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高中地理知识点版第201346期_第1页
高考地理高中地理知识点版第201346期_第2页
高考地理高中地理知识点版第201346期_第3页
高考地理高中地理知识点版第201346期_第4页
高考地理高中地理知识点版第201346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择题(经典例题高频考点-名师出品必属精品)1、随着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博物馆在展现城市悠久历史、文化魅力和满足公众需求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博物馆建设步伐逐渐加快。近年来,各地兴起更多带有地域特色的主题博物馆。下表示意1990年和2018年我国大陆地区博物馆的密度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1990年,我国博物馆密度高值区集中在华东地区,主要是因为华东地区()A.对外开放早B.辐射范围广C.旅游资源多D.文化投入多(2)2018年,我国博物馆密度高值区呈多核心分布,各核心的形成依赖其中心城市的()A.产业结构B.经济实力C.交通状况D.文化特色(3)下列能彰显地域特色的主题博物馆是()A.山东—冰雪旅游B.广东一重工业转型

C.贵州—大数据产业D.江苏—中原历史名人

答案:DBC【提示】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略略2、人口空心村比例=人口空心村数/全部行政村数×100%。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口空心村比例散点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省市中,人口空心村比例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是()A.大致呈正相关B.大致呈负相关

C.两者无相关性D.多数低于均值线

(2)与其他直辖市相比,重庆市人口空心村比例偏高,主要是因为重庆市()A.土地面积小B.城市化水平高C.人口多D.经济相对落后答案:BD【提示】城市化进程和特点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材料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2)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材料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1)据图分析可知,人口空心村比例越高的省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越低,因此人口空心村比例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呈负相关。

故选B。(2)重庆市经济相对落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多为老年人和少年儿童,导致重庆市人口空心村比例偏高。

故选D。3、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总称为()A.遥感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地理信息技术答案:D【提示】3S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及其综合应用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解答】地理信息技术是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lS)等。

故选D。4、下图为“某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B.矿产开发和人口数量的变化C.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的变化D.地表形态和河流径流的变化(2)2010年该城镇产业布局中,不合理的是()A.自来水厂B.大型超市

C.大型服装批发市场D.造纸厂

答案:AD【提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解析:(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解答】(1)1980年城区主要沿河流呈带状延伸,2010年受铁路、公路吸引,城区向交通干线沿线拓展。

故选A。(2)读图可知,在2010年产业布局中,造纸厂位于城区,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

故选D。5、植草沟指种有植被的地表沟渠排水系统,可收集、输送和净化雨水径流。图5示意两种不同模式的植草沟结构,植草沟底部的渗排水管管壁有许多孔隙。研究发现,台阶型生态植草沟削减雨水径流量作用更强。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植草沟能缓解城市内涝,主要源于其()A.加快汇水速度B.净化水中污物C.增加雨水下渗D.增加蒸发蒸腾(2)植草沟底部的渗排水管管壁有许多孔隙,其主要作用是()A.减少水体含沙量,防止堵塞B.减少管道制作材料,节约生产成本C.吸附水体污染物,净化水质D.加大管道进水面积,提高排水效率(3)台阶型生态植草沟削减雨水径流量作用更强的主要原因是()A.增大坡面土壤孔隙,加快下渗速度B.减缓雨水径流速度,延长下渗时间C.增大植被覆盖程度,增强下渗作用D.增加径流下渗面积,增大下渗总量答案:CDB【提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植草沟通过植草,提高了植被覆盖率,增加了雨水下渗,减少了地表径流,进而缓解城市内涝,C正确。植草沟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沟内地表径流的汇水速度,A错误;植草沟虽能净化水中污染物,但题干限定在缓解城市内涝功能上,B错误;增加蒸发蒸腾对缓解城市内涝意义不大,D错误。故选C。(2)结合上题和材料可知,植草沟可缓解城市内涝,地表径流通过植草沟下渗汇入地下,需要快速排走,多孔隙的排水管利于土壤中的水分快速进入管道排走,D正确。渗排水管管壁的许多孔隙对防止堵塞、净化水质的作用小,A、C错误;设置管壁孔隙,虽可减少制作材料,但不是主要目的,B错误。故选D。(3)削减雨水径流量主要是通过下渗作用将地表径流转化为地下径流,台阶型生态植草沟特有的台阶型构造减缓了雨水径流速度,延长了植草沟的雨水下渗时间,提高了植草沟的消纳能力,有利于吸纳更多雨水径流,进而增大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A错误、B正确;从图中看不出植被覆盖程度,C错误;台阶型的坡面并不能增加径流下渗面积,D错误。故选B。6、近年来,福州城市建设进入了大开发、大发展的历史时期。长乐撤市设区后,城市建成区面积已从1978年的近34km²拓展到2018年的292km²。与此同时,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形势变化快,中心城市空间拓展倍受制约,布局相对局促,与其他省会城市相比,福州城市首位度(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城镇体系中的城市发展要素在最大城市的集中程度)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强。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2018年,福州将长乐撤市设区的主要原因是()A.扩大市区规模B.促进人口流动C.改善交通条件D.增加绿化面积(2)解决福州市中心城市空间拓展倍受制约的关键在于()A.合理疏解人口B.增加土地面积

C.调整城市内部结构D.推动产业转移

(3)与其他内陆省会城市相比,提高福州城市首位度亟须()A.增加城市职能B.拓展港口腹地空间

C.调整产业结构D.优化人才就业环境

答案:ACB【提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城市化进程和特点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略略7、下图为我国某历史文化名村的内部空间结构示意。该村传统民居多用土坯建造,墙体厚度普遍超过50cm,多数民居建有半地下室作为夏季居室,庭院内常搭建棚架并种植葡萄。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据图可知,该村庄()A.公共空间位于村庄中心B.住宅沿公路呈带状分布C.农用地环绕在住宅四周D.以河流为界呈对称分布(2)该村可能位于我国()A.华北平原B.江南丘陵C.辽东丘陵D.西北内陆答案:AD【提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区域的区位分析解析:(1)本题考查聚落的空间分布。(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解答】(1)由图可知,公共用地位于村庄的中心,目的是方便村民进行活动,A正确;

根据图可知,住宅沿县级公路分布较少,主要沿河流分布,B错误;

农用地主要沿河流两岸分布,灌溉便利,C错误;

住宅东岸多,西岸少,并不对称,D错误。

故选A。(2)由材料“该村传统民居多用土坯建造”说明该地降水少,气候干旱;“墙体厚度普遍超过50cm”说明该地降水少,晴天多,昼夜温差大,墙体厚可以减小温差;“多数民居建有半地下室作为夏季居室”说明该地夏季气温高,需要在地下室避暑。我国西北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寒夏热,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气候干旱,降水少,与该地传统民居特点相符,D正确,A、B、C错误。

故选D。8、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城市夜间灯光图像,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建立夜间灯光与地表温度的变化序列,分析城市夜间灯光对地表温度的响应。研究表明,我国某城市群发展早期,夜间灯光对地表温度的响应存在滞后性。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夜间灯光对地表温度的响应逐步超前,即夜间灯光的扩展超过了城区地表温度的增长。据此完成(1)~(2)题。(1)夜间灯光能直观反映出城市的()A.人口年龄构成B.交通流量C.人口作息规律D.城区规模(2)该城市群发展早期,夜间灯光对地表温度的响应存在滞后性,主要是因为()A.城市扩张缓慢B.热岛效应较弱

