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成都中考语文备考名校命制模拟卷_第1页
2024成都中考语文备考名校命制模拟卷_第2页
2024成都中考语文备考名校命制模拟卷_第3页
2024成都中考语文备考名校命制模拟卷_第4页
2024成都中考语文备考名校命制模拟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都中考语文备考名校命制模拟卷必备新课标理念下的试题变化与命题趋势一、成都近3年中考试题特点解读成都市近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坚持素养立意、依标命题的原则,整体思路稳中有变,注重价值引领,密切关联教材,展现“教—学—评”一致性原则。既落实立德树人、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面导向,也有对语文学科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的考查;既有常规题型的延续,也有创新设问的尝试。特点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体现三大文化及地域文化渗透(1)选材注重价值导向,凸显三大文化类型年份题型及价值导向革命文化2023记叙文阅读《皮鞋》引导学生感受长征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3文言文阅读《种草花说》蕴含古人雅趣。2022古代诗歌鉴赏《菩萨蛮》、文言文阅读《刘海峰先生传》传承古典文化的丰富情韵。多文本阅读选取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两则语料,散发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2021文言文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论语〉十二章》弘扬传统文化中“勤学”“乐学”的为学精神。文言文阅读《淘渠记》展现了成都地域有关河道治理的历史传承,讲述官员为政之道。记叙文阅读《书笺小祭》表达对消逝于快节奏现代化生活中的书信的追念,让我们的目光重新聚焦到流逝的传统文化上。语言运用“古诗中的植物”将传统文化中柳、梅、竹、荷等植物代表的美好品性融入其中,让人聆听植物传唱那份与文学千古不变的隽永关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2023记叙文阅读《皮鞋》中傅队长勇于担当,带领队员走出困境,体现了向上向善的中华人文精神,突出文化的育人功能。多文本阅读选取“华西坝”的两则语料,引导学生关注成都重要文化地标,领会“兼容并包”“敢为人先”的精神内涵。2022成语的理解与运用选取“珠峰科考”相关语料,凸显勇于挑战的中国力量。病句辨析关注“博物馆线上游览”“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北京2022年冬奥会”,体现我国经济、科技、体育领域的飞速发展。名著阅读《傅雷家书》体现了心怀家国的赤子之心。2021成语的理解与运用选取医务人员奔赴一线、救援官兵奔赴灾区、袁隆平为我国粮食增收作出巨大贡献,邓稼先为“两弹”贡献毕生精力的语料,借此表达对家国的深沉热爱和对英雄的崇敬仰慕。病句辨析选取“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祝融’号火星车”“成都大运会”相关语句,体现我国在艺术、科技、体育领域的新气象。(2)具有浓郁的成都地域特色年份题型具体分析2023成语的理解与运用中的“蜀水”串联蜀中文人,病句辨析中的“四川博物馆”“成都市妇联”,多文本阅读中的“华西坝”。材料多选择成都的文化地标、名人事迹、历史文化等,具有浓郁的成都地域特色。2022病句辨析中的“武侯祠博物馆”,记叙文阅读《桂湖》中所写的“桂湖”。2021病句辨析中的“大运会”,古代诗歌鉴赏《锦城竹枝词四首(其三)》、文言文阅读《淘渠记》。【备考建议】①关注素材内容的典范性,精选文质兼美的素材,重视对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作用,重视价值取向,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突出五育并举。②侧重选取展现成都民俗传统、经济体系、历史发展、文学艺术等具有成都特色的地域类素材,引导学生热爱家乡文化,培养文化自信。《阅读与写作》现代文阅读部分、语言运用部分;《古诗文阅读》课外文言文分类训练部分以及《基础知识&默写》基础知识&默写题组集训部分试题均有涉及。特点2注重教材内外的恰当融合,展现“教—学—评”一致性原则(1)选材或考查内容来源于教材成都近3年字音题、成语的理解与运用题中的词语均来自教材“读读写写”,字形题中选取的句子、课外文言文中所考查的实词也都可溯源至教材,体现了“教考衔接、学考一致”的命题精神。(2)选文素材或试题语料关联教材课文题型原题呈现分析古代诗歌鉴赏2022成都2题:同是溪边渔者,本词中的“渔翁”与李白《行路难(其一)》中“闲来垂钓碧溪上”的垂钓者分别是怎样的人?请简要作答。此题将课外诗歌与教材诗歌对比考查,考查学生对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理解。语言运用2022成都12(3)题:《新华字典》在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和现代汉语规范化等诸多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也在你的学习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模仿下面“白杨礼赞”的示例,为《新华字典》写一段赞语。示例漫天风雪中倔强向上,茫茫高原上参天耸立。你是树中的伟丈夫,将不屈的精神发扬。此题用教材课文《白杨礼赞》中的相关句子当作示例,要求学生进行任务型仿写,综合考查学生赏析句子和口语交际的能力。2021成都12(3)题:草木缘情,花果寄意,请在下面三个选项中任意选择两种古诗中的植物,模仿示例,为它写一则“植物的自语”,注意语意的准确和表达的生动。该题的考点和考查能力在教材九上附录、九上第21课、九下第6课、七下第三、六单元写作、九①《竹里馆》中的“竹”②《饮酒(其五)》中的“菊”③《蒹葭》中的“蒹葭”示例一《十五从军征》中的“旅葵”:我张开绿色的怀抱,抚慰你久别归来沧桑的心。示例二《黄鹤楼》中的“芳草”:我“萋萋”的样子,可否消解你似滔滔江水的哀愁?下第二、六单元单元提示中均有提及。同时,本题紧扣话题和教材,做到了考题与教材的深度融合,要求学生对教材有全面的掌握,学生必须熟悉课内古诗内容才能更好地答题。(3)设问变式自教材课后习题题型原题呈现教材溯源记叙文阅读2023成都11题:傅队长已经带领队员走出了饥饿困境,为什么作者还要在最后一段写傅队长的长征经历?请简要分析。九下《海燕》“思考探究”:课文歌颂的是海燕,为什么还要写海鸥、海鸭和企鹅?在写海燕高傲地飞翔时,为什么还写了大海、狂风和乌云?变式维度:同命题点,不同设问形式。2022成都8题:文末说“桂湖这样一座园林,实属难得”,桂湖“难得”之处有哪些?请联系全文,分条概括。七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思考探究”:文中说,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乐园”之“乐”表现在哪些方面?变式维度:同命题点,不同设问形式。(4)关联综合性学习、教材单元写作年份题型具体分析2023作文作文《回到________年》,立足学生实际,关注学生的成长感悟,与教材九上第四单元单元提示“少年成长”关联。语言运用选取与“中考”有关的一组材料,要求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答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与七下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关联。2022语言运用(1)题“思维导图”在九上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中有所涉及。(2)题“友”字注解中的两个义项是文言文中常考义项,七下《孙权劝学》“结友而别”(朋友),八下《关雎》“琴瑟友之”(亲近),与七上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关联。2021作文作文《写给______________(三年前/两月后)的自己》,是写给过去或未来自己的“一封信”,任务驱动的背后是对自身的清醒认识和对时代的深入思考。与教材七上第六单元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关联。语言运用以“古诗中的植物”为主题,引导学生“分门别类辑古诗”,与八下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关联。【备考建议】①学好教材、整合好教材,摒弃以死记硬背为主,仅重视讲授而轻视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巧妙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总结知识体系,做到温故知新,融会贯通。②运用好教材从“教读课文”到“自读课文”再到“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将在精读课文习得、在自读课文中沉淀的阅读能力,拓展迁移到课外阅读中,精选文章及试题均与教材有巧妙关联的好文好题进行拓展迁移练习。③用活教材综合性学习、活动探究单元,引导学生自主活动、体验,在综合实践中获得语文实践能力。《阅读与写作》现代文阅读部分、《古诗文阅读》课外文言文分类训练部分均涉及相关配题。