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陕西省西安市滨河区达标名校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陕西省西安市滨河区达标名校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陕西省西安市滨河区达标名校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陕西省西安市滨河区达标名校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陕西省西安市滨河区达标名校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陕西省西安市滨河区达标名校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化学在工农业生产、科技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铝合金制飞机外壳是因其硬度大、密度小、耐腐蚀B.无土栽培的营养液中常含有K2SO4是一种复合肥C.发射火箭采用的液氢、液氧都是无污染的纯净物D.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2.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相对应的关系中,正确的选项是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碳酸钠是碱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氢氧化钠与盐酸不反应C用燃着的木条伸入某瓶气体中木条熄灭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D向稀硫酸中滴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硫酸与氯化钡反应A.A B.B C.C D.D3.“分裂”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A.塑料和棉花都属于合成材料 B.维生素和蛋白质都属于营养物质C.干冰和冰都属于化合物 D.铁和碘都属于人体必须微量元素4.下列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A.Mg B.Zn C.Cl D.Ag5.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6.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烧杯并注入相同的足量稀盐酸,调节至平衡,然后向左、右两边烧杯中分别投入等质量的镁和铝,则天平指针的偏转情况是()A.先偏向右,最后偏向左 B.先偏向右,最后平衡C.先偏向左,最后偏向右 D.先偏向左,最后平衡7.在宏观和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水和双氧水化学性质不同分子的构成不同B在阳光下,湿衣服比较容易晒干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C实验室中用化学方法可以得到氧气分子之间有间隔D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A.A B.B C.C D.D8.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见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的微观示意图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386320反应后的质量/g1050x14注: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甲、乙、丙、丁都可能是氧化物C.甲和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4:15D.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9.要配制100g5%的蔗糖溶液,以下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的是A.称取5g含杂质的蔗糖 B.用量筒量取90mL水C.搅拌后玻璃棒上有液体残留 D.量筒中的水未完全倒入烧杯中10.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除杂、鉴别、分离所用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所用试剂或方法A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杂质石灰石水或稀盐酸B除去BaCl2溶液中的Ba(OH)2加适量的稀硫酸后过滤C鉴别NH4Cl溶液和KCl溶液NaOH溶液D分离C和CuO的固体混合物加水溶解后过滤A.A B.B C.C D.D11.下列关于维生素C(C6H8O6)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1个维生素C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B.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C.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4﹕3D.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4.5%1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许多成语中蕴含着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下列成语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A.水滴石穿 B.火烧赤壁 C.刻舟求剑 D.积土成山13.氧化钙和过氧化钙(CaO2)的混合物12.8g溶于足量水后,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溶液中的Ca2+全部转化为沉淀,过滤、干燥,得到20gCaCO3。则原12.8g混合物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已知2CaO2+2H2O===2Ca(OH)2+O2↑)()A.5:2B.5:3C.5:4D.1:114.轻质碳酸钙为牙膏摩擦剂之一,模拟工业上用石灰石制取轻质碳酸钙的流程如下(假设每步反应完全,物料损耗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石灰石可能未完全分解 B.制得的CaCO3与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相等C.