C.基础设施不完善D.电力供应充足

答案:DC【提示】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城市化进程和特点解析:暂无解析【解答】DC9、下表反映了我国某村庄农户2020年农作物种植结构。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村庄最可能位于()A.华北平原B.黄土高原C.东北平原D.云贵高原(2)该村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①生产规模小②单产低但商品率高③小农经营,精耕细作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在城镇化加速的背景下,当地的变化有()

①宅基地闲置增多②农田撂荒现象普遍③生态系统改善④土地破碎化更加严重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DCA【提示】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城市化的利弊解析:(1)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2)考查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3)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的利弊。【解答】(1)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可知,该村粮食作物以水稻和玉米为主,可先将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排除;再结合其他农作物种植情况、当地农户数量和田块数量等信息,可以判断当地人多地少、田块分割、发展了多种经营,应属于山区地形,因此判断为云贵高原。

故选D。(2)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可知,当地户均粮食种植面积不到0.2hm²,但户均地块超过了2块。由此可以得出:当地农业生产规模小,小农经营,精耕细作,由于田块分割,也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以自给自足为主,部分经济作物以市场销售为主。

故选C。(3)当地人多地少,在城镇化加速的背景下,部分农民外出务工、经商,部分农田出现撂荒现象,使得土地流转,适度集中成为可能;一些农民外出后在城市定居生活,原来的宅基地闲置;农民外出增多,农村人地矛盾得以缓解,有助于修复当地的生态系统。

故选A。10、云贵高原某地风景独特性不足,近年来通过大力发展民宿,走差异化的旅游发展道路,成为知名的旅游度假目的地。根据民宿与景点的相对位置,可将该地民宿分为两大类(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类型Ⅰ民宿的选址能够显著降低经营者的()A.地租成本B.人力成本C.交通成本D.营销成本(2)一般情况下,与类型Ⅰ相比,类型Ⅱ民宿的()A.旅行体验较枯燥B.游客停留时间较长

C.提前预订比例小D.游客消费总额较少

答案:DB【提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解析:(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解答】(1)由图可知,类型Ⅰ民宿接近景区,便于景区的游客直接发现、入住,需要额外的宣传较少,显著降低了营销成本。

故选D。(2)由图可知,类型Ⅱ民宿与景区有一定距离,且拥有自己的餐厅,推测可能是度假型民宿。类型Ⅰ民宿是景区旅游的附属品,类型Ⅱ民宿可能是民宿体验者专程前来体验的目的地,旅行体验项目较丰富,提前预订的比例较大,综合消费金额较多。

故选B。11、小明同学利用暑假赴日本旅游,并拍摄了一幅富士山的风景照(图5)。据此完成(1)(2)题。

富士山属于()A.冰川地貌B.流水地貌C.风力地貌D.火山地貌与图示地貌景观密切相关的自然灾害是()A.沙尘暴B.火山喷发

C.寒潮D.泥石流解析:

答案:DB【提示】地貌观察的顺序和内容解析: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12、千湖沙漠由众多白色的沙丘和深蓝色的湖泊组成,沙源主要是来自入海河流携带的泥沙。该沙漠所在地区最大风频为东南风,但该沙漠以每年20m的速度不断向大西洋扩张。左图示意千湖沙漠的位置及周边地区图,右图为千湖沙漠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影响千湖沙漠向大西洋不断扩张的主导因素是()A.河流堆积B.风力沉积C.冰川沉积D.海水堆积(2)图中R₁、R₂、R₃和R₄四条河流中,对千湖沙漠的形成,影响最大的是()A.R₁B.R₂C.R₃D.R₄(3)千湖沙漠扩张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1~3月扩张速度较快,主要原因是该时段()A.洋流搬运力大B.河流输沙量大C.东南风势力强D.冰川融水量多答案:DCB【提示】流水地貌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2)本题主要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3)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解答】(1)“千湖沙漠”位于巴西东北部滨海地区,沙丘从海岸边一直向内延伸50公里,结合所学的知识可知,该地位于赤道附近的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风力较小,因此沙漠的成因可能是河流携带到河口的泥沙在海水的作用下向大西洋不断扩张,D正确,AB错误;该地区地处热带地区,且为高原地形,不可能有冰川,C错误。

故选D。(2)河口泥沙的搬运动力主要是洋流。根据洋流流向可知,R₁、R₂、R₄三条河流河口的泥沙都不可能被搬运至千湖沙漠处堆积,而R₃河口的泥沙可以顺着洋流被搬运至千湖沙漠处堆积。

故选C。(3)千湖沙漠的沙源主要是入海河流挟带的泥沙,该地1~3月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挟带进入海洋的泥沙多,沉积量大,因此沙漠扩张速度快。

故选B。13、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形成雅丹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力侵蚀作用B.地壳上升运动C.流水沉积作用D.冰川侵蚀作用(2)形成雅丹地貌的岩石类型对应图2中的()A.变质岩B.AC.BD.C答案:AD【提示】风沙地貌岩石的转化与岩石圈物质循环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雅丹地貌的成因。(2)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已经生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成分和性质的改变,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发生重熔,又形成新的岩浆。如此周而复始,形成一个完整的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解答】(1)雅丹地貌是河流或湖泊的沉积物在风力侵蚀作用下形成的。

故选A。(2)形成雅丹地貌的岩石属于沉积岩。读图2可知,A为岩浆、B为岩浆岩、C为沉积岩。

故选D。14、下图为一洪积扇地形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洪积扇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泥石流堆积形成的扇形地貌B.土体整体下滑形成的扇形地貌C.暂时性水流出山口堆积形成的扇形地貌D.山地河流流量大且流速快(2)与河口三角洲相比,组成该地貌的物质一般()A.颗粒粗大B.颗粒细小C.以黏土为主D.层理明显(3)该地貌常见于()A.湿润地区B.干旱、半干旱地区

C.湿润、半湿润地区D.半湿润地区

答案:CAB【提示】流水地貌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常见地形地貌的特征及分布解析:(1)本题考查了地表形态的塑造。(2)本题考查了河流地貌。(3)本题考查了常见地貌。【解答】(1)洪积扇是暂时性水流出山口堆积形成的扇形地貌。

故选C。(2)与河口三角洲相比,洪积扇携带的泥沙颗粒较大,层理不明显。

故选A。(3)根据洪积扇的成因,推断该地貌常见与干旱、半干旱地区。

故选B。15、下列地貌与R处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相同的是()

A.B.

C.D.