特点3重视情境设置,注重在情境中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成都近3年中考试题的命制注重落实“真实任务情境”,将考点融于日常生活情境、文学体验与文化参与情境之中,试题与鲜活的时代、社会、生活无缝对接,考查学生灵活应对、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年份题型具体分析2023古代诗歌鉴赏(2)题展示了“一位同学”对“诗歌末句描写飘落的‘梨花’有何妙处”这一问题的回答,以修改与补充的形式品味诗句,独出心裁,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运用以“中考”为话题,通过设置完善“语文考试提示”思维导图、补写“中考成绩”查询相关事项、修改考前激励语等形式,呈现最真实的“现场感”,强化在真实的情境中考查学生能力。2022记叙文阅读11题不是泛化式的评价题目,而是借助真实的情境,聚焦散文内容和情感,重点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文章情感、主旨的把握,并且以此为基础对文本的情感进行初步的评价。语言运用(2)题中的图片是《新华字典》关于“友”字注解的截图,要求对《新华字典》的注解进行解说,旨在设置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对助力文化传播的工具书的深入认识,立足学生生活,又强化了思维能力。2021多文本阅读12题引导学生思考三星堆魅力的内、外在条件,用“图书名”创设情境,考查了学生的思维层次。作文作文命题从真实情境出发,要求学生从“三年前的你”或“两月后的你”中任选一个作为对象,写一封信,表达此刻的心境。这样的题目及形式,一方面坚持了“作文抒写紧密结合教材”的传统,同时也在原有基础上适度形式创新,渗透写作任务,给学生不同但平等的写作选择。【备考建议】日常的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努力创设不同的情境活动,这些情境活动设置的情境主题、任务背景要贴近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经验,这样可以提升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水平,真正培养学以致用、全面发展的人才。《阅读与写作》现代文阅读部分、名著阅读部分涉及情境化试题;语言运用部分创设三大情境任务;《古诗文阅读》古代诗歌鉴赏部分涉及情境化试题。特点4重视思维过程的深度考查,注重命题创新成都近3年试题逐渐减少简单理解的试题,试题设问表现出一定的创新性,在整卷的考查上增加综合性试题,提升试题的思维含量。年份题型具体分析2023文言文阅读8题对比整合与苏轼有关的《核舟记》和苏轼写的《记承天寺夜游》,寻求其“同”,关注文本之间的联系,体现整合思维。名著阅读题目没有直接以“识记”的形式进行考查,而是在猜谜中辨识昆虫,在修改中评价人物,侧重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真实阅读情况和高阶思维能力。2022作文不同于以往中考作文命题或半命题的形式,题目给出了三个句子,分别是“你来了。”“你来吗?”“你来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写作需要自由创设生活情境,用文字和生活对话,格局更开放,表达更自由。记叙文阅读11题依托真实的任务,创设具体的情境,实际考查学生对文章主题的把握,设问形式新颖,同时考查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021文言文阅读8题用一篇文章中的内容印证另一篇文章中的观点,思维含量较高,注重考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维方法、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多文本阅读首次以多文本的形式进行考查,两则材料,围绕“三星堆”文化,一则说明,一则议论,形式新颖。作文首次考查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给三年前/两月后的自己写一封信,形式比较灵活,让学生有话可说。记叙文阅读9题要求学生先将空缺处补充完整,使之成为一个比喻句,再对这个比喻句进行赏析。【备考建议】①课堂上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从“学会”到“会读”“会学”的转变。②在复习时,引导学生自觉进行比较、整合训练,如把相似文本放在一起复习,进行比较训练;把课内和课外同类文章进行对比;把同类文章进行整合,形成专题等。③要开拓视野,避免局限于本地历年所考题型,结合2022课标和历年教育部命题评估反馈的相关信息,多关注全国中考的创新题型。《阅读与写作》现代文阅读部分、名著阅读部分;《古诗文阅读》古代诗歌鉴赏部分均涉及相关试题。二、新课标理念下的成都命题趋势2022年4月,2022课标发布,其在教育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载体,是教材编写、教师教、学生学、质量评价的直接依据,更是命题的重要参考。各省(区)市近两年中考试题在不同程度落实了2022课标理念,且呈现明显趋势,特别是2023年,素材上落实三大文化,试题创设真实任务情境,落实跨学科、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等。2023成都试题也积极落实2022课标理念,如素材落实三大文化、五育并举,试题注重知识间的联系与整合等。基于成都考查趋势,还可以关注全国其他地市在课标落实上的趋势:趋势1素材彰显三大文化,渗透五育并举2022课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体育美育,落实劳动教育。在第四部分“课程内容”第(一)部分设“主题与载体形式”,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语文课程的主题与内容。体现三大文化的作品在整套教材中占60%~70%。对三大文化的理解、传承是中考考查的重要内容,2023年全国各省(区)市中考试题都以体现三大文化的素材作为命题的主要素材,并围绕文化传承与理解设题,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除了在古诗文默写、古诗文阅读考查中呈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外,承载三大文化、五育的命题素材在各地中考试卷中均有体现:主题省(区)市举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3河南积累与运用:以“家在河南”为主题结构第一板块,涉及河南历史文化、诗文、汉字、当代奇迹。利用命题素材,巧妙地植入家乡文化与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与传承三种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2023山西读·书:书法及诗文默写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2023陕西综合性学习:涉及“善”“信”“勤”“谦”、汉服等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3山西作文:以“相见欢”“定风波”“少年游”三个意蕴悠远的词牌名为题目,引人遐思,渗透了对传统文化传承的理解。革命文化2023重庆A卷综合性学习:围绕“天下家国·革命文化”展板,设置设计栏目、写前言两个活动,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革命文化。2023山西读·思:“缅怀革命先烈”活动中,选取了左权将军生平事迹及相关的碑志、悼文及家书为材料,要求写感言,引导学生感受革命先烈的革命信仰。2023河南记叙文阅读:选取梁晓声的《老兵和军马》,文字真挚动人,有老兵对部队的不舍之情,对军马和军旅生活的深挚情感,对本职工作和家乡的责任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2023河南积累与运用:第4题有关红旗渠的素材反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取得的重大成就,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2023安徽记叙文阅读:《中国地图》通过爷孙从事地图测绘工作期间,测绘技术的发展映射国家发展。五育并举体育2023湖南长沙综合性学习:以“青春赛场·活力绽放”为主题展开活动,引导学生重视体育锻炼,健康成长。美育2023湖北宜昌记叙文阅读:选取梁衡的《与美邂逅》一文,引导学生在自然和生活中寻找美。劳育2023浙江嘉兴、舟山社会实践:以“校外劳动实践基地”的宣传布置这一核心任务为载体设置题目,“布置农耕文化墙”系列任务引导学生了解古代农耕文化,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弘扬热爱劳动的传统美德。【备考建议】①用好教材中承载三种文化的作品,让学生对三种文化形成真切的感知。②拓展课外素材,培养迁移能力。教材中古诗文比例最高,体现其他两种文化的作品比例较小。教师要发掘、选择体现另两类文化的优秀作品,纳入课内教学,丰富学生的积累。③要注意方法,不要说教,引导学生在文化作品阅读、日常社会生活中发现、积累,培养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豪感。《阅读与写作》现代文阅读围绕三大文化、五育并举等方面选材设题,在题干前标注对应标识。趋势2创新试题形式,注重真实情境下,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的命制,导向综合实践,体现素养立意2022课标在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原则提出“坚持素养立意。