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只有CO2 D.CO2和制得的CaCO3的物质的量可能相等15.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列基本实验操作的图示正确的是A. B. C.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亚硝酸钠是一种食品添加剂,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食品中允许添加限量为70mg/kg,不可超量、超范围使用。亚硝酸钠外观酷似食盐且有咸味,如果将亚硝酸钠(NaNO2)误作食盐食用或摄入过量亚硝酸盐后,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亚硝酸钠和食盐的有关资料如下:项目亚硝酸钠(NaNO2)氯化钠(NaCl)水溶性易溶,在15℃时溶解度为81.5g易溶,在15℃时溶解度为35.8g熔点271℃801℃沸点320℃会分解,放出有刺鼻气味的气体1413℃跟稀盐酸作用放出红棕色的气体NO2无反应(1)根据上表提供信息,请写出鉴别亚硝酸钠和食盐的两种方法:①_____;②_____。亚硝酸钠有咸味,外形与食盐很相似,其水溶液显碱性,食盐的水溶液呈中性。根据以上叙述,鉴别亚硝酸钠溶液和食盐溶液应选用的试剂是_____。亚硝酸钠跟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钠、两种氮的氧化物(NO2、NO)和水,请你写出亚硝酸钠跟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是_____。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应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二氧化锰起_____作用,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若用盛满水的E装置收集氧气,应从导管_____(填“a”或“b”)处通入。为了证明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能发生反应,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也能发生反应。如图所示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活塞和弹簧夹K处于关闭状态)。实验一: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稀盐酸逐滴滴加入A中锥形瓶,观察到_____的现象时,关闭活塞,证明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发生反应;实验二: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将注射器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推入B中锥形瓶,过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K,观察到_____的现象并且溶液呈红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确实发生了反应。请写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锥形瓶B中溶液最后呈红色(填“能”或“不能”)证明氢氧化钠有剩余。18.(8分)硫酸、氢氧化钾、氯化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实验室常见的试剂。(1)下列关于硫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A浓硫酸是粘稠、油状的液体B稀硫酸可用于铁制品除锈C浓硫酸滴到白纸上,使纸变黑D浓硫酸敞口放置,质量分数变大写出上述选项中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_____。(2)氢氧化钾的化学性质和氢氧化钠相似。小兰在实验室内发现一瓶敞口久置的氢氧化钾溶液,她取出一部分,滴入稀盐酸后有气泡生成,请写出与发生此现象有关的两个化学方程式_____。(3)从海水中晒出的粗盐中含有CaCl2、MgCl2、Na2SO4等可溶性杂质。为了除去杂质,有如下操作:①溶解;②依次加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③过滤;④加适量盐酸;⑤蒸发、结晶。①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什么_____?②这个过程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一共有几个_____?③最终所得的氯化钠的质量和原来粗盐中含有的氯化钠的质量相比,有什么变化_____?(4)小明在家里发现了一瓶食盐水,小明想测量这瓶食盐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取130g食盐水,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2.87g白色沉淀。求食盐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小明怀疑自家菜地因施用硫酸铵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土壤酸化问题,于是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进行了研究。小明同学根据下图所示产品说明书中的_____和硫酸铵的组成,推测硫酸铵受热可能会分解生成氨气,使肥效降低。土壤的酸碱性实验1:按上图所示溶解土样,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用pH试纸测量土样浸出液的pH约为4,说明土壤呈酸性。硫酸铵具有哪些性质实验2:25℃时,将30g硫酸铵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此时所得溶液对应图中_____(选填序号)点的状态,测得其pH约为5。实验3:为证明硫酸铵受热分解生成了氨气,小组同学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①硫酸铵固体减少;②用酚酞溶液浸湿的滤纸________。③小气球变大。小明依据现象①和②,小红只依据③,都得出了“硫酸铵受热分解”的结论。小组同学认为小红的依据不合理,小气球胀大可能是装置中的空气受热膨胀所致。若要通过小气球的变化得出“硫酸铵受热分解”的结论,还需继续进行观察,若________,才能得出这一结论。实验4:按图中所示进行实验,闻到刺激性气味,说明硫酸铵能与熟石灰发生反应。为保证铵态氮肥的肥效,不能高温暴晒,不能__________。硫酸铵中氮元素被植物吸收后,剩余的硫酸铵使得土壤酸化,可用熟石灰进行改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B【解析】

