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答案)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梳理_第1页
(附答案)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梳理_第2页
(附答案)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梳理_第3页
(附答案)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梳理_第4页
(附答案)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梳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选题1、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①雾的形成②蜡烛滴“泪”③冻衣服晾干④露珠的形成A.①③B.③④C.②③D.①④2、日光灯用久后,灯管两端会出现黑斑,这些黑斑是灯丝中的钨()A.汽化而成B.升华而成C.先汽化后液化而成D.先升华后凝华而成3、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凝华过程B.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汽化过程C.丙为气态,由丙到甲是液化过程D.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熔化过程4、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板上小水滴不见了,是发生了液化现象B.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C.干冰能够降温是由于干冰升华吸热D.正在熔化的蜡,吸收热量,温度不变5、下列物理现象及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寒冬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B.湿衣服被太阳晒干是汽化现象C.抗疫值班医护人员眼罩的镜片常常模糊不清,是空气液化形成的D.冬天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凝华现象6、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A.给盛有水的杯子盖好杯盖B.用电热吹风机吹湿头发C.把蔬菜放入塑料袋内保存D.把水果放入冰箱冷藏室内保存7、日光灯用久后,灯管两端会出现黑斑,这些黑斑是灯丝中的钨()A.汽化而成B.升华而成C.先汽化后液化而成D.先升华后凝华而成8、习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彰显出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初春,万物复苏、冰雪消融,这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B.夏天,小明将糖水放入冰箱制成了冰棍,这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晶莹的露珠,这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D.冬天,房屋上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9、在炎热夏季无风的环境中,剥出冰棒后可以看到冰棒周围会冒“白气”。小明和小强分别画出甲、乙两幅图来反映冰棒周围“白气”的情形。则下列有关物态变化过程和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符合实际,“白气”属于液化现象B.图乙符合实际,“白气”属于汽化现象C.吃冰棒解热是熔化过程,吸热D.冰棒从冰箱拿出后包装袋上出现的“白霜”属于凝固现象10、下面四个有关生活实例的分析正确的是()A.北方寒冷的冬季玻璃窗上会产生冰花,是凝固现象B.晾晒在太阳光下的湿衣服不久会变干,是沸腾现象C.炒菜前滴入热锅的小水滴很快不见了,是升华现象D.医务工作者戴的护目镜内侧产生水珠,是液化现象11、关于“观察水蒸气液化”的实验.下列几个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烧瓶内水的减少主要是因为水的沸腾B.金属盘中放冰块可使液化现象更明显C.瓶口上方的“白气”是大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根据金属盘温度升高这一现象不能得出气体液化会放热的结论12、优美的词句可以勾画出大自然水资源的美妙与和谐,下列词语中描绘凝华现象的是()A.滴水成冰B.玉霜满地C.烟雾缭绕D.露似珍珠13、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有以下几种说法:①使用前应先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分度值;②测量时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③读数时应在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④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一定留在被测液体中。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②③14、“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对于摩托车驾驶人来说,头盔就是“救命盔”。天气变冷后,妈妈骑电动时头盔面罩会起雾变模糊影响视线如图,于是小丽查阅资料将洗洁精涂抹到头盔面罩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关于面罩起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妈妈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汽化形成的B.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C.空气中的水蒸发形成的D.水雾的形成需要放热15、“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诗句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B.“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D.“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多选题16、初冬的早晨,窗户玻璃上会出现一层水雾,太阳出来后,水雾又消失了。关于这种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外侧B.“出现水雾”是液化现象,“水雾消失”是汽化现象C.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内侧D.“出现水雾”是熔化现象,“水雾消失”是升华现象17、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A.