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试题库及答案_第1页
基础护理学试题库及答案_第2页
基础护理学试题库及答案_第3页
基础护理学试题库及答案_第4页
基础护理学试题库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绪论

【习题】

-、填空题

1.护理学是一门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基础的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

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的)学科。

2.《基础护理学》的教学目的时(满足病人的基本需求):(满足病人心理社会的需求);(满足病人的治疗需

要);认识自身的价值。

3.基础护理学的进行范畴包括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名词解释

护理学:护理学是一门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基础的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

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应用学科。

三、简答题简述基础护理学的基本任务

基础护理学的基本任务是帮助个体和人群减轻痛苦;维持健康;恢复健康;促进健康。

四、论述题

请论述如何掌握基础护理学的知识和技能?

首先要理解基础护理学的概念和意义,树立热爱生命,关爱,为病人服务的信念;在学习基础护理学

时与前期相关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知识和相关技术联系,从而理解基础护理技术的概念、原理、真正做

到知起然又知起所以然;在学习过程中,要刻苦练习护理技术,切实掌握基本要点和程序。由于熟练的技

能技巧来源于手、脑并用,只有通过反复练习,技术才能达到准确、规范。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要重视实

践锻炼;同时要注培养思考、评判性思维和总结能力。边学边作边观察,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在实践中体

验职业情感,培养职.业的行为规范,达到提高基本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

第二章环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射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威胁是(B)

A.地方性疾病的发病率增加B.诱发恶性肿瘤C.急、慢性中毒D.诱发呼吸道疾病E.诱发眼结膜疾病

2.为保证病人有适当的活动空间,病床之间的距离不得少于(E)

A.0.6mB.0.7mC.0.8mD.0.9mE.Im

3.关于病室温度错误的说法是(C)

A.室温过高干扰呼吸功能B.室温过高不利于体热的散发C.室温过高有利于消化

D.室温过低缺乏动力E.室温过低容易受凉

4.关于病室湿度错误的说法是(E)

A.湿度过低对气管切开病人不利B.湿度过高加重病人肾脏的负担

C.湿度过高可抑制出汗D.湿度过高有利于细菌繁殖E.应保持病室湿度在30%〜40%之间

5.病室湿度过高,病人不适的表现是(B)

A.口干舌燥B.气闷C.咽痛I).烦渴E.肌肉紧张

6.病室湿度过低,可表现为(A)

A.口干舌燥,咽痛,烦渴B.憋气,闷热,难受

C.血压增高,头晕,面色苍白D.食欲不振,疲倦,头晕E.多汗,发热,面色潮红

7.病室最适宜—的温度和相对湿度为(D)

A.14〜15℃15%〜25%B.10"17℃30%'40%C.20'22℃40%"50%I).18~22℃50%'600

E.15'16℃60%'70%

8.通风的目的哪项是错误的(E)

A.增家病人的舒适感B.保持室内空气新鲜C.减少室内细菌含量

D.增加汗液蒸发及热的散失E.避免噪音刺激

9.适宜于病人休养的环境是(B)

A.中暑者,室温应保持在4℃B.儿科病室,冬季室温应保持在22~24,CC.产休室应保暖.不能开窗,以防

产妇受凉D.气管切开者,室内湿度应保持在30%E.医院白天噪音的强度维持在50~60dB之间

10.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噪音标准,白天病区较理想的噪音强度是(D)

A.5~15dBB.15~25dBC.25~35dBD.35~45dBE.45~55dB

11.以下关于噪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

A.噪音的危害程度与音量、频率有关B.噪音对健康没有明显的影响

C.只有噪音到达120dB时才能对人产生干扰D.处于120dB以下环境中可造成永久性失聪

E.常时间处于80dB以下的噪音环境可导致耳鸣、血压升高等

12.关于户外日光照射的作用不正确的是(E)

A.可使照射部位血循环增加B.可使照射部位温度升高

C.增加病人的舒适感D.紫外线有杀菌作用E.红外线可抑制细菌、病毒活力

13.为减少儿童的恐惧感,儿科护士服适宜采用以下哪种颜色(A)

A.粉色B.深绿色C.蓝色D.黄色E.灰色

14.铺备用床(被套式)操作中错误的一项是(C)

A,移开床旁桌距床20cmB.座椅放在床尾正中,按顺序放上用物

C.对齐中线铺大单,先铺床尾再铺床头

D.棉被两边与床沿平齐,尾端塞于床垫下E.套上枕套,开口处背门放置

15.铺备用床物品的放置顺序是(由下而上)(A)

A枕芯、枕套、棉胎、被套、大单B.大单、被套、棉胎、枕套、枕芯C大单、棉胎、被套、枕

芯、枕套D被套、棉胎、枕套、枕芯、大单E.枕芯、棉胎、枕套、被套、大单

16.盖被头端距床头应(A)

A.平齐B.10cmC.15cmI).20cmE.25cm

17.铺麻醉床的目的不包括(E)

A.保护被裾不被污染B.使病人安全舒适C.预防并发症发生

D.便于安置和护理术后病人E.防止术后伤口疼痛

18.床上铺橡胶中单使,其上端距床头(C)

A.35〜40cmB.40〜43cmC.45〜50cmD.50~53cmE.50〜55cm

19.麻醉护理盘内不需准备的用物是(D)

A.张口器B.压舌板C.吸痰管D.吸水管E.牙垫

20.铺麻醉床将盖被三折于门对侧床边的目的是(B)

A.使病室整洁B.便于接受术后病人C.有利于术后观察病人D.防止病人坠床E.节

省体力和时间

三、填空题

1.环境分为内环境和外环境,内环境包括(生理)、(心理)两方面;外环境由(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组成。