答案:C【提示】喀斯特地貌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读图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溶洞是喀斯特地貌,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石林也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也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故选C。16、丹娘沙丘位于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河谷中夏季云雾缭绕,冬季风力强劲,且水位季节变化大。美丽的沙丘与碧蓝的雅鲁藏布江水、远方的雪山、近处的峻岭、蓝天白云组合成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下面左图为“丹娘沙丘附近等高线示意图”,右图为“丹娘沙丘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丹娘沙丘的成因主要是()A.风力堆积B.流水堆积C.冰川堆积D.海浪堆积(2)该沙丘的沙源主要是()A.印度洋海滩B.青藏高原疏松的土壤

C.附近沙洲和河漫滩D.塔克拉玛干沙漠

(3)丹娘沙丘增长速度最小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答案:ACB【提示】风沙地貌解析:(1)考查风沙地貌。(2)考查丹娘沙丘的沙源。(3)考查丹娘沙丘增长速度最小的季节。【解答】(1)连绵的沙丘应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每年冬春季节该地区气候干旱,多大风,大风经过地区植被稀少,加上经过江面,受阻挡较少,形成涡旋上升气流,气流挟带沙洲和河漫滩上的沙粒,受江边山地地形阻挡,风速减缓,沙粒堆积于山坡,日积月累形成沙丘。

故选A。(2)该地冬季风力强劲,气流挟带附近沙洲和河漫滩上的沙粒,受江边山地地形阻挡,风速减缓,沙粒堆积于山坡,日积月累形成沙丘,因此沙源为附近沙洲和河漫滩。

故选C。(3)沙丘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当该区域植被覆盖良好时,风力较小,沙丘增长速度也较慢;该区域夏季植被覆盖最好,风力最小,丹娘沙丘增长速度也最小。

故选B。17、西藏米林县年降水量640mm,且集中在6-9月份,冬春季多大风。在该县丹娘乡的雅鲁藏布江北岸山麓,有一个高约百米的沙丘,称为丹娘沙丘。雅鲁藏布江水位季节变化大。下图为丹娘沙丘所在区域等高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1)相较于江面,丹娘沙丘相对高度最大值出现在()A.3~5月B.6~8月

C.9~11月D.12月~次年2月

(2)丹娘沙丘所在河谷段的主导风向最可能是()A.东南风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北风答案:CD【提示】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风沙地貌解析:略略【解答】略略18、冰岛的瓦特尼斯奈斯半岛上有一座15米高的巨石—希特塞库,是由远古时期的一次大规模火山喷发而形成的。巨石希特塞库形成后受外力作用影响,岩石上留下了无数的洞,形成了外形像是惊呆怪物的奇特拱形地貌。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巨石希特塞库属于()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2)导致巨石希特塞库变成奇特拱形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风化作用B.流水侵蚀C.海水侵蚀D.风力侵蚀答案:AC【提示】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及特征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海岸地貌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及特征。(2)地质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解答】(1)冰岛的瓦特尼斯奈斯半岛上有一座15米高的巨石希特塞库,是由远古时期的一次大规模火山喷发而形成的,巨石希特塞库属于喷出型岩浆岩。

故选A。(2)读材料可知,巨石希特塞库位于冰岛的瓦特尼斯奈斯半岛上的海边地区,长时间受海水侵蚀后形成了奇特拱形地貌。故形成奇特拱形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海水侵蚀。

故选C。19、雅丹地貌指干旱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是河湖相土状堆积物经风化、风蚀等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垄脊)和风蚀凹地(沟槽)的地貌组合。下图示意我国甘肃敦煌(40°N,93°E)某地雅丹地貌景观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与雅丹地貌发育关系不大的是()A.流水堆积B.地表裂隙发育C.岩层弯曲形变D.风力强劲(2)该地雅丹地貌的发展将导致()A.沟槽加宽加深B.相对高度先增大后减小

C.垄脊面积先减小后增大D.海拔先减小后增大

(3)若图为北京时间20点拍摄的景观照片,则拍摄者位于图示景观的________方位,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A.正东南半球B.正西南半球C.正南北半球D.正北北半球答案:CBC【提示】风沙地貌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时差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2)本题主要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3)本题主要考查太阳直射点和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解答】(1)雅丹地貌发育的物质基础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河湖相沉积物;地表裂隙发育,有利于风化剥蚀作用,使侵蚀速度加快,裂隙处不断加深和扩大;风化和侵蚀作用形成的碎屑物质经风力搬运,使地表起伏不平,所以风力强劲是动力条件;岩层弯曲变形是内力作用的结果,图中沉积物为水平堆积状,无弯曲变形,与雅丹地貌成因关系不大。

故选C。(2)风力侵蚀使垄脊从无到有,面积增大,沟槽不断扩大。随风蚀加剧,垄脊逐渐形成孤立的小丘,其下部的沙层因风蚀被掏空,垄脊面积逐渐减小,高度也不断下降,并最终消失。所以相对高度是先增大后减小;沟槽加宽加深后逐渐消失;垄脊的面积先增大后减小;区域海拔的高低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

故选B。(3)照片为北京时间20点拍摄的,则甘肃敦煌(40°N,93°E)地方时为18点12分,此时太阳位于西方天空且昼长夜短说明直射点位于北半球。甘肃敦煌为我国西北地区,盛行西北风,照片中垄脊和沟槽走向为西北—东南走向,可以判断日影大致朝东,因此判读出拍摄者在图示景观的南方。

故选C。20、河西走廊是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华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沙尘暴的重要源头。河西走廊内的绿洲主要分布在()A.山前冲积扇B.河漫滩C.河口三角洲D.山间盆地答案:A【提示】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流水地貌解析:暂无解析【解答】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山脚,山上的冰雪融水是当地绿洲的灌溉水源,因此在山脚冲积扇地区水源充足外且地形、土壤条件均较好,是当地人口、农业的集中分布区。

故选A。21、“雅丹”源于维吾尔语,意指具有陡壁的小山。在地质学上,雅丹地貌专指经长期外力作用形成的一系列平行的垄脊和沟槽构成的景观。读雅丹地貌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1)构成图中雅丹地貌的岩石属于()A.变质岩B.喷出岩C.侵入岩D.沉积岩(2)塑造雅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侵蚀B.风力堆积C.风力侵蚀D.流水堆积答案:DC【提示】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及特征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风沙地貌解析:(1)具有层理构造是沉积岩的特点,构成图中雅丹地貌的岩石属于沉积岩。(2)本题主要考查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解答】(1)读图,图示岩石层理清晰,具有层理构造,是沉积岩的特点。

故选D。(2)雅丹地貌专指经长期外力作用形成的一系列平行的垄脊和沟槽构成的景观。雅丹地貌分布在干旱地区,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力侵蚀,C对。

故选C。22、北京市某中学利用假期时间到甲地开展课外实践活动,途径一处石林景观,平地而起,形态各异,岩石多具有水平纹理。随后同学们查找资料,发现自然界里有些区域地表被外力雕琢,没有树木,却也成林。下图为我国四个不同区域的“非木之林”景观。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地貌的类型,连线正确的是()A.甲——河流地貌B.乙——风沙地貌

C.丙——海岸地貌D.丁——冰川地貌

(2)乙地貌的突出特点是()

①垄脊与沟槽相间分布

②垄脊的高度大致相同

③垄脊的长短比较一致

④垄脊走向与主风向一致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BC【提示】风沙地貌解析:(1)本题考查地貌的形成原因。(2)本题考查风沙地貌。【解答】(1)甲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地貌应是由于风力作用形成的,A错误;

