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高密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_第1页
山东省潍坊高密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_第2页
山东省潍坊高密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_第3页
山东省潍坊高密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_第4页
山东省潍坊高密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历史2024.04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4页,第Ⅱ卷5~8页。答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试卷密封线内及答题卡上面的考生信息填、涂写清楚。所有试题答案均须涂、写在答题卡限定的区域,答在本试卷上的答案不得分。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表格归纳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请根据表格信息,为其拟定一个合适的主题()主题:△时间事件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195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1950—1952年底土地改革1950—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A.政权的建立和巩固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C.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2.下图中的事件标志着()西藏和平解放协议签字仪式A.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B.我国封建制度的结束C.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D.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3.第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在“抗美援朝”主题探究学习活动中,可作为第一手史料使用的是()A.电影:《上甘岭》 B.遗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家书C.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 D.书籍:《抗美援朝战争史》4.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时,全国粮食总产量由1950年的1.32亿吨增长为1.63亿吨,人均粮食由1950年的239.4千克增长为285.2千克。这说明土地改革()A.使中国摆脱了贫困 B.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C.完成了农业现代化 D.促进了经济发展5.下图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导致甲到乙段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一五计划”的实施C.西藏和平解放 D.抗美援朝胜利6.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A.国民经济的恢复 B.新中国政权的巩固C.政治制度的创新 D.“一五”计划的实施7.1954年的《人民日报》中有这样的描述:“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权力机关的席位……这在共和国史上还是开天辟地的第一次。”“代表们”的主要任务是()A.争取和平 B.发展工业 C.调整经济 D.制定宪法8.中国共产党自建立以来,一直将马克思主义以及其他国家的一些成功经验与我国实际国情结合起来,完成了伟大的创新。三大改造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创新是()A.实行公有制 B.赎买政策 C.公私合营 D.建立合作社9.下图年代尺中②体现的历史阶段特征是()A.探索建设,曲折发展 B.改革开放,继往开来C.政权巩固,社会过渡 D.严重挫折,阶级斗争10.下图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的漫画图片:“藕产大跃进,一条四百斤;抬回厨房里,供食八百人。”可知这一时期()A.完成了国民经济调整任务B.农业生产高速发展C.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出现失误D.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11.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中共八大成为良好的开端,是因为()A.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B.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C.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D.决定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2.他深植“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信念,在兰考的470天里,依靠自行车和铁脚板,深入走访了120多个生产大队进行调研,探索出了治理兰考“三害”的新路子。“他”是()A. B. C. D.13.1978年我国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次大讨论的实质是()A.对文革的纠错 B.改革开放政策的确立C.肯定“两个凡是”方针 D.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14.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农业转化,这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自发的伟大创造。材料所述的“制度”()A.实现了农民土地私有 B.让农民获得经营自主权C.有利于农民集体劳作 D.使得土地收归国家所有15.利改税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针对国家与企业之间分配关系进行的一项改革。关于改革的原则,提出要管住两头:一头是要把企业搞活;一头是国家要得大头,企业得中头,个人得小头。这项改革的实施()A.完善了民主法治建设 B.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D.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16.深圳居民随着收入与生活水平提高,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发展型”消费支出不断提升。以上材料可以用来佐证经济特区的建立()A.使人民生活发生巨大改变 B.使发展动力加快转换C.加速了经济结构深刻调整 D.推动了社会事业繁荣发展17.20世纪80年代,福建石狮的小商品贸易和广东南海民间的小五金、小化工、小塑料、小纺织、小冶炼、小加工,“像野草一般满世界疯长”。材料说明()A.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 B.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C.中国品牌享誉世界各地 D.改革开放释放经济活力18.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这个“大胆行动”指的是()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B.将海南岛建成经济特区C.设立长江三角洲开发区 D.开放14个沿海开放城市19.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进步,涌现出不少流行词汇,下列词汇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流行的是()A.阶级斗争一国两制无私奉献 B.体制改革中国特色经济特区C.市场经济勤俭节约休闲娱乐 D.和谐文明绿色环保小康社会20.1992年2月,上海《文汇报》连续发表《坚持“一个中心”》等评论文章,同时《人民日报》也刊发了《改革的胆子再大一点》等社论或文章。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A.“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提出 B.“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C.邓小平“南方谈话”的鼓舞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21.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他曾在著作中引用古典名句:“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这彰显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A.全面依法治国 B.