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建设需求_第1页
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建设需求_第2页
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建设需求_第3页
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建设需求_第4页
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建设需求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建设需求一、项目概述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发展和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地下水污染形势日益严峻。工农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工业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已经严重地污染了地下水源。农业发展过程中,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会造成地下水氨氮超标,水有异味。含有各种洗涤剂的居民生活用水的大量排放,以及生活中使用的化工产品,如电池、塑料、重金属等也造成严重的地下水污染。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农药、石油及化工产品等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渗透到地下含水层中,对区域的地下水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被污染地下水不仅已检出的污染组分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而且污染程度和深度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有机污染物已经在部分区域地下水中被频繁检出。更为严峻的是,地下水污染由于其隐蔽性的特点,不像地表水那样容易被看到、被关注,发现时往往已造成严重后果。此外,地下水流动缓慢,不像流动的地表河流有很好的自净能力,地下水污染修复起来也很困难。通过信息化、大数据等手段构建地下水监测体系和平台,辅助管理者提升管理效率、增强管控手段,及时发现地下水环境动态变化情况,保障地下水环境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本项目包括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建设项目的前期调查、点位布设方案、监测井建设、规范化建设、样品采集与测试、点位布设报告等。投标报价包括人工费、调试费、培训、税收、售后服务、招标代理费、采购需求中未提到但在实际采购过程中需要配置的各种设备、材料及其他费用等须由投标人支付的所有费用。具体服务内容、要求(一)地下水环境监控预警平台统筹考虑地下水资源和环境的管理需求,汇集区域、饮水源、污染源地下水环境监测信息,搭建地下水环境监控预警平台,加强对历史资料和监测数据的分析,实现各类监测数据的集成应用和地下水环境监测信息的充分共享,达到对地下水环境质量的预测预警。系统建设内容包括系统基础信息集成、总体框架搭建、环境监控预警平台功能模块开发、地下水环境数字决策大屏展示。1.基础信息集成根据监控预警系统建设需求,在遵循数据资源标准化原则的前提下形成完整数据资源信息,实现基础信息标准化建设,为后续的数据资源共享交互提供数据支撑。基础信息集成区域基础地理信息、水文地质信息、地下水监测井点位信息和监测数据、饮用水源地信息、地下水污染源信息、地下水环境调查监测成果,构建地下水基础信息数据库。实现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省级地下水监测工程等监测井基础信息,以及地下水污染跟踪监测井、地下水型饮用水源开采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监测井和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监测井等基础信息的汇聚。2.总体框架搭建结合地下水污染防治相关要求和监控预警系统建设目的,依托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信息资料,系统分析平台业务需求,设计开发地下水环境监控预警平台,集成地下水监测、调查等基础数据,实现地下水环境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平台总体设计包括总体架构设计、数据库设计、性能设计、接口设计、系统集成设计、系统安全设计等内容。3.环境监控预警平台功能模块开发监控预警系统实现地下水生态环境基础数据填报、查询、统计、展示,并通过智能分析、模型模拟等方法,为不同尺度的地下水生态环境管理、应用和决策提供技术支持。为地下水精细化管理提供地下水数据的管理、分析、评价及预警,通过实施“预防为主、分级管控、及时发现,避免扩大”的地下水污染防治策略,达到精细化管控的目标。一是建立地下水监测数据分析评估模块,实现地下水水位监测数据地下水监测井点位及监测指标信息进行地图的直观展示;二是建立地下水污染预测告警模块,通过地下水在线监测系统,通过地下水在线监测数据的异常告警设置,包括阈值设置、告警内容等的设置,提供数据异常或超限告警。4.地下水环境数字决策大屏展地下水环境数据决策大屏充分基于GIS、Web等相关技术,利用屏幕大、可展示信息多的特点,根据用户关注功能进行设计、开发,将复杂、抽象的内容通过可视化更加直观的方式,以易于理解的形式帮助人们更好决策。可视化大屏地下水环境数字决策大屏按照监测主题、地下水重点污染源主题、地下水型饮用水源地主题、预测预警主题等进行直观、统一融合展示,实现地下水环境监测数据接收—综合分析—图形输出—综合展示,具有监控、填报、统计、查询、数据分析、综合展示等多种功能。通过大屏展示地下水环境关键数据内容,实现地下水环境信息的现状展示、数据统计分析、监控预警消息轮流展示。(二)新增1个省控地下水区域监测点位并开展规范化建设根据《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建设方案》,需增加1个省控地下水区域监测点位。按照《方案》中的技术要求,地下水区域点建设应收集基本信息、水文气象、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土壤及土地利用、地下水监测以及企业产排污和污染源等资料,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展点位预布设,现场踏勘后确定合适的点位位置。对该点位开展水文地质勘查,并编制地勘报告。开展地下水井建设,并完成地下水井规范化建设,主要有保护筒、井台、栅栏、标牌、警示牌、二维码等制作,整理点位档案资料。地下水井建设完成后开展现场采样及实验室检测,并按要求进行全流程质控。最后编制地下水省控区域点建设报告。1、前期调查与资料收集1)开展点位预布设,经过现场踏勘后,确定监测井建设点位。2)资料收集。收集拟建点位及周边地质及水文地质、监测井信息、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已开展相关地下水调查、监测、研究等项目的相关资料。3)水文地质调查。开展现场踏勘,核实资料的准确性,开展进一步调查,确定研究区地层,含水层位,原监测井资料,地下水补径排规律,污染源分布情况,地下水利用类型等,为筛选拟建井位置作准备。2、点位布设方案编制与评审1)编制点位布设方案。点位布设方案收集点位周边水文地质、用地类型分布、以及地下水开发利用、调查、监测等相关资料,编制点位布设方案,重点说明新建井位置的合理性,明确地质勘探、监测井建设、水质监测要求。2)编制点位布设方案并通过评审。3、地质勘探和监测井建设1)地质勘探。建设地点周边100m范围内选择3个合适位置设置勘察孔,呈三角形状展布,了解建设地周边水文地质情况,判断区域内地下水的流向及分层状况,出具水文地质勘察报告。2)建井施工(包含成井材料费用)。依据地层揭露情况,合理设计井的深度和建设方式,现场钻探作业,并结合相关要求,开展下管、填砾、止水等配套工作,以及洗井及水文试验。4、规范化建设开展新建井保护筒、井台、栅栏、标牌、警示牌、宣传牌、二维码等制作,完成档案资料整理。5、样品采集与测试样品采集包含洗井、测试现场指标、采样、监测报告编制等;29项基本指标监测次数为6次(连续半年,每月1次),13项辅助指标监测次数为2次。测试指标如下:29项基本指标:pH、硫酸盐、氯化物、铁、锰、铜、锌、铝、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耗氧量(CODMn法,以O2计)、氨氮(以N计)、硫化物、钠、亚硝酸盐(以N计)、硝酸盐(以N计)、氰化物、氟化物、碘化物、汞、砷、硒、镉、铬(六价)、铅、三氯甲烷、四氯化碳、苯和甲苯。13项辅助指标:色(铂钴色度单位)、嗅和味、浑浊度/NTU、肉眼可见物、总硬度(以CaCO3计)、溶解性总固体、钾、钙、镁、重碳酸根、碳酸根、游离二氧化碳和总氮。6、点位布设报告编制与提交编制点位布设报告,并将项目成果提交省厅。(三)地下水风险监控点位布设报告编制根据关于印发《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需布设地下水风险监控点位,编制地下水市控风险监控点位建设报告。主要项目内容包含针对现有资料及地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