2.影响健康的社会环境因素有(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劳动条件、(人际关系)。

3.病室内适宜的温度是(18〜22e);新生儿室适宜的温度是(22〜24℃)。虫病室内适宜的湿度范围是

(50%〜60%)。

5.通风效果与通风面积、(室内外温度差),通风时间及(室外气流速度)有关。

6.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噪音的标准,白天医院较为理想的噪音强度维持在(35〜45)dB。当噪音高达120dB

以上,即可造成(永久性失聪)的后果。

四、名词解释

1.环境:是在特定时刻的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的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

或人类活动产生直接的或间接的作用,其影响可能是现时的或远期的。2.生态系统:生物

与环境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联系共同构成的结合体,称为生态系统。3.生态平衡:生态系统

内部自然的、动态的相对平衡状态,称为生态平衡。

4.大气污染:当排入大气的污染物达到一定浓度并持续一段时间,对人群的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危害称之为

大气污染。

5.病室湿度:•般指相对湿度,即在单位体积的空气中,一定温度的条件下,所含水蒸气的量与其达到饱和时

含量的百分比。

五、简答题

1.请简述对健康有影响的社会环境因素有哪些?经济状况、文化背景、医疗卫生保健服务、人际关系、

2.请简述护理人员在保护环境维持人类健康中所应承担的职责是什么?

1.(1)帮助发现环境对人类的不良影响和积极的影响。(2)告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到的

有害物质。

(3)加强宣传保护环境资源,采取措施预防环境的不良因素对健康的威胁。

(4)与卫生当局共同协作,提出住宅污染对健康的威胁。(5)帮助社区处理环境卫生问题。

(6)参加研究和提供措施,以早期预防各种有害于环境的因素。

3.良好医院环境的要求是什么?良好医院环境的要求是:保证病人安全;满足病人舒适需求;保持病室的

整洁和安静

4.医院适宜的温度是多少?过高或过低会带来什么影响?

(1)医院适宜的温度是:一般病室的,C保持在18'22-C;新生儿、老年科室及治疗检查时温度保持在

22~24℃。

(2)室温过高会使神经系统受到限制,干扰消化及呼吸功能,不利于体热的散发,使人烦躁,影响体力恢复;

室温过低则因冷的刺激,使人畏缩,缺乏动力,又可能会造成病人在诊护理时受凉。

5.何谓湿度?适宜的病室湿度是多少?过高或过低会带来什么影响?

(1)湿度一般指相对湿度,即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单位体积的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量与其饱和是含量的

百分比。

(2)适宜的病室湿度为50%~60%。

(3)当湿度过高时,蒸发作用减弱,可抑制出汗,病人感到气闷不适,尿液排出量增加,加重肾脏负担,对

患有心、肾疾病的病人尤为不利;湿度过低时,空气干燥,人体蒸发大量水分,引起口干舌躁,咽痛,烦渴等

表现,对呼吸道疾患或气管切开病人不利。

6.为什么室内要保持通风?

室内通风可以使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调节室内温湿度,增加病人舒适感,降低室内空气污

染,减少呼吸道疾病的传播。

7.通风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一般情况下通风多少时间就可达到置换空气的目的?

通风的效果与通风的时间、室内外温差的大小、气流的速度、通风面积有关。一般情况下通风时间为30min

就可达到置换室内空气的目的。

8.何谓噪音?医院白天的噪音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内?

噪音是指凡与环境不协调的声音,患者感觉不愉快的声音均为噪音。WHO规定:医院白天的噪音强度在

35~45dB内o

9.医院为控制噪音,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做到哪“四轻”?医院为控制噪音,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做到“说话

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

六、论述题

1.如何为病人提供一个安全、安静、舒适的物理环境?

为病人提供一个安全、安静、舒适的物理环境包括

(1)空间:为了保证病人有适当的活动空间,以及方便治疗和护理,病床之间的距离不得少于Im,床与床之

间应用围帘遮挡。有条件的医院可提供一个供病人看书、会客的场所、

(2)温度:一般病房温度保持在18~22。。新生儿、老年人、手术室的温度可适当升高保持在22~24。较为适

宜。

(3)湿度:病室湿度以50%~60%为宜。过高过低均会给病人带来不适。

(4)通风:病室内应每天定时通风换气,一般情况下,开窗通风30min即可到达置换室内空气的目的。通风

时注意保护遮挡病人,避免直接吹风。

(5)光线:协助病人道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照射。但应避免光线直接照射病人的眼睛,以免引起目眩。楼梯间、

治疗室、抢救室、监护室内的光线要明亮,普通病室除有吊灯外,还应有床头灯、地灯装置,以保证病人自用

和夜间巡视时进行工作,又不影响病人的睡眠。

(6)音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噪音的标准,白天医院较为理想的噪音强度维持在35、45dB。为病

人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护理人员在说话、行动和工作时应注意尽量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

关门轻。另外,病室的门窗和桌、椅脚应钉上橡皮垫,推车的轮轴应定期检查并润滑,以减少噪音的产生。同

时要向病人及家属宣传保持病室安静的重要性,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休养环境。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在床头增设

耳机装置,通过医院广播,播放轻松愉悦的节目,既丰富病人的休养生活\又减少寂寞感的产生。

(7)装饰:有条件的医院可以根据各病室的不同需求来设计和配备不同颜色,并应用各式图画、各种颜色的

窗帘、被单等来布置病室。如儿科病室可用暧色系及卡通图片装饰,减少儿童的恐惧感,增加温馨甜蜜的感受。

手术室可选用绿色或蓝色装饰,可使病人产生安静、信任的感觉。另外在病室的走廊适当摆放一些绿色植物、

花卉盆景等以美化病室环境.在病室的周围栽种树木、种植草坪和修建花坛、桌登等,供病人休息、散步和观

赏等,为病人创造一个舒适、优美的休养环境。

2.如何满足病人在医院环境中人际交往的需要?