全面从严治党C.全面深化改革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2.某班同学开展党史学习时绘制了如图年代尺,他们学习的主题是()A.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B.中国共产党探索建设道路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23.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之一,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下面能印证此观点的是()A.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C.解决绝对贫困问题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4.204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百年华诞,中国站在这个历史交汇点,世界将更多目光投向中国。那时,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的奋斗目标是()A.推翻三座大山 B.实现共产主义C.新发展理念 D.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5.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场接力跑,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这说明中国梦的实现必须()A.坚持中国道路 B.凝聚中国力量 C.弘扬中国精神 D.全面依法治国第II卷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0分,第26题16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8分。26.(16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个旧朝代,开始了一个新时代。中国的社会结构和它的前途命运,在这以前和这以后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种划时代的变化,集中起来就是: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统一(除台湾和香港、澳门以外),开始为祖国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而奋斗。——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1)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后发生的“划时代的变化”。(6分)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农业取得较大发展。宣传标语人民当家百废兴,农业为本顺国情。土地改革法先定,平等唤起积极性。憧憬工业强国梦,神州处处是春风。宣传画报道安徽省凤阳县粮食产量变化(2)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一个观点,并予以阐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阐述清晰。6分)材料三1950年,毛泽东曾说过:“‘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彭德怀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也说过:“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这场战争胜利的意义。(4分)27.(16分)新中国的经济发展画卷,凝聚着亿万中华儿女的智慧与汗水,描绘了贫弱到繁荣的华丽蜕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3年4月在中央的指令下,铁道部成立了武汉大桥工程局,直接负责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和施工。此外,在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领导下,全国各地知名桥梁专家组成“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中央还出面聘请了苏联专家,来华给予技术援助。武汉电业局、长江水利委员会等单位,均多方面支援工程建设。1957年10月,长江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实现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愿望。——摘编自王泽坤《龟蛇锁江:武汉长江大桥施工建设》(1)据材料一,概括武汉长江大桥成功修建的原因。(6分)材料二1961年是我国实现三年连续跃进以后的一年,是农业在连续两年受灾以后必须大发展的一年,……把农业放在首要地位,使各项生产、建设事业在发展中得到调整、巩固、充实和提高,争取国民经济在更加牢固的基础上更好地继续跃进。——《关于一九六一年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的报告》(1960年9月27日)(2)据材料二,概括为争取国民经济的更好发展采取的措施。(4分)材料三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建设所需要的石油基本依赖进口。在缺乏勘探开发大型油田经验的情况下,大庆油田石油职工坚定地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油田钻井队搬迁,没有汽车、吊车,就人拉肩扛,把60多吨重的钻机运到几公里外的井场……到1963年,大庆油田累计生产原油1155万吨,我国石油实现了基本自给。——摘编自单春晓、贺伟、李珊《精神的力量》(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油田职工具备的时代精神(4分)及建设大庆油田的重要意义。(2分)28.(18分)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包干到户这种形式,在一些生产队实行以后,经营方式起了变化,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但是,它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基础上的,农户和集体保持承包关系,由集体统一管理和使用土地、大型农机具和水利设施。——摘编自《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1)据材料一,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特点。(6分)材料二(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的原因。(6分)材料三自2012年至今,以党的十八大召开和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为标志,对外开放踏上新征程。从“一带一路”倡议,到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的成立,再到提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全球经贸治理,展现大国责任和担当,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时代。——摘自《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成就与经验》(3)据材料三,列举中国“展现大国责任和担当”的具体表现。(6分)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八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选项ACBDBCDBACABD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项BCADDBCACADB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第26题16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8分,共50分)26.(16分)(1)变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追求国家富强;追求人民共同富裕。(答出三点即可,每点2分,共6分)(2)赋分标准:①能够提炼出明确的观点,2分;②史论结合清晰论述,2分;③由论述得出相一致的正确结论,2分。(6分)【示例】观点1:经济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要符合国情,从实际出发。(或观点2:合理的土地政策,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论述:①新中国成立时,新解放区尚未完成土地改革,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同时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1950年,新中国开展土地改革,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的完成,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②土地改革后,农业分散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