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金利镇朝阳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中考历史最后冲刺卷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金利镇朝阳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中考历史最后冲刺卷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金利镇朝阳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中考历史最后冲刺卷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金利镇朝阳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中考历史最后冲刺卷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金利镇朝阳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中考历史最后冲刺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金利镇朝阳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中考历史最后冲刺浓缩精华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下表是《1937年各大国国民收入与国防开支的比例》,可用于研究()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C.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D.欧美各国支持中国的全民族抗战2.古代人类创造了丰富的文明成就,下列对世界文明成就叙述正确的是()A.古代埃及劳动人民建造了金字塔,它是古代埃及国王的宫殿B.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该法典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C.古印度的种姓制度、中国西周的分封制两种制度都出现于奴隶社会时期,两者均等级森严D.经梭伦改革后,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3.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是①学前教育②九年义务教育③发展高等教育④职业教育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下列有关中国现代史所学内容,表述正确的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B.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空前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C.中美建交——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D.中共十九大的召开——确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5.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A.商鞅变法→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基础B.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使西汉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C.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从本质上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强化D.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使东汉中期以后陷入混乱局面,使东汉走向衰亡6.下表摘编自孔子学院总部网站,反映了孔子学院在全球开办并迅速发展。该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因素是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开办情况(截止到2010年10月)地区亚洲30国欧洲31国美洲12国非洲16国大洋洲2国数量(所)811051032112A.中国全方位的外交政策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C.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形成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7.“愿所有的人从这张照片上能够理解和体会,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我们的国家处在十字路口,处在两种命运、两个前途决定胜败的严峻时刻。我们的党和毛主席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怎样的贡献!”如下图这张照片可以用来研究()A.毛泽东“进京赶考”,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B.艰难的较量-----重庆谈判C.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D.转战陕北,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8.读书是通往梦想的一个途径,读一本好书,让我们得以明净如水,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益于人生。暑假小华想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有关情况,他可以选择下列哪些书()①《偷袭珍珠港》—利奥波德·罗森伯格②《62号哨所--回忆1944年6月6日的奥马哈海滩》—塞弗罗③《西线无战事》—雷马克.1928年出版④《铁道游击队》—刘知侠.1958年出版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9.一首歌唱到:“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A.1949年9月B.1949年10月1日C.1950年10月D.1956年底10.如果以“转”字串起红军长征的历史,图中“重大转折”指的是()A.井冈山会师 B.遵义会议 C.吴起镇会师 D.会宁会师11.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他们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让中国人民富起来的历史人物是()A.孙中山 B.陈独秀 C.毛泽东 D.邓小平12.东汉末年,关中地区人口从240万减少到50万,扬州从320万增加到433万,荆州(今湖北境内)从359万增加到620万.导致这一时期南北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江南地区开发 B.北方战乱频繁 C.经济重心南移 D.民族融合加强13.孙中山先生是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与之相关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中国同盟会成立②二次革命③中华民国建立④黄埔军校创办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②④①D.①③②④14.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中国革命道路问题,这条道路是A.资本主义道路B.社会主义道路C.井冈山道路D.俄国革命道路15.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妥善应对局势变化,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有力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的根本前提是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B.实现直接“三通”C.加强经济密切合作D.传承中华文明16.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B.十月革命是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C.十月革命把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D.十月革命打破了帝国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17.“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材料反映的改革措施是()A.用汉姓 B.穿汉服C.说汉话 D.与汉族通婚18.毛泽东:“目前长沙那样的城市,还不是我们蹲的地方,那就不要去了。我们要到敌人管不着或难得管的地方去,……发展我们的武装力量。“材料中这段话的背景是A.土地革命的开展B.秋收起义中受挫C.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D.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创立19.乾隆时期,英国使者马尔嘎尼提出通商要求,被乾隆皇帝拒绝。不久后,乾隆皇帝缩减通商口岸,由多港口通商变成一口岸通商,并实行严格的行商和海关制度。这表明乾隆A.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加强了君主专制C.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推行自由贸易政策20.下列情景符合1935年英法两国生产或生活状况的有()①汉姆利用电灯照明②卡尔用笔记本电脑作课件③珍妮在学校用油印机印试卷④玛丽坐在汽车上用留声机播放音乐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1.成吉思汗被毛泽东称为“一代天骄”,下列属于他的历史功绩的是()A.建立北宋 B.统一蒙古 C.八股取士 D.闭关锁国22.武汉市的"首义路”“首义广场”“首义公园”等地名会让我们联想到()A.辛亥革命 B.戊戌变法 C.五四运动 D.秋收起义23.在英国、美国、法国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出现过一些法律性质的文献,其中标志着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在本国正式确立的是()①英国《权利法案》②美国《独立宣言》③美国1787年宪法④法国《人权宣言》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24.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同年,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由袁世凯继任。就任后,袁世凯于1914年修订《总统选举法》,不但自己可以终身担任总统,还可以由他的子孙继任,这与封建帝制已无多少差别,体现辛亥革命成果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遭到破坏,“中华民国”只剩下一块空招牌。上述材料中,“辛亥革命成果”遭到破坏的时间是A.民国元年B.民国二年C.民国三年D.民国四年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下图为淮海战役中人民支前统计表,它形象地说明了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能以弱胜强,打败敌人的哪一重要原因?()民工