放置于衣柜中的樟脑球逐渐变小,是汽化现象B.烧开水时,锅中水面上冒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C.用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这是汽化现象D.冬天,草地上出现的白霜,这是凝华现象18、小明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盐水的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盐水的凝固点为-2℃,读作负2度B.从图象中可以看出盐水的凝固过程用了15minC.盐水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D.盐水在-2℃时,可能是固态、可能是液态,也可能是固液混合态19、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A.所有气体降到足够低温的时候都会液化B.电风扇转动,使干燥的房间温度下降C.0℃的水不能蒸发D.再严寒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不熔化也可以晾干20、图甲所示为某物质的熔化图象,根据图象可知()A.该物质是晶体B.第15min该物质处于液态C.若将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则试管内冰的质量会逐渐增加D.该物质的熔点是0℃21、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像中的信息可知()A.该物质是非晶体B.该物质的熔点是80℃C.第15min是物质处于液态D.该物质熔化过程大约持续15min22、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盆小一点的篮子。篮子里有剩饭、剩菜,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如图所示),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把它放在通风的地方,里面的饭菜也不会变质。下列关于简易冰箱制冷原理的分析中正确的有()A.吃冰棒解热与此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是相同的B.放在通风的地方,可以加快水的蒸发C.水蒸发时吸热,可以使食物的温度降低D.纱布袋会减慢水的蒸发23、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用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尺子测物体长度,测量值将偏小B.朗读者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C.石英、海波、萘都是晶体D.由可得,v与s成正比,v与t成反比

(附答案)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_009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①雾的形成,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的;②蜡烛滴“泪”,是熔化现象;③冻衣服晾干,是升华现象;④露珠的形成,是液化现象。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①④。故选D。2、答案:D解析:日光灯用久后,灯管两端会出现黑斑,这是开灯时灯丝中的钨由于高温升华形成钨蒸气,当灯关闭时温度降低,在灯管两端凝华形成的。故选D。3、答案:C解析:由图像可知,丙放热变为甲,甲放热为乙,故甲是液态、乙是固态、丙是气态,所以甲到乙是凝固,乙到丙是升华,丙到甲是液化。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4、答案:C解析:A.地板上小水滴不见了,是从液态变为了气态,发生了汽化现象,故A错误;B.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B错误;C.干冰降温是利用干冰升华,从周围吸收热量,从而降低温度,故C正确;D.蜡是非晶体,正在熔化的蜡,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故D错误。故选C。5、答案:C解析:A.物质同由液体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寒冬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物质由液体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凝固湿衣服被太阳晒干是汽化现象,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抗疫值班医护人员眼罩的镜片常常模糊不清,是水蒸汽遇冷液化形成的,故C错误,符合题意;D.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冬天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放热发生凝华现象,玻璃上会出现冰花,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6、答案:B解析:ACD.给盛有水的杯子盖好杯盖、把蔬菜放入塑料袋内保存、把水果放入冰箱冷藏室内保存等都是减缓水分蒸发的方法,故ACD不符合题意;B.能使蒸发变快的方法有:提高液体温度、增加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和增加液体表面积等等,用电热吹风机吹湿头发,能够使水分蒸发加快,故B符合题意。故选B。7、答案:D解析:日光灯用久后,灯管两端会出现黑斑,这是开灯时灯丝中的钨由于高温升华形成钨蒸气,当灯关闭时温度降低,在灯管两端凝华形成的。故选D。8、答案:A解析:A.冰雪消融,是固态变为液态,故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故A正确;B.将糖水放入冰箱制成了冰棍,是液态变为了固态,这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故B错误;C.露珠是水蒸气变为了液态的水,故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C错误;D.房屋上出现白色的霜,是水蒸气变为了固态,这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故D错误。故选A。9、答案:C解析:AB.冰棒周围会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冰棒后,液化形成的小水珠,由于小水珠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故“白气”应向下运动,故AB错误;C.吃冰棒解热是因为冰棒熔化需要吸收热量,达到降温的效果,故C正确;D.冰棒从冰箱拿出后包装袋上出现的“白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低温的冰棒直接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D错误。故选C。10、答案:D解析:A.