乙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该区域风沙活动较强烈,地貌呈垄、槽相间分布,应是风力侵蚀形成的雅丹地貌,B正确;

丙地位于青藏高原南部地区,冰川林立,应为冰川地貌,C错误;

丁地位于云贵高原,为石林景观,属喀斯特地貌,因流水溶蚀而成,D错误。

故选B。(2)读图可知,乙地的地貌呈现垄脊与沟槽相间分布,垄的高度和长度是不尽相同的,①正确,②③错误;我国西北地区风力作用强烈,以西北风为主,在风力侵蚀作用下,该地貌垄脊的走向和当地的主导风向的走向是一致的,④正确。

故选C。23、表1反映“世界人口纬度分布趋势”,表2示意“世界各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面积、人口占各洲的比例(%)”。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下列地区中人口分布最为密集的是()A.斯堪的纳维亚半岛B.亚马孙平原

C.尼罗河三角洲D.苏门答腊岛

(2)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面积比重最大的原因是()A.海岸线曲折,多海湾B.山地少,平原占比高

C.纬度跨度大,面积广D.人口密集,填海造陆多

答案:CA【提示】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区域的区位分析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解答】(1)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位于北欧,纬度高,气温低,并且多山地,人口分布较少;亚马孙平原和苏门答腊岛位于热带雨林区,气候湿热,环境恶劣,人口分布少;尼罗河三角洲水源丰富,地形平坦,聚集了埃及近一半的人口,人口分布密集。故C选项正确,ABD选项错误。

故选C。(2)欧洲距海岸两百千米范围内海岸线曲折,多海湾,面积比重最大。平原占比纬度跨度大、填海造陆都不是主要原因。故A选项正确。

故选A。24、读四川省某市2019年人口普查数据表,回答下列各题。

常住人口男性女性≥65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329万人165万人164万人37万人8.4‰5.1‰(1)只考虑人口自然增长,该市的人口增长模式是()A.原始型B.传统型C.现代型D.过渡型(2)表中数据能反映的该市人口问题是()A.性别结构严重失调B.劳动力成本低

C.就业压力大D.人口老龄化

(3)2019年遂宁市常住人口为329万人,而户籍人口为378万人,引起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生态因素B.经济因素C.政治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答案:CDB【提示】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增长模式主要人口问题及其措施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增长模式。(2)本题主要考查主要人口问题及其措施。(3)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解答】(1)该市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都低于1%,人口增长模式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

故选C。(2)从表中看,该市≥65岁人口比重超过10%,该市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齡化,D正确。

故选D。(3)遂宁市常住人口小于户籍人口数量,说明人口向外迁移,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务工或经商,主导因素为经济,B正确。

故选B。25、陶朗加位于新西兰北部,是新西兰第五大城市,也是新西兰国内人口移居的主要城市(下图)。其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生态宜居。近年来大力发展新兴制造业,成为新西兰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移居陶朗加的人口多来自于北岛的主要原因是()A.北岛人口众多B.北岛提供的就业机会多

C.南岛纬度较高,气候冷湿D.南岛距离较远,交通不便

(2)人口移居使陶朗加()A.就业压力增大B.经济发展

C.老龄化水平提高D.环境承载力降低

答案:AB【提示】人口迁移的影响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解析:暂无解析【解答】AB26、2020年11月1日,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七人普”)正式开启,和以往相比,普遍存在的“人户分离”现象仍然为人口普查带来困难[人户分离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民的经常居住地和常住户口登记地二者不一致,包括“有户(籍)无人”和“有人无户(籍)”两种形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造成“人户分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家庭B.经济C.政策D.交通(2)与“有人无户(籍)”地区相比,“有户(籍)无人”地区一般()A.城市化水平更高B.人居环境更差

C.老龄化程度更严重D.就业机会更多

答案:BC【提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人口迁移的影响解析:(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解答】(1)“人户分离”是由人口迁移导致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

故选B。(2)“有户(籍)无人”是指人口迁出地,多是相对落后的乡村地区,由于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迁,使当地老龄化程度更严重。

故选C。27、人口的数量变化可以反映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变化。济南某中学地理小组通过查阅文献,绘制了山东省农村户籍人口、农村常住人口、乡村就业人口、乡村第一产业就业人口统计表。读表完成下列小题。

(1)导致农村户籍人口和农村常住人口之差的主要原因是()A.婚姻外迁B.外出务工C.求学外迁D.农村环境变化(2)乡村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数量的变化反映了乡村地区()A.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B.农业产值下降

C.乡镇企业发展D.环境承载力下降

答案:BC【提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增长模式解析:(1)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原因。(2)本题考查就业人口变化情况。【解答】(1)外出务工是导致农村户籍人口远大于常住人口的主要原因。婚姻外迁和求学外迁,也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而农村环境变化,主要是近些年来,交通、住房、医疗卫生、购物等条件改善,会导致一定的人口回流。

故选B。(2)乡村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数量明显减少,可能的原因有: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对劳动力需求减少;或者是附近城镇第二产业或者第三产业发展,吸引了一部分劳动力。

故选C。28、重庆市渝东南地区地处生态脆弱的武陵山区,2015年该地区户籍人口约372万人,常住人口约为275万人,城乡居民收入多来自外出务工人员寄回的收入。近年来,城镇优质的教育条件吸引本地区农村人口入城。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渝东南地区的户籍人口明显大于常住人口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自然增长率高B.青壮年人口大量流出

C.农村人口流向城市D.中老年人口不断外迁

(2)近年来,推动渝东南地区城镇化进程的主要动力是()

①现代制造业快速发展

②优质公共资源集聚的吸引

③矿产资源大规模开发

④建筑业、服务业创造就业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D【提示】人口迁移的影响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产生的问题及对策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2)本题主要考查了近年来推动渝东南地区城镇化进程的主要动力。【解答】(1)由材料信息知,重庆市渝东南地区地处生态脆弱的武陵山区,城乡居民收入低,生活贫困,故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是导致渝东南地区的户籍人口明显大于常住人口的原因。

故选B。(2)由材料信息“近年来,城镇优质的教育条件吸引本地区农村人口入城”可得,优质公共资源集聚的吸引是推动渝东南地区城镇化进程的一个因素,②正确;

渝东南地区以第一产业为主,工业基础较差,①错误;

重庆市渝东南地区地处生态脆弱的武陵山区,矿产资源大规模开发会加剧生态环境问题,③错误;

城市化发展,建筑业、服务业增多,就业岗位增多,④正确。

故选D。29、我国粮食增产存在区域差异,粮食产销格局已由“南粮北调”转为“北粮南运”。如表为“我国主要粮食产区1985年和2015年粮食产量全国占比统计表”。据此回答(1)~(2)题。

粮食产区东北区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江南区和华南区1985年占比(%)9.5221.5920.4024.582015年占比(%)19.2423.1215.9315.45

影响黄淮海区与东北区粮食增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耕作制度B.水土资源C.光热资源D.地形条件近年来,江南区和华南区部分地区出现双季稻改单季稻的季节性撑荒,其主要原因是()。A.水稻种植技术提高B.全球气候呈变暖趋势