543万人

担架

30.5万副

大小车

88万辆

牲畜

76.7万头

船只

8500只

筹粮

9.6亿斤

挑子

20.6万副

A.人民群众积极支援B.武器装备精良C.双方兵力悬殊D.将士作战勇敢26.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上图是英国人哈格里夫斯发明的________,它的发明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了。列举第一次工业革命交通领域的两项发明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27.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中现象反映的是________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此次经济危机开始于________国。在经济大危机的沉重打击下德国走了法西斯道路,法西斯党魁是________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时间事件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1953—1957年“一五”计划的实施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85年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材料二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积极发展社会民主政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建设全面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请从材料一中任意选取三个有关联的历史事件,通过设计示意图的形式将其关系展示出来,并说明设计理由。据材料二,概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了哪些成就?综上所述,你能从中得到哪些认识。29.(6分)一部思想解放史,就是一部互融交流的文明发展史。历史发展经验告诉我们:一切进步和发展都必须从思想观念的变革开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最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材料二: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其中规定:来经议会同意,国玉无权度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堆护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会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材料三:17~18世纪,崇尚理牲的西欧资产阶级不再满足于用丈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进行反对封建的神学。他们需要更强大的思想武器来摧毁封建制度,于是出现了一场新的思想文化运动。材料四: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涔是自由平等的……第三条国家主权属于人民……第六条法津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第十七条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材料五:但丁就是材料一“变革”中的一位巨人,他的代表作是什么?请指出这次“变革”的性质。请归纳材料二中《权利法案》的核心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不得摘抄原文)材料三中“运动”的中心在哪里?这次运动给资产阶级带来什么影响?材料四出自哪部法律文献?依据材料五回答,美国自由女神像左手捧卷文献,这部文献的发表有什么标志性的意义?美国国旗的旗面由13道红白相间的宽条构成,左上角由50颗白色小星组成请你根据美国国旗的样式指出美国国家的组成形式。马克思说:“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马克思给予林肯极髙评价的重要依据是什么?30.(7分)统一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只有国家统一了,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进步,国家才能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材料一大约距今(2019年)5000-3000年间,黄河中下游出现了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华夏族,……民族融合不断在进行,……经秦汉四百年的发展,华夏族成为统一的民族,中国也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戴逸《中国民族边疆史研究》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在哪一历史时期?材料二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二认为“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是千年古国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这个政治制度是什么制度?材料三汉武帝执政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辉煌的“西汉盛世”,汉武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诸多首创精神和积极的治政态度……他两次派遣使团出使西域,建立起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丰富和充实了华夏文明。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上具有“首创精神的措施。材料中“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是什么?材料四至元元年(1264年),总制院设立。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于宣政殿(唐太宗在宣政殿接见吐蕃使臣)之故,更名宣政院。——《元史.百官志三》材料四中“唐太宗在宣政殿接见吐蕃使臣”,推动了唐蕃之间哪一友好交往事件的发生?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宣政院这一机构的设置,有什么历史意义?材料五“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明史专家吴晗《朱元璋》材料五中,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材料六(兄弟二人割据叛乱,残酷压迫天山南北回部各族民众。)“兵饷、徭役繁兴,供给稍迟,家立破;及出亡(兵败逃亡),又尽其赀(同资,财物)以行,民脂殆竭。人民不堪其苦,纷纷逃亡”。——《平定准噶尔方略》前编卷15面对材料六中出现的问题,清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对天山南北地区的管辖?目前祖国尚未完全统一,“台独分裂势力”还很猖獗,请从历史发展角度分析,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最终结果是什么?并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C【解析】