以核心素养为考查目标,通过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全面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与以往的知识立意、能力立意相比,素养立意更加重视试题的情境创设、任务设计和内容建构。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强调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整合知识、技能和方法,发展学科思维,创造性解决现实问题,这三类试题各有侧重,又存在一定的交叉融合,共同指向综合实践,体现了素养命题的原则。下面分真实情境、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四个维度,精选2023全国中考试题中的典型试题,呈现全国中考考查趋势。(1)真实情境根据全国语文中考近3年命题实践,情境可分为三类形态:微观情境、中观情境、宏观情境。微观情境指具体试题的情境考查学生运用语文要素解决学习、生活问题的能力;中观情境指的是板块主题,相对完整地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的社会实践;宏观情境指的是整卷的情境,可衔接教材人文主题、校园学习或社会生活,契合语文核心素养。有时候这三类情境会交叉呈现,此部分只呈现每一类型的典型题目。类型板块省(区)市举例微观情境:具体试题非文学性文本2023重庆A卷20题以真实生活中学生与家长常见的矛盾为背景,以小渝与妈妈的对话创设日常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运用从材料中所习得的“有效沟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联系生活实际,用提建议的方式来解决小渝与妈妈之间存在的问题。试题重视学生在日常生活场景中的语言实践,发展学生调用已有的知识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中观情境:板块主题古诗文2023浙江丽水第三板块围绕班级开展“梦回繁华”单元学习活动,创设文学体验情境,设置三大活动:阅读典籍,游繁华之地→阅读诗词,析宋人品性→单元整合,探“梦回繁华”,从文言文到古诗词,最后实现古诗文整合,循序渐进地推进单元学习活动的进程,逐步完成对“梦回繁华”的探究。文学性文本2023湖北荆州《家里飞来一只鸟》以“他当即决定,马上报案……”结尾,题目巧妙衔接,以主人公报案,警局成立专案组创设情境:回顾案情→勘察现场→推敲细节→案情分析→结案反思。整道题依据小说类型,创设符合文本特点的情境任务,引导学生在初读完文本后,再围绕如何破案的情境任务链重读文本,以趣味性的破案过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非文学性文本2023山西以班级开展“当传统文化遇到现代科技”综合性学习活动创设情境任务,以各小组的成果汇报呈现素材:“博学”小组呈现展板——数字文化兴起来;“慎思”小组播放视频——科技赋能活起来;“笃行”小组分享心得——文化自信强起来。考查学生在这一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通过阅读、观察,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并能根据具体的情境,清楚得体地表达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我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坚定科技创新的使命,树立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整本书2023天津某班同学一起回顾三年的阅读经历,开展一系列名著分享活动:“推荐我最喜爱的名著”活动,“阅读方法研讨”活动,考查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感悟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特点及塑造手法、主题主旨、历史意义及价值等,引导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阅读整本书。中观情境:板块主题积累与运用2023北京以调查博物馆之城发展情况为情境载体,以小组关于调查报告为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关注新时期北京市博物馆的发展情况,重新认识博物馆的社会作用,加深对北京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古都的理解;同时为学生提供调查报告的写作样例,引导学生关注实用类文本的规范写作。重视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础能力和基本方法,关注学生在真实具体的社会生活情境中的语言实践能力与表现,减少机械记忆带来的压力。宏观情境:整卷2023江苏连云港以爱因斯坦的名言“永远保持着好奇心的人是永远进步的人”开启全卷,以“好奇心”为全卷命题线索,设置了“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创造之美与文明之光”“跟法布尔学观察”“科学点亮好奇心”4个活动,同时文学作品阅读选取与好奇心有关的《我读一本小书的同时又读一本大书》,作文选取坐在青石板上,仰望星空,充满遐想的少年。(2)探究性试题探究性试题一般是给出一组相互关联的材料,或者围绕一项主题活动,要求学生在理解和提取信息的基础上,对材料或者活动情境进行分析、归纳、综合和提炼,在此基础上表达自己的见解和发现。2023河南第9题,探究老兵得到的“重要得多的东西”有哪些,无论答案是“历练和成长”,还是“责任心”和“自信”,能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进行质疑、评价、假想、判断、深度思考和领悟,能够真实地展现和矫正自己的立场、态度、价值观。2023浙江宁波12题以京剧《范进中举》创设探究单情境,围绕探究主题“小说改编成剧本的意图”设置探究角色(配角、主角)、探究任务(汪曾祺增设关清、顾白这两个配角的意图;汪曾祺改编范进形象的意图)、探究步骤和探究资料等。要解决“探究汪曾祺改编范进形象的意图”这一复杂问题,既要具有戏剧“活动·探究”单元学习中建构起来的“理解人物形象”“品味戏剧台词(唱词)”等核心知识,还要联结已学小说《范进中举》和已读名著《儒林外史》,在比较中建构新的认知,同时还需要具备想象场景、联结资料等能力,这是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下的大综合,综合考查学生的阅读思维和阅读素养。(3)开放性试题开放性试题,是指能为学生提供广阔思维空间,可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渠道展开思维的一类试题,可分为结论多元、解决问题过程的开放及试题设置的条件开放。纵观2023年全国语文中考试题,结论多元和试题设置的条件开放较为多见,解决问题过程的开放类语文试题未见到典型试题,故此处不做举例。角度分析举例结论多元答案往往不是直接出自文本的信息,而是基于阅读材料的理解和把握,经过体验、分析、比较、思辨等环节2023陕西14题“小说《爆花》涉及到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乃至人一生需要思考和面对的许多命题。校学生会准备围绕其中的部分命题组织一次辩论会,引导同学们深入思考人生、走好成长之路。请你仔细阅读这篇小说,为辩论会拟写两道论题。[论题示例]摆脱困境有赖于他人拯救还是依靠自我救赎”。所形成的思想观点。答案不唯一,评分讲求自圆其说、逻辑自洽。题目设置了一个真实的活动情境,要求学生为辩论会拟写两道论题,属于一道开放性试题。恰当的论题必须建立在全面深刻理解小说主要内容及主旨的基础上,且能引起争辩,意味着学生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地看待问题,那么结论必然会多元化。解决问题过程的开放试题没有给出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和路径,学生需要调动知识积累和实践经验,重新组合认知结构,并运用擅长的方式、方法去寻求结论。—试题设置的条件开放有些试题设置的条件比较复杂,没有具体指向,需要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条件,并作出合理解答;有些试题则完全没有给出条件。2023北京16题“‘高光时刻’可以理解为人处于巅峰状态的那一瞬间。从《西游记》《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海底两万里》中选择一个人物形象,叙述这一形象的高光时刻。(要求:写出具体‘时刻’,叙述相关内容,概括形象的特征或精神品质,100字左右)”,要求学生写出教材要求必读的四部名著中某一人物的“高光时刻”,限定名著篇目范围,但未限制具体的人物,有很大的答题空间,体现了公平性,兼顾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和个性化。(4)综合性试题综合性试题表现为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的整合,可分为学科内综合和跨学科综合。跨学科综合性试题在后文阐述,此处就不再赘述。学科内综合性试题,是指在具体问题情境下,将学科课程不同章节内容进行科学整合,形成主线,综合考查学科核心素养的试题。2023全国中考试题中除浙江各地市及山西在尝试以实践活动综合多个板块,大部分省(区)市主要在尝试试题知识能力的综合,具体如下:分类省(区)市举例一道试题内知识、能力综合2023江苏苏州《小羊羔》19题综合对话(甲乙讨论文章语言特点)和链接材料,谈对关键句子的表达效果是否有新的体验和思考等。