帮助病人满足在医院环境中的人际交往需要:(1)创造和谐的护患关系。(2)建立良好病友关系。

(3)鼓励病人与其他人员的沟通和交往,提倡病友间的互相照顾和帮助。

3.护士应提供哪些帮助?使病人和家属尽快理解、熟悉、遵守院规,适应医院环境?

护士应提供以下帮助,是病人和家属尽快理解、熟悉、遵守院规,尽快适应医院环境:(1)耐心解释相关

的院规和遵守院规的意义,取得病人和家属的理解。(2)允许病人对周围环境有部分的自主权。(3)满

足病人需求,尊重探视人员。

(4)提供有关医疗护理及其他信息。(5)尊重病人的隐私权和保密权.(6)鼓励病人自我照顾。

第二章入院与出院病人的护理

【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入院与出院的时间应填写在体温单的(E)

A.35℃以下B.35〜38℃之间C.35〜40℃之间D.35〜42℃之间E.40〜42七之间

2.办理入院手续后,不宜进行卫生处置的病人是(B)

A.消化性溃疡B.休克C.子宫肌瘤I).乙型肝炎E.下肢静脉曲张

3.对一位即将分娩的孕妇,住院处护理人员首先要做的是(D)

A.测生命体征B.进行卫生处置C.进行护理评估D.立即护送入病区E.通知病

区做好抢救准备

4.危重病人入院时,病区护士首先应(E)

A.问病史B.填写各种护理记录单C.介绍有关规章制度

D.与营养室联系膳食E.通知病区做好抢救准备

5.百日咳病人入院时应安置在(C)

A.普通病室B.观察病室C.隔离病室D.危重病室E.抢救病室

6.下列哪项不属于病人入病区后的初步护理(B)

A.准备床单位B.实施卫生处置C.迎接新病人D.通知医生诊视病人E.入院评估

7.糖尿病病人江某刚出院,病床单位处理不妥的是(E)

A.撤下被服送洗B.垫褥、棉胎用紫外线灯管照射消毒

C.痰杯、便盆用消毒液浸泡D.床单位用消毒液擦拭E.病室用消毒液熏蒸消毒

8.一位大出血的病人,应该间隔多少时间巡视病室一次(C)

A.专人24h护理B.10'15minC.15~30minC.30-60minE.广2h

9.一位器官移植的病人,应予以(A)

A.特别护理B.一级护理C.二级护理C.三级护理E.四级护理

10.病人王某,胃大部切除术后8天,病情稳定,应给予的护理级别是(C)

A.特别护理B.一级护理C.二级护理C.三级护理E.四级护理

11.不符合特别护理内容的是(E)

A.24h专人护理B.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

C.制定护理计划D.做好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E.给予卫生保健指导

12.使用轮椅时,下列哪项操作不妥(D)

A.推轮椅至床旁,椅背与床尾平齐B.护士站在轮椅后固定轮椅

C.咽病人手扶轮椅扶手,尽量靠后左D.推车时嘱病人上身稍向前倾身,便于推行

E.推轮椅时速度要慢,中途不得自行下轮椅

13.有关平车搬运法,描述错误的是(C)

A人搬运是动作应协调一B.随时观察病人面色、呼吸及脉搏

C.上下坡时病人头部在前D.护士应站在病人头侧E.进出门时不可用车撞门

14.病人王某,护士用平车护送行B超检查回病房,协助病人从平车挪动到病床的顺序是(C)

A.上半身、臀部、下肢B.上半身、下肢、臀部

C.下肢、臀部、上半身D.下肢、上半身、臀部、E.臀部、上半身、下肢

15.某病人腰椎骨折住院,现要去拍摄X光片,应采用何种方法搬运病人(D)

A.一人搬运法B.两人搬运法C.三人搬运法D.四人搬运法E.以上都可以

16.挪动法搬运病人时,平车恰当的位置是(A)

A.平车头端与床头平齐B.平车头端与床尾呈锐角

C.平车头端与床尾呈钝角D.平车头端与床头呈锐角E.平车头端与床头呈钝角

17.在手杖的脚上钉橡胶垫可防止滑动,是由于增加了(A)

A.静摩擦力B.滑动摩擦力C.滚动摩擦力I).压力E.支撑面积

18.以下哪项人体活动是属于平衡杠杆的物理原理(A)

A.低头和抬头的动作B.用脚尖站立行走C.手臂举起重物时的肘关节运动D.老年人拄着拐杖行走

E.身体下蹲

19.关于平衡与稳定的说法错误的是(C)

A.物体的重量与稳定度成正比B.支撑面的大小与稳定度成正比C.物体的重心高度与稳定度成正比

D.物体的重心高度与稳定度成反比E.用最小量的肌力作功

20.在护理工作中尽可能用推或拉代替提举的动作是运用哪项人体力学的原则(E)

A.利用杠杆作用B.犷大支撑面C.减少身体重力线的偏移D.尽量使用大肌肉或多肌群E.用最

小量的肌力作功

三、填空题

1.入院的程序包括办理入院手续、(实施卫生处置)和(护送病人入病区)。

2.二级护理适用于(病情较重),(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3.出院方式有(医生同意出院)、(病人自动出