北方寒冷的冬季玻璃上产生的冰花,是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直接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A错误;B.晾晒在太阳光下的湿衣服变干,是衣服上的水变成了水蒸气跑掉了,是蒸发现象,故B错误;C.炒菜前滴入热锅的小水滴不见了,是小水滴变成了水蒸气,是蒸发现象,故C错误;D.医务工作者戴的护目镜内侧产生的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D正确。故选D。11、答案:C解析:A.烧瓶内的水会吸收热量,汽化为水蒸气,所以水量会减少,A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B.在金属盘上面放一些冰块,金属盘的温度更低,水蒸气更容易发生液化现象,B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C.瓶口上方的“白气”是水汽化成的水蒸气在上升的过程中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C错误,故C符合题意;D.烧瓶内的水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的温度较高,遇冷的金属盘液化,也可能是高温的水蒸气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金属盘的温度升高,则根据金属盘温度升高这一现象不能得出气体液化会放热的结论,D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2、答案:B解析:A.滴水成冰,是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过程,故A不符合题意;B.玉霜满地,是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固态,属于凝华过程,故B符合题意;C.烟雾缭绕的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属于液化过程,故C不符合题意;D.露似珍珠的露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属于液化过程,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3、答案:D解析:①使用前应先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分度值,故①正确;②测量时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故②正确;③读数时应在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故③正确;④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必须留在被测液体中,故④错误。故选D。14、答案:D解析:A.雾是气态变为液态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不是汽化,故A错误;B.空气中的水蒸气和面罩的温度一样,遇到冷的面罩不会发生液化现象,而人呼出的水蒸气是热的,遇到冷的面罩会发生液化现象。故B错误;C.蒸发是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的一种,雾是液态的小水滴,不是气态,故C错误;D.水雾是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由气态变为液态需要放出热量,故D正确。故选D。15、答案:B解析: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是水凝固形成的,是凝固现象,故A错误;B..“露似珍珠月似弓”,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故B正确;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故C错误;D..“霜叶红于二月花”,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是凝华现象,故D错误。故选B。16、答案:BC解析:AC.初冬的早晨,室内的温度高于室外的温度,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的玻璃液化而附着在玻璃的内侧,故A错误,C正确;BD.水雾是空气的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太阳出来后,温度升高,水雾吸热汽化而消失,故B正确,D错误。故选BC。17、答案:CD解析:A.樟脑球变小了,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A错误;B.烧开水时,锅中水面上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错误;C.用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水变为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故C正确;D.冬天,草地上出现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D正确。故选CD。18、答案:CD解析:A.由图象知,盐水在凝固时温度保持在-2℃不变,则其凝固点为-2℃,读数负2摄氏度或零下2摄氏度,故A错误;B.从图象知,盐水从15min开始凝固,25min凝固完成,则凝固过程用时10min,故B错误;C.水在一标准大气压时,凝固点为0℃,所以盐水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故C正确;D.固态盐在-2℃时,如果不能吸收热量,则会保持固态,如果能不断吸收热量,则开始熔化,处于固液共存态,起到熔化完成,此时环境温度如果保持在-2℃,则盐水会保持液态,所以在-2℃时,盐水可能是固态,也可能是液态,还有可能是固态共存态。故D正确。故选CD。19、答案:AD解析:A.只要温度降到足够低的时候,所有的气体都可以液化,故A符合题意;B.夏天扇电风扇,加快汗液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加快汗液蒸发,蒸发吸收热量,使人皮肤温度降低,感到凉快,但不能降低室温,故B不符合题意;C.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进行,0℃的水可以蒸发,故C不符合题意;D.冰冻的衣服上的冰直接由固态变为气态,不需熔化,就能变干,属于升华现象,故D符合题意。故选AD。20、答案:AC解析:AD.由图象、题意可知,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上升的趋势,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又因为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大约-1.8℃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且熔点约为-1.8℃,故A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B.由图甲可知,该物质从第10min开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