以实践活动综合多个板块2023山西现代文阅读:《母亲的厨房》综合文学作品阅读和赏析性写作两个板块;以“当传统文化遇到先进科技”综合性学习活动综合实用类阅读和写作两个板块。2023浙江金华古诗文阅读:在“慎思明辨·行”活动中综合了古诗文联读、根据拼音写汉字和名著阅读等板块。需要注意的是,探究性、开放性和综合性往往是相互交叉融合的。以作文题为例,其探究性体现在需要学生启动探究思维,先分析和思考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探讨,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表达自己的见解和发现;其综合性体现在需要学生根据题目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的字、词、句等语言知识和必要的语言技能表达;其开放性体现在题目的创设条件开放度虽有大有小,但整个过程是开放的,结论也不会千篇一律,呈现出多样化和开放的特点。【备考建议】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作业设计及选择上,应注意在识记、理解和应用的基础上加强基于情境的综合性、探究性和开放性。本书在具体试题上落实情境化、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具体标注为“创新设问·情境化”等,以绿色字标识;《阅读与写作》语言运用部分创设三大情境任务。趋势3构建学习任务群,指向核心素养发展2022课标“课程内容”以六个学习任务群构建语文课程内容,并将其分为三个层面,这是新课标首创,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文学作品在教材选文中占比较大,在学生成长中具有其他文类作品无法替代的独特功能,“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体现了对文学作品阅读与创意表达教学的高度重视;“整本书阅读”在近年中考中落实最为明显;“跨学科学习”是首次提出,2023部分试卷体现了这方面的探究,也是未来关注的重点。(1)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从2023全国考查情况来看,文学作品所占比重也较大,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考查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突出表现为对读写结合的考查,具体分析如下:角度省(区)市举例读写结合2023浙江温州文学性文本阅读:8(2)题要求结合《鲲鹏记》及表格内容理解,阐述设计“鲲鹏”主题文化衫活动的价值,将阅读与评价结合。2023浙江绍兴文言文阅读:8题要求结合《涉园记》的相关内容,联系生活经验,写一个议论性片段,引导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按要求进行书面创作。【备考建议】①带领学生通过阅读来扩展词汇量、提高理解能力。通过阅读接触各种各样的文字和表达方式,了解不同的观点和文化背景,提升理解能力。②指导学生通过写作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表达能力。在写作过程中思考和组织观点,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提高思维能力。③通过课堂讨论和写作练习相结合的方式实施。(2)整本书阅读2022课标中的“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继承了2011课标“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要求。在“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中提到要“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订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借助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交流研讨阅读中的问题,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名著整本书阅读考查特点如下:角度省(区)市举例名著作为单独板块2023河南2023年将名著阅读单独为一个板块,放在古诗文阅读之后,注重其阅读的教学导向。考查角度阅读方法与策略2023重庆A卷选择性阅读:5(1)题指向阅读方法,根据教材《经典常谈》的选择性阅读方法,要求进行精华推荐,考查对信息的甄选能力。2023湖南岳阳关注目录:19题提供了《水浒传》的部分章回目录,要求完成探究问题,符合课标教学提示中重视目录等在整本书阅读中的作用这一要求。专题探究2023甘肃省卷20题要求参照《海底两万里》为《昆虫记》设计探究专题,富有创意。探究专题,虚拟情境,设置任务,旨在运用。多部名著关联探究2023江苏徐州17~19题,从人物情节连线和概括到给自己的启示,均涉及多部名著的考查。【备考建议】①组织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分享、交流自己的阅读发现,在实践中掌握整本书阅读的策略。②在复习备考中,指导学生主动梳理、联系比较教材推荐阅读名著的基本内容,在课堂上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把学生的读书经验结构化。《阅读与写作》名著阅读部分配题涉及阅读方法及策略、专题探究等维度,落实“整本书阅读”理念。(3)跨学科学习2022课标中的“跨学科学习”拓展型学习任务群继承了2011课标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的要求。跨学科学习立足本学科,打破学科界限,将其他学科知识有机整合,使学生对知识形成整体性和系统性认知,从而提高学生运用不同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在更广阔的领域中引导学生学语文、用语文。2023全国中考语文跨学科命题呈现以下两个方向:一是素材类型多元,如新闻报道、科普短文、调查报告、表格、图画等,集中在阅读及综合性学习部分;二是试题以语文学科思维为基础与主体,融合其他学科的思维,共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思维品质提升。全国考查情况如下:角度跨学科省(区)市举例素材生物2023河南实用性文本阅读:阅读采用生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DNA数据存储这一材料,关注语文与其他学科联系。地理2023浙江杭州“钱江潮涌”专题探究活动,选用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和人教版高一《地理》的内容,引入地图、钱塘江海塘修建概况的表格等材料。数学、物理2023河北文言文阅读:乙文选自《梦溪笔谈》,涉及物理学科固体传声中的空穴混响现象;丙文选自《九章算术》,涉及数学学科中的追及问题。设题数学2023重庆A卷实用性文本阅读:19题要求学生完成“沟通漏斗图”,需要学生运用数学中“统计与概率”的相关知识。生物、历史2023浙江温州实用性文本阅读:第三板块创设跨学科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以探索的方式学习“探索”。设题时通过“认识探索者”“学习探索力”“做个探索者”三个环节,引导学生多角度、多途径、多学科建构与“探索”有关的知识与能力。最后选择撰写一个与“千处古港与龙泉青瓷关系”或与“嫦娥工程”有关的探究方案,将各科的能力素养融通于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备考建议】①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语文、用语文,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②拓展学习资源,增强跨学科学习的综合性和开放性。充分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社区生活场景、文化场馆等,为学生开展跨学科学习提供必要的支持。《阅读与写作》现代文阅读部分选取跨学科素材,具体标注为“跨学科·化学”。成都10年考情及趋势分析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与默写课标要求一、2022课标课程目标(第四学段)【识字与写字】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2.写字姿势正确,保持良好的书写习惯。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临摹、欣赏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阅读与鉴赏】1.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2.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学业质量(第四学段)能根据语境,借助工具书,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正确理解汉字的意思。在学习与生活中,累计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常用汉字;在日常记录中使用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有探究汉字规律的意识,在社会生活中能根据字音、字形、字义三者的关系准确认读、正确理解遇到的生字新词;发现并积累不同语境下具有个性化特征的词句和段落,能根据自己的表达需要和习惯选择使用。