依据题干的表格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为了转嫁危机,德国和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加强军费开支,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策源地,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表格的内容,抓住时间是1937年,抓住数字之间的差距,结合此时期的史实解答问题,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为了转嫁危机,德国和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加强军费开支,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策源地。2、C【解析】依据课本所学,金字塔是古埃及的文明象征,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A项说法错误;汉谟拉比法典维护的是奴隶主的利益,B项说法错误;伯利克里的改革,使得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D项说法错误;古印度种姓制度、西周的分封制两种制度都出现于奴隶社会时期,两者均等级森严,界限严格,这种说法是正确的,C项符合题意;故选C。3、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为了振兴科技和繁荣经济,我国实行“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地位、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发展高等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大举措,仔细审查B.②③符合题意;学前教育、职业教育不属于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故含有①④的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4、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故A不符合题意。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也使新中国的国际声望得到空前提高,故B符合题意。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而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是在1971年,故C不符合题意。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5、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增强了秦国的战斗力和经济实力,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A项推论正确;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有效的解决了王国问题,B项推论不正确,符合题意;战国“百家争鸣”体现了学术的丰富多彩,西汉“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的正统思想,有利于思想的控制,这从本质上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强化,C项推论正确;东汉时期,即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使得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这样东汉中期以后陷入混乱局面,使东汉走向衰亡,D项推论正确;故选B。6、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观察孔子学院总部网站,孔子学院在全球迅速发展,遍及世界,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打破了国界,走向世界,这反映了世界经济出现了全球化的趋势,本题选C。考点:经济全球化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察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的分析理解,经济全球化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就是要面对机遇,迎接挑战。7、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我们的国家处在十字路口,处在两种命运、两个前途决定胜败的严峻时刻。我们的党和毛主席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王若飞的陪同下前往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题干照片是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情景,这张照片可以用来研究重庆谈判。故B符合题意;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标志着南京解放,与题干信息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CD选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B。8、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珍珠港海战发生在第二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二战的起止时间是1939-1945年,因此《62号哨所--回忆1944年6月6日的奥马哈海滩》记述的二战的史实;《铁道游击队》发生在咱们中国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故C.①②④发生在二战期间,C正确;《西线无战事》是一战期间,③错误,故排除ABD项。故选C。9、B【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故B项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10、B【解析】

图中“重大转折”发生在1935年,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纠正了军事指挥上的左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的领导地位,这个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选项B符合题意;井冈山会师的时间是1928年,排除A;长征途中1935年底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吴起镇会师,但不是重大转折,排除C;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的时间是1936年,宣告长征胜利结束,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排除D。故选B。11、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作出的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城市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对外开放建立经济特区等,使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国人民开始“富起来”。领导中国人民实行这些措施的是邓小平。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12、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由于战乱,北方人为了远离战火而开始向人烟稀少的南方迁移,,导致这一时期南北人口变化,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13、D【解析】

据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1913年,宋教仁被刺一案真相大白后,孙中山号召兴师讨袁,发动“二次革命”。辛亥革命后,创建黄埔军校。所以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应是①③②④。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14、C【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开始攻占了一些县城,但损失严重。在分析了革命形势后,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发展,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井冈山道路),故C符合题意。资本主义道路、俄国革命道路均不是中国革命的道路,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实现独立后要走的道路,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15、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自古以来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决不容许分割”,坚决反对任何制造“独立”的言行,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是两岸关系发展的表现,不是“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的根本前提。故选A。16、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是二月革命。所以A符合题意,1917年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是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把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打破了帝国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BCD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17、C【解析】

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迁都洛阳,实行一系列“汉化”政策:用(讲/写)汉语(禁用鲜卑语),穿汉服,改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仿汉制(管制、律令),学汉礼,尊崇儒孔,以孝治国,尊老养老。当时孝文帝规定,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题干中的“北语”就是指鲜卑语,“正音”指汉语。故选C。18、C【解析】