A.铝合金制飞机外壳硬度大、密度小、耐腐蚀,故可以做制造飞机外壳的原料,正确;B.K2SO4只含有钾一种农作物生长需要的原料,而复合肥是含有两种及两种以上元素的化合物,故不属于复合肥,错误;C.发射火箭采用的液氢、液氧的构成微粒只有一种,因此都是无污染的纯净物,正确;D.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可以使水中的Ca2+、Mg2+形成沉淀,故可以降低水的硬度,正确;故选B。2、D【解析】A、碳酸钠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碳酸钠溶于水之后显碱性,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错误;B、氢氧化钠和盐酸能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但是该反应没有明显的实现现象,错误;C、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但是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氮气也可以,错误;D、硫酸能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正确。故选D。3、A【解析】A、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棉花属于天然材料,错误;B、维生素和蛋白质都属于营养物质,正确;C、干冰和冰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属于化合物,正确;D、铁和碘都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正确。故选A。点睛:掌握合成材料的特征、常见的营养物质、化合物定义、人体中的微量元素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C【解析】

一般来说,元素名称中带“金”字旁的为金属元素(汞和金除外),其他为非金属元素【详解】A、Mg的元素名称为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不符合题意;B、Zn的元素名称为锌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不符合题意;C、Cl的元素名称为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符合题意;D、Ag的元素名称为银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不符合题意。5、B【解析】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酒精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被人们嗅到,故此项说法正确;B、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的间隔随温度改变而改变,分子本身大小不变,解释错误;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酒精分子和水分子进入彼此的空隙中去了,解释正确;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随温度升高而加快,解释正确;故选B6、A【解析】

解:镁、铝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为:,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可知,等质量的镁和铝和足量稀盐酸反应时,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多,因此天平指针最后偏向左;因为镁比铝活泼,与稀盐酸反应时,镁和稀盐酸反应的速率比铝和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快,因此开始时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速率快,天平指针偏向右,因此向左、右两边烧杯中分别投入等质量的镁和铝,则天平指针的偏转情况是先偏向右,最后偏向左。故选A。【点睛】本题既要考虑反应产生的氢气的质量,又要考虑反应速度。7、C【解析】A、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正确;B、在阳光下,湿衣服更容易晾干,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即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正确;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实验室中用化学方法可以得到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错误;D、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因为原子最外层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正确。故选C。点睛: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8、D【解析】

利用反应物质量会减小,生成物质量会增加,催化剂质量不变以及反应类型的特点解决此题。【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38+6+32)-(10+50+14)=2。A、反应后甲、丙的质量减小,是反应物,乙、丁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由微粒的构成都成可知,丁是单质,不可能是氧化物,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甲和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无法确定,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9、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表达式,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要不就是溶质质量偏小,要不就是溶剂质量偏大,A、称取5g含杂质的蔗糖,使得溶质蔗糖质量偏小,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正确,B、用量筒量取90mL水,溶剂质量偏小,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错误,C、搅拌后玻璃棒上有液体残留,溶剂质量偏小,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错误,D、量筒中的水未完全倒入烧杯中,溶剂质量偏小,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错误,故选A考点:溶质质量分数计算10、C【解析】试题分析:A选项是错误的操作,因为氧化钙和水或盐酸反应;B选项错误所选试剂错误,加入的硫酸会与氯化钡反应;C选项是正确的操作;D选项是错误的操作,二者都不溶于水;故答案选择C考点:物质的鉴别11、C【解析】A.1个维生素C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正确;B.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8+16×6=176,正确;C.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3﹕4﹕3,故说法错误;D.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4.5%。故选C。12、B【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A.水滴石穿,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B.火烧赤壁,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C.刻舟求剑,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D.积土成山,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选B。13、B【解析】

根据钙元素守恒可得钙元素与碳酸钙之间的关系式或者用化学式求算钙元素质量,进而推出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求算质量比。【详解】解:设钙元素的质量为x,根据CaO+H2O=Ca(OH)2、2CaO2+2H2O=2Ca(OH)2+O2↑、Ca(OH)2+Na2CO3=CaCO3↓+2NaOH;可得关系式为:Ca------CaCO340

100x

20gx20gx=8g,原12.8g混合物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8g:(12.8g-8g)=5:3。故选B。14、D【解析】

