本音级和这个基本音级的一个变化音级构成的半音。这种变化半音中的两个音的两个字母是相同的音名。例如C到升C,降F到F。2.由一个基本音级与不相邻的基本音级的变化音级构成的半音。这种变化半音中的两个音的两个字母是不相邻的两个音名。例如D到重降F,重升A到重降D。\h黑键的使用除了E到F、B到C是半音关系,其他音升高或降低半音就是其右上方的黑键或左上方的黑键。如下图所示。\h音域音域分为总的音域和个别的人声或乐器的音域两种。总的音域是指音列的总范围,即从最低音到最高音的距离。个别的人声或乐器的音域,是指在该乐器或个别人的整个音域中所能达到的一部分。\h音区音区是音域中的一部分。分为高音区、中音区、低音区三种。在整个音域中,小字组、小字一组和小字二组属于中音区。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和五组属高音区。大字组、大字一组和大字二组属低音区。三种音区的特性音色在音乐的表现中,有着重大的作用。一般来说,高音区一般具有清脆、嘹亮、尖锐的特性。低音区则往往给人以浑厚、笨重之感。中音区是整个乐器或人声最悦耳的区域。\hPart3认识五线谱五条长长的平行线,几只形态各异的“小蝌蚪”构成了能够弹奏出华美乐章的五线谱。五线谱的排列组合和运用也十分方便。本章系统地讲授了五线谱的基础知识,实用易学,让初学者能轻松地学会读五线谱。\h五线谱的构成\h五线谱上的线与间五线谱是目前世界上通用的记谱法。由五根等距离的黑色平行横线构成,用来标记不同时值的音符及其他的记号,是记载音乐的一种方法。线与线之间,构成了四个间。由下往上线的顺序分别是:最下面第一条线叫作“第一线”,往上数第二条线叫“第二线”,再往上数是“第三线”、“第四线”,最上面一条线是“第五线”。由下到上间的顺序分别是:最下面的一个间叫第一间,往上是第二间,再往上是第三间,最后一间是第四间了。如下图所示:\h五线谱上的加线在音乐作品中经常会有线和间不够用的情况出现,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为五线谱临时加线。具体方法如下:在第一线下面加一线,叫作“下加一线”。再在“下加一线”的基础上加一线叫作“下加二线”,以此类推。同时在加线的过程中产生的间,叫作“下加一间”、“下加二间”,以此类推。如在第五线上面加一线就叫作“上加一线”,在“上加一线”上再加一线叫作“上加二线”,以此类推。其中产生的间就叫作“上加一间”、“上加二间”,以此类推。每加一线或每加一间都代表一个音级,具体音高由所用谱号表示。\h谱号将谱号与五线谱结合在一起的曲谱,叫作谱表。\hG谱号五线谱上面的一组为G谱号,G谱号在五线谱的第二线上,为右手弹奏。G谱号也称高音谱号。\hF谱号五线谱下面的一组为F谱号,F谱号记在五线谱的第四线,为左手弹奏。F谱号也称低音谱号。\h键盘、谱表、简谱对照图\h音符的构成音符由三个部分组成,即符头、符干和符尾。\h符头符头可分为实心符头与空心符头,空心符头的时值要比实心的大。\h符干、符尾连接符头的线叫作符干,符干后面可以加符尾(小尾巴),用来表示音符的时值。符尾越多表示时值越小,符尾越少表示时值越大。画一画\h音符的分类\h单纯音符单纯音符简称音符,它有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和三十二分音符等。\h附点音符五线谱中用来表示某个音需要延长原时值的一半称为附点音符。\h休止符休止符是用于音乐的乐谱上,标记音乐暂时停顿或静止和停顿时间长短的记号。可分为全休止符、二分休止符、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十六分休止符、三十二分休止符、六十四分休止符等。\h附点休止符休止符可以加上附点,来调整音乐停顿的长度,命名为原休止符名,前面加上“附点”两字。\h音符时值构成图音符的种类繁多,如何更方便快捷的记住音符,技巧都在音符的小尾巴上。首先,一个空心小圆圈的音符叫作全音符,它是单纯音符时值中的老大,虽然没有符干和符尾,但时值是最长的,代表四拍。其次,在全音符的左侧加一个符干便得到了二分音符,时值是全音符的一半也就是二拍。最后,在二分音符的基础上,只要把它的小圆圈涂黑便是四分音符,时值就是二分音符的一半。