二、2022课标新变化变化点1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附录1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1)1~6年级31~34、74~75篇目顺序有调整;(2)7~9年级变化如下:①“《孟子》三则”中增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删除“富贵不能淫”;②“《礼记》一则(虽有佳肴)”改为“《礼记》一则(虽有嘉肴)”;③“《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吾于何逃声哉?)”替换为“《吕氏春秋》一则(伯牙鼓琴……世无足复为鼓琴者。)”;④删除“河中石兽”。变化点2新增“基础型学习任务群——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详见“二、学习任务群”)考情及趋势分析(一)基础知识近10年考情分析考情分析字音1.考查形式:①2015—2023年考查四项词组注音辨析,每项有两个二字词语和一个四字成语;②2014年考查对句中加点字的注音辨析,四项均出自教材,每项涉及两个词语的注音辨析;③题干均为选择有误项;3分。2.词语出处:所选词语或词语所在的句子多出自教材。2019—2023年,除“蓦然(2019)”“气氛(2019)”“菜畦(2020)”出自教材其他内容外,其余均出自“读读写写”,2014—2018年,除“禀告(2015)”外,其余均是教材词汇。3.设错特点:每年错误项只设1处错,多音字误读(3个)、误读成半边(3个)、习惯性误读(2个)、形近字误读(2个)。除多音字误读外,其他设错类型与上一年基本不重复。字形1.考查形式:近10年均为四项句子书写辨析的选择题,无加点词,要求选择书写正确的一项;3分。2.考查范围:近10年四项句子均出自教材现代文中,教读篇目和自读篇目均有涉及。3.选项特征:①四项句子字数在30~40字之间;②四项句子长短接近,字数差一般不超过5字;③有时为体现篇目关键词或使语句长短合适,语境完整,会对教材原句做适当改编;④四项句子在文体方面一般会有所区别。4.设错特点:①近10年均设置了三个错误项,每年二、四字词均有设错;②除2014、2016年选项设置两个错误词外,其余年份每项中只设置一个错误词;③同音形近字(10年14考),同音异形字(10年15考),异音异形字(10年4考),异音形近字1考(2016);④部分设错词语在现代汉语中原本是存在的,但在具体的语境中使用不当,这样更能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辨析字词的能力。如2023年“反映/反应”“势利/势力”;2022年“融化/熔化”。成语的理解与运用1.考查形式:近3年以语段形式考查,其余年份均以四项句子辨析选择的形式考查;以选择有误项为主,只有2015年要求选择正确项;3分。2.成语出处:近10年所考的40个成语中,39个出自教材的“读读写写”,1个为全国高频成语(2015)。3.语料特点:2023年以“蜀水”为主题串联蜀中文人,具有浓厚的成都地域特点;2022、2021年均选择涉及社会热点的语段;2014—2020年四项句子以热点信息、成都地域信息为主。4.错误类型:用错对象(10年4考)、不合语境(10年4考)、望文生义(2021)、敬谦误用(2016)、褒贬误用(10年2考)。病句辨析1.考查形式:近10年均以选择辨析的形式考查,选择没有语病的一项;3分。2.句子特点:①句子字数在30~40字之间,四项句子字数差在5字左右;②句子内容主要以热点信息、地域信息为主;③病句设错考查的知识点均来自教材八年级下册关于句子结构的“课后补白”。3.常考病句类型:搭配不当(10年9考)、成分残缺(10年9考)、句式杂糅(10年5考)、不合逻辑(10年2考)、语序不当(10年3考)、成分赘余(10年2考)。命题趋势·新考法分析板块整体情境·创设大情境大任务2023北京、河南,甘肃省卷、兰州等新考法试题(2023北京)(创设整体情境)完整试题见“新考法试题”二维码(二)名句名篇默写近10年考情一览表教材必背古诗词曲85首册别篇目考查情况篇目考查情况七上1.观沧海—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整首:20223.次北固山下—4.天净沙·秋思—5.峨眉山月歌整首:2023、20196.江南逢李龟年—7.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整首:20208.夜上受降城闻笛—9.秋词(其一)整首:201610.夜雨寄北整首:2021、20171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整首:201512.潼关—七下13.木兰诗—14.竹里馆整首:202015.春夜洛城闻笛—16.逢入京使整首:2019、201417.晚春—18.登幽州台歌—19.望岳—20.登飞来峰整首:202321.游山西村—22.己亥杂诗(其五)整首:201723.泊秦淮整首:201624.贾生—25.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整首:201426.约客整首:2022八上27.野望直接型:202328.黄鹤楼—29.使至塞上—30.渡荆门送别直接型:202131.钱塘湖春行直接型:201532.庭中有奇树—33.龟虽寿—34.赠从弟(其二)—35.梁甫行—36.饮酒(其五)直接型:201937.春望—38.雁门太守行—39.赤壁整首:202140.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直接型:20204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42.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43.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44.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八下45.关雎—46.蒹葭—47.式微—48.子衿—49.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直接型:202250.望洞庭湖赠张丞相—51.石壕吏—5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3.卖炭翁—54.题破山寺后禅院—55.送友人—56.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57.卜算子·咏梅直接型:2016——九上58.行路难(其一)—59.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直接型:202060.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61.月夜忆舍弟—62.长沙过贾谊宅—63.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64.商山早行—65.咸阳城东楼—66.无题—67.行香子(树绕村庄)直接型:202268.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直接型:2023——九下69.渔家傲·秋思直接型:201770.江城子·密州出猎—7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直接型:201472.满江红(小住京华)直接型:201973.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74.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直接型:202175.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76.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77.十五从军征—7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79.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80.过零丁洋直接型:201681.山坡羊·潼关怀古—82.南安军—83.别云间—84.山坡羊·骊山怀古—85.朝天子·咏喇叭———教材必背文言文26篇册别篇目考查情况篇目考查情况七上1.《论语》十二章直接型:2023、2018、2017、2016、20142.诫子书直接型:2019七下3.陋室铭—4.爱莲说直接型:2014八上5.三峡—6.答谢中书书直接型:20227.记承天寺夜游—8.与朱元思书—9.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直接型:201510.富贵不能淫—1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2.愚公移山—八下13.桃花源记—14.小石潭记—15.北冥有鱼—16.虽有嘉肴—17.大道之行也直接型:202118.马说—九上19.岳阳楼记—20.醉翁亭记—21.湖心亭看雪———九下22.鱼我所欲也—23.送东阳马生序—24.曹刿论战直接型:202025.邹忌讽齐王纳谏—26.出师表———【考情总结】1.考查形式:近10年均为2小题:三句直接型默写任选其中两句作答(2分)+两首不同诗人的诗作任选一首默写全篇(4分)。2.考查范围:教材要求背诵的古诗词曲85首+文言文26首。3.考查特点:①从搭配形式上看:直接型默写2015—2023年保持文+诗+词的形式,2014年为文+文+词的形式,句子前后空错开;②从考查内容上看:直接型默写所选句子均为名句;全诗默写所考篇目体裁均为绝句。