C.农业生产结构调整D.劳动力成本上升

答案:BD【提示】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水资源的利用现状和措施解析:暂无解析【解答】东北区地广人稀,后备土地资源充足,蒸发较弱,水资源较黄淮海区丰富,故粮食增产潜力大,黄淮海区人口稠密,水资源紧缺,粮食增产潜力小;黄淮海区耕作制度两年三熟,东北区一年一熟;光热资源、地形条件一直稳定,不足以影响占比那么大的变化。水稻种植属于劳动力密集型农业,近年来,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农村外出劳动人员增加,导致农村劳动力减少,造成双季稻改单季稻的季节性撂荒;气候变暖更有利于双季稻;农业结构调整,就不是撂荒,应该种植其他农作物。30、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国本土病例得到控制以后,外来输入性病例和疫情扩散的压力一直较大。下图为广东省累计输入性病例空间分布图(广州除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绘制广东省累计输入性病例空间分布图最需应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全球定位系统B.遥感系统C.数字地球D.地理信息系统(2)图中深圳累计输入性病例最多,其原因最可能是深圳()A.人口总量多B.流动人口多C.距离广州近D.防范意识差答案:DB【提示】人口迁移的影响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2)本题主要考查新冠疫情传播的主要影响因素。【解答】(1)绘制广东省累计输入性病例空间分布图最需应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因为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分析、预测等功能,而全球定位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遥感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监测,数字地球是信息化、数字化的地球,是虚拟的地球。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2)根据材料可知,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国本土病例得到控制以后,外来输入性病例和疫情扩散的压力一直较大。深圳是我国的经济特区,经济发达,流动人口较多,因此疫情较为严重。而深圳人口总量多、距离广州近和防范意识差不是深圳疫情严重的主要原因。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31、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图中箭头表示目前正在进行的人口移动方向。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人口移动的主要原因是()A.民工流动B.道路建设C.水利工程建设D.输气管道建设(2)对图中人口移动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从人口年龄结构上看以青壮年居多B.从人口受教育程度上看以高学历人口居多C.从人口移动距离上看以长距离迁移居多D.从人口移动形式上看以线形分散为主答案:CD【提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人口迁移的概念和类型解析:(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解答】(1)图示丹江口水库和京杭运河,是南水北调的取水地和输送通道,由于工程建设,淹没部分耕地和居民点,是水利工程移民;与民工流动、道路建设、输气管道建设无关。选C正确。

故选C。(2)图示是因工程建设导致移民,看不出年龄大小、学历高低的差异,A、B错;图示人口迁移,主要是就近原则,C错;从人口移动形式上看以线形分散为主,D对。

故选D。32、广州提出到2020年末常住人口控制在1500万以内,应该说,这“1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指环境承载力B.该指标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C.该指标与资源数量、科技发展水平呈负相关D.该指标与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呈正相关(2)针对人口合理容量的要求,广州应()

①超出本地区范围索取资源,发展生产

②建立公平的秩序,使多数人有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权利

③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

④加快人口的增长,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大量人口迁入对广东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

①增加劳动力②缓解人地矛盾③促进经济发展④环境污染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答案:BBD【提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人口迁移的影响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人口合理容量。(2)本题主要考查了人口合理容量。(3)本题考查了人口迁移的影响,要注意的是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是指人口合理容量,A错误;人口合理容量就是这个指标,它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B正确;人口合理容量与资源数量、科技发展水平呈正相关,C错误;人口合理容量与资源、科技水平和地区开放程度呈正相关,而与消费水平呈负相关,D错误。

故选B。(2)超出本地区范围索取资源,发展生产,一方面成本大,另一方面对其他地区也不公平;加快人口的增长,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只能使人“活得更不舒服”,①④错误;建立公平的秩序,使多数人有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权利,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达到这种目标,②③正确。

故选B。(3)大量人口迁入广东,会给广东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缓解劳动力短缺的局面,促进经济发展。但也会造成人地矛盾、环境污染加剧等不良影响。

故选D。33、生活方式型移民是指在经济比较发达以及后现代社会带来个人主体性增强的背景下,以寻找更好的生活方式的一种迁移。与追求经济利益的传统移民不同,生活方式型移民的迁入地或具有温和气候、充足阳光和新鲜空气,或安静古朴、远离都市。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影响生活方式型移民的主要因素是()A.文化B.经济C.自然因素D.交通(3)生活方式型移民对移入地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①缓解人地矛盾

②提高住房价格

③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

④带动服务业发展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答案:CB【提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人口迁移的影响解析:(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解答】(1)据材料可知,生活方式型移民与追求经济利益的传统移民不同,生活方式型移民的迁入地或具有温和气候、充足阳光和新鲜空气,所以影响生活方式型移民的主要因素是自然因素。

故选C。(2)生活方式型移民追求一种更好、更满意的生活方式,主体是中老年人,要求服务行业类型齐全,对移入地可能带来的影响是带动服务业发展;中老年人口迁入,不会带来大量廉价劳动力;人口增加,会提高住房价格。

故选B。34、婚配性别比是指在初婚市场中,某年龄段可供选择的男性与女性人口数之比。下图示意2010~2060年我国城乡大龄未婚人口(33~40岁)婚配性别比。完成下列小题。

(1)造成我国大龄未婚人口婚配性别比从21世纪中期左右开始下降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增速B.生育观念C.生育政策D.外来移民(2)未来几十年,我国农村与城镇婚配性别比差异加大的原因最可能是()A.城镇大量未婚男性迁往农村B.城镇大量未婚女性迁往农村C.农村大量未婚男性迁往城镇D.农村大量未婚女性迁往城镇(3)为了缩小城乡婚配性别比差异,当前我国应()A.振兴乡村,缩小城乡经济差距B.发展教育,提高乡村人口素质C.鼓励生育,宣传男女平等国策D.尊老爱幼,发扬中华优良传统答案:CDA【提示】主要人口问题及其措施人口迁移的影响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读图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2)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读图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3)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读图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婚配性别比是初婚市场中某年龄段可供选择的男性与女性人口数量之比。读图可知,无论农村还是城镇,图示时间内婚配性别比大于1,表明男性人口数量大于女性人口数量(这也是我国人口性别比失衡造成的),随着我国全面二孩政策的开放,生育政策调整,人口性别比得以改善,农村和城镇大龄未婚人口婚配性别比21世纪中期左右开始下降(注意该图表示我国城乡大龄未婚人口分配性别比,大龄未婚人口是指33~40岁的年龄组人口,21世纪中期左右,该年龄组的人口出生适逢我国生育政策的调整时期),C正确;经济增速、生育观念、外来移民等均不是主要影响因素。

故选C。(2)读图可知,未来几十年,我国农村与城镇婚配性别比差异加大,结合婚配性别比的概念可知,农村大量未婚女性迁往城镇,使得农村的未婚女性数量减少,农村未婚男性数量与未婚女性数量差异加大,农村和城镇婚配性别比差异较大,D正确;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更高,收入更高,城镇大量未婚男性和未婚女性迁往农村的可能性小,AB错误;

