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022年北京初二(下)期末物理试卷汇编:内能的利用章节综合_第1页
2020年-2022年北京初二(下)期末物理试卷汇编:内能的利用章节综合_第2页
2020年-2022年北京初二(下)期末物理试卷汇编:内能的利用章节综合_第3页
2020年-2022年北京初二(下)期末物理试卷汇编:内能的利用章节综合_第4页
2020年-2022年北京初二(下)期末物理试卷汇编:内能的利用章节综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0-2022北京初二(下)期末物理汇编内能的利用章节综合一、多选题1.(2022·北京延庆·八年级期末)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用来矫正近视眼B.远视眼观察景物时成像于视网膜前,可用凸透镜矫正C.四冲程汽油机做功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物体温度越高,具有的热量越多2.(2022·北京门头沟·八年级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越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越多,内能越大B.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不存在斥力C.一杯水倒出一半,杯内剩余水的比热容不变D.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多的燃料热值大3.(2022·北京房山·八年级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沿海地区昼夜温差相对较小,主要原因与水的比热容较大有关B.长时间压在一起的铅板和金板互相渗入,这种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作用C.两种燃料比较,热值大的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D.在四冲程内燃机中,做功冲程的功能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4.(2022·北京房山·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适量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将水加热至沸腾一段时间后,橡胶塞被推出,管口出现大量“白气”。根据实验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试管内能逐渐增加,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的B.温度升高的过程中,水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增加C.管口出现大量“白气”属于汽化现象D.水蒸气推出橡胶塞的过程中,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橡胶塞的机械能5.(2021·北京石景山·八年级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船闸是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制作而成的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不变C.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可以省功D.杠杆平衡后,如果动力和阻力都增加5N,那么杠杆一定仍然平衡6.(2021·北京石景山·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对于下列实验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分析正确的是()A.图甲是内燃机的做功冲程,该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图乙中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图丙中两个底面削平的铅块紧压在一起后能吊住重物,说明分子间可能存在引力D.图丁中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时,水蒸气对瓶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增大7.(2020·北京昌平·八年级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铁块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斥力C.在“摩擦生热”的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内陆地区比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大,原因之一是砂石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二、单选题8.(2022·北京通州·八年级期末)2022年5月10日,搭载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升空,成功进入预定轨道。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采用液态氢作为火箭的燃料,原因是液态氢具有()A.较大的比热容 B.较低的沸点C.较大的热值 D.较小的质量9.(2022·北京石景山·八年级期末)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机械能转化成内能的冲程是(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10.(2022·北京门头沟·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示意图,其中属于做功冲程的是A. B. C. D.11.(2021·北京平谷·八年级期末)关于图示的四个实验,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是()A.图甲中,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较快,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空气温度有关B.图乙中,削平压紧后的两铅柱结合可以悬吊重物,说明铅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C.图丙中,向烧瓶底部浇冷水,烧瓶中刚停止沸腾的水重新沸腾,说明水的沸点前后改变了D.图丁中,是汽油机的做功冲程,该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12.(2021·北京通州·八年级期末)下列关于热值的说法正确的是()A.燃料燃烧时,用的燃料越多,燃料的热值越大B.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燃料的热值越大C.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热量较多的燃料,热值较大D.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较多的燃料,热值较大三、综合题13.(2022·北京石景山·八年级期末)请阅读《北京冬奥火炬的科技“外衣”》并回答。北京冬奥火炬的科技“外衣”2022年2月4日,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隆重开幕,奥运火炬再次在“鸟巢”点燃,北京成为世界上首个“双奥之城”。如图所示,是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它银红相间的颜色、旋转上升的外形象征着“冰火相约,激情飞扬,照亮冰雪,温暖世界”。火炬“飞杨”不仅造型优美飘逸,它的“外衣”还蕴含着新科技。它是中国研发团队利用碳纤维与高性能树脂研制出的一种新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的,这堪称世界首创。由于碳纤维质量均为同体积钢质量的四分之一,但强度却是钢的7至9倍,这使得火炬不仅手感轻,而且还很坚固。另外,为了使火炬“飞扬”不仅环保。还能在极寒天气中使用,“飞扬”采用氢直作燃料,但直的燃烧温度能达到,一般的复合材料都经不住的考验。于是中国研发团队利用一种耐高温树脂材料——聚硅氮烷树脂,经过测试与工艺调整,这种新材料可以经受的高温。它作为第三代树脂材料,兼具了有机物超强附着力与无机物耐高温的特点,同时集耐腐蚀、耐磨损、防污防水等优势于一身,达到了奥运火炬的设计要求。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火炬“飞扬”的外壳采用碳纤维材料制成,手感轻,还坚固,这是利用了碳纤维具有___________小的特性(选填“强度”或“密度”)。(2)火炬“飞扬”的燃料是氢,当氢燃烧时,___________能转化为内能;已知氢的热值为,若完全燃烧的氢,所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J。(3)第三代树脂材料一聚硅氮烷树脂具备哪些优势,达到了奥运火炬的设计要求。___________14.(2021·北京顺义·八年级期末)请阅读《太空快递,稳稳送达》,回答问题。太空快递,稳稳送达“叮咚~尊敬的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已出发送货,正在派送途中,请注意查收。”北京时间5月29日20时55分搭载着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位于海南省的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约604秒后,天舟二号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精确进入预定轨道。在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30天后,中国向空间站核心舱成功发出了第一件快递“包裹”。天舟二号和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在构型上基本一致,但也有着自己的鲜明特色。它总长10.6米,最大直径3.35米,最大起飞质量13.5吨,物资上行能力达6.9吨,载货比0.51,在轨寿命不小于1年,供电能力不小于2700瓦。作为货运飞船、运载能力自然是第一评估要素。专家称,“目前世界上最大运载能力超过5吨的现役货运飞船只有两型,中国的天舟就是其中之一,天舟货运飞船的运载能力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不仅装得多,而且送得快,它快速交互对接系统已经提前安排好入轨后的动作时序,节省了指令在天地间传达的时间,也免去地面临时注入程序的流程,从地面“发货”到“快递小哥”来敲门的时间大约7个小时,堪比“同城快递”,实现了空间站任务物资运输快速补给。除了运输生活物资、实验设施外,天舟二号还携带了3吨推进剂,交会对接之后,就摇身一变成为空间站的“加油站”。天舟二号还能给空间站充电,它有自己独立的能源系统,可以实现能源自给自足。靠泊空间站期间,天舟二号处于休眠状态,自身能源需求小,富余出来的电能就可以输送到空间站,为航天员活动提供保障,同时支撑一些电能消耗较大的科学实验。天舟二号还是一个太空“垃圾桶”,航天员在空间站里产生的生活垃圾、人体排泄物,都会集中到天舟二号舱内存放,完成使命后,天舟二号将带走这些废弃物,在坠入大气层的过程中一同烧毁。天舟二号已将首批物资发往太空,接下来就让我们静待太空之家的“住户”航天员的到来吧!(1)搭载着天舟二号的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从点火到船箭分离,约604s。此过程中,天舟二号的动能______,机械能______(均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小”);(2)天舟二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请你写出一条它的特色______;(3)请你说说什么是载货比______。四、填空题15.(2021·北京石景山·八年级期末)请阅读《火箭》并回答第题。火箭火箭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之一。据记载,北宋军官岳义方、冯继升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以火药为动力的飞行兵器——火箭。这种火箭由箭身和药筒组成,内充的火药燃烧产生的气体向后喷出,同时气体给火箭向前的推力,将火箭向前推出。这种最早的原始火箭在工作原理上与现代火箭没有什么不同。现代火箭是火箭发动机喷射工作介质产生的反向作用力向前推进的飞行器。它自身携带全部推进剂,不依赖外界工质产生推力,是实现航天飞行的运载工具。火箭按用途分为运载火箭、探空火箭、军用火箭等等。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承担了我国约96.4%的发射任务。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目前我国推力和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它的成功研制标志着中国运载火箭实现升级换代,是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关键一步。长征五号为捆绑四个助推器的两级半构型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可达2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最大运载能力是14吨,完全采用无毒无污染推进剂,芯级火箭推进剂为-253ºC的热值高的液氢与-183ºC的助燃剂液氧,助推器推进剂为液氧与煤油。特别要提的是,2020年7月23日,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将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送入预定轨道,2020年11月24日,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搭载嫦娥五号探月探测器成功发射升空,运载火箭为我国开展并持续推进深空探测立下了汗马功劳。

