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初中物理声的利用与控制基础知识题库_第1页
2022届初中物理声的利用与控制基础知识题库_第2页
2022届初中物理声的利用与控制基础知识题库_第3页
2022届初中物理声的利用与控制基础知识题库_第4页
2022届初中物理声的利用与控制基础知识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每日一练)(文末附答案)2022届初中物理声的利用与控制基础知识题库

单选题

1、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分辨人

B.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C.”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降低音调

D.发声的音叉与水面接触时“水花四溅”,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音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下面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可以听到声音

B.声音可以在空气、水和钢铁中传播,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C.在城市中禁止汽车鸣喇叭,是为阻止噪声的传播

D.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次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

3、我们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因为蝴蝶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5~6次,产生的声音属于()

A.可听声波B.超声波C.次声波D.噪声

4、下列技术的应用中,属于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A.超声波碎石B.倒车雷达

C.B超D.声呐探测鱼群位置

5、如图所示为一款创意手机魔方蓝牙音箱,可10m内无线连接,手机实现无线音乐播放,关于该音箱的说法

正确的是()

A.蓝牙音箱发声不需要振动

B.音箱发出的乐音也可能成为噪声

C.根据音调可以分辨出不同歌手发出的声音

D.音箱发出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速度越来越慢

6、中华诗词蕴藏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对古诗词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A."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一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句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一“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7、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蕴含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块海绵被压扁后,体积变小,质量变小

B.上课时关紧门窗,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男高音放声歌唱,男高音的“高”是指响度大

D.被踢飞的足球,在空中仍受到重力的作用

多选题

8、如图所示为小明在体验声现象的过程中的四幅示意图,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2

A.甲图中小明说话时感觉到声带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乙图中用力或轻敲敲击桌面,小明把耳朵贴在桌面上能听到声音,说明声音的频率不同

C.丙图中小明用棉球塞住耳朵,然后把音叉的尾部抵在牙齿上就能听到音叉发声,是利用骨传导传递声音的

方式

D.丁图中用力敲鼓时小明看到鼓前的烛焰在摇动,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9、对图中的四个情景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不能听到直空中闹钟的铃声,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乙图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变短,振动时声音的响度一定发生变化

C.丙图放在发声前的烛焰会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D.丁图禁止汽车鸣笛是为了阻断噪声传播

10、关于图中的声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3

A.甲中敲打鼓面,附近的烛焰跳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B.乙中车间工人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丙中弹吉它时,增大拨动弦的力度可以增大声音的响度

D.丁中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钟声音变小,说明发声体振动减弱

综合题

11、随着赣州高铁的开通,大大的提升了我市居民出行的条件。假期期间,小叶与同事乘坐高铁外出旅游,爱

观察的他们发现了高铁上许多与物理有关的知识。

感应窗

/

『二

1^一—都

甲乙

0—

L|

/------------O

AL2

@sR*

4

⑴高铁的车头设计成如图甲所示的子弹头型,目的是减小—;如图乙是车上的红外线感应水龙头,感应窗发

出的红外线照到手上发生了光的—现象,使感应窗内的红外线接收管收到信号后控制出水。

⑵列车进站前要提前刹车,这是因为列车刹车后由于还要再继续运动一段距离;乘坐高铁时,感觉比

普通列车噪声要小很多,车内采用了很多降低噪声的技术,如安装中空玻璃,利用了在中减弱噪声的原

理。

⑶通过隧道时,每个车厢的照明灯都会亮起来,而且亮度相同。他们想:车厢内的照明灯是并联的,并联电路

中的电流有什么规律呢?小叶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

电流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

/z/A0.180.220.241.4

"A0.180.220.240.28

A/A0.360.440.480.56

①小叶分析数据时发现,表格中有一个错误数据是,请指出错误的原因______O

②改正错误后,小青与同学交流,她发现实验设计中还存在不足之处,请指出_____o(写出一条即可)

12、汽车是常见的交通工具,便利之余也带来了环境污染、交通安全等社会问题。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回

答下列问题。

(1)汽车在行驶过程总会产生大量噪声,下列措施中不是为了降低噪声的是(填字母);