图中显示农村婚配性别比大于城镇婚配性别比,且两者差距增大,如果农村大量未婚男性迁往城镇,则农村未婚男性与未婚女性数量差异减小,而城镇未婚男性与未婚女性数量差异增大,结果是农村婚配性别比与城镇婚配性别比的差距缩小,C错误。

故选D。(3)缩小城乡婚配性别比差异,就要扭转农村大量未婚女性迁往城镇的现象,因此应当振兴乡村经济,缩小城乡经济差距,A对;与提高人口素质、发扬尊老爱幼传统关系不大,BD错;宣传男女平等国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人口性别比,但相比于A选项而言,该措施见效较慢,且该措施我国已倡导多年,并且“鼓励生育”描述也不是很恰当(注意鼓励生育与我国目前实行的全面二孩政策还是有一定的差别),C错。

故选A。35、结合下表(黑河—腾冲一线东西部地区对照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西北地区总体人口稀少,但局部地区人口分布较集中,此类地区大多()A.海拔较高、气候凉爽B.平原广阔、土壤肥沃

C.矿产丰富、工业发达D.地处山麓、临近河流

(2)下列因素中,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是()A.资源数量B.消费水平C.对外开放程度D.科技发展水平答案:DB【提示】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2)本题主要考查了环境人口容量的相关知识。【解答】(1)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所以人口主要分布在有水源的山麓绿洲地带或邻近河流的地区,D正确。

故选D。(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中,资源数量、对外开放程度、科技发展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都是呈正相关的关系;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关系。

故选B。36、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户籍人口是指已在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常住户口的人口。近年来,多个大城市为吸引人才,纷纷出台户籍改革政策,放宽落户门槛。下图为2012—2017年某城市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同比(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增长率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题。

(1)2012—2017年,该城市()A.户籍人口数量不断增加B.户籍人口增速持续升高C.常住人口增速波动下降D.常住人口数量不断增加(2)2013年之前,该城市户籍人口同比增长率为负值,其主要原因是()A.出生率低,自然增长率为负值B.户籍政策严格,户口迁人较少C.经济发展落后,人口迁出较多D.产业结构不合理,就业机会少(3)据图推断该城市落户门槛放宽最明显的时间段是()A.2013—2014年B.2014—2015年

C.2015—2016年D.2016—2017年

答案:DBD【提示】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增长模式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据图可知,纵轴代表增长率,只要数值是正值,人口数量就在增加,曲线向下弯曲代表增长速度减慢,所以常住人口数量不断增加,D正确;户籍人口先减少后增加,A错误;户籍人口同比增长率在2014-2015年是下降的,故B错误;常住人口同比增长率2017年高于2012年,故不是波动下降,C错误。(2)2013年前该城市户籍人口同比增长率为负值,但常住人口同比增长率为正值,说明该城市是人口迁入地,但因落户政策严格,户口迁入较少,故B正确,C错误;人口迁入地,就业机会多,故D错误;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与我国实际不符,故A错误。(3)据图可知,户籍人口2013年前负增长,之后波动增加,2016年后开始大幅度增长,说明当地是在

2016年开始实施降低户籍门槛的政策,吸引更多外地人落户,D项正确。37、下图为海水表层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曲线判断正确的是()A.①为温度B.②为盐度C.③为密度D.③为盐度(2)图中盐度最高的海域及主要原因是()A.副热带海域降水少、蒸发量大B.赤道海域,温度高、蒸发量大C.副极地海域纬度高、蒸发量小D.极地海域降水多、蒸发量小答案:BA【提示】海水的性质及其影响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海水温度、盐度、密度及其分布规律。(2)本题主要考查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解答】(1)读图可知,③曲线随纬度的升高,数值下降,且在高纬度地区,海水温度在0°C以下,故③为海水温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大洋各海域的表面盐度从副热带海域向两侧的高、低纬度海区递减,②③符合该规律,但③为海水温度,故②为海水盐度。故①为密度。

故选B。(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大洋各海域的表面盐度从副热带海域向两侧的高、低纬度海区递减,故副热带海域盐度最高,因为副热带海域降水少,蒸发强烈。

故选A。38、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下图为我国某城市水循环系统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水循环环节()A.①为水汽输送B.②为地下径流C.③为蒸发D.④为下渗(2)近年来,该城市建设硬地面积扩大,直接影响图示水循环中的环节()A.①B.②C.③D.④答案:CB【提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2)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读图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1)①由水蒸气到地表,应表示降水,A错;②由地表指向地下水,应表示下渗,B错;③由河川、地表径流等指向水蒸气,应表示蒸发,C对;④属于人类社会水循环,是将都市的废水排向污水处理厂,不属于下渗,D错。

故选C。(2)城市建设硬地面积扩大,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多,地下径流减小,所以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②下渗,B对。

故选B。39、能够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大量的补充、更新的是()A.海陆间循环B.海上内循环

C.岩石圈的物质循环D.生物循环

答案:A【提示】水循环的意义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解析:暂无解析【解答】海陆间水循环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能够最大程度地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大量的补充、更新,选A。40、珊瑚海位于太平洋西南部海域(下左图),因盛产珊瑚而得名,水质洁净,海底地形大致由西向东倾斜,西岸海域适合珊瑚虫生存。珊瑚虫与虫黄藻相互依赖生存(下右图),珊瑚海及其洋流为大堡礁珊瑚的正常生长发挥着重要作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珊瑚海水质洁净的原因是()A.过往渔船多,产生的水流带走污染B.周围多河流,注入的洁净淡水多C.过往船舶少,向海域排放的污染少D.周围多河流,带走的海域污水多(2)珊瑚海西侧水温高于东侧的原因是()

①西侧海域水浅,吸收相同热量时升温幅度更大

②东北信风将东侧海域的热水吹往西侧

③西风漂流为东侧海域带来大量水温较低的海水

④东侧海域海水上升,底层冷海水上泛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珊瑚海洋流对大堡礁自我修复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作用过程叙述正确的是()A.寒流流经,调节珊瑚海的海水温度B.洋流带来大量虫黄藻,利于珊瑚生长C.暖流流经,及时带走了死亡的珊瑚D.洋流带来大量珊瑚,利于珊瑚群繁衍答案:CDB【提示】海水的性质及其影响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略(2)略(3)略41、2020年2019年9月以来,澳大利亚全国多地发生了近几十年来最严重的山林大火。其中,新南威尔士州灾情最严重,对当地居民和游客构成了严重威胁。图2为澳大利亚区域图,图3为堪培拉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图4为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新南威尔士州东部发生林火的主要自然植被类型是()A.亚寒带针叶林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与正常的晴天比,林火引发的烟霾最可能会使白天的()

①a增强②b增强③c减弱④d减弱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新南威尔士州东部某山地植被几乎被林火烧光,利用水循环原理推测其带来的影响()

①降水量减少②坡面径流增加③地表水下渗率增加④蒸腾作用减弱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BC【提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大气的受热过程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解析:由于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大气环流、地形和洋流等因素影响,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不同的气候条件又形成了不同的植被类型。可以先根据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判读出该区域的气候类型,自然带类型即可判断。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在大气受热过程中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进行吸收、反射、散射,从而使到达地面的能量大为减少。大气的吸收具有选择性,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红外线,而可见光的绝大部分可以到达地面。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

