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中学业综合素养监测七年级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对于亚洲地理位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全部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B地跨寒、温、热三带,且主要位于北温带C.西南部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D.东北部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2.下列可以作为“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依据的有①面积最大的大洲 ②人口最多的大洲 ③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④南北所跨纬度最广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下列位于亚洲的“世界地理之最”中,分布在西亚地区的是A.最高大山脉—一喜马拉雅山脉 B.最高高原——青藏高原C最大半岛—阿拉伯半岛 D.世界雨极——乞拉朋齐4.下列关于亚洲人口或经济的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人口数量居各洲之首且高于其他各大洲人口数量之和B.经济发展不平衡,绝大多数为发展中国家C.中国与印度是人口数量居前两位的发展中国家D.人口自然增长率居各大洲之首5.亚洲面积广阔,地域文化丰富多彩。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阿拉伯人穿白色宽袍,民居房屋墙厚而窗小B.日本的传统服装是和服,建筑的抗震性强C.蒙古为内陆国,畜牧业发达,传统牧民住帐篷D.西伯利亚地区人们居住木屋,以船为主要交通工具读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图和沿80°E地形剖面图,完成6~8题。6.亚洲的地势特点是A.中部高、四周低 B.东部高、西部低 C.中部高、南北低 D.中部高、东西低7.受地势影响,亚洲的河流A.多世界大河 B.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 C.有结冰期 D.流量季节变化大8.受地势影响,亚洲中部形成了面积最大的A.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寒带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9.“亚洲珠穆朗玛峰和死海的相对高度达到9259.86米”这句话说明了亚洲的地形特征为A.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B.地势起伏大、高低悬殊C.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D.地形复杂多样10.下列半岛位于欧洲的是A.阿拉伯半岛 B.印度半岛 C巴尔干半岛 D.马来半岛11.欧洲西部地区气候方面自西向东表现为A.海洋性逐渐减弱 B.大陆性逐浙减弱C.降水量逐渐增多 D.气温年较差逐渐缩小12.下列关于欧洲西部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口稠密、国家众多 B.工业密集、发达国家集中C.畜牧业发达、机械化程度高 D.农业发达,是国民经济支柱13.暑假期间,薛城某中学的王斌同学随父母去欧洲西部旅游并在朋友圈“晒”出了自己的所见所闻,你认为可信的是A.在法国的“音乐之都”维也纳观看音乐会B.清真寺随处可见,很多人信奉伊斯兰教C.在德国乘船游览了峡湾风光、观看了“午夜太阳”D.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牛羊肉及乳肉制品14.世界各地区自然和人文环境各具特色,因此称谓各不相同,如:①黑种人的故乡、②工业文明的摇篮、③世界动植物王国、④世界原料仓库、⑤世界“油库”、⑧东方“十字路口”、⑦高原大陆、⑧三洲五海之地等,其中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对应正确的是A.①③⑥ B.①④⑦ C.①⑤⑧ D.①④⑧15.中国从中东地区进口石油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A.苏伊士运河 B.台湾海峡 C.曼德海峡 D.马六甲海峡16.东南亚是世界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地,主要自然条件是A.种植历史悠久,生产技术水平高 B.热量高、水分充足C.多火山,土壤肥沃 D.对热带经济作物的需求量大17.下列关于东南亚的相关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中南半岛上城市多临海分布 B.盛产稻米,居民以米饭为主食C.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是支柱产业 D.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18.湄公河和其他河流奔流在中南半岛的峡谷之中,塑造了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是A高原丘陵、雪峰连绵 B.山河相间、纵列分布C.丘陵广布、河水东流 D.平原广阔、一望无际19.中东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A.劳动力不足 B.高温 C.干旱 D.生产技术落后20.下列关于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 B.北极地区都是海洋C.北极地区有人类定居 D.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企鹅二、综合题。(共40分)21.读亚洲部分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每空1分,共12分)(1)图中A是___________半岛,这里属于___________气候,居民多信仰___________教。(2)图中B为___________山脉,它是由___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___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3)图中①海湾及其沿岸地区分布有丰富的___________资源,该资源向东运输到日本经过的海峡②是___________海峡。(4)海峡②位于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三国之间,沟通了大洋③___________和④太平洋。(5)C为世界第二人口大国,这里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之一,由于季风不稳定,造成这里___________灾害频繁。(6)图中D所处的岛屿属于___________群岛,这里火山众多,其中___________有“火山国”之称。22.读中东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每空1分,共8分)(1)中东地区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图中①是_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__,沟通①②两海域的狭窄水道是___________,为亚欧两洲在本区域内的分界线之一。(2)图中④为___________,是亚非两洲的分界线,该运河的开通极大的方便了本区石油资源的运输。除依靠油轮运输外,___________也是本区石油资源的重要运输方式。(3)图中国家⑤是___________、⑥是___________,都是中东地区重要的产油国。与石油资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本区___________资源及其匮乏,成为各国间冲突的原因之一。23.读欧洲西部和本区某地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列各愿。(每空1分,共10分)(1)从图中可以看出,欧洲西部三面环海,北临___________洋,西临___________洋,南临___________海:与亚洲相比。这里的大陆海岸线曲折,许多海湾深入陆地,使得各地距离海洋都比较近,从而增强了气候的___________性。(2)从高中低纬度的划分看,本区大部分位于___________纬度,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___带。图中___________上(重要纬线)穿过本区北部,在夏至日后该线以北地区会出现___________现象,可以欣赏到“午夜太阳”。(3)图中A、B、C三地中,与右图所示的气候特征一致的是___________地,其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气候。24.读南极地区图及其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每空1分,共10分)材料2014年1月3日,继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之后,中国的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一一泰山站,完成主体封顶,2月8日正式建成开站。(1)南极地区泛指___________以南的地区,主要包括南极大陆及其周边的海洋,与这里距离最近的大洲是___________,本区最丰富的自然资源是___________。(2)我国的四个南极科考站中,位置最南的是___________;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___,一年中极昼、极夜现象持续时间最长的是___________。(3)请简要说明泰山站建站时间安排的合理性:___________。(4)泰山站建站时,需要克服的气候方面的困难主要是___________,造成这一困难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和地形。(5)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对南极地区带来的影响有___________(一点即可)。七年级地理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ACCDDABDBCADDCDBABCC二、综合题。(共40分)21.读亚洲部分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每空1分,共12分)(1)阿拉伯热带沙漠伊斯兰教(2)喜马拉雅亚欧、印度洋(可颠倒)(3)石油马六甲(4)印度洋(5)旱涝(或水早)(6)马来印度尼西亚22.读中东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每空1分,共8分)(1)地中海黑海土耳其海峡(2)苏伊士运河管道(3)沙特阿拉伯伊朗水(淡水)23.读欧洲西部和本区某地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列各题。(每空1分,共10分)(1)北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