A.发动机安装消声器B.内饰采用柔软的材料C.喇叭安装隐蔽

(2)如左图,汽车的前灯的反光罩,相当于凹面镜,它对光线有作用;

(3)寒冷的冬天,常会看到车前挡风玻璃的(填“内”或“外”)侧会起雾,这是由于水蒸气形

成的;

(4)当汽车由匀速直线运动到紧急刹车的过程中,车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会;(选填“不变”、“增大”

5

或“减小”)

(5)如右图,在车内挡风玻璃前放透明矿泉水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可能的原因是

6

2022届初中物理声的利用与控制_014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故A错误;

B.用超声波能清洗眼镜,是利用了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故B错误;

C.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响度放低些,故C错误;

D.发声的音叉与水面接触时“水花四溅”,说明音叉在振动,从而得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D正确。

故选D。

2、答案:D

解析:

A.物体振动能够产生声音,但是如果频率不在20Hz~2OOOOHz范围内,或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等,人耳是听

不到的,故A错误;

B.声音可以在空气、水和钢铁中传播,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小,故B错误;

C.在城市中禁止汽车鸣喇叭,是在声源处防止噪声产生,故C错误;

D.由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可知,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次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故D正确。

故选D。

3、答案:C

解析:

由题意知,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的频率为5~6Hz,可听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而超声波的频率高于

20000Hz,次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所以蝴蝶翅膀振动产生的声音属于次声波,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

7

题意。

故选Co

4、答案:A

解析:

声音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A.利用超声波碎石,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故A符合题意;

B.倒车雷达,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

C.B超,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

D.声呐探测鱼群位置,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5、答案:B

解析: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蓝牙音箱发声需要振动,故A错误;

B.音箱发出的乐音,如果妨碍到人们的正常工作、休息和学习等也会成为噪声,故B正确;

C.不同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根据声音的音色可以分辨出不同歌手发出的声音,故C错误;

D.音箱发出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响度会越来越小,但传播速度不变,故D错误。

故选Bo

6、答案:C

解析:

8

A.霜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故A错误;

B.诗句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误;

C.“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听到狗的叫声,知道人回来了,这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故C正确;

D.冰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属于凝固现象,故D错误。

故选Co

7、答案:D

解析:

A.质量是物体所具有的一种物理属性,是物质的量的量度,一块海绵被压扁后,体积变小,但质量与体积无

关,保持不变,故A错误;

B.上课时关紧门窗,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错误;

C.男高音放声歌唱,男高音的“高”是指振动频率大即音调高,故C错误;

D.重力是地球作为施力物体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被踢飞的足球,在空中仍会受到重力的作用,故D正确。

故选D。

8、答案:ACD

解析:

A.人是靠声带的振动说话的,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不管用力还是轻敲桌面,把耳朵贴在桌面上能听由课桌传播到声音,说明声音向度不同,故B错误;

C.用棉球塞住耳朵也能听到音叉发声,说明固体可以传声,是利用骨传导,故C正确;

D.敲鼓时小明看到鼓前的烛焰在摇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D正确。

9

故选ACDo

9、答案:AC

解析:

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所以听不到罩内的声音,故A正确;

B.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如果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此时钢尺振动的幅度是相同的,所以响度不变,音

调发生变化,故B错误;

C.喇叭发声时,放在前边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C正确;

D.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ACO

10s答案:ABC

解析:

A.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甲中敲打鼓面,附近的烛焰跳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使烛

焰跳动,故A正确;

B.减弱噪声有三条途径: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车间工人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正

确;

C.丙中弹吉他时,增大拨动弦的力度可以增大声音的振幅,使响度增大,故C正确;

D.丁中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钟声音变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D错误。

故选ABC。

11、答案:减小空气阻力反射惯性传播过程1.4A读错了量程用的灯泡的规格是相同的

解析:

10

⑴田高铁的车头设计成如图甲所示的子弹头型,目的是为了减小空气阻力。

⑵车上的红外线感应水龙头,使用时,感应窗发出的红外线照到手上发生了光的反射现象,使感应窗内的红外

线接收管接收到信号后控制出水。

⑵[3]列车进站前要提前刹车,这是因为列车刹车后由于惯性,还要继续运动一段距离。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