2.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3.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体现为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区域。【解答】(1)本题考查自然带的分异规律。判读堪培拉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可知,堪培拉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因此当地主要自然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故选D。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林火引发的烟霾导致大气中的固体颗粒和二氧化碳含量上升,进而使得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b增强,到达地面的有效太阳辐射a减弱,地温较低,地面辐射c减弱,因此①错、②③对;同时使得夜晚的大气逆辐射d增强,保温作用增强,④错。故选B。(3)本题考查水循环原理。森林火灾导致当地植被覆盖率下降,植被的各项生态功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弱。年降水量取决于当地气候,气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短期内不会因为森林火灾发生变化,因此降水量不会明显减少,①错。植被减少会导致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下降,且不利于地表水下渗,因此坡面径流增加,②对③错。植被减少会导致蒸发(腾)量减少,④对。故选C。42、北黄海冷水团是出现在渤海海峡口东侧深层和底部的季节性水团,具有低温高盐、温差大、盐差小、较长时间几乎恒定不变的性质,其底层水温与上层水温差异明显。下图为北黄海冷水团底层温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甲处水温可能是()A.4.5℃B.5.5℃C.6℃D.7.5℃答案:B【提示】等温线的判读及应用海水的性质及其影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等温线的判读及应用。【解答】图中水温由甲处向四周逐渐升高,因此甲处为冷水团的中心,其外围封闭等值线的数值为6℃,则甲处水温可能是5.5℃。

故选B。43、目前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的平均盐度大约为35‰。世界不同海域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海水盐度的差别也很大。圣劳伦斯湾(如图1)表层海水盐度在12%~32‰,平均盐度只有22‰,远远低于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的平均盐度。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圣劳伦斯湾表层海水盐度较同纬度大洋低的原因是()A.径流汇入量较大B.海域较封闭

C.高纬度地区低温海水注入D.有暖流流经

(2)人类活动对圣劳伦斯湾海洋生态系统破坏最严重的地带是()A.海岸带和浅海水域B.纽芬兰岛地表

C.海湾中部深水水域D.接近海峡的部位

(3)圣劳伦斯湾()A.冬季会结冰B.冬季海流呈顺时针流动

C.夏季盐度最高D.夏季海流自东向西流动

答案:DAA【提示】海水的性质及其影响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略。(2)略。(3)略。44、南京江心洲生态科技岛采用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屋顶绿化、雨水花园等方式,结合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积极探索海绵城市建设,成效显著。下图为南京生态科技岛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与普通城市相比,江心洲生态科技岛海绵城市建设主要改变的水循环环节是()A.降水、径流B.降水、下渗

C.蒸发、水汽输送D.下渗、径流

(2)江心洲生态科技岛的海绵城市建设措施主要有助于()

①缓解暴雨洪涝压力

②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

③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④减少城市雾霾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DA【提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的环节。(2)本题主要考查建设海绵城市的意义。【解答】(1)通过材料可知,南京江心洲生态科技岛海绵城市建设采用了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屋顶绿化、雨水花园等方式,可以促进雨水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所以主要改变的水循环环节是下渗、径流。

故选D。(2)采用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屋顶绿化、雨水花园等方式可以增加下渗,减少地面径流,缓解暴雨洪涝压力,缓解城市热岛效应,①③正确;

结合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可以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②正确;

对于减少城市雾霾作用不大,④错误。

故选A。45、2010年某城市河道护坡多采用甲图模式,2015年以后重新进行规划,普遍采用乙图模式。如图为该城市河道护坡图。据此完成(1)~(2)题。

与甲图模式相比,乙图模式中护坡可以()

①增加地表径流

②增加下渗量

③减少地下径流

④增加蒸发(蒸腾)量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C【提示】昼夜长短的变化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城市化的利弊解析:读图可知,甲模式用水泥护坡,坡面硬化,地表水不能下渗;乙模式用空心砖,耐湿植被护坡,增加了下渗量。【解答】与甲图模式相比,由于乙图模式中护坡为透水砖可以减小地表径流,①错;增加下渗量,②对;增加地下径流,③错;增加蒸发(蒸腾)量,④对。46、沿海含水层为沿海低洼地区提供了重要的淡水资源。一般来说,淡水位于含水层中密度较大的海水之上,在海岸线附近形成咸水楔,即咸淡水接触界面(如左图)。为抵御海水入侵,可通过注射井向承压水层注入淡水。计算机模拟实验表明,回灌淡水的温度对咸水楔的位置会产生较大影响(如右图)。黄河口含水层海水入侵严重,盐度较高,需要利用地表水回灌来抵御。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与潜水层相比,该地承压水层海水入侵更加严重,主要是因为()A.承压水层埋藏浅B.承压层厚度大

C.承压层透水性好D.承压水密度大

(2)与冷水相比,回灌热水()

①初期,咸水入侵面积下降更快②咸淡水达到平衡速度更快③咸水楔出现来回摆动的情况④8小时后,咸水楔来回摆动最明显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根据模拟实验的结果及流域的水文形势推测,黄河三角洲最适宜进行淡水回灌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答案:BAC【提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潜水层和承压水层咸水楔入侵的角度是相同的,因此承压水层海水入侵更严重主要是因为其厚度大,被咸水入侵的面积更大。故B选项正确。(2)由图可知,早期回灌热水曲线最陡,意味着咸水入侵面积下降更快,①正确;回灌热水之后,咸水入侵面积达到稳定所需的时间更长,即咸淡水达到平衡的速度更慢,②错误;回灌热水后,咸水入侵面积先减小后增大,说明咸水楔先向海洋移动,后又回到陆地一侧,③正确;地表水回灌8小时后,咸水入侵面积较稳定,咸水楔位置波动都较小,④错误。故A选项正确。(3)春季地表干旱缺水,不适合再抽取地下水回灌;夏季水温高,回灌之后咸水入侵的面积大;冬季地表水冻结,不利于开展淡水回灌;秋季温度适宜,且地表水较为充足。故C选项正确。47、下列地理现象中,不参与海陆间水循环的是()A.天山冰川融化B.黄河水注入渤海

C.东南沿海夏秋登陆的台风D.南亚地区的西南季风

答案:A【提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解析:暂无解析【解答】天山冰川融化,其融水进入天山南北两侧的内流河,而内流河的河水最终没有流入海洋,因此天山冰川融化没有参与海陆间水

循环,A符合题意;黄河水注入渤海,属于海陆间水循环的地表径流环节,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B不符合题意;东南沿海夏秋

登陆的台风,属于海陆间水循环的水汽输送和降水环节,还可以形成注入海洋的径流环节,C不符合题意;南亚地区的西南季风

由海洋吹向大陆,属于海陆间水循环的水汽输送环节,直接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D不符合题意。故选A。48、坦噶尼喀湖位于中东部非洲,是一个非常古老的高原湖泊。该湖平均深度600m,鱼类资源丰富,有数百种鱼为当地特有物种。读下图,依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与卢库加河相比,A河( A.水能更丰富B.有冰期较长