院)和(转院)。

4.病人运送法有(轮椅运送法)、(平车运送法)和(担架运送法)。

5.轮椅运送法适用于运送不能(行走)但能(坐起)的病人,而平车运送法适用于运送(不能起床)的病人。

6.阻力点在动力点和支点之间的杠杆称为(省力)杠杆。

7.老年人站立或行走时,使用手杖可扩大(支撑面),以增加(稳定度)。

8.人体或物体的平衡与稳定,是由其(重量)、(支撑面)的大小、(重心)的高低及(重力线)和支撑面边缘

之间的距离而决定的。

9.对颈椎损伤或怀疑颈椎损伤的病人,搬运时要保持头部处于(中立)位。

10.四人搬运法适用于(颈椎)、(腰椎骨折)病人或(病情较重)的病人。

四、名词解释

1.1.分级护理:分级护理是根据病人病情的轻、重、缓、急及病人自理能力的评估,给予不同级别的护理。

2.人体力学:人体力学是运用力学原理研究维持和掌握身体的平衡,以及人体从一种姿势变换为另一种姿势

时身体如何有效协调的一门科学。

二、简答题

1.一般病人入病区后的护理内容有哪些?

①准备床单位。②迎接新病人。③测量病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体重,需要时测量身高。④通

知医生诊视病人,必要时协助体检或治疗。⑤填写住院病历和有关护理表格。⑥做好介绍与指导•⑦按医咽执

行各项治疗和护理措施,通知营养室准备膳食。⑧进行入院护理评估。

2.简述特别护理的适用对象及护理内容。

(1)使用对象:病人病情危重,需随时观察,以便进行抢救。如严重创伤、复杂疑难的大手术后、器官移

植、大面积灼伤,以及某些严重的内科疾患等。

(2)护理内容:①安排专人24h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②制定护理计划,严格执行各项诊疗

及护理措施,及时准确逐项填写特别护理记录。③备好急救所需药品和用物。④做好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

确保病人安全。

3.病人出院前的护理内容有哪些?

(1)通知病人与家属:护士根据出院医嘱,将出院日期提前通知病人及家属,协助其做好出院准备。

(2)评估病人身心需要:出院前护士应对病人的身心状况进行评估,并填写病人出院护理评估单。适时进行

恰当的健康教育,指导病人出院后在休息、饮食、用药、功能锻炼和定期复查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同时,做好

病人的心理护理,给予安慰与鼓励,增强其信心,以减轻离开医院所产生的恐惧与焦虑。

(3)征求病人及其家属意见,以便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4.举例说明在护理工作中如何正确应用三种摩擦力

(1)静摩擦力:在手杖下端加上橡胶垫可增加摩擦系数,以防滑倒,如护士的工作鞋,为了防止滑倒,

可选择鞋纹多和摩擦系数大的材料制作鞋底;有时则需要减少摩擦力,使物体比较容易地沿着一个平面移动,

如病房、轮椅、推车等的轮子定时加油,可以减少接触面的摩擦系数,便于使用。

(3)滚动摩擦力:三种摩擦力重滚动摩擦力系数最小。如推动有轮的床比没有轮的床需要的力要小得多。

5.举例说明支撑面的大小与稳定度的关系。

支撑面的大小与稳定度成正比,如用一只脚站立时,由于支撑面小,人体站立不稳,为了维持平衡稳定,

人体必须采取两脚站立,扩大支撑面;而老年人站立或行走时,为了增加稳定度,防止跌倒,常使用手杖以扩

大支撑面。

三、论述题

王先生,36岁,由于车祸急诊入院,怀疑颈椎损伤,左下肢开放性骨折。病人经急诊室抢救后病情基本稳

定,现要护送病人入病区。

(1)采用何种搬运法搬运病人?如何搬运?

(2)如何护送病人入病区?

答:王先生经急诊室抢救后病情基本稳定,现要送病人入病区。

(1)采用四人搬运法。在平车上垫木板,固定好病人骨折部位。搬运时移开床旁桌椅,松开盖被,在病

人腰臀下铺帆布中单。搬运者甲站在床头托住病人的头、颈、肩部;乙站于床尾托住病人的两腿;丙、丁二人

分别站于病床及平车两侧,紧紧抓住帆布中单四角,四人同时抬起将病人轻放于平车上。搬运时腰保持病人头

部处于中立位,并沿身体纵轴向上略加牵引颈部或由病人自己用双手托起头部,缓慢移至平车中央,病人取仰

卧位,并在颈下垫小枕或衣物,头颈两侧用衣物或沙袋加以固定,保持头颈中立位,盖好盖被。

(2)护理人员携病历用平车护送病人入病区;护送途中注意安全和保暖,继续输液和给氧等治疗措施;护士

站在病人头侧,便于观察病情、病人面色、呼吸及脉搏的变化;护送时还应注意病人卧位舒适,保持头颈中立

位,防止骨折部位受压。护送病人入病区后,与病区值班护士就病人的病情、治疗护理措施、个人卫生情况及

物品进行交接。

第三章舒适与安全

【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哪项不是舒适是的正常表现(E)

A.没有疼痛B.没有焦虑C.没有忧愁1).轻松自在E.十分欣快

2.不舒适中最为严重的表现形式是(B)

A.失眠B.疼痛C.烦躁不安D.紧张E.精神不振

3.引起病人不舒适的身体方面的因素不包括(D)

A.疾病引起的症状和体征B.不适当的姿势和体位

C.治疗引发的活动受限D.身体隐私部位的暴露E.日常自理活动受限

4.引起病人不舒适的环境方面的因素不包括(E)

A.病室的光线B.过高的温度C.仪器的音响D.空气的污浊E.护士服的颜色

5.腰穿后6h内去枕平卧的目的室(D)

A.预防脑压增高B.有利于脑部血液循环C.防止脑缺血D.预防脑压降低E.