命题趋势·新考法分析拓展型2023山东聊城(写出含“云”的句子)、湖南衡阳(写出含“雨”的句子)等主题型2023重庆A卷(以“古典之音”为主题)、河北(以“劳动”为主题)等情境化2023山西(围绕“花开盛世·大美中国”主题进行佳句竞答活动)、浙江温州(以悬挂戏文灯带的林荫大道创设情境)等新考法试题一、(2023广西、浙江绍兴)(主题型)完整试题见《基础知识&默写》反面P32、33二、(2023山西、四川遂宁)(情境化)完整试题见《基础知识&默写》反面P33三、(2023山东聊城)(拓展型)古诗词中有许多含“云”的句子,请写出连续的两句。【答案】示例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示例二: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示例三: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示例四: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课标要求一、2022课标课程目标(第四学段)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附录1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义务教育阶段要求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包括中国古代、现当代和外国优秀诗文,具体篇目可由教科书编者和语文教师推荐,这里仅推荐古诗文135篇(段)。其中1~6年级75篇,7~9年级60篇(段)。1~6年级的背诵篇目都是诗歌;7~9年级的篇目,除诗歌外,也选入了一些短篇散文。这些诗文主要供学生读读背背,增加积累,在教科书中可作不同的安排,不必都编成课文。二、2022课标新变化变化点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调整(见“变化点1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考情及趋势分析一、课内文言文阅读(一)选材分析年份考查篇目/册别选段篇幅形式2023《核舟记》/八下节选第3段对比《记承天寺夜游》/八上全文2022《陋室铭》/七下全文对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八上全文2021《送东阳马生序》/九下节选第1段至第2段“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对比《〈论语〉十二章》/七上节选第五、七、八、九章2020《北冥有鱼》/八下全文对比《马说》/八下全文2019《陈太丘与友期行》/七上节选“客问元方”至结尾对比《卖油翁》/七下节选第2段《唐雎不辱使命》/九下节选第2段2018《岳阳楼记》/九上节选第4段对比《醉翁亭记》/九上节选第2段《满井游记》(统编已删)节选第2段中间部分2017《河中石兽》(统编已删)全文单篇2016《五柳先生传》(统编已删)全文单篇2015《伤仲永》(统编已删)全文单篇2014《庄子》故事两则(“惠子相梁”统编已删)全文单篇【考情总结】1.考查形式:2020—2023年考查两篇对比,2019、2018年考查三篇对比,2014—2017年考查单篇阅读。2.题型分值:2016—2023年均为选择题,4题12分;2015、2014年为选择+简答,4题13分。命题趋势·新考法分析诗文联读2023山西(《曹刿论战》+《出师表》+《过零丁洋》)、青海(《登飞来峰》+《孙权劝学》+《〈论语〉十二章》)等群文阅读2023河北(《核舟记》+《梦溪笔谈》+《九章算术》)、浙江宁波(《诫子书》+《孙权劝学》+《送东阳马生序》+《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颜氏家训》+《战国策·秦策五》)等创设真实任务情境2023浙江温州(打卡“九山书会·大宋戏仓”中的【打卡高明亭】活动)、浙江杭州(“钱江潮涌”专题探究活动)、浙江宁波(“文言文中的劝说技巧”活动)等(二)考点分析年份实词辨析(上色字为考查字)虚词辨析句子翻译文意理解辨析2023如有所语而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内容分析佛印绝类弥勒之念无与为乐者于怀民亦未寝何2022可以调素琴则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主旨分析无案牍之劳形之内容分析百里奚举于市于表达手法分析衡于虑而语言特色分析202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之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内容分析久而乃和以同舍生皆被绮绣而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于2020怒而飞于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内容分析志怪者也以表现手法分析才美不外见而语言特色分析策之不以其道其主旨分析2019元方入门不顾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内容分析吾射不亦精乎以人物形象分析康肃笑而遣之而表现手法分析故不错意也且语言特色分析2018而或长烟一空其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景物分析(画面)野芳发而幽香而写景方法分析而乐亦无穷也之情感分析于时冰皮始解为用词分析2017棹数小舟于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内容分析不亦颠乎乃用词分析渐激渐深之主旨分析转转不已其人物形象分析2016亦不详其姓字以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内容分析造饮辄尽其人物形象分析曾不吝情去留而语言分析不戚戚于贫贱之人物形象分析2015世隶耕其(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2)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内容、主旨分析父利其然也以写法分析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于表现手法分析不能称前时之闻之情感分析2014惠子相梁其(1)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2)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主旨分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于比喻修辞分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而人物形象分析请循其本之内容分析【考情总结】1.实词解释:每年考查4个实词,多考查带有特殊文言现象的词语,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2.虚词辨析:每年考查4个虚词,8个句子,四项前一句均出自所选篇目,后一句出自课内其他篇目,选择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其中,之(10年9考)、而(10年8考)、于(10年7考)、其(10年6考)、以(10年5考)考查频率较高。3.句子翻译:2016—2023年考查1句,题型为选择辨析(选择翻译正确的一项),设错点均为句中重点实词。2015、2014年考查2句,题型为简答(将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内容理解:近10年均为选择错误项,每个选项都有明确的聚焦点,且都是针对选段的核心命题点设置,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主旨分析为高频考点。命题趋势·新考法分析实词解释新形式提供答题支架2023重庆B卷(比较辨析词义、借助偏旁释义、语境推导词义、以今证古)、河南(词语推断法、查阅词典法、课内迁移法)等文意理解题新考法开放性2023陕西(18题谈看法)、湖北随州(15题谈启示)等探究性2023甘肃兰州(9题“探究范仲淹的人物形象”)、浙江丽水(18题“东京盛况、人物精神”、15题“宋朝热”的原因)等综合性2023河南(15题考点综合)、浙江金华(18题结合名著考查)等情境化2023浙江温州(讨论)、浙江嘉兴、舟山(微视频脚本创作)、广东省卷(14题对话)等二、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选材分析年份主题篇目朝代/作者出处注释阅读量价值导向2023古代散文《种草花说》清/查慎行《敬业堂文集》6个442字体会古人与草花相伴、优游平实的生活状态。2022人物传记《刘海峰先生传》清/姚鼐《惜抱轩诗文集》5个461字领略古文家刘海峰先生的杰出才华,培养语文学习兴趣。2021古代散文(成都历史)《淘渠记》宋/席益《全蜀艺文志》4个509字展示成都地方官员关心民生、执政为民的传统。2020古代散文(成都地方)《重修杜工部草堂记》明/杨廷和《天启新修成都府志》0493字了解成都历史和文化元素,体会杜甫的高尚品节及其对后世巨大的影响力。2019古代散文(成都地方)《万里桥记》宋/刘光祖《全蜀艺文志》5个473字了解成都历史名人的卓越功绩,涵养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2018人物传记(成都历史人物)《扬雄传》—《汉书·扬雄传》5个457字学习扬雄安贫乐道的高洁品性,提升个人素质修养。2017古代散文(成都地方)《合江亭记》宋/吕大防《成都文类》5个343字了解成都治水历史,体会地域文化的魅力。2016古代散文《养竹记》唐/白居易《四部丛刊·白氏长庆集》4个380字体会借物喻人的散文笔法,提升个人修养和审美水平。2015古代散文《江陵府曲江楼记》宋/朱熹《朱熹诗文选译》2个419字感受古代名家的心胸和气度,形成正向的价值观。