据“目前长沙那样的城市,还不是我们蹲的地方,那就不要去了。我们要到敌人管不着或难得管的地方去,到乡下去,在乡下站住脚,养精蓄锐,发展我们的武装力量。”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所说的“我们”当时去了井冈山。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认真分析中国的形势,当机立断,向农村进军,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革命道路的开始,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19、C【解析】

根据材料“乾隆皇帝缩减通商口岸,由多港口通商变成一口岸通商,并实行严格的行商和海关制度”可知,乾隆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海外贸易。C正确。AD表述错误,AD错误。实行闭关锁国,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但是与材料主题无关,B错误。综上故选C。20、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电灯、油印机、留声机、汽车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到1935年都已发明使用。故①③④符合题意。笔记本电脑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到1935年,尚未发明,故②不符合题意。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21、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蒙古族是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蒙古族的杰出首领铁木真完成了蒙古统一大业。1206年铁木真建立蒙古政权,铁木真被尊称为成吉思汗。成吉思汗被誉为“一代天骄”,主要是因为他1206年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故B符合题意;赵匡胤建立北宋,故A不合题意;明代实行八股取士,故C不合题意;清代实行闭关锁国,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22、A【解析】

根据题干中“武汉市的‘首义路’‘首义广场’”结合所学可知,1911年10月10夜,武昌新军中的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经过一夜激战,占领了武昌城,史称“武昌首义”,所以,这些名字是为了纪念辛亥革命,A符合题意;戊戌变法没有题干中城市、地名无关,排除B;五四运动早期斗争的中心在北京,后期中心转移到上海,与题干中的地名无关,排除C;秋收起义是1927年,毛泽东在湖南领导工农革命军发动秋收起义,与题干中的地点无关,排除D。故选A。23、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治制度,③美国《1787年宪法》得半步标志着美国建立了联邦共和制的政治制度,排除②④。所以答案选A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步入近代•美国的诞生。24、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袁世凯继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开始,辛亥革命的成果就被袁世凯窃取了。根据题干的“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同年,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由袁世凯继任。”可知“辛亥革命成果”遭到破坏的时间是1912年。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是民国元年。故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点睛:解题的关键是认识“辛亥革命成果”遭到破坏是从1912年袁世凯继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开始的,1912年是民国元年。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淮海战役中人民支前统计表,它形象地说明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援是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能以弱胜强,打败敌人的重要原因。这也充分说明了“得民心者得天下”,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A。26、珍妮机火车汽船【解析】

(1)依据所学可知,材料图是英国人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1765年英国的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大大提高了纺纱效率,珍妮机的发明,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开始。(2)依据所学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英国的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汽船。第一次工业革命交通领域的两项发明分别是火车、汽船。27、1929美国希特勒【解析】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现象反映的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时间是1929年,此次经济危机开始于美国。(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经济大危机的沉重打击下德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法西斯党魁是希特勒。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示意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土地改革完成→“一五”计划的实施;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的土地改革,既巩固了新政权,又为”一五计划”的实施准备了条件。(2)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民主法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提出了当今社会的主要矛盾。(3)只有始终不渝的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才能最终取得成功。【解析】

(1)根据所学可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人民翻身当家作了主人。但是,广大农民无地或少地,只有让他们拥有土地,才能完成新民主主义的遗留任务,才能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于是从1950年到1952年,完成了土地改革。这次土地改革,实行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制度。农民得到了土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由于我国是落后的农业国,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时行工业化。于是,在土地改革完成的基础上,1953年到1957年,我国执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建设重工业。到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土地改革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2)根据所学可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面依法治国,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体系,人民代表大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民主制度得到完善和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行新发展理念,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根据所学可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国家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才能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也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所以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点睛】必须掌握以下知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注意这个矛盾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的区别。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29、(1)《神曲》;反封建、反神学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2)限制王权(3)法国;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或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和理论基础;《人权宣言》(4)标志着美国独立;由各州联合组成的联邦制国家;林肯解放了黑奴,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解析】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变革”指的是文艺复兴,但丁的代表作是《神曲》,文艺复兴的性质是反封建、反神学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2)根据材料二“其中规定:来经议会同意,国玉无权度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堆护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会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可知,材料二中《权利法案》的核心内容是限制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