预防脑部感染

6.侧卧位适用于(A)

A.肛门检查B.膀胱检查C.会阴检查D.腹部检查E.腰背部检查

7.胃切除术后病人取半坐卧位的目的是(B)

A.减少局部出血B,减轻伤口缝合出张力C.使静脉回流血量减少D.防止腹膜粘连

E.减轻肺部淤血

8.病人李某,甲状腺手术治疗后采取半坐卧位的主要目的是(A)

A.减轻局部出血B.预防感染C.避免疼痛D.有利于伤口愈合E.改善呼吸困难

9.因心包积液导致呼吸极度困难的病人应采用(E)

A.俯卧位B.去枕仰卧位C.侧卧位D.侧卧位E.端坐位

10.用于肺部分泌物引流时,可用何种卧位(B)

A.头高足低位B.头低足高位C.俯卧位D.侧卧位E.屈膝仰卧位

11.病人李太太,医嘱为今晨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切除术”,术前准备作留置导尿,护士在操作时,应为

病人安置的体位时(E)

A.右侧卧位B.头低脚高位C.俯卧位D.膝胸卧位E.屈膝仰卧位

12.护士为一昏迷病人翻身侧卧,不正确的操作方法是(B)

A.将病人两手放于腹部,两腿屈曲B.先将病人双下肢移向护士一侧床沿,再将病人的肩部外移

C.一手扶肩,一手扶膝轻推病人转向对侧

D.在病人背部、胸前及两膝间放置软枕E.翻身是应保证病人安全、舒适

13.人体所能感觉导的最小疼痛称为(E)

A.疼痛强度B.疼痛耐受力C.功能性疼痛D.假痛E.疼痛阈

14.用数字式疼痛评定法评估疼痛时“0”代表(B)

A.微痛B.疼痛耐受力C.中度疼痛D.重度疼痛E.剧烈疼痛

15.病人张某,术后伤口更换敷料,护士在护理病人时,哪种做法不妥(B)

A.换药时陪伴病人,与病人谈心B.换药疼痛剧烈时,及时给予止痛剂

C.帮助病人取舒适卧位,减轻部舒适感

D.换药动作要轻柔且熟练,以减轻疼痛E.换药前给予止痛剂止痛

16.慢性疼痛是指持续约(E)

A.2个月以上的瘩痛B.3个月以上的疼痛C.4个月以上的疼痛

D.5个月以上的疼痛E.6个月以上的疼痛

17.腰背部烧伤病人应取(B)

A.平卧位B.俯卧位C.屈膝仰卧位D.侧卧位E.半坐卧位

18.以下哪种病人不需应用保护具(D)

A.高热病人B.约束带是否牢靠C.体位是否舒适D.体温过低病人E.谱妄病人

19.使用约束带时,应重点观察(D)

A.衬垫是否垫好B.约束带是否牢靠C.体位是否舒适

D.局部皮肤颜色及温度E.神志是否清楚

20.使用拐杖是,拐杖的底端应该放在侧面剧烈足跟(C)

A.5〜10cmB.10〜15cmC.15~20cmD.30〜40cmE.20〜30cm

三.填空题

1.用整体观点来解释舒适,可分为四个方面(生理舒适)、(心理舒适)、(环境舒适)、(社会舒适)。

2.不舒适通常表现为(烦躁不安、紧张、精神不振、不能入睡、消极失望、以及身体无力)难以坚持日常工

作和生活。

3.根据卧位的平衡稳定性,卧位可分为(稳定性卧位)、(不稳定性卧位)。

4.休克病人需采取中凹卧位,应抬高(头胸部),以利(呼吸);抬高(下肢),以利(静脉血回流)。

5.脊髓腔穿刺后病人去枕仰卧位,是为了预防(颅内压降低)而引起(头痛)。

6.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病人,应采取(半坐)卧位,是腹腔渗出物(流入盆腔),促使感染(局限化),

可减少炎症的扩散和霉素的吸收并减少中毒)反应。

7.疼痛是一种令人(苦恼)、(痛苦)的主观感觉,是人的健康受到(威胁)的信号。

8.舒适所涉及社会方面包括(人际关系)、(家庭)和(社会关系)的和谐。

9.目前国内外常用的疼痛评估工具有(数字评分法、文字描述评分法、视觉模拟评分)。

10.仰卧位包括(去枕仰卧位)、(中凹卧位)和(屈膝仰卧位)。

四、名词解释

1.被动卧位:病人自身无变换卧位的能力,卧于他人安置的卧位。

2.舒适:是指个体身心处于轻松、满意、自在、没有焦虑、没有疼痛的健康、安宁状态中的一种自我感觉。

3.被迫卧位:病人意识清晰,也有变换卧位的能力,因疾病或治疗的原因,被迫采取的卧位。

4.疼痛:疼痛是伴随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而产生的主观感受,是机体对有害刺激的•种保护性防御反应。

五、简答题

1.病人因心肺疾患引起呼吸困难时应采取哪种卧位?为什么?

(1)病人心肺疾患引起呼吸困难时,应采取半坐卧位。

(2)因为由于重力,部分血液滞留在下肢和盆腔脏器内,可使静脉回流减少,从而减轻肺部淤血和心脏负担。

半坐卧位使胳肌位置下降,有利于呼吸肌的活动,利于气体交换,增加肺活量,改善呼吸困难。

2.如何评价保护具使用是否正确?