2014人物传记(在成都做官)《张堪传》—《后汉书》0364字展示成都地方官员关心民生、执政为民的传统。【考情总结】1.选材特点:除2023、2022、2016、2015年外,其余年份选材均体现成都的历史和文化元素。2019—2021、2017年选文材料来自与成都相关的典籍,所写内容也都与成都本地景点或历史相关。2021年选文作者席益曾在成都为官,2019年选文作者刘光祖是今成都简阳人。2.体裁:古代散文(10年7考)、人物传记(10年3考)。3.阅读量、注释:近5年选文字数在440~510字之间,注释不超过6个。命题趋势·新考法分析见“一、课内文言文阅读”(二)考点分析1.实词注:标“★”表示可直接迁移至课内(和课内义项意思完全一致),其余则需要根据语境推断、猜测。年份实词考查句子意思课内迁移2023面拓窗而面之面向面山而居《愚公移山》谋谋辟而莳蓺焉谋划★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十二章》芳蚤芳者吾披之美好的→开花—悦而不知小草之悦吾魂也使……愉快山光悦鸟性《题破山寺后禅院》2022效即知其意而善效之模仿—名方侍郎苞名大重于京师矣名望,名声★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视尝作诗以视海宁查侍郎慎行同“示”,给……看其视下也《北冥有鱼》夺徒夺为文力改变→耽误—2021疏始疏环街大渠疏导—谤俗子之无识者谤于里批评★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趋居人趋高阜地离开→快步走★尝趋百里外《送东阳马生序》戒行人不戒谨慎★必敬必戒《富贵不能淫》2020属以书与图来属予记之通“嘱”,嘱托★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临临于官道者为门靠近半卷红旗临易水《雁门太守行》称夫世称子美者称赞★称善者久之《周亚夫军细柳》并轩然与之并合并→并列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2019没孔明没又千载去世—殊其说虽殊奇特→特殊★盖追先帝之殊遇《出师表》图孰不怀古以图今谋划—遗记其大者而遗其细舍弃—2018亡清静亡为通“无”,没有★身亡所寄《杞人忧天》奇大司马车骑将军王音奇其文雅对……感到惊奇—徙而雄三世不徙官迁移→调动官职—论而论不诡于圣人观点—2017别江沱自岷而别离开→分流—阔而阔沟以导之使……宽阔潮平两岸阔《次北固山下》峙与烟林篁竹列峙于其前耸立★山岛竦峙《观沧海》胜故陂湖潢漾之胜比他方为少美景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2016固竹本固牢固—求始于长安求假居处探求→寻找求闻之若此《穿井得一人》毕不终日而毕完成★录毕,走送之《送东阳马生序》贻以贻其后之居斯者留给—2015病常病其学门之外即阻高墉担心,忧虑—行而汲汲然惟恐其道之终不行也实行,推行★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属而以书来属予记之通“嘱”,嘱咐★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反于此亦可以反诸身反对,违背→类推,反顾—2014厉志美行厉严重→严格—拔成都既拔(被)攻克—劝劝民耕种鼓励《孙权劝学》惠其仁以惠下施恩大王加惠《唐雎不辱使命》2.句子翻译年份考查句子重点实词句子特征特殊句式2023(1)去芜蔓者而植芬馨者,亦幽人之所流连也。馨19字;2分句判断句(2)茎萎而实坚,则谨视其候敛藏,以待来岁焉。岁20字;3分句省略句(省略主语)2022(1)因历天下佳山水,为歌诗自发其意。发16字;2分句省略句(省略主语)(2)鼐欲稍删次之合为集,未就,乃次其传。次18字;3分句—2021(1)既污泥出渠,农氓争取以粪田,道无著留。既、粪19字;3分句—(2)按图而治之,则纤毫无敢郁滞者矣。治、纤毫16字;2分句判断句2020(1)其外则树以桤、柳,象子美之旧也。树、象16字;2分句省略句(省略主语、介词)、状语后置句(2)唐文章之士千百人,而祠于后者,仅可指数。祠20字;3分句状语后置句2019(1)人事更几兴废,而桥独以孔明故,传之亡穷。亡、穷20字;3分句—(2)兹桥也,过而弗能玩,玩而弗能思者,众矣。兹、弗20字;4分句判断句2018(1)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之储,晏如也。晏如18字;3分句省略句(省略主语)(2)及莽篡位,谈说之士用符命称功德获封爵者甚众,雄复不侯。侯27字;3分句定语后置句2017(1)春朝秋夕置酒其上,亦一府之佳观也。置17字;2分句判断句、省略句(省略介词)(2)兹或可书以视后,盖因合江而发之。书16字;2分句—2016(1)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履、斯18字;3分句状语后置句(2)贤不能自异,惟用贤者异之。异13字;2分句—2015(1)予读敬夫之书,而知兹楼之胜。兹、胜14字;2分句—(2)无以写其山川风景、朝暮四时之变,如范公之书《岳阳》。时、书26字;2分句状语后置句2014(1)世祖微时,见堪志操,常嘉焉。微14字;3分句—(2)方征堪,会病卒,帝深悼惜之。悼、惜14字;3分句省略句(省略主语)3.文意理解考点年份具体设问溯源教材概括分析文章内容、要点2023松、桂等是“嘉树”,梅、杏等有“甘果”,作者为何不选种它们?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齐鲁长勺之战,鲁国能够以弱胜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试结合课文简要分析。(九下《曹刿论战》“思考探究”第二题)2020草堂屡废屡修,是因后世“重其人”,作者认为杜甫有哪些值得推重之处?并就其中作者强调的一点,举出一例初中所学的杜甫诗句加以说明。《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陈元方的“方正”?(七上《陈太丘与友期行》“思考探究”第三题)2019本文题为“万里桥记”,为何多处提到诸葛亮?请联系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本文题为《岳阳楼记》,但并未具体描写岳阳楼本身,这是为什么呢?(九上《岳阳楼记》“预习”部分)2016作者以竹喻贤人,借自己的养竹经历希望“用贤者”怎样对待人才?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马说》通篇用的就是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八下《马说》教参“整体把握”)2015作者借为曲江楼作记,抚今追昔,抒写的所思所感是什么?请概括作答。这则寓言记叙了一件“改天换地”的事,描写了两个对比鲜明的人。熟读并背诵课文,想一想它的寓意是什么。和同学讨论交流。(八上《愚公移山》“思考探究”第二题)次要人物的作用2022作者给刘海峰作传,为什么用不少笔墨写方苞?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找出文中表现奥本海默与邓稼先两人不同个性、品质的词语及细节,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得出了怎样的结论。(七下《邓稼先》“思考探究”第一题第2问)分析人物形象2021同为“淘渠”,相较文中前两位官员,席益的突出之处有哪些?请结合文章,分析作答。《富贵不能淫》中公孙衍、张仪和“大丈夫”的对比;《周亚夫军细柳》“思考探究”第二题要求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比较;《岳阳楼记》中“古仁人”与“迁客骚人”的对比。2018扬雄作为大儒,备受推崇。《陋室铭》和本文都推崇他的什么品德?本文中扬雄还有什么突出之处受人推崇?请简要分析。课文篇幅不长,却展示了曹刿多方面的品质。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谈谈你对曹刿这个人物的认识。(九下《曹刿论战》“积累拓展”第六题)2014从张堪的行事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分点概括作答。文章主旨(分析写作意图)2017本文与《岳阳楼记》同是因重修名胜而写,所绘之景也有相似之处,两文的写作意图是否相似?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作者写这篇文章,讲述自己的求学经历,赠送同乡后学,主要是想表达什么意思?(九下《送东阳马生序》“思考探究”第一题)【考情总结】1.实词辨析:近10年所考实词中,大多是带有特殊文言现象的词语,大多可直接迁移到课内,部分需要学生根据语境推断猜读。2.句子翻译:除考查句中重点实词外,还考查学生对虚词、特殊句式的理解;所选句子至少有2个分句。3.文意理解:①注重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如在人物传记中侧重体现为分析人物形象,在以叙事为主的古代散文中侧重体现为概括事件,在以写景说理为主的古代散文中侧重体现为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或思想情感。②与教材关联紧密,设问可溯源教材或直接考查教材相关知识点。如2020年题干中提到“举出一例初中所学的杜甫诗句加以说明”,将课内外进行有效联动。命题趋势·新考法分析见“一、课内文言文阅读”新考法试题(2023山西)(诗文联读)经典古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班级举办了“学习先贤美德·体悟生命意义”专题学习活动。(12分)【晓其意·体会先贤形象】1.两军阵前“公将鼓之”,鲁庄公(1)击鼓进军的举止凸显曹刿的从容不迫;乱世之中“三顾草庐”,刘备三次到草庐(2)拜访的谦恭引发诸葛亮的耿耿忠心。(根据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填空)(2分)2.