接下来的就是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这些音符的区别是依次在符干后面多一根小尾巴,随后时值也会发生变化。每加一根小尾巴,音符的时值就减少一半。\hPart4节拍与音调在乐曲的弹奏表现中,随着音乐的进行,旋律呈现如同流水般的起伏。这是节拍与音调的作用。本章一起来学习节拍与音调的基础知识。如果节拍、音调没有掌握好就不能准确地表达音乐作品的内容,弹奏出的乐曲会显得平淡无味。\h拍号每一个乐谱前面都有拍号,演奏中间如果改变节奏会标出改变的拍号,拍号的写法如同分数。如、、、、、等。“分子”(横线上方的数字)表示每小节的单位拍数,“分母”(横线下方的数字)表示单位拍的音符时值。如下图所示:\h小节\h小节的定义小节是节拍的单位。在音乐进行中,从一个强拍到下一个强拍之间的部分即称一小节。拍数不足的小节又称不完全小节,常出现于乐曲的首尾,首尾两个不完全小节合为一个完全小节。以弱拍(或弱位置)开始的小节又称弱起小节。\h小节线在乐谱中,小节与小节之间用短竖线划开,这样的线条叫作小节线。\h复纵线和终止线复纵线表示乐曲告一段落的双小节线,叫复纵线,又称段落线。终止线表示乐曲结束的一粗一细的两条垂直线,叫终止线。表示乐曲到此结束。\h节拍乐曲中强(重音)弱(非重音)音有规律的反复,叫作节拍。节拍利用强弱关系来组织音乐,节拍中的每个单位,叫作单位拍。有重音的单位叫作强拍,非重音的单位叫作弱拍。注意:小节中的第一拍通常为强拍,若再有强拍则为次强拍。\h拍子在音乐中,将单位拍用固定的音符(如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来代表,叫作拍子。\h拍子的分类单拍子每小节只有两拍或三拍的拍子叫作“单拍子”。单拍子的特点是只有强拍和弱拍,如、、、拍等。复拍子每小节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同类型组成的拍子叫作“复拍子”。复拍子的特点是除了强拍弱拍外,还有次强拍,如、、拍等。混合拍子每小节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类型的单拍子组合而成的拍子叫作“混合拍子”,如,拍等。一拍子一种比较特殊的拍子,每小节只有一个强拍而没有弱拍。这种拍子一般歌曲中比较少见,只在变换拍子中偶尔出现。变换拍子在一首乐曲中,各种拍子交替出现叫作“变换拍子”。变换拍子的拍号可以在乐曲开始处一并标记,也可以在变拍子的地方分别标记。变换拍子可分为有规律的循环与无规律的变换两种。交错拍子在多声部音乐中,各种不同拍子的同时结合进行,叫作交错拍子。散拍子又称自由节拍,各节拍的重音及单位的时值都不非常明显,也不十分固定。根据乐曲的内容、作曲者的意图和个人的体会由演奏者自由处理,这种拍子叫作“散拍子”。\h弱起小节一般来说,乐曲多数是从强拍开始的,但也有乐曲是从弱拍或次强拍开始的。从弱拍或次强拍起的小节叫作弱起小节。弱起小节属于不完全小节或不完整小节。由不完全小节开始的乐曲,其结尾一般也是不完全小节,这两个不完全小节相加就等于一个完整的小节。而在计算乐曲的小节数时,则是从第一个完整小节开始算起的。\h切分音切分音是旋律在进行当中,由于音乐的需要,音符的强拍和弱拍发生变化而出现的节奏变化。切分音是变换小节中强弱拍位置的一种节奏,又叫作切分节奏。由于音符所处节奏位置和时值的长短不同,会产生不同于其他音符的强弱关系,这就需要切分音来进行表达。\h切分音的形式音符记写一小节或单位拍之内的切分音,一般用一个比它前后音符时值长的音符来标记。延音线记写跨小节或跨单位拍的切分音,一般用连线跨过小节线将两个相同时值的音符连结起来。\h音调\h调在音乐作品中起核心作用的主音的高音位置叫作调,乐音体系中的有十五个基本调。\h调号五线谱里记在谱号后面用以表示乐曲所用调的变音记号称作调号。它们按照一定的次序和位置记在谱号的后面。调号总是只用同类的变音记号,即升记号或降记号(都是升降半音)。在音乐作品中谱号后面标了升降号的音符就是说明,在整首作品中都要升或降,如果有临时升降号就需要在升或降的音符前加临时升降号,如果有还原记号就不需要升,也不需要降。