.(1)使用约束带前应向病人家属解释清楚。(2)在可用可不用情况下尽量不用。(3)只宜短期使用,注意

病员的卧位舒适。

(4)使用约束带应衬垫好,松紧适宜,定时放松,按摩局部,促进血液循环。(5)使病人肢体处于功

能位置。

3.简述护理不舒适病人的原则。(1)预防为主,促进病人舒适。(2)加强观察,及时发现不舒适的原因。

(3)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减轻不舒适。(4)互相信任,给予心理支持。

六、论述题

1.病人张某,因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呼吸极度困难不能平卧而焦虑不安,作为值班护士你认为应帮助其取

何种卧位?说明病人卧位的性质以及采用此种卧位的原因及方法。

答:(1)应给此病人采取端坐卧位。(2)卧位性质:属于被迫卧位。

(3)采取端坐位的原因,此种卧位,可减轻病人的呼吸困难,因为坐位可使静脉回流血减少,从而减轻肺

部淤血,同时可使胳肌下降,有利于呼吸肌的活动,增加肺活量,改善呼吸困难。此体位较高要注意安全,必

要使使用床档予以保护。

(4)采取端坐位的方法:病员坐在床上,身体稍向前倾,床上放一跨床桌,桌上放软枕,病员可伏桌休息,

并用床头支架或靠背架将床头抬高,使病员的背部也能向后靠。

2.病人李某,男、42岁,在高空作业时不慎坠落,诊断为颈椎骨折,左下肢骨折,行颅骨牵引,左下肢石膏

固定,留置导尿,静脉输液,为病人翻身时,应注意什么?

答:该病人有颅骨牵引:翻身时不可放松牵引;下肢石膏固定:翻身后应将伤口侧处于适当位置,防止受压;

留置导尿管和输液导管:翻身前应将各种导管安置妥当,翻身后应检查导管是否脱落、移位、扭曲、受压,以

保持通畅。翻身时,护士应注意节力,让病人尽量靠近护士,使重力线通过支撑面保持平衡,缩短重力臂,达

到省力。

第五章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一、单项选择题

1.煮沸消毒金属器械时,为了增强杀菌作用和去污防锈,可以加入(D)

A.氯化钠B.硫酸镁C.亚硝酸钠D.碳酸氢钠E.硫酸

2.紫外线最佳杀菌波长为(C)

A.225nmB.245nmC.254nmD.325nmE.454nm

3.忌用燃烧灭菌法的物品(C)

A.换药碗B.坐浴盆C.手术刀

D.特殊感染病人使用的敷料E.传染病人无需保存的文件

4.紫外线消毒,下列那项是错误的(E)

A.紫外线穿透性差、故被消毒的物品不可有任何遮蔽B.为检查紫外线杀菌效果需定期进行空气细菌培养

C.紫外线灯管要保持清洁透亮D.照射前,病室应先做好清洁工作

E.灯管使用期限,不能超过3000h

5.高压争气灭菌手术器械包灭菌条件为(D)

A.压力40kpa,温度90℃,时间5min。B,压力60kpa,温度100℃,时间lOmin

C.压力80kpa,温度105℃,时间15minD.压力105kpa,温度125℃,时间30minE.压力MOkpa,温度

130°C,时间40min

6.无菌溶液按无菌要求打开使用,为用完,此溶液的有效期为(B)

A.12hB.24hC.3天D.7天E.2周

7.为防止手的污染,脱手套时应(D)

A.拉手套的边缘B.先脱手指部分C.内面涂液体石蜡脱下

D.手套口翻转脱下E.外面涂滑石粉脱下

8.在无菌操作中发现手套破损应(B)

A.用胶布将破损处贴好B.立即更换C.用无菌纱布将破损处包好

D.用乙醉棉球擦拭手套E.再加一副手套

9.防止交错感染的最主要措施是(C)

A.进行无菌操作时,衣帽要整洁B.执行无菌操作时,环境要清洁

C.一分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人使用1).取无菌物品时,要使用无菌持物钳

E.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

10.男,35岁,炼钢工人,工作中不慎被烧伤,烧伤面积达70%,应采取(E)

A.严密隔离B.呼吸道隔离C.消化道隔离D.接触性隔离E.保护性隔离

11.铺无菌盘时,下列步骤哪项不妥(D)

A.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无菌治疗巾B.双折铺于治疗盘上C上面一层向远端呈扇形折叠D开口边向内E

避免潮湿

12.无菌持物钳的正确使用方法是(E)

A可以夹取任何物品B钳端向上,不可跨越无菌区域C到远处夹取物品应速去速回

D门诊换药室的无菌持物钳应该每周消毒一次E取、放无菌持物钳时,钳端均需闭合

13.取用无菌溶液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E)

A必须核对溶液B手不可触及瓶口及盖的内面

C检查溶液有无浑浊D倾倒溶液时,标签朝上E必要时,可将无菌棉签直接伸入瓶内蘸取无菌液

14.对芽胞无杀灭作用的消毒剂是(C)

A甲醛B高浓度漂白粉C乙醇D过氧化氢E过氧乙酸

15.纤维内窥镜的消毒灭菌宜采用(B)

A酒精浸泡法B戊二醛浸泡法C紫外线消毒法D高压蒸汽灭菌法E煮沸法

16.病人的餐具消毒用(A)

A用含有效氯0.2%的消毒液作用30niinB用含有效氯0.05%的消毒液作用20min

C用含有效氯0.1%的消毒液作用lOminD用含有效氯0.2%的消毒液作用30min

E用含有效氯0.02%的消毒液作用30min

17.高压蒸汽灭菌物品,有效保存时间不应超过(A)

A7天B2周C3周D4周E2个月

18.对于手术器械最有效的灭菌方法是(C)