A、石灰石高温反应后得到的固体再加水后过滤,在滤渣里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证明碳酸钙已经完全分解,故选项A不正确。B、制得的CaCO3与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不一定相等,故选项B不正确;C、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不只有CO2,还有其他物质,故选项C不正确;D、根据,CO2和制得的CaCO3的物质的量可能相等,故选项D正确。故选:D。15、D【解析】

A、该装置左边的长颈漏斗与大气相通,未构成封闭体系,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导管口都不会有气泡产生,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故选项错误;B、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操作错误,故选项错误;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故选项错误;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项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1)①分别将亚硝酸钠和食盐加热,有刺鼻气味产生的是亚硝酸钠,无气体产生是食盐;②分别加入稀盐酸,有红棕色气体产生的是亚硝酸钠,无现象的是食盐。(2)无色酚酞试液(紫色石蕊试液)(3)2NaNO2+2HCl=NaCl+NO2↑+NO↑+H2O【解析】试题分析:(1)①亚硝酸钠在320℃时会分解,且放出有刺鼻气味的气体,而氯化钠(NaCl)此温度时还未熔化;所以可将分别将亚硝酸钠和食盐加热,有刺鼻气味产生的是亚硝酸钠,无气体产生是食盐;②亚硝酸钠跟稀盐酸作用可放出红棕色的气体NO2,而氯化钠加入稀盐酸无反应;所以可分别加入稀盐酸,有红棕色气体产生的是亚硝酸钠,无现象的是食盐。(2)亚硝酸钠有咸味,外形与食盐很相似,其水溶液显碱性,食盐的水溶液呈中性。所以可用石蕊试液来鉴别亚硝酸钠溶液和食盐溶液;具体操作及现象为:向两物质的水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蓝的为亚硝酸钠;无明显变化的为氯化钠溶液。(也可使用酚酞试液、)。(3)根据题意可知:反应物为亚硝酸钠跟盐酸;生成物为氯化钠、NO2、NO和水,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NO2+2HCl=NaCl+NO2↑+NO↑+H2O。考点:物质的鉴别、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长颈漏斗略正略催化Bb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A瓶中液体进入B瓶中,且B瓶中出现白色沉淀(实验现象一定要写到后者才得分)CO2+2NaOH═NaCO3+H2O不能【解析】(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反应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CO2↑+H2O,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应正放在桌面上;(3)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2KClO32KCl+3O2↑;因为此反应是固体的加热反应,所以可用装置B作为发生装置,用盛满水的F装置收集氧气,相当于排水法收集氧气,气体可从c进入,水被从b排出;(4)实验一:开始时,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遇到酚酞显示红色,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随着盐酸的滴入,烧杯中溶液红色逐渐褪去;当红色刚好变为无色时,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显中性,证明二者发生反应;实验二:将注射器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推入B中锥形瓶,锥形瓶中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反应方程式是:CO2+2NaOH═Na2CO3+H2O,从而使锥形瓶内压强变小,A装置中的压强大,打开弹簧夹K时,A锥形瓶内的氯化钙就会流入B中,然后氯化钙与反应生成的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因此可据A瓶中液体进入B瓶中,且B瓶中出现白色沉淀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确实发生了反应;锥形瓶B中溶液最后呈红色不能证明氢氧化钠有剩余,因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也可能是碳酸钠过量,有剩余。点睛:实验装置的选择,选择发生装置时,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因素;选择收集装置时,要考虑气体的水溶性、能否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密度、能否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等因素。18、D;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六个质量变大0.9%【解析】

(1)A、浓硫酸是粘稠、油状的液体,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稀硫酸可和三氧化二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故可用于除锈,不符合题意;C、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所以将浓硫酸滴到白纸上,使纸变黑,不符合题意;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质量分数变小,符合题意。故选D。上述反应中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为;(2)氢氧化钾敞口久放,氢氧化钾会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水,碳酸钾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二氧化碳和水,这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①从海水中晒出的粗盐中含有CaCl2、MgCl2、Na2SO4等可溶性杂质,溶解后,依次加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除去硫酸钠,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除去氯化镁,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除去氯化钙,碳酸钠和多余的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