C.补给来源不同D.水位季节变化大

(2)关于基戈马气候,说法正确的是( )A.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B.海拔较高,属于热带草原气候C.气温年较差大D.受马达加斯加暖流影响显著(3)坦噶尼喀湖中多独有鱼类物种,主要原因是( )A.水域相对封闭,只有卢库加河与外界相通B.独特的气候因素C.周边多火山,特殊物质多D.当地人长期培育而成答案:CBA【提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意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解析:(1)试题分析:【解答】(1)图中没有径流量、落差等信息,故不能说明A河和卢库瓦河的水能大小差别;两者位于热带,无冰期也无凌汛,由于流域内是热雨林气候,A为大气降水补给,没有明显的汛期;(2)该题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由图文信息可知,基戈马位于赤道附近的高原上,由于海拔高,气温降低,对流运动减弱,从而改变了这里的水热状况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该题选B项。卢库加河与湖泊相连,主要靠湖泊水补给,补给稳定,没有明显汛期,C对,D错。(3)根据材料,坦噶尼喀湖周边多山地,只有卢库加河与外界相通,湖中鱼类物种与外界的交流少,与外界的生物进化不同,形成众多独有的物种。49、2020年10月4日(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大潮如期而至。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钱塘江大潮()A.仅有观赏价值,不能转化为能源B.海上生明月之时正宜观潮C.与杭州湾的地形有密切关系D.一天中只有一次起落(2)杭州湾口盐度最低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答案:CB【提示】海水的运动及其影响海水的性质及其影响解析:(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解答】(1)钱塘江大潮可以转化为潮汐能,A错误;

海上生明月指中秋满月时节,月亮于日落时升起,夜晚此时不宜观潮,B错误;

杭州湾为典型的喇叭口地形,钱塘江大潮的壮观与杭州湾的地形有密切关系,C正确;

大潮一天中有两次起落,D错误。

故选C。(2)杭州湾口地处钱塘江入海口附近,该区域夏季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湾口地带受河流淡水的稀释作用更强,盐度最低。

故选B。50、如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1)~(2)题。​

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D.河道淤积

答案:B【提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解析: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填空题(经典例题高频考点-名师出品必属精品)51、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八大行星中,B表示________,D表示________。按结构特征,它们都属于________行星。答案:

金星

火星

类地解析:本题考查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分布与划分,难度较易,结合所学地理知识作答即可。在太阳系中,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所以B为金星,D为火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均属于类地行星。小提示:52、特点(1)能源生产与消费________、________。21世纪以来,我国能源生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消费量的增长________消费量的增长。(2)能源消费结构以________为主。(3)油气资源相对________。(4)能源供给与消费空间________。答案:(1)

总量大

增长快

大于(2)煤炭(3)短缺(4)配置错位解析:略53、影响因素(1)自然资源状况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然资源状况,资源②______________的区域能承载较多的人口。(2)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A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的③______________,还可能发现新的资源,从而扩大资源环境承载力。B.科技水平的提高促使④______________快速发展,从而促进区域间的贸易往来,获取其他地方的资源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3)人均消费水平相同的资源环境条件,相对于不同消费水平所供养的人口数量,显然是不同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会随消费水平的提高而⑤______________。答案:(1)丰富(2)

效率

交通运输(3)降低解析:略54、读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虚线表示极圈或回归线),完成下列各题。(1)图示的是北半球的________(节气),此时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的________点(填近日或远日)附近。(2)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此时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________值。(3)C点的昼长是________小时,A点此刻位于________线上(填晨线或昏线)。(4)A、B、C、D四点的白昼长度由长到短排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冬至;

近日点;

90°;

小;

12;

昏线;

D>B>C>A。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和光照图的判读。(1)据图可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为极夜现象,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为极昼现象,可判断为北半球冬至日光照图,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此时接近1月初,位于地球公转近日点附近。(2)据上题分析可知,该日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据图可知B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因此正午太阳高度为90°,此时北半球各纬度一年中离直射点最远,因此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3)据图可知,C点位于赤道,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因此昼长12小时。顺地球自转方向,从昼进入夜为晨,从夜进入昼为昏线。据图可知,A点为昏线上。(4)据上题分析可知,该日为冬至日,北半球纬度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据图可知,A、B、C、D四点的白昼长度由长到短排列是D>B>C>A。55、地形:人口分布多趋向于____________地区。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易于开发,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例如,我国的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印度的恒河平原,都是人口密集的地区。答案:地势低平解析:地形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是:人口分布多趋向于地势低平的地区,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深厚肥沃,农耕发达,交通便利,开发建设成本,比如我国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印度的恒河平原等,都是人口密集的区域。小提示:56、发生在光球层里的太阳活动类型叫做________,其变化周期为________年。答案:

黑子

11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太阳的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太阳活动的最主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黑子发生在光球层,耀斑发生在色球层上,太阳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小提示:5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A____半岛B____半岛C____半岛D____半岛E____岛屿F____岛屿G____岛屿H____海区I____海区J____海区答案:

亚平宁

巴尔干

斯堪的纳维亚

小亚细亚

爱尔兰

冰岛

大不列颠

波罗的海

地中海

北海解析:根据地图的轮廓和位置判断可知,A半岛位于南欧三大半岛中间,大致呈靴子形,应是亚平宁半岛;B半岛是欧洲东南隅位于亚得里亚海和黑海之间的陆地,位于南欧三大半岛最东边,应是巴尔干半岛;C半岛位于欧洲西北角,是欧洲最大的半岛,应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D半岛位于欧洲西南角,位于南欧三大半岛最西边,东部、东南部临地中海,西边是大西洋,北临比斯开湾,应是伊比利亚半岛;E位于欧洲西部,北大西洋上的不列颠群岛中面积第二的岛屿,东部隔爱尔兰海与大不列颠岛相望,应是爱尔兰岛;F是欧洲第二大岛,位于欧洲西北部,北大西洋中北部,北边紧贴北极圈,北临格陵兰海,西北隔丹麦海峡和格陵兰岛相望,东北部为挪威海,应为冰岛;G是不列颠群岛中的最大的岛屿。东依北海,西隔爱尔兰海,与爱尔兰岛相望,北为大西洋,南方英吉利海峡和法国相对,应是大不列颠岛;H是在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与欧洲大陆之间的波罗的海;I是欧洲、非洲和亚洲大陆之间的一块海域,由北面的欧洲大陆、南面的非洲大陆和东面的亚洲大陆包围着,是世界最大的陆间海,应是地中海;J是大西洋东部的边缘海,位于大不列颠岛和欧洲大陆之间,应是北海。小提示:58、人类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的策略人类需要对自然环境提供的不同服务,进行____,在不损害自然环境以保证____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选择最优的利用方案。答案:

综合权衡

自然环境服务功能解析:略59、“一带一路”建设的意义(1)打造新型国际合作模式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维护全球_____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倡导____发展。(2)推动新型国际关系建设a.坚持的原则:共商、__________。b.新型国际关系:所有国家不分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