火箭在高速穿越大气层时,其外壳与大气摩擦也会导致高温,尤其是火箭头部的温度会高达上千摄氏度。可为什么火箭不怕热呢?这得益于一种既耐高温又有良好隔热性能的耐烧蚀隔热涂料。在耐高温的有机合成树脂中添加了一些无机填料(如二氧化硅、云母粉、碳硼纤维等)和升华物质(如氧化硒、硫化汞等),当火箭在大气中高速飞行时,涂层中的升华物质会因为受热而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而耐高温有机树脂则形成微孔的碳化层。留下的碳化层就像一道隔热的屏障,把外界大部分热量与火箭外壳隔开,从而保证了火箭在高温下高速运行。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加注液氢作为燃料,主要是因为液氢的_________(选填字母);A.比热容大

B.密度小

C.热值高

D.质量大

(2)火箭从地面竖直加速升空过程中,动能___________,机械能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当火箭在大气中高速飞行时,火箭外壳涂层中的氧化硒、硫化汞等物质会因为受热而_________,耐高温有机树脂则形成微孔的碳化层,把外界大部分热量隔开,从而保证了火箭在高温下高速运行。16.(2021·北京通州·八年级期末)图是汽油机工作时四个冲程的示意图,甲、乙、丙、丁四个冲程中,___________冲程的气缸内燃料混合物的压强增大、温度升高。(选填“甲”“乙”“丙”或“丁”)五、简答题17.(2020·北京延庆·八年级期末)科技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将打火机的点火器安装在了注射器的头部,做成了一只酒精枪,如图所示。向注射器筒中喷入酒精,盖好活塞,启动点火器,活塞就会被打出。请你分析一下这个过程中能量发生了哪些变化?