同时调号的更重要的意义是确定了调的主音位置,如G大调表示G为调式主音(唱作DO)、B大调表示B(唱作DO)为调式主音。调号分升号调与降号调,C大调和a小调没有调号,在音乐中有大小调二十四个。\h升号调含有升记号的调,叫作升号调。\h降号调含有降记号的调,叫作降号调。\h调与调之间的关系纯五度音程上的两个音,高音音频与低音音频的比值为1.5(十二平均律中约为1.498)。半音的任何一个音当作某调的主音时,它们之间就可以构成高度不同的十二个音调。如果按五度关系进行排列,便会形成一个循环圈。这种音关系,既有音的差异性,又具有音的协调性,是音乐中一切音关系的基础。五度关系是最符合人类听觉审美习惯的协和音关系,对于人耳来说,这一音关系是纯自然的。上行五度循环次序:CGDAEB#F#C#G下行五度循环次序:F♭B♭E♭A♭D\h调式若干高低不同的音,围绕某一个有稳定感的中心音,按照一定的音程关系组织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的体系,称为调式。\h大调式大调式为西方传统调式之一,由七个音组成。大调式共有三种表现形式:自然大调,和声大调,旋律大调。自然大调自然大调式。音阶结构为:C、D、E、F、G、A、B、C。各音级间的关系为:大二度、大二度、小二度、大二度、大二度、大二度、小二度。和声大调和声大调式的结构是在自然大调的基础上VI级降半音。即C、D、E、F、G、♭A、B、C。各音级间的关系为:大二度、大二度、小二度、大二度、小二度、增二度、小二度。旋律大调旋律大调式是在自然大调的基础上VI、VII级降半音。即C、D、E、F、G、♭A、♭B、C。各音级间的关系为:大二度、大二度、小二度、大二度、小二度、大二度、大二度。\h小调式小调式为西方传统调式之一,由七个音组成。小调式共有三种表现形式:自然小调,和声小调,旋律小调。自然小调自然小调式。音阶结构为a、b、c、d、e、f、g、a。各音级间的关系为:大二度、小二度、大二度、大二度、小二度、大二度、大二度。和声小调和声小调式的结构是在自然小调的基础上升高vii级音,即a、b、c、d、e、f、#g、a。各音级间的关系为:大二度、小二度、大二度、大二度、小二度、增二度、小二度。旋律小调旋律小调式是在自然小调的基础上升高vi、vii级的音,即a、b、c、d、e、#f、#g、a。各音级间的关系为:大二度、小二度、大二度、大二度、大二度、大二度、小二度。\h平行大小调平行大小调是指调号相同,音阶(音列关系)相同,主音高度不同的两个调式(一个大调式、一个小调式),也称关系大小调式。C大调与a小调C大调和a小调互为关系大小调:C自然大调和a自然小调的音阶中均无升降号(调号相同),只不过C大调音阶中各音级上的音比a小调同样音级上的音均高一个小三度。F大调与d小调F自然大调和d自然小调的音阶中都只有降B,而其他音均无升降号,只不过F大调音阶中各音级上的音比d小调同样音级上的音高出一个小三度。G大调与e小调G大调与它的平行小调e小调的调号都是一个升号。\hPart5音程与和弦任何一首音乐作品都是节奏、旋律、和声的组合。这就要学习音程与和弦的知识。通过对音程与和弦的练习可以使音乐作品更加生动、优美、充满活力。\h音程音程是音乐中的名词,指两音之间的高度距离。\h音程的结构在乐音体系中,两音之间的高低关系,叫音程。音程中,高的音叫“冠音”,低的音叫“根音”。\h音程的分类我们可以将音程分为两部分,在音程中两音同时演奏的叫作和声音程,两音先后演奏的叫作旋律音程。\h度度是音程的单位,它表示两个音之间的音高关系。用“度”表示。以五线谱为例,从c到c或从d到d都是一度,从c到d或d到e都是二度,从c到d或d到f都是三度,以此类推如下图所示:\h自然音程在自然调式音阶中各音能构成的音程,叫自然音程。自然音程包括:纯音程、大音程、小音程、增四度和减五度音程。基本音程中任何两个音的结合,都可以构成下列各种基本音程:即纯音程、大音程、小音程、增四度和减五度音程。\h变化音程在自然调式中,各音不能自然形成,必须通过变音记号才能形成的音程,叫变化音程。变化音程包括除三全音(即增四减五)以外的全部增、减音程,倍增、倍减音程。\h音程转位音程由冠音和根音组成,如果将冠音与根音相互调换位置,这种转换叫作音程转位。