从文中或铿锵有力,或感人肺腑的言语中,可以读出人物深沉的情感。“肉食者鄙”的意思是(1)当权者目光短浅,体现了曹刿对国事的忧虑;“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的意思是(2)因此我感奋激发,于是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体现了诸葛亮对先帝的感念。(3分)【明其志·探究精神力量】3.主动请战的曹刿,鞠躬尽瘁的诸葛亮,捐躯报国的文天祥,他们都是名垂千古的仁人志士。《过零丁洋》中哪一联诗既是文天祥的自述心志,同时也道出无数仁人志士的心声?请写出该联诗句,并说说你的理解。(3分)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理解:文天祥舍生取义,无数仁人志士为国捐躯,他们英勇行为的背后是光照史册的爱国忠心。4.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延续民族文化的血脉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你从曹刿或诸葛亮身上学到了什么优秀品格?请结合选文作答。(4分)【答案】示例一:面对强敌压境,曹刿深知“肉食者鄙”的现状,战前主动进见,战中从容应敌,他身上这种勇于担当的优秀品格值得我学习。示例二:我从诸葛亮身上学到了知恩图报的优秀品格。诸葛亮被先帝三顾茅庐的诚意感动,于危难之间接受任命,一生对先帝忠心耿耿,这种知感恩、重情义的品格令我敬慕。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课标要求2022课标课程目标(第四学段)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学业质量(第四学段)1.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文学作品,在阅读过程中能把握主要内容,并通过朗读、概括、讲述等方式,表达对作品的理解。2.能分类整理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精彩段落和经典诗文名句,分析作品表现手法的作用。考情及趋势分析(一)选材分析年份篇目作者、朝代体裁出处主题主旨题型2023《鹭鸶》唐·杜牧七绝《樊川诗集注》咏物诗表达了诗人对鹭鸶的喜爱之情。简答2022《菩萨蛮》宋·黄庭坚(曾谪居蜀地)词《全宋词》山水田园突出隐逸的主题,表达词人对于荣利的摒弃以及对先哲的崇敬之情。简答2021《锦城竹枝词四首(其三)》清·彭懋琪(成都诗人)七绝《同治重修成都县志》卷十一写景抒情表现出高雅的生活情趣。简答2020《过摩诃池(其二)》宋·宋祁(曾任益州刺史)七绝《景文集》卷二十四咏史怀古眼前衰败的景象引起诗人内心无比的感慨,感叹历史变迁。简答、简答+选择2019《寒夜》宋·杜耒七绝—酬赠类寒夜不寒,有友相伴,以梅花的高洁暗赞来客。简答+选择、简答2018《南乡子》五代·李珣(四川三台县人)小令—羁旅思乡表现羁旅游子的孤寂伤感。简答+选择、简答2017《山雨》宋·翁卷七绝—写景抒情表现山林静夜,雨后流急。简答2016《山中问答》唐·李白(青年时游历蜀中)七绝—山水田园表现安适恬淡、悠然自得的心境。简答+选择、简答2015《锦江思》宋·李新(四川仁寿县人)七绝—山水田园沉醉如画美景,表达悠闲、愉悦的心情。简答2014《成都曲》唐·张籍(游览过成都)七绝—山水田园表达对成都太平生活的喜爱。简答【考情总结】1.考查形式:近10年均考查课外单篇,以简答题为主,2题4分。2.选材特点:①体裁:近10年以七绝为主。②主题类别:山水田园(10年4考)、写景抒情(10年2考)、咏物诗(2023)、咏史怀古(2020)、酬赠类(2019)、羁旅思乡(2018)。③地域特色:近10年中诗歌选材,7年选择了四川籍或在四川生活、游历过的诗(词)人;4年诗歌在标题或句中有明显的“成都”特征,如锦城(2021)、锦江(2015)、成都(2014)。④作者朝代、出处:作者朝代除2018年为“五代”外,均为唐、宋、清时期;从2020年开始,诗歌标明出处。命题趋势·新考法分析课内比较2023湖南益阳(《次北固山下》+《月夜忆舍弟》)、湖南怀化(《春望》+《南安军》)等课内外比较2023甘肃省卷(《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近试上张水部》),湖北黄冈(《望岳》+《望蓟门》)等课外比较2023贵州(《渔家傲》+《渔家傲》),江苏扬州(《送苏尚书赴益州》+《送别》)等群诗鉴赏2023河北(《送别》《清平乐·留人不住》《杨柳枝词》《春风》)等诗文联读2023山西(《出师表》+《曹刿论战》+《过零丁洋》),甘肃兰州(《渔家傲·秋思》+《岳阳楼记》+《邠州建学记》),江苏连云港(《陶歌》+《活板》+“凡造竹纸……揭起成轶”)等创设活动情境2023浙江杭州(“钱江潮涌”专题探究活动)、浙江嘉兴、舟山(“赏君子之美·识文人风骨”探究活动)、浙江丽水(“梦回繁华”单元学习活动),四川遂宁(“经典润人生”读书活动)等(二)考点分析考点/考向年份具体设问内容理解概括(10年6考)20231.除了外形,诗人还写到了有关“鹭鸶”的哪些内容?请结合全诗概括作答。20221.词中说“问我去何之”,“我”最有可能去怎样的地方?请根据词意概括作答。20191.后人评价该诗“寒夜无寒”,请简述这样评价的理由。20161.面对“何意栖碧山”的问题,诗人的回答是什么?请结合全诗概括作答。20151.从全诗来看,诗人“思”到了哪些内容?请概括作答。20141.从全诗来看,诗人是从哪两个方面来描绘成都的?情感主旨分析(10年5考)20232.下面是一位同学对“诗歌末句描写飘落的‘梨花’有何妙处”这一问题的回答,有不当和不完整之处,请结合诗意进行修改和补充。20202.下面哪个选项更符合诗人“过摩诃池”时的心境?请作出判断并结合全诗简要分析。20182.下面哪一个选项的诗句最能表达词中“远客”的心境?请作出判断并简要分析。20162.下列诗句中,哪一句与“桃花流水窅然去”所蕴含的情感相似?请简要分析。20152.本诗末句中的“醉”和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中的“醉”,所含感情是否相同?请简要赏析。句子赏析(含技巧)(10年2考)20232.下面是一位同学对“诗歌末句描写飘落的‘梨花’有何妙处”这一问题的回答,有不当和不完整之处,请结合诗意进行修改和补充。20142.本诗的最后一句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赏析其妙处。画面描绘(10年2考)20201.诗人所见的摩诃池景象,是否符合A卷《摩诃池,消逝的仙湖》中关于“仙湖”景象的描绘?请结合本诗,简说观点及理由。20171.本诗描绘了哪两幅画面?请结合所绘内容概括作答。诗歌形象(意象、人物形象)(10年5考)意象(10年3考)20211.全诗多处提及“花”,有何用意?请结合全诗,简要作答。20192.诗中□□处,填入哪一个选项更符合诗意?请作出判断并简要分析。20181.烟、雨、落花、鹧鸪组合在一起,除了点明暮春时节之外,还有哪些作用?请简要作答。人物形象(10年2考)20222.同是溪边渔者,本词中的“渔翁”与李白《行路难(其一)》中“闲来垂钓碧溪上”的垂钓者分别是怎样的人?请简要作答。20212.诗句处处写人却未见其人,下面哪一项表述更符合诗中人物身份?请作出判断并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考情总结】考点分布:内容理解概括(10年6考)、情感主旨分析(10年5考)、句子赏析(含技巧)(10年2考)、画面描绘(10年2考)、诗歌形象(意象、人物形象)(10年5考)。命题趋势·新考法分析情境化2023河北(公园柳树标牌),湖北潜江、天门、仙桃、江汉油田(“清明诗会”活动)等综合性2023江苏苏州(7题与名著、现代诗结合)等跨学科2023陕西(20题音乐),四川遂宁[10(1)题美术]等新考法试题一、(2023贵州)(课外比较)完整试题见《古诗文阅读》P171二、(2023浙江绍兴)(课外单篇·情境化)完整试题见《古诗文阅读》P171三、(2023浙江丽水)(创设活动情境·综合性)完整试题见《古诗文阅读》P172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一记叙文(含文学作品)阅读·散文课标要求一、2022课标课程目标(第四学段)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3.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能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4.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学业质量(第四学段)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文学作品,在阅读过程中能把握主要内容,并通过朗读、概括、讲述等方式,表达对作品的理解;能理清行文思路,用多种形式介绍所读作品的基本脉络;能从多角度揣摩、品味经典作品中的重要词句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通过圈点、批注等多种方法呈现对作品中语言、形象、情感、主题的理解。能分类整理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精彩段落和经典诗文名句,分析作品表现手法的作用;能从作品中找出值得借鉴的地方,对照他人的语言表达反思自己的语言实践;能通过对阅读过程的梳理、反思,总结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阅读经验和方法;能与他人分享自己获得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借鉴他人的经验调整自己的表达,能根据需要,运用积累的语言进行口头或书面表达。注:2022课标“课程标准”中的第1、2点不仅限于文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