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安防系统设计的开题报告_第1页
家居安防系统设计的开题报告_第2页
家居安防系统设计的开题报告_第3页
家居安防系统设计的开题报告_第4页
家居安防系统设计的开题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题目:家居安防系统的设计院(系):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班级:电气08-4班姓名:付强学号:2009021736指导教师:刘付刚教师职称:讲师黑龙江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家居安防监控系统的设计来源工程实际研究目的和意义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特别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提高,实现了家庭实现了生活现代化,居住环境舒适化、安全化。这些高科技已经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了人们生活习惯,提高了人们生活质量,家居安防系统也因此而产生。现代社会,商品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工作节奏不断加快。对于全身投入竞争的人们,家务工作方面必然力不从心,家务管理因此就显得尤为重要。家居安防控制器可以提供智能控制方案,使家庭主人在处理家务方面,既快捷又省力。还提供舒适健康的环境,可以监视室内的温度、湿度,同时还可以通过远程通讯,实时反馈家中情况,避免如火灾,盗窃造成的经济和安全损失,使人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从而提高生活质量。一切发明和创造都是为了人类的生活更加方便和舒适。住宅智能化控制的开发与建设是21世纪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信息技术的大力普及和应用,极大推动住宅小区智能化建设的进程,更为住宅小区智能化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实施起来更加容易和简捷。智能信息家电及智能家居安防系统具有安全、方便、高效、快捷、智能化、个性化的独特魅力,它对于改善现代人类的生活质量,创造舒适、安全、便利的生活空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的家居安防开发相对于国外起步较晚,尚未形成一定的国家标准,因此很多公司开发出的产品使用的是自己组网技术和信息交换协议,有的核心技术没有对外公开,技术复杂,不易掌握,有很多产品是针对特定的环境开发的产品,因此,限制了其使用的范围,而且由于是少数几家公司约定的技术,相关第三方产品缺乏,各个接入设备之间不能兼容,互操作性差,用户扩充系统很不方便,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发展。还有的系统成本太高,普通用户难以承受,所以也没能广泛推广使用。因此设计一个符合国情、符合国家规范的集远程控制和本地控制为一体的智能家居安防控制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7、时间进程周完成内容1了解设计研究的方向,对家居安防监控系统的设计有一个初步的了解。2深入了解开关51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各种电路的分析及GSM通讯技术的学习3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初步了解资料中所包含的信息和知识并对收集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将有用的资料整理成册4根据任务书和整理好的资料按照学校要求写开题报告5完善开题报告,加强对开题报告的理解参加开题答辩6完成家居安防监控系统的初始化设计方案7熟悉电路原理、单片机原理、C语言等课程8根据设计要求及设计初始化方案确立系统详细设计方案9进行系统电路图的绘制、传感器模块的设计及主要元器件参数的计算与选型10进行GSM模块的设计和选型11系统整体的设计和修改12各主要参数的测量与数据分析,系统技术指标的优化13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初稿14毕业设计论文内容修改及审核15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16根据任务书和学校要求,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17完善设计说明书,提交论文,对论文内容进行掌握,准备参加毕业设计的答辩18参加《家居安防监控系统的设计》的论文答辩8、参考文献:[1]万福君,潘松峰.单片微机原理系统设计与原理[M].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2]谭浩强.C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J],2004.[3]李裕祥.单片机的串行通信原理[J].电子科学技术,2003.[4]高小平.中国智能家居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低压电器,2013.[5]何立民.单片机高级教程--应用与设计(第2版)[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6]宋浩,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7]L.A.Bertsch.DevelopmentToolsforHomeAutomation.IEEETransactiononConsumerElectronics,1990[8]韩斌杰.GSM原理及其网络优化(第2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9]张威.GSM网络优化原理与工程(第2版)[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10]Bergamaschi,R.A.,Lee,W.R.Designingsystem-on-chipusingcors.onDesignautomationLosAngeles,2006.[11]Vahid,F.,Givagis,T..Platformtuningforembeddedsystemsdesign.IEEEComputer,2007.[12]陈小兰,苏武得.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无线数传系统[J].福建出版社,2007.[13]袁志祥,秦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C语言版).第二版,2007.[14]刘柄文,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技术[J].中国学术期刊文摘,2008.[15]刘迎春,叶湘滨.现代新型传感器原理与应用[M].国防工业出版社,1998.[16]苏家健,曹柏荣,江志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7]韩九强,周杏鹏.传感器与检测技术[J].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8]松井邦彦,梁瑞林.传感器应用技巧141例[J].科学出版社,2006.[19]冀常鹏.AVR单片机GSM/GPRS应用技术[J].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20]刘良华,代才莉.GSM基站系统运行与维护[J].科学出版社,2012.[21]兰祝刚,GSM无线网络优化工具与方法案例[J].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22]张鼎.智能传感器设计.人民邮电出版社[J],2009.[23]郑锋,王巧芝,程丽平等.51单片机典型应用开发范例大全[J].中国铁道工业出版社,2011.[24]谢亮,谢晖,张义,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