参考答案1.BD【详解】A.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可以用凹透镜来矫正近视眼,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弱,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为了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就需要戴一个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来加以矫正,故B错误,符合题意;C.四冲程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将高温高压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或具有多少热量,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D。2.CD【详解】A.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的多少,故A错误;B.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引力和斥力都是同时存在的,故B错误;C.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体的质量无关,所以一杯水倒出一半,杯内剩余水的比热容不变,故C正确;D.由公式可知,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多的燃料热值大,故D正确。故选CD。3.AD【详解】A.沿海地区水多,内陆地区水少、沙石多。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沿海地区昼夜的温差小,故A正确;B.物质的分子是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属于扩散现象。铅板和金板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属于扩散现象,故B错误;C.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不一定越多,因放出的热量还与燃料的质量有关,故C错误;D.内燃机的四个冲程有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压缩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做功冲程,故D正确。故选AD。4.BD【详解】A.试管内的内能增加,是由于酒精灯加热,使得试管内温度升高,通过热传递使得内能增加,故A错误;B.水温逐渐升高,试管内的内能增加,水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增加,故B正确;C.水蒸气对外做功,推出橡胶塞,同时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气,故C错误;D.水蒸气推出橡胶塞的过程中,水蒸气对外做功,推出橡胶塞,同时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橡胶塞的机械能,故D正确。故选BD。5.AC【详解】A.船闸是由闸室和上、下游闸门以及上、下游阀门组成。若船要从上游驶向下游,先打开上游阀门,使闸室和上游构成连通器,水相平后,打开上游闸门,船驶入闸室;然后打开下游阀门,使下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闸室和下游水位相平时,打开下游闸门,船驶入下游,所以船闸是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制作而成的,故A正确;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动能不变,但势能可能会改变,所以机械能不一定保持不变,故B错误;C.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费距离,故C正确;D.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若动力臂和阻力臂不相等,动力和阻力都增加5N,杠杆是不平衡的,故D错误。故选AC。6.BC【详解】A.图甲是内燃机的做功冲程,该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A错误;B.图乙中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C.图丙中两个底面削平的铅块紧压在一起后能吊住重物,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C正确;D.图丁中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时,水蒸气对瓶塞做功,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水蒸气的内能减小,故D错误。故选BC。7.BD【详解】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的熔化过程,故A错误;B.物体分子间有间隙,但由于分子之间有斥力,铁块很难被压缩,故B正确;C.摩擦生热克服摩擦做功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故C错误;D.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相比,沿海地区水多,水的比热容大,在相同的吸放热条件下,水的温度变化小,昼夜温差小,故D正确。故选BD。8.C【详解】A.比热容是表示物质吸热或散热能力的物理量。比热容大表示吸热或散热能力强。故A不符合题意;B.沸点是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沸点低说明该液体容易沸腾。故B不符合题意;C.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热值大的燃料在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燃料时,释放的热量更多。运载火箭采用液态氢作为火箭的燃料,是因为液态氢具有较高的热值,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氢时,能够释放更多的热量,故C符合题意;D.物体所含物质多少叫做质量。质量小表示所含物质较少。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D。9.B【详解】在四冲程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压缩冲程中活塞压缩气体对其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选B.10.C【详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四个工作冲程是: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区分它们的依据有活塞的运动方向、进气阀和排气阀的开闭情况,如活塞向下运动、进气阀和排气阀都关闭时,是燃气推动活塞做功,是做功冲程,所以选项C正确.11.C【详解】A.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较快,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水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故A错误;B.图乙中,削平压紧后的两铅柱结合可以悬吊重物,分子间距变大,分子之间表现为引力,但斥力也同时存在,故B错误;C.向瓶底浇冷水,瓶内压强变小,水的沸点降低,刚停止沸腾的水重新沸腾,说明水的沸点前后改变了,故C正确;D.图乙中,两个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是汽油机的做功冲程,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错误。故选C。12.D【详解】A.燃料的热值指的是1kg的燃料完全燃烧所释放的热量,与质量无关,故A错误;B.不同的燃料燃烧时,必须是完全燃烧,且要限定质量相同,放出的热量越多,燃料的热值才越大,故B错误;C.需要完全燃烧,故C错误;D.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较多的燃料,热值较大是正确的,故D正确。故选D。13.

密度

化学

2.8×106

具有超强附着力、耐高温、耐腐蚀、耐磨损、防污防水等优势【详解】(1)[1]由题意可知,碳纤维质量均为同体积钢质量的四分之一,所以火炬“飞扬”的外壳采用碳纤维材料制成,手感轻,还坚固,这是利用了碳纤维具有密度小的特性。(2)[2]当氢作为燃料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3]氢的热值为,若完全燃烧,即0.02kg的氢,所放出的热量为Q放=mq=0.02kg×=2.8×106J(3)[4]由题意可知,第三代树脂材料一聚硅氮烷树脂,兼具了有机物超强附着力与无机物耐高温的特点,同时集耐腐蚀、耐磨损、防污防水等优势于一身,达到了奥运火炬的设计要求。14.

增加

增加

装的多(或送的快、是空间站的“加油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