A燃烧法B煮沸消毒法C高压蒸气灭菌法D烤箱干热灭菌法E微波消毒灭菌法

19.女,32岁,因甲型肝炎收治入院治疗,应采取的隔离是(B)

A严密隔离B消化道隔离C呼吸道隔离D接触性隔离E保护性隔离

20.煮沸法灭菌时,将水煮沸至100。后,杀灭多数细菌芽泡需要煮沸的时间是(B)

AlOminB15minC30minD50minE60min

三、填空题

1.物理消毒灭菌法,是利用(热力)和(光照)等物理作用,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及酶变性凝固,已达到灭菌

的目的

2.常用的化学消毒灭菌法有(浸泡法熏蒸法擦拭法喷雾法)

3.煮沸消毒法在水中加入(碳酸氢钠),配成浓度为(1%-2%)的溶液,沸点可达到105℃,除增强(杀菌)

作用外,还有(去污除锈)作用。4.灭菌后的无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其有效期是(7)天。

5.紫外线灯消毒空气时,有效距离不超过(2)米,照射时间不少于(30)分钟。消毒物品时,有效距离为(25-60)

厘米,照射时间不少于(20)分钟。6.无菌持物钳浸泡在消毒液中,液面以浸没轴节(2-3cm)以上或

镜子的(1/2)为宜。

7.搪瓷类物品应稳轻放,避免与(强酸强碱)接触,勿用(粗糙)物摩擦,以保持瓷面。

8.严密隔离适用于经(飞沫分泌物排泄物)直接或间接传播的烈性传染病,如(霍乱鼠疫)等。

9.医院供应室房间安排布局要科学合理,内部要明确划分为(污染区清洁区)和(无菌区),并采取强制性

由污到净的通行路线。10.半污染区指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病区的(走廊化验室)

四、名词解释

1.消毒: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清除病原微生物及繁殖题,但不包括细菌芽胞的过程

2灭菌:是指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的和非致病的微生物,以及细菌芽胞的过程。

3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保持无菌物品不被污染、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或传播给他人的一

系列操作技术和管理方法,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而基础的措施。

4隔离:分为传染病隔离和保护性隔离。传染病隔离是指处于传染期的传染病病人、可疑传染病病人及病原携

带着安置在特定区域,与一般人群暂时分离,缩小污染范围,减少传染病传播机会,同时,也便于污染物的集

中消毒及处理;保护性隔离是指将免疫功能极度低下的少数易感者置于基本无菌的环境中,使其免受感染。

五、简答题

1.压力蒸汽灭菌过程应注意哪些事项?

(1)器械或物品灭菌前必须洗净并晾干或擦干。(2)灭菌包的体积不大于30cmX30cmX25cm。

(3)灭菌包放置合理,各包之间留有空隙,布类物品放于金属、搪瓷类物品之上.

(4)盛装物品的容器应有孔,必要时将容器盖打开,以利于蒸汽进入。

(5)被灭菌物品待干燥后才能取出。(6)随时观察压力及温度情况。(7)定期监测灭菌效果。

2.简述化学消毒灭菌剂的使用原则?

(1)根据物品的性能及不同微生物的特性选用恰当消毒剂。(2)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消毒时间

及使用方法。

(3)消毒剂应定期更换,易挥发的要加盖,并定期检测,调整浓度。(4)待消毒的物品必须洗净、

擦干。

(5)消毒液中不能置放纱布、棉花等物,因这类物品可吸附消毒剂,降低消毒效力。

(6)消毒后的物品须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后方可使用,以免消毒液刺激组织。

3.皮肤消毒为什么不用95%乙醇?

95%乙醇能使菌体蛋白迅速凝固,形成坚固的菌膜,影响乙醇渗透到菌体内,降低灭菌效果。

4.同一温度条件下,为什么湿热灭菌较干热灭菌效果好?

湿热消毒灭菌是由空气和水蒸气导热,传热快,穿透力强,透入菌体后,可使菌体胞膜膨胀、破裂,原浆

流出,受热凝固变性。同时蒸汽具有潜热,能迅速提高灭菌物品的温度,从而加强了灭菌的效果;干热消毒灭

菌是由空气导热,传热的速度较慢,故必须提高温度和延长消毒时间,才能达到灭菌的口的。在同一温度下,

如:100℃,一般繁殖体在干热下需经lh才可被杀灭,而湿热煮沸消毒只要5〜lOmin即可杀灭。所以,湿热

灭菌较干热灭菌的时间短,效果好。

5.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1)环境清洁宽敞:环境要定期消毒,操作半小时需停止扫地、更换床单等工作,减少走动,避免不必要

的人群流动,防止尘埃飞扬。(2)无菌操作前,工作人员要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3)物品管理有序:①无菌物品必须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且有明显标志。②无菌物品不可暴露于空气

中,应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中。③无菌包外需标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按失效期先后顺序摆放。④取用

无菌物品时应使用无菌持物钳。⑤无菌物品一经取出,虽未使用,也不得放回无菌容器内。⑥物品疑有或已被

污染,即不可使用,应予更换并重新灭菌。

(4)明确无菌区与非无菌区: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取放无菌物品时,应面向无菌区;手

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手不可接触无菌物品;避免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

嚏;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可触及无菌物品或跨越无菌区域。5)一套无菌物品只供一位病人使用,以防交

叉感染。

六、论述题

1.在无菌操作时,举例说明未经消毒的手不可触及的物品及区域有哪些?

(1)使用无菌持物钳时,未经消毒的手不可触及轴节以下部分。

(2)打开无菌容器时,手不可触及盖的内面及容器的边缘和内面。

(3)铺无菌盘时,手不可碰触无菌治疗巾上下两层的内面。(4)取无菌溶液时,手不可触及瓶口。

(5)戴无菌手套时,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无菌手套的外面。

2.对于住院传染病病人,护士应如何进行指导与援助?