转位之前的音程叫作原位音程,转位之后的音程叫作转位音程。音程转位的方法有几种,可以将冠音与根音在一个八度内进行转位,也可以在超过八度或多个八度范围的转位。在转位时既可单独移动根音或者冠音,也可同时移动根音与冠音。音程转位后的度数变化:当音程转位后,原位音程与转位音程的度数相加之和为“9”。其转位公式为:音程转位后性质的变化当音程转位后,与原位音程的性质基本保持一致。自然音程转位后仍为自然音程;变化音程转位后仍为变化音程;协和音程转位后仍为协和音程;不协和音程转位后仍为不协和音程;单音程转位后既可为单音程也可为复音程;复音程转位后既可为单音程也可为复音程。\h和弦和弦,通俗的解释是伴随着“旋律”,使整个音乐更丰富、饱满、好听的乐音。(所谓乐音,即:不含打击乐的声音)。\h认识自动和弦与手动和弦自动和弦自动和弦,可以说是电子琴所独有的。我们可以在电子琴上打开这个功能,在键盘的左边一块区域就是自动和弦。单指和弦的区域一般是最左边的14个黑白键。多指和弦的区域一般是最左边的19个键(以61键的琴为准)。自动和弦区设在左边是因为旋律常是中高音,和弦常是中低音,而且现在通行的键盘乐器都是左低右高。自动和弦几乎只用左手弹。在自动和弦中,换弹一个别的和弦只改变音的高低,不改变长短、强弱与和弦音色组合。自动和弦状态中,如果乐曲中不同的小节用了同一和弦,那么可以再弹一下同样的和弦,也可以不再弹奏,效果不变。手动和弦相对于自动和弦,还有手动和弦,即每一个音都要亲自动手弹奏出来。自动和弦可以使音乐达到更好的效果,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把左手解放出来,去做变换音色、节奏、速度、运用滑轮、加副旋律等工作。\h认识单指和弦与多指和弦先有多指和弦,后有单指和弦。多指和弦是在长期实践中提取出来的自动和弦。单指和弦是多指和弦的进一步简化,单指和弦表现的种类较少,可在入门时用,比较容易上手。单指和弦只能弹出大三、小三、属七、小七等简单的和弦,适用于一些较简单的歌曲。多指和弦在和弦表现上比单指和弦丰富很多,能弹出三十种以上的和弦。多指和弦能通过手指的转位来方便和弦的连接和指法的安排,演奏起来其实较为方便。演奏时一般都是用多指和弦。其实单指和弦并不是所有的和弦都用一个手指去演奏,像C、D这些大三和弦可以用一个C音或D音表示,但是小三、属七等和弦得用两个,三个音表示,所以单指和弦在正式使用时其实是比多指和弦难记忆的,应该以学习多指和弦为主。多指和弦是怎么“提取”出来的呢?同种和弦是千变万化的。比如C和弦,它是由1、3、5组成的。这三个音同时弹是C和弦的效果,按六种不同顺序一个一个分着弹或着先弹任意两个再弹一个,也是C和弦。其中任意一个或几个音高八度或低八度或重复两个八度出现,也是C和弦。三种乐器分别演奏这三个音中的一个,合起来也是C和弦。多指和弦需要同时弹三个或四个音,然后电子琴来识别并发声。单指和弦一般只用弹一两个音就能发出同样的效果。但单指和弦只有4类共48种,约为多指和弦种类的十分之一。\h电子琴常用和弦电子琴中最为常用的和弦有三和弦(三个音的和弦)、七和弦(四个音的和弦)与九和弦。\h三和弦三和弦是指三个音按照三度关系叠置起来形成的和弦。三和弦各音由下而上称为根音、三音、五音,分别以1、3、5标记。\h三和弦的构成\h三和弦的分类大三和弦当根音到三音的音程为大三度,三度音到五度音的音程为小三度时,这样的和弦称之为大三和弦,即大三度+小三度。小三和弦当根音到三音的音程为小三度,三度音到五度音的音程为大三度时,这样的和弦称之为小三和弦,即小三度+大三度。增三和弦当根音到三音的音程为大三度,三度音到五度音的音程为大三度时,这样的和弦称之为增三和弦,即大三度+大三度。减三和弦当根音到三音的音程为小三度,三度音到五度音的音程为小三度时,这样的和弦称之为减三和弦,即小三度+小三度。\h七和弦七和弦大体与三和弦差不多,也是由“根音”、“三音”、“五音”组成。七和弦的构成是由四个音按三度叠置而成的一种和弦,特点是根音与最上面的音相距为七度,故名七和弦。从下往上数,最高的音叫“七音”。在记谱中用数字来标记的时候,自下而上是1、3、5、7。\h七和弦的构成\h七和弦的分类大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