(1)向病人及家属宣传,执行隔离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传染源。

(2)病人进入病室或走出病室前,鞋底应在脚垫上搓擦,以防止交叉感染。

(3)病人之间不能交换物品、书报、食品等。病人的生活污水、垃圾、剩余食品须倒入指定的容器内。任

何落地的物品都需经消毒后才能使用。(4)病人接触公共物品时,如水龙头、电源开关、门把等,应用避污纸,

用后的避污纸投入指定容器内。

(5)指导探视者正确使用口罩、隔离衣、手套、避污纸,学会卫生洗手法,并督促自觉执行隔离预防措施,

以保护探视者不受污染。

(6)出院时病人须经沐浴、更衣等卫生处置。然后从清洁通道出去。任何个人物品,包括钱币、票证等,

须经消毒后,方可带回。

第六章病人的清洁卫生

【习题】

-单项选择题

1昏迷病人作口腔护理,下列哪种物品是不需要的(D)

A润滑油B压舌C弯血管钳D吸水管E换药碗

2.正常人一般不易引起口腔感染,是由于唾液中含有(C)

A游离酸B脂肪酶C溶菌酶D淀粉酶E乳糖酶

3.为昏迷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操作错误的方法是(C)

A口唇干裂可涂润滑油B棉球少蘸漱口溶液

C用血管钳夹紧棉球,每个棉球限用1次I)口腔有溃疡时可涂冰硼散E开口器从门齿之间放入

4.过氧化氢溶液用于口腔护理的机制()

A改变细菌生长的PH环境B光谱抗菌作用C放出新生态氧,抗菌除臭

1)使菌体蛋白凝固变性

E促进溃疡愈合

5.为病人淋浴、盆浴时,水温不可过高,以免产生(B)

A昏迷B眩晕C休克D疲劳E恶心

6.清洁口腔预防感染宜选用的漱口液是(A)

A0.9%氯化钠溶液B居醋酸溶液C21r3%硼酸溶液

D1喧4%碳酸氢钠溶液E3%过氧化氢溶液

7.用于真菌感染的漱口溶液是(E)

A0.9%氯化钠溶液B3%硼酸C3%过氧化氢D0.02%吠喃西林E4%碳酸氢钠

8.发生压疮的最主要原因是(A)

A局部组织受压过久B病原微生物侵入皮肤组织C机体营养不良D皮肤过敏反应E皮肤受

潮湿、摩擦刺激

9.下列哪种病人需做特殊口腔护理(E)

A消化不良B胃炎C肺脓肿D支气管扩张E昏迷

10.义齿的护理,以下哪项是错误的(E)

A先洗牙,然后进行口腔护理B取下假牙,用冷水刷洗C暂不用时,浸于冷清水中保存D每日换清水

一次

E每日煮沸消毒一次

11.下列梳洗头发的目的中哪项时错误的(E)

A刺激头皮的血液循环B增进上皮细胞的代谢C去除污垢和脱落的头发D使病人清洁、舒适

E预防感冒

12.对于高热、昏迷病人,一般情况下每日为其做口腔护理的次数是(B)

A1次B2-3次C4~5次D根据情况而定E病人的要求

13.选用0.1%醋酸溶液进行漱口,适用于下列哪种细菌感染(E)

A霉菌B革兰阳性菌C大肠埃希菌D肺炎双球菌E铜绿假单胞菌

14.灭头虱的方法中,错误的一项是(E)

A用纱布蘸百部雨,按顺序擦遍头发B反复揉搓头发10nlinC24h后用篦子篦区死虱,洗发D病人换下污

衣裤高压蒸汽灭菌E梳子和篦子先清洗后消毒

15.30%含酸百部酊剂,配制方法正确的是(A)

A百部30mg+50%乙醇100ml+100%乙酸1mlB百部30mg+50%乙醇100ml+100%乙酸1ml

C百部30g+25%乙醇100ml+100%乙酸10mlD百部30mg+50%乙醇100ml+100%乙酸10ml

16.为右上肢骨折病人脱、穿衣的方法是(D)

A先脱右肢,先穿右肢B先脱右肢,先穿左肢C先脱左肢,先穿左肢D先脱左肢,先穿右肢E

以上都不对

17.在身体空隙处垫以软枕的作用是(B)

A固定体位B降低局部皮肤所承受的压力C减少皮肤受摩擦的刺激D使受压部位悬空E安

全防护,防止坠床

18.用50%乙醇按摩局部皮肤的目的是(D)

A消毒皮肤B润滑皮肤C降低体温D促进血液循环E去除污垢

19.压疮为三期,按发生顺序为(D)

A发生期、进行期、愈合期B初期、中期、后期C淤血红润期、炎性浸润期、败血症期

D淤血红润期、炎性浸润期、溃疡期E炎性浸润期、淤血红润期、溃疡期

20.皮肤因水肿而变薄,出现水泡,是在压疮哪期发生的(B)

A炎性浸润期B浅度溃疡期C淤血红润期D坏死溃疡期E以上都不是

21.各期压疮局部处理均可采用(A)

A定时翻身B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C抗生素杀灭湿敷D红外线照射E创面引流

22.协助病人更换卧位的间隔时间应根据(A)

A病情和受压情况B病人的要求C医嘱D家属的提议E工作的闲忙

23.为一凝血功能差的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时应特别注意(E)

A不可漱口B先取下义齿C夹紧棉球D擦拭时勿触及咽后壁E动作轻稳

24.为昏迷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时须特别注意(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